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有义欲界先修习已。后生色界能引现前。除无想天至究竟故。此由厌想欣彼果入故唯有漏。非圣所起。灭尽定者。谓有无学。或有学圣。已伏或离无所有贪上贪不定。由止息想作意为先。令不恒行恒行染污心心所灭立灭尽名。令身安和故亦名定。由偏厌受想亦名灭彼定。修习此定品别有三。下品修者现法必退。不能速疾还引现前。中品修者现不必退。设退速疾还引现前。上品修者毕竟不退。此定初修必依有顶游观无漏为加行入。次第定中最居后故。虽属有顶而无漏摄。若修此定已得自在。余地心后亦得现前。虽属道谛而是非学非无学摄。似涅槃故。此定初起唯在人中。佛及弟子说力起故。人中慧解极猛利故。后上二界亦得现前。邬陀夷经是此诚证。无色亦名意成天故。于藏识教未信受者。若生无色不起此定。恐无色心成断灭故。已信生彼亦得现前。知有藏识不断灭故。要断三界见所断惑方起此定。异生不能伏灭有顶心心所故。此定微妙要证二空。随应后得所引发故。有义下八地修所断惑中。要全断欲余伏或断。然后方能初起此定。欲界惑种二性繁杂障定强故。
……都要起恭敬心,对一切众生都要起恭敬心。你不要看不起,也很难。
“有义”,另外有一派说法,有一个师父说法:“欲界先修习已,后生色界,能引现前。除无想天,至究竟故。”另外有一个师父的说法。无想定啊,我们现在活着在欲界里头,已经因为自己修持这个功夫、做这个功夫、做这个定境练习得已经到家了。当然我这个到家随便讲的,不晓得到上品、中品、下品,还有三等呢!就是说在欲界中已经修到了,等到这个肉体一坏,一灵不昧,往生色界。一生了色界——色界的投生不像人世间,色界的男女的化生从男性顶上一下就出来,不要怀孕很久的。由男人顶上生的,花一样就开了,就出来了。那么说欲界是精交媾,笑视交抱触,搞肉体纵欲,肉体的欲;色界是气交了,气味相感,等于说电感一感,已经是达到了欲界的所谓男女媾精的这个境界。再高一点是神交了,没有像欲界那么粗了。欲界是很低的,很低级的。
所以呀,生到色界以后,这个果报,色界里一出生,得到色界天这个身体以后,“能引现前”,天才,色界天的天才儿童,自然自己就在无想定中;就是引发在欲界这一生修的种子啊,就在那里爆发,随时都在无想定中。但是他的果报,除了在无想天以内,没有办法到色界天的最高层——色究竟天。色究竟天那高了,那已经超过无想定的境界了,更高一层了,接近到四空天了。
所以说修这个定的功夫,“此由厌想,欣彼果入,故唯有漏,非圣所起。”无想定这个定的境界修持的方法,是由于我们、人们或者一切众生;只讲人太狭隘了,不一定,你不要看到畜生道中,有些聪明猛利的也会修道。刚才有位道友来问,真的畜生道会做到吗?“哎呀!”我说,“人就是畜生嘛!你不要把畜生……”真的呀!所以人家说看密宗的佛像怎么样塑的?哎哟,又是牛头,又是马面,又是鬼一样的。我说这很清楚,人性里头就有兽性,兽性里头也有人性,你不要搞错了!自己做了人忘记了,以为人高明得很,人有时候不及禽兽哇!所以我们那位道友蔡先生我常常讲,我说有个地方叫你去办个事。他说老师呀,你又叫我衣冠禽兽一番了!因为他要穿上西装打上领带,好好的,他觉得很拘束(一笑)。他就说个笑话,这个出去要衣冠禽兽一番了,那就是穿得整齐。笑话归笑话,你想想看,我们人性里头就有兽性,兽性里头也有人性,密宗里头佛像告诉你清清楚楚。但是你看每个密宗的佛菩萨手里拿着什么?——骷髅杖。都要以白骨观为基础,脚底下大大的骷髅,手里拿的骷髅、天灵盖。处处告诉你:欲去不掉,不谈这个东西。大家不会嘛,不懂密宗,看佛像,喔呦!妖魔鬼怪,修功夫我要修到那个样子,我宁肯不修了,还是我觉得现在还比那个样子好一点。对不对?但是那个是表法,人性里头就有兽性。至于我们觉得这样很好看;老虎、豹子、狗看我们这个面孔,不漂亮,它还愿意找那个狗、找它同类才觉得漂亮。这个东西呀,懂了唯识一切唯心造,没有什么,人也一样。你觉得他不漂亮,我还觉得他好得很呢!从智法师你看多庄严啊!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哎,我跟他有缘嘛!这个没得办法,一切唯心造,要懂这个道理。
所以无想定呢,是在欲界里头的人,厌烦自己的生死、想的痛苦,“欣彼果入”,希望自己做到。打起坐来,我们大家碰到打坐的人:哎,你坐得怎么样?“哎呀,就是讨厌啊,思想停不了。”你看这个见解观念,不是想做到无想定去么?对不对?就是这个观念,就是想要做到(无想)。尤其看了《六祖坛经》“无念为宗”,把无念解释成无想,是非常错误的!不是禅哦!禅不是无想。所以无想定修到了的果报,到达无想天,“故唯有漏”,在佛法里还是有为法,是有漏之果,非无漏果,不是罗汉。大罗汉证得涅槃是无漏之果。
“非圣所起。”所以无想定还是凡夫境界,不算是得道的圣人,连罗汉、声闻缘觉都够不上,不要说菩萨;不是三贤,不是十地菩萨的境界,都还够不上,“非圣所起”。无想定讲完了,这一段里头以后还有。
“灭尽定者”,进一步讲圣人境界,修道的、学佛的,得四禅八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这是八定。过了八定,第九定——灭尽定。怎么叫做灭尽定呢?所以大家尤其是出家同学们学佛的,特别要搞清楚,什么叫做得灭尽定呢?
