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仙论卷第六
魏天平二年菩提流支三藏于洛阳译
须菩提如来说忍辱波罗蜜者。此挍量分中第八经文。此所以来者。前段经。明以恒沙身命布施不如受持此经一四句偈为人演说其福不可教。应云彼人取初心中舍身命布施。是有漏之因故。所以不及持经之福。论主应如是释。而所以云彼舍身命苦身心故者。为欲生起此经故。作是说。序疑者意。云何疑者。彼人舍恒沙身命。是取相心故。因不清净。所得果报不出三界。亦不清净故。得福少者。诸菩萨等。依此经修行。舍身命者。因亦应不清净。若因不清净。所感果报亦不清净。同于苦果。如似忍辱仙人。为歌利王割截身体。尔时身心苦恼。引此为难。故以经答。明前舍恒沙身者。在于地前。是凡夫人。未得无我之解。未断身见等或。故有取相心。无忍波罗蜜。当舍身时。情生苦性。以此舍身难。以为法故。虽难能舍。复谓无为法身。因于人天有为果报。有此分别故。所得因果。俱不清净。今明忍辱仙人乃是初地菩萨。解法身是为。已得无生忍度。成就离取相心。舍身命时。心无烦恼。故不以为难。以是义故。因是清净。果亦清净。此之二人。既凡圣位殊。何得以凡夫舍身有苦。难于圣人。依经修行舍身者。亦使有苦。为除此疑故。故次明也。
如来说忍辱波罗蜜者。明如来说依经修行。谓菩萨等已证初地。出生忍波罗蜜故。无有取相之心。舍身之时无故。言如来说忍辱波罗蜜也。即非忍辱波罗蜜者。明此初地所得忍波罗蜜。非地前凡夫二乘所境界。故言即悲忍辱波罗蜜。此明地前凡夫未得初地忍波罗蜜真无我解。犹有取相之舍。身有苦。不得以此比类引之为难也。何以故知。如我往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应生嗔恨。明忍辱仙人得初地无生。会真无我解。离二种烦恼。何者为二。一者无始妄想我见俱生烦恼。既有此我见故。便成就三不善根及三善根性。后时遇缘则起也。二者嗔恨等堕烦恼也。此言何以故 释上何以得知。我于尔时。已证初地忍波罗蜜。波[垢-口 ㄒ]功德。非是地前凡夫。故言何以故也。故引如我昔为歌利王。以答之。歌利王者。此幡恶王也。明如来因地时曾现作外通仙人。在山学通。为王射猎问鹿因缘。仙人说语答。王不正敬。即为割截身体。节节分解。不生嗔恨者。以得初地无生真无我解一体平等心。不见彼是恶王我为能忍。故不生嗔恨。以是故知。忍波罗蜜唯在初地上法也。不得以地前舍身有苦是其不如。难于忍波罗蜜亦使是劣也。我于尔时无我相等者。明仙人离于我见俱生烦恼也。此我相等四句释不异上第六段中。故不更释也。无相者。明此菩萨既证初地真如无我一体心成故。不见彼是恶人能割之者我为菩萨是受割之人。彼此隹夷氓然平观。故言无相也。得云无相者。何但无有我相。乃至亦无无我相也。又复解云。以此菩萨既道证初地。得一体悲心成故。冥然无分别。不见有彼以。义异恶人恶人异我。故言无相也。乘此复生疑难。此云菩萨不见能割所割二乘之异名无相者。为有心故言不见。为无心故不见。若无心故不见者。菩萨云何而得修行利益众生故。答亦非无相。明此菩萨解彼此无二时非是念无心。正是初地以上转胜真解无漏之心。既此解。难不见众生与己身有异。而能以慈悲心。广度众生。但利众生。不自利益也。如十地经说。一切动心忆想皆悉尽灭者。无有障法想。非无治法想。此亦如是。无有障想。故言无想。非无治想故。言亦非无相也。故不应难言菩萨得一体平等解无心修行度众生也。
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等相。应生嗔恨者。释无我人一。何以得知。我于往昔。彼歌利生割截身时。离我等根本烦恼也。即释云。我于尔时。若有我等者。应生嗔恨故。以离我见之惑。得无我解。此以离嗔恨。故证无我见根本或也。又念遇者五百世作忍辱仙人至无寿者相。何故复引此来也。欲明忍波罗蜜有二种。一者地前。二者地上。非但今者初地中得忍波罗蜜成就能离二种障烦恼。于往昔五世作忍辱仙人。在于地前性地中时。此以得相似忍。深伏烦恼。为王割截身体已。不生嗔恨。况复今日在初地中。得真无我。忍行成就。而复生于嗔恨。故引此仙人为证也。
