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典读诵 > 佛教经典 > 律疏部·论疏部

大乘起信论义记 (5卷)〖唐 法藏撰〗

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下本

京兆府魏国西寺沙门释法藏撰

自下第二重显所依因缘体相。于中有二。初略明缘起甚深。后所谓心性下。广显缘起差别之义。初中二。先标叹甚深。后何以下释深所以。

依无明熏习所起识者 初中言无明熏习所起识者。牒上所说依根本无明起彼静心成业等识也○下正叹甚深。于中初凡小非分。次菩萨分知。后唯佛穷了。

非凡夫能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觉 以彼二乘但觉四住不了无明故。此无明所起之识非其境也。

谓依菩萨从初正信发心观察若证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萨究竟地不能尽知唯佛穷了 菩萨从初正信等者。十信之初创发心时。即观本识自性缘起因果之体。得成正信。故摄论中约彼本识说云。菩萨初起应先观诸法如实因缘。此之谓也。三贤位中意言比观。故云观察。地上证之未穷。故云少分。以其但觉住相不觉生相故。如来四相俱了故。得穷源也○何以故下释深所以。

何以故 先责意云。缘起妙理贯通凡圣。何故说见唯在果人○答中三。初即净常染。二虽有染心下即染常净。三是故下结成难测。故唯佛知。前中三句。

是心从本已来自性清净而有无明为无明所染有其染心 初缘起体即因也。次发缘起之由即缘也。后显缘起之相。即不染而染也。

虽有染心而常恒不变是故此义唯佛能知 虽有下释缘起甚深义。即染而不染也。胜鬘经云。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了知。乃至结云唯佛能知。楞伽经中亦同此说。故彼经云。如来藏是清净相。客尘烦恼垢染不净。乃至广说。下结云。我今与汝及诸菩萨甚深智者。能了别也○第二所谓下广显缘起差别相。内有二。初显前缘起体相。二不了一法义者下。更重料简。初中有三。初所谓心性等释上不变之义。

所谓心性常无念故名为不变 虽举体动而本来静。故云常无念。显上缘起因体也○二以不达下显上无明缘起之由也。

以不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 亦释上无明得起所由。以不了真如平等一义故。心不相应忽然念动。名为无明。此显根本无明最极微细未有能所王数差别。即心之惑故云不相应。非同心王心所相应也。唯此无明为染法之源。最极微细。更无染法能为此本。故云忽然念起也。如璎珞本业经云。四住地前更无法起故。名无始无明住地。是则明其无明之前无别有法为始集之本。故云无始。即是此论忽然义也。此约粗细相依之门说为无前。亦言忽然。不约时节以说忽然。以起无初故也○染心者下第三显上缘起相。谓有其染心之句也。于中有三。谓标问别解。别解中。六染即是上意识及五种意。但前明依因缘生起次第义。故从细至粗说。今欲辨治断次第。故从粗至细说。六中各二。初障后治。

染心者有六种云何为六一者执相应染 初执相应染者。是六粗中执取相及计名字相。亦是上意识见爱烦恼所增长义。亦是上四相中粗分别执著相也。但粗心外执。与境相应污其净行故云染也。

依二乘解脱及信相应地远离故 若二乘人至无学位见修烦恼究竟离也。信相应者。十解已去。信根成就无有退失。名信相应。故地论中。地前总名信行地菩萨。无著论中亦同此说也。此菩萨得人空。见修烦恼不得现行故云远离。非约随眠。以留惑故。故摄论云。若不断上心。则不异凡夫。若不留种子。则不异二乘。又二意留惑为自他也。此约终教说。若约始教。初地已上方说留惑。如余论说。今此菩萨非直断四住人执。亦分断无明住地故。此论下文云不了一法界义者。从信相应地观察学断故。今但为显人我粗执故。不论彼也。

二者不断相应染依信相应地修学方便渐渐能舍得净心地究竟离故 二不断相应者。五意中名相续识。六粗中名相续相。但法执相续生生起不断。不断即是相续名也。从十解已去修唯识观寻思方便。乃至初地证三无性遍满真如。法执分别不得现行。故言净心地究竟离也。

三者分别智相应染依具戒地渐离乃至无相方便地究竟离故 三分别智相应者。是五意中智识。是六粗中智相。以能分别世出世诸法染净。故云智也。是法执修惑。七地已还。有出入观异。故于境界有微细分别。然地地分除。故云渐离。八地已去。无出观外缘境。故于七地尽此惑也。故云无相方便地究竟离也。以二地三聚戒具故。云具戒地。以七地于无相观有加行方便之功用故。云无相方便地。以八地已去于无相无方便功用故。

四者现色不相应染依色自在地能离故 四现色不相应者。是上五意中现识。是上三细中境界相。犹如明镜现色像等。此依根本无明动令现境也。以八地中得三种世间自在。色性随心无有障碍。故云色自在地能离也。以色不自在位现识不亡故。此位中遣彼相也。

五者能见心不相应染依心自在地能离故 五能见心者。五意中转识。三细中能见相。以根本无明动令能见。上文云。依于动心成能见故。第九地中善知众生心行十种稠林。故云心自在。此于他心得自在。又以自得四十无碍智。有碍能缘永不得起。故云心自在地能离也。

