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典读诵 > 佛教经典 > 诸宗部

大乘义章 (26卷)〖隋 慧远撰〗

大乘义章卷第八

远法师撰

染法聚苦报义有十四门(一二种生死义 二四生义 三四有义 四四识住义 五四食义 六五阴义 七六道义 八七识住义 九八难义 十九众生居义 十一十二入义 十二十八界义 十三二十五有义 十四四十居止义)。

二种生死义六门分别(释名一 辨相二 就位分别三 就界分别四 因缘分别五 治断分别六)

第一释名。二种生死。出胜鬘经。名字是何。一分段生死。二变易生死。言分段者。六道果报三世分异名为分段。分段之法。始起名生。终谢称死。言变易者。泛释有三。一者微细生灭无常念念迁异。前变后易名为变易。变易是死。名变易死。故地持中。生灭坏苦名变易苦。此通凡圣。二者缘照无漏所得法身神化无碍。能变能易。故名变易。变易是死。名变易死。此该大小。三者真证法身隐显自在能变能易。故言变易。变易非死。但此法身。未出生灭。犹为无常死法。所随变易身上。有其生死。名变易死。此唯在天。虽有三义。胜鬘所说。第二为宗下诸门中。听此言耳。分段生死。胜鬘亦名有为生死。变易生死。胜鬘亦名无为生死。盖乃从人以别名矣。凡夫多起有漏诸业。建集有果。名曰有为。有为众生所受生死。名有为生死。无为生死翻前立称。圣人不起有漏诸业受分段报。名曰无为。无为圣人所有生死。名无为生死。名义如是(此一门竟)。

次辨体相。分段生死开合不定。总之唯一。或分为二。一善二恶。人天名善。三涂名恶。或分为三。谓三界中所有生死。或分为四。所谓胎生卵生湿生及以化生。此如后释。或分为五。谓五道中受生差别。或分为六。六道报中生死不同。于前五上。加阿修罗名为六道。随类别分数。有无量。分段如是。变易之中。亦开合不定。总之唯一。或分为二。一事识中变易生死。二妄识中变易生死。于六识中。缘照无漏所受之报。名事识中变易生死。第七识中缘照无漏所得之果。名妄识中变易生死。彼事识中变易生死。因果在别。此世造业。余世得报。如论中说。有妙净土。出过三界。是阿罗汉当生彼中。如是等也。彼妄识中变易生死。有粗有细。地前名粗。地上名细。于中粗者。因果世别与前相似。微细之者。前念为因。后念果现。是中微细。不复可以世别论之。念念之中。细分异世亦得无伤。或分为三。谓三乘人变易生死。或分为四。如胜鬘说。一阿罗汉。二辟支佛。三大力菩萨。地前菩萨。二轮烦恼全未断除。而不为彼烦恼所牵。又于三界受生自在。故名大力。问曰。地前大力菩萨。涅槃经中说为凡夫具烦恼性。胜鬘何故说为变易。释言。涅槃对初地上出世圣人。名为凡夫。未断地上二轮之惑。名具烦恼。若对声闻辟支佛等。此是大圣二障清净。何为不得说为变易。故涅槃中说。须陀洹八万劫到。乃至辟支十千劫到。谓到性地阿耨菩提。此既大圣。变易何疑。四意生身。初地已上受生如意。名意生身。意有何义。生如意乎。意有三义。一能速疾。二能遍到。三能无碍。初地已上受身如是。或分为六。如胜鬘说。谓此三地及彼三种意生身等。此三地者。谓此地前罗汉辟支大力菩萨三乘地也。彼三种者。谓初地上三种生也。三种意生如楞伽说。一三昧意生身。谓从初地乃至五地。禅度增上故名三昧意生身也。二觉法自性性意生身。六七八地慧行成就。知法有性。知法无性。名为觉法自性性身。前自性者。是法有性。有法之中色。为碍性心为知性。如是一切名为自性。复言性者。是法无性。无是一切法之实性。故名为性。此有无性皆能善照。故名为觉。三种类俱生无作行意生身。谓九地上无功用行。任运转起。名种类俱生无作行身。此三彼三。九地已上行报纯熟。前七地中所修种类。至彼地中。报熟现前名种类俱生。法流水中任运上升。舍离功用。此三彼三合以为六。别则无量。变易如是(此二门竟)。

次就位论。总相粗分。分段死者。是虚伪众生。变易死者。谓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意生身等。小乘之中凡夫学人。大乘之中外凡善趣。皆于三界。妄爱受生。名为虚伪。小乘人中罗汉辟支。大乘人中种性已上。以无漏业正智受生。故非虚伪。虚伪所受。名分段死。非虚伪受。名变易死。问曰。小乘须陀已上。大乘人中十信以上。亦有五分法身功德。何故不名为变易死。乃名分段。释言。是人于三界中。有漏结业受生未尽。故名分段。虽有无漏五分法身。是因法身未得果报。是故不得名变易死。粗分如是。于中细谓分段有二。一者恶道。二者善道。三涂名恶。人天名善。小乘法中。恶道分段。见道时尽。故须陀洹名为抵债。抵三涂债。著复通论。增上忍时。三恶道报。皆非数灭。善道分段。无学时尽。大乘人中。恶道分段尽处有三。一恶业为因。四住为缘。受恶道报。十信时尽。以修身或心慧等行转恶业故。云地持中说为善趣。又花严中宣说。贤首能现作佛。明知。亦能离恶趣报。二恶业为因。四住为缘。缘力微薄不能牵生。加少悲愿受恶趣身。种性时尽。故胜鬘中说。种性上大力菩萨离分段死。三恶业为因。悲愿为缘。四住残气随逐佐助。受恶趣生。初地时尽。地前未断。初地尽故。地经宣说。初地菩萨。离恶道畏。地持宣说。解行菩萨。转恶趣报。入欢喜地。又彼随助四住烦恼。初地尽故。地持宣说。增上及中恶趣烦恼。初地出过。以其地前未断灭故。地持宣说。种性解行。或堕恶道。恶道既如是。善道分段亦有三阶。一善业为因。四住为缘。受人天报。种性时尽。二善业为因。四住为缘。缘力微薄不能牵生。加少悲愿。受人天身。初地时尽。地前未断。初地尽故。楞伽宣说。初地菩萨。得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前未断故法华论中宣说。地前犹有三界分段生死。故彼论言。所言入生乃至一生得菩提者。谓初地证智。所言八生至一生者。是其三界分段之生。三善业为因。悲愿为缘。四住残习随逐佐助。受人天生。至佛乃尽。自前未断。至佛尽故。经叹。唯佛断有顶种。十地已还。人天受生。未穷尽故。地持但云。解行菩萨。转恶趣报入欢喜地。不言转善。又十地已还人天受生。烦恼未尽。故地持中唯说。初地过增上中恶趣烦恼。不言出过善趣烦恼。以斯文证。人天残习明至十地。于中别分。人分段者。八地时尽。自前未断。八地尽故。涅槃经中宣说。八地为阿那含。不受肉身。前未断故。大品经中说。前七地犹是肉身。天分段者。至佛乃尽。自前未断。至佛尽故。唯佛一人断有顶种。前未断故。八地以上唯名那含。非阿罗汉。问曰。地上遍生六道。何故偏说人天中生以为分段。释言。地上恶业尽故。虽生恶道。但是应现。人天善业。未穷尽故。生人天中。与彼凡时微业相应名分段矣。次辨变易。变易之中。有因有果。小乘人中。见道以上变易因生。无学果后变易报起。何者是乎。如论中说。有妙净土。出过三界。无烦恼者。是阿罗汉。当生彼中。如是等也。大乘人中分齐有四。一起因处十信已上。二得果处种性以上。故胜鬘中说。种性已上大力为变易死。问曰。法华优婆提舍说。解行前为分段死。胜鬘何故说为变易。释言。菩萨种性已上有五种身。一法性身。谓性种性及解行中清净。向等如地持说。六入殊胜无始法尔。如是等也。二实报身。谓习种性及解行中得前方便。如地持说。若从先来修善所得。如是等也。三者生灭变易法身。所谓缘照无漏业果。四分段身。谓无始来有漏业果。五应化身。随物现生。此五种身。各有因缘。法性身者。佛性为因。度为缘。实报身者。六度为因。佛性为缘。更有余义。如后二种种性中说。变易身者。无漏业因。无明为缘。分段身者。有漏业因。悲愿为缘。应化身中。有其二种。一者法应依法身起。二者报应依报身现。此二种应因缘各别。论其法应。如来藏中化用三昧法门为因。悲愿为缘。若论报应。悲愿为因。化用三昧法门为缘。此五身中。初二非死。次二实死。后一应死。是故于彼种性已上。实报身中。有变易杂。应化身中。有分段杂。法花论中。据第四门说为分段。胜鬘经中。据第三门说为变易。各是一义。不相乖背。此是第二得果之处。三渐舍处。初地已上。四穷尽处。在如来地。位分如是(此三门竟)。

次就界论。界谓三界。于中略以二门分别。一随相分别。分段生死是三界摄。三界有漏业之果故。变易生死非三界摄。出世无漏业之果故。故论说言。有妙净土出过三界。是阿罗汉。当生彼中。明知。出世如是。一切。二就性通论。二种生死皆三界摄。此义云何。如胜鬘经中说。世间有二。一无常坏。二无常病。无常坏者。是分段三界。无常病者。是变易三界。分段生死还是分段三界所收。变易生死。还是变易三界所摄。问曰。分段于三界中分齐可知。变易生死于三界中分齐何处。唯圣所知。亦可变易。依禅地说。依初禅地发无漏业。受变易报。系属初禅。如是一切(此四门竟)。

次辨因缘。亲生名因疏助目缘。总相粗论。分段生死。有漏业因。四住为缘。故胜鬘云。又如取缘有漏业因而生三有。取犹爱也。于受生时。或起淫爱。或复起于花池等爱。逐即受身故说为缘。受生三界。爱力增强。故偏说之。变易生死。无漏业因。无明为缘。故胜鬘云。无漏业因。无明为缘。生阿罗汉辟支佛等。缘有二种。一前后缘。以前无明不见诸法本性平等故求后生。二同时为缘。无明住地。是七识体。变易业果。依是得立。故说为缘。如梦所作皆依睡心。总相如是。随别细分。分段生死有善有恶。恶道分段义别三阶。一凡夫所受恶业为因。四住为缘。二十信所受恶业为因。四住正缘。悲愿随助。三种性已上至初地受恶业为因。悲愿正缘。四住随助。若无恶业。苦果不生。是故用彼恶业为因。若无悲愿则不往受。是故用彼悲愿为缘。故涅槃云。地前菩萨。过去所有微尘等业。以愿力故。一切悉受。且说愿力。当知。亦以悲力故受苦。善道分段亦有三阶。一凡夫二乘乃至大乘十信所受善业为因。四住为缘。二者种性解行所受善业为因。四住正缘。悲愿随助。三地上所受善业为因。悲愿正缘。四住随助。变易有二。一事识中变易生死。二妄识中变易生死。事中变易义别三阶。一是罗汉辟支所受。用事识中众生空观以为正因。无明为缘。二是种性解行所受。用事识中法空之观以为正因。无明为缘。三地上所受。事识中非有非无息想之解以为正因。无明为缘。妄中变易亦有三阶。一地前所受。用妄识中一切妄想依心之观。以为正因。无明为缘。二地上所受。用妄识中一切妄想依真之观。以为正因。无明为缘。三是八地以上所受。用妄识中唯真无妄息想之观。以为正因。无明为缘。问曰。唯真无妄之观。能令妄智更不牵后。云何能与变易作因。释言。此观望后同类。虽不牵生。望后胜品。非不能生。故得为因。此等观别。如前八识章中具辨。前分段死。因故缘新。由是因同缘有差异。此变易死。缘故因新。为是缘同因有差别。随义细论。分段之因变易之缘。非无差别。异相难分。是以不说。理实无明亦扶分段。四住之习。亦佐变易。相隐微少。故废不论(此五门竟)。

