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师学生动态

马宏达:漫谈人性与教育

时间:2015-12-20  来源:  作者:马宏达

编者按:本文是作者根据2015年9月13日在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南怀瑾文教基金会、上海恒南书院联合公益活动中,与乡村教师们的谈话修订增补;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南师与“南门”

坐在这里,面对诸位老师,好像回到学生时代,很亲切!又似乎被考试一样,有些紧张。我不懂教育,在诸位一线教育家们面前,我只有学习的份儿。我这是被逼无奈,在完成樊英老师交办的作业,我逃不掉。因为从桂馨基金会成立以来,我是亲眼看到樊英秘书长是如何工作的。她虽不谈佛,却有真的菩萨行。她也听过南师的经史合参课,却从来不宣传自己是南师的学生,只是默默地做着慈善。在她和她的团队面前,说实话,我自惭形秽。跟她们在一起时,我感到可以沾点圣洁的光。所以她提出让我做点什么时,尽管做不好,却无法推辞。我也借今天的机会,向她们鞠躬致敬!

同时,这些话也是对诸位老师们说的。诸位老师在乡村教育第一线,虽然待遇不高,却长期坚守岗位,凭着良心与责任感,陪伴着引导着孩子们成长,耕耘着,奉献着,这是我深深敬佩而又做不到的,我也只有鞠躬致敬!

这不是客气,都是真话。

刚才琼垺副院长介绍我跟随南师做过事,我压力山大,生怕因我而辱没了老人家的名声。所以拜托诸位,千万把我跟南师分开,我自己负责,千万不要牵连老人家,这样也帮我解压了。

跟南师做事、学习的人很多,各有因缘,南师很慈悲,有教无类,一视同仁,很包容谅解大家。但南师是南师,我们是我们,各人言行自己负责,不可以牵连南师。

这个道理很简单。诸位都是一线教师,很有经验。一位老师教那么多学生,你再尽心尽责教,学生仍旧差异很大。教与学是相互的。“学者觉也”,学人求学,根本还是要靠自觉,靠自己动机想学要学,靠自己努力,也靠悟性。家长和教师,只是助缘,是影响和辅助的。“教者效也”,家长和教师,是被孩子们效法的榜样,所以说身教胜言传,需要以身作则,但也只能起到榜样的影响作用。可以诱导他产生想学的动机兴趣,乃至用尽各种办法。但不可能像工厂生产产品一样,照标准生产出来,因为人性有自己根深蒂固的困境,各人程度也很不一样。

再伟大的老师,与学生之间,同普通师生关系,并无两样。千古以来,人们对教育、对宗教,寄托了太多不切实际的期望,以为有了伟大的老师或教主,就可以教育出伟大的学生们,那只是一厢情愿的幻想。若真如此,世上早已人皆圣贤,天下太平。

这里面的道理在哪里?我们后面会谈到。

我们再看古今中外的历史与现实,那些了不起的教育家或教主们,乃至各学派各领域的代表人物们,几乎无一例外,都被门徒、信徒或他人当做“广告牌”。也因此,而终于变成“挡箭牌”。其实,这与他们又有何相干呢?譬如释迦牟尼、老子、孔子、耶稣,被捧到天上,或者打翻在地,那都是别人的事,与他们无关。听说现在外面冒出一些南师的“关门弟子”、“心传弟子”、“接棒人”、“接班人”,还有“御用”营养师、这个那个的,还有拿合影来“证明”的。网络、微信、微博上,也有不少冒充南师名义或冒用南师照片的文章话语,很是热闹。这些都是在用南师做广告牌,自欺欺人,盗支南师的社会信用。不过,南师有先见之明,早就提醒过社会了,他早就强调,既没有“南门”,也没有“学生”,更不承认自己是什么“大师”,而且强调“南怀瑾”三个字,与他老人家无关。话已经说的很直白了,早就与种种现象与问题做了切割,可是大家没留意,留意了也没听懂。