“谓有无学,或有学圣,已伏或离,无所有贪,上贪不定。由止息想,作意为先,令不恒行。恒行染污心心所灭,立灭尽名。”解释了“灭尽”这个文字。那么怎么样叫做灭尽定啊?学佛的人,佛经里头分两种:有学位、无学位。譬如罗汉果位我们分四果:初禅,初果罗汉,初果叫什么?你们诸位报告看?(须陀洹)好。二果呢?(斯陀含)啊。三果阿那含,四果是阿罗汉,这四果。初禅可以得初果。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等等这些果位、得罗汉果位,都还属于有学位、有学的地位,就是说还要用功,有些道理都还不懂,所以叫声闻众。怎么叫做声闻众啊?就是说必须要跟着佛、跟着诸佛菩萨随时要听课,随时什么课都要听,不听呀慢慢就退步了,就忘记了。所以要听听啊又进步一点——声闻众。像这都属于佛的声闻众,常随众。声闻众等等还是有学位。到达缘觉、独觉、辟支佛到阿罗汉境界是无学位,不需要再学了。所以有学、无学,这两种。
但是有学位已经证到了初禅,当然没有到无想定境界,只要心一境性、定生喜乐,这个果报已经是天人果报了,很了不起。但是你要得定,注意哦,我们修持得到初禅,打坐坐得好才定,定中以后得到初禅,你们修道也好学佛也好,觉得身体很舒服,气脉通了,很安乐,身体很清净。(那么)这个色身完了,生欲界初天。欲界天还是六欲天哦!这一生非常持戒,又吃素又持戒,生到六欲天,五百个太太,不得了了。三百个天人、天女,或者什么。这一生的修持戒律清净都没有了,所以注意呦!所以守戒修道的人,你说位置修得再高,生到……没有到色界,不到究竟,统统往生在欲界了。欲界也是天人境界哦!啊,天人境界,你说这个果报,福报享完了,下去更厉害。所以我们尤其学佛出家,这些道理要研究清楚哦。戒律守得很好很好,你持到了初禅境界,总是给你戒律清净吧,定生喜乐呀。就是这一喜乐境界,正是六欲天中,六欲天中的天人。你翻开经典看看六欲天中的天人,变男天人、女天人,饮食男女亲爱没有脱离,而福报更大;福报越大,饮食男女的这个越大,光环越大。你看中国的当帝王也是三十六宫、七十二院,也不过一百多宫女。虽然多到几百人,有些皇帝还把她送出去出家了,觉得太不应该了。到天人境界普普通通都五六百人,不得了啊!你说这个福报完了以后,你的果报如何?所以修行啊,你不要看到这些都是最初的佛学,我们大家中国的学佛的人,最初的佛学统统不研究,一来就《金刚经》大乘;大乘啊,你的肉重一点了“大秤”,还是值钱一点;小秤!——不行的啊!要把佛学基础搞好啊!
所以,“有学无学,已伏,”已经完全降伏下去,或者没有降伏,“或离”,比较脱离一点,无所有的贪。什么叫“无所有贪”呢?与生命俱来的贪欲、贪念,贪欲之念都不动了,贪嗔痴都没有了。“已伏或离”,解脱了,无所有贪。但是有一点,“无所有贪”到达了什么呢?四禅天,有天人表注意啊,因为我想大家不熟,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无色界差不多到了顶。但是上面还有个顶高的——非想非非想处,这个境界,这大家不能想象了,这个定是什么定?“非想”,照文字解释“不是想”;“非非想”不能说没有想。那是什么东西呀?嘿,那叫做“一灵不昧”,四个字,“一灵不昧”。还有一点,非想非非想。
所以“上贪不定”,到达这个无所有处定了,我执没有了;不但无身见,连“我”都丢开了。你要晓得,身见……[录音中断]
所以,到灭尽定的境界,“无所有贪”。不过有一点,“上贪”。非想非非想处定,三界天最高处的这一个,想进步的这个贪啊,还不一定,有时候有、有时候又没有。但是现在没有了,“由止息想,作意为先”,因为他已经停止了一切,自然休息了,无妄想了。注意,将来有分别哦!你说那同无想有什么不同呢?不同!他自然休息了。无想定是我们有意修到把他做到了无想;这是自然休息无想。(无想定)还是起意,要做到自然使他思想停了。止息,换句话说,也带着呼吸也停止了。假使现生修到灭尽定的人,我们现在肉身修到灭尽定,呼吸一定停止了。停止怎么测验呢?那你拿鸡毛、灯草放在鼻子上,动都不动的,不会有呼吸往来。毛孔的轻微呼吸还有,不过呢很少很少,很微弱很微弱。所以你讲科学的研究这就很难讲了,他的氧气是自己在体内内在发生氧气在体内,还是这个氧气怎么样保留的?所以现在在美国的太空人,都在拼命研究这个打坐、研究瑜珈术。因为到太空去,万一氧气没有了,能够一定,可以保留这个氧气的办法。所以现在有许多东西不是现在科学所能了解的,特别注意啊。
“由止息想,作意为先,令不恒行。”在平常心理行为不常常起动的,以及恒行的、染污的、常常起动的这些心念,“心心所灭”,这个心理行为、心态都没有了,自然灭掉了,所以叫做灭尽定。那叫做无心了,真得到无心了,灭尽定。
那么得到了无心定呢,你要晓得,有没有离开七识八识啊?七爷八爷还没有离开呢,呵!七识、八识还在。所以在这个定中,你要晓得,呼吸是没有,身体还暖和的呦!不但暖和,连骨节都软了,这个人骨节软了,就像做包子的面团那个样子,可以那么软的。“令身安和,故亦名定。”所以叫得灭尽定。
“由偏厌受想,亦名灭彼定。”由于为什么呢?灭尽定同无想定,无想只得意识上的无想;灭尽定呢?厌恶了感觉,受、感受,身体什么感觉呀,定中舒服不舒服啊,气脉通不通啊,这时感觉境界都讨厌了,都不要了。我们这个意识思想灭了,感觉也灭了。“由偏厌(讨厌)受、(就是感觉)想”,所以叫做灭尽这些,得这个定境。那么,“修习此定”也有三等三样,“品别有三”。
“下品修者,现法必退,不能速疾,还引现前。”这个不要解释了,同那个无想定一样。“中品修者,现(现在)不必(不会)退(退步)”。“设退速疾,还引现前。”就是偶然退掉这个定境,退步了;但是一用心一修,就马上回来,已经到了中品。
“上品修者,毕竟不退。”都在灭尽定中。
