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典读诵 > 佛教经典 > 经疏部

法华玄论 (10卷)〖隋 吉藏撰〗

法华玄论卷第十

胡吉藏撰

论分别功德品生数义

问曰。经言八生乃至一生。据何义此说。

答。注经云。体寿量之深玄。神凝绝崖之境。岂感生数差别不同。由强心不一发机处异。故此品位不同以示学人耳。色想既虚灭定可修。入解心开然后乃会。故言八生也。四生者四等意发因此而悟故言四生。三生者居宗化物必资三达故云三生。二生者空有两冥法门不二故曰二生。一生者微妙之根尽乎一极故曰一生也。

评曰。寿量虽绝形言悟者必有明珠。既许十地阶渐。何妨以生升降。经既诚言不应曲释。窃谓不尔后当具陈。光宅云此中约惑品论之。以无明住地惑分九品。能为九生作因。从七地至金刚为五位。一七地。二八地。三九地。四十地。五金刚。于前四位所治各开为二品。金刚为一品。合成九品。一品为一生则是九生。若居六地之前望金刚位具余九生。今住六地闻经得入七地以断其一。但余八品。故云余八生当得菩提。亦应次此至七六五生。但今对上八数而取其半。故云四生。如是次第除损称一生。三二一皆遂四天下数而除之。故云四生乃至一生。故下偈颂中复有四三二。如是四天下微尘数菩萨随数生成佛即此义也。十地中忍余金刚是一生当得。则四生者是八地终入九地。准向品可知。

评曰。今请详断惑之法。何故七八九十此之四地各断二品惑。金刚独断一品惑耶。寻经论明地断惑。未见此法亦非所用也。印师释。十二位中初三种是从初地通至七地。旋陀罗尼是八地。转不退轮为九地。转清净法轮为十地。又其八生者从初地至六地。其四生者是七地终心。三生是八地。二生为九地。一生为十地。亦约惑以明生数。谓四住地惑名为四生。习气为第五生。三无知即三品为三生。都是八分为八生。故对其次第位如向叙也。

评曰。印师释则是二周明十地得益义。从初三位至清净法轮此一周明十地得益也。从八生至一生复一周明十地得益。但前据所得后约所离。故有两周而意无异。今谓于文为繁。所以然者。十地得益既无异。但列一便足。何繁再陈耶。譬如已说小乘得法眼净为一位。后说远尘离垢复为一位者。义则繁矣。有人言。初发心即是外凡。十信菩萨铁轮之位此从外凡闻经入十信。次从十信闻经进入十住。十住即是无生法忍。故云入理三昧名为住。生功德名为地。次十住闻经进入十行。十行闻十方佛说一切教能持。即是闻持陀罗尼。十行闻经进至十回向。乐说之辨。回向者能回事向道。次从十回向进入初地。入初地故能无碍。以无碍行故百法明门旋转名旋陀罗尼。次不退是二地。清净为一地。八生为四地。此中言生者了法实相无生。故能发生。此即是正观开发故名生耳。非是身数得佛近远故名生也。

问。既言正观开发名生。云何有生数耶。此望佛地正观犹有八过。开发生故云八生也。四生者从四地起至八地。三生者九地。二生者十地。一生者等觉地。此中得悟不定。故从四地至八地不必一一次第也。

评曰。此释似次第。但未详此意。何故初三地不言生。从四地去而言生耶。若从真观开发为生者。则始于初地终竟法云皆应尔也。又经论幸有生数之说文。何不依耶。今捡经论有二种生。净名经云一生得菩提。释论明三生菩提。此据应身成佛生数多少之义。如弥勒亦是三生。亦是一生。三生者即是人间。次生天上。后下生作佛。一生者据最后生。或云取生天为一生。下生作佛乃示佛身耳。次云生者仁王经云。三十生功德地地三生。初见此说谓。是疑经不足为证。后见地论云。一一地皆有入住满三分。又见摄大乘论亦同地论说也。又云一地三僧祇劫。入分一僧祇劫。住满亦尔。以此推之则地地中有三生也。但前据应身后说实行。今用此二文以通上说者。若就应身成佛而言八生者。即八过受生。乃至一生而得菩提。如弥勒一生得佛也。次据实行通者。十地既有三十生。今言八生得佛者。则二十二生已满。唯余八生。此人已是八地入分。乃至一生者此是十地住分。余有满分一生在耳。故仁王解。十地菩萨云二十九生永已度也。

