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典读诵 > 佛教经典 > 经疏部

法华经义记 (8卷)〖梁 法云撰〗

妙法莲华经义记卷第五

光宅沙门法云撰

譬喻品之余

见诸众生此下是第二。即合上第二长者见火譬。明如来见众生为五浊所惛也。譬中本有三段。第一是能见第二是所见第三起悲愍之心。今合此三段。见诸众生此一句即合上第一能见。上言长者见。为生老病死此下即合第二所见。上言是大火从四面起但方便品法说中备明五浊。上开譬中止言大火从四面起此语是总。今此合譬中备明八苦。然五浊八苦等皆是烦累之法今合譬中备明八苦者。生老病死即是四苦。五欲财利即是爱别离苦。何以知之。正由五欲财货离必生苦也。贪著追求即是求不得苦。凡有二种。一者物昔属我今日忽失为追求。亦是求不得苦。二者昔来未有今求不得亦是求不得苦也。后受地狱畜生饿鬼之苦此是怨憎会苦。若生天上此下更举前苦明五盛阴苦也。众生没在其中下是第三即合上起悲愍之心。上言即大惊怖乃至无求出意。今此中言虽遭大苦不以为患。若以苦为患便求出苦既不以苦为患。故知无求出意。此中言东西者非上东西但南北为纵东西为横。一切众生皆横理用心喻若东西也。终日自劳然失避苦之方故言驰走也。

舍利弗佛见此已此下是第三即合上第三长者救子不得譬。明用大乘化众生不得也。上法说中有三。第一拟宜第二无机第三息化也。但上开譬中有两段。第一据劝教作三重第二据诫教作三重。今此中合譬还作三段但方法不同。第一并叠合诫劝两家拟宜。第二叠合诫劝两家无机。第三并合诫劝两家息化也。今言佛见此已便作是念我为众生之父应拔其苦难者。牒合拟宜有二。此是第一。然拔苦是大悲之力此即先合第二诫教拟宜。上言我当为说怖畏之事乃至具告诸子也。第二与无量无边佛智慧乐令其游戏此是追合劝教拟宜。上言身手有力此明不见劝教。今不合也。当以衣裓若以机案从舍出之。此明正拟宜今正合也。但上言衣裓明大乘因机案譬大乘果。今此合中正合机案也合衣裓也。亦远拟方便品中我所得智慧微妙最一。明如来总用大乘因果拟宜众生也。

舍利弗如来复作是念此下是第二。即合上诫劝两家无机。亦有二。第一合言若我但以神力先合诫家无机。上言父虽怜愍善言诱喻也。第二及智慧力舍于方便以下追合劝家无机。就中自有二。此句正合无机。第二所以者何下释无机之意。上言复更思惟是舍唯有一门而复狭小诸子幼稚未有所识也。又见一家解有二重。第一若我但以神力以下竟众生不能以是得度。正并合诫劝两家无机。第二所以者何下并释两家无机之意也。何由能解佛之智慧但此一句即是第三并合诫劝中两家息化。上劝息化言恋著戏处或当堕落为火所烧。上诫息化言但东西走戏视父而已。

舍利弗如彼长者虽复身手有力而不用之。此下是第四段即合上第四长者以三车救子得譬。明用三乘化得众生也。今就此合譬中大分为三段。第一先牒三种外譬来。第二帖合第三譬。第三正合第四譬也。今者第一牒三种譬者。初言身手有力而不用之此即牒上第三外譬。次但以殷勤方便下正牒上第四外譬。次然后各与珍宝大车此下牒上第八外譬。言如来亦复如是虽有力无所畏而不用之此即第二帖合上第三外譬也。但以智慧方便下第三正合第四譬也。今四重料简将欲合第四。所以牒第三譬来者。为欲示圣人出世之意。意在大乘。所以复牒第四譬来者。为示如来施权道意。但众生无有堪受大乘之机。然事不获已用三乘化。是故牒第四譬意在于此。所以复牒第八外譬来者。为示善始令终之意。虽复中间施小意存于大。是故牒第八来显与大之意。所以帖合第三者。上已合竟既被牒持。是故帖合第三令属上也。所以不帖合第八者。下文自合何须帖合也。今第三段正合第四救子得譬。但上譬中本有四种。一者用三车拟宜。二者见子有宿好之心。三者为说三车。四者诸子受行。此中亦具合四段。今言但以智慧方便一句此即合第一长者用三车拟宜。上言是时长者即作是念此舍已为大火所烧我及诸子若不时出必为火所焚我今当设方便也。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此一句是第二合上第二见子有宿好之心。上言父知诸子先心各有所好奇异之物情必乐著为说三乘。此下是第三即合上第三为说三车。但上说三车中有四阶。一者赞叹三车。二者示三车处。三者劝取三车。四者保与不虚。今者亦具足此合四阶。但不次第。先合第二示三车处。第二仍超合第四保与不虚。还合第三劝取三车。第四追合第一赞叹三车也。今言为说三乘此下四行半。先合上第二示三车处。即是示三乘人尽智无生智在三界外。上言如此种种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也。我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也一句。此即超合上第四保与三车不虚。即保与三乘人尽智无生智。上言随汝所欲皆当与汝也。从汝等但当勤修精进如来以是方便诱进众生此二句。退还合第三劝取三车。上言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即是劝三乘人修行取三乘果也。

复作是言汝等当知此三乘法皆是圣所称叹此下三行半即追合上第一赞叹三车。即是赞叹三乘。上言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汝若不取后必忧悔。罗汉断三界结尽不复为惑所制故言自在也。若有烦恼可系三界。烦恼既亡故言无系也。昔日未得无学之时有依有求。既证无学德之极果故言无所依求也。乘是三乘者罗汉于时尽智无生智此二智为果。所以言乘者。然入无余涅槃之时因尽无生智自运入无余涅槃。是故有果乘之义便得无量安稳快乐者即无余涅槃乐也。

舍利弗若有众生内有智性。此下即合上第四段诸子受行。上言尔时诸子闻父所说珍玩之具适其愿故。但上诸子受行中本有四阶。今具足合上四阶但法用不同。上譬中直总就三乘人作四阶。今此中历别就三乘人各作四阶正合。后举外譬帖合。即作三重四阶。正合后帖合也。今先就声闻乘作四阶正合者。初言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此则合上第一心各勇锐生外凡夫善根也。殷勤精进此一句。即合上第二互相推排生内凡夫善根也。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第三阶。即合上第三竞共驰走声闻乘人。闻佛说法进入无相行。见谛思惟治道断结也。是名声闻乘。是第四阶即合上第四阶诤出火宅得罗汉果也。如彼诸子下即举外譬帖合也。

若有众生此下是第二就辟支佛乘又作四阶正合之。初言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此即合第一心各勇锐缘觉乘人闻佛说法生外凡夫善根也。殷勤精进此即合第二互相推排生内凡夫善根也。求自然慧此下即合上第三竞共驰走。明中乘人闻佛说法。进入无相行见谛思惟治道断结也。所以言自然者二谛境是自然。今慧从境受名呼慧为自然也。是名辟支佛乘。此即合第四诤出火宅证无学果也。如彼诸子下即举外譬帖合之也。

若有众生此下是第三菩萨乘人又作四阶正合之。初言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此即合第一阶心各勇锐生外凡夫善根也。殷勤精进此是第二。即合互相推排明菩萨闻佛说法。生内凡夫善根也。求一切智此下第三。即合上竞共驰走菩萨闻佛说法。进入无相行见谛思惟断结也。佛智者即是三乘中佛果也。自然智犹如前释也。无师智者正明断习气尽成无学果。呼无学智为无师智也。是名大乘此是第四。即合上诤出火宅证无学果。如彼诸子下即举外譬帖合也。