“此定初修,必依有顶,游观无漏,为加行入。”他说,要想修到灭尽定,老实讲四禅八定的功夫已经到了,到了色界的境界,色界刚才讲到无想定,你们看天人表,色界的有顶天就是色究竟天,色究竟天也就是有顶天。你们查一查佛经,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上讲过,有顶天上丢一颗石头,要经过多少百万亿年才到达这个地球,距离有那么远。不过现在如果用太空仓啊,不晓得要多少年才到达有顶天,应该在银河系统的、或者过两三个银河系统的那一面了,有顶天。你要看三界天人表。现在的新的太空科学,把释迦牟尼佛的三界天人表是越来越接近了,越证明对了。这个所以佛了不起就在这里,许多东西,现在科学的发展反是证明他的对了。
你们要注意,现在我这一张表,为了大家制造的方便,所以朱博士再把它修整一下这样。另外有一个图表画得很大,我们自己构想的,没有办法印,那是圆的。那么它究竟在哪一方、哪一方,你不要光是向上面想,做立体的想,做立体想也可以。
所以啊,到达色究竟天是有顶天,必须要四禅八定,到色究竟天。这个有顶呢,老实讲同身体功夫有关的哦。所以研究唯识你又要研究一个东西了!我们经典上经常讲到,普通讲教理的不那么讲了,讲唯识也那么讲,我们学佛道有个四加行,必须要注意:暖、顶、忍、世第一法,这四种加行。所以弥勒菩萨说的《现观庄严论》,非常注重这四加行。这四种修行,不管大乘小乘,不管哪一种定、哪一个境界,都离不开四加行。要得“暖”。所以,有时候你们打坐起来,觉得,哎哟,流汗!热得不得了!那是太初步啊,那没有得“暖”。由这个慢慢慢慢正式归一了,归一了以后定了以后,光是暖了,那是得暖。所以三昧真火是定在安和的状态。暖、寿、识连在一起的。有暖,所以气脉,一般人都讲气脉,气脉没有什么了不起哦;就是奇经八脉、三脉四轮打开了,不过到了有顶境界,暖、顶。“顶”,也可以讲,到这个时候,顶轮的脉一定开了的,人的顶轮脉一定打开了。那就是这个肉体同天人境界合一了,顶轮脉打开了。
这个“顶”也可以做有相的方面扯在一起跟你们解释。搞清楚这是功夫的境界。也可以讲(是)理上的境界。到了色界天,因为顶脉开了,你自己现生这个人肉体坐在这里入定,如果到达加行“顶”的境界,那么你坐在这里已经没有身体的感觉,只有一片光了,都在光明中,就是已经现生到了色界的境界。但是你们有时候打起坐来,偶然看到红光、绿光、黑光、白光,那个不算的哦!那个是身体内部的气机的变化摩擦发电来的,那个不是的。你要执着那个光,都会神经了,都会着魔了的。道理是什么?那一些你偶然坐坐有时候发光,眼睛也看到亮,是你眼神经有病、不好,或者里面身体在变化。身体内部不是“行”吗?在动吗?它自己摩擦也发光。所以你的意识宁静修进来偶然看到,那个不是色界的光明定,这个里头差别很微细的。随便认为“哎哟,这个光已经得定了,啊,不得了了!”——入魔境。高一点,入到欲界天的定,欲界天还是魔境呀。严格地讲,没有跳出三界都还是魔境、外道境界。所以这些顺便给你们提到,在平常也许我想不起来就懒得讲了。平常你问我我也懒得讲,没有时间讲。现在你听到就要注意一下啊。
“此定初修,必依有顶,游观无漏。”到了有顶天,再观察一切无漏法。什么叫无漏?起心贪嗔痴慢疑,乃至邪见、身见、边见……五十几种心所。任何根本烦恼,大烦恼、小烦恼,寂然不动,此身无渗漏,一点渗漏都没有,等于完毕了,心境光明清净圆满了。圆满所以叫做无漏。有一点不圆满、有瑕疵,就是有漏。就是心、心**到了无漏。
“为加行入”,由到了色界天的定,“善于游观”,观察自己心理状况,一点起心动念处,是止于至善的,没有一点不对的。那么这个作加行,才能证入了灭尽定。
我们再念一道,“此定初修,必依有顶,游观无漏,为加行入。”
“次第定中,最居后故。虽属有顶,而无漏摄”。所以在九次第做功夫的定里头,它这个属于九次第定最后一定——灭尽定。虽然属于色界天有顶天的范围,“而无漏摄”,到达灭尽定已经属于跳出三界的边缘了,在无漏果的范围。
“若修此定,已得自在,余地心后,亦得现前。虽属道谛,而是非学,非无学摄,似涅槃故。”注意,得到灭尽定还不算得涅槃哦。所以修这个定,得到了灭尽定的人,已经可以得到心已自在了,这才叫做自在,不被烦恼所束缚了。没得烦恼束缚,此心自在了,意识不行了,烦恼意识这个都不相应了,这样叫做自在。拿现在讲这才叫做真自由,真自主了,自由自在了。
“余地心后”,什么叫余地呢?声闻缘觉这两种小乘的人、修小乘的人,乃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些地位的人,乃至大乘道的菩萨第七地、第八地以前,“余”,这个余地。“余地心”,二乘圣人修到声闻缘觉的果位,乃至菩萨道大乘道修到初地欢喜地、二地离垢地、三地发光地、四地焰慧地……一地一地算下去,到七地是远行地,第八地才是不动地、第九地善慧地、第十地是法云地,菩萨十地,都要背来哦!尤其在这个学院的同学,这些背不来你就“糟”字下面加个“糕”了!我想都会背来的。所以到“余地心后”,到七地菩萨这个境界;修小乘道的到声闻、缘觉道,修到这个心地法门修到这个样子,还没有办法得到灭尽定哦。菩萨道修到七地境界,小乘道修到声闻缘觉的果位,“余地心”,到这个(程度);“后”,再得后得智,叫做后得智(智慧)。根本智得到,得后得智发起,才能够修到灭尽定。所以“余地心后”,是后得智。
这些八地菩萨当然得到了,达到这个程度了,修到这个程度。七地菩萨八地以前,乃至声闻缘觉这些罗汉果位这个人,得到这个心地法门了,然后由后得智修到了一个程度。所以禅宗开悟,初悟等于根本智,再进一步所谓破重关、破末后牢关,那是后得智啊!到“末后牢关”一切种智统统现前,那很厉害了!不是说“云在青天水在瓶”;哎哟!“一轮明月在窗前。”“哦,我悟了!”你真误了,耽误了!不是的,都是要真实功夫。
所以,灭尽定“虽属道谛”,四谛法门苦、集、灭、道。虽然算是得道,而并不属于“非学”,“非无学(所)摄”,不是一般有学位的罗汉、学人或者是已经得到无学位的所摄,已经超过了这个境界。因为灭尽定相近于涅槃境界,可见涅槃这个境界之难。不要把灭尽定当成已经涅槃,“似涅槃”。
“此定初起,唯在人中,佛及弟子,说力起故。人中慧解,极猛利故。后上二界,亦得现前。”
