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藏 No. 2749 法华经疏
1卷
法华经疏
值遇者檦难值也。所以者何。诸薄德人。过无量劫。或见不见者。释难值也。以此事故我言如来难可得见者。结难值也。
经曰。斯众生等至而言灭度者。此得效也。斯等闻语生难遭想者。内心启悟也。心怀恋慕渴仰于佛者。外仰至真也。便种善根者。发心修行也。为有此效故。须不灭言灭也。
经曰。又善男子至皆实不虚者。此宗益也。诸佛如来法皆如是者。权行同也。为度众生皆实不虚者。利物一也。若不权唱涅槃。岂能进彼懈怠。彼既得进利益不虚。
经曰。譬如良医至善治众病者。第二譬说两重。一明不死作住有余譬。二明唱死作入无余譬。不死十重。一教主譬。二根缘譬。三道隐譬。四或生譬。五佛兴譬。六机过譬。七说教譬。八令修譬。九利解譬。十钝迷譬。此第一教主譬良善也医意也。善解四病之原。妙通八术之要。下针定差。投药必愈故曰良医。阿含经说良医有四德。一知病。二知病因。三知治方。四知差已不生。如来亦尔。一知苦。二知苦因。三知苦灭。四知苦灭道故名良医。凡夫能治二界烦恼为下医。二乘能治三界烦恼为中医。如来能治四界烦恼为上医。又外道治病还发为下医。二乘治病或发不发为中医。如来治病毕竟不发为上医。故曰良医。意无不决为智。听无不了为聪。思无不通为达。智譬种智。聪譬六通。达譬三达方。以譬教药。以譬理审教知理故日明练方药。随授必行故曰善治众病。
经曰。其人多诸至乃至百数者。第二根缘譬。受化为子。传化为息。旧解上根为十。中根为二十。下根为百数。胜人少劣人多故。
经曰。以有事缘远至他国者。第三道隐譬。他方感兴为事缘。此土息化为远至。
经曰。诸子于后至宛转于地者。第四或生譬。诸魔外道。为他所立邪道为药。能害慧命为毒。诸子信受为饮。药发者见爱互兴。闷绝者痴缠络无出于三界。轮回于六道故曰宛转于地。
经曰。是时其父还来归家者。第五佛兴譬。缘尽所以前去。感熟所以还来。来何所归还入火宅故曰归家。
经曰。诸子饮毒至更赐寿命者。第六机过譬。失心者行浅惑深忘于本见。不失心者行深或浅。犹存旧解。位在暖前得暖则不受邪教故。遥见其父者未亲给侍。皆大欢喜者意已归心。礼拜者身业崇重。问讯者口言称叹。称叹之辞即是善安隐归。安隐谓涅槃即是真实。善从真实善道中来故曰安隐归。我等愚痴者悔受邪教。误服毒药者悔行邪道。愿见救疗者邪病须攻。更赐寿命者正道须得。
经曰。父见子等至与子令服者。第七说教譬。见子苦恼者愍彼病机。依诸经方者导行古法。求好药草者简伪取真色。香美味者备答三学。色以譬戒。香以譬定。味以譬慧。三学圆满故言具足。捣蒒和合者说有 时。说小为捣。说大为蒒。说一为合。又示转为捣。劝转为蒒证转为合。又令下种为捣。令修行为蒒。令解脱为合。以此授机故曰与子令服。
经曰。而作是言至无复众患者。第八令修譬。此大良药色香美味者称美正教。汝等可服者劝令修行。速除苦恼者必得解脱。除苦苦恼即于嗔解脱。除坏苦恼即于贪解脱。除行苦恼即于痴解脱。于嗔解脱是解脱欲界。于贪解脱是解脱色界。于痴解脱是解脱无色界故曰无复众患。
经曰。其诸子中至病尽除愈者。第九利解譬。不失心者条前利根。见此良药者明受正法。即便服之者如说修行。病尽得愈者漏尽解脱。
经曰。余失心者至而谓不美者。第十钝迷譬。余失心者者条前钝根。见其父来者明得值佛。虽亦欢喜者明有信心。求索治病者厌苦求乐与药。不服者彰其懈怠。失本心故者见深慢重。于此良药谓为不美者不得法味。
经曰。父作是念至心皆颠倒者。次第二唱死作入无余譬。文亦十重。一愍病。二兴嗟。三变术。四告期五付嘱。六敦励。七现灭。八解生。九复真。十除妄。此第一愍病也。邪教居心四倒竞发封常既重。怠慢更深故曰心皆颠倒。
经曰。虽见我喜至而不肯服者。第二兴嗟也。虽有信法之心。而无诣理之行故曰而不肯服。
经曰。我今当设方便令服此药者。第三变术也。更须权称灭度令其心生渴仰故。曰令服此药。
经曰。即作是言至死时已至者。第四告期也。如经说吾年八十形如故车。当般涅槃故曰死时已至。
经曰。是好良药今留在此者。第五付嘱也。三藏法宝尚传不灭。汝须记忆故曰今留在此。
经曰。汝可取服勿忧不差者。第六敦励也。四倒虽重行之即除。故曰勿忧不差。
经曰。作是教已至汝父已死者。第七现灭也。作是教已者。付嘱已周。复至他国者。身归寂灭。遣使还告者。碎身布骨。汝父已死者。隐智轁光。
经曰。是时诸子至毒病皆愈者。第八解生也。闻父背丧心大忧恼者。承凶权恸父在慈愍。能见救护者。追仰深恩。今者舍我远丧他国者。慈尊永住。自惟孤露无所恃怙者。飘零何托。常怀悲感心遂醒悟者。忆前付嘱。乃知此药色味香美者。审教中机。即取服之毒病皆愈者道修病破。
