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典读诵 > 佛教经典 > 古逸部·疑似部

起信论注 (1卷)〖〗

大正藏 No. 2815 起信论注

1卷

起信论注

论曰。有法能起摩诃衍信根是故应说 述曰。次下第二明正宗分。于中有二。初举益许说。后正解所说。此初也。言论曰者。简论异经辨能诠教。有法等者。举所诠法显有胜益(□简论异经辨能诠教者。答。论自别经自别。论则贱。论只是教 经则甚深理。所以此论各自别。所以言者简论异经。辨能诠教论只能诠教有法等者。举所诠法。论则能诠教。有法等者所诠道理。则名能诠所诠。此教则能诠理。已能诠教。教则能诠理。故云能诠所诠。有法能起摩诃衍是故应说。答。摩诃衍者。问。是众生大乘心。答。有众生于大乘能起信心。则是显能有大胜益事。是故□□者显能诠教。应头说也)。

□能诠教有此所诠。一心二门三大等法。能起众生大乘信根。此能诠教决定应说。大乘信者。即信己性知心妄动无前境界(答。则信己性□。则信自许身中心真如□共佛一种则知心□□动无前境界。□中则能猛利永不转)此信决定能持能长自及余善故名信根(问。何名能持能长。答。若有众生信则能增长一切善行故名自及余善。犹如养一个小树。若养得根拔苗自成就故名能持能长)故名信根。

论说有五分 述曰。次下第二正陈所说。于中有三。初举数总标。次依数列名。后依名辨相。此初也。

论云何为五。至劝修利益分(最下文是也。为钝根举益劝修行也)述曰。此依数列名也 言不自起制必有由。名为因缘。彰别余段故称为分(问。有何由。答。夫事有因。是发起。因事发事□有一个人语。无事不语。皆有因缘。是发语)彰别余段故称为分者(一段一段义也。亦名一段□别义者个义则□个义则别)故名彰别余段故称为分 由致既兴略标纲要。令物生信(答。纲者大纲。望是一个要事故名纲要)名立义分。宗要既略。次宜广释令其生解。名解释分。依释生解。次宜起行。令起行故名修行信心分(修行信心下所谓四五行。信谓信根。本行谓五行及至观等是也)虽是行仪钝根懈慢举益劝修。名劝修利益分。

论初说因缘分 述曰。次下第三依名辨相。别释五分即分为五。初因缘中复分为二。初标举分名。后别显其义。此初也。言因缘者。是所以义。所为义。发起义。是因缘义。

论问有何因缘而造此论答曰是因缘有八种云何为八 述曰。下答有三。初举数总答。次依数辨义。后结答所问。此初也。

论云何为八一者因缘总想所谓为令众生离一切苦得究竟乐非求世间名利恭敬故 述曰。次下第二依数辨义。别辨八因即分为八。于中初一是总相因。其后七种是别相因。言总相者。有其三义 一通诸论而作所以(答。通诸论而作所者。次一段义通一切十二部经。总言谓令众生离一切苦得究竟乐)二通诸根而作所为。非唯彼不定聚故 三通诸分而作发起。非唯正作立义因故 解释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显示正义。二者对治邪执。三者分别发趣道相。显示正义者。正释所立大乘法义。所显非邪故名正义。以教辨明故名显示正理。既陈情惑斯遣(答。若见道理情惑则除。答。情惑者则是妄相也。妄相情有理无故名情惑斯遣)第二对治邪执。二见妄著故名邪执(答。何名为邪执。一者人我执。二者法我执)以教令除名曰对治(答。对者可破坏故。可对治故。皆不可坏。问。何者是对治。答。我见人见皆妄执。妄执皆妄相。不可坏故。故名可破坏故)邪执既除依阶趣正故有第三发趣道相。本觉虚通目之为道(问。何者是本觉 答。本觉者根本真如。在凡时则是本觉。若知后成佛则名始觉。因之为道者。答。目亦名心眼。亦名定惠道者。则无分别平等一如)起行向之名为发趣(问。起行向之向何处去。答。只取无上菩提。过去佛亦行此道德成正觉。未来佛亦行此道德成正觉)趣之状名之为相。似教宣示名为分别。