舍利弗如彼长者见诸子等安稳得出。此下是第五段。即并叠第五第八两譬。所以并合两譬者。既不合第六第七。故两譬相并。正由见大乘机发即为说大乘也。今就此中自分为两段。第一先牒两家外譬来第二正合两譬也。初先牒第五外譬。次从自惟财富下即牒第八外譬也。如来亦复如是下第二正合两譬。今先合第五见子出难譬明大乘机发也。上开譬中本有二。第一先明断惑出三界外登无学果。二者正明大乘机发。今具合两重。如来亦复如是竟出三界苦怖畏险道。即合上第一见诸子等安稳得出句也。得涅槃乐此即合第二正明大乘机发。上言皆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无复障碍。今言得涅槃乐。此涅槃乐是大乘善机家果。今举果目因亦可因中说果也。若使理中为论既度二种生死。应是常住涅槃。而今此教未明此理故名复倍上数以为涅槃。

如来尔时此下是正合第八长者赐子大车譬。明为说法华经。但上开譬中本有两段。第一双开两章门。第二双广释两章门。但上开譬中逐文句起尽宜合为两段。今此合譬之中有合不合有不次第。宜追开为六段。何者心平等章门一也。一大车章门二也。广一大车三也。释广大车四也。广心平等五也。释广心平等六也。今此中唯不合第六释广心平等。上言所以者何以我此物周给一国犹尚不匮何况诸子。今不合此也。虽合余五阶又不次第。第一先合第四仍势合第五。然后追还合第一第二第三也。今言如来尔时便作是念竟诸佛法藏即合第四释广一大车。上言所以者何是大长者财富无量种种诸藏悉皆充溢也。此义具如上释也。是诸众生皆是我子此下竟而灭度之。即是合上第五广心平等。上言而作是念我财物无极不应以下劣小车与诸子等今此幼童皆是吾子爱无偏党也。是诸众生脱三界者悉与此。即追还合第一心平等章门。上言各赐诸子等。今言悉与。悉与只是平等之义也。诸佛禅定解脱等娱乐之具此即合第二所赐物章门。上言一大车也。皆是一相一种圣所称叹能生净妙第一之乐。此即合第三广一大车。上言其车高广等句也。

舍利弗如彼长者初以三车诱引诸子此下是第六段。即合上第十不虚妄譬。但上开譬中本有三段。第一明如来作不虚譬问舍利弗。今不合也。第三明如来述成舍利弗。今而不合也。唯名第二舍利弗答佛正明不虚。今合此譬中宜分为四。第一先更牒上三种譬来第二正合第三释合第四结合也。第一先牒上三种譬者。舍利弗如彼长者牒第一譬。初以三车诱引诸子牒第四譬。然后但与大车以下牒第八譬也。如来亦复如是此下是第二正合。上身子仰答佛明不虚。但上答中本有二。初总答明不虚。第二别答明不虚。今言如来亦复如是无有虚妄。此即合上不也。世尊总明不虚也。初说三乘此下即合上别明不虚。就中本有三种。今次第合之。初说三乘此即合上第一以与重夺轻不虚也。次言引导众生即合第二称本心不虚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此即合第三与过望不虚也。何以故此下是第三释合也。舍利弗以是因缘此下是第四结合也。

而说偈言譬说开三显一化中根人本有四段。但第一正譬说中有两段。第一先明舍利弗请。第二是如来答前言。此两段各有三。佛答中有三具如前述。第一是缘起。第二从若国邑聚落竟百行偈是正譬说。第三汝舍利弗我此法印下六十五行偈奖劝受行也。前又解云此三段中各开为二。缘起有二者。一呵二许也。正譬说中有二者。第一是长行二者偈颂。自此以下有百行偈是第二重颂也。但上长行中本有二。第一开譬第二是合譬也。今就百行偈中亦分为二。第一有六十五行半偈颂上开譬。第二告舍利弗我亦如是下有三十四行半偈颂合譬也。上开譬中本有十譬今唯颂九譬。略不颂第十不虚妄譬。何以故然。旧解言所以不颂第十者。上不虚妄譬本是舍利弗作此不虚妄譬。今者是佛说偈云何用佛说偈颂舍利弗语耶。今一家所习不用此解。凡如此处亦复何限。故如寿量品中佛作医师不虚譬。问弥勒弥勒答佛明不虚。及至下佛还舍弥勒不虚譬。又如分别功德品中佛说长行弥勒偈颂如此。比例实为不少。今所以不颂者。明不虚之意本令物得实解。时众既得信心不虚妄义其意自显。是故略不颂第十不虚譬也。今六十五行半正颂九譬亦开为九段。第一有三十三行偈。颂第一宅主譬亦名总譬者。第二从是时宅主在门外立下有两行偈。颂第二长者见火譬。第三长者闻已惊入火宅有六行偈。颂第三长者救子不得譬。第四尔时长者而作是念诸子如此益我愁恼下有七行半。颂第四长者救子得譬。第五长者见子得出火宅下有三句偈。颂第五见子出难譬。第六坐师子座而自庆言下有四行一句。颂第六长者欢喜譬。第七尔时诸子知父安坐下有三行偈。颂第七诸子索车譬。第八长者大富库藏众多下有七行半偈颂。第八赐大车譬。第九诸子是时欢喜踊跃下有一行半偈。颂第九诸子得车故欢喜譬也。三十三行偈颂第一。两行偈颂第二。六行偈颂第三。七行半偈颂第四。三句偈颂第五。四行一句颂第六。三行偈颂第七。七行半颂第八。一行半颂第九。上宅主总譬中本有六义。今者唯颂四义略不颂第三一门第六三十子也。

今三十三行分为四段。初一句颂第一长者。第二有三行一句颂第二一大宅。第三有半行颂第四五百人。第四余有二十九行偈颂第五宅中火起也。上明长者中有三。初若国邑聚落者名位之处。第二有大长者正明长者。第三其年衰迈下叹德也。今言譬如长者此一句唯颂有大长者也。名位处及叹德略不颂也。有一大宅此下三行一句颂大宅。人多用此偈颂国邑聚落此则不然也。正颂其家广大。但譬中直言其家广大。今此第二广叙大宅之相。然文句与上第五叙火相相类。虽类而非。下自别有文句颂火起也。既以三界为宅故大也。三界念念无常故顿弊。色无色界如堂欲界如舍然三界无安故言高危也。命如柱根亦念念无常故言摧朽。心识如梁栋亦念念生灭故言倾斜也。业为基陛既是无明相惑虚构横造故言颓毁也。四大如墙壁皆为无常所坏故言圮坼也。色香味触皆念念无常故言泥涂褫落也。四威仪不周正故言覆苫乱坠也。又言头发牙抓庄严身者也。五识取缘不复相应。亦即体念念生灭故见椽梠差脱也。又言五根也。圣人捷疾智观观此无常之境。故言周障屈曲。屈曲者委悉也。有五百人止住其中。此半行是第三颂上五百人也。鸱枭雕鹫此下有二十九行。是第四颂第五火起也。上言堂阁朽故墙壁颓落乃至周匝俱时欻然火起也。但上长行不的道三界。今偈中委悉。是故别明三界火起。今二十九行偈分为四。初有二十二行偈明宅中火起。即是欲界火起。第二从恶兽毒虫下有三行半偈。明窟穴中火起即是色界火起。第三从蜈蚣蚰蜒下有两行半偈。明虚空中火起即是无色界火起。第四其宅如是甚可怖畏下一行总结火起也。就前三段中各有四阶明义。第四止一不开也。今且就前二十二行明欲界火起中有四阶者。第一有十七行半偈。先叙列所烧众生。第二是朽故宅属于一人下一偈明欲界火起所由。第三于后宅舍忽然火起有两行偈正明火起。第四诸鬼神等扬声大叫有一行半偈总结被烧之相也。又就前十七行半偈中自有三段。初有六行偈先别出五钝使众生。第二从处处皆有下十行偈又别出五利使众生也。第三从夜叉饿鬼下一行半偈总结被烧众生也。就前二阶中各有二。第三不开也。就六行中自有二者。初有五行半偈别出五钝使众生。第二有半行总结五钝使众生也。今五行半明五钝使众生即成五阶。初半行明慢使。二一行半明嗔使。三一行明痴使。四两行明贪使。五二句明疑使也。初鸱枭雕鹫下半行先明慢使众生也。次蚖蛇蝮蝎下有一行半明嗔使众生也。次屎尿臭处下一行明痴使众生。屎尿等以譬五尘。然众生贪著五尘如蜣螂等贪屎尿也。狐狼野干此下两行明贪使众生。然死尸等且譬五尘。众生竞取五尘色声香味触故言咀齰也。更相劫夺横取无道故言践蹋也。斗争龃掣啀喍吠嗥此二句明疑使众生。思因果之理为有为无未判见心如两狗未决也。其舍恐怖变状如是此下半行是第二总结五钝使众生也。处处皆有魑魅魍魉此下十行第二别出五利使众生。亦有二者。初此半行偈先总明五利使众生。第二有九行半别出五利使众生。然前明钝使众生初别后总明。五利使众生初总后别也。夜叉恶鬼此下九行半是第二别出五利使众生。既明五利使即成五阶。初三行明邪见。次两行半明戒取。次一行半明我见。次半行明见取。次两行明断常二见。是边见也。夜叉恶鬼下三行先明邪见众生者谤无因果。然因果即是四谛谤无灭道因果如食啖人肉也。毒虫之属以下明无苦集。就中先一行列出苦集。次一行半正明谤也。孚乳为因即是集谛。产生为果即是苦谛。皆有苦集各不相关故言各自藏护也。夜叉竞来此下一行半是第二正明邪见众生谤无苦集因果也。邪见缚成上品故言恶心转炽也。缘邪论僻义故言斗诤之声也。此必招三涂之苦故言甚可怖畏也也。鸠槃荼鬼此下两行半偈是第二阶明戒取众生。即是持鸡狗鹿戒也。平地小高称为土埵。欲明戒取众生伏三涂因。生人天之中如土埵也。有时厌欲界之苦伏欲界结暂生色界如离地一尺也。有时厌色界之苦即伏色界结暂生无色界如离地二尺也。伏结生色无色界如往然。暂时折伏。非是永伏还复退三途故言反也。此戒取众生非是如理用心故言纵逸。劳而无功故言嬉戏也。捉狗两足扑令失声者有人解言。色界众生谤无色无因无果如捉狗两足。又谤欲界无因无果如以脚加颈一。往乃类核实不然。今明欲界有十使众生下自别有文明色界。那得言是色界耶。今捉狗两足扑令失声者谤无苦集。令因果理绝而不通故言失声也。以脚加颈怖狗自乐者谤无灭道二谛也。又解谤无业烦恼为集故言捉狗两足等也。复谤无苦为果故言以脚加颈等也。