次辨断处。分段之中。五道差别断处不定。小乘法中。大位论之尽在无学。于中别分。三涂分段尽处有三。一不受处。依如成实。暖心已上一向不受。于彼宗中。暖心已上名为住分。不复退堕三涂中故。故彼成实引经证言。世上正见者。往来百千世。终不堕恶道。暖心已去名上正见。若依毗昙。忍心以上。方是住。一向不受三涂之报。涅槃经中亦同此说。据此言之。忍心以上。方得名为世上正见。此是第一不受处也。二非数灭处。依如毗昙。增上忍时。三恶道报。皆非数灭。于此一生。定断其因。不受报。故涅槃经中亦同此说。故涅槃言。增上忍时。三恶道报。当知。不从智缘而灭。三缘尽处。在见道中。润惑永断。业种燋故。人中分段。那含已去。不复更受。天分段者。罗汉辟支永更不受。大乘法中。大位分之。一切分段。尽在种性。故胜鬘云。分段死者。是虚伪众生。于中分别。分段现生死有其二种。一者定系为业所牵。定系时处。者所谓生后时。处谓六道。二不定系得业自在。得生自在。不系时处。不系时故。现生后时随意受之。不系处故。六道之中。随意受之。彼三涂中定系之者。十信已上修习身戒心慧行故。渐次断除。种性时尽。不定系者。种性已上渐次断除。初地时尽。地持据此宣说。初地离恶趣报。人天定者。种性已上渐次断除。初地时尽。若复通论。十信已上渐次断除。初地时尽。楞伽据此宣说。初地得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不定之者。初地以上渐次断除。至佛乃尽。于中分别。人分段者。八地时尽。故八地上名阿那含。更不重受臭身肉身。天分段者。至佛乃尽。故佛一人断有顶种。度生死流。然初地上。虽复说有人天分段。但有微习。谓于大悲应现身中。少有残气。无有能受分段报者。分段如是。次论变易。变易之中有因有果。尽处不定。小乘法中。变易之因尽有二处。一灭定暂灭。那含已上。二无余永灭。无学果中。变易之果。小乘未灭。大乘法中。变易之因。种性暂灭。至佛乃尽。变易之果。初地渐灭。至佛乃尽。二种生死。大况粗尔。

四生义三段分别(辨相一 通局二 宽狭三)

言四生者。谓胎卵湿化。言胎生者。如今人等。禀托精气而受报者名为胎生。言卵生者。如诸鸟等。依于卵壳而受形者名为卵生。言湿生者。如今夏日湿生虫等。不假父母。依湿受形名为湿生。言化生者。如诸天等。无所依托。无而忽起。名曰化生。若无依托。云何得生。如地论释。依业故生。生相如是。

次就五趣辨其通局。四生之中化生一种。全摄二趣及三少分。全摄二者。诸天地狱。一向化生。三少分者。人鬼及畜少分有之。如劫初时。人鬼及畜一切化生。今时多无。故曰少分。胎生一种。人鬼及畜少分有之。余趣全无。卵湿二生。唯在人畜。余趣皆无。人中卵生。如毗舍儿。毗舍法母生其肉卵。卵中有其三十二儿。如是等类。是卵生人。人湿生者。如顶生王。过去有王。名曰善住。顶生肉胞。十月满足中生一儿。因字顶生。如是等。此是湿生人。畜生道中卵湿可知。

次辨宽狭。如杂心问。为生摄趣。为趣摄生。论自释言。四生摄趣。非趣摄生。何故如是。一切五趣。无出四生。故生摄趣。五道中阴。皆是化生。五趣不收。是故五趣不摄四生。四生之义。略辨如是。

四有义六门分别(辨相一 就时分别二 就处分别三 五阴六根有具不具四 染净分别五 凡圣有无六)

第一辨相。四有之义。出阿含经。毗昙论中。具广分别。生死果报。是有不无。故名为有。有别不同。一门说四。四名是何。一者生有。二者死有。三者本有。四者中有。报分始起名为生有。命报终谢名为死有。生后死前名为本有。对死及中故说为本。两身之间。所受阴形名为中有。中有相隐。九句辨之。一定其有无。经论不同。毗昙法中。定有中阴。成实法中。一向定无。有无偏定。故成诤论。故涅槃云。我诸弟子。不解我意。唱言。如来宣说中阴。一向定有。一向定无。大乘所说。有无不定。上善重恶趣报速疾则无中阴。如五逆等。余业则有。异于偏定故无诤论。二定其生分。生有四种。胎卵湿化。一切中阴。同一化生。三辨其形类。中阴之形。彿缘生阴。趣天中阴。彿缘似天。乃至趣向地狱。中阴彿缘地狱。四明中阴形量大小。如论中说。生人中阴。如有知小儿。上天中阴。以渐转大。如是中阴。随所向处。小于生阴。准人可知。五辨其形色。如地持说。色有好恶。好色有二。一者极好。如明月光。二者微好。如波罗捺衣。恶色亦二。一者极恶。如夜黑闇。二者微恶。如黑羊毛光。然实中阴色万差。地持且就粗影为言。六明中阴趣向差别。如论中说。地狱中阴。向地狱时。足上头下。直趣地狱。至地狱中。受报之时。形如人立。诸天中阴。上趣天时。如箭射空。余则倚行。七明中阴相见不同。有人宣说。一切中阴。皆得相见。复有人言。上得见下。下不见上。如此说者。地狱中阴。唯得见于地狱中阴。不见余者。畜生中阴。能见畜生地狱中阴。不见余者。乃至天阴。能见一切五趣中阴。八明中阴所食不同。欲界中阴。具足四食。其中段食。还食生阴所食香气。上界中阴。则无段食。但有识触意思食等。九明中阴衣服有无。诸天中阴。一向有衣。人中不定。如近佛地诸大菩萨转轮圣王及白净比丘尼等。福德殊胜。又具惭愧中阴有衣。余者则无(此一门竟)。

次明四有时分久近。生有死有时分极短。唯止一念。故杂心云。生有及死有。是各一刹那。本有中有时分。不定。本有极短至一念。长则或经亿百千劫。中有长短。人说不同。有人宣说。极短一念。极长七日。如此说者。齐七日来必得生处。若七日来不得生处。前阴灭已更受中阴。有人复说。中阴极长寿七七日。七七日来必得生处。若不得处死而更生。复有人说。寿命不定。乃至父母未和合来。常在不灭。此诸说中。后说为善(此二门竟)。

次就三界五道之处分别四有。先就三界辨其通局。生死本有遍通三界。中有不定。小乘法中。欲色界有。无色则无。大乘法中。四空有色。以有色故。亦有中阴。故华严中。菩萨鼻根能闻无色宫殿之香。明知有色。次就趣论。当知四有遍通五趣(此三门竟)。

次辨根阴有具不具。阴谓五阴。根谓六根。先就五阴明具不具。生死本有。此三若在欲界之中定具五阴。色无色界大小不同。小乘说。彼色界地中无想天处。有色无心。四空地中。有心无色。不具五阴。余色界天齐具五阴。大乘说。彼无想天处。犹有心想。四空有色。是则三界皆具五阴。故地论言。乃至有顶增长一切五阴苦聚。中有一种。定具五阴。终无缺减。次就六根明具不具。生有之中。唯有意根。所缘之色。未成己体。故无身根。以无身故。亦无眼耳鼻舌等根。死有不定。欲界众生。渐命终者。唯有身根及与意根。最后灭坏。顿命终者。一念死时六根俱坏。色界众生。无渐命终。是故死时。六根俱坏。无色众生。大小不同。小乘说。彼唯有意根。最后灭坏。大乘说。彼犹有形色。与色界同。本有之中。诸根不定。欲界众生。多具六根。乃至极小。具身及意。色无色界。大小不同。小乘说。彼色界地中。除无想处。其余诸天。齐具六根。无想天中。无其意根。无色界中。单有意根。无余五种。大乘说。彼色无色界。齐具六根。何故如是。大乘说。彼无想无色有色心故。中有一种。定具六根。无残缺者。何故如是。中阴身中。受纯业果。不受杂业报。故具六根。又中阴身形。色精微无有余缘坏其根者。故具六根。又六根中。求受生处。是故中阴。定具六根。然此中阴六根猛利。净过诸天。一切世界。应受生处。见闻无碍。以其求生自在力故(此四门竟)。

次辨四有染净之义。生有一种。唯染无净。受生必是烦恼心故。余通染净。故杂心云。一染三有二。言一染者。是生有也。三有二者。本死及中通染净也。此乃局论凡夫二乘。若通菩萨愿力受生。是则四有皆通染净(此五门竟)。

次就凡圣分别四有。凡圣虽异。齐具四有。凡夫可知。圣人之中。学具四有。无学唯三。略无生有。无学圣人。更不生故。四有如是。

四识住义四门分别(辨相一 漏无漏分别二 就地分别三 三世分别四)

四识住者。五阴之中色受想行为识所依故名识住。住义云何。依如毗昙。心王之体。依于同时色受想行故名识住。问曰。彼宗心心数法同时相依。何故偏说识依余住不说受等依余住乎。释言。住义理实齐通。但识是王故偏说之。又破外道识依神住故说识住。若依成实。心起前后。不说同时相依而住。但说心识缘余四阴。缘而爱著。故名识住。问曰。彼宗贪在行心识中无贪。云何经中说为识住。释言。依彼贪有二种。一者起贪唯在行心。二者性贪遍在四心。性贪通故识中有之故得就识说为识住。何者性贪取性烦恼。执著境界故名性贪。问曰。性贪既通四心。以何义故偏说识住不说受住想行住等。释言。住义理通四心。今以三义偏说识住。一以初类后。识心在初。但言识住。余类可知。故不具论。二举弱显强。就四心中。识心取性最为微弱。乃至行心取性最强。就弱说住。增强可知。故阙不论。三为破外道说识依神故名识住。以彼外道多取心识依神我故。问曰。若言贪故住者。何故论言喜润故住。释言。理实贪著故住。贪心必由前喜而生。故说喜润。又后贪中。犹有喜义。助成彼贪。故说喜润。问曰。前说性贪故住。性贪常有。何假喜润。释言。识中所有性贪。是前行中重贪气分。彼前行中增上重贪。由喜润生。识中性贪。从本论之。故曰喜润。问曰。色等望于何识说为识住。若依毗昙。通望六识说为识住。成实法中。人解不同。有人释言。唯望意地行心说住。以彼行中贪爱强故。又人复言。通望六识行心说住。以前心无贪爱故。此皆不然。经说识住不言行住。云何说言望行心住。人复释言。彼宗之中想受及行。是通名识。故云识住。若言行心是通名识说识住者。论通非别。云何得分四识住异。当知。成实亦望六识说为识住。何以得知。毗昙法中。通望六识说为识住。成实不非。明知。共用。又六识中性贪义等住著不殊。故通望之以说识住。问曰。若言通望六识说识住者。六识之心局缘一色不缘余法。云何得有四种识住。释言。通望六识之心说四识住。非谓一一皆具四住。又问。五识局在一念。云何名住。此言住者。住著名住著。不以经停说为住故。一念五识。亦得名住。问曰。何故唯说色受想行等阴以为识住。不还说识以为识住。若依毗昙。识是心王。两王不并。故不说识以为识住。若依成实。识时少识。故不说识以为识住。云何少识。六识之中唯有意识通具续念。自余五识局在一念。不通相续。不如六想六受六行并通续念。故曰少识。少故不论。又复为分能住所住两义差别故。不说识以为识住(此一门竟)。

次就有漏无漏分别。有漏四阴。望有漏识名为识住。无漏则非。何故如是。毗昙释言。无漏之法。坏有漏识。故非识住。又无漏识。厌有漏法。亦非识住。又无漏识。于无漏法。亦不贪著。故非识住。有漏之识。于有漏法乐著不舍。故名识住。成实亦同(此二门竟)。

次就诸地分别识住。地谓九地。始从欲界乃至悲想。若依毗昙。要当地法望当地识说为识住。异地则非。粗细别故。若如是者。依下地身起上心时。下地之身。应非识住。论自释言。住相成就。犹名识住。若依成实。莫问自地及与他地。但有缘著。斯名识住(此三门竟)。

次就三世分别住义。若依毗昙。于三世中。同时相依。斯名识住。异时则非。若依成实。于三世莫问同时及与异时。但令缘著。皆是识住。不简前四识住义。略之云尔。

四食义两门分别(辨相一 就起分别二)

言四食者。所谓段食触食思食及与识食。此之四食。论释不同。若依成实。羹饭等事名为段食。冷暖等名为触食。或有众生。以思活命。名为思食。虽有此言。不知何思。有人释言。过去业思。是其命根。令命不断。说为思食。若如是者。一切众生所有寿命。皆由往思。不应言无。或当应以彼现在思想而活命者。说为思食。如思玄妙得不死等。有漏识心命报不坏名为识食。若依毗昙。欲界地中香味触等。是其段食。心数法中有漏触数。能知一切心心数法。令法今不散坏说为触食。有漏思数起后不绝说为思食。有漏心识。是其心王。能令一切诸心数法住持不坏。说为识食。问曰。无漏何故非食。释言。无漏坏相续相。是故非食(此一门竟)。