论显示正义者依一心法有二种门 述曰。次下第三依名辨相。辨此三名即分为三。初释第一显示正义。复分为二。初总释释上总立。复即别释释上别意。初总释中复分为三。初依法开门。二初其二门。三二门该摄。此初也。缘分为三。初依法门者。一总源心如来藏心也。含其二义谓如来藏。一总源心含其二义。一约体绝相门谓一心。性非染净等无差别。诸相经依此说众生即涅槃。烦恼即菩提。凡夫弥勒同一如等(答。烦恼则是真如众因。只由因以复得佛果)故言。众生即涅槃。烦恼即菩提。凡夫弥勒同一如等。二随缘起灭门。随无明熏变成染净。染净虽成染净性恒不动。正由不动能成染净。是故不动亦在动门则生灭本觉义也(答。正由不动能成染净。答。犹如水体正住则是波。正波时则是□□。皆不失水性。是故不□□□□□真如妄相发妄相。是故真如界作用犹水正波□□是水□作用水正住时是波□体)依此经说不染而染。染而不染。又说。如来藏为善不善因。若生若灭受苦乐等然。此二门举体通融。体无二齐限不分假名为一者。是诸答齐限不者。此真实上染亦不可德。得亦不德。一亦不□。立异亦此是绝相门教。故言假名为一。一亦不可德法中真实之性。性有智故说名为心。非谓虚实一心等也。缘此是故诸法中真实之性。从使被妄相熏动本水性恒不失。是故虽与诸波作体性不被而有妄变故真实之性。

论云何为二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 述曰。此列二门也。即体绝相名真如门。随缘变动名生灭门。体虽无别而义有异。约义异故。故说为门(答。真如生灭举体则是一义。若举生灭则有二门。故说为门)。

论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法 述曰。此下二门说摄。于中有二。初正显。后释成。此初也。即释立中是心即摄世间法等(答。等者等取真如生灭二门说摄。世门则是生灭。出世门者则是真如)故言等。上以一心说二门。是染净通相。通相之外无别。是故染净染净皆为通相。所摄故。真如门总摄诸法。生灭门者。即此真如与缘和合变作染净。而恒不失本真如性。故别相门亦摄真如。是故亦摄一切法也。

论此义云何以是二门不相离故 述曰。此释成也。此云何者二门。若别不可相从。如本一心未容皆摄。如何二门各总摄耶。故次答云。以是二门不相离故。以真如门是心理体。生灭门者是心事相。以彼理事不相离故。举理摄事举事摄理。故说二门皆各总摄(答。举水则是波故波则是水。是故二门皆各总摄)。

答曰若知一切法虽说无有能说可说虽念亦无能念所念是名随顺。若离于念名为得入复次真如者依言说分别有二种义(问。何者则依言说分别。答。真如无言说利四句绝百非。所以顺言语便则执著分别。所言者依言说分别)。

论云何为二一者如实空以能究竟显实故二者如实不空以有自体具足无漏性功德故(述曰。此开章略辨也。言如实者。真体不无故。所言空者。真体无妄故。究竟显实者。由无极显真故。以无妄故。能极显实故。说如实名为空也。问。何者极。犹如水清石子现一切尘域不住。是名极显。言不空者。是体相故。此性功德言无漏者。无离断等及念漏故。是即如实具有自体及性功德。故名不空)。

论所言空者从本已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谓离一切法差别之相以无虚妄心念故 (述曰。次下第三依章广释。于中有二。先明其空。复显不空。初中有三。初略明。次广释。后总结。此初也。初句显其非染相应以释空义。一切染法不相应故。故名为空。云何染法不相应耶。次句释云。谓离差别所相故。何故离此所取相耶。后句释云。以无能取妄心念故。即妄心境情有理无。真体相理有情无。无故与染法不相应也)。