是故须菩提菩萨离一切相发菩提心。此文所以复来。明是故者。以是初地以上得真如实智平等无我之解。忍波罗蜜成就。能忍苦行。于天上菩提。不生退转故。以是地前未得无生忍波罗蜜成就。见苦行若。于无上菩提。喜生退转故。是故劝励地前诸小菩萨。应当离一切法中所相之菩发三菩提心也。言发三菩提心者。劝地前人。发初地以上三菩提也也。
何以故者。问何以故。劝地前人。发初地不取相真无我解三菩提心。故答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明若心于色等有为五欲法中。有取相心。住者之倒者。则住世间有为法中。非住出世间无为法中也。则为非住者。明既住世间法中。则为非住于初地不住道真无漏解出世间法也。不应住色等生心者。不著果报。应生无所住心者。不应报恩阙不论。不著自身也。是故佛说菩萨心不住色布施者。是故怀取相心者。住于世间。不能住于出世不住道中。故上第四如实修行分中。佛说不著三事行于布施。故云心不住色布施也。
因前不住世间不见三事。乘生疑难。若菩萨得出世无我平等解故。不住三事。复不见施者等三。若尔菩萨出于世间。众生没在世间。复言不见众生。若尔菩萨云何有施能利益众生也。故答云。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明若取相心施。尚不能自利。况能利他也。安以不取相心行施。故能利益一切众生。如我上说。如是不取相心而行布施。得福德无量也。
覆生疑难。若言为利益众生行布施者。则还是取众生相。云何上言菩萨于平等理中。不见我为菩萨彼是众生相也。故答世尊一切众生相即是非相。此明一切众生相者五阴所成假名名字虚妄众生但有名用也。即是非相者。明此虚妄众生及以五阴中本来空寂。求定实神我众生及以定实我所不可得。故言即是非相。此明人无我空也。
乘复有疑。若一切众生。本来无我我所。空故不可得。即是非相者。如来。何故于处处经中。说有众生。如此经中说卯生等众生。以此来验。故知实有众生。那得道言众生即非众生也。若尔正可无定实神我众生可度。故言一切众生即是非相。然非无五阴所成虚假众生。何故不度也。故答如来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明如来依世谛道中说有众生。非谓有定实众生。此正以五阴法来成彼虚假众生。此五阴法。自体本来空寂故。此五阴所成假名众生亦空。故云即非众生也。此明五阴因缘法体空乃至假名亦无也。故亦无虚假众生可度也。
此一段经。凡以五偈释。能忍于苦行一偈。作上问答意释疑也。能忍于苦行者。初二句释经中忍辱波罗蜜。此明初地菩萨忍有二种。一能忍打骂割截之恼。二得无生忍。能忍说法生灭之患。故云能忍于苦行也。何故能忍。故下句云。以苦行有善。有善者。得忍波罗蜜等无漏功德真如证智理之解。故言以苦行有善也。彼福不可量者。释经即非波罗蜜。明初地所得忍波罗蜜非二乘凡夫之所恻度。故云不可量也。如是最胜义者。成上不可量。明初地菩萨得忍波罗蜜会二无我第一之法。于住前凡夫二乘所不能及。故言最胜义也。
第二偈释经仙人为歌利王所割无二种烦恼忍不生嗔也。离我及急相者。此一句明菩萨昔曾为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虽二种烦恼。一离我见俱生烦恼。二离嗔恨等容尘烦恼。离我者。离我人见等根本惑也。及恚相者。离嗔恨等容尘烦恼惑也。此明初地菩萨永断四住及习气皆尽也。实无于苦恼者。释经中无相。苦本由于著我我所。菩萨既离我我所。何恼之有。故云实无于苦恼也。苦乐有慈悲悲者。释经中亦非无相。共乐者此明菩萨从发心以来。恒在心念。我何时当得慈悲成就。身如地水火风。能实益众生。是故菩萨既会初地无生。得一体心成。故能以慈悲实益称本愿心。