经曰。其父闻子至咸使见之者。第九复真也。权效既彰。真身须现。欲救变易归令见之。
经曰。诸善男子至不也世尊者。第十除妄也。不灭唱灭于言似虚。无益得益于心即实故。无虚妄之罪也。
经曰。佛言我亦至阿僧祇劫者。次第三合说三重。一合不死譬。二合唱死譬。三合无妄譬。此合不死也。
经曰。为众生故至言当灭度者。此合唱死也。
经曰。亦无有能至虚妄过者。此合无妄也。次偈颂二十五偈半两重。初十九偈半颂菩提无上。后六偈颂涅槃无上。菩提两重。初十一偈半颂前唱久成。后八偈颂后称不灭。久成转势四节。颂之初一偈标久成。次一偈颂久说。次八偈半拂久疑。后一偈示久所。拂久疑八偈半四重。初三偈拂自处灭。次两偈半拂自处生。次一偈半拂他处生。后一偈半拂他处灭。初三偈拂自处灭。约平等意说他灭为已灭。拂此灭有三意。初偈明灭非实灭破中间不说疑。次偈明不灭能灭破中间不见疑。后偈明不灭须灭破中间何益疑。初偈破中间不说疑者。疑曰。若释迦久成而常说者何得。于其中间入于涅槃耶。偈答明涅槃者。方便示之耳。上半明以权示灭。下半明以实破之。既灭非实灭。我所以常说。次偈破中间不见疑者。疑曰。若言常说不灭。何故中间不见耶。偈答明不见者。神力隐之耳。上半明我能用神。下半明彼不能见。我既能灭。彼所以不见。后偈破中间何益疑者。疑曰。若能令他不见中间有何利益耶。偈答明令他慕之耳。上半令崇舍利。下半令慕真身。为有此益。我所以须灭。次两偈半拂自处生者。疑曰。一时一处无有二佛。若释迦久成不灭。何得中间复有燃燃出世耶。今约平等意说他生为自生拂。此生有四意。初一偈明有生机。次半偈即呈生相。次半偈拂生非实。后半偈显生是权。生机一偈。上半明内心柔软。下半明外求见佛。生相半偈。挺出灵山令彼得见此为生耳。拂生半偈。若前有灭可今有生。前既不灭故今不生。显权半偈。前现涅槃为灭。此灭既为非实。今现不灭为生。此生理即是权。次一偈半拂他处生。明彼处感成则彼生而此灭。后一偈半拂他处灭。明此处感成则彼灭而此生。次一偈第四示久所可见。次八偈颂后称不灭两重。初五偈明土不灭。后三偈明身不灭。明土四重。初一偈明土体不灭。次一偈明土相不灭。次一偈明土严不灭。后两偈明土障不灭。土体一偈上半明众生见灭。下半明土体常存。土障两偈。初偈明不灭见灭。后偈明应闻不闻。次三偈明身不灭三重。初一偈为缘现身。次一偈为缘说法。后一偈示缘寿量。偈内上半示慧命无尽。下半示身命无尽。次六偈颂涅槃无上明唱灭非虚三重。初一偈劝信非虚。次一偈譬说非虚。后四偈合说非虚。合说四意。初一偈合前唱限次一偈合前指病。次一偈合前说难。后一偈合前宗益。合说难云行道不行道者。即有功德人无功德人。随应所可度为说种种法者。为有功德人说佛不灭。为无功德人说佛灭度。难可值遇。宗益偈云。以何令众生速成就佛法者。即以不灭唱灭法令不行者得行。
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前来十四品广显经宗。自下四品广明经用。故论曰胜妙力无上余残修多罗示现。案余残二义。一上残如前解。二下残即自下四品。初三品明生福胜妙力。常不轻品明进道胜妙力。生福即约多以显力。进道即约速以显力。生福有五门示现故。论曰法力有五门。一者证二者信三者供养四者闻五者读诵持说。四种门弥勒品示现。一法门常精进品示现。案言弥勒品。即摄分别功德品及随喜品。言常精进品。即法师功德品也。初三门分别功德品示现。第四门随喜功德品示现。第五门法师功德品示现。分别功德品明闻经得多福。随喜功德品明随喜得多福。法师功德品明修行得多福。闻经得多福是生解益。随喜得多福是方便益。修行得多福是起行益。今随品别即以为三。初言分别功德者。分别闻经得功德故以为名。品内三序三颂即为三节。第一节明亲闻功德。第二节明传闻功德。第三节明修行功德。初节序说两重。一总述二别述。
经曰。尔时大会至得大饶益者。此总述也。寿命劫数长远者。法身之寿无始无终。即无长无短。报身之寿即有始无终。有长无短。应身之寿则有始有终。有长有短。今明报身之寿。虽复有始而无有终故。曰劫数长远。然当受之寿巧历所不知故言长。已受之寿心计莫测故言远。时会闻此深生信仰故得大饶益。