问。至十地满则犹是十地。云何言便得佛。

答。十地满坐道场故得成佛也。

问。据后义云何断惑耶。

答。摄大乘论云。地地中上中下三品惑。即以入住满三分治之。故名断也。

问。摄大乘论既言。一地经三僧祇劫行行。云何一闻经从八生即至四生耶。

答。彼论明地地三僧祇劫。此据其极久者耳。复有超生义则不定。如释迦之超弥勒等也。又此经但明八生得佛乃至四生得佛耳。不云何从八生经得至四生也。

问。请示其相云何。

答。一僧祇劫修行方得入分者。今闻经力故或可减一僧祇劫。其义不定可以意知也。

问。就生义通何得从八生乃至四生耶。

答。如本是八生人应得菩提。今闻经力故超四生便得佛。如释迦之超弥勒义。例可知也。

问。弥勒一生得佛。既是十地位者。八生得佛复是何位人耶。

答。亦是十地。但十地去佛犹远。其中劫数犹长。可得有八生。如摄大乘论说。但闻经力故则超于劫数速至佛耳。晚见法华论云。八生一生得菩提者此说初地。为菩提者此八生得入初地。乃至一生得入初地。初地离分段故云菩提。非佛菩提也。

论得道多少义。

问自鹿园已上双树已还未有得道。如法华之会何故尔耶请为宣释。

答。略就二义明之。一者此经明三引义。一化始终唯有三引。至于法华三引究竟。一者鹿园已后法华之前。引九十六种外道及余一切在家众生。皆入五乘之教谓引邪归正。二者引五乘之异同归一乘。即是法华初段。三者引一乘之因入如来法身果。谓第二段。此三引摄一切教。以是义故豫是应悟之徒皆于此经得道也。

问。此之三引引何等人耶。

答。皆是宿世曾经禀教。但释迦见其道缘应热。为之出世。所以初之一引邪归正。乃至最后引因得果。故有八生乃至证佛者也。

问。三引为一人耶三人耶。

答。具有二义。言一人者宿世曾经禀教。但失父流浪生死。或在家而爱五欲。或堕外道而起诸见。为拔爱见故引邪归五乘。二者虽于生死中不起爱见。而于五乘复起爱见。为拔五乘中爱见故说乘因。此遂得信悟发菩提心名为因位也。信心已成次为说果德。有无方大用令其历位修因求此果德。是故第三引因归果也。此人于三引中破三种烦恼。故初引破生死中烦恼。第二破涅槃中烦恼。又初引破邪法中烦恼。次引破正法中烦恼。又初凡夫烦恼。次破二乘烦恼。又初引破有见。次破空见。如是等皆是破二边烦恼。然后得中道正信。发菩提心。第三引广说如来寂然法身无方妙用。破其中道微细烦恼。今从十信入十住。从十住入十行。从十行入十回向。从十回向入十地。乃至八生一生得佛。皆是破中道烦恼除一乘之惑也。此皆是约三乘人始终。故开此三引。次引菩萨者。法华之前已发心求佛。闻第二会三归一无复二乘。则求佛之心坚固。所以云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闻第三引历位登升取无上道也。此约始行菩萨有此三也。次明于法华之前已得悟无生者。受记作佛如前云。有佛子心净。乃至我记如是人来世得作佛。闻法华二引更复进行。故有得闻持乐说乃至八生一生。此略举三人以示大要。不可曲尽也。以此经具明三引故得道多也。二者诸佛化物唯有二门。一形二教。各二。一者方便二者真实。昔未开二方便显二真实。故得道少。今开两权显于两实。故得道者皆在法华。

问曰。得道要是见空。云何闻说寿量而得道耶。

答。以此责执。无常佛者辞理俱屈。明佛犹是无常。云何见无常而得道耶。又无常犹未了义。云何闻未了义而得已了之解耶。又是无常尚不能令凡夫欣慕二乘改执。岂能令菩萨速证菩提。又佛若是无常者。已信一乘则退起三执。复何犹进得菩提。是故不应得道者。多今所明者此经称为妙法莲华。妙法者是即法身。未曾常与无常。言穷虑绝。且为众生故长短适缘。虽示长短而不动法身。虽不动法身而长短化物。是以经云。善哉世尊。不动真际为诸法立处。如此本迹无有障碍。不可思议。但果地有本迹二身。因中名权实二慧。如来既说两身。菩萨便悟二慧。是以时会皆得道也。