次就趣论。先论生阴。地狱之中。论释不同。若依成实。但有识食。毗昙法中。具有四食。彼说。地狱吞热铁等能坏饥饿。即为段食。余三心法常有可知。鬼畜两趣齐具四食。人中不定。若有心者。皆具四食。灭心之者。论说不同。若依毗昙。段食余势令身不坏。更无余食。故彼宗中入灭定者。远至七日即须出定。若过七日。段食势尽。起则身坏成实法中。灭心之者。现虽无心识得在故。犹名识食。以识食故。入灭定虽迳多时身亦不坏。天中不定。欲界诸天。与人相似。色界诸天。若依成实。唯有识食。毗昙法中。彼有心者。唯无段食。有余三种。若灭心者。四食俱无。无色界天。与色界中有心者同。无色界中。无灭心故。生阴如是。次辨中阴。成实法中。一切中阴。唯有识食。毗昙不定。欲界中阴。具有四食。随其所起。还食彼趣所食香气。以为段食。余三心法有之可知。色界中阴。唯无段食。有余三种。彼说。中阴虽有三食。思食最增。以求生故。四食如是。

五阴义七门分别(释名一 辨相二 先后次第三 三性分别四 漏无漏分别五 常无常分别六 三界有无七)

第一释名。言五阴者。所谓色受想行识也。质碍名色。又复形现亦名为色。领纳称受。毗昙亦言觉知名受。取相名想。毗昙亦言顺知名想起作名行。了别名识。毗昙亦云分别名识。此之五种。经名为阴。亦名为众。聚积名阴。阴积多法。故复名众。问曰。一色一受想等无多聚积。云何名阴而复名众。释言。此等阴积之分故名为阴。多中之分故复名众。如众僧中请得一人名请众僧。此亦如是(此一门竟)。

次辨体相。色阴之体。离合不定。总唯一色。或分为二。一内二外。眼等五根。是其内色。色等六尘。是其外色。或分为三。如毗昙说。一可见对。谓眼所行青黄等色。二不可见有对。谓耳鼻舌身所行之色。三不可见无对之色。意根所行无作之色。前二种色。为其对碍色根所对故名有对。后一无作。不为对碍色根所对故名无对。成实法中。宣说无作非色心故。唯有前二。略无第三。或分为六。所谓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色也。前五可知。法尘色者。若依毗昙。五根无作是法尘色。成实法中。过未五尘五根四大假名之色。是法尘色。或分为十。如涅槃说。故彼经中上下数处皆说十色。五根五尘。是其十也。彼经何故不说无作。彼说。无作但是色法非是色事。成身相微故阴不彰。或分十一。如毗昙说。五根五尘及无作色。是其十一。彼说。无作是身口业性。四大造故。色阴收。成实法中。色有十四。五根五尘及与四大。为十四也。有人说言。成实法中。声不成人。非是色阴。此言不然。阴积义异。成人法异。何得说言不成人故令声非阴。云何阴异成人法异。阴通内外。成人唯内。阴通色声。成人唯色。是其异也。云何知声是色阴。如彼成实色相品说。言色阴者。所谓四大及大所因色香味触。亦因四大所成五根。是等相触故有声生。举此以释色阴体相。宁非色阴。又毗昙中说声为阴。成实不非。明知。失用。问曰。毗昙说无作色以为色阴。成实法中何故不论。释言。成实宣说。无作为非色心。行阴所收。色阴不摄。故此不论。问曰。成实根尘之外别说四大。以为色阴。毗昙法中何不如是。释言。成实宣说。四大是假名色。揽四尘成。能成五根。根尘不收。故别说之。毗昙法中。宣说四大是实法色触入所摄。故不别说。色阴如是。次明受阴。受阴体中。广略不定。总唯一受。或分为二。一者身受。二者心受。如地持说。五识相应名为身受。意识相应名为心受。问曰。五识是心非身。何故与此相应之受名为身受。释言。此从所依以名。五识依于五根之身而生意心。故所生受名为身受。意识依心。故所生受名为心受。又复苦乐亦得分二。恶果名苦。善果名乐。一切报受无出善恶二业果故。问曰。舍受何受中摄。释言。乐摄。善业果故。或分为三。一苦二乐三不苦乐。亦名舍受。辨此三受。略有五门。一分三受。二定优劣。三明通局。四生过不同。五厌舍难易。就初门中差别有六。一当相分别。如彼成实受相品说。损恼身心名为苦受。增益身心名为乐受。非损非益名不苦乐。二对因分别。一切恶果。斯为苦。一切善果。说为乐舍。是义云何。依如毗昙。三禅已还下善业果。名之为乐。四禅已上上善业果。说以为舍。是则彼宗。三禅已还无舍受报。若依成实。分善为二。一欲界散善。二上界定善。散善之中增上业果说为乐受。微下业果名为舍受。以此微乐难觉知故。问曰。苦中亦有微下不善业果。何不名舍。偏说下乐为舍受乎。释言。苦果违害之法。性与情返。微有即觉。故入苦中。不得名舍。乐果顺情。非切心法。微者难觉。故分为舍。又复一切苦乐二受。皆用微细行苦为体。于行苦上。宣说苦受。苦受必重。为心觉恼故不名舍。于行苦上。宣说乐受。乐受必微。于中上者。为心觉适当相名乐。轻微之者。非心能觉。博名为舍。定善之中。下善业果。名之为乐。四禅已上胜善业果。说之为舍。以彼寂静难觉知故。三对缘分别。缘有三种。谓违顺中。违缘逼恼名为苦受。顺缘生适名为乐受。中境所生名为舍受。四对想分别。适想所起名为乐受。不适想生名为苦受。中容想发名为舍受。五对行分别。生嗔是苦。起贪是乐。生痴是舍。六就时分别。于中约对三缘辨之。若对违缘。相应时。苦离时生乐。久离则舍。若对顺缘。初受生乐。中受则舍。久受便苦。或有顺缘。相应时。乐离时生苦。久离则舍。若对中缘。初受时舍。久受生苦。离时生乐。或有中缘。初受时舍。久受乐著则生乐受离时生苦。以此六义分受为三。次明三受优劣不同。苦受最劣。乐舍二受。上中不定。若依毗昙。乐受定下。下善果故。舍受定上。上善果故。若依成实。在欲界地。舍受为中。乐受为上。在上二界。乐受为中。舍受为上。次明三受通局之义。依如毗昙。苦局欲界。乐通欲色。舍通三界。成实法中。粗同毗昙。以实细论。并通三界。故彼文言。苦乐随身至于四禅。忧喜随心至于有顶。次明三受生过不同于中有二。一明三受生过多少。苦生过少。局在欲界。生嗔恚故。乐生过中。在欲色界。能生不善秽污法故。舍过最多。遍通三界具生一切诸烦恼故。二明三受生过轻重。舍受最重。能起邪见。断灭善根。作阐提故。又生无明能为一切生死本故。苦乐二受轻重不定。若论所为。乐重苦轻。为求乐受。多作罪故。若论所生。苦重乐轻。嗔恚大罪。从苦生故。三受生过不同如是。次明三受厌舍难易。于中有二。一明三受起厌难易。欲界地中所有三受。苦为易厌。人憎恶故。舍受次难。不烦恼故。乐受最难保爱深故。若论上界乐舍二受。乐为易厌。以其粗动易憎恶故。舍受难厌。以其寂静难觉知故。二明三受舍之难易。苦受易舍。得初禅时。已远离故。问曰。若言初禅离苦。何故经言二禅灭苦。释言。初禅有眼耳身三种识在。此三识身苦根所依。所依未尽。是故不说初禅灭苦。理实苦受初禅灭尽。乐受次难。至四禅灭。舍受最难。涅槃时灭。三受如是。或分为五。所谓忧苦喜乐及舍。此之五种。随处不定。若在欲界。五识地中逼恼名苦。适悦称乐。意识地中虑恼名忧。庆悦名喜。六识地中中容受心。舍苦乐等。说之为舍。问曰。何故苦乐二受。流至意地返名忧喜。舍不如是。六识地中。通名为舍。释言。苦乐从微想生。忧喜二受。从强想发。为是须分。六识中舍。同微想生。为是不分。欲界如是。若在初禅。眼耳及身三识。身中适悦名乐。意识地中庆悦名喜。四识身中中容受心。说以为舍。三中喜受。通定内外。余二定外。初禅已上。无鼻舌识。亦无忧苦。为是不论。在二禅地。唯就意识。说喜说舍。在三禅中。唯就意地。说乐说舍。既在意地。何不名喜。乃说为乐。是乐性故。虽在意地。不得名喜。故杂心中。说之以为乐根意行。涅槃中说下名为喜。上名为乐。粗况似此。四禅已上。唯有意舍。更无余义。五受如是。或分为六。所谓六根所生受也。或分十八。六根所生。各有苦乐不苦不乐。故有十八。又成实说。十八意行。亦是十八。谓五意识第六意识所生之受。各有忧喜不忧不喜故为十八。或复分为三十六受。如成实说。六根所生各有苦乐不苦不乐。并通染净。是故合为三十六受。或分百八。如龙树说。前三十六。三世分别故有百八。若广分别。受乃无量。受阴如是。想阴体者。开合不定。总为一想。或分为三。一者适想。二不适想。三者非适非不适想。取顺名适。取违不适。取中容者。名为非适非不适想。或分为六。所谓六识相应想也。或分十八。六想之中。各有三种。适不适等。为十八也。随缘辨想。想亦无量。想阴如是。行阴体者。广略不定。总唯一行。或分为二。一者心法。二非心法。心法之中。依如毗昙。泛尔具论。有四十六。行阴所摄。。四十六者。通地有十。想欲触慧念思解脱忆定及受。善地有十。所谓无贪无嗔惭愧信倚不放逸不害精进及舍。通前二十。不善有二。谓无惭愧。以此通前为二十二。大烦恼中别数有五。不信懈怠无明悼放逸。以此通前为二十七。小烦恼中。有其十种。所谓忿恨诳悭嫉恼谄覆高害。以此通前为三十七。余数有五。所谓觉观睡眠及悔。以此通前为四十二。十使之中。别有四数。贪嗔慢疑。以此通前为四十六。此等如前三有为中具广分别。言四十四行阴摄者。就前四十六心法中。除受除想。自余一切皆行阴摄。问曰。何故诸心法中。偏分受想。别为两阴不入行中。杂心释言。受为爱根想为见本。以此二种轮转生死。故分别之。又复论言。受修诸禅。想修无色。以此二种别地义强故。别立阴。成实法中。心法无量。除识想受自余一切。皆行阴摄。心法如是。非心法中。依如毗昙。宣说十四不相应行为非色心。此亦如前三有为中具广分别。成实法中。唯说无作以为色心不相应行。问曰。五阴通皆是行。以何义故。偏说此一以为行阴。杂心释言。行阴之中。有为行多故偏名行。余四阴中。摄行少故。更与异名。行阴如是。次辨识阴开合不定。总唯一识。或分为二。一者有漏二者无漏。或分为三。一善二恶三者无记。或分为四。一善二恶三隐没无记。谓欲界地身边两见及上二界一切烦恼相应之心。四白净无记。所谓报生威仪工巧变化之心。或分为六。所谓六识。始从眼识乃至意识。或分为七。谓七心界前六识上加以意根。是其七也。或分为九。一方便善心。二生得善心。三不善心。四阴没无记。五报生心。六威仪心。七工巧心。八变化心。九无漏心。或分为十。一方便善心。所谓一切闻思修寿相应之心。二生得善心。过习所成信进念等相应之心。三不善心。谓欲界地除身边见自余一切不善结业相应之心。四隐没无记。谓欲界中身边见两及上二界一切烦恼相应之心。五报生心。谓三界中报无记心。六威仪心。所谓一切行住坐卧见闻等心。七工巧心。所谓一切营生之心。八变化心。谓作是念。我当化作如是事业。如是之心。九者学心。谓三乘人因体无漏及学等见。三乘因中断结无漏。是学心体。游观无漏。是学等见。十无学心。谓三乘人果体无漏及无学等见。三乘果中尽无生智。是无学体。游观无漏。是无学等见。或分十二。如杂心说。欲界有四。一者善心。二不善心。三隐没无记。四白净无记。色界有三。于前四中。除不善心。有余三种。无色亦然。此十有漏。并学无学为十二也。或分二十。欲界有八。一方便善。二生得善。三不善心。四隐没心。五报生心。六威仪心。七工巧心。八变化心。谓依上禅为欲界化色界有六。前八种中。除不善心及工巧心。一切上界。无有不善及工巧。故有余六种。无色有四。前八种中。除不善心威仪工巧及变化心。有余四种。并学无学为二十也。广则无量。识阴如是(此二门竟)。