故共乐也。明何故无苦。以有忍波罗蜜第一之乐。何故得此第一之乐。以得一体慈悲心相应故也。如是苦行果者。如是慈悲第一之乐。是初地所得。苦行果者。不因地前故。成上持经之福胜也。此二行偈说何义以下。此一段长行论中有。二从初至慈悲心相应故如是说。释前二偈也。虽此苦行同于苦果。而此苦行不疲惓者。论主将正答疑家所引舍身无苦。先略领疑意故。言虽此苦行同于苦果也。明忍辱仙人为歌利王割截身时。此苦行虽似同前舍身。而此苦行不疲惓。以仙人被割截时不以苦行为苦故。于此舍身苦行。情无厌惓。于无上菩提。心不退转也。以有羼提波罗蜜名为第一者。明仙人所以能于舍身无惓。于菩提不退者。以得此初地羼提波罗蜜成就故。不生苦恼。不同地前人舍身生苦。那得之为难。此释偈中初句也。彼[垢-口 ㄒ]有二种义者。释偈中第二句以苦行有善。解经中波罗蜜义。一者波罗蜜清净善根体者。初地真如证智清净善根万德之体。二者彼[垢-口 ㄒ]功德不可量者。明即此证智体上有万功德之用也。此万德用非二乘凡夫恻量境界。故言不可量也。此句解波罗蜜义竟。乘作非波罗蜜义也。如经即非波罗蜜者。即乘举第二句经来结。然后解作非波罗蜜义也。是故为得第一法者。是初地忍辱波罗蜜。非地前凡夫二乘恻量境界义故。说地前人未得无我之解。但为得初地忍波罗蜜第一法故。此苦行尚胜彼舍身。何况仙人已证初地。离于我相及嗔恚相。而当不胜前舍身也。此句结胜前舍身。即释第二偈上句离我及嗔恚相也。又此行无苦者。释偈中实无于苦恼也。不但无苦。及有乐以有慈悲故者。释偈中其乐有慈悲也。如经结也。此明慈悲心相应故如是说者。论主自言。我何故作偈云实无于苦恼共乐有慈悲。释此经中无相亦非无相也。以得一体慈悲相应故。舍身时无苦而有乐故。得说偈中二句为释故。云如是说也。
若有菩萨不离我相等者。此长行论中第二将欲作第三偈。释经中菩萨应离一切相主心不住色有施故。先玄举凡夫菩萨未得无我解于苦行生厌。复欲退菩提心。为劝此人。令修不取相不退之行。故作此生起。如经等。举所劝经结也。此明何义者。此问向论主生起举经结中为明何义也。即释云。未生第一菩提心者有如是过。明未证初地第一菩提心者。喜见苦行若有退菩提心过也。为防此过者。为防退转过故。即作第三偈。释经中防过之意云。为不舍心起。此第三偈。明为初地不舍菩提心故。起地前不取相行。释经中是故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菩提心等。不舍心者。谓初地不舍菩提心也。明地前菩萨未发初地无我心者。见苦行苦。苦有退失。今言为者。教地前菩萨为初地不舍菩提心故。起地前方便不取相行。趣于地上真无生忍坚固解故。之为不舍心起也。修行及坚固者。上句云起。此言修也。明初地无生之解永不退转不可组坏。名为坚固。所以修地前方便行者。为证初地无生坚固之解。故云修行及坚固。上句云为不舍心起。此言修行及坚固。义一名也。为忍波罗蜜者。释前二句。然前二句。释义已尽。所以有此四句綩转相释名为成偈故也。此第三句还释成初句明初地所以得不舍菩提心者。以其得忍波罗蜜成就故。不见苦行苦。不舍菩提心也。忍波罗蜜犹是初地无生之解也。习彼能学心者。此第四句。释上第二句。习者修习也。彼著。彼于初地无生坚固解也。能学心者。是初地前方便行也。明为彼初地平等无上坚固解故。习地前方便能学心也。此能学心即是修行故。言习彼能学心也。此义云何等。一段长行论。略有二意。从初至摄六波罗蜜故。此释前偈也。为何等心起行相而修行者。问偈中第二句也。为何等心不舍相者。问偈中初句也。若作次第。从初句问亦得。此作二问竟。以下半偈答云。为忍波罗蜜习彼能学心也。又第一义心者。提偈前生起中第一心来也。已入初地得羼提波罗蜜者。属当下半偈中忍波罗蜜。以为已入初地第一义心也。答向二问竟也。此名不住心者。此忍波罗蜜。是初地不住道心也。如经以下。重举经结也。何以故者。问此经中何故云应离一切相发三菩提心。故言何以故也。即释云。亦不住生心义故。示于色等法中不取著者。能证初地菩提心义故。此释经中何以故若心有住则为非住也。若心住于色等法彼心不住佛菩提者。此明于色等法中取著者。不能证初地菩提心也。此释经中不住色生心乃至心不住色布施也。此明不住心行于布施者。此结次前所释二句经也。此经文说不住心起行方便者。此向来经文明若能起此不著心者。便得与初地为方便因也。以揎波罗蜜摄六故者。如上第四如实修行分中以一摄六。义可知也。