六者根本业不相应染菩萨尽地得入如来地能离故 六根本业者。五意中业识。三细中业相。以无明力不觉心动故。菩萨地尽等者。谓十地终心金刚喻定无垢地中。微细习气心念都尽故。上文云。得见心性。心则常住。故云能离也○第二更重料拣中有三。初辨上无明。约治断料拣。二释上相应不相应义。三举上染心及无明。约境成二碍义。前中标释。

不了一法界义者从信相应地观察学断入净心地随分得离乃至如来地能究竟离故 释中。初粗者至初地离。后细者至佛地尽故也。此即是上染心所依无明住地。能染真如成染心故。上云破和合识者。灭无明故。灭相续心者。断染心故。今无明与染心虽说有前后。然治灭并一时也。

言相应义者谓心念法异依染净差别而知相缘相同故 第二释相应不相应者。六染中前三是相应心。相应有二释。一约王数释。以此三种皆是粗心故。言心念法异者。心谓心王。念法谓心法也。王数不同。故云异也。迦栴延论中。名为心及心所念法也。依染净差别者。是所分别境也。知相缘相同者。若心王知染。心法亦同。心王缘净。心法亦同也。知相即能知同。缘相即所缘同。二约心境相应释。以此三种依境生故。是上文中依境所起六相内摄也。下文云。境界灭故相应心灭。言心念法异者。心谓能缘心。法谓所缘法尘。异谓心境不同也。依染净乃至同故者。谓于染境作染解。于净境作净解。故云同也。

不相应义者谓即心不觉常无别异不同知相缘相故 后三及无明皆名不相应者。亦二释也。初约王数释中。云即心不觉常无别异者。此显根本无明动静心体。即此动心是不觉相。更无王数之别。故云即心不觉常无别异。此翻前心念法异也。不同知相缘相者。既无王数之别。何有同知同缘。翻前可见。以此三种依不觉起。不异不觉故云即也。上文云依不觉故生三相。与不觉不舍离者。是此即心之不觉故云不离。非是相应而不离也。下文亦云。无明灭故不相应心灭。二亦约心境释中。言即心不觉等者。谓此无明即此染心而无别体。不约与外境相应。方为此不觉。但在本心之上。故云即心等也。不同知相等者。拣前相应也。此不相应心既是梨耶识。于中不分王数义。及不与外境相应义。并有觉不觉义等。并与诸论相违。和会如别记中说○释二碍中。先标立。后重释。前中初惑障。后智障。

又染心义者名为烦恼碍能障真如根本智故 前中言染心者。六染心也。能障真如根本智者。显其碍义。谓照寂妙慧如理之智。名根本智。即上文智净相也。染心諠动违此寂静。故名染心为烦恼碍。以烦动恼动故。今此且依本末相依门。以所起染心为烦恼碍。能起染心之无明为智碍。不约人法二执。以明二碍。

无明义者名为智碍能障世间自然业智故 言无明者。根本无明也。能障世间业智者。显其碍义。谓后得如量智。即上不思议业用。以无明昏迷无所分别。违此智用。名为智碍。从所障得名。

此义云何 重释中。先问云。既此无明动静心体成于染心。则无明是细。应障理智。染心是粗。应障量智。

以依染心能见能现妄取境界违平等性故 答中先释烦恼碍。言以依染心能见能现者。后三细染也。妄取境界者。通摄前三染心。以同依境起故。违平等性者。释成碍义。以此染心能所差别。乖根本智能所平等。所以障于理智。

以一切法常静无有起相无明不觉妄与法违故不能得随顺世间一切境界种种知故 下释智碍中。言以一切法常静无有起相者。举无明所迷法性。无明不觉妄与法违者。正显无明。违前法性。以不了如法寂静。妄有起灭。与法乖违故也。不能得乃至种种知者。以内迷真理。识外见尘故。于如量之境不能随顺种种知也。此正释障如量智义。上来释生灭因缘竟○自下第三明生灭相。于中有三。初标数起问。二列名略显三广释其相。

复次分别生灭相者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粗与心相应故二者细与心不相应故 前中言粗与心相应者。六染中前三染是心相应。其相粗显。经中说为相生灭也。细与心不相应者。后三染是心不相应。以无心心法粗显之相。其体微细恒流不绝。经中说为流注生灭。此依四卷楞伽。十卷中云。识有二种灭。一者相灭。二相续灭。生住亦如是。经中出名。不别显相。故今论主约相应不相应义。显其二种粗细之心生灭之相○释中有二。初约人对显。后辨相所依。初中对三位人也。

又粗中之粗凡夫境界 前三染心俱名为粗。于中初执相应染复更为粗故。云粗中之粗也。三贤位名内凡。能觉此染故云凡夫境界。

粗中之细及细中之粗菩萨境界 又前三粗中。后二谓不断相应及分别智相应染。是粗心之中稍细。故云粗中之细也。细中之粗者。后三染心俱名为细。于中前二谓能见能现是也。同是不相应故名为细。形后根本业识故复云粗。此是十地已还菩萨位中所知境也。