即便真的从师于南师者,或后世研究南师及其学术者,大家讲的南师及其学问,严格说,只代表各自的认知,都不等于南师。至于每个人的任何言行,当然只能自负其责,更不要扯上南师。包括摘录推广南师著述的,若出现断章取义或曲解误解的问题,也仅代表个人观点。这个道理,也适用于任何研究古圣先贤或研究历史与现实的。

刚才还有人问我有没有南师的传记。南师对传记有自己的看法,他说所有的传记乃至历史,当故事看可以,不要太当真。他老人家并未真的要写传记。因为真话不好说,说了很多人很难堪。假话不愿说。再者,记忆也会有差错。而且所有的自传,都是以自己为中心的主观角度,也免不了自己贴金。别人写的,又是别人主观的角度,加上很多臆想,还有资料的差错,更不靠谱。传记如此,日记、历史,也是同样道理,当故事看可以,不要太当真。至于传闻,就更不要谈了。今天来不及详细讲这个事。我借用南师的老朋友梦参老和尚的故事,来答复这个问题。因为老和尚对传记的态度,与南师有异曲同工之妙。最近听说有人带着为老和尚写的传记,想请老和尚看看。老和尚说:“我不看,那是你的事,与我无关。”真是振聋发聩!

我下面要讲的,也是自负其责,不代表南师观点。

 

性相近而习相远

今天这个题目很大,我只是作为一个从小学读过来的学生,谈谈个人的一点粗浅体会和思考,不成体统,请诸位老师批评指教。内容涉及一部分少年儿童教育,更多的,则是涉及每个人本身,跟孩子有关,跟成年人更有关。

有个词叫“春风化雨”,常用来形容教育。教育也的确像下雨一样。下雨是普遍平等地滋润,但地上的种子千差万别,瓜果梨桃、粮食蔬菜,乃至杂草毒草,长出来的各不相同。一个老师教,平等下雨一样,很多学生受教,可是差别就大了。每个孩子的身心禀赋、个性格局、家境遭遇、努力程度,各不相同,如同地上的种子一样,千差万别。即便双胞胎,个性也不同。同卵双胞胎个性差异大的,比比皆是。最近还有个案例,双胞胎共用一个大脑,躯体是两个,也存活了,个性还是不同。那么问题来了,思想情绪是大脑的产物吗?父母遗传决定孩子的个性吗?精神是肉体的产物吗?这些都还不能定论。

今天为什么要谈“人性”这个问题呢?因为如果不了解人性,不仅教育,乃至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科学等等,所有涉及人的事,包括认识自己,认识他人,都不会有深刻认知的。

所谓人性,是所有人普遍具备的稳定特点。人类社会一切现象,是人性内在种子遇到各种条件而滋长出来的现象。这些种子,不是一种两种,而是很多种,都在心田中存在。也不是简单的“善恶”所能概括的。

有人问了,各民族、各文化、各种族,乃至各人,是否真的有共通的人性特点呢?答案是“有”!虽然每人在某些方面表达出来的不同,表现的个性、格局有差异,但人性却有共通的特点,这是东方古代文化早就有的研究成果。现代教育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对人性的认知,还没有东方古典文化研究得透彻。我下面就介绍一些东方古代文化对人性的研究,涉及儒、释、道文化,只代表我个人目前的认知,不一定代表他们的本意,谨供参考指正。

所有社会现象都是人性的外化表达,由于不同的因缘、环境、际遇,以及个人主观萌动和修养的不同,所激发出来的现象不同。就像一条河流在流经不同地段时,根据不同的气象、地理、环境表达出来的现象不同,有时是瀑布,有时是浅流,有时是暗流,有时是险流。人性里面各种种子都存在。《三字经》讲“人之初,性本善”,东西方有性善论、性恶论,实际并非那么简单,它是有善有恶,也有非善非恶,特点很多,非常复杂。

“性相近、习相远”,是《三字经》引用《论语》的话。什么是“性”?什么是“习”?

