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一八年农历二月初六(阳历三月十八日),南怀瑾生于浙江温州乐清县翁佯镇地团村.小名银奶,生肖属马.
大凡介绍一个名人,都从他呱呱坠地开始,接着介绍一大堆生他养他的那一方土地;我写南老师,也不想免掉这一“俗 套”。
南老师的家乡温州,也是我的家乡。这十几年来,温州的 知名度一直居高不下,不仅在国内有名,甚至远播海外.我这个在外地的温州人.连带着也沾了不少光,同时也连带着受了 不少累.我回答了别人的“府上在什么地方”的问题后,对方第 一个反应是:“你们家一定很有钱。”害得我必须花很多口水来 解释,我说:温州人并不是个个都发了大财,我的几个弟弟妹妹还是捧着社会主义的“铁饭碗”,过着“工薪阶层”的平常生 活。
温州究竟是怎么样一个地方?温州人有什么特点?我这个温州人讲不清楚.经济学家们一批一批往温州跑,要探讨 “温州模式”;记者作家也一批一批往温州跑,写出一篇篇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第二次创业”的报道文章.与此同时,温州出伪劣产品、温州人乱建坟墓等等坏事也经常被媒休曝光、对于家乡的这些好事坏事,我这个温州人并没有因此而感到自豪或羞耻,我也无法作什么评论;但一个地方发生的事情.被别人广泛地议论,总有它的特殊理由。一九九二年,我相隔十五年之后再次回到故乡,就发现温州确有许多与众不同的地方、我跟几位港台来的朋友去拜访市长、市委书记,小汽车一直开到市长的办公楼前,市府大院门口没有警卫拦截,传达室没有人出来盘问,客人不用在传达室登记,因为是晚上,我甚至没有看清有没有警卫和传达室;市长书记的办公室.市府会议室朴素得近于简陋、近于寒酸。我也算是一个走南闯北、见过世面的人.面对此情此景.当时就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感觉: 温州确实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我在国内国外从没有见到过这种景象。
在这本书里,我不准备详细全面地介绍温州、因为,第一, 没必要,第二,我也做不到。我从出生到考上大学,在温州生活了十八年,我把记忆中的家乡情况描述一番,可能给读者了解南老师提供一点帮助;但南老师比我年长二十一岁,我们之间也存在着一个“代沟”.我讲的情况可能同他青少年时代的温州也有不同。
温州是个小地方。这几年,城市建设搞得好,有一点现代化的味道了,还记得我小时候,温州还是一个古老的小城,建国初期,温州的城市人口只有十万;纵贯市区南北的解放路,算是最繁华的.我曾经从最北头逛到最南端,一个来小时就够 了.因为这条路也不过两公里多一点;四层楼的国货公司是全市最高的建筑;老百姓没有见过火车、汽车和许许多多其他现 代化的东西,绝大多数家庭用不上电灯,到了晚上,商店关门,如果没有月亮,大街小巷一片黑暗;做饭用木柴、龙鸡草; 自来水、公共汽车都是一九五八年“大跃进”的产物.这就是当 年温州的情况,一个古老的小城市,在中国的版图上占了一个小小的圆点,默默无闻。
温州是个好地方。用山青水秀、鱼米之乡来形容,并不过份。温州的地形属于丘陵地带,山很多,市区里就有积谷山、华盖山、松台山、杨府山等等,都只有几十米高.现在都成了公园;市区之外的茶山、仙岩、南北雁荡山等,则是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天下名山僧占多”,温州的名山一般也都建有大寺庙,记得小时候春游远足,能够歇脚休息的地方只有寺庙。一条瓯江发源于庆元,经龙泉由西向东流经温州.奔腾而去流入 大海,全长三百八十八公里,是浙江省的第二大河,温州境内还有许多河,市区里也有许多小河,虽然没法同威尼斯相比, 但那些傍水而建的民居.也很有一番情趣。这几年,城市建设步代加快,许多小河都被填了修马路盖房子了,城市日益向现代化迈进,那种水乡的特色消失得差不多了。
这么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加上气候温和,雨量充足,物产自然很丰富了,水果有柑、橱、梨、柚子、杨梅、枇粑,水产海鲜的品种很多,鱼虾蟹样样俱全,滩涂里出的一种“跳鱼”和一 种叫“龟脚”的海鲜,味道很是鲜美,我跑了那么多地方,从来没有吃到过。大概是那时候对外交通不便,温州的土特产运不出去,价钱都很便宜。印象很深的一个景象,直到五十年代中期,到了黄花鱼、凤尾鱼捕捞季节,满大街都是卖鱼的,一斤只卖一毛多钱;去年回乡探亲,听说黄花鱼卖到一百八十元一 斤,不到四十年时间,涨了一千多倍,大概是涨得最厉害的一种商品了.