细中之细是佛境界 细中之细者。谓根本业不相应染。能所未分。行相极细故。唯佛能知耳○自下第二明所依义中二。初顺辨生缘。后逆论灭义。前中亦二。初明通缘。后显别因。

此二种生灭依于无明熏习而有所谓依因依缘依因者不觉义故依缘者妄作境界义故 通而言之。粗细二识皆依无明住地而起。以本无明动起三细。依此三细转起粗心故。以无明通为其本故。云依无明熏习而有也。若别而言之。依无明因生三细不相应心。依境界缘生三粗相应心。故云依因乃至妄作境界义故。此中文少。若具说之。各有二因。如楞伽云。大慧不思议熏及不思议变。是现识因。取种种尘。及无始妄想熏。是分别事识因。解云。不思议熏者。谓无明能熏真如。不可熏处而能熏。故名不思议熏。又熏即不熏。不熏之熏名不思议熏。不思议变者。谓真如心受无明熏。不可变异而变异。故云不思议变。又变即不变。不变之变。名不思议变。胜鬘中不染而染。染而不染。难可了知者。谓此不思议也。然此熏变甚微且隐故。所起现识行相微细。于中亦有转识业识。举粗兼细。故但名现识即是此不相应心也。取种种尘者。即是现识所现种种境界。还能动彼心海起诸事识之浪。故也。无始妄想熏者。即彼和合心海之中。妄念习气无始已来熏习不断。以未曾离念故。此尘及念熏动心海种种识生。以妄念及尘粗而且显故。其所起分别事识行相粗显成相应心也。经中欲明现识依不思议熏故得生。依不思议变故得住。事识依境界得生。依心海得住。今此论中但说生缘。故不论依住。是于细中唯说无明熏。粗中单举境界缘也○第二逆显灭义中二。初正辨。后释疑。

若因灭则缘灭 前中二。先明通灭。谓得对治无明灭时。无明所起现识境界亦随灭。故云因灭则缘灭也。

因灭故不相应心灭缘灭故相应心灭 二别显灭中。先因灭者。以三细亲依无明因生故。无明灭时亦随灭也。后缘灭者。以三粗染亲依境缘生故。境界灭时亦随灭也。此依始终起尽道理。以明二种生灭之义。非约刹那生灭义也○释疑中。先问后答。

问曰若心灭者云何相续若相续者云何说究竟灭 问中言若心灭云何相续者。若境界灭时心体亦灭者。无明三细既其未尽。心体已亡。更依何法而得相续。此疑相应心。若相续云何究竟灭者。若言以心体不灭。令无明得相续者。心体既其不灭。无明则常相续。云何治道得究竟灭也。此疑不相应心。答中双答此二也○有法喻合。法中总说。喻合别说。

答曰所言灭者唯心相灭非心体灭 言唯心相灭非体灭者。境界灭时。唯心粗相灭。非心自体灭。又以无明灭时。唯心细相灭。亦非心体灭。此通答二问也。喻中别显此二。

如风依水而有动相若水灭者则风相断绝无所依止以水不灭风相相续唯风灭故动相随灭非是水灭 如风依水而动者。喻无明风依心体故有动相。此示无明离于心体不能自现动相也。若水灭乃至无所依止者。此示若境果灭时。令心体亦灭者。则无明风无所动故。业等三细则应断灭。以水不灭风相续者。以境界灭时心体不灭故。无明三细则得长相续。良以无明灭故境界灭。非以境界灭故无明灭。由是义故。境界灭时。无明动心。三细相续。此答初问相应心灭义也。唯风灭乃至非水灭者。以无明尽时。业等动相亦随之灭。非静心体而亦灭也。此答后问不相应心灭义。合中次第合前二种心也。

无明亦尔依心体而动若心体灭者则众生断绝无所依止以体不灭心得相续唯痴灭故心相随灭非心智灭 非心智灭者。上文以对不觉故名为觉。则一识有二义。今以对痴故名为智。则一心有体相。不觉痴相转灭成于始觉。本觉智体不灭。与还源无二无别也。上来释染净生灭因缘相竟。

○自下第二明染净互熏相生不断。即显上总中能生一切法义也。于中有四。初举数总标。二列染净法名。三广释染净熏习之义。四明染净尽不尽义。

复次有四种法熏习义故染法净法起不断绝 初中由此染净相资故。得起不断也。

云何为四一者净法名为真如二者一切染因名为无明三者妄心名为业识四者妄境界所谓六尘 第二中言净法名真如者。此是生灭门中真如。以三义故故云净法。一约体。本来净故。二约体相。以内熏故。令返染成于始净故。梁摄论云。能成立者。谓真如十种功德法。所成立者。谓十种新生正行也。三约用熏故。应机成净缘也。染因名无明者。谓六染及九相等。皆因无明而有也。妄心通事识及业识。今据其本。故但言业识也。妄境谓六尘者。谓事识所缘之境此三皆是染法。由此染法自性差别仗托因缘故。具说三种。净法对染虽成熏义。然其体用竟未曾别。故但明一种○广释中二。先总后别。总中二。先喻后合。