有诸鬼其身长大此下一行半明我见众生我大色小故言长大也。既无惭愧故言裸形也。复有诸鬼其咽如针。此半行明见取众生不能自计证成他见是事实余妄语也。复有诸鬼首如牛头此下两行明断常二见众生。牛首有两角譬断常二见必相随也。从夜叉饿鬼诸恶鸟兽下一行半是第三总结被烧众生不开也。色无色界如窗牖窥看上界之明也。是朽故宅属于一人。此一行是第二明欲界火起所由。只由长者暂行不在致令宅中火起。内合明如来昔日已曾化此众生。于时暂得折伏烦恼不起。无异长者在时有火未起。感缘既尽如来更历他方。然此众生遂复更广起烦恼郁然火盛。故云火起所由也。于后舍宅欻然火起此下两行是第三正明欲界火起。即是正颂欻然火起句也。诸鬼神等扬声大叫此下一行半偈是第四总结欲界众生被烧之相也。恶兽毒虫此下三行半偈是第二明色界火起。就中亦有四阶者。初一行先明欲界众生为烦恼八苦所恼。故仍伏欲界结生色界为藏窜孔穴也。第二言薄福德故一句明火起所由也。第三言为火所烧一句正明色界火起也。第四余有两行明色界众生被烧之相也。蜈蚣蚰蜒此下两行偈第三明无色界火起。亦有四阶者。初一行先明色界众生伏色界结。生无色界也。第二言鸠槃荼鬼随取而食。此半行明火起所由。由彼处邪见人教化而取故言随取而食也。第三言又诸饿鬼头上火燃此半行正明无色界火起也。第四饥渴热恼周障闷走此半行明被烧之相也。其宅如是甚可怖畏此下一行是大段第四总结三界火起不开也。

是时宅主在门外立此下两行偈颂上第二长者见火譬。譬中本有三段。一者能见二者所见三者起悲哀之心。今此中不颂起悲愍之心。虽不颂悲愍之心。犹成三段。上直言长者见火然不出见处。今此中长出见处以长补所阙终成三段也。三段者。第一半行先出见火之处。第二一句颂能见。第三一行一句颂所见也。今者第一言是时宅主在门外立。先出见火之处。然立是欲行之相。如来在法身地将欲应来三界接化众生。犹如长者欲入门也。闻有人言。此一句是第二即颂上能见。上言长者见今此中言闻此则以闻代见。上譬道见此明如来有照机之智。此中道闻即谈感圣人之机。然感佛出世之机来关圣智。如闻有人言也。汝诸子等此下一句是第三即颂上第二所见。上言是大火从四面起。向言闻有人言闻何所道。正言汝诸子等。先因游戏来入此宅有人解言。从三界外流来入三界中。故言入此宅。今所习不然。昔二万亿佛所已曾受大乘化。即是父子义。故言汝诸子等。先因游戏来入此宅者故如遗教所明。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缘。昔有大乘解之时于时位心皆作出生死意。后起烦恼失大乘解即便成入生死义。来入之义其意如此。稚小者于时大乘解弱故言稚小。只由解弱故失解起烦恼故言无知也。

长者闻已此下有六行偈。颂第三救子不得譬。上譬中本有诫劝两段。两段之中各有三阶。即是拟宜.无机.息化。今此中亦备颂上两段。各三阶者但方法不同。法不同者就此六行中分为三段。初言长者闻已已下五行颂两家拟宜。次有二句颂两家无机。次有二句颂两家息化也。长者闻已下此三段各有二。第一一偈先颂劝家拟宜。即是身手有力下是也。二告喻诸子下有四行偈即颂诫家拟宜。即是我当为说怖畏之事下是也。诸子无知下二句是第二。即并颂两家无机。有二者。初言诸子无知一句即劝家无机。上无机中本有二。今不颂第一大乘教于其无用。即是是舍唯有一门而复狭小唯颂有小无大。今此诸子无知一句总颂上有小无大。即是诸子幼稚未有所识也。二虽闻父诲一句即颂诫家无机即是父虽怜愍善言诱喻也。第三两句颂两家息化自有二者。初句即颂劝家息化即是恋著戏处也。二嬉戏不已一句即颂诫家息化。上言东西走戏视父而已也。又解言。不颂劝家三段唯颂诫家二段。前五行颂拟宜后一行颂无机不颂息化。上拟宜中有二。第一思惟救子方法。第二正拟宜。此中亦分为二。初一行颂思惟方法。第二告喻诸子下四行正颂拟宜。

是时长者而作是念此下有七行半偈。颂上第四长者以三车救子得譬。但上譬中本有四段。第一以三车拟宜二者见子有宿好之心。三者为说三车四者诸子受行。今此中略不颂第二见子宿好。上言父知诸子先心各有所好奇异之物情必乐著也。今七行半中分为三段颂上三段初三行先颂第一三车拟宜。次三行超颂第三为说三车。次一行半颂第四诸子受行也。今尔时长者而作是念下三行颂第一三车拟宜。即是尔时长者即作是念此舍已为大火所烧下是也。告诸子等此下三行即是超颂第三为说三车。上说三车中本有四阶。今三行具足颂之。一行颂第一三句颂第二。又三句颂第三。半行颂第四也。今告诸子等一行即颂第一赞叹三车。上言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汝若不取后必忧悔也。次羊车鹿车此下三句即颂第二阶示三车处。上言如此种种羊鹿牛车今在门外也。汝等出来又有三句。即颂上第三劝取三车。上言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也。次随意所乐可以游戏。此半行即颂上第四保与不虚。上言随汝所欲皆当与汝也。诸子闻说如此诸车此下一行半颂第四诸子受行。上受行中本有四阶。今唯颂三阶略不颂第二互相推排也。初诸子闻说如此诸车此半行。先颂心各勇锐外凡夫行也。即时奔竞驰走此六字。即颂竞共驰走见谛思惟修道行也。而出下半行二字。即颂诤出火宅得无学果也。又解云。略不颂前二唯颂后二也。