问。云何得无生乃至发菩提心耶。

答。文已明之。今示一势。既说。寂灭之身故闻者不复生心动念。故名无生忍。本虽垂迹实无所垂。虽无所垂而无所不垂。时会即同纠。虽闻而无所闻。虽无所闻而无所不闻。故名闻持陀罗尼。昔日示短今日现长皆是适缘。故名乐说。短长自在故名无碍。为物陈之称为辩才。时会得于此悟名乐说无碍辩才。昔指长为短今指短为长。即以长短为非长短。非长短为长短。纵任循环自在无碍。菩萨随分得悟名旋陀罗尼。如此之身纵任自在不可破坏。菩萨随分得解名不退轮也。此身出一切凡夫二乘菩萨之上毕竟清净。菩萨随分悟解名清净轮。为如此身发心求佛名菩提心也。

次随喜义。

问。随喜有几种耶。

答。随喜有二种。一通随喜谓若见若闻若觉若知他所作福。皆随而欢喜谓通随喜。二者别随喜者。且据闻法华经随而欢喜。故名别随喜。论大小随喜。

问。大小乘随喜有何异。

答。随喜正是菩萨法门。故菩萨五悔中有随喜义。但小乘随分有之耳。又小乘明喜义局唯随喜三世佛及弟子善根耳。无有随喜十方三世佛也。大乘明随喜三世十方佛及弟子善根故广也。又小乘但有随喜迹身功德。不知法身常恒。故无随喜法身功德也。又小乘随喜功德不回向萨婆若。大乘用随喜功德趣一切智也。又小乘随喜是有漏心。非是理中观行。大乘随喜通漏无漏。始行人随喜是有漏。深行随喜即是波若正观。无得无依。故是无漏。又小乘随喜生身菩萨功德。无有随喜法身功德。以小乘法中不说菩萨得法身。故论自他随喜。

问。随喜是自行。化他门。

答。正是化他门。所以然者。菩萨本为教化众生令作福德。而众生能作者菩萨欢喜。故是化他门。若自欲除嫉妒烦恼求福德故起随喜。是自行门也。

论二经随喜。

问。法华明随喜与大品明随喜何异。

答。大品正说无得随喜。随喜即是波若。故论主云。佛欲令须菩提就随喜门说波若。故明随喜。

问。云何就随喜说波若耶。

答。知能随喜之心。及所随喜之福无得无依。不能不所。非二非不二。如此欢喜心即是波若。又以波若心随喜故随喜即是波若。

问。前境福德为所。菩萨之心为能。有此能所可名随喜。今云不能不所云何名随喜。

答。论主云此中应用波若及伛和。以波若故知能所未曾能所。以伛和故虽未曾能所而能所宛然。能所不动无能所。无能所不动能所而不失能所。无能所如镜中像非像非不像。欲言其像像非真有。欲言非像事像既形。非二非不二亦尔。以波若故非二。方便力故非不二。故言非二非不二也。

问。法华明随喜云何耶。

答。波若但取无所得随喜。法华通明得无得随喜。何以知之。直明一因一果能信受不逆。即是随喜。不开得无得二也。

问。大品何故开得无得。而法华不开耶。

答。波若为破有得住著。故明无得随喜。有所得不动不出不能至佛。故非波若也。法华合取者。此叙诸佛出世大意。说一切教皆为开一正道。故低头举手之善皆入一乘也。又五乘人谓四乘善根不作佛。佛乘善根方作佛。为破此病故明一切善皆作佛也。

问。若一切善法作佛者。一切善皆能动出耶。

答。一切善亦能动出。所以然者。由有所得善相资故然后生无所得善。有所得善是无所得远缘。以此言之亦有动出之义也。

问。若尔与大品相违。

答。波若明不动不出者。但取近缘不取远缘。何以知之。动为顺忍出为无生忍。有所得非此二忍耳。亦得是二忍之前远缘也。

问。二经得相成不。

答。正相成也。大品虽明无所得善。要须藉有得为远缘。法华虽明得无得皆入一乘。若欲出三界至佛道。要须无得也。又大品虽用无所得。要须识三乘是权一乘为实。故求佛之心乃得坚固。法华虽知一乘为实三乘为权。要须破有所得心。学无所得观。方能动出以成佛道也。

问。所随喜福能随喜心云何同异。

答。凡有四句。一所随喜福劣。能随喜心胜。如二乘有所得人作福。菩萨无所得心随喜也。二所随喜福胜。能随喜心劣。如诸佛菩萨所作福有得人随喜之。三者俱胜。同是无得。四者俱劣。同是有得。若随喜法华者则法华唯胜不劣。能随喜通胜劣。随人位行深浅而随喜也。

论同异。

问。随喜与四等喜.七觉中喜.五受喜.四禅喜何异。

答。四等中喜谓庆前人脱苦得乐。随喜门通随一切圣凡所作功德而喜。此义不同。但四等要是定心。今通定散。又四等中喜但据脱苦果故喜。今通随喜因果也。七觉中喜是无漏随喜门。通漏无漏禅杖中喜是定心。但是喜受。今通也。五受中喜是果报。今是因门。彼是自悦今是庆他。彼是无记今是善法也。