在这样一个”鱼米之乡”长大的人,有一种自得其乐的情结。当然,“谁不说自己家乡好”.但温州人乡土观念似乎特别强烈,认为天底下哪儿都不如温州好;在外地工作的人,千方 百计要往回调、小时候,听大人们说起。东北是怎么怎么冷,擤鼻涕都会把鼻子擤掉;北方人拿高粱、玉米当主食,怎么能咽得下去。家里有人在外地工作的,得经常往外地邮寄鱼干、虾 米、腊肉、粉干。小时候听过一个笑话,一个温州人到北方办事,上馆子吃饭,身上带的钱不多,不敢点鸡点肉,要了一盘他认为最便宜的海蜇皮,结果一结账,口袋里的钱都掏出来还不 够。他犯了一个错误,入乡不问俗,他以为北方同温州一样,像海蜇、虾皮.鱼生这些东西是最便宜的,穷人家都吃得起。说温州物产丰富、鱼米之乡,但在我的记忆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还是很低的,特有钱的“大款”,家里拥有一辆黄包车,就不得了了,几乎全城的人都知道;而穷苦人则随处可见,我小学的同学中,就有经常光着脚、饿着肚子来上学的,小河里漂浮着弃婴的尸体,则是我亲眼所见。当年的情况恐怕同全国其他地方也差不多,只不过仗着比较好的自然环境.没有遇着特大的天灾人祸.没有出现过那种赤地千里、蚀殍遍野的局面罢了.
这几年,有一件事使我百思不得其解,就是温州人打进全国各地的市场,连新疆、西藏都有温州人在经商,旅居海外的华侨有二十多万人,有人甚至说,温州人就是“中国的犹太 人”.记得小时候,温州人从来没有这么“火”过。建国以前,温州的几家最大最有名的商店都是宁波人开的,商店的招牌上 都特别写着”宁商”两个字,大人们说;“无宁不成市”,没有宁 波人开的商店,就不能算是一个城市。看看今天的情况,这句话真该改为“无温不成市”了.
温州是个特别的地方。每个地方都有一个地方的特点,温州可以讲出的特点很多很多,最突出的恐怕是语言了。温州话自成一个系统.外地人听了像是外国话。在温州专区的十来个 县市里,还有各种不同的方言,有些可以沟通,有些相互之间根本听不懂,瑞安同平阳两个县紧挨着,但两地的人就讲两种完全不同的方言.平阳还有一部分人讲闽南话.其实他们离闽 南还远着呢。解放后,全国推广普通话,学校里也教汉语拼音, 加上广播电视的逐渐普及,现在,大多数温州人总算能听懂普通话了,能讲不标准的普通话了,要温州人普通话讲得标准, 恐怕很难很难。温州人当电影演员、播音员的不太多,老牌明星黄宗英是温州人.但她从小就离开了家乡。我在北京生活了三十多年,普通话到现在还讲不好.一开口,人家就知道我是个南方人.至于后一辈的温州人,有的到外地经商谋生.到老了还只会讲温州活。我大学毕业后,又脱产学了三年英文,但我第一次当翻译用的却是温州话。那一次,碰到国庆盛典,许 多海外华侨回来参加国庆观礼,当时的侨委人手不够,我被借去参加接待工作。华侨中有几个定居欧洲的温州人,普通话半句也听不懂,中国字也不识;侨委的唯一温州籍干部正好出差 去了,上上下下弄得一筹莫展。侨委领导按例还要宴请这几位温州华侨,这可怎么办好。正在万难之中,发现了我这个“人 才”,马上被拉去当翻泽;而我则是第一次轻轻松松地完成了 一项“政治任务”。我还听说,国外的某一场战争中,一方用温州活作为战地通讯的工具,使敌人无法破译。这个传闻可能是编出来的,但听起来挺有道理,试想,在战场上如果窃听到敌 方的温州话联络内容.要判断确定它是温州话就很不容易,再要找到一个温州人来破译它,那场战斗恐怕早就打完了,毕竟温州话是一种很特殊的方言.