长者见子得出火宅此下有三句。即颂第五见子出难譬也。上譬中有二。一者先明断惑出三界得无学果。二者正明大乘机发初二句先颂无学果也。住于四衢一句正颂大乘机发也。

坐师子座此下有四行一句颂上第六长者欢喜。今就此四行一句中自有三段。初三句正颂欢喜踊跃也。此诸子等此下三行释致喜所由。由脱难故所以欢喜也。是故诸人我今快乐此半行是第三结欢喜也。

尔时诸子知父安坐此下有三行偈。颂第七诸子索车明三乘人索果也。就此三行中自有四阶。半行明索车时。一行正颂索车。一行明颂如来于时许车之辞。半行即结颂索车也。今者尔时诸子知父安坐下此半行。是第一先明索车时只是知父安坐之时。内合明如来见众生大乘机发称如来本意。故言安坐也。皆诣父所此下一行是第二正颂上索车也。如前所许一行是第三即颂如来于时许车之辞也。今正是时下半行是第四即结颂索车也。

长者大富此下有七行半颂第八赐大车譬。即是说法华。上譬中本有两段。第一先双开两章门第二双广释两章门。今七行半亦分为二。初有七行先颂上第二广章门。第二余半行追颂开两章门。又此颂广之中唯颂广一大车不颂广心平等。但广大车本有二。一者正广二者释广。今初有一行半颂先颂释广大车即是。所以者何是长者财富无量也庄校严饰。此下五行半即追颂上正广大车。上言其车高广众宝庄校也。以是妙车此下半行是第二即追颂上开两章门。此一句先颂一大车章门也。次等赐诸子一句即追颂心平等章门也。

诸子是时欢喜踊跃此下有一行半偈即颂第九诸子得大车故欢喜譬。上言是时诸子各乘大车得未曾有也。略不颂第十不虚也。

告舍利弗我亦如是此下有三十四行半偈是第二即颂长行中第二合譬段也。又上合譬中唯合七譬不合第六第七第九也。虽合七譬并合第五与第八譬。故文句成六段。今此中亦颂合七譬文便成七段。但七名虽同意致有异。上长行不合第六第七。今亦不颂。上合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十譬。今亦颂之。上并合第五第八譬。今偏颂第八譬。上合第五不合第九。今此中义颂合第九略不颂第五也。今就三十四行半中。亦分为七段。第一有四行颂合第一宅主总譬。第二如来已离三界火宅下有两行颂合第二见火譬。第三而今此处多诸患难下亦有两行颂合第三救子不得譬。第四是以方便为说三乘下有四行颂合第四救子得譬。第五汝等若能信受是语下亦有四行颂合第八赐大车譬。第六得如是乘令诸子等下有三行义颂合第九诸子得车欢喜譬。第七告舍利弗汝诸人等下有十五行半颂合第十不虚妄譬也。四行偈颂合第一。两行偈颂合第二。两行偈颂合第三。四行偈颂合第四。四行偈颂合第八。三行偈义颂合第九。十五行半偈颂合第十。上合第一宅主总譬中唯正合一长者义。义中复得兼合余五义。今此四行偈得颂兼合五义唯略不颂合一门也。今言我亦如是一行先颂合长者上言如来亦复如是也。世间之父一句即颂合则为一切世间之父也。一切众生皆是吾子此一切即得颂合两义。初言一切众生即得颂合五百人也。皆是吾子下三句即得颂合三十子也。三界无安下一句偈即得颂合有一大宅义也。常有生老下此一行即是颂合宅中有火义也。

如来已离此下两行即颂合第二见火譬。上言见诸众生为生老病死。但上合譬中且合三种。一者合能见。二者合所见。三者合起悲愍之心。今此两行唯得颂合能见所见不颂合悲愍之心也。虽然犹成三段。何以知然。正犹长出如来见众生之处故也。今言如来已离三界火宅下一行。先出见众生之处。次半行颂合第一能见。次半行颂合第二所见也。今第一一行明见众生之处。如来久绝三界之累故言已离也。怕然在法身之地言寂然间居也。林者无漏法林也。栖神在法身之地。纵任居累碍之表故言安处林野也。然法华经所明法身者不同常住也。解有二种。一云延金刚心久住世者以为法身。又云正明总十方诸佛更互相望。故知无量寿即时在西方教化未来此间。此间望彼彼即是法身。然应身本有形有像。法身本无形像。佛既未来此间于此间即无形无像。即是法身。若来应此间即于应此间是应身。他方望此间即持此间作法身也。今此三界皆是我有此半行是此中第二即颂合上第一能见也。其中众生悉是吾子此半行是此中第三即颂合上第二所见也。

而今此处此下有两行即颂合上第三救子不得譬。但上开譬中本有诫劝两段亦各有三。及至合譬之中分为三段。即叠合诫劝拟宜叠合两家无机又叠合两家息化。今此两偈唯颂合诫边。但诫中本有三。今此中略不颂合诫息化。唯颂合诫拟宜与无机。今言而今此处多诸患难唯我一人能为救护此一行正颂合诫拟宜。上言佛见此已便作是念我为众生之父应拔其苦难也。虽复教诏而不信受此一行即颂合上诫无机。上言若我但以神力下是。今言虽复教诏而不信受显无机。若以神力通之无有信受。下即释言于诸欲染贪著深故也。

是以方便此下有四行即颂合第四救子得譬。上合第四譬。中本有三段。第一先牒举三种外譬。今者不颂也。第二言如来亦复如是虽有力无所畏而不用之即帖合第三外譬。今者亦不颂也。唯颂第三段正合第四譬。但上合第四譬中本有四段。今此中略不颂合第二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见机之义。今此四行中有二重。第一三行正颂上合三段。第二一行合三以为一结成上义。此是义出不颂上也。今就三行中初一句颂合第一以三乘拟宜。次一行一句颂合第三为说三乘。次一行半颂合第四诸子受行也。今言以是方便一句是颂合第一用三乘拟宜。上言但以智慧方便也。为说三乘此下一行一句是偈中之第二。即颂合上第三为说三乘。上说三乘中本有四阶。今此一行一句唯得颂合一阶即是示三果处。上言汝速出三界当得三乘声闻辟支佛佛乘示三乘人果处也。自余三阶略不颂合也。是诸子等若心决定此下一行半是偈中之第三即颂合上第四诸子受行。但上合譬中历别。就三乘人各作四阶。今者亦就三乘颂合。但不尽合四阶唯各得颂合三人第四阶。今一行半自有二。初总后别今言是诸子等若心决定。此半行总明三乘人皆得无学果并是决定之义也。下一行别明三乘人得无学果。初言具足三明及六神通此半行即是声闻决定果正颂合上是名声闻乘。即是开譬中诤出火宅也。有得缘觉一句即是颂合上是名辟支佛乘。缘觉无学果即是开譬中诤出火宅也。不退菩萨一句即是颂合上是名菩萨乘。即是得无学果。亦是开譬中诤出火宅也。汝舍利弗我为众生下一行。第二合三以为一结成上义也。此一行是义出不颂上今犹属上也。

汝等若能信受是语一切皆当成得佛道。此下有四行即颂合第八赐大车譬。但上正合第八譬中追开作六阶。唯合五阶不合第六阶也。今此四行分作两段。第一此一行偈中得颂合两阶。即是上是诸众生脱三界者悉与诸佛禅定解脱等即是心平等及所赐物等之义也。是乘微妙清净第一下三行颂合上广大车。上言皆是一相一种圣所称叹能生净妙第一之乐也。故此四行唯得颂三阶也。