问。前人自作福今随喜之。有何益耶。

答。释论云。如人卖香有人买香。复有人在边亦得闻香。随喜亦尔。不动身口亦得福也。

论惑障。

问。随喜破何等惑。

答。直言随喜正破嫉妒。若法华明随喜亦破嫉妒。又破不信一乘寿量义也。波若中随喜即是波若。此破有所得心也。

六千功德义。

有人言一切善法不出十善。始自不杀及不邪见。持一不杀戒以不盗等九事庄严之。则一一善皆具十善。十善便成百善。此百善有自行化他赞叹随喜。故成四百。将此四百配五种法师。五种法师各有四百。合成二千善。此二千善各有上中下三品。便成六千。但三根用强故有千二百。三根用弱故有八百也。

评曰。此释意具五种法师乃具六千耳。一一法师无六千也。而经云。若读诵乃至书写者。不必要具五师方有六千。能读能解如说修行亦得六千。但此义难明未可专释也。注经云。始乎十善一善具十善即成百善。复约自行化他叹人美法即成四百。各有三品成千二百。眼等三根助道用弱。但得中下二品故唯八百。意等三根于通化用强。具于三品。故得千二百也。

评曰。注意不必具五法师。则勉前妨也。有人言。例如百福庄严。百福者就十善之中有行十止十。合成二十。各有五品如大经云。下.中.上.上中.上上。故成百善名为百福。今亦尔。十善为十。约自行化他叹人美法故成四十。约五法师故成二百。行善二百止善亦二百。故成四百。止行各有五品。故成二千。约三业明之。一业二千故成六千。既有六根应一根各一千便成六千。但用有强弱故有千二百及八百耳。有人言。如上法师品中三事。慈悲心为室。柔和忍辱为衣。诸法空为座。此三事各有二千。故成六千。如以慈悲心行十善。一善还以十善庄严。故成百善。自行化他等四故成四百。约五种法师便成二千。慈悲心既尔。忍辱与空亦然。故成六千。有人言。依仁王经明十信菩萨。一一信具十成百。自行化他等四有四百。约五法师成二千。据上慈悲等三事为六千也。

问。何故不六根功德等耶。

答。如前云。三根用强三根用弱。故多少不同。三根用强者意根为五法师之本故强。舌亦具五法师。由舌故能读能说。又由他舌故能授之令得受持书写。故备五法师矣。

问。眼耳云何强弱。

答。生盲之人不得书读二事。而能诵说受持乃至得道。生聋之人不可示语都无五种法师。故耳强眼弱也。

问。身等三根有何功德而得八百。

答。互相资持故余根得用即是功德。

问。何位行菩萨得六千功德耶。

答。下云未得无漏法性身。而有此功德用。当知是八地以下人也。有人言。十信菩萨有此用也。法华论云是地前人也。

问。云何名六根净耶。

答。如文所明。有此胜用故名为净。又此经明权实二智真应两身。皆是无碍之法。菩萨悟无碍之法。故今得无碍。故名六根净也。

问。云何权实真应无碍。

答。如前说。长为短用。短为长用。长短为非长短用。非长短为长短用。此是如来究竟自在无碍之身。即有究竟自在无方之大用。始行之人得分此悟。故六根自在也。

问。诸部皆云。香到鼻方知。云何此经言遥闻香耶。

答。有人言。道理则到根方知。今假经力则遥闻也。

问。若道理色可见声可闻。今假经力则应闻色见声耶。若色不可闻声不可见者。到者不可遥闻遥者不可到知也。

答。明中色定可见。闇中色不可见者。何故人眼昼则见夜不见。穴鸟夜见而昼不见乎。若言眼有光故夜能见者。昼何不见耶。又如弱水不升毛而升铁。金刚破余物而水银所坏。谁定强弱耶。故知诸法无有定性随意而转。到不到亦然也。又今约事释者。菩萨分得二智。以实智故知六根六尘空无所有。如华严中明眼入三昧耳。出正受观眼无生。无自性说空寂灭无所有。以权智故有六根之用。约权智能知香义。故说鼻遥闻香也。非鼻根能遥闻。余亦例然也。