他说灭尽定的境界,不一定,我们人类里头很容易到达,尤其学佛的人,佛在世的更容易。佛虽然过世了,经典、像法还在,并不困难,只要把理明了,好好修,并不困难。所以佛以及佛的弟子们,“说力起故”,把佛所说的教理透达了,所以我经常说,佛法是个科学,你理明了,依着理来实验,不然你去盲修瞎练搞不好的。佛及佛的弟子们,“说力起故”,由于这个理论、道理懂了,这个力量、心力引起,在人中智慧、慧解极为猛利,那么,容易修到灭尽定。“后上二界,亦得现前。”如果有后得智成就,虽然生在色界、无色界,也可以修到这个灭尽定。
“邬陀夷经,是此诚证。”《邬陀夷经》这本经典,一般研究好像中国没有翻译,有!实际上在《四阿含经》里头,一节而已,他说这本经典这个道理佛说得很明白。
“无色亦名意成天故。于藏识教,未信受者。”
那么,灭尽定的人呢,得到灭尽定,快要跳出三界哦,没有跳出三界;快要跳出三界的,还在边缘上转的。在无色界中,所以无色界天,刚才我们讲色界天,我们欲界天就晓得同我们一样有肉体,或者肉体比我们不同一点,健康得多。有些欲界天的天人也有肉体,但是,也可以放光。假使你们有缘碰到这样的天人也没有什么稀奇,一看就知道。佛学了解了,好,你是欲界天的天人,不要吓我了。下来有时候神色很难看,但是他身体肉体有光,欲界天的天人。所以同阿修罗有相似之处,没有什么稀奇的。有时候你定中,你人中得定了,他在你前面晃两下,逗你玩玩也有;你当成天母,你完了;当成天人崇拜,也完了;反正是相应不理。至于无色界的下来的天人那很少到这里,大概现在在研究哇,飞碟、飞碟光有一点相像,呵!这为色界的。无色界的没得形像了。所以无色界天也名“意成天”,意所成,所以“成心灭色”。但是他们虽然得到灭尽定,生在色界、无色界,对于第八阿赖耶识——藏识,根本还不知道,第八阿赖耶识他不信的,所以佛的小乘弟子们还不相信第八阿赖耶识有这个东西呢,“于藏识教,未信受者”。
所以呀,“若生无色,不起此定,恐无色心,成断灭故。”
所以呀,得到这种定的人,生到无色界的时候,很难出这个定。他把这个定境界执着得牢牢的,他不敢动。一动了以后,哎哟!这个灭尽定再一动我要到哪里去啊?跳出三界外没有第四界,我跳到哪里去呀?到哪里去?这是个问题。所以他牢牢地守住这个清净境界,动都不敢动,起心动念怕得很,他不敢起心动念了。认为怕这个一动念了,这个境界一破掉,灭尽这个境界一破了,又起心动念,我又要变凡夫又堕落了。他对于阿赖耶识的道理根本搞不清楚,所以,都还属于第六识的境界。那么第七识不谈了,因为第七识“我”已经入到灭尽定去了嘛。这个还是第六识境界。
还没有讲完,灭尽定、第六意识的境界还没有说完的。
这很难办了,很耽误时间了。本来我们同学们有一个提议,说我的课太多了,尤其是唯识课一个礼拜两次,他们大家觉得是有消化不良之感。想做笔记、想习修都很困难,因此要求变成一次。我想已经讲了两次,等这个月到底了再讲。我总觉得时间来不及,要大家了解多一点。
现在有几个问题,第一点,为什么《成唯识论》不从头开讲?这个是小问题,没有什么问题,从头开讲你就听不进去了。尤其配合我们用功夫的,现在求修证的人,所以从这里开讲,慢慢倒转来,才容易了解。
第二个问题,这些巫师招魂,还都真能够灵魂来吗?还是它道的分神而来?人同畜生也能分神?这个问题在唯识的道理、佛法的道理,这个……招自己的魂,都是自己的魂起了作用。换句话说是“识变”,自己的心识识变。除非这个巫师或者这个法师,这个作法的人自己定力很高,那可以分神。这个唯识道理正要讲到了,识位是可以分的,换句话一心可以多用。不过假定一个人投到它道,譬如已经变人了,再招魂的话,这个人当时有昏迷之感,那么就有分神的作用;可是现生这个人自己还不知道,或者是梦境一样的、迷迷糊糊的。
第三个问题,死的时候身体还没有冷却,那把眼角膜拿来移植了,这个眼识还存在,此时是否八识未死?八识本来都在的,八识分段生死本来都在的。一切器官、眼睛移植到这个人,八识如何分法?八识没有多大的分位,只要他自己一接上新的眼识,八识是一体的,可以起作用。蚯蚓砍断,各段皆动,这个已经讲过的,蚯蚓砍断了,八识都在动,余力未断,那是余业未断。至于八识普遍地存在,无所不在。
第四,色界天是气交还是什么?也是三元和合而生。如果人死后生在色界天,是直接生。藉缘生,也是藉缘生的。没有缘不得生,也要藉缘生。那么,也是需要三元和合。现在我们讲色界天是气交,是方便的说法。高一层的色界是神交,神就可以交了。
现在,我们讲到无想定同灭尽定,讲完了。修灭尽定所到达色界天境界,那么,在无色界天的天人,无时而不起此定。不起此定不是说出定,生不起进入灭尽定的功用。道理在哪里?因为生在无色定的高位的人,就怕自己无色心、无色境界的断灭,就是上次讲到这里,对不对?对吧?道理等一下再说明。
“已信生彼,亦得现前。”假定有人见地更高,晓得生在无色界天这个境界,但是他也晓得可以进修灭尽定的人,那么这个灭尽定的定境也可以现前。
“知有藏识,不断灭故。”理由呢,就是晓得一切阿赖耶识无处不在、无时可以断灭的。阿赖耶识生命的根根还在,所以下面就转了。
“要断三界见所断惑,方起此定。”但是生在无色界这个境界的人,知道了阿赖耶识不断。比方我们现在当然三界里头是最低界,三界有九地、九层楼,比方;我们是最低一层叫“五趣杂居地”,就是人、阿修罗、……[录音中断]欲界里头五趣杂居地。这个趣也就是趋向。假定就是我们这些人,如果了解了阿赖耶识不断,是不是我们现生可以证得灭尽定呢?当然可以,学佛的人一定可以,不是说我已经信佛了、吃素了、皈依佛了不可以。要断三界的见所断惑,方起此定。
我们现在很重要的几次给大家讲过,希望没有表的人赶快来拿,或者你们派出代表来拿。再不要丢了这些表了,每一次讲课都要带来。尤其讲功夫的,修定的功夫,就是八十八结使表。在史老师这边。你们哪位起来帮忙一下?有了的最好不拿,免得不够。尤其本院的同学应该不要拿了,应该有。本院的同学还看到就拿一张、看到就拿一张,就第一个犯了“贪”。你不要看到是小事哦!我等一下正讲到这里。而且拿了以后不肯带,犯了失念。都在犯。没有的应该拿。学佛啊,这些基本的不是为了名词佛学啊,自己用功夫,必须要知道的。
见思惑最难断了,我们大家为什么不能得定?就是这个道理。道理你们大家听经啊、研究佛学、听了又听的,刚才跟一位道友俩讲一下,好像听得样样都懂,自己都对、证到了空了,结果嘛什么都没有用,什么都抵不住事的,那是非常糟糕!就是不用脑筋,不用心思。修是思惟修哦!