熏习义者如世间衣服实无于香若人以香而熏习故则有香气此亦如是真如净法实无于染但以无明而熏习故则有染相无明染法实无净业但以真如而熏习故则有净用 合中二。谓染净熏也。言熏故有染相者。显真无相随熏现相。又显妄法无体。故但云相。又当相自无返流之用。故云相不云用也。此约随流生灭门说。此释经中如来藏为恶习所熏等。二有净用者。此是生灭门中本觉真如。故有熏义。真如门中则无此义。由此本觉内熏不觉。令成厌求。返流顺真。故云用也。此释经中由有如来藏故能厌生死苦。乐求涅槃也。涅槃经云。阐提之人未来佛性力故。还生善根。彼言佛性力者。即此本觉内熏之力耳。良以一识含此二义。更互相熏遍生染净故也。此中佛者是觉。性者是本。故名佛性为本觉也○自下第二别释中二。先染后净。染中亦二。先略后广。

云何熏习起染法不断 泛论熏习有二种。一习熏。谓熏心体成染净等。二资熏。谓现行心境及诸惑相资等。

所谓以依真如法故有于无明以有无明染法因故即熏习真如以熏习故则有妄心以有妄心即熏习无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觉念起现妄境界以有妄境界染法缘故即熏习妄心令其念著造种种业受于一切身心等苦 初中言依真如有无明者。是举能熏之法所熏之法体也。又亦可此中但举能熏无明。然必依真故约本举也。以有无明乃至熏真如者。谓根本无明熏习义也。以熏习故有妄心者。依无明熏动真如有业识心也。以此妄心还资熏无明增其不了。令其转成转识及现识。故云不觉念起现妄境界故。以此境界还熏动心海起诸识浪。缘念彼境。即起事识也。上六粗中。初二名念。中二名著。后二名同此也。谓依惑造业。依业受苦报○自下广释。即明前三种。从后向前次第说也。先明境界熏动妄心。

此妄境界熏习义则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增长念熏习二者增长取熏习 增长念者。谓由境界力。增长事识中智相相续相法执分别念也。增长取者。增长事识中执取相计名字相。谓人我见爱烦恼也。

妄心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业识根本熏习能受阿罗汉辟支佛一切菩萨生灭苦故二者增长分别事识熏习能受凡夫业系苦故 妄心熏中。业识根本熏习者。以此业识能资熏住地无明。迷于无相。能起转相现相等相续。令彼三乘人虽出三界离事识分段粗苦。犹受梨耶变易行苦。然此细苦无始来有。但为拣细异粗故。约已离粗苦时相显处说。事识熏者。以此事识能资熏起时无明。起见爱粗惑。发动身口造种种业。受凡夫分段苦也。

无明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根本熏习以能成就业识义故二者所起见爱熏习以能成就分别事识义故 无明熏习中。根本熏习者。谓根本不觉熏动真如成业等诸识。但今举初故云业识也。所起见爱熏者。谓枝末不觉熏习心体成分别事识。上文云。此识依见爱烦恼增长义故。但末从本生故云所起也。胜鬘中说。无明住地能起一切四住烦恼也。次明净熏。于中有二。先问后答。答中亦二。先略后广。前中亦二。初正明熏习。后自信已性下辨其功能。

云何熏习起净法不断所谓以有真如法故能熏习无明以熏习因缘力故则令妄心厌生死苦乐求涅槃以此妄心有厌求因缘故即熏习真如 前中二。先明真如内熏无明令成净业。后即此净用返熏真如。增势力。前即本熏。后即新熏。文处可见也○功能中。因果分二。

自信已性知心妄动无前境界修远离法以如实知无前境界故种种方便起随顺行不取不念乃至久远熏习力故 因中。自信已性者。十信位中信也。知心妄动下。三贤位中修也。知心妄动无前境界者。是解也。修远离法者。是依解成行。谓寻思等观。唯识无尘等行也。言以如实知无境者。是初地见道证唯识理。异前比观故云如实知也。种种下乃至久远熏习力者。是明十地修道位中广修万行巧显真如也。不取者。所取无相。不念者。能念不生。久远者。三祇熏故也○自下明果。于中有二。初灭惑。后证理。

无明则灭以无明灭故心无有起以无起故境界随灭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槃成自然业 前中。无明灭者。根本无明尽也。以无明灭心无起者。妄心尽也。以无起境界灭者。妄境灭也。即翻前三种染法也。以因缘下乃至自然业者。明证法德。因谓无明。缘谓妄境。心相谓染心。此并尽故。心体转依名得涅槃。起不思议业用名自然业也○自下广中二。先明妄心熏习。后显真如熏习。前中标释。

妄心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分别事识熏习依诸凡夫二乘人等厌生死苦随力所能以渐趣向无上道故 释中分别事识即是上意识也。以此识不知诸尘唯是识故。执心外实有境界。凡夫二乘虽有发心趣向解脱。而犹计有生死可厌涅槃可欣。不了唯心道理。仍复由此作意力故。久后还得菩提。故云分别事识熏习乃至渐向无上道故。