经曰。于时世尊至得无生法忍者。次别述也。经文有十三章。功德论主总为三门。一证二信三供养。依论即为三别。初十一章明因闻得证。第十二章明因闻生信。第十三章明因闻供养。证是得果。信是发心。供是报德。初章两重。初六章即现闻现证。后五章即现闻当证。现证即深行入法。当证即浅行受道。现证从浅至深。次第六阶。当证从赊至促。次第五阶。合十一章。初六者。一无生二闻持三乐说四捉持五不退六清净。无生入见道。闻乐捉三入修道。不退清净入无功用道。无生忍者。若仁王五忍。地前为伏。初三地为信。四五六为顺。七八九地为无生。第十地为寂灭。信者证信无生。顺者随顺七地无相无生七地功用无相。八地九地无功用无相。此明初地始证法空无生解行终心闻说进入初地无生。闻持者。摄论云。三地菩萨得不退定大法光明闻持陀罗尼以为依止。案三地证见法界胜流始得闻持。乐说者。若约师位在第九。随分在五六地。捉持者。七地证见法界无差别功德功用心住无相无间故得义。持八地证见法界不增灭无功用心恒住无相有相有功用不能退转。为他说此九地转不退为胜。从初为名清净者。第十地因位究竟名清净。为他说此名清净。摄论云。初地名得清净。至第十地究竟清净。次现闻当证谓证初无生。
经曰。佛说是诸菩萨至供养大会者。自下第三因闻供养两重。一诸天供养。二菩萨供养。诸天即祥瑞下罗。菩萨即神幡上列。诸天在上故向下呈祥。菩萨地居故浮空表瑞。初章天瑞有六。一雨花。二雨香。三鸣鼓四雨衣。五垂璎。六烧香。雨花香是见受用。鸣鼓是闻受用。垂璎是触受用。
经曰。一一佛上至至于梵天者。次菩萨供养。一财二法。此财供养。
经曰。是诸菩萨至赞叹诸佛者。此法供养。次颂说十九偈七重。初一偈颂闻法。次一偈颂总益。次七偈颂得证。次一偈颂得信。次一偈颂量福。次六偈颂供养。后两偈总结叹。七偈颂得证两重。初三偈颂现闻现证。后四偈颂现闻当证。现证三重。初偈颂四证。次偈颂不退。后偈颂清净当证得信。量福并可解。六偈颂供养两重。初四偈颂诸天供养。后两偈颂菩萨供养。诸天五重。初一偈颂雨华次一偈颂雨香。次半偈颂鸣鼓。次半偈颂雨衣。后一颂偈烧香颂。菩萨两重。初一偈半颂财供养。后半偈颂法供养。
经曰。尔时佛告至无有限量者。次第二节明传闻功德。由入道之徒通依五人而受法。一佛二弟子三诸天四变化五神仙。今依后四人故是传闻也。序说三重。一即信明功德。二对行明功德。三望果明功德。即信五意。一信人即其有众生。二信境即闻佛寿命。三信时即乃至一念。四信体即是信解。五信益即所得无限。此五中三劣而二胜。人劣时劣体劣。由境胜故得福多也。
经曰。若有善男子至所不能知者。此对行明功德也。亦五意。一行人即善男善女。行境即阿耨菩提。三行时即那由他劫。四行体即五波罗蜜。五行果即得福无边。此五中三胜而二劣。人胜时胜境胜。但由体劣故得福少也。但明五度者。信解之心即般若也。次颂说十九偈半四重。初十一偈举行体。次三偈量信力。次四偈发信愿。后一偈半奖信人。行体六重。初一偈颂慧行。次三偈颂檀行。次一偈颂戒行。次两偈颂忍行。次一偈颂进行。后三偈颂定行。檀行三偈。初一偈颂檀境。次一偈颂檀具。后一偈颂檀心。忍行两偈。初一偈忍重恶。后一偈忍轻恶颂。定行三偈。初一偈离定障。次一偈出定体。后一偈起定愿。次三偈量信力三重。初一偈牒行体。次一偈量信力。后一偈结信成。次四偈颂信愿四重。一偈叹信寿。一偈叹得寿。一偈叹比寿。一偈叹说寿。
经曰。又阿逸多至天上之慧者。次第三明修行功德。前明信而无行。今明行必有信。有信无行得益则少。有信有行得益则多。从少至多开化渐也。序说两重。一分别现在修行功德。二分别未来修行功德。现在三重。一行因即闻信功德。二行体即弘法功德。三行果即见佛功德。初即闻惠。次即思惠。后即修惠。此即行因也。
经曰。何况广闻至一切种智者。此明行体也。
经曰。阿逸多至围绕说法者。次明行果三重。一见常身。二见常土。三显见力。此见常身也。
经曰。又见此娑婆至咸处其中者。此见常土也。
经曰。若有能如是至深信解相者。此显见力也。
经曰。又复如来至深信解者。自下第二分别未来修行功德。约三行分别。即为三重。一单修弘法行。二兼修六度行。三兼修供养佛僧行。修一行者得福少。修二行者得福多。修三行者得福极。此即初中后次第也。弘法行中八重。一本因。二出体。三显力。四劝省。五释意。六示相。七兼成。八结定。此即本因。
经曰。何况读诵受持者。此出体。
经曰。斯人则为顶戴如来者。此显力。
经曰。阿逸多至供养众僧者。此劝省。
经曰。所以者何至供养众僧者。此释意。
经曰。则为以佛至供养是已者。此示相亦已供养佛。
经曰。阿逸多至其数无量者。此兼成亦已供养僧。
经曰。以此现前至供养众僧者。此结定。
经曰。况复有人至一心智惠者。次第二明兼修六度行三重。一明行渐多。二明福渐积。三明力渐速。此明行渐多也。
经曰。其德最胜至亦复如是无量无边者。此明福渐积。
经曰。疾至一切种智者。此明力渐速也。
经曰。若人读诵至若教人书者。次第三兼修供养行亦三重。一明行渐多。二明福渐积。三明力渐速。初章复三。一修弘法行。二修供养行。三修六度行。此修弘法行也。
经曰。复能起塔至菩萨功德者。此修供养行也。