我们第一个特别提出来再讲一道,大家千万记住啊!我们根本的烦恼:贪、嗔、痴、慢、疑这五种。贪,并不是一定说贪吃、贪财、贪名叫做贪,什么都是贪呐!譬如我们打坐得定的人,在定中很舒服不肯起定——贪!这就是贪。在菩萨道是犯的更严重,你不要认为我只修道,爱清净也是贪。爱清净、爱孤独,没有哪样不是贪,所以心理检查要搞清楚。你说一个人爱清净,在定中有没有瞋心呢?瞋心更重。你看在定中,在初禅欲界的定中,谁要扰乱了你的定,非常烦恼,这是瞋心,这是欲界的。痴,明明知道自己本来是佛,心就是佛,见不到心;习气断不了,明知道而断不了,是大痴!慢,当然很慢,尤其修道人我慢更大:我是修道人,外道没得修持!看人家都看不起。不得了的哦!这些结使没有断,你说你能够证果?有啊,五十块钱买一个苹果很容易,那就证果了——那不可能的,初禅的果都证不到的。慢,人人都有我慢。所以第七识的我慢,四惑当中叫做思惑,四惑就是四烦恼。这个表上都有,你们去找。就是思惑,有一栏很小的,思惑:我贪、我瞋、我痴、我慢,第七、第八阿赖耶识的根本,欲界中间统统俱全。
你看下去,到色界,上升到了色界,到了三禅定,同无色界四禅定以上的人,那么瞋念是没有了。不是断了根哦,也没有转化,(是)伏下去、压下去,给定力压下去在那里,不会起瞋念。但是我贪,贪恋这个定的境界,不肯出定。贪恋这个定的境界,自己贪恋果位,我慢就存在,不能更上进,不能回心转大,所以我痴,就是无明,统统存在。
所以要知道,见思惑九十八个结使,这个打的结、我们心理上业识上的结扣,是不得解脱的,得解脱才是道。不要认为打坐就是道。打坐是修定,自心证入解脱的一个练习的初步的功夫。千万注意,不要认为念了个咒子念个佛就行了,那差远了。你如果一声佛号,把贪、嗔、痴、慢、疑统统把它滚完,做面粉一样,一点一点渣子都把它滚来了,一点面粉都不留了,然后把它连滚笼一拖就把它丢掉,那差不多了。
所以啊,四惑处处存在,越是修道的人,越是贪嗔痴慢疑越大。所以你看,你们记住了吧?玄奘法师在《八识规矩颂》第七识的偈颂第一首下面两句怎么样讲?“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如果第六意识中间贪、嗔、痴、慢、疑这些转不了,不是净土境界、不是心净土境界,都不是的。
这是五个,贪嗔痴慢疑在三界中间,即使到了三界的天人,没有成就、没有真解脱。到了阿罗汉也没有解脱,就是降伏下去,断伏而已。除了八地以上的大菩萨,慢慢才能解脱。所以它解脱很不容易。为什么我那么多年来拼命给你们讲这些,不大肯讲大乘的?你们听了《金刚经》、大乘,一听理都懂了,好像个个都通了佛——统统在造业!很严重!尤其什么显教啊、密宗啊、什么宗啊,把自己都宗到地狱里头去了,千万要注意!