二者意熏习谓诸菩萨发心勇猛速趣涅槃故 意熏习者。若就本而言。名为业识。通而论之。即前五种意也。以诸菩萨知一切法唯是识量。舍彼事识外计分别。既了唯心。趣理速疾。异前渐悟故云乃至速趣涅槃也。问此中妄心既并熏习真如起返流行。意熏既属梨耶。如何能各自发心修行。答前凡夫二乘不觉梨耶。但依分别事识资持力故。而发心修行。以不达本故。向大菩提。疏而且远。故云渐也。此菩萨既了梨耶本识。即依此识资持力。方得发心修行。以了本故。向大菩提亲而且近。故云速也。此约所依相资辨熏。非各自发心等。此如下文证发心中说○真如熏习中有三。初标数。次列名。谓内熏外缘也。三辨相。于中有二。先别释。后合明。前中亦二。先体相。后用大。前中亦二。初正显。后除疑。前中先辨熏习。

真如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自体相熏习二者用熏习自体相熏习者从无始世来具无漏法备有不思议业作境界之性依此二义恒常熏习以有力故能令众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发心修行 言从无始乃至不思业者。不空本觉名无漏法。此法冥熏众生。非物能了。故云不思业也。此中业者。是冥熏作用也。作境界性者。明非直熏彼妄心令其厌求成能观智。亦乃与其观智作所观境界也。以此二法等者下显熏功能。谓此心境二法。亦可此体相二法。冥熏众生有力故。令起厌求等行。自信等者。明依熏起修行之相也○释疑中二。先问后答。

问曰若如是义者一切众生悉有真如等皆熏习云何有信无信无量前后差别皆应一时自知有真如法勤修方便等入涅槃 问中。初约现在信心有无。后约未来信心前后。内熏既齐。何得如是。皆应一时下结成难。此则执别疑通难。

答曰真如本一而有无量无边无明从本已来自性差别厚薄不同故过恒沙等上烦恼依无明起差别我见爱染烦恼依无明起差别如是一切烦恼依于无明所起前后无量差别唯如来能知故 答中二。初一句通体明内熏不无。后明染净赖缘。显成前后。此文有二。初约染惑。对缘起有厚薄。后约净法。赖缘前后差异。前中言而有无量乃至不同者。谓即根本无明住地本来自性差别随人厚薄。厚者不信。薄者有信。前后亦尔。非彼内熏使之然也。过恒沙上烦恼依无明起差别者。是从无明所起迷诸法门事中无知。所知障中粗分摄也。我见爱染烦恼者。是无明所起四住烦恼。烦恼障摄也。如是下双结于前二种烦恼。皆依根本无明所起。由是义故前后非一。如此惑性差别无量。前后难知。故唯佛能了○下明净法约缘故有前后者。

又诸佛法有因有缘因缘具足乃得成辨 若独内因不假外缘。可如所责。然今外假用熏。及内正因方得成辨。故致前后。不可一时也。是故上开二熏习。不云一也○于中法喻合。法中但明因缘具成得。略无不具失。喻中偏明不具失。略无具缘得。合中双明二义。法喻可知。

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无人知不假方便能自烧木无有是处众生亦尔虽有正因熏习之力若不遇诸佛菩萨善知识等以之为缘能自断烦恼入涅槃者则无是处若虽有外缘之力而内净法未有熏习力者亦不能究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 合中众生合前木也。正因合火性。若不遇诸佛菩萨等。合若无人知等也。能自断下合能自烧无有是处。此显阙缘之失也。若虽有下明阙因不成。谓无明厚重之流虽本觉内熏。然未有力故。是故虽遇善友外缘之力。而亦不能令其得道也。此即明因缘互阙之失○若因缘具下明性用相应之得。于中二。初辨具缘。后能起下明熏益。

若因缘具足者所谓自有熏习之力又为诸佛菩萨等慈悲愿护故 益中二。先明自分。以修善根下明胜进也。

能起厌苦之心信有涅槃修习善根以修善根成熟故则值诸佛菩萨示教利喜乃能进趣向涅槃道 示其义教其行。得义利行成喜故也○就用熏中二。初指事总标。后如是外缘下约缘别显。别显中三。谓标列释。

用熏习者即是众生外缘之力如是外缘有无量义略说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差别缘二者平等缘 列中言差别缘者。为于凡小事识熏习而作于缘。谓现形不同故云也。亦可与差别机为缘故也。谓三贤已上乃至诸佛能作此缘。平等缘者。为诸菩萨业识熏习而作于缘。谓唯现佛身平等无二故云也。亦可与平等心机为缘故也。谓初地已上乃至诸佛。要依同体智力能作此缘○释中二。缘即为二分。初中有二。先总后别。总中亦二。初明感用因。后或为眷属下正明用相。

差别缘者此人依于诸佛菩萨等从初发意始求道时乃至得佛于中若见若念 前中言此人者。机欲之人。诸佛菩萨者。出外缘体。从初发意下。明能感缘机修行时也。若见若念者。正明行者之心感用器也。谓见其身形念其功德也。用相中二。初正明差别之用。二以起大悲下辨用之益。

或为眷属父母诸亲或为给使或为知友或为冤家或起四摄 前中二。初五句开总成别。后乃至下摄别成总。五句中。一慈爱以摄生。二居卑以引物。三同类以劝发。四怖之以入道。五直以四法摄令修益。文可知。