经曰。又为他人至善答问难者。次修六度行。解说此经者是法檀行。复能清净持戒与柔和者而共止者。是持戒行。忍辱无嗔志念坚固者。是忍辱行。常贵坐禅得诸深定者。是禅定行。精进勇猛摄诸善法者。是精进行利根智惠善答问难者。是智惠行。
经曰。阿逸多至诸善功德者。此明福渐积。
经曰。当知是人至坐道树下者。次明力渐速两重。一令身尊。二令处贵。此令身尊由成佛故。
经曰。阿逸多至如佛之塔者。此令处贵也。次颂说十九偈半转势颂未来功德三重。初四偈半颂兼修供养舍利行。次四偈颂兼修供养众僧行。次十一偈颂兼修六波罗蜜行。初二章可解。后章三重。初三偈明修法。次三偈明修度。后五偈明修力。修力三重。初一偈半明得天敬。次一偈明速成道。后两偈半令处尊。
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此品第二明方便益。随以顺从为义。喜以庆悦为名。所谓闻法顺从心生庆悦故名随喜。随喜有两。一自闻生喜。二劝闻生喜。自闻生喜即受他法施。劝闻生喜。即以法施他。受他法施。明生自闻慧。以法施他。令他生闻慧。生自闻慧。即自利行。生他闻惠。即利他行。如是因闻随喜生闻惠。因闻惠生思惠。因思慧生修惠。因修惠生证智。闻即熏。思即觉。修即寂。证即通。此四即以随喜为本故。名随喜品。品内两序两颂即为四重。一序问。二颂问。三序答。四颂答。前二可解。
经曰。尔时佛告至随喜已者。次序答分别五人功德即为五重。一随喜人。二往听人。三分坐人。四劝听人。五修行人。前后二人明因不明果。中间三人明果不明因。隐显互论耳。初明随喜有五十人。即十信十解十行十回向十地为五十。此中从胜向劣而为次第故。以法云地为最初人。信心为最后人。初随喜为最胜。后随喜为最劣。是故数至五十不多不少。文有六重。一立初二总转三条后四对田五起行六量福。立初两重。一喜闻二喜化。此明喜闻三意。一喜时即如来灭后。二喜人即道俗四众。三喜事即闻经随喜。
经曰。从法会出至随力演说者。此喜化三意。一化处即僧坊等。二化境即父母等。三化事即随力演说。
经曰。是诸人等至第五十者。第二总转也。
经曰。阿逸多至汝当善听者。第三条后也。
经曰。若四百万亿至众生数者。第四对田也三意。一器多即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二生多即五类众生。三结多即如是等在众生数也。五类者。一道类。二生类。三界类。四体类。五相类。道类则六趣。如序品解。生类即四生。谓卵胎湿化生者新诸根起也。依[穀-禾 卵]而生曰卵。含藏而出曰胎。假润而兴曰湿。欻然而现曰化。卵生者孔雀鹦鹉等。胎生者象马驼驴等。湿生者蚊蚋精蛉等。化生者地狱诸天等。于五道中人畜具四生。地狱诸天但化生。鬼神二种化生胎生。人卵生者。如世罗优波世罗二比丘。从鹤卵中生。鹤鸟于山中生二卵卵出两童子。人夺养之为立名字。一名大山。二名小山。后出家得罗汉。世罗言山。优波世罗言小山。又如弥伽罗母毗舍佉夫人。一时生三十二卵。卵出三十二子。值佛出家并得初果。又如般遮罗王生五百子。并是卵生。王及王子。后时并悟缘觉果。人胎生者如今世人也。人湿生者。如顶生王遮娄王优波遮娄王。劫初时布萨王顶生一胞。胞破生顶生王。顶生王膝上生一胞。胞破生遮娄王。遮娄王[跳-兆 專]上生一胞。胞破生优波遮娄王。此三即是祖父孙并登转轮王位。又如耆婆母。从庵罗树生。亦是湿生也。人化生者。如劫初时人。一切化生。畜生四生者前三可见。唯龙及金翅鸟有化生不尽皆。然地狱诸天并中阴。此三处唯化生。鬼神多化生。而亦有胎生者。如女饿鬼。白目连云。我夜生五子。昼时亦生五。生已皆食尽。如此我无饱。问。何生最胜。答。化生。问。若尔云何最后生菩萨。已得生自在唯受胎生。答。见大利益故。大利益者。由亲属相关。今无量释迦种得入正法故。此人是转轮种。但由此名生他恭敬尊重。背邪归正故。人道得此胜利。起受化者。正勤心故。除世间疑。此众生是何幻或为天为鬼故。除外道谤。一百劫尽。幻人世啖食世间故。余师说为安立舍利。令他供养得生天解脱。何以故。化生众生无外种子。若死身不得住故。若人信佛有成愿通慧此救不然。因论起论。若化生众生尸骸不可得。经中云何说化生迦娄罗取化生龙为食。答不解故无失。复有食乃至未死。若死无复饱。此谓生类也。界类者即有形无形也。界有三。欲界二色界三无色界。俱舍云。界以持为义。或性为义。案持是摄义。性是因义。各摄自相同类相生故名为界。若法为欲欲所缚故名欲界。为色欲所缚故名色界。为无色欲所缚故名无色界。三处欲体是欲亦是界。三处欲外法是界而非欲。而名欲界色界无色界者。一与三处欲相应故。二能持三处欲故。故俱舍明是界与欲欲相应故名欲界。复次此界是欲界家界能持欲故。余二亦尔。问。若三界通有欲则通是欲界。