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典读诵 > 佛教经典 > 般若部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10卷)〖唐 般若译〗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第十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 诏译

般若波罗蜜多品第十之余

佛告慈氏:“菩萨摩诃萨有七种事,能得如是不可思议无尽法门,谓因无尽、有情界无尽、大悲无尽、妙用无尽、法门无尽、坏生死魔故、智无尽故。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无行无相、无生无灭,菩萨于一切法应如是知。”

佛说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会中有一外道名微末底,即从座起而白佛言:“世尊!佛说一切诸法本来不生、自性清净。此义不然。自在天常,而是一切万物父母,能生诸法,能造能作安立世间。复有说云:‘神我能生一切诸法,然此我者住于心中犹如拇指。’复有说云:‘一切诸法从和合生。’云何今者乃说无生?”

尔时薄伽梵告微末底:“汝所问者,随汝意答。断汝疑心,应当谛听。如汝所说:‘自在天常,能生一切。’所生万物应同一性,悉亦是常。若谓所生前后变易非常住者,理亦不然。用不离体,应是常住;体不离用,应非常故。自在常者,生应常生,云何有时或生不生?既不常生,云何是常?以是义故,同彼所生,定是无常。所生既多,亦非是一,若是一者应无差别,万类区分如何是一?又自在天能生一切,无有慈悲。若有慈悲,应令有情悉生人天常受快乐,云何令诸有情受于八苦,生三恶趣受种种苦?若有慈悲,云何自生自立自害?若自在天是一是常,所生一切应无变易,云何异类生灭无常,五趣之中受兹不净?譬如见果即知其因,当知自在非常非一。若言妙好是自在作,粗鄙不善毕舍遮为。如是之言亦不应理。善由自在,恶由舍遮,善恶相违何名自在?又诸有情,作恶人多、修善者少,即毕舍遮鬼胜自在天。又诸有情,所作善事自在处分,所作诸恶鬼所教者。汝诸弟子恒作是言:‘为善生天,恶堕地狱。’若生天堕狱由造善恶,云何言彼自在作耶?譬如国王使人宣令赐财授职,但言王赐,终不言是宣教命人。又如国王使人断命,但言王杀,不言魁脍。是即造善归自在天。若造诸恶,毕舍遮受,有情何故受苦乐耶?以是当知,大自在天决定不能造作一切。若言一者,有情何故能生无量善恶心耶?以是故知亦非是一。若言一切由自在天,即应纯善,何有恶耶?如人有时于多人所,作诸恶事即是恶人。若众生恶由自在者,世间咸谓地狱罪人自作恶业,汝独云何推自在耶?又如有人谤他作恶得无量罪,汝谤自在获罪亦然。

“复次,微末底!自在造作过失如前,神我过失倍过于彼。若我是常、能造作者,此身去住应得自由,无人能害,云何号哭而惧死耶?若我是常,应能忆念过去造业受诸苦报,故于今生不应造恶。又我常者,即应自在舍于衰老恒受少壮,如脱故衣更著新好,云何而有老病死耶?以是当知,我非作者。

“复次,微末底!我观诸法,亦非和合因缘所生。所以者何?因无生性。因若有生,不应待缘。缘无生性亦复如是。若说因缘我能和合,此亦不然。如二盲人,各别行住不能见色,设令同住不见亦然。当知神我和合因缘亦不能生。若能生者,应是无常,有作用故,如所生果定是无常。以是当知,离所生外无别能生。或说五大极微是常,能生诸法。此亦不然,犹如水米和合成酒,饮即令醉。如是醉力不从外来,非水中出,亦非米出,水米和合转变而生。一切诸法无有作者,亦无有我而为因缘。所以者何?大地虚空。水、火、风界当知亦尔,岂无情物生有情耶?一切诸法假有实无,非自在天亦非神我,非和合因缘五大能生。是故当知,一切诸法本性不生,从缘幻有,无来无去、非断非常,清净湛然,是真平等。”

尔时,薄伽梵而说偈言:

“一切有为法,  如乾闼婆城,

众生妄心取,  虽现非实有。

诸法非因生,  亦非无因生,

虚妄分别有,  是故说唯心。

无明妄想见,  而是色相因,

藏识为所依,  随缘现众像。

如人目有翳,  妄见空中花,

习气扰浊心,  从是三有现。

眼识依赖耶,  能见种种色,

譬如镜中像,  分别不在外。

所见皆自心,  非常亦非断,

赖耶识所变,  能现于世间。

法性皆平等,  一切法所依,

藏识恒不断,  末那计为我,

集起说为心,  思量性名意,

了别义为识,  是故说唯心。

心外诸境界,  妄见毛轮花,

所执实皆无,  咸是识心变。

色具色功能,  皆依赖耶识,

凡愚妄分别,  谓是真实有。

睡眠与昏醉,  行住及坐卧,

作业及士用,  皆依藏识起。

有情器世间,  非由自在作,

亦非神我造,  非世性微尘。

如木中火性,  虽有未能烧,

因燧方火生,  由此破诸闇。

展转互为因,  赖耶为依止,

诸识从彼生,  能起漏无漏。

如海遇风缘,  起种种波浪,

现前作用转,  无有间断时。

藏识海亦然,  境界风所动,

恒起诸识浪,  无间断亦然。

如酪未钻摇,  其酥人不见,

施功既不已,  醍醐方可得。

赖耶妄熏习,  隐覆如来藏,

修习纯熟时,  正智方明了。

诸识随缘转,  不见本觉心,

自觉智现前,  真性常不动。

犹如金在矿,  处石不堪用,

销练得真金,  作众庄严具。

赖耶性清净,  妄识所熏习,

圆镜智相应,  如日出云翳。

若有修空者,  顺空而取空,

观空与色殊,  不名真观者。

观色即是空,  色空不可得,

此即胜义空,  是真解脱者。

客尘无自性,  无明妄分别,

实相非有无,  众生虚妄见。

犹如日月明,  流光能普照,

如来清净藏,  具足诸功德。

真妄互相熏,  犹如二象斗,

弱者去无回,  妄尽无来去。

莲花性无染,  出水离淤泥,

菡萏开敷时,  见者皆欢喜。

如来无垢识,  永断诸习气,

清净智圆明,  贤圣所归趣。

犹如最胜宝,  无复诸瑕翳,

轮王为宝冠,  常置于顶上。

如来清净藏,  永离诸分别,

体具恒沙德,  诸佛之法身。

住真无漏界,  清净解脱身,

寂灭等虚空,  法性无来去。

佛现三界中,  不生亦不灭,

此界及他方,  湛然常不动。

平等真法界,  佛与众生如,

非断亦非常,  大悲恒不尽。

诸佛法性身,  本觉自然智,

是真胜义谛,  唯佛方证知。

自性体无生,  牟尼本寂静,

流转诸三有,  毕竟归依处。

法无来去相,  三世常寂然,

住真三昧者,  见彼法界身。

清净不思议,  恒沙众德备,

此即无漏界,  诸佛之所依。

佛具三种身,  体相用平等,

甚深广大性,  胜义无差别。

无漏无变易,  远离一切相,

烦恼及所知,  本性恒清净。

无垢无染著,  是真调御师,

性净即涅槃,  亦是法身佛。

体备恒沙德,  无垢不思议,

六度常圆满,  此即萨婆若。

广大无边际,  永断于思想,

断习成菩提,  具恒沙功德。

于诸法自在,  普现诸色像,

大悲清净果,  常利一切众。

无漏无分别,  愿力皆圆满,

犹如摩尼珠,  随色皆能现。

譬如工画师,  能画种种相,

所现诸境界,  皆是识心变。

众生诸性欲,  如来悉能知,

法身恒不动,  愿力随缘现。

示现兜率天,  降神乘白象,

生处于王宫,  出家修苦行,

即诣菩提树,  降伏诸魔怨,

成佛转法轮,  或现涅槃相。

示现有生灭,  真身恒不动,

钝根乐小法,  方便说涅槃。

真如法界中,  无有涅槃相,

大悲乐饶益,  引导于众生。

犹如大商主,  诱进诸愚少,

菩萨广大心,  咸令入涅槃。”