除了独特的语言之外,温州在文化风俗方面也保留了自己的特色.重视文化,重视对子女的智力开发,是温州人的传统。南宋时期出现的“永嘉学派”在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种用温州方言念唱的戏剧“乱弹”,专家考证起来,还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今天可能早就式微了。佛教和佛教文化的影响,在温州可以强烈地感觉到,我在下面还会专门讲到、旁 门左道、封建迷信的东西,在温州曾经相当盛行;今天,这些东西又沉渣泛起.外地人看了觉得大惑不解。
温州是个出人才的地方。“江南出才子”,这句话流传全国;温州也在江南,连带着沾点光,说起来也是个出才子的地 方.出才子的地方,似乎同时意味着出不了英雄。温州历虫上 好像没有出过什么英雄豪杰,温州地处一隅,不是兵家必争之地,除了“文革”中的武斗外,现在几代温州人都没有见过真刀真枪的战争场面.历朝历代温州似乎也没有出过大官、大人 物住革命战争中,温州也没有出过一位杰出的领导人物;解放后一直到现在,温州人当过中央政府的部长、副部长的寥寥无几、看来,温州这个地方只能出“才子”,在文化艺术教育领域里,出了一大批学者专家教授,为年轻一代莘莘学子树立了奋斗的榜样。在一九五八年之前,温州只有几所高级中学,没有大学,要上大学都得到外地上,严格说来,这些被称为“才 子”的人.也是外地培养出来的.而且。论知名度,论影响,这些人恐怕只能算是‘小才子”或“中才子”.真正能在一个领域独领风骚,或者能够名留史册的.则是凤毛麟角了;在现代,能以 温州人自豪的大概只有大数学家苏步青、姜立夫、李锐夫、考古学家夏鼐、著名报人赵超构、“词学宗师”夏承焘、元曲专家 王季思等几个人。
这就是南老师的家乡温州。“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我上面对温州的介绍,并不足以说明,温州这样的环境必然要出南老师这样的人;甚至可以得出相反的结伦,温州不该出南老师 这样的人.关于山川同人物的关系,关于一个地方的环境对那个地方的人物性格的影响.究竟是怎么回事?我讲不清楚,南老师却有个说法,他对自己的家乡有一些独到的见解。南老师 曾经口述一篇文章,叫我整理,讲温州的永嘉禅师的事,题目是《山川人物与永嘉禅师》,我把它摘要引用在这里,比我的介绍分析精彩多了。
山川人物与永嘉禅师
山川人物这个题间,在中国文化里的确很重要.山川代表地理环境,不同的地理环境生产的东西就是不同。比如说榴莲,泰国、印尼、缅甸这一带很多。你把它移到台湾或亚热带地区,它决不是榴莲。所以,地理环境同这个环境里出生的人物不能说没有关系、南方人就是南方人,北方人就是北方人,东部和西部也各有不同,他们的思想、气质,一切都有不同。奇怪,看起来似乎是迷信,实际上是科学。
因山川人物提到永嘉禅师。永嘉禅师对中国文化、禅宗的影响,他的声光,声名,光芒,现代话叫声誉,不但照耀唐朝的禅宗一代,而且影响到深远,一直到现在,甚至将来。
永嘉禅师当然是永嘉人。清朝以前,浙江设八府,温州府、宁波府、处州府等。温州府共辖五个县.永嘉县是温州的首县。温州的山川人物影响到一个时代.尤其是现在,“文革”以后,改革开放以来,个体户兴起.温州的声望是那么大,几乎传到全世界。
我是温州府乐清县人.我从小对这个国家很有感情,想为国家做一番事业.所以对本国的历史、地理、文化特别注意。我们当年,国人如对自己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不熟悉,是一件差耻的事。尤其是我个人,比一般人的个性又更顽固。
关于地理,讲一个有趣的事。大家知道,世界的屋脊在喜马拉雅山,在小乘佛经里.喜马拉雅山就是须弥山,大乘佛经里的须弥山不一定指喜马拉雅山.须弥山是地球的中心,也是屋顶。喜马拉雅山下来,在北方,新疆一带过来.北部高原,叫冈底斯山。中东、印度、中国,河流山脉的源头,在中国讲.都发源于昆仑山。昆仑山是喜马拉雅山的一股。一大股,中国人素来以昆仑山为标准。中国的山脉分三条大山脉.昆仑山主山中脉,到青海高原、甘肃、陕西、山西下来,古代称之为中龙山脉,像一条龙.阴阳风水叫龙脉,从空中看,山势的走动就像一条龙在滚动.中龙山脉由青海、甘肃、陕西下来,过了太行,是中龙山脉。最后.一路下到淮泗,淮河流域、泗水流域,到海边下海,震泽湖、龙下来一定要喝水,到震泽湖下海,龙要喝水.这一条龙脉,在海里抬头,就是日本.
由昆仑山脉向北走.过新疆、青海,经过内蒙古和蒙古,到东北,鸭绿江下海,在海里抬头,就是朝鲜,这是北龙山脉。
南龙山脉,从昆仑山山来,进西藏,向南到云南贵州,向东到两广,广东、广西,经过湖南、江西,一路到福建。当然它有分支。江浙、福建都是它的分支.到福建下海,就是台湾.
把中国的山川气脉分类,大概是三条龙脉,不同的山川气脉出的人物都不同.拿历史来对照,差不多三代以前了不起的人物,尧、舜、禹、汤,文王、周公、孔子,成功的人物,大多是北龙山脉出来的.北龙山脉的人出来,天下太平,他们稳重。秦汉以后,以至唐、宋、元、明,都是中龙山脉的人,大多是太平盛世。
南龙山脉出名的,好像文化思想、哲学、禅宗、佛法,成仙成佛,大多是南龙山脉的人。南龙山脉出来的人可以做宰相.聪明有余.稍欠浑厚,一百多年来的历史际运,站出来的都是南龙山脉的人.