云何立三界。答。欲界具有四欲。一色欲。二心欲。三食欲。四淫欲。色界有二欲。色欲心欲。无色界有一欲。谓心欲。欲界欲满而色微。色界色满而欲微无色界色断而欲微。欲界欲满故名欲界。色微故不名色界。有色故非无色界。色界色满故名色界。欲微故不名欲界。有欲故非无欲界。如是建立三界。欲界以二十处为体。色界或十六处。或十七处为体。无色界四处为体。于中若众生若器世。若善若染污若无记若中阴。悉为三界体。由三界贪使所使故。由能持三界欲故。故俱舍明有诸界出五道。若善染污器世界中阴为性。是界非道。五道者是无覆无记众生非中阴故。然此三界。欲界其必有色。色界其必无欲。无色一界无色无欲。言有形摄下二界众生。言无形摄上一界众生也。体类者即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也。一切众生以想为性。一有想。谓有心而粗。二无想。谓无心而寂。三非有想非无想。谓虽有心非粗非寂非粗故异乎有想。非寂故异乎无想。故曰非有想非无想也。言有想即摄七有想定及欲界众生也。言无想即摄二无想定及无想天众生也。言非有想非无想即摄非想非非想众生也。真谛又解分别众生有凡有圣。凡夫二种。谓未成已成。未成者未成想位。谓从托胎以去乃至爱位但名得界。未能得想。由未能具足分别是非及安立来世生因故。但名无想。已成者已成想位。谓从取至有得名有想。已能分别是非及能安立来世生因故。故名有想圣人。但有第三句。谓非想非非想非想者。离三界想阴故。非非想者离三界所余阴故。唯是三无流根说名为觉。小乘从初果至罗汉。大乘从初地至金刚。皆名非想非非想。五方便及四十心并名相。似非想非非想。佛果非是菩萨所化故不论之。相类者。即无足二足四足多足可解。十地论云。六趣者苦乐差别。四生者依止差别。依止业故。有形无形者。色无色差别。有想无想者。粗细差别。有足无足者。形相差别。如是等在众生数者总结也。
经曰。有人求福至满八十年已者。此第五起行也两重。一起财施行。二起法施行。财施三意。一随求施。二胜物施。三长时施。随其所欲皆给与之者。是随求施。七珍象马等是胜物施。与七宝者生藏摄利益喜。与象马车乘者生代步利益喜。与宫殿楼阁等生受用利益喜。是大施主如是布施满八十年者。是长时施。佛在时上寿百二十。中寿百岁。下寿八十。欲显命难保故。以下寿为其量。
经曰。而作是念至而训导之者。次起法施行三重。一谋化。二正化。三受化谋化也。五欲之具虽充百年之期已及。既与现世之乐。须拔当来之苦故。曰当以佛法而训导之。
经曰。即集此众生示教利喜者。此正化也。示教利喜如上解。
经曰。一时皆得至具八解脱者。此受化也。受化之徒并具四沙门果及八解脱。
经曰。于意云何至宁为多不者。第六量福也。四重。一问多。二答多。三比多。四况多。此问多也。二施既弘两福理积所生功德可为多不。
经曰。弥勒白佛至阿罗汉果者。此答多也。直施一人之财福已难测。况施多人之法福岂可量。
经曰。佛告弥勒至所不能知者。此比多也。财施但令得世间乐离贫穷苦法施。但令得二乘乐离分段苦。随喜能令得大乘乐离变易苦。欲量其胜算如难知。
经曰。阿逸多至不可为比者。此况多也。最后人喜最劣。其福既已过前。最初之喜最胜。其福理难为比。
经曰。又阿逸多至及乘天宫者。次明第二往听人。此中取行诣听法所故。以乘天宫等为其报。若以听法根亦无边。然往人三品。下品得乘象马。中品得乘宝舆。上品得乘天宫。
经曰。若复有人至所坐之处者。次明第三分坐人。亦由三心分坐故得三王坐处。下品得轮王坐处。中品得帝释坐处。上品得梵王坐处也。
经曰。阿逸多至利根智惠者。次明第四劝听人。以劝听义边得四种胜根。一得胜智。二无恶相。三有善相。四值善缘。此得胜智也与陀罗尼菩萨同生一处者。此是得智缘。前由劝人听法故。为他得智缘。今与菩萨同生故为自得智缘。利根智惠者。此是得智体外闻必受为利根。内思必解为智惠。
经曰。百千万世终不喑哑者。次明无恶相也。无八种恶相。一无声恶二无气恶。三无舌恶。四无口恶。五无齿恶。六无唇恶。七无鼻恶。八无面恶。此无声恶声恶有二。言不出为喑。声不转为哑。由高声劝人听故无此二恶。
经曰。口气不臭者。此无气恶气恶有一。即是口臭。实语为香语。虚语为臭语。由香语劝人听故无此臭恶。
经曰。舌无病口亦无病者。此二是无恶舌恶口。口中三等为舌。人之面门为口。舌病则噤口病爽。由耎语劝人听故无舌噤恶。由正语劝人听故无口爽恶。
经曰。齿不垢黑至不差不曲者。此无齿恶齿恶有六。薄黧为黑。微赤为黄。本阙为疏。中伤为缺。差者不正之貌。曲者如钩之像。由齿发声劝人听故。总得无此六恶。