论观音与妙音菩萨同异。

问。观音妙音弘经何异。

答。有同有异。同者并以神通应感弘道利人也。又同明菩萨位行门。以菩萨为佛事也。又同就人门说法华也。同是他方大士。来影向释迦共利物弘道也。所言异者略明十一义。一者名题不同。妙音但有人名。观音人法两举也。妙音从能受名。观音能所合目。观是能观之智。世音为所观之境也。又妙音以德益物。观音用名为佛事。妙音品不释妙音之名。观音品辨观音之号也。二者所对人异。说妙音对华德文殊。说观音对无尽意持地也。三者来义有异。妙音东土而来。观音西方而至。妙音被召而方至臻。观音不召而来。妙音有来有去。观音不明来去。妙音则后集。观音则前来也。四者语默异。妙音则语谓圣说法。观音默谓圣默然。五者动静异。妙音现神通。谓不动动方便。观音不现神通。动不动善巧。六者因果异。妙音品明其往因说现所得果。观音但明现德不说往因。七者略广异。妙音现身说法则广。故有六道之身。观音则略。故无地狱饿鬼之身也。八者有无异。说妙音无挌量。说观音则有挌量。说妙音无供养。说观音则有供养。九者利益异。说妙音则利益多。故他方此土得益。说观音但利益此土。说妙音利益则深。故有得法华三昧及无生忍。说观音利益则浅。但云发菩提心。十者妙音不明绍尊。观音叙其补处。十一者不明妙音已成正觉。观音则是往古如来。

论观音普门义。就观音略有二十条义。一者人法一双。二者本迹一双。三者三轮一双。四者名德一双。五者内外一双。六者智慧功德一双。七者智断一双。八者显密一双。九者慈悲一双。十者二身一双。十一者权实一双。十二者三业一双。十三明三德。十四者浅深。十五明二德。十六神通示现。十七力无畏。十八四等四摄。十九解行。二十悲慧一双。所言人法观音则弘道利益之人。普门谓所弘利物之法。非法无以成人。非人无以秉法。人法实无前后。但道不孤运。弘之由人故前明人后辨法也。又此下诸品以菩萨为佛事故先显人也。

问。此品何故人法双题。

答。为下无尽意之二问。先问人次问法。是故先题人次题法也。就此人法因缘无碍。指人为法指法为人。说此人法为开正道。不人不法即是妙法莲华也。二者言本迹者。观音即是法身。以居法身之地观物根缘也。普门谓应身。法身地照缘故垂应救拔。如华严云。金翅鸟王上升虚空。以清净眼观大海龙应命尽者。即以两翅搏水令两辟。而撮取之。菩萨以法身智眼观法界虚空。见众生应得度者。以实慧方便二翅搏生死海。而度脱之。如云非本以无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不思议一。因此本迹为开不本不迹正法莲华也。次辨三轮者观音谓他心轮。观察法界众生心可度不可度等。普门即神通轮。说法轮观察既竟或为说法。或为现通。现通生其功德。说法生其智慧。现通灭其苦果。说法生其乐因。现通发其信心。说法生其慧解。亦得互用。又现通多为钝根。说法多为利根。现通多为在家众生。说法多为出家众生。如前说也。四者名德一双。观音谓三种名。普门谓三密德。三名者。一观世音生众生口业善。二观世意生众生意业善。三观世身生众生身业善也。普门三密德者。一知他心普。二说法普。三神通普。三名谓生众生三善。则生善义周也。三密德则应物善尽也。下二问答正明三名三德。摄十方诸佛菩萨名德皆尽。所以受持功德多也。又观音谓大悲心。普门明大悲事。悲者前则无际。后则无穷。亦无中间。所以前无际者。无始来有众生则有菩萨悲。故此悲与前际等。后则无边者。众生若尽悲心乃息。以众生不尽故悲心不息也。

问。后际无尽可然。无始来则有众生者。亦应无始来有观音耶。

答。众生无始今悲此无始。故无始有悲也。净名云。从痴有爱则我病生。所以悲心拔痴爱。既其无始。悲心亦无始。故无始亦有悲也。普门谓悲事者。虽有悲心若无悲事则是假相悲。以无实益故非实悲也。今悲心既通悲事亦普遍。拔三世十方之苦。悲事普也。又题名释名一双。观世音者谓标菩萨名。并叹菩萨名用。谓众生起于三业免脱众难。普门者则是释免难。菩萨所以能拔难者。良由有三普故也。