尔时微末底闻佛说已,身心适悦欢喜无量,从座而起整理衣服,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以妙伽他而赞佛曰:

“堕在生死河,  邪见所缠缚,

迦毗微野娑,  迦那仙外道。

凡愚被昏弊,  邪见由是生,

十力善逝尊,  慧日朗明照。

或闻那罗延,  自在天等教,

增长于贪著,  令心发狂乱。

正见破诸暗,  是真如来教,

我当至心听,  归依大圣尊。

大梵身四臂,  四面莲花生,

演说四违陀,  增长于邪见。

唯佛薄伽梵,  慧日大圣尊,

能破我等疑,  真实归依处。”

时,微末底赞叹佛已而白佛言:“大圣世尊!我于今者得大善利,蒙佛慧日正智光明,邪见疑心一切都尽。我今归依大圣世尊!”

复白佛言:“世尊!我今所以名微末底,为求异道心转疑惑。今于佛前获正法眼,灭疑惑心名苏末底。我及弟子,同于今日归佛法僧,修行大乘愿无退转,所得善利,回施有情皆向佛道。”尔时薄伽梵为微末底说是法时,会中无量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六十二那庾多菩萨证无生法忍。

“复次,慈氏!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应修八法。云何为八?所谓蕴善巧、处善巧、界善巧、谛善巧、缘起善巧、三世善巧、一切乘善巧、一切法善巧。云何蕴善巧?谓观色蕴犹如聚沫,愚人见之谓是白[疊*毛],入水而取,其沫散灭不可撮摩。菩萨摩诃萨以正智慧见第一义,了色性空犹如聚沫。以是因缘,名正知见。复观受蕴如水上泡,速起速灭、刹那不住。菩萨摩诃萨以正智慧见第一义,了受性空犹如水泡。以是因缘,名正知见。复观想蕴犹如阳焰,如人热渴远见阳焰谓之为水,驰走寻觅近之则无。菩萨摩诃萨以正智慧见第一义,了相性空。以是因缘,名正知见。复观行蕴犹如芭蕉,中无有坚,剥之不已竟无所得。菩萨摩诃萨以正智慧见第一义,知行性空。以是因缘,名正知见。复观识蕴犹如幻化,如世幻师幻作金银珍宝真珠璎珞,求其实体了不可得。菩萨摩诃萨以正智慧见第一义,了识性空犹如幻化。以是因缘,名正知见。作是观已,于诸有情起大悲心兴拔济意,如是观察,名蕴善巧。复观五蕴犹如幻梦,皆从妄想颠倒心生,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命,非养育、非士夫,非补特伽罗、意生、儒童、作者、受者,以善巧方便了蕴性空,犹如梦想都不可得,是名菩萨摩诃萨蕴善巧智。复次,菩萨摩诃萨观蕴如响,无我、无人乃至无作者、受者,如是蕴性如空谷响,属诸因缘。如实了知,等无二相,是则名为菩萨摩诃萨蕴善巧智。复次,观蕴如影,从业缘现,无我、无人乃至受者,如是影性了不可得,等无二相,是名菩萨摩诃萨蕴善巧智。复次,观蕴如镜中像,无我、无人乃至受者,如是镜像非内非外,了不可得平等无二,是名菩萨摩诃萨蕴善巧智。复次,观蕴从缘而有、如幻如化,无我、无人乃至受者,以善巧智如实了知,等无二相,是名菩萨摩诃萨蕴善巧智。复次,观蕴是变坏相,无常、苦、空、无我、不净,性本空寂、非坏非不坏,如实了知,名蕴善巧智。