得如是乘令诸佛子下三行即义颂合第九诸子得大车故欢喜譬。上长行中本不合此第九。今者义颂合也。然此三行中初二行正义颂上明行一因得一果故定喜也。第二以是因缘下一行明无异因也。今第一乘是宝乘直至道场者。明如来既为三乘人受记未来得佛。于时时众相与标心买当来佛果之上修习进行。即是乘是宝乘是境界乘也。直至道场者万行皆是至道场。但其金刚心时剩得佛最近修行至金刚。此是直至道场之义也。

告舍利弗汝诸人等此下有十五行半偈。并颂合第十不虚妄譬。上合譬中本有四段。第一先牒上三种外譬来第二正合。第三释合。第四结合也。今唯颂第二正合余者悉不颂也。上第二正合不虚妄中自有二。初言如来亦复如是无有虚妄此则总明不虚。今者亦不颂合也。今唯颂合三种别明不虚以重夺轻。不虚称本心。不虚与过望不虚。今就此十五行半偈中大分为三段。初有一行偈是第一先明父子相关以开不虚之端。内合明如来昔日已曾二万亿佛所化此众生。于时众生生大乘解即是子义。然解不孤生生由于佛。如来有生物解之能。即是父义也。第二有十三行半正颂合上三种不虚也。第三余一行即举法王。结明不虚之意也。又此三段前一后一并皆不开。中间一段自有三段别也。初有两行半先略颂合三种不虚。第二有二行将欲广颂合先引证劝信也。第三有九行正广颂上第一略颂合不虚也。今言两行半略颂合者。初一行颂第一。次一行颂第二。次半行颂第三也。今者第一汝等累劫一行即颂合以重夺轻不虚。上合譬言初说三乘只一句也。我虽先说此一行即颂合称本心不虚。上合譬言引导众生亦只一句也。但尽生死者但生死有二种。然分段中苦恼深重。是故三乘方便引汝令离炎灼之苦。唯尽分段生死未尽变易生死。故言但也。复应进断变易成无上道岂应止此灰身灭智。故言而实不灭也。今所应作唯佛智慧此半行即颂合与过望不虚。上合譬言然后但以大乘而脱度之也。若有菩萨此下两行是第二引胜人。证如来不虚劝信。此两行即成二意。初偈正引证。后即出证人之语也。若人小智此下有九行偈是第三。即广上第一略颂合三种不虚也。今此九行自分为三段。初有六行即广上。汝等累劫下一行略明以重夺轻不虚。就此六行中初二行明苦谛。二行明集谛。一行明灭谛。一行明道谛也。第二从是人于何而得解脱下有一行半即广上。我虽先说一偈称本心不虚也。第三从佛说是人未实灭度下有一行半即广上。今所应作唯佛智慧半行明与过所望不虚也。我意不欲令至灭度者此则取上语。其义可求。斯人若未得无上道之时我意。终不只令至昔日灭度也。我为法王于法自在向言十五行半大分为三段。此下一行是第三举法王结明不虚。然不自在人出言多虚。佛是法中之王实不虚也。

从汝舍利弗我此法印又前判云正譬说开三显一化中根人中本有两段。第一是舍利弗请其中自有三段已讫也。第二是如来答亦有三段。第一是譬说缘起其中有二。初呵后许也。第二正譬说开三显一其中有二。即是长行与偈亦已讫也。中根之人既解同归之理先三后一之意。故自此下尽品有六十五行偈是第三即奖劝中根人受行。然奖劝之意祗明弘经益物自行化他。种同归之因感圆极妙果也。菩萨万行乃备众德皆修。若的明要者不出自行化他。自行则如说修行化他则弘经益物。兼除老病菩萨之谓也。但慕果之心易生行因之意难立。是故此中单劝慕果。既愿行因贫福自显。此意已具如前述。不复细解。又解所以不劝慕果者与授记品相近故不劝慕果也。此中祗以弘经益人以为行因亦有两段。两段之者第一一行偈先出所弘之经。第二从在所游方下有六十四行偈正示其弘经益物之方也。今第一言我法印者即是所弘之经。印者故如此人名字印此函书送与所与之人。莫与所不与之人。然法华经犹如函书。但经中所明因果犹如书中所表之事也。如来言教题此经名字犹如印也。弘经菩萨如送书人也法印深意其义如此。

从在所游方勿妄宣传此下六十四行是第二正示其弘经益物之方奖劝行因之意。此中自有三段。初有半行据总略劝弘经益物。第二若有闻者下有十行偈据别略劝弘经之方。第三若有不信毁谤此经下有五十三行半偈广示弘经方法表行行因之相。

今言在所游方勿妄宣传者是第一。然勿妄之言其意难了。今且作四句明之。一言恶人莫为说此亦是勿妄。二者恶人亦为说善人亦为说此亦是勿妄。三者恶人应为说善人莫为说。四者善人应为说恶者莫为说。今不同前三句。何故前三句太甚通漫故。的取第四句正恶人莫为说善人应为说。问者言如来慈父等视如子且又放光普照有识皆蒙。今复言善人应为说恶人莫为说非唯生分别之心。亦违慈父之意。解者言放光普照表慈悲平等。今明善人应为说恶人莫为说。此则示身子弘经益物之方。善人应为说即是劝善恶人莫为说即是诫恶。且又强为恶人说者非唯直生不信之心。亦复增长诽谤之罪。是故涅槃言诸佛圣人不为众生作烦恼因缘。又欲斥彼恶人令改恶行善也。

若有闻者此下十行偈是第二据别略劝弘经之方。此第二段望上总则成别。望下广故称略也。今就此十行偈中自有两段。第一有四行先劝善人应为说。第二斯法华经下有六行偈诫令莫为恶人说也。此两段中各有三。今且就前四行善人应为说中自有三种善人。初一行先明不退转人应为说。阿者言无鞞跋致言退。无退之人应为说也。第二若有信受下一行半明过去久种善根之人应为此人说也。第三若人有能下有一行半偈。则明未来世中常值善知识人应为此人说也。此三种人即成三世初明不退之人。即是现在次明久种善根人。即是过去后明常值善知识人。即明过去久种善根人即此人未来世中当得相值。但互举一边为义也。斯法华经此下有六行是第二诫令莫为恶人说。此六行中亦有三种者。初一行先明浅识之人莫为说。第二一切声闻下三行举有信之人。况出不信之人。及取即得不信之人也。第三又舍利弗下两行更出恶人总结莫为说。初偈明我见之人不应说。后偈多爱染之人勿为说。问者言。上言宿习强者虽有三种五浊不能为障。今何故言莫为此人说耶。解释者言。此有二意。一者正为劝奖中根人弘经方法。二者亦为斥即时众中有懈怠之者也。

若人不信毁谤此下五十三行半偈是第三广示弘经益物行因之方。今就此五十三行半偈中大分为两段。第一有三十四行半广示恶人莫为说。此即广上第二六行略明恶人莫为说。第二从若有利根以下尽品有十九行偈。广明善人应为说。此则广上第一四行略明善人应为说。为广之意其意如此。今且前明恶人中自有三。第一有四行半偈据行恶因明恶人。第二从其人命终下有二十八行偈据得恶果明恶人。第三佛告舍利弗谤斯经者下二行。第三总结恶人之相也。今且就前四行半明行恶因中自有三种恶因。初一行偈先明谤法之人莫为说。第二一行有疑惑人莫为说。第三两行半谤弘经人莫为说也。今第一一行偈明谤法人。既谤毁此经云何可说。即断一切世间佛种者。今此经说众生有佛种然诸听法之人既毁谤此经不得宣说。故言断佛种也。或复频蹙一行是第二明疑惑之人莫为说也。若佛在世下有两行半第三明谤弘经之人者亦不应为说也。其人命终此下二十八行是第二据得恶果明恶人。即是向者三种行恶因之人得此恶果。就中有二重。初二十二行偈正明恶果报。第二常处地狱下六行偈总结恶果之相也。又就此两段之中各有二别。今且就正明恶果中有二者。初有十二行据正报明恶果。第二若得为人下十行偈据余残报明恶果也。死被瓦石者此是世流布语。正言祗此人死后斩截之相。亦可是此人死后得宿命智见。人取其死尸屠割。于时缘此即生苦受即自知由谤经之罪也。