这是三界这五惑很严重哦。再加上我们检查自己,五见的错误、思想的错误,“邪见”、“身见”,身见你看谁免得了?邪见,你理解的错误都是邪见。身见,谁能够免得了身见,觉得这个不是我?真证到不是我;不是发疯的不是我。
“边见”,你任何打坐功夫再好都有个边呐。觉得“哎哟,放光了、空了!”空得有边,你那个光大概只有这样大!哈,那个还不是光啊,不是的,那是色身来的。什么正定中有光了——那是色身转化来的,同道业不相干;有关联,并不相干,与定力的功夫有关联,不是道的境界,不管你哪一种光。无色界就没有光了嘛,对不对?你要把道理想通哦,研究通哦。你还都是边见。
“见取见”更严重了,自己有一点理解到,认为我这个就对,这个理才是对——见取见。我所见到的、所理解的抓得很紧。这个观念去不掉,不能成道。拿现在哲学来讲就是主观成见,没有客观的存在了。所谓“我客观”也是主观了。
“戒禁取见”更麻烦了!你看多少人犯了戒禁取见。他因师传的错误、自己没有智慧、见解错误,哎呀觉得这个戒要这个样子才是,乃至有人上香,右手、左手争了半天:不是这个,你没有道了。这都是属于戒禁取见。一切宗教都有戒条、都有规矩,把那个规矩死死抓住当成道。真得道、到空的境界没有这一套了。而戒禁取见是最后最难解脱的,这都是没有办法的。
所以这些,欲界里头四谛苦集灭道中间,你们看表,所构成苦谛这十个:身见、边见、邪见、戒禁取见、见取见、贪、嗔、痴、慢、疑,都有。欲界里头能够了解一点,苦谛下面集谛能够了解一点,邪见、见取见、贪、嗔、痴、慢、疑去了几个了,你查查看。何以去掉,怎么样去掉的?欲界中间,怎么到了集谛里头少了三个?什么道理?只有七个。怎么样叫灭谛里头(这种心理都是归纳的心理状况)只剩了七个?道谛下面怎么样又有八个?这是什么理由?不要光看表哦,一般看了,哦这是佛学。所以三界天人(表)这些东西是最根本的,尤其是作功夫、进修佛法,必须要下进功夫把这个道理参透,你才一步一步用功起来,上证果之路非常快,非常快的。
现在,我们再给你找一个资料,现在《成唯识论》我们还只讲到在这里。
“要断三界见所断惑,方起此定。”见所断,修到了贪嗔痴慢疑降伏了。有些境界,你譬如像五见这些错误的观念,要自己的知见到了、慧发了,才能够断除无始以来这种偏见的习气。非常难!所以主要告诉你,因为在这里大家学学打坐了,刚刚以为打坐坐得好、以为是道,都狂了;不是狂啊,狂是客气话,就进入邪见魔道去了。差一点都不行啊!所以呀,你看禅宗永嘉禅师《证道歌》告诉你:“差之毫厘失千里。”什么叫差之毫厘失千里?譬如我坐在这里,这个指头这样,在这里只偏一点点,这一条线你拉开到那一边,越拉得远,偏的方向越大。所以见地只差了一点点,加上时间加上修持的成果,你就走入邪道魔道里头去了,自己不知道,有如此的严重!所以现在,我们还是像法的时代,佛的经像(还在),还没有真到末法,末法更苦啊!苦得很!真到末法苦得很啊!那么,经教教理还在,好好努力。
比方,我现在给你们找一个文学的证据,当然很难懂,文学差一点就懂不进去了。怎么样叫要断三界见所断惑?贪嗔痴慢疑有这样难断。现在有个文学的东西发给你。本来大家中国文学程度好一点的,我们讲的人就减少了时间。讲不要紧的我把时间拖久了,要紧的没有讲,很可惜。万一不够哇,我们自己同学们两三个人一张,先让给外面的居士们。
譬如,有一位女的,文学很高,明朝的事。明朝有位大禅师叫泐庵师,泐庵禅师,朱元璋以来他是不得了的哦,最大的外交官。这个在明朝历史上,正史上不大记载他的。这位和尚道行又高,为朱元璋、为明朝国家做了很大的事,非常有名,学问好。这个文章,吴江,就是江苏人,这位女的小姐叫做叶琼章,她人长得很漂亮、年轻,诗很好。古代的小姐,要晓得明朝小姐们不出闺房哦,长大了房门都不出来,都是自己在后院。那么,“从泐师授记”,跟着泐禅师要皈依。泐庵师学问也很好的。师云:“既愿皈依,必须受戒。凡受戒者,必先审戒。”你千金小姐要皈依我,好!我要给你授戒,我要问问你犯过戒没有。“我当一一审汝”,他说我要问问你,你要讲坦白哦,正式授戒,你要把心里头犯过的罪都要讲出来。
身三恶业:杀盗淫,身上发的行为,他说你犯过杀戒吗?你要晓得古代千金小姐不下厨房,猪啊鸡呀鱼呀从来不要自己杀的。他问她有犯过杀戒吗?这位小姐想了一下,她说我犯了,怎么个犯杀戒呢?“曾呼小玉除花虱,也遣轻纨坏蝶衣。”文学境界之高!随口就答出来。小玉是丫头的名字,唐代的故事。轻纨就是我们用的现在有卖的,女的扇子,圆圆的,用红稠子蒙起来。她说我也犯过杀戒,怎么犯杀戒?闲来无事叫丫头把花上的小虫拿刷子给它刷了;看到花园蝴蝶在飞,让丫头去拿扇子把蝴蝶打下来。蝴蝶花粉一打掉,蝴蝶就死亡嘛,活不了多久了。说我犯过啊!
你看到是文学——你看她才是真修的,心理的这一件小事情检查出来,这等于是色界天、欲界以上的色界初级天人都会犯这种事。你不杀,谈何容易呀?“曾呼小玉除花虱,也遣轻纨坏蝶衣。”
他问你犯过盗戒没有?她说犯过了:“不知新绿谁家树,怪底清声何处箫。”走过路上,看到这个树啊花很好,偶然叫丫头去摘一朵;隔壁人家吹萧,我听的这个声音好极了,起来偷偷在听——盗戒。所以,司马相如、卓文君弹琴一曲,贪嗔痴慢疑都犯了。喏,检查心理要这个样子啊!