云何为利益众生而不名住于众生者。此是偈中第二意。论主将作第四偈释经故。先作生疑之意。即举断疑经来结。后方以偈释之也。此第四偈。明离众生相及五阴事也。释经中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等一段经。修行利众生者。此一句偏释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此中有疑。若不见三事。不取众生相。云何行施。因义得成也。故答云。修行利众生。明菩萨虽不见三事不取众生相。然非不为利益众生行于布施。因义得成故。下句云。如是因当识。如是因者。初地檀波罗蜜即走了因行也。因义既成。劝人识知也。
乘复生疑者。为利益众生行布施者。即走取众生相。故下半偈答云。众生及事相远离亦应知。此释经中一切众生相即是非相。远离者不取众生相也。亦应知者。明非但离众生。亦远离五阴事相也。以此即知。初地菩萨利众生行诸度者。非取相行也。利益是因体者。释上半偈。彼修行利众生非取众生相事者。释下半偈。何者是众生事者。作问生起第五偈。此第五偈还成前第四偈。释经中何以故如来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云何成第四偈。上直云远离众生及事定实之相。未知此众生五阴何故无有定实所以而离。故此偈正出也。假名者。假名名字众生也。及阴事者。五阴相事也。
又复生疑。上云离众生相者。正可无定实众生可度。非无虚妄众生。何故不度。故答云。如来离彼相。此五阴所成众生。其性不实犹如幻炎。本来寂静故。亦无五阴所成虚妄众生而可度也。诸佛无彼二者。不异前第二句。然阐陀论法。一句两句乃至三句。释义虽尽。要须成偈。故重举来也。以见实法故者。明如来何故离假实二种相者。以见真如实法第一义谛证于佛果。无此二相。故知众生及与五阴。体是虚妄。本来寂静。以不实故。如来远离。若是实者诸佛应取也。
此说何义等。一段长行论。从初至人无我。释偈中初句。成前第四偈也。名相众生及彼事者。谓初句中假名五阴事也。云何彼修行离众生事相者。问前第四偈中言菩萨修行利益众生时云远离众生相及五阴事相之义竟云何也。故释云。即彼名相想非相。明假名众生即体虚妄。故云非相也。以无彼实体故者。此假名众生所以空者。明假名法中求实众生体不可得也。以是义故众生即非众生者。举经来结也。以何等法者。以何等法来成此众生。而言众生体空也。即答谓五阴法名众生。明以五阴和合即此法上假得众生名也。若五阴和合得众生名者。便有众生。何故言空也。释云。彼五阴无众生体。明此众生虽为五阴众生。而此五阴中从本以来无实众生可得也。自前论释人无我空也。以无实故者。明因缘法无我也。所以五阴中无众生体者。以此五阴如幼如化即体自空。此明能成五阴体空故所成众生亦不实也。如是明法无我人无我者。结二无我名也。何以故者。何以得知此众生五阴体空不实也。释云。一切诸佛离一切相等。明诸佛离故证众生五阴体空也。此句明彼二相不实者。此句论向语佛所离二句。明以二相不实故如来离也。即以偈中下三句结成也。此说何义者。问此偈下三句说何等义也。即释云。若彼二实有者。诸佛如来应有彼二相。明若彼众生五阴实有不空者即是第一义谛诸佛如来应有此二相。而诸佛离故。明知此二不实也。复精释何以故若此二是实便如来万德中应有。以诸佛如来是见真如实谛之人。而不见此二人。又复离之。故证众生五阴假实俱空也。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等。