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南怀瑾老师 > 了解南师 > 习禅散记
我的学佛心路历程--叶曼
---习禅散记


        〖入卢山不识卢山真面目〗

我学佛是因为好奇心的驱使。小时候虽然父母都是很虔诚的佛教徒,但是我 却对佛教非常反感。父亲研究唯识,他常常带我去听韩德清居士讲的成唯识论, 当时简直不知到他们在说些甚么,所以觉得这只是士大夫阶级的另外一种消遣品。

母亲认识的字不多,她受了菩萨戒,要我教她诵经,第一部经是《佛说阿弥 陀经》。记得当时是一面教母亲念,心里就一面起反感,以为《阿弥陀经》只是 和哄小孩一样。后来又教母亲诵大悲咒,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到最后我都会背这 一经一咒了,也因此而使我对佛教更起反撼。

八岁那一年我开始吃素,但吃的不是佛家素,那是因为我曾经看过羊被宰杀 的情形,那只羊要被杀前,跪在涮羊肉店门外哭,目睹那种情景之后,那顿饭我 就吃不下了,从此下决心不再吃有生命的东西。那时我还是成长时期,需要足够 的营养,而我在外面都是以一碗素汤面打发,家人因而很著急。不过他们想,这 可能是小孩子说著玩的,也许过段时候就会忘了。可是我就这样吃了十四年的素 食,一直到抗战开始,离家出外为止。

我从小就心里有许多问题,对于周遭事物存在的原因和人生的来处与去向, 常常产生疑问。这些问号跟著我度过了中学、大学,再从抗战、就业到结婚,生 子,在外漂泊了几十年。在这中间,我经历了国家最乱,最艰苦的时期,从军阀 割据,到日寇入侵。在那个时候的青年学生,目睹国家处境的困难,几乎都有同 样的共识,就是每个人心里想的,都是如何才能使国家强盛,以免于列强继续侵 略,因此不可能想到一些超现实的问题上。

我念的是北京大学,以往的北大,曾经也是思想非常自由的一所学校,在那 样的学习环境里薰习久了以后,自然会受它的影响。我的思想也就因而跟著转变, 对一成不变的观念不予认同,并且强烈地感受到自己肩负著历史的责任。当时因 为看著国人的生活条件极差,心中就起一个念头,要把国家社会的经济情形改善, 民富则国强,因此我就选了经济系。平静生活开始寻找卢山真面回想到台湾的这 一段时间,是我这一生中过得最平静的日子。而我现在心里所想的又是甚么呢? 从民富国强,慢慢地又开始注意到超自然的精神上的问题。为了寻找这些答案「 于是我踏进了哲学的领域,开始试著用逻辑的方式,藉著归纳法和演绎法,推论 人生是甚么、人应该怎么活的问题。但是这些理论不但不能给我一个圆满的答覆, 反而扰乱了我的思想。那些理论只告诉我们,人是非常无知的。我承认我的无知, 但是这些哲学理论并没有对我的无知提供任何的意见,反而把我的无知搅和得更 乱。

再说,这些哲学家们,每个人都有他的一套说法,而且同一个哲学家,又可 能会随著年岁的增长、见识的增加,修正他原先的说法,在众说纷云的情形下, 究竟该相信那一派、追随那一个哲学家呢?在哲学上感到乏味之后,自然地回归 到东方思想。东方的思想在生死的问题上,有较具体的说明。《论语》记载著一 段,孔子站在桥上,看著流水不停地流著,便说,「逝者加斯夫,不舍昼夜。」 意味著生命就跟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著。年轻的时候还感觉不到时间消逝的快 速;到了步入中、老年之后,想起孔子的这句话,就有很深的感受。岁月岂只是 「不舍昼夜」?简直是不舍分、不舍秒。我们一分一秒地老去,也就是一分一秒 地走向死亡。虽然已有这方面的认识,可是关于生命的来处和去向的问趣还是没 有解决。

孔子是不谈生死问题的。既然这些都不能为我解决问题,我又转向研究道家。 道家好像说出了一点点东西来,有一句话说,「生者寄也,死者归也。」活著只 是借住在这世界上而已,死后就回去了。这已经是有稍微进一步的答覆了。不过 为甚么要寄?又要回到那里呢?慢慢地又从东方哲学,靠近宗教范围了。