“复次,云何名为处善巧?谓观眼处,耳、鼻、舌、身、意处,内法皆空。次观色处,声、香、味、触、法处,外法亦空。以正智慧观第一义,非内非外,名正知见,是则名为处善巧智。复有处善巧,所谓了眼、耳、鼻、舌、身、意处皆悉是空,亦无见、闻、觉知之相,名法处智。复有了法处智,了色、声、香、味、触、法处自性空寂,非眼、耳、鼻、舌、身、意处境界相,名了法处智。复有处善巧,谓眼处,耳、鼻、舌、身、意处,法性空寂、无我我所。色处,声、香、味、触、法处,法性皆空、无我我所,非相应非不相应,非善法非不善法,不增不减,无有二相,本来空寂,是名菩萨摩诃萨处善巧智。复有处善巧智,眼处色处本来清净无染无著,眼处坚固寂然常住。如是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性本清净无染无著,乃至意根坚固寂然常住不变,是名菩萨处善巧智。复次,云何名为处善巧?所谓圣人处非凡夫处,能生圣道,是名为处。凡夫邪行生于恶道,名为非处。菩萨摩诃萨住八圣道,起大悲心,令诸有情入正定聚,是则名为处善巧智。

“复次,云何名为菩萨界善巧智?谓观眼界、色界、眼识界,无我亦不属我,亦非眼界、色界、眼识为缘而起,乃至意界、法界无我,亦不系属于我,乃至意识界无我,亦非意识为缘而起,如是菩萨以正智慧观第一义,知十八界性即是空、无我、无人,法界平等清净不动,是名菩萨摩诃萨界善巧智。复有界善巧,所谓了法界智,了知地、水、火、风界性是空,坚、湿、暖、动皆不可得,同真际,等法性,是名菩萨摩诃萨了法界智。复有了法界智,了眼界乃至意界性空,色界乃至法界性空,眼识界乃至意识界性空,亦无见闻觉知分别之相,是则名为了法界智。

“复次,云何名为谛善巧?所谓四谛——苦、集、灭、道。观此五蕴苦苦、行苦、坏苦,名苦圣谛智。了知无明增长五蕴,名集谛智。不起贪欲灭尽诸苦,名灭谛智。为此灭故修八圣道,名道谛智。是名菩萨摩诃萨谛善巧智。复有谛善巧,所谓知苦无生,名苦谛智。知集不起,名集谛智。了本不生今则无灭,名灭谛智。于不二相修中道观,名道谛智。是则名为谛善巧智。复次,菩萨摩诃萨了知苦受空无自性,能观正智亦复皆空,名苦中苦智。观集缘起从缘幻有,能观正智亦皆是空,名集中集智。知贪爱灭既本性空,正智现前清净平等,名灭中灭智。知出苦道了不可得,正智观察自性皆空,名道中道智。如是正智离诸分别,是名菩萨摩诃萨谛善巧智。复次,能知生苦体即无生,名苦中真智。知生集起集无和合,名集中真智。知生本无即无有灭,名灭中真智。知出苦道离有离无,是名道中真智。菩萨摩诃萨如实了知,名谛善巧。复有谛善巧,所谓三谛——世俗谛、胜义谛、实相谛。世俗谛者,谓一切世间语言文字、见闻觉知。胜义谛者,谓心行处灭无复文字,离于一切见闻觉知。实相谛者,所谓一切相即无相,如是无相即是实相。菩萨摩诃萨于俗不染,观真不住,一相平等,是则名为菩萨摩诃萨谛善巧智。复有二谛,所谓世谛、真谛。世谛者,所谓一切世间色心等法,如实而见,称实而知。真谛者,谓二空理,清净湛然究竟寂灭,化之不厌,知真无取,无法可得,是名菩萨摩诃萨谛善巧智。复有一谛,谓即真如清净法界,无生无灭、非断非常,远离二边究竟安乐,于生无生心无二相,是名菩萨摩诃萨谛善巧智。