次明五阴次第之义。诸论不同。毗昙法中。五阴同时。随义以论。有二次第。一顺二逆。顺次第者。先明色阴。次受次想次行后识。何故如是。论释有三。一粗细次第。色阴最粗。相状显著。故先明色。受细于色。粗余心法。如人所患首足等痛。觉恼增强。故次明受。想细于受。粗余心法。取相分明。故次明想。行细想受。粗于心识。作用相显。故次明行。识心最细。故在后说。二破患次第。如论中说。本际已来。男为女色。女为男色染著处故。先观色阴。令人厌离。乐受贪故染著于色。故次观受。想颠倒故。起乐受贪。故次观想。以其贪爱烦恼行故。起颠倒想。故次观行。以依心故。起烦恼行。故后观识。三观入次第。如论中说。二种色观。入佛法中。为甘露门。一不净观。二安般念故。先观色。以观色故。便知受妄。故次观受。知受妄已。想不颠倒故。次观想。想不倒故。烦恼不行。故次观行。烦恼不行。心则堪忍。故次观识。上来三种。是顺次第。逆次第者。翻前即是。如论中说。净秽之生。以心为本。故先观识。以观识故。烦恼微薄。故次观行。烦恼薄故。便起法想。想于一切苦无常等。故次明想。起法想故。贪受不生。故次观受。贪受息故。能见色过。故次观色此逆次第。毗昙如是。成实法中。阴起前后不得一时。次第如何。先明色阴。次识次想次受后行。何故如是。心识之起。必托六根。于中五识依五色根。意识一种。依于意根。从多为论。识依色生。故先明色。第二明识。于识所缘。分别取相。故次明想。于取想所。领纳违顺非违非顺。故次明受。于所受法。起贪嗔等。故次明行。大乘法中。亦说五阴体性同时。随用隐显。非无先后。其中次第。多同毗昙(此三门竟)。

次就三性分别五阴。言三性者。所谓善恶无记性也。依如毗昙。阴别有九。相从为三。所言九者。一生得善阴。二方便善阴。三无漏善阴。四不善。五阴五秽污五阴。六报生五阴。七威仪五阴。八工巧五阴。生得善者。一切众生。无始已来曾修善根。未起邪见断灭已来。此善相续。生便得之名生得善。生得善根。起身口业。是其色阴。余心法等。为余四阴。方便善者。于现在世。近友闻法。思惟修习起诸善根。是方便善。于中所起身口二业。是其色阴。余心法等。为余四阴。问曰。方便与生得善。同是现起。有何差别。释言。此二分齐难知。但由宿习。任性能起。是生得善。因他教化。闻法思惟。力励起者。是方便善。无漏善者。远离系缚。合理相应。是无漏善。于中道共无漏律仪。是其色阴。余心法等。为余四阴。言不善者。一切无惭无愧俱者。是不善阴。于中所起身口恶业。是其色阴。余四可知。问曰。善恶相对之法。善中得有生得方便。不善何故总说为一。不分二乎。释言。齐类理亦应然。但今为明恶法本来九品性成。非是方便进习始具。是故隐其方便之名。既隐方便。生得亦废。又复善法。难以顿成。须分上下令渐习故。说生得方便之异。恶法易断。总相厌离。是以不分生得方便两种之别。言秽污者。欲界地中身边两见。及上二界一切烦恼。能染污心。名为秽污。于中初禅秽污烦恼。能动身口。具五阴性。如彼梵王语诸梵众。汝但住此。我能令汝尽老死边。即是妄语。牛牵黑齿屏处求之。是身邪謟。此身与口。是其色阴。余心法等。是余四阴。欲界秽污。是迷理惑。不能亲发身口二业。二禅已上。烦恼微细。不动身口。无色界中。无身口业。一向不发。故无色阴。但有余四。言报生者。过因所生眼等诸根。是其色阴报。心法等为余四阴。言威仪者。身口进止。是其色阴起。此心法为余四阴。言工巧者。身营世务。口言分处。是其色阴。余四可知。言变化者。依其通体。或化色身。或化口语。是其色阴。欲起化时。先作是念。我今当作如是色像如是语言。以此起化心心数法。为余四阴。问曰。化心与身通体为一异。释言。是异。异相如何。变化心者。是起化心。身通体者。是起化力。又复化心。是远方便。身通体者。亲能起化。又复化心。唯是无记。身通体者。或时是善。或复无记。何故如是。通体有二。一是修慧。二是生慧。依定修得。是其修慧。天龙鬼等。不假习性。能变现。是其生慧。是修慧者。体性唯善。与定相应。生慧无记。又复化心。或自地收。或他地摄。起自地化。即自地收。起他地化。则他地摄。论其通体。唯在自地。问曰。何不直依通体而起变化。别从化心而起化乎。虽有通体能起化事。若无化心终不起化。故须化心。问曰。若使要从化心而起化者。何须通体。若无通体。虽有化心。欲化前事。终不能现故。复须之。问曰。化色为当正从化心而现。为当正从通体而发。释言。化色正依通体。远依化心。化心不能亲动身口。是故必依通体化也。九阴如是。相从三者。初三是善。次一不善。后五无记。毗昙如是。成实法中。唯一行阴。该通三性。余皆无记。大乘所说。多同毗昙(此四门竟)。

次就有漏无漏分别。依如毗昙。就向九种五阴之中。第三无漏。余八有漏。成实法中。义有两兼。若断漏故名为无漏。唯在行心。余皆有漏。若不生漏名为无漏。无学五阴。一向无漏。凡夫五阴。一向有漏。学人不定。若断结处。是其无漏。结未尽处。是其有漏。大乘法中真德五阴。一向无漏。分段因果。一向有漏。变易因果。随相无漏。体性有漏。以相顺理故名无漏。以性违故名为有漏(此五门竟)。

次辨五阴常无常义。小乘法中。一向无常。大乘法中。大位以分。生死五阴。一向无常。涅槃五阴。一向是常。故经说言。色是无常。因灭是色获得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随义通论。生死五阴。有常无常。涅槃亦尔。生死阴中。有相有实。六识七识。是其阴相。如来之藏。一在灭谛。是其阴实。阴相无常。阴实是常。涅槃阴中有体有用。体则是常。如上所说。用则无常。故经说言。功德庄严有为有漏有碍非常。良以随世有生灭故(此六门竟)。

次辨三界有无之义。小乘法中。四空无色。灭定涅槃一向无心。其无想定及无想报。两论不同。毗昙无心。成实有之。故彼论言。凡夫不能灭心心法。但无粗心。故说无想。大乘法中。四空有色。故涅槃言。如非想天。亦色非色。我说非色。非想既有。下三类然。又大乘中。说无想定乃至小乘无余涅槃悉皆有心。六识虽亡。七识心在。故说有心。以有心故。受想行识四阴不无。五阴之义。粗辨如是。

大乘义章卷第八(本终)

大乘义章卷第八(末)

六道义四门分别(释名一 开合二 辨相三 明因四)

第一释名。言六道者。所谓地狱畜生饿鬼人天修罗。是其六也。言地狱者。如杂心释。不可乐故名为地狱。地持中释。增上可厌故名泥犁。泥犁胡语。此云地狱。不乐可厌。其义一也。此之两释。皆对厌心以彰其过。非是当相解其名义。若正解之。言地狱者。就处名也。地下牢狱。是其生处。故云地狱。言畜生者。如杂心释。以傍行故名为畜生。此乃辨相。非解名义。若正解释。言畜生者。从主畜养以为名也。一切世人。或为啖食。或为驱使。畜积此生。行从是义。故名畜生。言饿鬼者。如杂心释。以从他求故名饿鬼。又常饥虚故名为饿。恐怯多畏故名为鬼。所言人者。如杂心释。意寂静故。名之为人。此就人德以释人也。以人能思断绝邪念。名意寂静。若依涅槃。以多恩义故名为人。人中父子亲戚相怜。名多恩义。所言天者。如杂心释。有光明故。名之为天。此随相释。又云天者。净故名天。天报清净。故名为净。若依地持。所受自然故名为天。阿修罗者。是外国语。此名劣天。又人相传名不酒神。阿之言无。修罗名酒。不知何义名不酒神。此之六种经名为趣。亦名为道。所言趣者。盖乃对因以名果也。因能向果。果为因趣。故名为趣。所言道者。从因名也。善恶两业。通人至果。名之为道。地狱等报。为道所诣。故名为道。故地持言。乘恶行往名为恶道。亦可道者。当相名也。六趣道别故名六道(此一门竟)。

次辨开合。开合不定。总之唯一分段生死。或分为二。一者恶趣。二者善趣。以此二门统摄斯尽。或分为三。所谓三界生死果也。或分为五。谓三恶道诸天及人。以何义故不说修罗。依法念经。修罗有二。一鬼二畜。良以鬼畜两趣摄故。更不别论。依伽陀经。修罗有三。一畜二鬼三者是天。以鬼畜天三趣摄故。不别论之。或分为六。如上所说。修罗虽复鬼畜等摄。种类众多。故别分之。随形异论。差别无量。开合如是(此二门竟)。

次辨其相。先辨地狱。地狱有二。一正地狱二边地狱。正地狱者。在大海下。粗分有八。细有一百三十六所。粗分八者。一活地狱。二黑绳地狱。三众合地狱。四叫唤地狱。五大叫唤地狱。六热地狱。七大热地狱。八阿鼻地狱。于此南方大海之下五百由旬。有阎罗界。阎罗是鬼。分判罪人。阎罗界下五百由旬。至活地狱。如龙树说。此地狱中诸受罪者。各共斗诤。恶心炽盛。手捉利刀。互相残害。闷绝而死。宿业缘故。凉风来吹。狱卒咄之。罪人还活。应声即活。行从是义名活地狱。多由杀生故生其中。此地狱下。有黑绳狱。一切苦具转过于前。以黑铁绳。拼诸罪人。悉令断绝。故云黑绳。此地狱中苦事众多。黑绳事显故偏名之。以其先世谗谤良善。妄言绮语两舌恶骂。枉杀无辜。或为奸史。酷暴无道。故生其中。此黑绳下次有众合。一切苦具转重于前。于中狱卒。化作种种虎狼师子猪羊牛犬一切种形。残害罪人。或复化作两山。相合铁轮铁网一切苦具治诸罪人。以众苦具同皆合会残害罪人。故云众合。以其先世多杀众生故生其中。此众合下次有叫唤。一切苦具转过于前。有大铁城五百由旬。狱卒在中。或斫或剥。或刃或刺。或鞭。或打。或棒或杵。打碎其头。或驱东西。如是非一。令诸罪人发声叫唤故名叫唤狱。良以先世斗称欺诳。非法断事。受寄不还。侵陵下劣。恼诸贫苦。或破城邑。伤害剥切。离他眷属。或复诈善诱诳杀之。令人叫唤故生其中。此叫唤下有大叫唤。一切苦具转重于前。狱卒于中。或驱罪人。入热铁屋。令大叫唤。名大叫唤。以其先世熏杀一切穴居众生。或复系闭坠陷深坑令大叫唤故生其中。此叫唤下。有热地狱。一切苦事。复转过前。此地狱中有二铜镬。一名难陀。二跋难陀。热沸碱水。涌波于中。狱卒罗刹。叉诸罪人投之中。或投炭坑。或投沸灰。或以脓血。而自煎熬。名热地狱。以其先世恼乱父母及诸师长一切沙门婆罗门等。令其心热故生其中。此下次有大热地狱。一切苦事转重于前。以其先世活煮众生。或复生烂。或以木贯。生而炙之。或烧山泽及诸聚落佛塔僧房。或推众生令坠汤火故生其中。此下次有阿鼻地狱。如涅槃说。此狱纵广八万由旬。其中苦事过前七狱及余别处。足二千倍。铁网罗覆。上火彻下。下火彻上。交过通彻。一人入中。身亦遍满。第二人入。身亦遍满。寿命一劫。苦无暂废。以其先世作五逆罪谤方等经。起大邪见谤无因果断灭善根。故生其中。十不善业。皆生此等八大狱中。向来且随粗相言耳。所言一百三十六者。前八地狱一一各有十六眷属。八是寒冰。八是炎火。八寒冰者。如龙树说。一安浮陀。此名多孔。应是陵山多诸孔穴故名多孔。亦可。此处冻诸罪人。令多穿穴故名多孔。二足浮陀。此名无孔。对前可知。此之二种。随相名之。三阿罗逻。此患寒声。四阿波波。亦患寒声。五名睺睺。亦是寒声。此之三种。从声以名。六沤钵罗。此名青莲。狱城相状。似青莲华故名青莲。亦可。此处冻诸罪人。似青莲色名沤钵罗。七钵头摩。此名红莲。释有两义准前可知。八名摩诃钵头摩。此名大红莲华。义亦同前此后三种。从色名也。八炎火者。一名炭坑。二名沸屎。三名烧林。四名剑树。五名刀道。六名刺棘。七名咸河。八名铜柱。前八大狱。东西南北各有二冰及二炎火。故有十六。八大地狱各有十六。即是一百二十八所。通八大狱便是一百三十六也。如法念经。明此一百三十六所。名字各异业果亦异。不可具论。正处如是。边地狱者。或铁围间。或余山中。或大海里。诸治罪处。名边地狱(地狱如是)。