经曰。唇不下垂至无诸可恶者。此无唇恶唇恶有九。下垂者辽怊而不掩。褰缩者编浅而露断。粗涩者加之以皮朘。疮紧者增之以肉坼。缺坏者体段不足。呙斜者相貌不圆。厚者表里过肥。大者东西越度。黧黑者自无丹色。可恶者人不喜看。由唇发声劝人听故。总得无此九恶。
经曰。鼻不[月*扁][月*弟]亦不曲戾者。此无鼻恶鼻恶有二。[月*扁][月*弟]者高下不平。曲戾者东西不正。由鼻发声劝人听故。无此二恶。
经曰。面色不黑至不可喜相者。此无面恶面恶有四。面黑者色乏红颜。狭长者形亏满月。窊者边高中下。曲者额亚颐钩。由含喜正面劝人听故。无此四恶。
经曰。唇舌牙齿至人相具足者。此明有善相。翻前恶即是好。
经曰。世世所生至信受教诲者。此明值善缘。见佛者是见受用。闻法者是闻受用。信受者是念受用。教诲者显触受用。值此善缘得出世四种受用也。此如序品中解。
经曰。阿逸多至如说修行者。此明第五修行人可解。次偈颂十八偈颂。五人即五重。此中转势从劣至胜次第颂之。初九偈随喜人。次五偈颂劝听人。次两偈颂往听人。次一偈颂分坐人。后一偈颂修行人。随喜四重。初一偈颂立初。次一偈颂条后。次五偈颂起行。后两偈颂对量起行两重。初一偈颂财施。后四偈颂法施。法施三重初一偈半颂谋化。次一偈半颂正化。后一偈颂受化。对量两重。初一偈初一偈颂比多。后一偈颂况多。次五偈颂劝听人三重初一偈颂能劝。次一偈颂受劝。后三偈颂劝果可解。次两偈颂往听人。初一偈颂往听。后一偈颂往报颂。分坐修行二人可解。
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此品第三分别法师五行得六根功德故以为名。此法师在三贤位。十信一向弟子故。十地已舍分段故。品内两重。一略标二广释。
经曰。尔时佛告至皆令清净者。略标也。四意。一扣告。二指因。三示果。四显胜。佛告常精进者。扣告也。欲因名以表义。非常精进者。不能行故。告常精进也。
经曰。受持法华经至若书写者。指因也。受持是总相。读诵说写是别相。受是信力。持是念力。读诵书写是精进力。解说是惠力定力。一心通在其间。总别五业即为五因也。
经曰。是人得八百眼功德至千二百意功德者。亦果也。正法华及庄严论。六根各具千二百功德。合有七千二百功德。今经六根二例三根各八百三根。各千二百。旧解一云。十善为本。一善以九善庄严。十善成百善。自行百教他百叹百法叹行百者。合有四百善。此四百有三品。成千二百。三根持经胜具三品故有千二百。三根持经劣但有中下品故唯得八百。二云。六根各具百福。一一福以十善庄严成一千。一根一千六根即六千。但三根弘经胜故增二百。三根弘经劣故减二百。
经曰。以是功德庄严六根清净者。显胜也。论云。此得六根清净者。谓凡夫人以经力得胜根用。未入初地菩萨。应知。又六根清净者。于一根中悉能具足见色闻声知香味触法等。诸根互用应知。
经曰。是善男子至清净肉眼者。次广释。释六根即六重。六根各有序颂合十二章。经序眼根六意。一体类胜。二照境宽。三缘悉。四过地度。五穷生类。六委事绪。此明体类胜眼体有五。肉天惠法佛。如方便品解。眼类有两。一果根类。谓宿业所生。二长养类。谓现缘所发。今言父母所生者。明是果根也清净肉眼者。明是净根体也。以是地前菩萨分段根故。
经曰。见于三千世界者。照境宽也。明此眼力用。与缘觉修得天眼及佛根。得天眼见境相似。真谛引随实论云。声闻根得天眼见小千世界色。修得天眼见中千世界色。缘觉根天眼见中千世界色。修得天眼见大千世界色。佛眼得天眼见大千世界色。修得天眼见无边世界色。此与杂心同。彼云。声闻不方便见小千世界。方便见二千世界。缘觉不方便见二千世界。方便见三千世界佛不方便见三千世界。方便见无量无边亿百千三千世界。案不方便者是用根得天眼。方便者是用修得天眼。真谛明此言报得天眼者。并是欲界业所感。然胜天中根得天眼。三乘无学漏若不尽应用此业。欲界天中受根。由不受后有故。先所有胜业。悉于无学身中受胜天眼。在肉眼中随觉观所弘。若欲见近色则发肉眼识。若欲见远名则发天眼识。今明持经力故。肉眼亦见三千明力大也。不见三千外者。智度论云。三千外有风轮。与眼相违故不能见也。
经曰。内外所有山林河海者。见缘悉也。前虽见宽其间或有见大不见小。如远见大山不睹细物。或见远不见近。如远睹日轮不见眼睫。今明大小远近一切悉见。一四天下有八大山。有八大海。如是三千世界有百亿八十山百亿八大海。有千中铁围有一大铁围。其中小山小海诸林诸河不可胜数。如是悉见。
经曰。下至阿鼻上至有顶者。过地度也。地度法上得见下下不见上。今此眼力亦能见上至有色之顶故。过地度也。
经曰。亦见其中一切众生者。穷生类也。如上五类众生悉皆见之故。言一切也。