“复次,云何名缘起善巧?菩萨摩诃萨观察缘起流转不断,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菩萨以正智慧如实了知缘起无性,无生无灭,法性现前,无心无作、无主无摄,是名菩萨摩诃萨缘起善巧智。复次,所有善因不善因、动因不动因、生死因涅槃因,如此因等皆如实知。所有众生利根、钝根如是根性,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报,如是本末,皆如实知。随其因缘,生善修集而无所失,是名菩萨摩诃萨缘起善巧智。复次,妄想灭则无明灭,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愁叹苦忧恼灭。菩萨摩诃萨以正智慧了知缘起,无生无灭、无主无摄,是名缘起善巧智。

“复次,慈氏!一切因缘,皆假和合无有自性,不从我、人、众生、寿命而得生长,为是有情说如是法,无量无边无有穷尽,如实了知,是名缘起善巧智。复次,菩萨摩诃萨了知一切缘生之法,无生无灭、无尽之相,此无尽相即菩提相,是名菩萨摩诃萨缘起善巧智。

“复次,云何三世善巧?谓念过去所有善法如实修行,不善之法常当远离,如实知已,悉皆回施一切有情,是名菩萨摩诃萨过去善巧智。复念未来所有善根菩提资粮,皆悉回向一切智智,是名菩萨摩诃萨未来善巧智。复次,现在所有正念相应善法,不起邪念相应不善,是名菩萨摩诃萨现在善巧智。复次,观于过去皆悉是空,现在、未来亦复皆空,三世平等,住第一义,是真解脱。复观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福德智慧,生随喜心,是名菩萨摩诃萨三世善巧智。复观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不住,三世善法所修胜行,悉愿回向无上菩提,现在善法刹那不住,而恒发起菩提之心,是名菩萨摩诃萨三世善巧智。复次,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不住,如是生灭念念不住,心常觉悟,是名菩萨摩诃萨三世善巧智。复次,菩萨不思议自在神通,能忆过去所种善根,现在所修善,未来觉心当愿圆满,愿皆回向无上菩提,是名菩萨三世善巧智。复次,为欲成就诸有情故,忆念过去所有善根,一切有情,随彼彼根依愿成就,所有供养未来诸佛,一切有情,随彼彼根当来成就,所有现在一切有情,神通说法种种教化随根成就。如是三世利益自他,圆满菩提胜妙之行,是名菩萨三世善巧智。

“复次,云何名三乘善巧?谓声闻乘、独觉乘、菩萨乘,依此三乘而求出离。云何菩萨摩诃萨于声闻乘善巧智慧?遇佛出世,闻四谛法,因声悟理,生正见故,是名声闻。修净戒故圆满戒身,得禅定故圆满定身,见谛理故得智慧、解脱、解脱知见身。是名菩萨摩诃萨于声闻乘得善巧智。复有声闻乘善巧,于三界中生疲倦想,于有为法深观无常,见一切法悉皆无我,涅槃寂静欢喜爱乐。复观五蕴如怨贼,观诸界如毒蛇,观内六处如空聚,常愿出离,乐于涅槃起依怙想,是名菩萨摩诃萨于声闻乘而得善巧。复次,云何菩萨摩诃萨于独觉乘善巧?谓厌诸有为,乐于出离,少欲知足,离诸戏论,乐居闲寂,于诸因缘自然觉悟诸法无常而得解脱,是名菩萨摩诃萨于独觉乘善巧智。复次,云何菩萨摩诃萨于大乘法而得善巧?大乘功德无量无边,悉令有情咸皆悟入彼最上乘无有障碍,无生无灭得大智慧,积集一切福德善根,一切有情所受用故;成就诸波罗蜜,令诸心行善调伏故;增长无上大菩提故;有大威力,诣菩提树,坐于道场,观众生根大悲不舍,无障无碍普于一切,悉皆怜愍等如一子,能越一切恶道诸怖畏故;能令一切佛法皆现前故;摧伏外道诸魔怨故;建立菩提胜法幢故;能除断常诸结使故;得佛如来无碍智故;丰益佛法诸珍宝故;随根利益无错失故;养育有情大悲成故;十力、无畏、不共佛法、相好功德璎珞庄严无过失故。如是所有一切善巧,是名菩萨摩诃萨大乘善巧智。复次,一切诸佛之所乘故,具足七法佛为大乘,如转轮王具足七宝。云何为七?所谓大观察故、大随顺故、大智慧故、大精进故、大方便故、大证悟故、大事业故。大观察者,菩萨摩诃萨亲近善友听闻正法,于一刹那悟一切法,实相现前。大随顺者,菩萨摩诃萨成就大智大定大悲,利益自他故。大智慧者,菩萨摩诃萨见真实相,我法皆空。大精进者,菩萨摩诃萨于无量阿僧祇劫,大悲万行能成办故。大方便者,菩萨摩诃萨得平等忍,不住生死、不证涅槃。大证悟者,菩萨摩诃萨证力、无畏、不共佛法无量无边大功德故。大事业者,菩萨摩诃萨于生死中得大菩提,成就圆满恒沙万亿佛事业故。具足如是七种胜法而为法王,是名菩萨摩诃萨大乘善巧智。