论当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非有无俱相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一异俱相 (答。当真如自性非有相非无相。众生便著非有非无。将真如体非非有相非非无。非有无俱相。众还著非非有无俱相。将作真如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一异俱相。众生还著随言。将作真如皆不相应)。

论乃至总说依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别皆不相应故说为空 (述曰。此下总结。于中有二。初顺结前义。后返结释疑。此初也。妄染尘沙难不遍举。今总略说一切妄心所不染触故说空也。答。妄染尘沙者。妄相犹如尘沙一众不可遍举。今总略说一切妄心所不染触故说空也。空者表妄得名也)。

论若离妄心实无可空故 (述曰。此返结释疑也。恐明说空便成断灭故。此释云。遮诸念相假说为空。若不遮妄不说空。故真既不空故非断灭。是故显真性空而不空)。

论所言不空者已显法体空无妄故 (述曰。此下第二显不空义。于中有三。初牒前空由明妄空。方显不空真实体故)。

论即是真心至常恒不变净法满足则名不空(述曰。此正明不空也。即是真心者。空无妄。即是真心。总举不空。真心体大不生故。常不死故 恒我故。我者自在义。犹如大海不变无念故净法满足。性德虽多举其四。即是不真心相大具此体相。即名不空)。

论亦无有相可取以离念境界唯证相应故 (述曰。此释外疑也。恐□不空疑存有相故。念遮云。虽曰不空无有相而可执。取下释所以非妄念。所行境界唯是证智所体会故。即显真心不空而空也)。

论心生灭者依如藏故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心和合 (述曰。上来已释真如门竟。次下第二释生灭门。于中有二。先生灭心法。后辨所示之义。初中有二。先明□□生灭。□□□□相资。于中有二。先体就总标。后依义别解。总中有三。初标体。次辨相。后立名。此初也。如来藏者。即是清净不生灭心无明熏举体动作生灭心也。答。如来藏者。于生灭门语)。

论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 (述曰。此辨相也。如来藏不生灭心举体□故不离生灭。生灭心相无非真故。故亦不离不生灭心。如是不离名为和合。但是不生灭与生灭和合。以是向末随缘门故。非是生灭与不生灭和合。以非向本归真门故。非一异者不生灭心。答。向末则钝是生灭。无钝净真如。向本归真如者亦是钝净真如。答。真如与生灭相和。是得成和合义故言不非一异。全体动故心与生灭非异。而恒不失真如心性故心与生灭不一。若定一者生灭尽时真心应灭即堕断边。若定异者无明熏时心应不动即堕常边。既离二边故非一异。非一异故方成和合)。

论名为阿黎耶识 (述曰。此立名也。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等者。名为阿黎识。阿黎耶者。训翻无没。谓如来藏。不生灭心虽随无明而成生灭。如来藏体无灭没故功德相无失没。故法身妙用无隐没。故此三个是前体大相大用大也。正名阿赖耶义。答黎耶赖耶义则是一。只犹语昔经重有异译为藏。所成生灭而为所熏。与前七识为因果故。能藏诸法于自体中。藏自体于诸法之中。又为我爱之所执藏。我见所摄故名为藏。离我见时无此名。故到七地菩萨为业识尽。故不执我故则得阿耶名任运自在。若唯生灭不异七识。若唯不生灭不异如来藏由。二和合成黎耶矣。若是阿黎识是七识家因果第八识所摄故。故第八识为因果也。此前七识第八阿黎识得坐故为因果也。亦名为主。此八识钝是生灭故只名阿识不名为藏。若如来藏向归真门故。故名藏。亦摄藏一切生灭不生灭三大等义。摄在其中故名为藏)。

上开章中直言觉不觉。觉者本觉众性。不觉者则属始觉随缘门中。随缘门者生贼也。答。觉者约性德。

论一切众生本觉真如共诸佛体性一种 难曰。一种未起智照则言觉义则属性德。觉者对染翻得名。下文则言本觉者。因此性德能成果位则。是名本却归本源。当显始觉法身。是故德本觉名故(此明本觉。以了)此则明始觉也。