当时我的朋友几乎都是基督教徒,偶尔我跟他们提起这些问趣,他们很自然 地都会邀我去教堂,我也跟著上礼拜堂。可是到了那里,我越听,迷惑越多。他 们教我只要相信,信者得救,不要有这么多问题。可是我做不到,必定要在疑问 解释清楚之后,我才能够相信,我一定要知道人是怎么来的。他们说,这问题在 《圣经》里说得很清楚,可是我读了《圣经》之后,问题更多。上帝为甚么要创 造蛇和智慧树?我可以答覆的是,蛇是用来测验夏娃的,而夏娃是用来测验亚当 的。既然是这样,上帝知不知道亚当一定会受夏娃的引诱,而夏娃也会受蛇的引 诱?如果上帝不知道,那么他就不是全知;如果他不能阻止事情的发生,那么他 就不是全能。如果他是,那么他还会把危险的东西蛇和智慧果放在园子里?智慧 难到是这么可怕吗?上帝禁止他们吃智慧果,是不是因为他们吃了之后,就会像 上帝一样的聪明,所以他就发脾气?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上帝就太小器了。他们 只因不听上帝这一个戒,吃了智慧果后而被驱逐出伊甸园,那现在的人类所造的 罪恶不知比吃智慧果的罪恶大得多多了,死了以后怎能回到上帝的怀抱?再说那 些都是魔鬼的引诱,请问魔鬼是不是上帝创造的?

            〖从南老师寻真理〗

得不到满意的答覆,最后我又离开了这个宗教圈。我有几位北大的同学,常 常聚在一起谈些人生的问题,共中一位当时正在师大教书的朋友,也知道我有这 些疑问需要解答,于是带我去认识南怀谨老师。

当时很冒失的去找南老师,我说我想知道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南老师 说这也是许多人共有的问题,它的答案就在佛法里。当时南老师正在讲《楞严经》, 顺著这个机会,我也开始在他那边上课。可是南老师已经上了一半,我连佛、菩 萨是甚么也不知道,还有菩提、波罗蜜等,这些名词我都不知道,一下就要跳进 《楞严经》,因此就赶紧恶补,把这些名词弄清楚。

听南老师上课的人数不多,可是多是老参,底子很好。我听了《楞严经》的 课之后心中的满足和喜悦,其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因此在听了半卷之后,要求 南老师重新再讲,于是他又重新讲一遍,其他人也陪著我再听一遍。

《楞严经》上有世尊询问阿难学佛的原因,阿难回答说,是因为看见世尊的 八十相好,心中生欢喜,所以出家。世尊再问阿难心在何处,就「七处徵心」, 再问见在何处,又引出八还辩见。后面还有叙述二十五位菩萨提出的二十五种修 行法门,这些都是达到明心见性的方法。经上又很清楚地说明,在修行的过程中, 我们身上的每一蕴都要经过十种阴魔境界的考验。这种境地,现在的生理学和心 理学,都无法达到它的标准,因此我捧著《楞严经》如获至宝。

几年来我一遍又一遍地研究,但总觉得经是经,我是我。后来我再从头开始 学习,从四谛、十二因缘、唯识里找资料。这时候我才发觉,过去自己把唯识误 认为士大夫阶级的消遣品,竟不知道这里有这么好的东西。虽然如此,我还是觉 得经与我之间,依然是两回事经是经,我是我那一段时间,我正在国外,有一次 听到南老师将在农历春节打禅七的消息,就在农历除夕那天晚上,不顾即将临盆 女儿和驻菲律宾领事馆先生的期盼,离开家人,专程搭飞机回台北打禅七。

          〖初试禅七滋味〗

大年初二上山,我用最坚决、最热诚的态度,为的是要决定以后继续学佛, 还是不学。虽然这里有这么好的东酉,但它牵制我太多了,我仍须要做个决断。 在禅七的前四、五天当中,我把身心都投进去了,只想知道自己从小到大,一直 到以后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当时我的脾气很坏,简直要把自己逼疯了。天天打坐, 闷著头苦想,可是都好像敲不中心里所想要的东西。到了第五天,朋友们看了我 的情形都很著急,南老师也在做晚课的时候,把我叫到一边,他说:「五天下来, 还有两天就要结束,你究竟要甚么东西呀!」

我说:「还是那老问题。」「你这样闹下去是找不到答案的。」「那要怎么 办呢?」「万念放下。」于是我就试著把万念放下,就在忽然之间我感觉到所有 的狂心、乱心全部静止了,这时的感受非常舒服。《楞严经》有句话「狂心顿歇, 歇即菩提。」我不敢说自己得度了,但是那种受用真是不能想像。次日打坐的时 候,完全不起妄念,一天下来,精神非常好,不觉得饿,也不疲困。到了晚上, 起了很大的生理变化,这时以往解决不了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了。

〖我心如明月,寒潭清皎洁,无物可比拟,教我如何说。〗

从那天以后我一直保持著那种清净的心,自己很也满意,因为无论如何都不 会起嗔心,至于贪念就更少了,当时还以为这种境界就是佛法的究竟。这样过了 三年之后,回来台北,又遇上了南老师打七。心想我已经很好了,应该可以去打 七了,另外我还邀了三个外国人一起参加,准备充当他们的翻译。不料,事不从 人愿,我没有做好翻译的工作。因为禅七期间,每一个动作、南老师的开示,都 是紧密相连,几乎不容我稍停片刻来给他们做翻译。那三个外国人都围著我,等 著我帮他们沟通。在一次跑香的时候,南老师说,「寒山子有一首偈子「我心如 明月,寒潭清皎洁,无物可比拟,教我如何说。」这时后我心里很得意,因为这 正是我现在心灵的写照。然而南老师却突然喝一声「错了!」我也随声楞在一边 纳闷「难到我这几年都错了吗?」南老师继续说:「太冷了,应该是『我心如灯 笼,点火内外红;有物可比拟,明朝日出东。』」原来我在这三年中都是错的, 应该是点火使内外红,而不只是寒潭清皎洁。