温州在地理上属南龙山脉的分支。浙江的括苍山脉,由杭州那边起,青田、丽水一带下来,又是一条龙脉,到温州下海。括苍山脉从古到今出了很多人,风景很好,同仙霞岭山脉连起来,一下来就是天台。天台是历史上有名的出神仙、出仙佛的地方,换句话说,是出哲学家的地方。温州在历史上素来是仙灵聚居之地,山水秀丽,如有名的乐清北雁荡山。
温州一带,春秋战国、秦汉以前是蛮夷之地,同福建一带称闽越,温州是南越;汉朝的南越是指广东、广西;沮蛹叫瓯越,是独立的一个系统,文化也不同、汉朝以前是东殴王,古书上说,百越文身之地。百越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等、温州真正归入中国版图,是在汉武帝的时侯。温州文化慢慢开发起来,山川之秀丽渐渐为人知道,是在东晋阶段。雁荡山原来几乎没有人知道.到了东晋,谢灵运(康乐)出守温州,当地方首长.他喜欢爬山,喜欢游山玩水、才发现雁荡之美。据说,雁荡山是释迦牟尼的弟子、五百罗汉之一的诺巨邢尊者的道场。对此,只能说事出有因,查死实据。佛的五百罗汉弟子那时候怎么能到达中国,除非他有神通。这个就难说。佛经上常说,佛以一音说法.众生随类得解.佛讲一句话,世界上一切众生都听懂。那好,他老人家当年用梵文讲经,中文为什么没有记录,为什么后来还用翻泽?为什么不用中文讲出来、不用后人翻译?佛以一音说法,众生随类得解。当年,有人对我说,你悟道了。我说没有,我讲出一句话, 别人听不懂,还没有到佛的境界。
温州的文化在唐以前,没有出什么很大的人物,只有一位,是佛家的永嘉玄觉禅师,在文化史上占很重要的地位。这个人不但影响了唐代的禅宗,还是禅宗和天台宗两大派同出的最重要人物。
温州人物在儒家、文学上出名的,在宋朝比较多。宋朝形成一个学派,叫永嘉学派,是儒家理学的一个支流,与浙江的金华学派、宁波甬上学派,都是儒家的派系。在学术、文化上.叶水心(叶适)出了名。我觉得温洲很奇怪,佛道两家出了些人。宋代一个道士林灵素,温州人,拿现在的话说,就是有特异功能,可是他的法力很大,影响了宋朝的皇帝宋徽宗,宋徽宗拜他为国师、一个温州人,画符念咒.影响到皇帝。宋朝这几个皇帝很奇怪,从真宗以后.大多都是迷信的大家。看他们的谥号,死后得的封号,宋真宗,真假的真,好像很好听,实际上是特异功能的崇拜者;神宗、钦宗受林灵素的影响根大。金人南下,打到汴京(开封),最后用道家的符咒法力抗拒金人,不但不能打胜仗,父子两人还做了俘虏.这个林灵素,历史上只一笔带过,因为他是道门之人。
永嘉禅师是正宗的禅宗.温州人知道他的并不多,知道林灵素的则更少.对林灵素这一段仔细研究起来.皇帝迷信道教、画符念咒到这个程度,这个国家非亡不可.我们温州人林灵素对北宋之亡倒有很大的功劳.后来,温州还出了一些汉奸,同山川风水的影响很有关系,这是很客观的,不要站在温州人的立场.尽是出好人,不出坏人,不过,其他地方也出坏人。到了宋朝,乐清考取了一个状元,叫王十朋,乐清人一提起王十朋,觉得了不起。
温州的永嘉禅师的著作影响到千多年来的学术思想,尤其是禅宗。他的分量有那么重,价值是那么高,文字之优美就更不用说了、我觉得,讲温州人物,最光荣的一位就是他。
上面这一大段文字,是南老师对他家乡的山川与人物的 关系的分析.听起来挺新鲜.南老师那么推崇永嘉禅师,认为永嘉禅师是温州历史上“最光荣”的一位人物,但今天的温州人恐伯没有几个人知道永嘉禅师,在《温州词典》中只有一百多字的介绍,没有做任何评价.南老师说,温州一带历史上出 过不少神仙、仙佛,那么南老师自己是不是这样的人?或者,南 老师也将同永嘉禅师一样载入史册?我不能回答这两个问题,我能做到的,是把我了解的情况向读者作比较详细客观的介绍。
《我读南怀瑾》 | 下一篇:“佛子”——佛送的儿子 | 网站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