次辨畜生。如法念经。说畜生中凡有三十四亿种类。于中具有四生不同四食之异。业果差殊。备如彼经。不可具说(畜生如是)。

次辨饿鬼。如法念说。饿鬼之中处要有二。一在人中。二在鬼界。如彼经说。阁浮提下五由百旬。纵广三万六千由旬。是饿鬼界。类别不同。有三十六。一镬身饿鬼。其形似镬。无有头顶眼耳鼻舌手足等相。住饿鬼界。初生之时。倍过人身。后渐增长。满一由旬。猛火满于镬身之中。焚烧其身。饥渴热恼。无能救者。人中十岁。当彼日夜。镬身于彼寿五百岁。以其先世为贪财利受雇屠杀。又受他寄抵拒不还。故生其中。二针口饿鬼。身大如山。口如针孔。亦住鬼界。寿同镬身。饥火烧身。燋燃无救。并受一切寒热众毒种种之苦。以其先世雇人屠杀。或有妇人夫令供养沙门净行。诳言道无如是等比。故生其中。三食吐鬼。四食粪鬼。五无食鬼。六食气鬼。七食法鬼。八食水鬼。九悕望鬼。十食唾鬼。十一食鬘鬼。十二食血鬼。十三食肉鬼。十四食香烟鬼。十五疾行鬼。十六伺便鬼。十七地下鬼。十八神通鬼。十九炽燃鬼。二十伺婴儿便鬼。二十一欲色鬼。二十二住海渚鬼。二十三使执杖鬼。是阎罗王。二十四食小儿鬼。二十五食人精气鬼。二十六罗刹鬼。二十七火炉烧食鬼。二十八住不净巷陌鬼。二十九食风鬼。三十食火炭鬼。三十一食毒鬼。三十二旷野鬼。三十三住冢间食热灰土鬼。三十四树中住鬼。三十五住四交道鬼。三十六杀身饿鬼。鬼别无量。要摄如此。其中果报业因各异。备如经说(饿鬼如是)。

次辨修罗。依伽陀罗。修罗有三。一天二鬼三者畜生。法念经中。唯说二种。鬼之与畜。鬼修罗者。是其杀身饿鬼所摄。住在地上众相山中。畜修罗者。住在北方须弥山侧海底地下。四重之别。入地二万一千由旬。有其罗睺阿修罗住。地旷一万三千由旬。城名光明。纵广正等八千由旬。有千柱殿。宝房行列。城地山池一切乐具皆以宝严。于其城内。有四宝园。各百由旬。一一园中。有三千种如愿之树。树皆真金。精灵虚妙。如云如影。其园池内杂宝色鸟。游集满中。王住此城。城外别有十三住处。于一一处各有无量阿修罗众。罗睺修罗。是师子儿。形如须弥。能变自身。大小随意人中五百岁。当彼日夜。罗睺于彼寿五千岁。有四婇女。从忆念生。有其十二那由他婇女。以为眷属。围绕罗睺。其王过去作婆罗门。于旷野处有一佛塔。高二十五里。于中画作种种佛像。种种华果。树林庄严。为火所烧。是婆罗门。救之得免。救已作念。我救此塔。有福以不。若有福者。愿得大身。又外道中。多行布施。故受斯报。余阿修罗。于过去世。见他杀生强逼令放。或为名利。或为王使。或习父祖不杀之法。非慈悲心。不持净戒。不作诸善。故生其中。次下二万一千由旬。是其勇健修罗住处。王名勇健。民名摩睺。此云骨咽。地名月鬘。渐广前地城名游戏。纵广正等八万由旬。严好过前。其城住在四金山中。其山高广五千由旬。王住此城。别更有城。名曰星鬘。民住其中。城外有园。纵广一万三千由旬。于中凡有七园差别。种种庄严。是诸修罗。于中受乐。勇健修罗。其形长大。如二须弥。若住自界。变身短小。势力转胜。人六百岁。当彼日夜。此地修罗寿六千岁。其王过去劫夺他物。供养外道离欲之人。故受斯报。余众往昔供养外道不离欲者。及破戒人。故生其中。次下二万一千由旬。有其华鬘修罗住处。王名华鬘。民名游戏。地名修那。城名鋡毗罗。纵广一万三千由旬。庄严微妙。转胜于前。华鬘修罗。所受之形。如三须弥。若住自界。现微小身。势力转增。人七百岁。当彼日夜。此地修罗。寿七千岁。其王过去。饮食施与破戒病人。故受斯报。余众前世因种种戏。聚物为食。用以施人。本无净心。故生其中。次下二万一千由旬。有钵诃婆毗摩质多修罗住处。王名钵诃。亦名波罗诃。此本一名。人语音异。亦名毗摩质多。所领之民。名一切忍。地名不动。广六万由旬。城名鋡毗罗。纵广一万三千由旬。七宝宫殿。微妙如天。毗摩质多。其形长大。如四须弥。若住本界。现微小身。势力过前三地修罗。人八百岁。当彼日夜。此地修罗。寿八千岁。其王前世无正见心。见持戒者来从乞求。久乃施之。施已语言。我今施汝。有何福德。我以痴故施汝饮食。邪见心施。故受斯报。余修罗众。于前世时。自为身故。守掌果树一切诸物。己所不用。然后惠人。故生其中。此诸修罗。与天怨对。共天战竞。备如经说。不可具陈(修罗如是)。

次辨人趣。人类无量。大约有四。谓四天下人报差别。四天下人。有八不同。一住处不同。须弥山南有一海渚。名阎浮提。纵广二十八万里。人住其上。东方有渚。名弗婆提。倍广阎浮。人住其上。西方有渚。名瞿耶尼。倍广弗婆。人住其上。北方有渚。名郁单越。倍广瞿耶。人住其上。二形相不同。南阎浮渚。其地尖邪。人面像之。弗婆提渚。地如半月。人面像之。瞿耶尼渚。地如满月。人面像之。北郁单越。其地正方。人面像之。三长短不同。阎浮提人。身长四肘。弗婆提人。身长八肘。瞿耶尼人。长十六肘。郁单越人。三十二肘。四寿命不同。阎浮提人。寿命不定。下极十岁。上极八万四千岁。弗婆提人。寿命二百五十岁。瞿耶尼人。寿五百岁。郁单越人。定寿千岁。唯郁单定。余皆不定。五果报不同。南阎浮提人。寿十岁时。或饥馑劫。或疫病劫。或刀兵劫。三劫互起。东西二方。饥馑劫时。饮食不足。而无饿死。疫病劫时。四大不和。而不丧命。刀兵劫时。少增嗔恚。不相杀害。北郁单越。全无变异。六优劣不同。若论受道。阎浮提上。弗婆次下。瞿耶渐劣。郁单最下。若论果报。郁单最上。瞿耶次下。弗婆渐劣。阎浮最下。七起业不同。东西南方具行十恶。郁单越国。但有绮语贪嗔邪见。绮语业道成而现行。余三业道成而不行。如十业章具广分别。八趣果不同。北郁单越。死皆生天。不向余趣。以无恶故。余三天下。所向不定(人趣如是)。

次辨天趣。天有欲色无色差别。欲天有六。一四天王天。须弥四面乾陀罗山。去地四万二千由旬。纵广亦然。上有四王。东有天王。名提头赖吒。此名治国。领揵闼婆及毗舍阇二部鬼神。南有天王。名毗楼勒。此名增长。主领鸠槃茶薜荔多二部鬼神。西有天王。名毗楼博。此名杂语。主领龙富单那二部之神。北有天王。名毗沙门。此名多闻。主领夜又罗刹二部鬼神。此四天王所领天众。种类有四。处别四十。种类四者。一鬘持天。余处名为持华鬘天。二迦留足天。此名鸟足天。三名常恣意天。四名三箜篌天。初鬘持天。有十住处。一名白摩尼。二名峻崖。三名果命。四名功德行。五名常喜。六名行道。七名爱欲。八名爱境。九名意动。十名游戏林。此十居在须弥四面龛窟中住。南方有二。东西亦然。北方有四。彼一一窟广千由旬。多有诸山宝树宝池无量庄严。人五十年。当彼日夜。彼天寿命五百岁也。此十天中业果各异。如法念说。迦留足天。有十住处。一行莲华。二名胜蜂。三名妙声。四名香乐。五名风行。六名鬘喜。七名普观。八常欢喜。九名爱香。十名均头。此十住处。皆绕须弥。业果差别如法念说。常恣意天。三箜篌天。各有十处。不可具论。初天如是。第二天者。名忉利天。此翻名为三十三天。在须弥顶。须弥山者。名善高山。亦名安明。去地八万四千由旬。纵广亦然。六万诸山。以为眷属。上有三十三处差别。中有帝城。名曰喜见。亦高八万四千由旬。帝城四面。各有八处。臣民所居。是中天王。名释提婆那民。此方翻名能为天主。释者是能。提婆是天。那民是主。佛亦呼之为憍尸迦。盖乃从其本姓为名。如龙树说。过去世时。摩伽陀国有婆罗门。姓憍尸迦。名曰迦陀。有大福德。与其同友三十二人共修善业。命终皆生忉利天上。各在一处。本憍尸迦。今为天主。故从本姓名憍尸迦。三十二友。即为辅臣。居在四面。左辅右弼。前承后仪。并其天主合三十三。是故名为三十三天。如法念经。具列名字广以分别。此前两天。是地居天。第三天者。名曰夜摩。此云妙善。于中凡有三十六处差别不同。是中天主。名牟修楼陀。第四天者。名兜率陀。此名妙足。如龙树说。盖乃从于天主为名。第五天者。名须涅蜜陀。此云化乐。自化乐具已得受用。故云化乐。第六天者。名婆舍跋提。此云他化自在天也。他化乐具已得受用。故曰化他。此他化上。别有魔天。处近他化。亦他化摄。此六是其欲界天也。问曰。欲界日月星天何天所摄释言。随近四天王摄。随别分之六天不收。何故如是。四天王天。是其地居。彼是空居。又六欲天。寿命短促。此寿一劫。是故不摄。欲天如是。色界天者。经论不同。若依杂心地持论等。有十八天。初二三禅。各有三天。第四禅中独有九天。故合十八。若依华严。色界具有二十二天。初禅有四。一是梵天。二梵众天。亦名梵身。此前两天。小梵生处。三梵辅天贵梵生处。四大梵天。是中间禅梵王生处。梵辅同在一处。臣民之别。二禅有四。一是光天。二少光天。三无量光天。四光音天。三禅有四。一者净天。二少净天。三无量净。四遍净天。四禅有十。当分有四。一者福天。二福生天。三福爱天。四广果天。依地持等。此四禅中。皆无初天。当应随近摄属第二。故不别论。此等差别。合有十二。第四禅中。随其别修更有六天。谓无想天及五净居。无想天者。与前广果同在一处。有诸外道。取此无想以为涅槃。修无想定。趣求斯报。是人命终。生广果处。初后有心。中间无心。经五百劫。以此别得无心法故。别为一天。五净居者。一无烦天。亦名无凡。二无热天。三善见天。四善现天。五阿迦尼吒天。此名无小。阿那含人。以无漏道。熏第四禅。熏有五阶。是故得此五天之报。何者五阶。谓下中上上中上上。下得无烦。乃至上上得无小天。熏之云何。那含先得第四禅竟。为熏禅故。于四禅中。先入百千无漏之心。次入百千有漏禅心。后入百千无漏之心。以渐略之。乃至先入二无漏心。次二有漏。后二无漏。是为熏禅方便道成。然后复入一无漏心。次一有漏。如是五遍合十五心。十是无漏。五是有漏。是为熏禅究竟成就。此五遍中。初品为下。乃至最后以为上上。以纯熟故。如是熏修第四禅竟。次熏三禅。次二次初。熏法同前。然后生彼五净居中。此五净居。那含住处。是故亦名五那含天。以此通前为二十二。依大智论。五净居上。别更有一菩萨净居。名摩醯首罗。此方名为大自在天。是第十地菩萨住处。以此通前。色界合有二十三天。无色有四。一是空处。二是识处。三无所有处。四者非想非非想处。此等因行。如八禅中具广分别。天趣如是(此三门竟)。