经过这一个大翻身,生理上又起了大的变化。至于情况如何,我不方便说, 以免有人困冀望这些而走错路。其实这只是要告诉我一件事情,佛说心物不二, 心物一元,一切唯心造。经过这两个大的转变,我不会再退转了。过去曾因抗战 而中断素食,尤其是在国外那一段期间,吃素的条件更差。这时我决定吃素学佛 了,不管环境加何困难,绝不杀生,并且守五戒,因为,「知止而后有定」,有 戒才能定,定才能生慧。

        〖从道家讲创世纪〗

后来我在辅仁大学哲学系开课,其中有一次他们邀我讲「创世纪」,记得那 天坐在头一排的都是神父,我用道家和「唯识」的观点来诠释「创世纪」。大意 是,在太极里生两仪,两仪就是亚当和夏娃,只要一念起,就有太极,两仪的生 起就是分别心的开始,进而感生业缘。依佛法来说,上帝一念无明起,即开始创 造世界,天地这个无明缘行,行缘识,他就把泥土捏成亚当,又另外造夏娃。这 分别心一起。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 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个智慧果代表分别心。我不曾提过佛字,但是说的 全是佛法,我很高兴,以往是从「创世纪」进入宗教圈的,这时竟以「唯识」来 讲「创世纪」。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 把握当下,精进行持。〗

我从好奇心出发,正好碰到了强调「大疑大悟、小疑小误、不疑不悟」的禅 宗,藉著参话头的方法,面对自己的问题去找答案。佛教与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 就是佛法不承认有「主宰」,佛教认为没有任何一人可以主宰我们的生死、祸福 及赏罚。我们必须对自己所造的一切善恶业负责,因此没有主宰,也不是自然。

过去我在年轻的时后,常常把时间浪费在胡思乱想里,当时根本就不听佛法, 甚至于看不起《阿弥陀经》。现在我却修净土,那是因为我已经知道「一切唯心 造」。所谓:「理可顿悟,事须渐修。」如果我们不把旧习除掉,这一世不能成 佛,下一世将会如何,就不得而知了。释尊曾以「爪上土」来比喻人身难得,以 「大地土」来说明众生轮回恶趣数量之众,既然知道人生难得,就应该把握这机 会好好用功。

修行不光是盘腿打坐,或是在佛像前磕几个头、念几声佛号。释尊当初在菩 提树下证悟时,说众生皆有佛性,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因此只要灭除妄想执 著,就能证得佛性。可是要灭除妄想执著,却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完全看自己 下的功夫。世尊在世时就连他自己的儿子和弟弟都不能因世尊而得道,更何况是 我们呢?个人的生死,只有靠自己去解决,别人完全用不上力。

修行就是修正我们日常的行为,不要以为佛就只是这尊佛像。这尊佛像就和 国旗的意义一样,代表觉。学佛就是学习佛陀觉悟,这里没有福报,千万不要以 为学佛就可以发财、婚姻美满或得到其他种种的好处。佛陀是真语者,实语者, 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他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给我们说的这些法,为的就 是让我们也能到达他所到的境地。并不是我们一天给他磕几个头就算尽心了,而 是要依佛陀的教示,见到他所见到的。所以说佛以一大因缘出世,那便是开示悟 入佛的知见。我们既然有幸接触这殊胜的妙法,加果不勤加用功,则不但对不起 佛陀的苦心,更对不起自己。

           作者小档案

叶曼居士,本名刘世纶,原籍湖南,1916年生,北京大学毕业,随夫婿田宝岱辗 转于美、菲、沙乌地阿拉伯等外交官生涯数十年。曾于辅仁大学担任副教授,主 编过妇女杂志,以叶曼信箱为读者所称颂。中年学佛后曾亲近南怀谨、陈健民等 大德,屡有所得,近受黄念祖居士鼓励,致力弘法利生工作,1996年于洛杉矶创 立文贤书院,以宏扬圣教,中国伦理思想及融合中西文化为目标。叶曼老师长期 在文贤书院讲学,期能带动更多修心向学的风气,目前讲授的有《四书》、《道 德经》、佛教的故事等等。其著作有《叶曼散文集》、《叶曼随笔》,《叶曼信 箱》,《叶曼拈花》,《春到南天》、《世间情》、《叶曼讲心经》,《叶曼讲 阿弥陀经》等。

(叶曼居士即习禅录影中最后一小节的刘女士)


习禅散记下一篇:我步入学禅的历程---李淑君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