乃至一切所作无量行缘以起大悲熏习之力能令众生增长善根若见若闻得利益故 别开中有二。先就根熟不熟开近远二缘。后就前近远复各开为二。各有标释。

此缘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近缘速得度故二者远缘久远得度故是近远二缘分别复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增长行缘二者受道缘 后中增长行者。谓方便行。即自分也。受道者。谓依前方便正观相应。即胜进也。亦可初即四摄利他行。后即三空自利行故也○平等缘中有二。先明能作缘者。

平等缘者一切诸佛菩萨。皆愿度脱一切众生自然熏习常恒不舍以同体智力故随应见闻而现作业 于中愿度生者。平等心也。自然等者。常用应机。以同体智力者。释成常用也。随应等者。显其用相○二明对机显平等义。

所谓众生依于三昧乃得平等见诸佛故 谓十住已去诸菩萨等依三昧力。悉见诸佛身量平等。无有彼此分齐之相。故云平等见也。上来别明体用竟○自下第二约人合释。于中有二。谓标释。

此体用熏习分别复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未相应谓凡夫二乘初发意菩萨等以意意识熏习依信力故而能修行 二释中亦二。先明未相应中三。初约位举人。次辨行劣。后明未相应。行中凡小意识熏。菩萨五意熏。并未契真如。故云依信修行也。

未得无分别心与体相应故未得自在业修行与用相应故 未相应中二。初言未得无分别心与体相应者明无正体智故未与法身体相应。后以无证真后得智故。未与应化身用相应也。

二者已相应谓法身菩萨得无分别心与诸佛自体相应得自在业与诸佛智用相应唯依法力自然修行熏习真如灭无明故 第二已相应中亦三。先显人位。谓地上菩萨也。次正辨相应。得无分别心者。谓如理智与体相应也。与佛智用相应者。谓以有如量智故得然也。后明其行胜。初地已上证真如法而修行。非如前位但有信力故云依法力也。自然修行者。八地已去无功用行也。熏真灭妄。显行成也。明净法熏竟上来初别明。次合释。总明第三染净熏义竟○自下第四显尽不尽义。于中二。初明染法违真无始有终后明净法顺理有始无终。

复次染法从无始已来熏习不断乃至得佛后则有断 净法中二。初正显。后释成。

净法熏习则无有断尽于未来此义云何以真如法常熏习故妄心则灭法身显现起用熏习故无有断 释成中。以熏真灭妄。净用无尽故也。文处可见。上来释生灭门中能显义之法竟○自下第二释生灭门中所显之义大。于中有二。初释体相二大。后别解用大。前中亦二。初总标二大名。后别释二大义。义中亦二。先明体大义。

复次真如自体相者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增减非前际生非后际灭毕竟常恒 谓人虽就位以分优劣。真体随人未曾增减。故云无增减也。非前乃至常恒者。显不增减所以也。非前际生故常。非后际灭故恒也。凡位为前际。佛果为后际也○从本下释相大。于中有二。初正明性德。二问答重辨。前中亦二。先明德相。后显立名。前中三。初总次别。后结。

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 别中六句。

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 一本觉智明义。二本觉显照诸法义。三显照之时无倒义。四性离惑染义。五性德圆备义。六性德无迁义。

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乃至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 下结中。谓性德尘沙。不离真体故云不离也。无始相续故云不断。亦可谓治道不亡也。与体同味故云不异。不异而有恒沙之义故云不思议。唯佛穷达。故云佛法。亦可此是所觉法故也。若此真体无性德者。如来证此不应具德。既证性已万德圆满。即验真如本具恒沙德也。故云满足无有所少。下立二名。隐时能出生如来名如来藏。显时为万德依止名为法身○下重辨中二。初执体疑相难。后相不违体答。

问曰上说真如其体平等离一切相云何复说体有如是种种功德答曰虽实有此诸功德义而无差别之相等同一味唯一真如此义云何以无分别离分别相是故无二 答文有二。初明虽差别而不二。后复以何义下。明虽不二而差别。前中亦二。初明实德虽多同一如味。次释成不二。以无分别者。非能分别故。离分别相者。非所分别故。次无能所分别故无二也○无二而差别中。先略后广。

复以何义得说差别以依业识生灭相示 略中疑云。既其不二。何以说别。释云。以依生灭识相恒沙染法。返此表示真如净德恒沙差别。且举其染本故但云业识○广中二。先问对染表示之相。次举彼染法一一对显。

此云何示以一切法本来唯心实无于念而有妄心不觉起念见诸境界故说无明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义故 以一切法乃至无念者。举所迷理也。而有妄心等者。依真起妄。谓细粗染心本末不觉也。将欲释净。先举其染对以显之。下诸句例然。云何显者。以心相念起。即是不觉无明故。知心性不起。即是本觉智明。故云大智慧光明义也。

若心起见则有不见之相心性离见即是遍照法界义故 若心起见等者。明妄见不周。心性离见等者。显真照圆明。

若心有动非真识知无有自性 若心有动非真识知者。明妄识倒知。返之即显真照无倒。无有自性者。明妄染无体。返之即显自性清净心也。

非常非乐非我非净热恼衰变则不自在 非常等者。明妄四失。返之即显真如四德。诸惑烧心。是极热恼故。说真如是清凉也。妄染迁改。是衰变相。即返显真如为不变。以业果系缚不自在故。即显真如为自在也。故上文云清凉不变自在义故也。