此一段经。是校量分中第九经文。此所以来者。犹远释第六段圣人无为法得名。是法不可取说者。受持此经言教。则无福德中疑也。然挍量分初以来已广释云。假令三千恒沙七宝及舍身命施人福德虽多。犹不如受持此经一偈之福。虽复如是挍量如是广释。大众生疑心犹故未尽。复因前舍恒沙身命不如受持一四句偈。更复生疑。如是上虽广解所证法身之体绝于名相言诠所不及。又云十二部经言教法中无所诠证法。若然此能诠之教犹与所诠法身。条然有别。而此言教则还为非法。何得受持一偈言教能得法身。胜于舍无量身命之福。直尔生疑不信也。既有此疑。如来亦应更引喻挍量。而所以不更挍量者。因此言上。恐复生疑。疑终不尽。然假使如来无量劫住。广引舍内外身财挍量。亦复不及持一偈之福。故如来置答。直劝其言。但信我语。勿复生疑。我是一切智人。终不诳汝。故经答云如来是真语者乃至不异语者。明赞如来说四法等。皆悉不虚。劝人信我诚言。故次明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明如来是一切智人。证得果头十力无畏诸功德等。如已所证。还为人说。如实不虚。故云真语者也。如来为小乘人。说四谛法。此声闻人。观四谛理。断三界结。得小乘果证。然虽非究竟之实。当其分有观境除得不谬。故云实语也。如语者。明如来为诸菩萨。设真如佛性。是其大乘自说而说如理不谬。故名如语也。不异语者。明如来说三世之事。称法虚实。终无差错。故云不异语也。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所说法者。如来自说。我亦因受持此经言教法故。证果头无为法身。既证还为人说。终不虚妄。汝等应当生信。句复疑也。所得法者。谓证法也。所说法者。谓言教法也。既闻此说。复乘生疑难。若如来言我证得此法。还为人说。劝我生信者。此所证法即是可取可说。因于名相。若尔还后同我前疑。上言证法无名相不可取说者。此言则坏也。有如此疑难。以答言无实。明今言所得所说者。依世谛名相道中。言有得有说。非真如理中有名相故可说也。然真如之理。从本以来。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无得无说也。何得闻言有得有说便使证法同于名相可取说也。证法既非名相。若谓证法同于名相可得可说者。此则不实也。覆生疑难。若证法一向无名相。何故如来前言。我是真语实语者等。劝使受持能诠经教。今复云。前说无实。此二言相违。若尔还同前第二疑。条然离于证法。有能诠言教。此言教则是非法。设受持读诵。无所利益。上云言教是法有其因义。此语则坏也。故云无妄语。明如来实证真如。还说真如法。此言教从证法中来。是彼一分故。不云一向非法。而此言教既说真如。故受持此经教。还能证真如。有此大利益事。故不妄语也。论曰此中有疑等。论主将作偈释经。先略序生疑之意。复举经略申断疑之义也。凡有三行偈。释此一段经。初偈作问答意。释疑。总举四语。以劝信。上二句释前疑问。下二句释。举四语来。劝信之意也。果虽不住道。而道能为因者。果谓证法果。道者言教道也。此一句应云言教之道不住证法果中也。而此教道。还能与证法作因。言教显出证果。故为因也。上难云。证法无名相。言教是名相。此名相法。云何能与无名相法作因邪。故答以诸佛实语。此明诸佛是一切智人具四种实语。说心当理。但信勿疑也。
有人乘生疑难。如来所智境界。有无量无边。何故唯说四语。故答彼智有四种。此明依于四境但云四语。然此四境虽名狭。而义广论。法虽无量。不出佛果小乘大乘及三世有为法等。以此四名。摄法皆尽故。略明斯四也。此本偈两句。与下第二偈。为章门别释。备文在于下偈也。此义云何至有四种实但。释下本偈为乘生第二偈也。第二偈正释四种智境也。实智及小乘者。此一句合释二语。实智者释经真语也。小乘者。释经实语也。说摩诃衍法者。此是胡音。汉翻名大乘。释经如经也。及一切授记者。释经不异语也。以不虚说故者。是疾转义。遍上四句之下。皆言以不虚说故也。明如来既有四种实语。凡有所说。皆不虚妄海。汝等大众于我言不说持经功德。但生深信。勿是怀疑。故明四种语是实以成不虚也说。