人性分为两类:

一是先天本性。它是所有人共通的本性,平等的,相当于一张白纸。

二是后天习性,即后来才有的习气、习惯。所有人,既有共通的后天习性,也有不同的习性表达表现。后天习性像各种种子,藏在心田深处,由于因缘不同,表达表现出来的也不同。比如双胞胎,往往个性差异很大。“个性”就是个体习性的表达表现。每个人出生后,“天然的”就带着个性,那是自己过去的习惯积累,不是身体或父母决定的。我们碰到事,也会以个性习惯的方式来应对。遵循习惯,是因为信任熟悉的处理方式,省力而安全,也因此变成了“路径依赖”。比如小孩子不如意了会哭闹,所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种习惯往往被继承,乃至延续到老,遇到不如意,马上会闹情绪,不快、发怒、焦虑、痛苦、抑郁……但是否仍然会“有奶吃”?不一定,但肯定会烦恼,困扰自己,乃至损害健康。

 

本性才是生命的本质

这个要多谈谈,因为太重要了。现在大家听我讲话,我在说,诸位在听,我的声音在空间里变化着。我说过的,就过去了,接下来再说的,又是一个新声音在传播。但你当下听我讲话的这个听觉能力,并没有随着我声音的变化而变化。刚才你能听我讲话,也能听到其他的声音,因为你的注意力在我的声音上,好像只能听到我的讲话,其实只要稍一留神,周围的声音都听得见。这个听觉本来就在那里,无非注意力有所选择而已。一会儿我讲完了,那个听觉还在不在呢?还在那里,没有随着声音的消失而消失。能够听到声音的本领,我们先天就具备,不需要经过学习、培训才有,除非聋儿。但聋儿也能听到声音,不过与我们不同而已。他们损坏的是听觉器官,但能听的先天听觉还在,因为所借助的听觉器官不健全,听到的声音不同于常人而已。即使听觉器官正常的人,到老了,身体器官老化了,听到的声音质量不同于年青时,但能听的先天听觉还在,并未随着器官而老化。先天听觉,我们姑且称它为听觉的觉性,是听觉的根本因素。其他是配合的因素,简单说,首先是听觉器官,包括听觉神经、耳膜、耳鼓、耳道等等。第二个是声音,第三个是空间。几个因素共同形成听声音这个现象。至于听到的是什么,那是意识的分析判断了。动物如狗、猫,它们听到的与我们不同,能听到很微细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器官不同,但它们能听的觉性与我们相同,平等的。这是从听觉来讲。

其他如嗅觉、视觉、味觉、身体感觉,也同样道理,先天觉性并无不同,因器官差异而功能不同。盲人也能看到东西,他们的视觉觉性并未消失,还在那里。他们看到的是黑暗,是因为器官问题。每个健康人的器官功能也各有差异,因而感知能力各有差异,但觉性是平等的。

意识也同样道理。意识的器官是脑吗?现代研究的主流观点,还停留在脑的阶段,认为意识是脑的产物。目前已有研究认为,心脏也参与了意识活动。这都还不是定论,将来都会变的。其实意识活动时,全身都有变化,不只脑和心脏。如果意识在脑内,是脑的产物,怎么会知道脑外或身外的事物呢?同理,如果每个人真是独立的,就不会知道身外的东西存在,更不会有物质和精神的交流往来。有往来交流就不是绝对独立的。事实上,身体从未独立于环境而存在,一刹那都离不开环境支持。“独立”不过是基于对现象的比较而假设的区分界限,并非真的隔绝。

如果真的能够宁静下来观察,我们会发现,意识在起心动念后,各种念头,千差万别。与此同时,有个作用,清晰地觉察照见这些念头的起起灭灭。而且这个作用,在起心动念前就存在,一直如明灯一样照着我们,没有随着念头的起灭而变化,念头停下时,它仍旧在那里。我们姑且称它为意识的“觉性”。

意识的觉性,与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身体感觉的觉性,本来相通,是同一个先天觉性,应用在不同方面。不过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到而已,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中庸》)。