问。云何用三普耶。

答。众生三业向感。菩萨于一一业中随用三轮。或应通或说法等也。五者内外一双。观世音谓菩萨内德。潜眸密照。即知病识药。普门谓菩萨外德。种种方便充满十方。救度众生应病授药也。六者智慧功德一双者。观世音即是智慧。谓知根欲性。普门即是功德救度众生也。七者智断一双。观音即是菩萨智慧谓之智德。普门即是断德。大经云。随所调伏众生之处名为解脱。今亦尔。遍度众生令一切解脱。乃是断德。不如二乘之人自无烦恼名为解脱也。八者显密一双。初问答释观音名。明显感密应。显感者谓众生三业兴感。密应者观音不现身。不说法而令得解脱也。普门即是密感显应。显应观察其心现身说法。密感者不明众生三业兴感。但有应以言。谓根缘真发故。即为现身说法也。然显密感应具通四句。可以意知也。初章明密应。后章明显应。应章虽多不出显密。今经正明感应。故四句之中但明期二也。非但此品明期义。乃总摄一切众经应感义也。九者慈悲一双。观音即是大悲。谓拔七难三毒等苦。令其得脱。普门即是大慈。说法现身令其得果。十者二身一双。观音是药树王身。根茎枝叶华果皆能愈病。普门谓如意珠王身。能与一切乐。二身义出十地论释文无心能灭物苦。如药树王无心而与物乐如意珠王也。十一者谓二智一双。观音即是实智。普门即从实智起方便智益物也。十二者三业。观音谓菩萨意业。普门谓身业口业。十三者三德。观音谓波若德。以观察即是智慧智慧名为波若。普门谓现一切身。即是法身。为调伏一切众生令得解脱。即是解脱也。十四者二益一双。观音谓众生与世间乐拔世间苦。故有七难及无男女难等。即是世间获益。普门现一切身说一切法令其得度。即是出世间益也。十五者释二德。观音即是明菩萨字义门。普门即是实德门。字义门者。释论云菩萨字有无量义。今释观音字有无量功德义。故是字义门。普门明三密实德。故是实德门也。十六者神通示现。观音六通中他心宿命天眼天耳。普门者谓如意通漏尽通。漏尽通即是说法也。观音名虽摄四通而文正主天耳通也。示现者可具二句。一者神通非示现。谓天眼天耳宿命也。二者亦示现亦神通。谓他心如意及漏尽。故六通中三是示现。三非示现。所以大品云三事示现。下文即云普门示现。今普门即是三事示现。观音既是天耳故不名示现。即是示现不示现一双。十七者观音是十力。十力是内照故。普门谓四无畏。四无畏外用故也。十八者观音即是四等。谓慈心欲与乐。悲心欲拔苦。喜心庆脱苦得乐。舍心修于平等。普门即是四摄。摄取众生。应以布施摄者即以布施摄之。余亦如是也。十九即是解行一双。观音谓智慧智慧解也。普门救度。救度谓行也。二十者悲慧一双。华严云观音说大悲经光明之行。悲者欲救也。光明之行是智慧能救也。世间父母见子受苦欲救。而无智不能救拔。世医有智慧能救。无悲心故不欲救。菩萨有悲故欲救。有智慧故能拔也。又始行菩萨欲救而无道力故不能救。二乘有道力能救。无悲故不欲拔也。观音悲慧合行。悲故欲救智慧故能拔也。

次论观音名。观音可具二义。一者智境合题二者应感双举。观谓能观之智。世音即所观之境。故名境智也。观即是观察赴应。世音即是众生机感。故名应感也。

问。境智为名具几智耶。

答。正是实方便智耳。知世间音声即不有有不闻闻义。既了世间音不有有。即知有不有。若识不闻闻。即知闻不闻。以识不有有不闻闻义。名为实方便。若知有不有名为方便实。不有有岂是有。有不有岂是不有。故非有亦非不有。非实非方便。名为中道观。故观音之名具三观。世谛观.真谛观.非真俗中道观也。

问。今文但言观世音耳。何处有三观。

答。观音受记经出观音所解具三观音也。又论云。因缘所生法。即是空。即是中道者。明世间音声即是因缘即空即中道。故具得三观也。所言世音者。世有三种。一者众生世间。二者五阴世间。三者国土世间。众生世间者谓之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众法中生故云众生。五阴世间。谓能成众生之法。即是色之与心。三国土世间即是色法为体。谓国土风俗。今菩萨正观众生世间。但五阴能成众生。国土是众生所托。不得相离。故总名世间也。世音者世间语通。音是世间中之别。子夏毛诗序云。以声成文谓之音。寻大小经论明音与声不异。杂心界品云。声有三种。一因受四大声。谓有情物声。二因不受四大声。谓外物如钟铃等声。三因俱声。如人吹管等声。此则但解声不明音。故知音与声不异也。成实论云。如人欲听钟铃等声则以耳就铃。此品云即时观其音声。化城品云迦陵频伽声。如是等皆明音不异声。普者上明观其声未必周普。故今明普门。普以周普为义。但普有二种。一心普二事普。凡夫二乘俱无二普。始行菩萨心虽周普而事不普。观音心事俱普。大悲欲普拔众众苦。大慈欲普与物乐。谓心普也。外现一切身说一切声。谓事普也。门者以心事二普为法门。故云门。又令众生悟入能通正道。故名为门。