此明何业等。一段长行论。大意有二。从初至不颠倒。次第释偈。以经结之。复言设难已。又次第广解具难也。以如来实智不妄说佛菩提至次第说四语。并解偈中四偈也。如经以下。并以经来结四语也。不妄说小乘等者。所以提此句来。论主假设难云。如来所说大乘。理是真实。果是究竟。可名实语。为小乘人。说于四谛。理非究竟。虽证罗汉。果未满足。然诸大乘经中复广破小乘云非是真实。云何而言。说于四谛。名为实语也。释云。说小乘苦谛等唯是谛故。明如来说四谛等法。小乘人依教修行。得性空人无我解。断四住烦恼。证罗汉果。但于小乘为实。故言唯是谛故也。不妄说授记者。复假设一难云。此三世之法。流动不实。体是虚妄。云何言。说三世事者。名不异语也。释云。一切过去未来现在授记故如彼义如是说不颠倒故。如彼义者。如彼三世法。虚则如虚而说。实则依实而记。故不颠倒也。
经复言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所说法等者。此是长行论中第二意。将欲作下第三偈释故。先举此经来。作问生起云何。故如是说也。第三偈随须彼实智说不实不虚者。释经中所得法所得说法无实也。随须彼实智者。释经中如来所得法所说法无妄语。明如来难以音声言教。说于证法。而证法恒无名。故能诠言教非即证法。然言教虽非证法。非不因证有说假教得证。以此言教能与证法作因故。言随须彼实智也。既不实不虚者。释经中无实无妄语也。明真如证法绝于名相。若取音声名相。同于证法。此言虚妄。故云说不实也。然虽声教非证。非不同。证有说。还假教会理。言教是法。故言说不虚也。如闻声取证对治如是说者。问前经中如来自言。我是真语者等四种实语。复言取得法所说法无实无妄语。此之二经何故相违。故即以下半偈答。如闻声取证对治如是说也。答意恐畏众生寻声取证。谓真如法即同声教。是其名相。作如此意。对治此取著。故教言莫如所闻声取证法也。对治如是说者。对治如声取证故。或是不实。或说不虚也。
此义云何等。一段长行论释有二意。从初至依字句说故。释上半偈。解经中所得法以下经文也。诸佛所说法乃至不能得彼证法。释偈中初句也。何以故至是故无妄语。释偈第二句也。若尔何故说如来所得法所说法者。作难。若如所闻声取于证智。是不实者则证法一句不可说。何故如来自云我所得法所说法也。即释云。以依字句说故。明证法无名相。不可得说。然非不依于言教玄谈前理也。何故如来前说是真语者。复言所说法无实无虚妄语者此是长行论中第二意难。执如来经中相违之言。设难。举下半偈来。释解问答意。不异偈中也。
须菩提譬如有人入闇则无所见等。有二段经文。此是大段中第八分。明一切众生有真如佛性。此段中明一切众生有真如性。即因以为名也。以何次第起。因上第六段中一切圣人皆以真如无为法得名。生第八疑。乃至第七段中广释一切圣人皆以无为法得名。疑者云。应言一切众生皆以真如无为法得名。何故但言一切圣人以无为法得名也。所以应然者。如上第三段经常心中言。者菩萨有众生想。即非菩萨。明者菩萨于一切众生不起我心者。不名解真如菩萨。要解一切众生平等有真如佛性我者。乃名菩萨。然此菩萨证初地时。解一切众生如我身。以一切众生真如佛性。我身所有真如佛性。平等无二无差别故。取众生如我身。又处处经中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若一切众生与圣人真如理同者。何故一切众生有取著心者。不以真如清净得名。独诸佛菩萨无取著心者。以真如清净得名也。故知圣人以真如法得名者。可有佛性。一切众生不以真如得名。则无佛性。若众生本无佛性。圣人修行因缘。后时始得。无佛性则是本无今有便是无常。