他问,那么你犯过淫戒没有?小姐嘛,她还没有结婚。她说有啊!“晚镜偷窥眉曲曲,春裙亲绣鸟双双。”有犯意就是犯了,大乘菩萨道就犯了淫戒。所以永明寿禅师说,什么叫犯淫戒?隔墙,隔一个墙,听钗钏声,听到,“哎呀,这是女的来了。”他说有这个分别心,菩萨道就犯了淫戒。这个女的也讲了:“晚镜偷窥眉曲曲”,到晚上化妆,镜子里看来看去,自己画得漂亮,口红打得对没有——这有犯意嘛,有淫念的犯意,她说我犯了。这个春裙,衣服上绣的鸟双双、绣鸳鸯,有这个企图哇,她说我犯了。
那么这位师父就问她,你口里头这四种恶业(嘴巴的业最重的啊,你要晓得。三业中嘴巴业最重的呀!四种恶业。)他说你打过妄语,说过谎话没有?她说犯了:“自谓前生欢喜地,诡云今坐辩才天。”文学家、学问好的、学佛的人,最容易犯这个戒。自己都认为:哼,我同维摩居士一样辩才无碍!“诡云今坐辩才天。”自己前生是欢喜地中来的,初地欢喜地菩萨转生,所以文学那么好。她说自己犯了。写文章[录音中断]
……话,都是绮语戒,她说有犯。“团香制就夫人字,镂雪装成幼妇词。”作诗作文章,经常容易犯绮语戒,文字越写得美的越犯。而且文学啊,不犯绮语戒写不好文学。她说这些东西我都犯过。幼妇词,“黄娟幼妇”这是三国时候杨修讲的,“绝妙好词”。这每一句都有典故,我懒得说了,你们好好去研究,不要认为大致懂了就行,每一句话都有典故在里头。
他问你有没有犯过挑拨离间的两舌戒呢?她说有啊:“对月意添愁喜句,拈花评出短长谣。”她说有哇,对文学上的批评就是挑拨离间嘛。譬如我们常常讲,有个人说自己是诗人,讲自己呀,像我们连我来讲佛法的时候,有时候经常都带出绮语来,这是文学习气啊。现在带一个给你听。有人说,这个人诗作得很好,很傲慢,就是我慢,他看不起白诗人,所以就挂了个招牌——诗医,同他们这几位医生一样,他们医人家病;他是专门医人家的诗病。你们诗作不好都拿来我给你医。你看这个牛吹得很大!这个犯绮语戒、妄语戒都来了。
但是他真有一套,他把古人的诗都医了。譬如古人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这一首诗太肥了!要给它吃减肥的药。“时节雨纷纷”嘛,何必一定清明呢!“路上行人欲断魂”,太肥了,走路的人,“行人欲断魂”,走路的人当然在路上,“路上”两个字多余,所以肥了,要减瘦。“借问酒家何处有”,哎又肥了嘛!“酒家何处有”这一句话当然在借问,所以这两个字是多的。“牧童遥指杏花村。”又多余了!“遥指杏花村”,管他牧童也好,老头子也好,指一下就对了。所以这个诗太肥了,所以要把它减了、把它医一下。像文学上这些故事很多。
在佛法里头我们心里要检查,所以一个文人学佛有时候文字都不敢乱写了,自知犯了两舌戒。他这里头讲,他说你有恶口吧?譬如说国骂三字经啊,女性骂人:“你要死啊,你短命啊”这些话。她说有哇:“生怕帘开讥燕子,为怜花谢骂东风。”她说我骂了,犯了恶口戒。怕花落了,怨天怨地,就是犯了口过。
好了,这位师父又问:意根里头、思想里头三种业你犯过没有?犯有贪念吗?她说我犯了:“经营湘帙成千轴,”同我一样喜欢看书、买书,书买了一千部了,还不够,看到新书就要买,就是贪嘛!“辛苦莺花满一庭。”又喜欢想种花,种了这一株了,看到别人那里听说有好花,又去弄来,就是贪嘛。她说我犯了。
他问你犯了瞋念吗?她说犯了:“怪他道韫敲枯砚,薄彼崔徽扑玉钗。”这是唐代一个女诗人崔徽,把头上玉钗金钗拿来,卜卦作了一首词,有名的情诗。她说当时啊,谢道韫,南北朝的谢道韫、女才子,都是文学很高的。崔徽不是才子,她是另外一个身份,但是这首词都流传得很广,她说我看到都不高兴,认为呀女性没有品德,所以发了脾气,也骂过。
他问你有没有犯过痴戒呢?她说有犯:“勉弃珠环收汉玉,”钞票不够,把那金戒子啊、耳环卖掉,要想买一块玉来带带,她说这就是痴。把这个首饰卖了,买那个更好的戴上;金刚钻一克拉不够,要买个三克拉,就是犯“痴”。她说“戏捐粉盒葬花魂。”落花落下来,把这个像林黛玉葬花一样,那么没有钱买锄头啊,也把这个口红去卖了,买些什么东西来……这都是贪嗔痴,都有的。
这个师父一听,好!你都承认了,从此不要犯!给她授戒了。
我为什么找这个?好细呀,文学又高。你看心理检查自己好细呀!这个人是再来人哦,这一种叫做再来人,所谓几果罗汉再生人间的就是这一类,这个女的,你看她下文。
结果家里给她许配了,许给哪一个呢?也是江苏人,昆山县的,姓张的丈夫。快要出嫁的那一天,嘿!对不起!走了,死了。——再来人。
所以拿初果罗汉七返人间、二果罗汉三返人间、三果罗汉一返人间、四果罗汉不来了,属于三返七返的这一类人,所以她慧力之高,检查自己心理之强——再来人。等到出嫁的以前,当然她是不会去结婚了,可是生在这个人家,吃了人家十几年的饭,长大了,父母要给她作主,古代没有办法,可是她走了,回去了。放到棺材里的时候整个身体软的,没有僵硬,可见是再来人,定力功夫到了。所以呀,一般人就认为是神仙、女仙再来。有诗集留下,叫《返生香》。
像这一段,那下面你们自己去看,不相干了;也有相干了,自己去研究。所以我常说,要研究佛法,要把各方面东西弄清楚一点,像这些句子内在,每一句要讲起来,好了,都去了一个钟头了。每一句里头要倒转来讲,什么叫“道韫”、什么叫“崔徽”,崔徽要引了半天的东西给人家,所以现在讲课好痛苦!在我们古代一提这些都晓得了,“道韫”者谢道韫,崔徽是唐代女诗人,作了些什么句子;什么叫做“辩才天”,都晓得了,都很清楚。所以过去在大学里上课,只要带粉笔就够了,好办,因为大家这些都很熟嘛。现在不同了。
这一段我们引用,你看,这还不是三界的天人啊;普通人,但是再来人。所以在自己心理上断三界见所断的惑,那么立刻可以进入了灭尽定,立刻可以进,现生我们也可以。那么大家用功修持,自己觉得那么用心。有些人打坐一坐坐了五六个钟头也可以坐下去,那是坐腿,那没有入定。定者,这些结使、心理作用一个都没有去掉,不行,不能得定,永远不能得定,只能说你是在静坐。