又释此人死时终不好死死必为刀杖所加也。若得为人此下有十行是第二据余残报明得恶果。即是向者是正报者今得残报也。常处地狱此下六行是第二总结恶果之相亦有二者即结上两段。初有两行总结上第一据正报明得恶果也。第二从若得为人下有四行总结上第二据余报名得恶果也。告舍利弗谤斯经者向言三十四行半广示恶人莫为说中本有三。初有四行偈据行恶因明恶人。第二二十八行据得恶果明恶人也。已竟此下两行是第三总结恶人之相也。

若有利根此下有十九行是第二广明善人应为说广上。第一四行略明善人应为说也。就中有二。第一有十七行偈正明善人应为说。第二又舍利弗我说是相下有两行总结劝善人应为说也。就前十七行偈中凡有十种乃可为说。今以义相对以为五双。第一双明现在明聪明利智过去则深种功德。此是功德智慧相对也。第二双言俯则慈愍下流仰则恭敬尊长。此是俯仰相对也。第三双言外则舍远恶缘内则奉戒清净。此是内外相对也。第四双言自行则质直柔和化他则清净说法。此是自行化他相对也。第五双言始得专念求经终则纯心顶戴。此是始终相对也。告舍利弗我说是相此下两行是第二总结劝善人应为说。

信解品第四

但解有两种。一者自以智慧明见法相此则法行人呼为见解。二者不自见理凭师谓尔此则是信行人名为信解也。今此品中明四大声闻领开三显一之义信同归莫二之理。从信得解仍詺为信解品。问只有此四人领。更有余人。解释者言但使是中根之徒得解者亦无量。但略举四人为端首耳。譬说开三显一化中根人本有四品即为四段。此一品是第二明中根人领解。又言四段之中各开为二。今此领解中有二者。第一是经家序中根人得解之相第二从而白佛言以下竟品正是中根人领解之辞。又就此两段之中各开为二。经家序中有二者。第一从尔时慧命须菩提下讫欢喜踊跃是经家序中根人内心欢喜。第二列外形恭敬也。就第一明内心欢喜中有三。初列出欢喜人名须菩提等四人。二者明欢喜所由由闻未曾有法故。三者正明欢喜也。

第一所以言慧命须菩提者凡有二种解。一者言昔日未解开三显一同归之理。愚痴之人心相续为命。今日既得解权实之宗慧心相续为命。若尔亦应言慧命迦旃延乃至慧命目犍连。所以单道须菩提者此则互举为论。二者须菩提解空第一空慧为命。大品座席之时已为诸菩萨转说般若。以此呼为慧命须菩提。此即从本受名。问者言。从解空得名亦应言论义迦旃延乃至言神通目连耶。解释者言。此亦互举。若必也相兼时亦应言摩诃须菩提。何以故下三人皆有摩诃之名。而须菩提独无。故知此互举两义双明。就第二明欢喜所由中有二。初明闻未曾有法者正由闻譬说开三显一解一义故。二者明得解之资。由为上根人法说开三显一。与舍利弗授记故也。

从发希有心下第三正明欢喜也。即从座起讫瞻仰尊颜是第二经家列外形恭敬。第二正领之辞中有二。第一从而白佛言以下尽七十三行半偈正领解上火宅乃至方便品中开三显一之义。第二从世尊大恩以下有十三行偈明此解由佛来。是故叹佛恩深难报以结领解。又就此两段之中各开为二。且置叹佛恩深难报至彼更分。

今就第一正领解中有二。第一是长行。第二是偈颂。今就长行之中自有三段。第一先略领解。第二将欲广领解先咨审如来。第三从譬若有人讫长行广领解。又就第一第三各开为二。中间咨审止一不开。

略领解中有二者。第一法说领解。第二言无量珍宝不求自得。此明譬说。广领解中有二者。第一是开譬。第二是合譬。今就略领解两段中各有二。第是开譬。第二是合譬。今就略领解两段中各有二。第一法说中二者第一先明昔日不求。第二从我等今于佛前下明今日自得。譬说亦尔。何者昔日大品座席之时我亲为诸菩萨转教说般若。明大乘因如彼说大乘果。如此而我于时于此大乘因亦不求。于大乘果亦不求。而我于时自知大乘因果是好法。只是不求。何以故口言若佛见无为入正位者不能复发菩提心。而今日值法华座席即会三成一。明声闻小行皆成佛果。此则是自得之义。只就第一明昔日不求中自有二。第一列三种不求章门。第二从无所堪任以下释上三章门。三章门者一言居僧之首故不求。二者言年朽迈故不求。三者言自谓已得涅槃故不求。此皆道昔日大品座席时事。所言居僧之首不求者。须菩提等昔日既是上座。作小乘学执教定宗位阶次第。何故尔。若学菩萨不问道俗先受戒者便为大故。我等于时有弟子皆随于我学小乘之法。我忽移心改造非谓众首之人。为此义故于大乘因果不生求心。第二上云年朽迈故不求者。菩萨之怀不惜身命无方益物。我等年时已谢何能为之。前言居僧首者明法腊已大。后复言年已朽迈者明俗年复高。但俗年虽高法腊未必大。今者法腊既大俗年又高。第三自谓已得涅槃不求者。佛昔语道有声闻缘觉菩萨。我于时既得声闻缘觉涅槃以为究竟。又闻佛言。若见无为入正位者不能复发菩提心。即是高原陆地不生莲华之义有此三义。是故不求也。无所堪任此下是第二释上三种不求章门。先释第三自谓已得涅槃章门也。世尊往昔说法既久此下释上第一居僧之首故不求也。说法既久者不言佛坐已久。只立指波若坐席故言久。于大乘因果中不作心故言疲懈。于小乘三三时中故是精进也。又今我等年已朽迈此下释上第二年并朽迈故不求章门也。我等今于佛前闻授声闻菩提记此下是第二明今日自得义也。无量珍宝不求自得此下是第二譬说。就此譬说中亦有二即为上两段作譬。今言无量珍宝不求此六字即为上第一昔日三种不求作譬也。次自得此两字即为上第三明今日自得作譬也。