次辨其因。因有通别。通而论之。唯善与恶。善谓十善。恶谓十恶。十恶是其三涂通因。十善是其人天修罗三趣通因。故龙树言。恶有三品。谓下中上。下生饿鬼。中生畜生。上生地狱。地经之中亦同此说。善亦三品。下生修罗。中善生人。上善生天。问曰。修罗四恶趣摄。何故论言下善生中。释言。修罗杂业所招。是杂业中有善有恶。恶业得彼总报之果。故名恶趣。善业得彼别报乐受。是故名为下善生也。又复恶业得彼正报。故名恶趣。善得依果故说善生。问曰。诸余鬼畜等中亦有乐受并为善生。何故偏言善生修罗。释言。修罗乐受增上。如经中说。修罗所受。其次如天。是故偏言善生修罗。问曰。修罗乐既次天。感乐之善应名为中。何故名下。释言。彼乐施福所招。施福增上故乐如天。施福望戒。不及戒善。是故名下。问曰。施福能生胜乐。何故不能生善道身乃生恶趣。释言。善趣必由戒得。彼非戒善。是故不能生善趣身。又修罗中有鬼有畜。有是天者。鬼畜修罗。乐不从善生。总报恶得。故名恶趣。天修罗者。总报虽从善业而得。疑心劣故。不能会圣。是故名为下善生也。通因如是。若论别因。六道之中种类无量。业因皆异。如法念经具广分别。六道之义。辨之粗尔。

七识住义

七识住者。如经中说。何故说者。为破外道别计故也。有诸外道计识为我。择善而居。佛为破之。故说识住非我住也。识住不同。离分为七。七名是何。欲界人天。以之为一。初禅为二。二禅为三。三禅为四。空处为五。识处为六。无所有处以为第七。此之七处。心识乐安。故名识住。问曰。何故不名受住想行住等偏云识住。释言。住义理亦应通。但识是主故偏说耳。问曰。欲界有三恶趣。何故不说。论言三恶有苦煎迫识不乐安。是以不论。又问。色界具有四禅。第四禅中寂乐过下。以何义故不名识住。论自释言。第四禅中。有无想定。残害心识。识不乐居。故非识住。又四禅中。有五净居。趣入涅槃。亦残心识。识不乐在。故非识住。问曰。无色有四空处。以何义故。不说非想以为识住。论言。非想有灭尽定。亦残心识识不乐安。故非识住。七识住义。辨之粗尔。

八难义五门分别(释名一 辨相二 五趣分别三 烦恼业报分别四 约对四轮明治差别五)

第一释名。言八难者。一是地狱。二是畜生。三是饿鬼。四盲聋喑哑五世智辩聪。六佛前佛后。七郁单越国。八长寿天。初三后一。就趣彰名。于中初三。全摄三趣。是故直言地狱畜生饿鬼难也。第八一难。不尽天趣。长寿别之。是故名为长寿天难。盲聋喑哑世智辩聪。当体立称。正用盲聋世智辩聪以为难故。佛前佛后。就时彰目。郁单一难。处别为号。此之八种。能碍圣道。故名为难(此一门竟)。

次辩其相。此之八种。有四义故。所以是难。一苦障故难。二乐障故难。三恶增故难。四善微故难。一切三涂盲聋喑哑。苦障故难。长寿郁单乐障故难。世智辩聪。恶增故难。以其邪见违正道故。佛前佛后。善微故难。所言地狱鬼畜难者。一切三涂。报障深重。无能会圣。是故为难。问曰。若使三涂是难无会圣者。是义不然。如方等说。有诸众生。在地狱中。遇佛光明。寻光诣佛。闻法得道。如龙树说。鬼畜两趣。闻佛说法。有得道者。如长阿含天品中说。鬼子母神。闻法得道。如提谓经。诸龙鬼等。闻佛说法。亦皆得道。三涂之中。不妨会圣。云何是难。释言。三涂是障难处。不应得道。但有众生久习胜因。遇堕三恶。今值如来及大菩萨不思议力。为品缘故。有得道者。如难陀等。烦恼障缠。不应得道。佛为缘故。得入圣道。此亦如是。无有自力及舍利等小因缘故能入圣道。故名为难。又三恶中。值圣得道。多是权人。为引余生令起出心。示有所得。非是实凡。实凡不得。故名为难。所言盲聋喑哑难者。盲不睹圣。聋不闻法。哑不咨受。不堪入圣。是故为难。问曰。一切盲聋喑哑。悉皆是难。有非难者。释言。生盲生聋生哑是八难收。余者非难。问曰。一切盲聋喑哑。皆无见闻。不堪咨受。何故偏说生盲聋哑以为难乎。释言。若非生盲聋哑。容先见友闻法咨受后依阶道。以非全障。是故非难。世智辨者。有人聪利妄执难回。所以是难。所言佛前佛后难者。佛前佛后。无佛法时。不知出道。无心求圣。所以是难。问曰。辟支出无佛世。佛前佛后有何难乎。释言。辟支久修纯熟。自力能度。不假师教。其余众生。无如是者。故就余人说之为难。郁单越者。北郁单越乐报殊胜。睹无苦事。其中众生。慧力微弱。不知厌离观过求出。是故为难。问曰。欲天乐胜郁单。何故非难。释言。六天乐报虽胜。而彼天中慧力增强。堪能厌离观过求出。是以非难。又彼天中有佛所化镜林镜壁。诸天于中。见己来世所向恶趣。愁忧心深。失于天乐。如隔千世。无有遗余。又报欲尽。五衰现时。愁忧无赖。此二时中。能厌三有。趣求出离。是以非难。郁单越国。无如是事。所以是难。长寿天者。色无色界命报延长。下极半劫。名长寿天。彼天之中寂静安隐。凡夫生彼。多谓涅槃。保著情深。又无佛法可依求出。所以是难。问曰。经说生般涅槃行无行等皆在长寿得涅槃果。云何说言长寿是难。释言。难者就凡以说。彼生般等。是那含人。生上得灭。是以无过(此二门竟)。

次就五趣分别八难。地狱鬼畜在下三趣。盲聋世智佛前佛后及郁单越。人趣少分。但就人中。盲聋世智佛前佛后。除郁单越。在余三方。郁单唯在郁单越国。长寿一难。天趣少分。以欲界天非是难故(此三门竟)。

次就烦恼业报分别。地狱鬼畜盲聋喑哑长寿郁单。就报说难。于中地狱鬼畜盲聋。是其苦报。郁单长寿是其乐报。世智辨聪。是烦恼分邪见摄故。佛前佛后。烦恼业报三分不收。但无佛法可依求出。是故为难(此四门竟)。

次就四轮以辨对治。何者四轮。如成实说。一住善处。谓生中国。二依善人。谓值佛世。三自发正愿。谓具正见。四宿植善根。谓于现在诸根完具。此四唯在天人中有故。论名为天人四轮。所言轮者。就喻名也。能摧八难。出生圣道无漏法轮故。名为轮。四轮如是。治相云何。如论中说。初住善处。能摧五难。谓三恶趣长寿郁单。以在人天生住中国故。离斯五。依善人者。远离佛前佛后难也。以值佛世故离斯难。自发正愿。远离世智辨聪难也。以正求故离彼邪难。宿植善者。远离盲聋喑哑难也。具诸根故。远离彼难。八难如是。

九众生居义

九众生居如经中说。何故说者。为破外道总计故也。有诸外道。总计众生以为神我。择善而居。佛为破之。故说斯九是众生居非我居也。何者是乎。欲界人天。以之为一。初禅为二。二禅为三。三禅为四。无想为五。空处为六。识处为七。无所有处。以之为八。非想为九。此之九处。众生乐住名众生居。问曰。向前七识住中。不说无想及非想处。今此何故通说为居。释言。此处残害心识。故非识住。不灭众生。是故说为众生居也。问曰。欲界三涂之中亦有众生。何故不说为众生居。释言。众生同厌三恶。非乐住处。是以不说。又问。色界第四禅中。除无想天余有八天。众生乐住。何故不说为众生居。杂心释言。彼四禅中。有五净居。乐求涅槃。不欲久住。是故不说为众生居。余有福生福爱广果。或求净居。或求无色。或求涅槃。不欲久住。是故亦非众生居也。九居之义。略辨如是。

十二入义六门分别(释名一 出体二 辨相三 随义分别四 对阴分别五 对界分别六)

第一释名。十二入者。生识之处。名之为入。如八胜处名八除入。又复根尘迭相顺入。亦名为入。入义不同。离分十二。所谓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此十二中。初六是内。后六是外。内名六根。外名六尘。云何名眼。乃至名意。释有两义。一约对以论。对色名眼。乃至第六对法名意。二就能以释。能见名眼。能闻曰耳。能嗅称鼻。能尝名舌。能觉称身。能思曰意。云何名色。乃至名法。解云有二。一约对以释。对眼名色。乃至第六对意名法。二当相解释。质碍名色。通而论之。声香味等。皆悉质碍。而彼色尘。质碍相显。故偏名之。又复形显亦名为色。响韵称声。芬馥名香。此名不足。于中亦有腥臊臭等。不可备举。且存香称。此则是其不尽语门。可尝名味。可棠曰触。自体名法。名字如是。

第二门中。辨其体性。眼等五根。净色为体。依如毗昙。四大所造净色为体。若依成实。四大所成假色为体。问曰。四大既无增减。云何成根五种各别。释言。四大所成法尔。如外四大虽无增减。而其所成粟麦豆等各各差别。又由业故成根差别。有业能生一种四大集成眼根能见于色。乃至有业生一四大集成身根能觉于触。如施灯明得其眼根。施钟铃等得其耳根。如是一切。问曰。若使由业能见乃至能觉何用根乎。释言。虽复有业为因。必藉根缘。如谷虽复由业而得必藉种子。此亦如是。次辨意入。以心为体。依如毗昙。一切六识能生后义悉是意根。齐名意入。自余一切想受行等。以前生后。皆非意入。法入收故。问曰。若使一切六识能生后义悉是意根。所生六识通得名为意识以不。论自解释。依有二种。一者共依。六识共依意根而生。二不共依。六识之心各别依根。望其共依。同名意识。望不共依。眼等五识。各别受名。不名意识。若依成实。义释有三。一通相以论。一切四心。以前生后。悉是意根。同名意入。从前生义。齐名意识。法入所收。二简别五识。除生五识。自余一切识想受行。以前生后。悉是意入。据此一门。五识已前次第灭心。是法入收。非是意入。三对别名意识以明意入。识想受行四心之中。局唯分取行末之心生意识者以为意入。余者皆是法入所摄。大乘所说。与毗昙同。内入如是。次辨外入。色等五尘以色为体。依如毗昙。四大所造色声香等。以为五尘。成实法中。四大所因色香味触以为四尘。四大相击便有声发。是则四尘是四大因。声是大果。五尘如是。次辨法入。法入宽通。除前十一自余一切有为无为。悉是法入。体性如是。