问。观世音有几名。

答。古经云光世音。今云观世音也。未详方言。故为此号耳。若欲释者光犹是智慧如大经云光明者即是智慧智慧即是观也。又菩萨智慧光明照于世间故云光也。华严云。观音菩萨说大悲经光明之行。大悲即是功德光明谓智慧。则知光世音不失此意也。罗什注净名经明有三名。观世音观世意观世身。什今所以作此释者。见普门品具释三名。故有三号耳。

问。何故立三名耶。

答。立此三名则遍察众生事尽。众生唯有三业。菩萨具观其三业。故立三名也。又随众生好乐不同。又众生或口不能言。或身不能礼。故具说三名。又众生忌讳不同。故备三名。

问。何故具观三业。

答。欲遍生三业善。故若口称名乃至身礼拜者。皆为观音所照。必得脱苦也。

问。众生三业兴感。三业具几业耶。

答。口业称名具三业。发声即口业。动舌即身业。经意则意业。身礼拜但身意二业。意存念唯意业也。

问。菩萨观者但意业能观。身口二业亦能观耶。

答。菩萨三业无碍皆能观也。

问。观是智慧。意地可能观耳。身口云何能观耶。

答。阿修罗琴无心尚能应物出声。天宝无情随诸天意而走使。况菩萨身口光明不能观物耶。

问。既有三名何故今但称观世音。

答。此越举一名也。二者众生称名具动三业。今欲遍生三业善故偏名观音也。三者娑婆以音声为佛事。四称名得自行化他。余但自行。五者称名便易。若遭难之时身礼意念为难。六者直称名尚脱苦。何况意念身礼拜耶。如妙药但得闻能治病。况意念身触耶。七者弘猛海惠经明。观音过去世值空王观世音佛发愿。愿未来名观世音。余二名无有愿也。则观音名有二。一行二愿。行者观名救苦。愿者过去发愿也。论脱难不脱难。

问。称菩萨名何故有脱苦不脱苦耶。

答。至心则脱。不至心故不脱。

问。菩萨自应救之何须至心。

答。以至心故则罪灭。菩萨方得应之耳。故须至心。二者罪轻则脱苦。罪重则不脱苦。三者习因有厚薄。薄者脱苦厚者不脱苦。四者业有定不定。定者不脱不定者脱。

问。不定者可称名。定者应不用称名。

答。今虽无益作后世因也。五者有密益显益。则脱苦者谓显益。则不脱者谓密益。六者有利益者脱苦。无利益者不令脱也。

问。称观世音复有以神力杀害众生以不。

答。如前明以利益为定。余悉不定。若尔者或令脱火。或令不脱。或故烧杀之也。今称名而不脱死苦者。此事难知也。

二种次第义释妙庄严等品

三世诸佛唯有二种次第。一根缘次第。二随义次第。随义次第者如先说苦谛次说集谛也。根缘次第者如先说苦谛后说十善等。非四谛之次但随根缘也。佛说法具此二种次第。而多就根缘次第。诸菩萨造论亦具二种次第。但弟子欲解佛语多依义门次第。择集佛语次第释之。

问。二次第何者为正。

答。以根缘次第为正。所以然者。佛及弟子说经造论。唯令人悟而教无有定。

问。叵有定义以不。

答。如前云。唯以悟人故教则不定。如大经云。三十余事诤论门皆是如来就根缘说。以此众生非一国土一种根性一善知识。是故如来不作一说。但令取悟耳。若尔者前说法身寿量。后则明诸菩萨。又前说陀罗尼咒。后说妙庄严王本事。根缘次第。不必辨咒居第一。妙庄严王为第二。故非义次第。此通释二十八品经及八万四千法藏也。

问。直闻妙庄严王本事。云何悟道耶。

答。佛见根缘说必得道。无论事理及以古今。设不见机虽说妙道于缘无益。

问。上说妙音来往得悟无生。今闻往古事复得净眼。然大小二悟要见空然后得道。今说有事云何成圣。

答。虽质小疑实壮哉大问。成论人云。见空得道。数人云见有成圣。诤论纷然由来久矣。今明如数论等四句皆不得道。何以知之。释论解波若度中云。不得波若方便力故学阿毗昙堕有见中。学空门堕空见。学有无门堕亦空亦有见中。学非有非无门堕愚痴论。故知四句皆不得道也。若得波若方便学此四句。不堕四见。若尔者善巧学四句四句皆得道。不善巧学四句四句皆不得道。又即此明菩萨往来而得道者。即是善巧方便学有故得道。