又复若真如佛性一切众生平等有之。何故有人得见。有人不见也。有如此疑故。引入闇等喻来答。答意云。真如佛性虽复一切众生有之平等。明诸佛菩萨修行断惑故能见性。一切众生未能修行断惑故。所以不见也。然见惟断惑者。以真如清净得名。若不见性未断惑者。以不真如清净得名也。明凡圣二人虽复有之平等。以见不见差故。不应以一切众生等共有之。设使皆以真如清净得名。为除此疑。故次明也。如人入闇则无所见。此一故经有二种喻。喻愚智二人。明有修行断惑者。能见佛性。以无为法得名。不修行未断惑者。则不能见性。以不能见性故。不以无为法得名也。譬如人入闇则无所见者。作喻也。若菩萨心住于事。亦复如是等者。合喻也。喻凡夫二乘诸小菩萨。有四住习气无明之闇。行取相之行。不能见真如佛性也。二乘人既证真无漏解。所以亦名取相者。然二乘人虽不取有为法相。而取无为涅槃相也。如人有目见诸色等者。作喻也。若菩萨不住于事亦复如是等。今喻也。譬初地以上。断四住习气。稍遣无明。行不取相。明智得真无漏。能见佛性等常无常理也。论曰复有疑等。此中论主将欲偈释于此经。略书疑者之意。生起下偈也。者圣人以无为法得名者。提前第六段中生疑处经也。彼真如一切时一切处有者。执第三段经为难也。并举此两经。然后下设二难。云何不住心得佛菩提。则非不住者。君三世众生等有真如佛性者。一切众生应皆以无为法得名。云何唯诸佛菩萨有不住心者得佛菩提。有不住心者。得佛菩提。以无为法得名。而一切众生有住者心无不住心者。不得佛菩提。不以无为法得名也。
若一切时一切处有真如。何故有人能得有不得者。此重牒经故。设第二得见不见难。依下论可知也。为断此二疑难故。略引入闇喻经。申断疑意。下作偈释也。凡此二偈释斯一段经。初一偈作问答意释疑。上既有疑问于前。故偈答言。时及处实有。时者。谓三世时。佛性之体乃无三世。众生有三世。故逐众生。云三世也。处者。三世中一切众生处。此表异木石无情物也。实有者。此三世众生实有此佛性。如疑者意不异也。而不得真如者。明疑难云若时处众生实有真佛性者。何故不得也。故第三句云。无智以住法。无智者明二乘凡夫未得初地无漏智也。何故无智。以心住法故。住法者。明地前凡夫二障在怀。故有取著之心也。以凡夫二乘取著行故。不能见真如佛性也。余者有智得者。明入地以上菩萨及诸佛如来得出世胜解。能见此佛性也。
长行论云。此义云何以下至是故能得。论主此中凡作三问答。释前一偈。依论可知也。以是义故。诸佛如来清净得名。是故住心不得佛菩提者。并诘得名不得名之由也。第二偈通释经中闇明二喻并。合也。
闇明愚无智者。闇明两字。双举二喻。以为章门。下次第合喻。愚者单合上闇字。即释何故名愚。以其无智故。此一句中。下三字释。合闇喻竟。明者如有智者。明者。还牒上句中明字喻。合有智者故。言如有智也。对法及对治等。自下半偈。释第二喻经。对法者。举初入闇法。喻所治法也。及对治者。举喻中明合中智法喻二也。得灭法如是者。得者。得明智能治法。灭者。灭愚闇所治法。如有日光明对治能灭于闇也。以不取相布施之解。对治心住于事取相愚心故。言对治法及对治得灭法如是也。
此义云何彼闇明喻者相似法故者。闇明愚智法喻义有相似。故以况也。闇者示现无智。日光明者示现有智等。一一别合二喻。此释上半偈也。有目者。明何义者。向虽通解闇明二喻。犹未出喻来之意。今将以下半偈。释第二喻经。结作能治取治之义。故提经来。问曰有目者明何义也。即答得言对治及对治得灭法如是也。如是次第者。光明对法及后明对治也。又有目者以下。次第提经。解脱治。后以经结也。
复次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法门受持读诵修行者。此是第八段中第二经文。此经所以来者。前段经。明一切众生皆有真如佛性。引闇明二喻。譬修行者见不修行者则不能见。难云。修行者见。未知依何等法门修行。以何方便。以何为因。而得见真如佛性也。有如此问。故引经答。明依此金刚般若及诸大乘经受持读诵三种修行成就胜业。以此方便万行为因。能见佛性。故次明也。