论始觉义者对本觉义(述曰。此略明始觉也。言始觉者牒其名也。依本觉故有不觉者。明起始觉之所由也。依不觉故说有始觉者。正显所起始觉之义。谓即本觉真净心体随无明缘动作妄念故。依本觉有不觉也。而以本觉内熏力故渐有微觉。起厌求等乃至究竟还同本觉。故依不觉有始觉也)。

论又以觉心源故名究竟觉不觉心原故非究竟觉(述曰。上略明二觉。次下第二广显二觉。于中有二。先明始觉。后显本觉。前中有三。初总标因果满非满觉。次广寄四相释成其义。后显始觉不异本觉。此初也。言心源者有其二义。本觉真如为染心源。业相细念为诸染源。持业依主二释皆通谓究竟位觉。本觉心本无所动。今无所静觉。业识心本来无生。今无所减觉。此源者名究竟觉。即佛果位。纵有所觉未至。此源非究竟觉。即等觉前也)。

论若得无念者则知心相生住异灭以无念等故 (述曰。此显觉者之德。若妄未息不知一心本无相念。若至心源得于无念则知众生体即无念。佛无念体与彼平等故能遍知诸念无念。答前文四相。于渐觉位门则言众未至究竟觉只缘无明未尽。真如门中本无相念亦本觉不觉只缘妄未息。不知一心本无相念。答。若一切众生若未息共佛体玄隔所以不知佛体无念。若至本真如心源得于无念。则知众生体即无念佛无念体与众生体平等无别故知一切诸念本来无念)。

论而实无有始觉之异以四相俱时而有皆无自立本来平等同一觉故 (述曰。此即第三始不异本。文中标释而实无有始觉异者。此标始觉不异本觉。以四相下释成四义。以彼四相无别自体。可辩前后故言俱时。答 真如中更无有别地。四可得故言俱时。只依粗细念觉时有差别而有前后故言而有。离心无有俱时前后自性可立故言皆无自立。离心无性即同一觉故言本来同一觉等。此总意云。既觉四相说为始觉所无故能觉亦无。故无觉异于本觉)。

论复次本觉随染分别生二种相与彼本觉不相舍离 (述曰。广始觉竟。下广本觉。于中有二。先明随染本觉。后显性净本觉 故 言本觉随染分别。既随缘动故言生。虽随缘生不失性净故言与彼不相舍离。此所随染既有二种故随此染生下二相。言二染者一谓自染。即在因时由无明熏所起染相。二谓他染。即在果时与生同体。答。同体与众生同体也。诸众生染即依自染生智净相。以说从染得智净故。由他染生不思业。以化染生起胜业故)。

论云何为二一者智净相二者不思议业相 (述曰。此列名也所言智者即始觉智净。谓离染同于本觉果德作用故名为业。助下地测名不思议相者状也。觉随染有此当起二相状故)。

论智相者谓依法力熏习如实修行满足方便(述曰。次下第三依名辨相。于中有二。先明智净相。后显不思业相智。中有二。初直明净相。后问答释。然前中亦二。先因后果。此因也。谓于地前依真如法内熏之力所流教法外闻力能修资粮加行善根故言依法力熏习。若登地上契证真如。凡起诸行依真而修故言如实修行。渐渐修习超十地行至金刚位。因行既极名满足方便。答。满足则是方便。则是满足家之方便也)。

论复次觉体相者有四种大义与虚空等犹如净镜 (述曰。自下第二性净本觉。于中有二。初总标。后别释。此初也。前明本觉随动之门故说随染。今明本觉不动之故说性净。此二本既无别体。是显本觉不动而动而不动也。答。波不离水。水不离波。正波时不离水所以生灭则是真如。真如则是生灭。体非一故。故说不动而动。动而不动也)。

