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师学生动态

道南书院的愿景

时间:2013-05-12  来源:达摩书院  作者:黄高证

作者:黄高证先生 

 

唐朝大禅师马祖说:得道莫还乡,还乡道不香。

吾师张公尚德先生是湖南湘潭人,少逢战乱,十六岁便离家到台湾当兵。他七十多岁时,返乡成立道南书院。对照马大师所言,这其中的坎坷艰辛,不是常人所能想像。

道南书院的“道”指汪道涵先生,“南”指南太老师怀瑾先生。“书院”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机能。张老师在湘潭成立道南书院,除了承续台湾达摩书院一贯的禅风外,还有以下几重意义与愿景:

 

一、推动人类和平

道南书院为继承和宣扬:

汪道涵先生追求中国在讲理与有礼中,全面的发展强盛,及维护人类的和平。与

南怀瑾先生在复兴中华精华文化,和统合人类古今中外的人文精华。

二位长者生前一直致力于两岸文化和平统一。早在1990年时,南太老师便以张老师为开路先锋,到上海会见汪道涵先生,为1993年的辜汪会谈奠定基础。

由于老师当时亲见南太老师、汪道涵和辜振甫先生为人类的和平与社会的安乐,奉献一生。故成立道南书院后,继续为追求和实现他们的理想努力不懈。

记得2000年的暑假,老师返乡,借用家乡小学教室,为几位大陆名大学教授主持七日禅修,同时和师母开始筹划兴学。后来房子盖好了,却因国内外形势变迁,房子便空在那里没用,风风雨雨,一摆就是七年。2007年底,老师才派刘美秀师姊、陈文能和徐国祯师兄到湘潭将房子装修好,隔年(2008)四月第一次在新房子主持七日禅修。禅修内容已整理出版,可参考巴蜀书社的“探寻生命的真实”或达摩出版社“静坐散记”等书。

目前书院里有北京大学的魏盛博士、台湾的黄如洁师兄、上海的鲍海林与余敏敏等道友常住清修,老师每年并和大家共修一或两次的七日禅修。在这功利挂帅、随波逐流的社会中,当其他人汲汲营营时,他们潜心道业,其他人灯红酒绿时,他们放怀天地。所以他们有了不一样的人生。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老师在道南书院举办“大般若经”禅修时,正逢他老人家八十大寿。他便向道友表示,希望未来有一天,联合国能搬到中国来。而联合国的工作,正是推动国际和平。

果然,2012年11月道南书院应联合国文明联盟(UNAOC)邀请,由魏盛博士和笔者参加在上海举办的亚洲暨南太平洋地区协商会议,并在分组议题上,分别发表:“从亚洲文化之道走向全球和谐”(From Tao in Asian Cultures to Global Harmony)及“用唯识整合科学与人文教育的重要性”(The Importance of Vijnaptimatra on the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Humanities Education)两篇报告。让各国与会代表,进一步了解道南书院对人类和平的使命感与努力方向。

当然,和平理念的实现,不是一蹴可几。但人类不能坐以待毙、永远停留在互杀的灾难中。这便需要一群有志之士,引领大家共同耐心往前。

所以2012年老师在道南书院接受湖南卫视专访时强调:

   “我一直想告诉中国人,特别是现在的青年朋友们,中国文明发源于多灾多难的黄河,而不是风光明媚的长江。

孟子思想的核心价值,强调和宣扬的,是“忧患意识”。中国忧患几千年,像南老师、殷老师、方老师,都是在忧患中成就自己的。因为中国人的智慧、坚忍与包容,度过了过去许多难关。

多难兴邦,殷忧启圣,中华民族的智慧,已经历过数千年的时代考验。现在中国不但有机会往前走,更有机会引领全世界走向和平。道南书院正是为此理念成立,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向前、锲而不舍,未来必定会做出更大贡献的。

 

二、恢复深厚道门文化

湘潭属于古代的潭州,唐代以来,潭州便出过好多大禅师。这一两百年来,更是风流人物辈出,众所皆知,兹不赘述。但当今之世,许多地方人性扭曲,人际间充满不信任与争夺,家庭伦理、社会伦常都被瓦解。许多教育机构沦为商业化走向。真正纯朴民风与笃实学风,几乎看不到了。

为继往开来,重整文化乱象,故道南书院之建立,要上续五千年慧命、下燃十万里心灯。这由道南书院大门两旁的楹联,便可看出一二:

“容止汪洋,大道中虚涵万象,看人物风云际会,摇洞庭八百里烟波,兼壮乾坤,开启仁山和智水。

  景行南岳,旷怀内瑜瑾一心,将古今经典传承,究华夏五千年文化,以新日月,步趋先圣与时贤。”

这楹联和“道南书院”大匾,是2008年时,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的张院长新民先生和多位贵州道友发心,为道南书院挂上的,联句说明书院崇高的理想。

山高似路迷,步步需小心。所以在道南书院里,不做空泛的学术讨论,也不走迷信的宗教路线,而是在实修、实证、实用上,一步一脚印,登向智慧的制高点。让千年道学、尖端人文等学问,与经验密切统合,归于深厚。

时间过得真快,道南书院成立至今已五年了。老师除了每年返乡讲学,且在书院举办过无数次禅修,并于2012年南太老师舍报时,举办两天学术研讨会,和道友们追思南太老师博大精深的学术成就,论文已经结集成书(见达摩出版社“浅参南怀瑾先生学术成就文集”一书)。

道南书院道友,遍布各地。北自新疆、蒙古、黑龙江,南到海南岛,都有人慕名而来参学。还有从其他国家,千里迢迢飘洋过海到道南书院向张老师请益的,包括美国、俄罗斯、加拿大、义大利、新加坡、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等。天南地北,相聚一堂,为大时代的道门文化,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要说的是:

张老师一再告诫:真学问是不搞门派和组织的。所以他很少和人联系。

 

三、开创东西文明新局

西方文明主要是信仰天国和地狱二分化的世界,加上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观念深植人心。对比于东方文明,特别是中国天人合一、礼运大同的和谐文化,隔阂极大。

多年以来,西方成立各种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团体,明有世界贸易组织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暗有共济会,和光明会。他们制造各种世界经济泡沫,配合新式科技在军事和商业上的推波助澜,加上美元金本位、转基因种子、好莱坞文化等有形与无形的全球布局,更是助长鹰派欲以西方价值观号令天下的野心。如此下去,整个地球和人类岂有宁日。

因此,老师在书院陆续讲解了亨廷顿(已故哈佛大学教授)的《文明的冲突》、释迦牟尼佛的“治国七法”、大般若经、易经、中庸、老子、指月录、楞严经、楞伽经等重要典籍,未来还安排维摩诘经、殷海光教授的《中国文化的展望》、方东美教授的《华严宗哲学》、罗素的《世界新希望》等课程。以取东西百家之长,知己知彼。

课程中最重要的,是通透人性最底层与最高层的唯识学。人性没有东西方之分,都是徘徊于善恶之间。而唯识学是要帮助人在善法上起用的,它很清楚的说出了人到底坏在哪里,丢掉坏,好就出来了。

此外,老师也多次外出讲学,如2009年在上海图书馆讲“中国的飞升、世界的希望”(见达摩出版社“张尚德演讲集”一书),2010年 分别在温州图书馆和北京广化寺演讲(见达摩出版社“禅与中国文化”一书)、2011年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连续三天演讲(见达摩出版社“中庸思想系统的开展”一书)、2012年在浙江雪窦寺两晚演讲(见达摩出版社“散谈唯识学”一书)。

以上种种努力,是要找出人类文明未来应走的、在经验上能走的、且非走不可的路线。人活一生,不能不对社会、民族、人类和整个世界文化,有份关怀与检视,并从其中寻回自己本有的善良、敦厚的情操。

书院未来希望以唯识结合禅门文化,往东南亚众多佛教国家推广。并以唯识配合圣经和生命科学、西洋哲学,向西方世界宣扬。且吸纳古今中外人文思想精华,截长补短,使东西方文化接轨,建立一条与时俱进且真正为大家所接受的文化大道。

古人言:“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千秋万载超志业,需要真正大魄力、大智慧者,以热情与傻劲来推动。也需要更多后起之秀,加入薪火相传、薪尽火传的接力赛。大家同心协力,则道南书院虽居乡间一隅,必可在未来文化的长流上,大放光明。

老师已年越八十、两袖清风,但一身铁骨,壮心不已。他对道南书院诸道友的期许是:守住一分真正的孤寂,在无私的奉献中,救自己,也救时代。未来更将中国人文精华和世界人文的真善美,统合在一起,再创和平安乐的中华盛世。

道南书院五年了,正为之记。

      二零一三年五月五日

        于台湾达摩书院

 


  上一篇: 忆南师------作者:古国治老师

  下一篇: 追随南怀瑾老师的“独行客”登琨艳

...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