经曰。及业因缘果根生处悉见悉知者。委事绪也。四意。一知业体。二知业因。三知业缘。四知业果。业者业体。谓身口意。身业眼根境。口业耳根境。意业意根境。知身业者自用。知口意者互用。因者业因也。恶业以三恶根为因。善业以三善根为因。并是意根境。眼根知者互用。缘者业缘。一人缘恶业。以恶友为缘。善业以善友为缘。二物缘恶业。以刀仗等为缘。善业以香花等为缘。此是眼根自境果根生处者。是业果也。知果略有六门。一知好恶。二知交赊。三知多少。四知生熟。五知受处。六知受心。一知好恶者。十住论云。知根者知诸业各各有根。善业或善处生或得涅槃恶业恶处生。二知交赊者。谓知三时根。得现根为交。得生后为赊。三知多少者感一世为少。感二世三世为多。如是过去业得七根。三单感三复感一总感现在业得三报。二单感一总感未来业得一根。一单感合三世业感 一根故。十住论说。佛知众生过去业根。或业过去根在过去。或业过去根在现在。或业过去根在未来。或业过去根在过去未来。或业过去根在过去现在。或业过去根在未来现在。或业过去根在过去未来现在。或业现在根在现在。或业现在根在未来。或业现在根在现在未来。或业未来根在未来。有如是分别。四知生熟者。智度论云。二种业必受根不必受根。必受者不可离或待时待处待人受根。如人应共轮王受福。待轮王出时。是待时人即轮王处即轮王出处。五知受处者。智度论云。欲界受三受业根处。色界受二受业根处。无色界受一受业根处。六知受心者。智度论云。善心中受善不善无记根不善心无记心亦如是。如是六事一一知是名知业果。问。为即肉眼知未来耶。为有别智知未来耶。若即肉眼知者。肉眼见现在色不应知未来。若有别智知者。云云何说父母所生肉眼知耶。答。因肉眼起别智知故说肉眼知。肉眼见人死时生时色。意识知未来。如天眼知未来。此亦尔故。俱舍云。天眼天耳以色声为境。若尔死生通惠。云何知彼众生与身口意邪行相应诽谤圣人。由此舍命。必受无行恶道堕负黑闇处生。广说如经。答由天眼不得知有别智。是天眼通惠伴类圣人相续中生能知如此。解脱道论亦云。天眼生四智。未来分智。自作业智。如行业智。果报业智。以未来分智。于未来色当起知之。以自作业智见他。以此业当往彼趣知之。以如行业智。见此人生趣。以此业在先生此知之。以业果报智。至此明至此烦恼至此方便。此业应熟。此业不应受。此业应多受。此业应少受知之。案今由经力肉眼起。智亦复如是。故云肉眼知。非即肉眼知也。次偈颂六偈三重。初一偈颂眼因。次一偈颂眼体。后三偈颂眼用。用中云弥楼山者。此云高山。亦日光山。须弥山者。此云妙高山。
经曰。复次常精进至得千二百耳功德者。次明耳根功德。序说四重。一指定因果。二总境宽狭。三委知巨细。四结其力能。此指定因果也。
经曰。以是清净耳至言语音声者。此总境宽狭。
经曰。象声马声至佛声者。此委知巨细也。
经曰。以要言之至不坏耳根者。此结其力能也。凡人六根取尘过度。及尘过强其根则坏。今由经力虽过虽强亦不能坏。次颂十八偈四重。初一偈总境宽狭。次九偈半能知事类。次四偈半善听法音。后三偈美其力用。事类六重。初两偈闻人中事类声。次一偈闻天中事类声。次两偈闻山中事类声。次两偈闻海中事类声。次一偈闻乱鸟事类声。后一偈半闻净天事类声。次四偈半闻法音三重。初一偈半闻声闻说法声。次一偈半闻菩萨说法声。后一偈半闻如来说法声。次三偈美其力用。初两偈美能。后一偈美位。
经曰。复次常精至八百鼻功德者。次明鼻根。序说四重一指定因果。二总境宽狭。三委知巨细。四结其力能。此指定因果也。
经曰。以是清净鼻根至种种诸香者。总境宽狭也。
经曰。须曼那华至悉能分别者。次委知巨细也。四重。一闻地居身外香。二闻地居身内香。三闻天居身外香。四闻天居身内香。此闻地居身外香也。须曼那者此云好意。阇提者此云生亦曰实。瞻卜者此云黄华。亦曰金色华。波罗罗者此云重(平声)。
经曰。又复别知至分别不错者。此闻地居身内香也。
经曰。持是经者至无不闻知者。此闻天居身外香。波利质多罗者。此云护种种。呴鞞陀罗者。此云大游戏破地。
经曰。又闻诸天身香至皆悉遥闻者。次闻天居身内香两重。一闻地天身香。二闻空天身香。此闻地天身香。忉利已下地居故。炎摩已上空居故。
经曰。如是展转至知其所在者。此闻空天身香二意。一闻住空天身香。即生天住空不解空故。二闻解空天身香。即净天解空不住涅槃故。
经曰。虽闻此香至忆念不谬者。此结其力能也。次颂三十偈三重。初一偈颂总境。次二十八偈颂别用。后一偈颂结力。别用八重。初五偈知人中事。第二四偈知初天事。第三一偈知修罗事。第四一偈知畜生事。第五五偈知未形事。第六五偈知第二天事。第七两偈知空天事。第八五偈知净天事。人中五得。一偈知花香。一偈知男女。一偈知君臣。一偈知宝物。一偈知内身第二四偈知初天事。初一偈知游戏。次一偈知华果。次两偈知臣人。第三一偈知修罗。第四一偈知畜生可解。第五五偈知未形。一偈知胎男女。一偈知胎成坏。一偈知人善恶。一偈知宝隐伏。一偈知价轻重。第六五偈知第二天事。一偈知华果。一偈知。一偈知宫殿。一偈知园林。一偈知听法。一偈知周游。第七两偈知空天事。一偈知禅出入。一偈知禅死生。第八五偈知净天事。初两偈知声闻事。次一偈知菩萨事。后两偈知如来事。