世尊我等今者乐说譬喻以明斯义者长行正领解中本有三。一者略领解竟。此是第二将欲广领解故先咨审如来也。

譬若有人自此下讫长行是第三广领解。就此广领解之中亦有二。第一开譬。第二合譬。就开譬之中凡作九譬。领上火宅十譬。亦远领方便品中十譬之本。不尽领十譬。上火宅中本有十譬。此中唯领七譬不领三譬。不领第六父欢喜。亦不领第七诸子索车。亦不领第十不虚也。所以不领第六者只解第五免难譬第六父欢喜之义自彰。所以不领第七者。上诸子索车此即是迷惑之心是故隐而不领。所以不领第十者。上第十是不虚妄。今日既得解何假领上不虚妄。若使领者如似言不解之时。昔日有虚妄今日既无虚妄。是故不领也。上既有十譬今唯领七譬只应有七。所以有九譬者此中第四第五两譬共领上火宅中第四长者救子得譬。此中第六付财物譬不领上开三显一之意。此乃远领大品座席时意。但穷子今日深取佛意则言昔日大品时佛已令我为菩萨转教说般若。但佛于时众中令我说此大乘因果。则始终会令汝得此因果。须菩提今日既得解。是故深取此意也。九譬者第一明父子相失譬。第二明父子相见譬。第三明呼子不得譬。第四明呼子得譬。第五明教作人譬。第六明付财物譬。第七明见子长大譬。第八明付家业譬。第九明得家业故欢喜譬也。今者第一譬若有人下讫无复忧虑詺为父子相失譬。此则领上火宅中第一宅主譬亦名总譬。亦远领方便品中今我亦如是下明释迦同诸佛先三后一化五浊众生之主。第二从佣赁展转下讫我虽年朽犹故贪惜是名父子相见譬。此则领上火宅中第三长者见火譬。亦远领方便品中第二舍利弗当知我以佛眼观下明佛见众生为五浊所惛也。第三从即遣傍人急追将还以下讫往至贫里以求衣食詺为呼子不得譬。此则领上火宅中第三长者救子不得譬。亦远领方便品中我始坐道场下明佛用大乘化众生不得也。第四从尔时长者将欲诱引其子而设方便下讫愍而怪之名呼子得譬。此则领上火宅中第四长者救子得譬。譬本有四阶。今此第四譬先领前两阶三车拟宜见子宿好。亦远领方便品中第四言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下。明佛用三乘化得众生亦有四阶。今亦先领前两阶以三乘拟宜及见三乘人机也。第五从又以他日于窗牖中以下讫然其所止犹在本处詺为教作人譬。此则领上火宅中第四救子得譬中后两阶为说三车及诸子受行。亦远领方便品中化得众生中后两阶为说三乘三乘人受行。是故言第四第五共领上一譬。所以尔者。法说之中偏就应身上明故合而不离。今明四大声闻领解深取佛意。就真应二身上明之故宜分为二也。第六尔时长者有疾自知将死不久竟下劣之心亦未能舍名为付财物譬。是则不领上开三显一之意。此远领昔日大品座席之时佛命须菩提为诸菩萨转教说波若之意也。第七从复经少时父知子心渐已通泰以下名为见子长大譬。此则领上火宅中第五见诸子等安稳得出下明见子出难譬。亦远领方便品中第五舍利弗见佛子等志求佛道者一偈。明如来见三乘人有大乘机发。第八从临欲终时而命其子以下名付家业譬。则领上火宅中第八长者赐大车譬。亦远领上方便品中第八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下。明佛为时众说法华授记得佛。第九从是时穷子闻父此言即大欢喜名为子得家业故欢喜譬。此则领上火宅中第九诸子得大车欢喜譬。亦远领方便品中第九言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明于时时众闻说法华皆授记作佛故得欢喜三乘人受行也。

就第一父子相失譬领上宅主譬亦名总譬。譬中本有六义今唯领二义。领第一有大长者化主之义。复领第六三十子义。此二义是要者。亦是方便品释迦同诸佛先三后一化众生之主。今就父子相失譬领上二义不得作二段父子相简为四重。第一明子背父而去。第二明父觅子不得。第三明子还近父。第四明父失子忧念转深。内合四重者。第一先明众生昔日二万亿佛时曾禀大乘。自尔之后失解舍如来流转六道。第二明如来从众生失大乘解之后。恒觅可化之机不得。第三内合众生从失大乘以来。在五戒十善教中。学则有机感佛出世。此则是渐近父义。第四众生既为五浊所惛如来慈恻弥深。是父忧念转深义也。又就此四重之中各有两阶。子离父中有二者。一者明子背父而去。二者明子向国而还。今言譬若有人者只明四大弟子自譬故言若有人。年既幼稚者内合明众生昔日二万亿佛所于时已曾禀受如来大乘化。但于时禀大乘化不久故言幼稚。不道大乘解小。若言解小是幼稚者。下言年既长大便应是解大。故知不名解小是幼稚。后解言只是解小故幼稚。何以知之。只是幼稚故舍父。若不幼稚云何舍父。内明为论众生于二万佛所禀如来大乘化。于时只得外凡夫解。而此解怯弱故言幼稚。舍父逃逝者隐密而去。非公灼故言逃也。逝者言去。内合众生即失大乘解理中密有背佛之义也。问者言。佛明知众生必失此大乘解。于时何故用此大乘化之。解释者言。佛于时实知众生得解之后必失但于时大乘机感佛佛仍为说大乘。若有感不应则有差机之失。既得此解如来更化他方众生遂起烦恼失此大乘解也。问者言。若佛更复教化他方众生。于后复起烦恼失解者。此则是父自离子。何关子舍父也。若是众生远佛然后起烦恼者乃可是子离父。父自往他方众生自失解故是父离子义也。解释者言。取事即然理则不然。何以知之。若是众生有机感佛。佛则住世可化之机亦尽。故佛舍此化彼正由众生感机尽故佛去不得言佛去故感机尽。既是众生感机先尽。此即是子离父义也。问者又言如来既知必失解者。昔日不应用大乘化之。解释者言。实知必失解犹用大乘化者此则为后化之资。后亦有大乘机发之时。佛言我昔日已曾为汝说此大乘。汝等于时不能坚固受持。广起烦恼遂失此解。今复为汝说而尚不坚固受持。时众既闻曾得遂失仍发决定之心。故言前失得为后资。既有资力是故如来为说。问者又言。若言失者今云何还生耶。解释者言。此失非是永断善根成一阐提。只言烦恼五浊既多于时解心不现前名之为失。夫善生必以信心为本。于时虽失大解由有信心。于五戒十善教中修行能令大乘智愿善根不断。是故我昔教汝志愿佛道。汝今悉忘。我今还欲令汝忆念本愿所行道。故若言永断者云何言忆也。问者又言。若言信心犹存者不应名作失。解释者言。乃无大乘之解何妨有小乘之信也。久住他国者大乘教己国。五戒十善经教为他国。失解之后久在五戒十善教中修行。故久住他国也。失解之后备在五道故言至五十岁也。此则释成上久住他国之义。所以言若十二十者此意明未必尽备经五道。亦可失大乘解之后经人道。仍更值如来得大乘解者。故言若十。亦可失大乘之后经畜生道或经人道。仍更值佛得大乘解者故言二十。亦可备经五道然后得大乘解者故言至五十岁也。年既长大者不道解心大。只道失解来久故言长大也。加复穷困者殆尽曰穷。复为寒苦所逼故言困。外譬为论此人年既长大复穷亦困故如即时人。昔日幼小之时率尔一丈一尺以为衣裳一斗一升可为饮食。今日人身既长大正须多衣足多食之时云何犹用昔日幼小之时衣食。充今日长大之躯理自不足。内合为义众生既离经五道。应须多功德智愿善根自资。犹用昔日微解自资者又盖无所利益故言穷困。备经卵胎湿化受生故言四方。虽然恒位心不无觅理故言求衣食也。又解五戒十善教宣辨人天因果以为四方。渐渐游行此下是第二阶明子向国而还。渐渐游行遇向本国者此人于时不作心言是向本国之行。理数尔然故云遇。但背诸国未必远向国未必近故。如始出南刹北道一步此亦是背国。若使涉北万里亦是背国。而归未必近者故如涉北万里。始回南向作意还向。始举一步此亦是向国而归。故知背国未必远向国未必近。但背国虽近有日远义。向国虽远有日近义。内合为义假设过去佛为众生说法。过去佛既灭后中间且作经一劫。释迦方出教化众生。于时背过去佛已经半劫。此是背国日远。若使后半劫去释迦出转近此则是向国而还义。故言渐渐游行遇向本国。其父先来求子不得此下是第二明父觅子不得亦有二阶。第一正明觅子不得。第二明虽失一子之苦不废家业大事。今言其父先来求子不得此是第一阶。正明觅子不得。内合明佛从二万亿佛所大乘化众失解之后。恒觅众生大乘根机都不得矣。中止一城此下是第二阶。明父虽失一子之苦不废家业大事。内合如来于此一方众生无机感可为说法。余方教化终自不废中止一城。城者防非拒难为义。如来教法为城。若言教一坐能使正理恒存。外道即隐故詺教法。为城。教明佛果备有众德故言财宝无量等。其诸仓库。仓者养命库者养身。明如来法身慧命养育众生之义也。多有僮仆者内外凡夫受学弟子如僮仆。八地以上菩萨如臣。七地以下初地以上菩萨如佐。缘觉如吏声闻如民。大乘如象。自余三乘等如马牛羊。出入息利者教。从佛宣名出化功归己如入息利也。商估贾客者商估之徒本买贱求贵。此明诸菩萨从佛受教广利益众生。