问。云何善巧。

答。菩萨来者此是不来相来。虽来不来。悟解此来即生二慧。是以得道。

问。见有得道为作有解故得道。为作空解故得道。

答。已如前说。作有解即有见。作空解即空见。如是四空皆不得道。识有是空。有虽有而不有。因此得入道。有终非道乃是道门耳。空等亦然。

正像义 此义总释诸受记中法住久近。

问。释迦佛法住世凡得几年。

答。正法千年像法千年末法万年。出祇洹精舍碑善见毗婆沙中亦有此说。但度女人出家。损正法五百年。有人言都失五百年。正法但五百像法千年。故摩耶经但明千五百耳。中论文亦尔。有人言损正法五百流入像法。便有千五百年。有人言修八敬故正法还复千年。

问。何故三时复但言像法。

答。但言像正者摄末法入像也。言末法者开像为二。谓像及末也。

问。何以知像即末耶。

答。十二门论云。末世众生薄福钝根。即名像为末也。

问。云何为像正。

答。此具多义。一者佛在世为正。佛灭后为像。二者未有异部为正。有异部为像。则百十六年后方为像法耳。三者得道多为正。得道少为像。故释迦前五百年得道多。不得道少。后五百年得道少不得者多。四者破正法未破正法分像正。大经邪正品云。我灭后七百年中是魔波旬渐当破坏我之正法。则六百年未破为正。七百年破为像。五者诸恶法起未起分像正。像法决疑经云。千一百年诸恶法起名像。若千年内恶法未起为正。然千年内虽有恶法起。犹未盛故属正法也。恶盛为像。六者二千年皆属正法。万年转衰微为像法。七者诸菩萨见如来法无有灭。常见诸佛。则万二千乃至一切时皆是正法。二乘人见佛法有兴衰。故有像正耳。

问。何故释迦正法但得千年耶。

答。过去释迦佛正法千年住世。而释迦本作陶师因发愿。愿我作佛为释迦。令我正法亦千年住世。以是事故正法但千年。

问。佛灭度以来凡得几年。

答。至今已得一千五百九十六年。

问。经何故云正法千年住世。复何故千年外别有佛法。

答。此不相违。所以然者。佛法有二种。一正得二正教。正得者得道人也。正教者佛正法教也。言千年佛法灭者此就正得为言耳。千年内有得道人多。千年外得道人少。故名佛法灭也。正教法者乃至万年住世也。

问。佛法灭时有几因缘。

答。有七因缘如思益经广说。

问。有三大劫三小劫。法华经中身子正法住世三十二小劫。像法亦三十二小劫。何故但言小劫非大劫耶。

答。应是小劫。所以然者。大劫则无复世界。岂有佛法住耶。而今云三十二劫者此是小劫耳。

问。三大劫通净秽土。三小劫但是秽土。若尔身子成佛时皆是净土。云何有小劫起耶。

答。外国名劫波。此云分别时节。今但有时节久近。如小劫起尽之数故名小劫耳。实无小劫起也。

问。小劫时节云何。

答。从八万四千岁渐减。至十岁名一小劫。

问。一大劫唯有八十小劫耳。常不轻品中云。彼佛正法住世如四天下微尘劫耶。

答。大劫有长短不同。短大劫者但有八十小劫耳。长大劫者其事不定。如娑婆一劫比西方为一日一夜。如是乃有百万阿僧祇品。如华严广说。以此推之无所疑也。

论佛入涅槃。释此经诸佛入灭事。诸佛有六事故入涅槃。一为所应成就。众生已竟故入涅槃。二者令二乘人舍小涅槃令归大涅槃故。所以然者。如来舍此身归法身者。二乘之人亦应舍此身求佛法身也。三者为除众生轻慢心故。浅识之流取信耳目。谓如来身有生老病死。与己身同。于如来身起轻劣想。是故今明。佛有二身。一反化身舍之入灭。此与人同。二者法身。无生老病死。此与物异。四者为令众生生渴仰心。若恒见不灭必生厌薄。示现舍灭故生渴仰心。五者令众生勤加精进悟世非常。诸佛有三种力胜一切人。一父母生身力胜一切人天。二神通力胜一切人。三解脱力胜一切人。虽有三力为无常所灭。故知无常其力最大。因此悟世勤修道。六者为已勤修道者速令成就。是故现灭也。

法华玄论卷第十(终)


  上一篇: 法华文句记 (30卷)〖唐 湛然述〗

  下一篇: 法华义疏 (12卷)〖隋 吉藏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