经曰。复次常精进至千二百舌功德者。次明舌根序说两重。一指定因果。二叙其力能。此指定因果也。
经曰。若好若丑至无不美者。次叙力能三重。一能变尘。二能善说法。三善持法。此能变尘也。变成上味者。如佛咽喉有甘露泉和一切食皆成甘露。持经人亦尔。又随福德力故变成上味。
经曰。若以舌根至随侍供养者。此明善说五意。一悦众。二来天。三来神。四来人。五来侍可解。
经曰。又诸声闻至深妙法音。此明善持四意。一圣人乐见。二诸佛向说。三闻悉能持。四诵声深妙可解。次颂八偈半两重。初一偈颂变尘。后七偈半颂善说。善说五重。初一偈半颂悦众。次三偈颂来听。次一偈颂来供。后两偈来护。来听两重。一偈颂神来听。二偈颂人来听。来护两重。一偈生天来护。一偈净天来护。
经曰。复次常精进至众生喜见者。次明身根。序说两重。一指定因果。二镜朗内外。此指定因果也。
经曰。其身净故至现其色像者。镜朗内外也三意。一横镜三千。二竖朗二界。三远现。四尊可解。次颂七偈半通为六重。初一偈颂得体。次一偈半颂明用。次一偈半颂横照。次一偈半颂竖朗。次一偈颂现圣。后一偈颂现力。
经曰。复次常精进至千二百意功德者。次明意根五重。一指定因果。二委知法义。三外引俗论。四善察他心。五美其力用。此指定因果也。
经曰。以是清净意根至不相违背者。此善知法义也。闻一偈一句者得法辨。通达无量无边义者。得义辨。演说一句一偈至一月四月一岁者。得辞辨。一月是一时中一月。四月是三时中一时。外国以四月为时。一岁是三时。十二月所说。义趣与实相不违者得应辨。
次颂十一偈通为五重。初一偈颂知法。次一偈颂得辨。次两偈颂察心。次四偈颂说法。后三偈颂结。能说法四偈。一偈颂受持说。一偈颂不倒说。一偈颂次第说。一偈颂无畏说。次三偈颂结能。一偈结体相。一偈美地位。一偈赞善巧。
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
前三品已明生福胜妙力。此一品次明进道胜妙力。前则约多显力。此则约速显力速由菩萨常行不轻行故以为名。品内一序一颂。序说三重。一张速本。二序速事。三会速人。
经曰。尔时佛告至如向所说者。第一张速本两意。一戒恶即张增上慢本。二奖善即张常不轻本。言持法华经者骂詈诽谤获大罪报如前所说者。如譬喻品末所说。言其所得功德如向所说者。如向法师功德品所说。
经曰。得大势至阿僧祇劫者。第二序速事四重。一值速缘缘。二逢速障。三违速名。四修速行。值缘两重。一值一佛缘。二值多佛缘。一佛八重。一时节。二化主。三劫名。四国号。五立教。六寿限。七住持。八归寂。
经曰。有佛名威音王至佛世尊者。此化主也。
经曰。劫名离垢者。此劫名也。
经曰。国名大城者。此国号也。
经曰。其威音王佛至究竟清净者。此立教也。
经曰。得大势至恒河沙□□□限也。
经曰。正法住世至四天下微尘者。此住持也。
经曰。其佛饶益至然后灭度者。此归寂也。
经曰。正法像法至皆同一号者。次明叙多佛缘。
经曰。最初威音王至有大势力者。此第二逢速障也。
经曰。尔时有一至名常不轻者。此第三违速名。即名常不轻文六重。一举名。二征义。三晓意。四专修。五受难。六得名。此举名也。
经曰。得大势以何因缘名常不轻者。此征义也。
经曰。是比丘至当得作佛者。此晓意。由行不轻行故得不轻名。言我深教汝等不敢轻慢者。为汝本有自性住佛性。言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萨道者。为汝即有引出性。言当得作佛者。为汝当有至得果佛性。
经曰。而是比丘皆当作佛者。此专修故。往礼拜者专修身不轻。赞叹者专修口不轻。汝当作佛者。专修意不轻。
经曰。四众之中至汝当作佛者。此受难。先□□詈难。后受打掷难。此受骂詈难。
经曰。说是语时至皆当作佛者。此受打掷难。杖木以打之。瓦石以掷之。恐其得重罪所以。避走而远住。恐其不闻记所以高声唱是言。
经曰。以其常作至号之为不轻者。此得名。
经曰。是比丘临欲终时至悉能受持者。次第四修速行四重。一威王佛所行速行。二灯明佛所行速行。三云自在佛所行速行四□□□□□□□□□□佛所六重。一禀速道。二净速根。三增速寿。四□□□□□□□□□□□□□□善此禀□道也。
经曰。即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