第三门中。次辨其相。眼入有二。一肉二天。肉有二种。一者报根。二者长养。人鬼畜等所有眼根。从过因生说为报根。藉现饮食医药等缘而得眼者。说为长养。天眼之中。亦有二种。一者报根。二者方便。始从欲天至色究竟。报得净眼。是其报根。依于四禅修得天眼。是其方便。问曰。经中说有五眼。何故是中但说二种。释言。慧眼法眼佛眼。体是慧性。非是色根。故此不论。眼入如是。次辨耳入。与眼根同。鼻舌身入。亦有二种。一肉二天。肉与前同。天中但有报生之根。无其方便。何故如是。欲界诸天。为欲嗅香尝味觉触。又为严身。故有报根。色界诸天。为严身故。亦有报根。然鼻舌身非神通性。尘到方觉。不能玄知。故不依禅方便修起。问曰。若有天鼻舌身。经论之中何故不说。释言。经论实说上天有鼻舌身。但此三根非神通性。与人无别。故经论中。不说天鼻天舌通等。次辨意入。毗昙法中。六识生后。即为六意。成实法中。意有通别。行末之心。生意识者。以之为别。一切四心。生后为意。以之为通。别名之意义别有三。一五识后行末之心。生意识者。或为意入。二五意识后行末之心。生意识者。说为意入。三者第六独头识后行末之心。生意识者。说为意入。若有意入藉前五识开导生者。名五意识。不藉五识开导生者名为独头。别名如是。若论通者。要为四重。广为十二。言四重者。识想受行。能生一切。通名意根。齐名意入。言十二者。五识已后一重四心。五意识后一重四心。独头识后一重四心。三重四心各能生后。斯名意根。齐名意入。故有十二。随义别分意乃无量。次辨色入。总唯一色。或分为三。谓好恶中。或分为五。所谓青黄赤白黑色。或分二十。如毗昙说。所谓青黄赤白烟云尘雾光影明闇方圆长短高下正不正等。成实法中无其定数。但彼论中。唯说青黄赤白黑等诸杂之色。以为色尘。自余一切烟云尘雾方圆长等。皆是假色。法入所收。非是色入。光影明闇。于彼宗中。随其色相。青黄赤等诸色所摄。若复广论。色乃无量。次辨声入。总唯一声。或分为三。一者因受。四大之声。众生身大能生受心名受四大。依斯发声名为因受。二因不受。四大之声。谓外四大所发之声。三因俱声。所谓击鼓吹贝等声。内外俱发名曰因俱。广则无量。次辨香入。总唯一香。或分二种。如成实说。一成质香。即树香等。二缘生香。依彼香质缘生香气。离质而去。缘生不同。或时成地。如香熏衣令衣有香。或时成水。如香熏麻令油有香。或时成风。如风经过香树而来风中有香。或复孤游更无所成。此二香中。成质之香鼻根不闻。缘生香气来至鼻根。鼻根所得。问曰。香气来至鼻时。为当独来为更有伴。外道宣说。十微相扶来至鼻根。言十微者。色等五尘地等五大。毗昙宣说。八微相扶来至鼻根。言八微者。前十微中除声及空。成实论中广破此义。若言香气与彼色等俱来至鼻。前质应减亦可都尽。又如烧香质坏香盛。明知。不与色等俱来。唯与风大俱来至鼻。或复孤来。或分为三。如杂心说。谓好恶中。此好恶中。随情分别。顺情名好。违情名恶。非违非顺说以为中。随相别论。香乃无量。次辨味入。总唯一味。或分为三。谓好恶中。或分为六。谓辛苦甜酢醎淡别。如涅槃中宣说。甜酥八味具足。彼文不数。不知是何。随别以分。味亦无量。味辨触入。总唯一触。或分为三。谓好恶中。或分十一。如毗昙说。谓坚湿暖动轻重涩滑冷饥渴等。坚是地大。湿是水大。暖是火大。动是风大。此四能造。后七所造。后七虽复四大所造。于中亦有增微不同。如杂心说。火风增故轻。地水增故重。地风增故涩。水火增故滑。水风增故冷。风增故饥。火增故渴。以义推之。触应十五。十一如前。更应有四。地火偏增应立强(劬仰反)触。地增故饱。水增故满。成实中有毗昙不说。四大齐等。应当立一调停之触。论中不辨。以此通前。故应十五。成实法中触无定数。以义推之。有三十九。一坚.二软.三轻.四重.五强.六弱.七冷.八热.九涩.十滑.十一强.十二濯。此之十二。是其外触。十三猗乐。身离恼患自觉猗适故名猗乐。十四疲极.十五不疲极.十六病.十七老.十八身利.十九身钝.二十身懒.二十一身重.二十二迷.二十三闷.二十四瞪瞢.二十五疼.二十六痹.二十七频申.二十八饥.二十九渴.三十者饱.三十一满.三十二嗜乐。便其所喜故云嗜乐。三十三不嗜。身所不便名不嗜乐。三十四者懵.三十五者欠呿.三十六者痛.三十七者痒.三十八者急如坐禅人所得急触。三十九者缓。此后所列二十七种。是其内触。此诸触中。前三十四。是彼成实触品中说。后之五种。随义准置。此等皆是身之所觉。故通名触。问曰。猗等是心数法。云何说之为触入乎。释言。触入皆是色法。寄心显别。若复广论。触亦无量。次辨法入。总唯一法。或分为二。一者有为。二者无为。或分为六。有为有三。一色二心三非色非心。依如毗昙。善恶无作以为色法。想受行等。以为心法。自余十四不相应行。为非色心。若依成实。过未五尘身口作业及四大等假名之色。以为色法。五识已前次第灭心。以为心法。若复通论。一切六识从前生义。悉是心法。假名众生。善恶无作为非色心。无为亦三。谓虚空数灭及非数灭。此义如前三无为章具广分别。相别如是。

第四门中。随义分别。于中有六。一假实分别。二三世分别。三三界分别。四离合分别。五就因分别。六就报分别。初假实者。眼等五根。外道宣说。是定性有。毗昙法中。破彼定性。宣说眼等从因缘生。虽说从缘。而体是实非处非假。成实法中。一向是假。以揽诸大集成根故。第六意入毗昙是实。成实法中。亦实亦假。一念生后。名之为实。三相成念目之为假。色等五尘。毗昙法中。一向是实。成实法中。亦实亦假。五尘之法。止现一念。不通相续。名之为实。又复不揽余尘余大假以集成故名为实。所言假者。释有两义。一因和合。揽细成粗。邻空之色。以之为细。多集可见。目之为粗。二法和合。苦无常等同体虚集。故名为假。大乘法中。亦实亦假。实义同前。假有五种。一因和合。二法和合。此二同前。三妄想虚假。色等诸法。诳想假有如虚空华。四妄想虚假。色等皆从妄心假集如梦所见。五者真实缘集之假。谓依真识缘集色等。故经中说。三界虚妄皆一心作。论自释言。皆心作者。谓真心作。具斯五义。故名假矣。次辨法入。毗昙唯实。成实法中。随相以论。有实有假。过未五尘三无为等。是其实法。自余一切。我人众生舍宅军众丛林草木四大等法。悉是假名。据理以论。一切诸法悉是假名。四假摄故。大乘亦尔(此一门竟)。

次就三世辨定诸入。依如毗昙。十二入法。并通三世。若依成实。六根五尘。局唯现在一刹那顷。不通过未。在过未者。法入摄故。法入一种。该通三世。以法宽故。大乘法中。文无定判。多同毗昙(此二门竟)。

次就三界分别诸入。香味二尘。小乘法中。唯在欲界。上界则无。上界无其段食性故。大乘法中。诸佛菩萨真实报果。不属三界。余则如前。眼等五根色声触尘。小乘法中。定在欲色。大乘法中。若佛菩萨真实报果。不属三界。余通三界。大乘宣说。无色界中。犹有色故。意入法入。若无漏者。不属三界。余通三界(此三门竟)。

次辨根尘离合之义。外道宣说。六根六尘。合而生知。根尘异处。云何得合。彼说。眼根有其神光。去到前尘。故能见色。余之四根。无光至尘。以神我力。感尘至根。是故合知。意根一种。神我将去。往到前境。故能知法。成实论中。广破此义。眼光若去。应见中间粗细之物。又若光去。见火应烧。见水应湿。又若光去。遥睹远色。应当迟见。见远不迟。明知不去。又光若去。遥见远色。不应生疑。又若光去。水精中物渊中鱼石。眼悉见之。云何得到。又若见色合而见者。现见以物置于眼中。自所不了。明知不合。若言由我令余四尘来至根者。是中但阴。何处有我说为能感。若根无光。神我之力不能将去。尘亦无光。神我之力。焉能使来。又声味等。不离质体。纵有神我。何能使彼离质而来。问曰。若声不离质者。彼此隔绝。云何可闻。释言。世间见闻法尔。如色虽远眼能见之。声亦如是。何足可怪。若言神我将意去者。是中无我。谁将意去。又意若去。身中无心。应名死人。人不名死。明知不去又意若去。他方之物。不见闻处。具应知之。以不知故。明知不去。所破如是。正义云何。成实法中。眼根一种。离而生知。鼻舌及身。合而生知。耳根一种。亦离亦合。耳鸣之声。合而得闻。自余外声。离而得闻。意非色法。无到不到。非离非合。若依杂心。眼耳二根。离而生知。虽闻耳鸣。亦是离闻。鼻舌及身。与成实同。意根一种。亦离亦合。故彼偈言。二境不近受。远近境界一。余一向近受。二境不近者。所谓眼耳。远近境一者。所谓意根。余一向近者。谓鼻舌身(此四门竟)。

次就因义分别诸入。十二入中眼等五根香味触尘是无记法。一向非因。色声二尘论说不同。成实法中一向非因。彼说。五尘无罪福性。是故非因。毗昙法中。有因非因。身口业中善恶色声。一向是因。余者非因。意根法尘。通因非因。意根之中善恶俱者。说之为因。余者非因。法尘之中。诸业烦恼及此相应共有之法。判之为因。余者非因(此五门竟)。

次就报义分别诸入。眼等五根依如成实。一向是报。毗昙法中有报非报。过因生者。说之为报。长养之根及依禅定修习起者。说为非报。意入一种。通报非报。色等五尘。成实唯报。毗昙法中。声入一种一向非报。何故如是。彼论宣说。色报无间。声声有间。是故非报。又复色报。酬因已定。不随心转。声则不尔。大小随心轻重任意。是故非报。问曰。若言声非报者。经中宣说。施钟铃等得好音声。云何非报。论自释言。由施钟铃得好四大。在于咽喉发声微妙。从其所依故说为报。声体非报。余之四尘。通报非报。报根俱者。说之为报。余者非报。问曰。外色香味触等是其依果。云何非报。论自释言。善恶业风。吹诸众生。往好恶处。而所往处。不由业生。是故非报。大乘法中。色等五尘。通报非报。从过因生。一向是报。变化所为及余一切。现方便起皆悉非报。法入之中。通报非报。善恶等法。三无为等。说为非报。余者是报。义别如是。

第五门中。对阴分别。阴谓五阴。分一色阴。以为十入及一少分。五根五尘。是其十入。言少分者。依如毗昙。法入之中善恶无作。是其色阴。若依成实。法入之中过未五尘及四大等假名之色。是其色阴。故言少分。余四阴中依如毗昙。分取识阴。以为意入。想受及行。摄属法入。若依成实。随义通论。一切四心能生后义悉是意入。一切心识从前生义悉属法入。若简五识。五识已前次第灭心。是其法入。余皆意入。皆是通名意根摄故。若当对彼别名意识。行末之心生意识者。是其意入。余皆法入。

第六门中对界分别。此十二入对十八界。云何分别。依如毗昙。五根六尘十八界中即为十一。意入之中分出六识。通前合为十八界义。若依成实。五根五尘十八界中即为十一。法入之中开分六识。通前合为十八界义。彼宗六识。法入摄故。十二入义。略辨如是。

十八界义十一门分别(释名一 三聚分别二 内外分别三 三性分别四 就地分别五 有为无为分别六 有漏无漏分别七 学等分别八 三断分别九 三对分别十 识缘不同十一)

第一释名。眼等六根色等六尘及与六识。是其十八。能生曰根。能生识故。能坌名尘。坌污心故。然此色等。当法立名名六境界。而言尘者。偏对染心以彰名也。良以净心。多缘理生。染依事起。故偏对染以名尘矣。能了曰识。了诸尘故。此之十八。经名为界。亦名为性。界别名界。性别名性。诸法性别故名为界(此一门竟)。