“复次,云何一切法善巧?谓有为、无为。菩萨于此二法巧便最胜,于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清净增长,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是名菩萨有为善巧智;菩萨于身、口、意具三无作,清净平等,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是名菩萨无为善巧智。复有善巧,谓菩萨摩诃萨于布施、持戒乃至静虑增长修习,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是名菩萨有为善巧智;复以般若波罗蜜多,离一切相修诸波罗蜜多,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是名菩萨摩诃萨无为善巧智。复有善巧,以方便智行四摄法摄取众生,是名菩萨摩诃萨有为善巧智;复有善巧,住第一义,虽摄众生而无取著,回向菩提,是名菩萨无为善巧智。复有善巧,了知烦恼增长生死,菩提分法断绝生死,是名菩萨有为善巧智;复次知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能于无上正等菩提,决定平等、无二无别、无有退转,是名菩萨无为善巧智。复次有为善巧,行于三界不著三界,是名菩萨有为善巧智;了知三界性皆是空,如幻如化而不取著,是名菩萨无为善巧智。复次,如是了知法性清净无相无名,具一切智,名为实智;为度众生假名方便,如是分别,是名权智。菩萨摩诃萨于此八法二智自在,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复次,悉能了知一切法性,名为智慧;所有观察善不善法,名为方便;随顺解脱离诸分别,圣智现前,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复能如是善巧分别诸见结使,以奢摩他、毗钵舍那如是拔除,是名方便;而能圆满无上大愿,是名智慧。除彼热恼使得清凉,是名方便;能解烦恼性不可得,是名智慧。除身心苦得轻安乐,是名方便;游法园苑得念总持,理智现前,是名智慧。与诸有情作依止处,是名方便;能依所依无住无著,是名智慧。获三十七菩提分法,是名方便;应常离念而与实相智慧相应,得大法乐,是名智慧。复能生长五波罗蜜,是名方便;随所乐乘同归佛慧,自性照明,是名智慧。能度一切生死瀑流,是名方便;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是名智慧。建立正行,是名方便;见本性空,是名智慧。除客烦恼,是名方便;善能觉悟智性无染,是名智慧。行无所行,是名方便;悟于法空,是名智慧。不著三界,是名方便;令诸菩萨了第一义,是名智慧。摄诸众生行于万善,是名方便;一切贤圣同一法界,是名智慧。随其根性除妄分别,是名方便;见本清净寂灭无生,是名智慧。能起方便断灭痴闇,是名方便;深入禅定不住禅定,是名智慧。诱导二乘,是名方便;除断法执入佛知见,是名智慧。随众生根令生胜解,是名方便;了根性空,是名智慧。超妄境界,是名方便;示胜义谛,是名智慧。权说四谛,是名方便;于诸修行了不可得,是名智慧。勤求功德悲愿无尽,是名方便;了应非真不来不去,法界平等,是名智慧。随缘普示教化一切,是名方便;了烦恼性本来解脱,是名智慧。了知结使虚妄分别,是名方便;了众生心本来寂静,是名智慧。劝令修断随眠习气,是名方便;一切众生心行差别,八万四千诸尘劳门即佛慧门,是名智慧。声闻、缘觉善巧劝修渐入佛道,是名方便;菩萨修行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疾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般若波罗蜜多。”