静坐境界多是在色阴、受阴这两个境界里转,在生理内部在转。尤其,你看大家你们学佛,尤其念佛的,就是这一句佛号以外,你念十声佛号里头,自己检查一下,起多少贪嗔痴慢疑的杂念?如果拿十念、念十声佛号中间里头,都没有任何一个杂念过来,差不多可以谈心境的修定了。乃至最后这个佛号也不起了,“阿弥陀佛”这四个字不出来了,就是佛号的那一念的境界净念相继,永远就是这一念,不管生理的变化——这个叫念住,可以达到初禅,才有点相像了,千万注意噢!所以大家坐在那里,一天到黑,有些人尤其是我们这里我们同学们,就是在那里干靠啊,那里熬腿啊,真干靠啊!在那熬腿、硬熬,心理上没有注意,那就不可以。
当然我们这里修持的同学们,在心理上多用一分功,你的色阴、生理马上就变化、就转。因为色阴这个身体呀,我们这个身体是心识的“相分”,是它的相分。所以你心理的见解转了,见分一转呢,相分跟着就转,你用不着修气脉。见分转呢,相分当然转。所以常常同学们问气脉、问功夫,经常问。这个等到我有空一点嘛,就跟你们谈谈;没有空的时候经常几句话,好像说骂你们、呵斥你们——不是呵斥你们,不要在那里转。你不懂,受了呵斥在那里也不懂:多在心地法门下功夫。我们千万注意噢!每一堂上课,三界天人表同这个(九十八结使表)都要带的。
现在我们还是讲灭尽定的道理。“异生不能伏灭有顶心心所故。”他说其他的普通一般的异生,其他的外道或者其他的人,不是正修禅定人,他不能够把有顶心的,有顶心是什么呢?就是暖、顶、忍,到了色界天的有顶天。换句话,有顶心在四禅八定里头是什么定呢?非想非非想处定;没有超越这个境界。如果没有超越这个境界呢,他的心、整个的心王及心所(心理所起思想这些状态)停止不了,所以没有办法入到灭尽定。必须要伏灭,到了非想非非想处定,四禅八定修到最高的有顶,有顶到了顶巅就是非想非非想处定;在这个非想非非想处定修到了这个,还要丢掉,才能证入灭尽定。他说其他的异生、下界的众生修的,他不能够做到这样。
再说,灭尽定,“此定微妙,要证二空,随应后得,所引发故。”他说这个定、灭尽定是罗汉果了,非常微妙。要证到“我空、法空”,大乘菩萨们。你要晓得大乘小乘用功禅定的路线离不开四禅八定,是一样哦。大乘小乘是用心不同、发心不同;功夫四禅八定是呆板的,这是共法哦。四禅八定都得不到,连两个腿都降服不住,坐都坐不下来,然后思想心里那么乱,说自己懂了佛法,不犯妄语戒呀?这个妄语戒犯得更厉害哦!你以为自己没有说过谎话,以为如此认为我在修行——心理上在犯妄语戒,很严重哦!
所以他说大乘菩萨要证到“二空”,二空以后,后得智、“应后得”心所引发,才能够进入灭尽定——修大乘菩萨道。要七地菩萨以上才能得灭尽定果,要注意。[此时引磬响]那么快啊?真的啊?好像一下就到了有顶天。(一笑)
……“有义下八地修所断惑中,要全断欲余伏或断,然后方能初起此定。”下八地不是菩萨八地,也通菩萨八地。就是说,非想非非想处定是最高的定了,无色界到了顶点了。跟着下面四禅八定,这个八定。那么,要把……定境界不算究竟啊,修定是修因哦,你们打坐修定,那是指因,不是果位哦,得定也不算果位哦!果位是看你心理行为这个贪嗔痴慢疑见思惑等等断除了多少,那叫果位,千万注意。不要以为打坐坐得好,有人做到半空中可以坐着了,人可以腿盘起空中坐着,这算得道得果位吗?没有。没有得道。道在心中,在你这个见思惑、思想杂念、这个贪嗔痴慢疑习气的转变。所以我告诉你,善恶是非太分,还是欲界天的天人境界哦,还是瞋念没有断;到色界无色界以上,这个才灭除了,只能说灭除了善恶是非之念而已。你以为什么是瞋心啊?这个都是瞋心,我看得惯、看不惯都是瞋念。这个我看不惯;这个坏人我不要看、不理他——瞋念,这是天人的瞋念,欲界天天人的瞋念。色界、无色界都没有瞋了。
所以呀,“下八地修所断惑”,这个贪嗔痴慢疑要怎么样转变呢?不是你打坐就断得了的,要修,要在行为上修哦。不在行为上修,断不了的。修行,修正你心理的行为呀。要“修所断惑”。
“(其)中要全断欲余伏或断”,这个三界九地还剩余下来有一点力量,或者断了;然后才能够开始进入灭尽定的境界。就是说从非想非非想以下这些人,要怎么样可以进入灭尽定呢?完全断除了欲界的“余伏”,欲界的等等的剩余的习气——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等等伏下去,或者完全断了,才能够证入灭尽定的境界。
他说:“欲界惑种,二性繁杂,障定强故。”欲界里头见思惑的种性,尤其是两种(二性),有两个心理的种性,我们任何人有的,最繁复、最复杂,自己检查不出来的。哪两种啊?不善性及有覆性。
“不善”,为什么不直接讲成“恶”呢?比恶又不同一点,恶性有时候自己心里起个恶念,恶念还容易检查到;好像并不是恶念,是“不善”,并不是善念。
“有覆”,有盖覆的心理。譬如昏沉了、散乱了、爱睡觉了,这都属于盖覆,盖覆的心理。
“不善及有覆二性”,盖覆就是无明,把你遮住的。譬如我们还不讲别的盖覆,一般人学打坐,一坐起来就是睡眠、昏沉把你盖覆住,初步的定都做不到,它把你遮住了。就是色身的业力,或者是有风了、或者有病了,体能不够健康;或者坐得好好的,欲念发动了、各种动了,都给你盖住了。
“不善、有覆(的)二性”,这两种种性——阿赖耶识种子的爆发“繁杂”,障碍了你的灭尽定。
所以在欲界中的见思惑、无明不断,说自己能够已经得了罗汉果。我也常常听人家讲;我碰到一个人,他说自己得了罗汉了。我说我没有看见,我只菜市场看见萝卜,没有看见罗汉。——那么容易呀!罗汉!要注意哦,不要狂妄啊。修行要老老实实。总而言之给大家讲,记住:规规矩矩做人,老老实实修行!不要狂妄。即使得了圣位的人……
(第11集终,妙音缘听录,玉树临风2011-05-08三校完)
《唯识与中观》 | 下一篇:唯识与中观(十二) | 网站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