就此一段经中有二。一明三种修行。二明校量功德复拘锁入下第九利益段中。何者三种修行。一者受修行。谓从他边受也。二者持修行。内自诵持不令妄失。三读诵修行。更广读众经。亦名修行。此三种修行皆摄在闻慧。不通思修二慧。故经言若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法门受持读诵修行也。
因前三种修行。乘复生疑。如来虽说受持读诵修行能见佛性。未知此依经修行人。为决定能见。为当不见也。故答则为如来悉知悉见悉觉是人也。悉知者。以佛智知。悉见者。以佛眼见。悉觉者。以一切种智了了觉也。明如来自云。我是一切智人了了知见。依此法门三种修行。得见佛性。决定无疑也。因此复生疑。上虽明三种修行者能见佛性。未知见此性时。得几许功德。为多为少。有如此疑问。故答言。皆成就无量无边功德聚。明修行见性成道证无为法身时。果头所得功德不可限量。非算数所知。何得疑云得几许功德为多为少也。此是因中说果也。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主为人广说。举此舍身喻来。挍量持经功德。上第七段中。以广明挍量功德。所以此中复明挍量功德者。上疑云。受持读诵修行此经。能见佛性。未知见佛性时所得功德。为多为少。前以法说。明得无量无边功德聚。虽有此答。犹未显多福之义。故复引世间少分譬喻。挍量以答此义。明依经修行见性功德。非算数法。不可限量。舍身福德是有为取相数量法故。虽多不如。此明多分无量。非少分经。
前挍量分中。以明舍身譬喻。有何胜。故此中复明。凡有二种胜。一以所舍身。二时劫长远。有此二胜故重明也。若复有人。闻此法门。信心不谤等。明直尔闻经信心不谤。尚胜舍身福德。无量阿僧祇。何况有能书写读诵如说修行为他演说者。其福转多无量阿僧祇也。此一段经。凡以三偈论释。初一偈与前后二段经论中五偈为本。上一句生此一段中第二偈。第二句生中此一段。第三句义生下利益分经。正与下利益分论中三偈为本。第四句通结上三句二本以为修行也。于何法修行者。问依何法门修行。能见佛性也。覆问修行见性得何等福德也。复成就何等者。又问为直以受持此经故能见佛性。复成就何等胜行。能断惑见性也。如是说修行者。上问。云何修行能见佛性。名为修行。故云如是说修行也。
此初一偈。总生两段经。与五偈为本也。于何法修行者。提偈中初句问来也。示现修行者。答上问。明示现依此经教受持读诵三种修行。生下第二偈也。此第二偈。答前偈上句于何法修行。正释经中三种修行受持读诵等经文也。名字三种法者。犹是经中三种修行。故第二句指出其事。谓受持读闻广说。即是名字中三种闻慧也。上虽云三种闻慧体。未知修之方法竟复云何。故下半偈云。修从他及内得闻是修智。修从他者。从他诸佛菩萨善知识边闻法。即受修行也。及内者。既受他受得内自诵持不令妄失。即是持修行也。依西国。诵法有三种。一大声。二小声。三默诵也。得闻者。明闻不但受诵。名为闻慧。但能转读众经。亦名闻慧。此是读诵修行也。是修智者。以此三种闻慧智通。结为三种修行闻慧智也。此说何义至受持读诵故。释上半偈。以也结也。彼修行云何得以下至为得修行故。作问生起以下半偈来答。然后次第解释也。向说名字及以修行等。牒前生后偈也。第三偈答初偈第二句得何等福德。释经中挍量经文。此为自淳熟者。此牒前三种修行。明三种闻慧成已自行之德也。余者化众生者。明广为他说成利他之行也。前已明。此何故复重举来也。将欲以喻挍量故举。前自行外化持经见性之时得几许福也。今明见性会无为法身时。得无量无边功德。不可限量。虽不可限量。且引三时舍恒沙身。比持经功德。犹不及少分。故重来也。以事及事大者。事谓所舍身事也。时谓劫数多也。明于多时中舍无量身故。云以事及时大也。福中胜福德者。明舍身持经二种福德也。此二种福中。持经之福胜舍身之福劣。故云福中胜福德也。此义云何至广说法故。上半偈也。得何等福德以下说未问挍量义。以下半偈答次第解释。然后以经结之。依论可知也。
金刚仙论卷第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