佛说此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时,会中三十二俱胝菩萨摩诃萨得无生法忍,七十万八千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此会大众,各以种种妙花、宝幢、幡盖诸庄严具,瞻卜花香供养般若波罗蜜多,散于如来及慈氏菩萨摩诃萨等诸菩萨上。一切诸天于虚空中作天妓乐,种种歌颂赞叹如来,于无量劫成就菩提无边功德。

尔时佛告一切大众:“慈氏菩萨摩诃萨!汝等能问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大乘功德无尽法门不可思议。彼诸会众闻是经者,亦当圆满如是功德。若闻是经生信解心,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如是等人利益无量不可思议,亦非譬喻算数之所能及。”

尔时薄伽梵解络掖衣,授与慈氏而作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问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一切十方诸佛如来悉皆随喜。”

时慈氏菩萨受佛衣已,顶戴尊敬而作是言:“此衣即是如来真身制底,一切天,龙,人非人等皆应作礼,右绕恭敬种种供养。”

尔时,大众忽见无量杂花、宝鬘、幡盖从十方来,住佛顶上,在虚空中,须臾之间遍覆大会慈氏菩萨大众之上。又于幡盖供养具中,出大音声赞言:“善哉,善哉!慈氏菩萨摩诃萨!快问斯义。我等深心随喜供养。”

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此等花鬘、幡盖从何而来,出是音声赞叹随喜?”

尔时薄伽梵告舍利弗言:“善男子!此慈氏菩萨于过去世行菩萨行,度脱无量百千万亿诸众生等,于今有住菩萨不退地者,或在声闻、独觉、人、天之中,彼诸众生以宿因缘,于十方界各以种种宝花鬘盖,供养般若波罗蜜多经及佛如来,赞叹慈氏如是功德,有是音声。”

说此语已,一切众会于慈氏菩萨摩诃萨所,深生尊重,咸作是言:“我等今日得大善利,得见是人亲近供养,于如来所得闻是经。世尊!此诸众生得闻佛名及慈氏菩萨摩诃萨名,尚得无量无边功德,何况亲于佛前得闻是经信解受持。”

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一劫中种种布施——金、银、琉璃、珊瑚、玛瑙、真珠、摩尼、头目髓脑无所吝惜——护持禁戒,安忍精进,修诸禅定,若闻此经一四句偈,我说此人成就大乘般若波罗蜜多,而此功德胜前功德。若离此法,诸波罗蜜悉不成就。舍利弗!以是因缘,若善男子、善女人,闻此经典信解受持思惟修习,我说是人速能成就无上菩提,当知是人则为已得诸佛如来菩提法印。舍利弗!若有菩萨说此经时,应发是愿:‘我今应当讽诵此经,广为人说。’能生此念,即名圆满檀波罗蜜。何以故?一切施中法施最胜。若持此经守护法身,即是圆满戒波罗蜜;顺无生忍,亦即名为忍波罗蜜;如理不懈,此即名为精进波罗蜜;安住寂灭,此即名为静虑波罗蜜;得自然慧不由他悟。是即名为般若波罗蜜。舍利弗!若复有人受持此经四句偈等,速能圆满无上菩提。若诸菩萨持此法要,读诵书写或持经卷,所在之处则为有佛,当知是人已得如来一切法藏。若有受持此经典者,形虽差别,而菩提心无有二相。何以故?舍利弗!此经则是不退菩提实相法印。以是当知,若诸菩萨随顺此经,当知是人得不退转无上菩提。若诸菩萨随顺此经,当知则是随顺一切佛法。”