时贫穷子此下是第三明子渐还近父亦有二阶者。第一明近父缘由。第二正明近父也。时贫穷子下乃至经历国邑以来第一明子得近父之缘由。由游行不已遂得近父。内合为义由众生在五戒十善经教国邑中修行不已。有感佛出世之机也。遂到其父所止之城此是第二阶正明子近父。内合众生正有感佛说法之机也。

父每念子此下第四明父既失子来久忧念转深。但众生失解广起烦恼。如来慈悲愍伤其义弥至。就中亦有二阶者。第一明念子之苦。第二明假设作念得子之乐也。从父每念子下竟是以殷勤每忆其子此是第一。明父念失子之苦失解之子违离如来备经六道。故言别离。五十余年。所以言余年者解有二种。一解云。实只自有五道无别有阿修罗道。阿修罗道只摄入鬼神道。鬼神道中最胜者离出詺作阿修罗道。既被出故言余也。一家所习不然。善有三品下品感阿修罗。其多谄曲求道甚难故贬之在鬼神道也。此一段众生既失大乘解。唯如来自知一应以来不向声闻辟支佛等说。故言未曾向人说如此事也。心怀悔恨者悔在于我恨在于子。何以知之。只悔我不坚偿此儿遂令失去也。恨在于子者汝不孤然而要有父母云何都不寻求。天性存父子之义内合为论。悔我昔日二万亿佛所时用大乘化。不能得令登内凡夫信首得立使不退堕。恨者汝众生神解本异乎木石。云何不堪忆我昔大乘之化而流浪生死耶。故言悔恨也。自念老朽者废大乘来久故言老朽也。财物如前解。无有子息者无有委付以弘法绍继之人故言无有子息也。一旦终没财物散失者此明众生既无机缘。如来便舍化他方故言终没。大乘经教于众生无用故义言散失无所委付也。复作是念我若得子委付财物坦然快乐无复忧虑下是第二阶。假设作念得子之乐。内合明得众生有大机发有可化之缘。便称如来大慈悲之意。故言无复忧虑也。

尔时穷子佣赁展转此下是第二父子相见譬。此则领上火宅中第二长者见火譬。亦远领方便品中我以佛眼观见六道众生等也。但上譬中唯明长者见子义不道子见父义。内合上单明佛见五浊众生有人天等小机。今此譬中委悉。先明人天小机感佛即是子见父义。后明佛见此机即是父见子义。然感应之义只感时应应时是感。然逐义为便有感故有应。不得先应后感。是故此譬中有两段。第一子见父。第二于师子座见子便识以下明父见子。就此两段中各有四阶。子见父中有四者。第一明见父缘由。第二明见父之处。第三正明见父。第四明子见父生怀畏避之心。言佣赁展转此是见父之缘由。若不佣赁何容得与长者相见。内合众生修五戒十善相资。远得助一乘机发之义也。遇到父舍住立门侧此是第二明见父之处。内合众生五戒十善小机感佛不正如立门侧也。遥见其父踞师子床此下是第三正明见父尊严。五戒十善机来窥佛故言见父也。遥者此机远窥法身地故言遥也。如来处在无畏之座如师子床也。宝机承足者有二种解。一解戒定为脚足。二谛境为宝机。一家言权实二智为脚足。二谛境为宝机如来二智常照二谛境如宝机承足也。外国言婆罗门者高良大姓八地以上如婆罗门。七地以还如刹利也。大乘内凡夫如居士也。问者言既言佛在法身地云何言有内凡夫等围绕。解释者言。此经明法身不同常住经所明法身。今此经言法身者指他方应身为法身。故如佛在无量寿国此间众生机感无量寿来应仍詺无量寿佛为法身也。真珠璎珞者解有二种。一云明诸菩萨备有功德智慧。一云佛果具有功德智慧如真珠璎珞。在辟支如吏声闻如民外凡夫如僮仆。手执白拂者三乘人用智慧手执无生之理拂烦恼尘。此乃是三乘人自拂。何故言侍佛左右即成佛。解释者言。此乃是自拂则由佛教故义言拂佛也。且净名云。众生病故我病众生病愈我病亦愈。故义言拂佛。覆以宝帐者明如来大慈大悲最高而能覆下如宝帐也。垂诸华幡者华幡本招致看者。此譬如来有四摄之德摄化众生也。香水洒地者云法师言。以禅定水洒净戒地。淹烦恼尘正以禅定资戒令止恶义强也。然佛地乃无恶可止但有定故。恒无恶可生故义言淹之也。散众名华者七净为华也。罗列宝物者如来说一乘因果万善同归。明诸功德故言罗列宝物也。教从佛出故言出。化功归佛故言内。前人受教为取。拂授记为与也。穷子见父有大力势此下是子见父中第四阶。明穷子既见长者尊贵。生畏避之心。内合众生唯有五戒十善之机感佛。此小机拟一乘圆教永无堪受之理则有怖畏之心。五戒十善小机不应一乘大教从拟无益故言悔来也。窃作是念此是理中为论非公灼发言故言窃也。若是王王等者。说一乘教佛是王。说三乘教佛为王等也。若是一乘教佛者亦非是五戒十善机相应。只纵复说三乘教佛亦非是五戒十善机所宜。故言非我佣夫作力得物之处也。不如往至贫里肆力有地衣食易得者。人天教为贫里。于此人天教中修行。即肆力者卖也。五戒十善为因感人天果报如衣食易得也。若久住此或见逼迫者内合人天小机扣佛大教。佛或能用大乘教逼小令行。故言逼迫也。非我所为欲令为故言强也。欲背大向小故言疾走。欲去犹未去也。

时富长者于师子座见子便识此下是第二父见子此中亦有四阶。第一明见子之处。第二正明见子。第三明见子故欢喜。第四明长者生开畅之心念也。今于狮子座者是第一明见子之处。内合如来在法身无畏之座也。见子便识此是第二阶正明见子。内合明如来见众生便识是我昔日以大乘所化之人。即是领上火宅中云长者见是大火从四面起也。亦是方便品中我以佛眼观见六道众生也。心大欢喜者此是第三阶。明长者既知是儿故欢喜。内合明佛既见此众生小机发。用此善根资益得昔大乘之解。称大慈之意故言欢喜也。即作是念下是第四阶明长者生开畅之念。内合明如来见众生善根机发。必可以委付法化。我常思念此子无由见之者。从二亿佛所众生失大乘解。恒觅众生善机不得故云无由见之。今者始见无机发故言适我愿也。我虽年朽者废大乘化来久故言年朽也。犹故贪惜者虽废化久犹欲用大乘与众生故言贪惜。此四法中第二第四正领上能见。第一第三非正领上也。

即遣傍人急追将还以下是第三呼子不得譬。即领火宅中言我身手有力。明长者救子不得譬。远领方便品中我始坐道场下明以大乘化众生不得也。上火宅譬中本有劝诫两段各分为三别。今此中即并领之。既并领时开为三段。第一讫何为见捉名一唤不来。即领上劝拟宜与无机。第二从使者执之逾急下讫闷绝躄地此名为再唤不来。即领上诫拟宜与无机。第三从父遥见之下名为父置儿譬。即并领诫劝两家息化也。是则领开譬中不相应。领合譬中言相应也。又就此三段中各开为二。初段中二者第一领上劝教拟宜。第二穷子惊愕以下明无机。就两段中各自有二重。领劝教拟宜有二者。第一言即遣傍人急追将还。此领上思惟作劝教。即是是长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所以言傍人者此就经教为义也。理是正大乘言教是傍。教乃诠于理。然教非即是理故言傍人也。

法华经疏卷第五


  上一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解 (1卷)〖明 宋泐.如[王巳]同注〗

  下一篇: 妙法莲华经玄义 (20卷)〖隋 智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