次就三聚分别诸界。言三聚者。所谓色心非色非心。十八界中。五根五尘一向是色。意根六识一向是心。法界之中。备含三聚。依如毗昙。善恶无作以为色法。想受行等以为心法。自余十四不相应行及三无为。为非色心。成实法中。过未五尘四大等色。以为色法。五识已前次第灭心。是其心法。假名众生善恶无作三无为等。为非色心。三聚如是。色中别以三门分别。一就四大分别诸色。依如成实。色香味触是四大因。能成四大。不为大成。声尘一种。是四大果。依四大生。不揽大成。眼等五根为四大成。法界中色。义则不定。若论过未五尘色法。同前五尘。不为大成。过未五根。同前五根。为四大成。余外假色亦四大成。四大相望。得有相生。无相成理。毗昙法中。眼等五根色声香味及法尘色。皆四大造。触界不定。轻等七种。是四大造。坚湿暖动。四大之触。非四大造。问曰。为当一种四大具造诸色为当别造。论者不同。有人宣说。一种四大具造诸色。有人复言。聚者同造。异者别造。杂心所存。四大别造。都无共理。二就对分别。色有三种。一可见有对。二不可见有对。三不可见无对。色界一种。可见有对。为眼所行名为可见。为其对碍色根所对故名有对。声香味触。是不可见有对。非眼所行名不可见。有对同前。眼等五根及无作色。是不可见无对。非眼所行。故不可见。为意所缘。不为对碍色根所对。故名无对。三约受分别。若有色法破坏逼迫能生觉心。名之为受。不生觉心。名为不受。如杂心说。眼等五根。若现在者。能生受心。名之为受。若在过未不生觉心。名为不受。色香味触。在于现在。不离根者。名之为受。余者不受。声尘及与法尘中色。一向不受。不生觉故。色法如是。次辨心法。于中约就觉观分别。依如毗昙。五识之中。定有觉观。意根意识及与法界。义别三种。初禅已还。定有觉观。中间禅地。无觉有观。二禅已上。定无觉观。问曰。五识何不如是。释言。五识唯在欲界初禅中有。上地则无。是故五识唯在觉观。若依成实。五识之中定无觉观。以五识中无思惟故。意根意识及心法界粗同毗昙。细则不同。彼宗宣说。觉观一心。遍通三界。以是心之粗细相故。就三界中。欲界地心。定有觉观。色无色界。禅方便有。定体则无。以其寂故。心法如是。次辨非色非心之法。于中约就有无分别。若对空理。一切法界斯名为有。故地持云。有为无为。名之为有。无我我所。名无所有。随相分别。三无为法。是其非色非心无法。有则不定。毗昙法中宣说。十四不相应行。以为非色非心有法。成实宣说。假名众生善恶无作。以为非色非心有法(此二门竟)。

次就内外分别诸界。于中若就三分论之。六根是内。六尘是外。六识为中。两分论之。根尘如上。六识不定。毗昙法中。摄之为内。故彼论言。内界说十二。成实不尔。彼宗六识。法入所摄。是则六识摄之在外(此三门竟)。

次就三性分别诸界。善恶无记。是其三性。依如成实。五根五尘及与五识。一向无记。意根意识及与法界。该通三性。毗昙法中。眼等五根香味触尘。一向无记。余通三性。故彼论言。无记谓八种。余则善不善。意根意识及与法界善恶可知。何者是其色声五识善恶之义。依如彼宗。善心礼拜赞叹等事。是善色声。恶心发动身口二业。是恶色声。五识地中缘善境界而生五识。判之为善。若缘可贪可嗔等境而生五识。判为不善。问曰。何故毗昙法中宣说色声该通三性。成实法中唯说无记。释言。毗昙身口二业。是色声性。故通三性。成实法中一切善恶。皆在假中。实中则无。然彼论中。五尘唯实不通假名。故无善恶。问曰。何故善之与恶唯在假中不通实法。释言。彼宗相续之中。方有损益。一念无故。又问五识毗昙法中说通三性。何故成实说唯无记。释言。毗昙不立假义。宣说善恶皆在实中。是故一念五识之中。得有善恶。成实善恶假中方有。五识唯实。故无善恶。又复毗昙。心法同时。五识心边。有善恶数。以王从数。故说善恶。成实法中。心独不并。五识心起直了五尘。更无余义。故无善恶。问曰。若使成实法中五识无记无善恶者。五识之心应非妙行。释言。彼宗五识心体。实非妙行。五识心后行中无过。方名妙行。大乘所说。凡夫二乘与毗昙同。诸佛菩萨实报境界。根识唯善。尘通三性(此四门竟)。

次就自地他地分别。言自地者。身在欲界。于自地中。根尘及识。一切具足。身在初禅。于自地中。六根具足。尘但有四。色声触法。彼无段食。故无香味。识亦有四。除鼻舌识。无香味故。身在二禅乃至四禅。于自地中。六根四尘与初禅同。识则不定。毗昙法中。但有意识。余识皆无。若无余识。云何而得见色闻声觉触等事。彼论宣说。二禅已上借初禅识。故得见色闻声觉触。成实说彼与初禅同。当地具有眼耳身意四种识。故身在四空。义则不定。小乘法中。但有意根意识法界。大乘说彼根尘及识与四禅同。大乘说彼犹有色。故自地如是。言他地者。鼻舌身根及彼根识。唯当地起不通他地。眼耳意根及此根识。身在下地。于上地中。随所有处。皆悉得起。六尘之中香味及触。唯为自地根识所了。不通他地。无玄知故。色界声界。小乘法中。四禅已还。随身何处。于他地中。皆得见闻。不通无色。大乘所说。色界已还。与小乘同。无色界中。有同有异。说彼凡夫二乘之人。在无色界。于他地中所有色声。皆不见闻。心微劣故。此同小乘。菩萨在彼。于他地中。一切色声。皆得见闻。心自在故。根明利故。此异小乘。法界不定。依如毗昙。有漏法界。四禅已还。随身何处。于他地中。皆得缘知。生住无色。则不如是。唯缘自地及上地法。不缘下地。故彼论言。无色不缘下地有漏。无漏法界。则不如是。于他地中。随身何处。皆得缘知。不简上下。若依成实。一切他地有漏无漏。于三界中。随身何处。皆得缘知。然彼论中。说无色界。虽缘下地有漏之法。心不通畅。如烧筋羽。非是不缘。大乘法中。与成实同。问曰。有人身在欲界用初禅眼。见自地色及他地色。所生眼识何地所摄。释言。所生初禅地摄。依眼生故。又问。有人身在欲界及初禅地用二禅眼。乃至用彼四禅地眼。见自地色及他地色。所生眼识何地所摄。依如毗昙。皆初禅摄。彼宗之中二禅已上。皆无眼识。借初禅识。了诸色故所言借者。二禅已上所有眼识与初禅识。粗细相似。是故言借。不从彼来说为借矣。有人身生二禅已上。用自地眼及他地眼。见自地色及他地色。所生眼识当知。亦是初禅所摄。类上可知。若依成实。一切眼识。随眼处说。不借下识。大乘法中。文无定判。多同成实。无借识故。眼识既然。耳识同尔。若论身识。初禅已还。即当地说。二禅已上。所觉之触。必在当地。所生之识。亦初禅摄(此五门竟)。

次就有为无为分别。小乘法中前之十七。一向有为。法界该通有为无为。色法心法非色心法。是其有为。虚空数灭及非数灭。是其无为。大乘法中。诸佛菩萨真实根识体则无为。用现有为。六尘之中。三无为法。一向无为。自余一切。就佛菩萨实报说者。是其无为。余者有为(此六门竟)。

次就有漏无漏分别。毗昙法中五根五尘及与五识。一向有漏。从漏生故。漏依住故。意根意识及与法界。通漏无漏。成实法中。若断漏故。名为无漏。与毗昙同。若不生漏名无漏者。凡夫诸界。一向有漏无学诸界。一向无漏。学人不定。已断结处。一切无漏。未断结处。一切有漏。大乘法中。诸佛菩萨实报根识。体则无漏。明现有漏。六尘之中。通漏无漏。色等五尘。就佛菩萨实报说者。是其无漏。余是有漏。法尘之中。数灭无为。一向无漏。余如五尘(此七门竟)。

次就学等分别诸界。法有三种。一是学法。谓三乘人无漏之因。二无学法。谓三乘人无漏之果。三者非学及非无学。谓余一切有漏诸法及三无为。学等如是。小乘法中。意根意识及与法界。义通三种。无漏之因。及学等见。说之为学。学人泛尔游观无漏不断结者。名学等见。无漏极果及彼无学等见智者。说为无学。何者是其无漏极果。所谓尽智及无生智。何者是其无学等见。谓无学人游观无漏。自余意根意识法界。说为非学及非无学。余十五界。一向非学及非无学。大乘所辨。凡夫二乘十八界法与小乘同。诸佛菩萨十八界法。皆通三种。一切菩萨实报境界根尘及识。悉名为学。如地持说。种性菩萨六入殊胜。无始法尔。及从先来修善。所得如是。一切是学六根。依此生心。是学六识。实报所得净土境界。及依三昧所现境界。是学六尘。一切如来实报境界根尘及识。是其无学。余者非学及非无学(此八门竟)。

次就三断分别诸界。言三断者。一是见断。二是修断。三是无断。见谛断法名为见断。修道断法名为修断。自余无漏无为法等名为无断。依如毗昙。五根五尘及与五识。此十五界唯修道断。自余三界。亦见谛断。亦修道断。亦是无断。见惑俱者。说为见断。修惑俱者。说为修断。余名无断。若依成实。五根五尘及与五识。通见谛断及修道断。不通无断。断见惑故。令彼三涂五根五尘五识不生。判为见断。断修惑故。令彼人天五根五尘五识不起。判为修断。故彼论言。见断法者。谓示相我慢及彼所起诸余法也。修断法者。不示相慢及彼所起诸余法也。见谛惑体。是示相慢。所起业报。是其余法。修道惑体。不示相慢所起业果。是其余法。彼成实中。断因果丧。斯名数灭。是故见修二种惑果。从其根本说为见断。及修道断。意根意识及与法界。与毗昙同。大乘法中十八界法。皆通三种。初地所除一切生死十八界法。斯名见断。二地已上一切所除十八界法。是其修断。诸佛菩萨实报所成根识无断。尘通三种(此九门竟)。

次就三对分别诸界。言三对者。如杂心说。一境界有对。二障碍有对。三缘有对。境界有对者。一切色根及心心法。能于外境嘱对分了名境有对。于此门中。六根六识及心法界。是其有对。色等五尘及法界中非心之法。是其无对。以非情故。障有对者。色根色尘共相碍对。障隔不通名障有对。于此门中十界有对。所谓眼耳鼻舌身根色等五尘。余七心界及心法界。一向无对。非是色色相对碍故。问曰。若使五根五尘是障碍者。眼等根处不应得有色香味等。若得有者便非障碍。论言。各住极微聚故犹名障碍。缘有对者。心心法等。对境能缘名缘有对。于此门中。七界少分。是其有对。谓七心界法界少分。余者无对。以无缘故(此十门竟)。

次约诸识明缘不同。如杂心说。色界二识识。乃至触亦然。诸余十三界。一向意识缘。此乃宣说。色等五尘。当分为彼五识所缘。意识通缘一切法故。亦得缘之。自余六根六识法尘。五识不了。唯意识缘。成实法中文无定判。人释不同。有人释言。与毗昙同。有人复言。六根六识及与法尘与毗昙同。唯意识缘。色等五尘。唯五识缘。意识不缘。若意识缘。盲应见色。聋应闻声。不触之物。应知坚软。如是一切。以盲聋等不见闻故。明意不缘。大智论中。同此后释。据实论之。意识通缘一切五尘。但不分了。何故得知。如人现在缘于十方一切色声香味触等。明知通缘。所以不了色香味等。非意正境。是故不了。若得通缘。龙树何故宣说意识不知五尘。释言。龙树云不知者。不如五识知之显了。故言不知。非全不缘。十八界义。略之云尔。

二十五有义

二十五有。出涅槃经。从因有果故名为有。有别不同。为二十五。何者是乎。如经中说。欲界十四。所谓地狱畜生饿鬼及与修罗。即以为四。四天下人。复以为四。通前为八。欲界六天复以为六。通前十四。色界有七。通前合为二十一有。彼四禅地即以为四。中间梵王以为第五。无想天处以为第六。一切净居合为第七。无色有四。谓四空处通前合为二十五也。问曰。何故四天下人分为四种。五净居等合之为一。释言。离合各随所宜。今据一门且分如是。二十五有。辨之粗尔。

四十居止义

言居止者。三界众生所居住处名为居止。止处不同。分为四十。于中欲界有二十处。八大地狱。即以为八。畜生饿鬼。复以为二。通前为十。四天下人并六欲天。复以为十。通前二十。色界地中有其十六。初禅有二。谓梵身天及梵辅天。初禅地中有大梵王。何故不说。与梵辅天同在一处。故不别论。二禅有三。谓少光天无量光天及光音天。通前为五。三禅有三。谓少净天无量净天及遍净天。通前为八。四禅地中当分为三。所谓福爱福生广果。通前十一。及五那含通前十六。无想与彼广果一处。故不别说。以此十六。通前合为三十六处。无色四天。通前四十。若就色界。别分大梵及无想天。是则居止。有四十二。居止如是。

大乘义章卷第八(末终)


  上一篇: 返回列表

  下一篇: 三论玄义 (1卷)〖隋 吉藏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