以觉体有四大净义故与空等犹如净镜。本觉四义下文当说。空四义者。第一空无一相能含一切物(答。第一空无一相能含一切物者。答。一切众生体有垢故色像则不现。故言空无一相)则能含一切物。答。众生体若净也。一切世间境界悉于中现犹如于镜镜若有垢色像不现。镜若净一切色像悉于中现。问。第二空义离垢显净空示现一切物(答。众生心若离垢则能示现一切物世间)境界悉于中现。答。众生心者犹如虚空。虚空中若无云无风尘则能一切间境界悉于中现。亦如净镜。问。第三之空义。镜四义者。答。空无外物体含众像出垢诸尘垢现像为物用。答。空无外物者只是真如体中本来无妄相。妄相人真如体不得。只缘无妄故一切境界向真如心上现来。故云体含众像出离诸尘垢现像为物用者。答。众若干种心总向真如心上现来随众生心示现万化皆能利益一切众生故名为物用。答第四空义了。由此空镜以况于真。

犹如龟毛不现。镜中妄法亦示真如体。上本来无妄故言无法可现。无可现故心境妄法望于本觉非所觉照。觉望心境非能觉照。所照既无能照无故。故言非觉照义也。此显无有遍计所执实质可现。非觉照(答。遍计所执者。一切众著一切境界种种分别者。则是真如者。则是无明也。故言遍计所执。真如法中觉所觉亦不可德。皆总是妄故言非觉照义。故实质可现者。如真法中无有一个实质所现。犹如镜中妄法不现。妄法总是虚幻实质者犹如实一个妄法则言实质所现。犹如镜中妄法不现故言非觉照义)。

下言境界于 中现者准生灭门中觉中似有妄法依他似现 亦不相违(答。他者妄也。故言依他似现亦不相违也)。

论二者因熏习镜谓如实不空一切世间境界悉于中现不出不入不失不坏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实性故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体不动具足无漏熏众生故 述曰。此第二义也。因熏镜者标其名也。能生觉果名之为因。此能内熏故名熏习。能现诸法故谓之镜。次下辨相文有三。节谓如实不空者出因体也。以有无漏性功德相真实体故。故云如实不实如真异不言也。由不空故方能作彼始觉。正因故不空者成因义也。以一切下释其镜义。谓一切法离此心外无别体性。犹如镜中能现影也。答。能影者犹如清净水中能现波相。虽现波相亦不坏清净水性。真如是妄法中□□言不出者。明心待熏变现诸法而非自出。所变余不出心故。言入者谓心随缘熏变现诸法故言此心能摄一切法。纵使随缘变动亦不异真如。纵使变坏作生灭去亦不异真如。明日为熏成佛去时亦不□□异真如。此心一切真如生灭家因体也。虽见影染体故言不失者。此皆真作体能诸法染净法也。虽作生灭后动真性不可德。

论染心者有六种 述曰。次显染心缘起之相。于中有二。初总标。后别释。此初也。此即释上无明所染有染心句。前文所言无明所染有其染心。此染心者有其六种。然其六染即上意识及五种意。前明依因缘起义故。从细至粗而说次第 今欲兼辩治断义故从粗至细次第而明。故初第一执相应染。第六根本业不相应染也。