乃至具有过恒沙等妄染之义对此义故心性无动则有过恒沙等诸净功德相义示现 言乃至具有等者。总举妄染众多。翻对此故。心性不动。即有恒沙德相等也。

若心有起更见前法可念者则有所少如是净法无量功德即是一心更无所念是故满足名为法身如来之藏 言若心有起更见前法等者。明妄心外念。求之不足。如是净法等者。明净德性满无假外求。结名可知○第二用大。文有二。初总明。次此用有二下。别释前中亦二。初对果举因。二牒因显果。

复次真如用者所谓诸佛如来本在因地发大慈悲修诸波罗蜜摄化众生 初中有三。初诸佛乃至化众生者。举本正行也。

立大誓愿尽欲度脱等众生界亦不限劫数尽于未来 次言立大誓愿乃至尽未来者。举本大愿也。于中初广大心。次长时心。

以取一切众生如己身故而亦不取众生相此以何义谓如实知一切众生及与己身真如平等无别异故 取一切乃至真如平等者。举悲智大方便也。亦则不颠倒心。于中取物如己。显悲深也。亦可释前得长时所以也不取物相明智深也。此以何义者。征前悲智深所以也。谓如实知下依真如门答显深也○以有如是下。明牒因显果。于中亦三。

以有如是大方便智 初牒前因也。

除灭无明见本法身 二灭无明见法身者。自利果也○三自然已下正显用相。即利他果也。此中三句。

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种种之用即与真如等遍一切处又亦无有用相可得何以故谓诸佛如来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义谛无有世谛境界离于施作但随众生见闻得益故说为用 初明用甚深非待作意。如摄论云。如摩尼天鼓无思成自事等。二即与真如等遍一切处者。显用广大。以称理之用故。三又亦下明用而常寂。于中何以故者。责云。佛具三身。何故乃云无有用相。释云。若废机感。如来唯是妙理本智。更无应化世谛生灭等相。但随缘起用。用即无用。如波即水。故用恒寂也。涅槃经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梁摄论云。唯如如及如如智独存。名为法身。故云谓诸佛如来乃至离于施作也。虽真理妙智本来常湛。而随机感益用无边。即寂而常用。故云但随众生乃至为用别释用中二。先标后释。释中亦二。初正显用相。后问答释疑。前中亦二。一直显其用。二重牒分别。前中二。先明应身。后明报身。

此用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依分别事识凡夫二乘心所见者名为应身以不知转识现故见从外来取色分齐不能尽知故 前中言依分别事识者。凡夫二乘未知唯识。计有外尘。即是分别事识义。今见佛身亦谓心外。顺彼事识分别计度识故说依分别事识见也。亦可此人虽觉六识。不觉知彼七八识。故但依事识也。依此粗识分别佛身。但见应化粗相。不见报身细相。故云名为应身也。以不知转识现乃至不能尽知者。释见粗所以也。迷于唯心故云从外。不达即色是心无有分齐。故云取色分齐不能尽知也。问佛身何故唯众生识耶。答众生真心与诸佛体平等无二。但众生迷自真理起于妄念。是时真如但现染相不显其用。以彼本觉内熏妄心故有厌求。有厌求故真用即现。厌求劣故。用相即粗。厌求渐增。用亦渐细。如是渐渐乃至心源。无明既尽。厌求都息。始觉同本。用还归体。平等平等。无二无别。未至心源已还用于识中随根显现。故云识中现也。问若据此义。用从真起。何故说言转识现耶。答转识即是梨耶中转相。依此转相方起现识现诸境界。此识即是真妄和合。若随流生死。即妄有功能。妄虽有功。离真不立若返流出缠。真有功能。真虽有功。离妄不显。故就缘起和合识中说其用耳。问若据此义。乃是众生自心之中真如之用。云何说言佛报化耶。答众生真心即诸佛体更无差别。故华严经云。若人欲求知三世一切佛。应当如是观。心造诸如来。又不增不减经云。法身即众生。众生即法身。法身与众生。义一名异也。既从法身起报化用。何得不是众生真心耶。问义若然者。众生心佛还自教化众生。何故说言佛悲愿力。答即此真心是佛悲愿。谓无缘大悲及自体无障碍愿等。即性起大用也。问众生既无始有心。何不早起化用令灭无明。答未有厌求故。问既元有本觉。何不早熏令起厌求。答无明厚薄不同。因缘互阙不等。此如上说。问若真心即是佛者。何故下文云从诸波罗蜜等因生。答此约本觉随缘义说。然其始觉觉至心源。平等一际。有何差别。上来约终教说。若约始教说者。即以诸佛悲智为增上缘。众生机感种子为因缘。故托佛本质上。自心变影像。故云在自识中现也。余如瑜伽唯识等论说○报身中有三。初约识举人。二身有无量下明所见报相。三结果由因释显报名。