尔时,护世四天大王及诸眷属,悉皆合掌尊重恭敬,一心正念而白佛言:“世尊!我等四王,今为如来作护正法众。若善男子、善女人,持此经者即是法师,我当承事供养恭敬,如佛无异。何以故?一切诸佛及大乘法,皆从此经出故。”

尔时天帝释白佛言:“世尊!我虽从佛得闻余经,未曾得闻如是甚深最胜经典。我今堪任与诸天众,随此经典所在国土、城邑、聚落、山林、树下空闲之处,有受持读诵书写解说,我等诸天为作听众。以是经故,令彼国王后妃眷属色力增盛永无忧患,大臣卿相一切人民及说法师,我等常当共作拥护令无衰患,令诸国界阴阳顺序无诸愆失,一切怨敌无能侵害,稼穑成熟人民安乐,增彼法师色力辩才自在无碍,又令法师处大众中得大无畏,如师子王广为他说。”

尔时薄伽梵告天帝言:“善哉,善哉!憍尸迦!汝于此经及说法师,如是拥护令无衰患。汝今当知,若护法师则是护法,若护法者则护国土及一切众生。”

尔时,索诃世界主大梵天王白佛言:“世尊!我与梵众天等舍禅定乐,随此经典及说法师所在之处,我当往彼为现四相,令彼法师知我等来。云何为四?一者见大光明,二者闻有异香,三者令彼法师辩才无碍,四者令诸听众专念一心。以此四相,知我在会听闻正法为作拥护。”

尔时魔王波旬白佛言:“世尊!佛说此经,令我宫殿皆无光色、震动不安,力势衰损。所以者何?以诸菩萨摩诃萨听此经故,若此经典在在处处,有善男子、善女人等,受持此经乃至一偈一句,一经于耳信解受持,当知此人已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当绍佛位。”

尔时魔王波旬白佛言:“世尊!彼善男子、善女人,以受持是经,令我眷属威德势力悉皆摧灭。若有人受持读诵书写解说此经典者,所在之处,我等誓愿常作拥护,不起一念障碍之心。”

尔时薄伽梵告舍利弗:“汝当于未来世受持读诵流布此经,为令正法得久住故。”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我当受持。”

复告阿难言:“汝当受持读诵流布此经。”

阿难陀言:“唯然,世尊!我当受持。我等虽能奉行,不得如诸菩萨广宣流布。”

佛告阿难:“勿忧此经不能流布,无量菩萨摩诃萨尽在此会,悉愿传通。”

会中有六十俱胝菩萨摩诃萨,为欲护持此经典故,从座而起白佛言:“大圣世尊!我等誓当于十方界流通此经。此索诃世界自有慈氏宣布是经不令断绝,若佛灭后后五百岁,有诸众生于此经典,暂得听闻一经于耳,当知此人佛所记别。受持此经一偈一句,当知皆是慈氏菩萨摩诃萨威神之所建立。”

尔时薄伽梵告诸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今于我所护持此经,当于无量殑伽沙佛所亦护是经。”

时,慈氏菩萨摩诃萨长跪合掌而白佛言:“大圣世尊!我问此经,触犯如来,今于佛前至诚忏悔,唯愿慈悲哀恕我过。及诸菩萨,亦当受我如是悔过。”

佛告慈氏:“汝于是经,得深理趣般若波罗蜜多,于大乘法无有疑惑,于身口意无有误失,一切诸佛共印可汝,我亦如是。汝所说法,如我无异。”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时薄伽梵告阿难言:“此经是过去、现在、未来菩萨摩诃萨大乘理趣,亦为一切众生眼目,亦为诸佛本母,所以此经名“大乘菩萨理趣六波罗蜜多无量无边无尽义经”。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佛说是经已,具寿阿难陀等诸大声闻,慈氏菩萨摩诃萨等诸大菩萨,一切世间天、龙、药叉、阿苏罗、健闼婆、迦噜罗、紧捺罗、摩怙洛迦、人非人等,及不眴世界无尽藏菩萨摩诃萨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第十


  上一篇: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 (4卷)〖宋 惟净等译〗

  下一篇: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600卷) (第1-10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