论云何为六一者执相应染依二乘解脱及信相应地远离故 及者兼三贤菩萨。此二乘得二空门因力修未证真如。故言信相应地。述曰。次下别别释六染即分为六。问。何者是六染。答。前文五种意。今兼取第识则名六染也。前文五意则从细至粗。今兼辩治断义从粗至细从凡至圣分。分烦恼有粗有细。粗为分别细。为俱生因。此有粗有细。细烦恼。十地菩萨是能断。若是粗恶烦恼。凡夫能断。问。何者是粗。如杀生切溢应是猛利粗恶烦恼。凡夫若发心所是粗恶烦恼总能断故言凡夫能断也。故言下下品烦恼上上品能上上品烦恼者。则是十地菩萨故言凡夫能断也。此中第一执相应染即上意识我我所等粗执俱起名执相应忿。污净心名之为染。此及下二之义如下所明相应。若二乘人至无学位见修烦恼究竟能离故。此第一染菩萨人住信相成就无有退失名信相应。此位菩萨得人空门见爱烦恼不现行(问。何者现行。一切上上粗烦恼不起故曰不现行。虽不现行种子未正遇缘则起也。)故云远离非离随眠(问。何者随眠。答。二乘人强押伏烦恼种子阿黎耶识中隐在。犹如有眠卧时不烦恼不起。忽然教时烦恼还在。过缘忽起者。犹如种子未正故曰随眠。亦如二乘人)六识不行修得无色界定则生无界中八万大劫在。于定中福尽还堕于地狱。何以故。此先修定时有恶愿故。于虽得定生无色界无犹先业恶业随于身行种未亡故(问。有何恶愿。答。先境之中修定时在壹树下坐。其树一切非矛作声则向水可边坐。其水里切虫还作声则起恶愿。言愿我舍此身作非矛恶夜叉。若非时食啖切非矛虫。若入水则食啖一切水里虫。虽得定以善业因缘生无色天。八万劫在其中。以恶愿力故其中福尽还堕于地狱。还作夜叉。故曰随眠种未亡故)。

意在于此也(故远者粗烦恼则离也。恶业种子等正故曰随眠意在于此也。此第义了)论二者不断相应染依信相地修学方便渐渐能舍得净心地究竟离故 述曰。此言不断相应染者。即五意者从粗□二相续识也。中名相续。法执相续名为不断。尘污净心故名为染。初住已上三贤菩萨修学唯识寻思实智。何名唯识。唯者离四句绝百非真如名亦□□粗断彼正故曰唯识。问。何者寻思实智。答。实者了了智。世间法非总不所德犹幻无一所实。故名寻思实智。亦名亲证。真如方便者。体正故曰方。助道曰故便。渐伏如是法执分别。若一切随眠种□正故但曰俱正。得地上无漏净心。证三无性遍满真如。法执分别种现俱正故净心地究竟离也。

论三者分别智相应染依具戒地渐离乃至无相方便地究竟离故 述曰。即五意中名为智识。念虑染净名分别智。犹分别此则是净此则是染。故曰虑也。亦分别智污净心故名之为染。从第二地至第六地入观缘理分别时。分分能除故云渐离。若至七地长时入观故此法执永不现行。犹数数须作意不作则恐失念。犹有作意法执在未能得任运。故曰法执也。第三地犹有分别染净此则净法此则染法。此分别智也。问。离何分别。只离分别此则是法此则是染法。到第六地入观缘理离分别时故分分能除。故云渐离。若至七地长时入观故此法永不现行。名究竟离。具戒地者即第二地。此地具足三聚净戒。何三聚净戒。答。为第三卷经性戒他不犯也。故无相方便即第七地。常作意住无相观故。

四者现色不相应染依色自在地能离故 述曰。即五意中第三现色识。动心现境名为现色。能污净心名之为染。相应义如下所明。八地能得相云自在。色性随心名色自在。能澄相土自在真如。菩萨到八地任运自在。八地以前所智惠依无明起。若至八地一切所起智惠从真如起故自在。所变他自在。或变大海变成[蘇-禾 又]乐。或变大地为金余色。故曰相土自在。或变身为满虚空。或变身如界子。或生畜生中。或生人中为他众生故□□□□随意受生故名自在。或一字中说一切法。或一□□□□说故名如。现色境用从真而起无妄境界。从此永离故说现染此地能离。

论五者能心不相应染依心自在地能离故 述曰。此五意中第二转识。依于动心成能见。污净心故名能见染。至第九地得无碍智。善知众生心行稠林。自他无碍名心自在。无明碍心永不现行故能离也。


  上一篇: 大乘起信论广释卷第三.四.五 (3卷)〖唐 昙旷撰〗

  下一篇: 因缘心释论开决记 (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