二者依于业识谓诸菩萨从初发意乃至菩萨究竟地心所见者名为报身 前中依业识者。十解已去菩萨能解唯识无外诸尘。顺业识义以见佛身故云报身也○所见报相中二。先正后依。

身有无量色色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所住依果亦有无量种种庄严随所示现即无有边不可穷尽离分齐相随其所应常能住持不毁不失 正中身无分齐故云无量色。依身有相。相亦无边。依相有好。好亦无尽。然相以表德。令人敬德以念佛。好为严身。令人爱乐欲亲近。依报中言无量种种庄严者。能依无边故。所依土田亦复无边。颇致柯等殊胜之宝。常放光明无碍校饰。故云种种庄严。言随所示现乃至离分齐相者。异前化身分齐之色。由此菩萨知分齐即无分齐故。一一色相皆遍法界。互融无碍。自在难思故。随其所应乃至不毁不失者。随其业行所应感者即皆常住。非三灾等之所坏也。

如是功德皆因诸波罗蜜等无漏行熏及不思议熏之所成就具足无量乐相故说为报身 辨因中。如是依正二报无障碍不思议事。皆因十度深行之熏及本觉不思议熏二因所成。乐相圆备故名报身。故云如是功德乃至说为报身○第二重分别中。先应后报。应中简凡异小。

又为凡夫所见者是其粗色随于六道各见不同种种异类非受乐相故说为应身 如三恶道习。见佛如黑象脚等三尺之身。又如提谓等。以人天位见佛。为树神及天神身等。准此。即六道众生并见佛不同也。皆非出世相故非乐也。如二乘人等见佛为出世。是阿罗汉等圣人身。故云凡夫所见乃至应身○报中简比异证。于中有二。先明地前所见。后显地上所见。

复次初发意菩萨等所见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见知彼色相庄严等事无来无去离于分齐唯依心现不离真如然此菩萨犹自分别以未入法身位故若得净心所见微妙其用转胜乃至菩萨地尽见之究竟若离业识则无见相以诸佛法身无有彼此色相迭相见故 前中言深信真如法少分见者。十解菩萨等依比观门见真如理。是相似觉故云少分。异前十信故复云深。异后真证故但云信。言知彼色相乃至离于分齐者。以见真如异于凡小。是故得知色相等事性无分别也。言唯依心现不离真如者。释无分别所以也。摄论中地上见报身者。彼据证之相应成就处说。今此地前菩萨少分见者。以知色境但是现识不离真如。即无分齐故。得少分见也。既非全见。故不相违。但以异于凡小心外取境见应化故。故约唯心少分明见。言此菩萨犹自分别等者。简异地上也。若得净心下。显于地上所见用相过于地前。故云转胜。渐渐微细。至金刚后。业相都尽。用即归体。故云见之究竟。以穷其源故。若离业识则无见相者。要依业识乃有转相及现相故也。以诸佛乃至迭相见故者。若离业识等无明即唯是真如。故佛无有此彼分别之见也○第二除疑中二。先问后答。

问曰若诸佛法身离于色相者云何能现色相 答中亦二。先释法身能现。后释所现之色。前中亦二。先总。后所谓下别。

答曰即此法身是色体故能现于色所谓从本已来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故色体无形说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说名法身遍一切处 别中本来色心不二者。谓彼所现报化之色不异法身真心。如波与水本来无二。言以色性即智等者。明色即心显前不二。以色即心故。遂令色相都尽。故就其本但云智身。智谓本觉心智也。言以智性即色故说法身遍一切处者。明心即色显前不二。如水遍在波中故也。

所现之色无有分齐随心能示十方世界无量菩萨无量报身无量庄严各各差别皆无分齐而不相妨此非心识分别能知以真如自在用义故 所现色中。以彼真心无碍周遍。所现之色亦复圆融自在无碍。故云所现之色乃至不相妨碍。于中无量菩萨者。亦是报身作用。亦可即是感报身大用之机缘。皆能顿赴故也。以一一诸根皆遍法界。然互不相妨。此真如之用非妄识能知。故云非心识分别乃至用义故。上来释生灭门中法义二重竟。初释真如门。次释生灭门。总是大段第一别释二门。显不一义竟○自下第二二门相对会相入实。显不异义。于中有三。先标。次释。后还总结。

复次显示从生灭门即入真如门所谓推求五阴色之与心六尘境界毕竟无念以心无形相十方求之终不可得 标中言推求五阴色之与心者。色阴是色。余四是心。释中先观色法。言六尘无念者。境从心起。毕竟无体。离心之外无可念相也。言以心无形求不得者。非直心外无别色等六尘。就心内求色等形质亦不可得也。前则所缘无相。此则能缘不生也○自下观心法。先喻后合。

如人迷故谓东为西方实不转众生亦尔无明迷故谓心为念心实不动 合中言心实不动者。推求动念。已灭未生中无所住。无所住故则无有起。故知心性实不动也。

若能观察知心无念即得随顺入真如门故 若能已下结中。即得随顺者。是方便观也。入真如门者。正观也。上来显示正义竟。

大乘起信论义记下本(终)


  上一篇: 大乘起信论别记 (2卷)〖新罗 元晓撰〗

  下一篇: 大乘起信论义记别记 (1卷)〖唐 法藏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