这个共通的觉性,先天带来的,不会随着知识的增加、学历的增高,乃至身份、地位、财富的变化而变化,也没有因性别、年龄、种族而有差别。这个是我们的天性、本性。

知识再多,对这个天然觉性没有任何增加。知识再少,天然觉性也不会减少。

知识是思维的产品。思维依托天然觉性而起用。

没有这个天然觉性,我们不可能产生知觉、感觉、思维、感情,不可能起心动念。

我们还可以做个实验,(“啪!”拍了一下桌子)我趁诸位不留神,拍桌子的一刹那,诸位的念头都被打断了,刚才的思想、情绪等等都被截断了,对吧?愣住了的刹那,念头截断了,下一个念头没有起来之前,心是非常清净的,白纸一样,这就是天然觉性,很干净,没有污染,没有思想感情,也没有“自我”观念、身体观念。一切观念、思想感情都是起心动念后的事。一切知识,是基于这个天然觉性,起心动念思维以后,分析判断的结论,是思维的产品。没有天然觉性,一切认知都不存在。我们生下来没受教育、没学说话之前,觉性就在。我们感知周围进而学习经验,无不依托觉性而来。每人的经历、认知、知识、命运都不同,但天然觉性没有不同,永远陪着我们,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即使老了,身体衰弱了,这个天然觉性也在。

现在大家喜欢讲“平等”,什么是平等?每个人生下来是不平等的。禀赋、环境、努力、遭遇、命运等等,都不同。所谓平等,常常是哲学、法律、政治上的理念,是在不平等里寻找平等的标准。最根本的平等,就是每个生命天然都有的觉性,人人不缺,无论健康与否,也不管什么年龄、种族、文化,这个先天本性相通的。你看太阳,不断地在放射光明,地球上的不同物种,各自吸收它的能量来用。觉性也是一样,我们能听、能看、能说、能思考、能感知世界的能力也来自于它。

认清本性后,在起心动念时,要提醒自己不要迷失在起心动念里,在本性觉照中,从烦恼、困惑中解脱出来,获得心的自由与自在。本性随时都是崭新的,从来也不曾老旧过,它是心灵真正的“家”,也是不断提供再出发能力的“永动机”。

自觉本性,自然会逐渐解脱起心动念后的迷惑,自然会“致中和”。“致中和”是《中庸》的话。儒释道是相通的,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共通的东西。

本性才是生命的本质。身体只是借来用的,身体从受精卵到各种营养,哪一样是我们的?都是暂时借用的。而且随时新陈代谢,变化无常的,非我所有,只是生命所借用。“自我”“身体即生命”都是后天观念,习以为常而已。

不明天然觉性,困在起心动念里,是一切困惑烦恼的根源。这个觉性,是包罗宇宙万有之大道的作用。物理作用是大道的另一方面作用。一切精神和物理作用及现象,一切生命现象,都是大道的作用,从未独立于大道而存在。这些作用和现象彼此之间,也并未真正独立隔绝,否则彼此不会发生关系。生命“回归”大道的关键,是从自觉本性入手,若能经常安住于天然觉性,不被起心动念迷惑,即便起心动念做事也提醒自己不要迷掉,就已经踏上“回家”的列车了。但是不要被沿途风景(现象)迷惑,半路下车,耽搁了回家。“回归”是个比方,其实本来我们就在大道中,从未离开,“可离非道也”,本来自他不二。只因尚未自觉,困在起心动念后自他“独立”分隔的妄想中而已,困在了“二”的假设世界观中。这个道理如果参究清楚了,念念坚信不疑,则“一滴水”就已回到“大海”中,已开始证入大道了,种种烦恼习气自然会渐渐解脱。关键就在参究清楚之后,念念坚信不疑。

 

习性中的大学问

“性相近,习相远”,刚才讲了本性,现在谈习性,也叫习惯、习气。这个分类就很多了。一起心动念,产生了念头以后,就是习的开始了。

下面我借用唯识学或其他领域的概念,来解释“习”的问题,有些不是按照原来的标准定义,而是做了引申发挥。这些概念、理论本来也是辅助我们认识自己的。

一、五种基本作用

作意、触、受、想、思,是依托觉性而来的五种最基本作用,是觉性本来具有的功能,通过后天的练习会培养出不同程度的功能。

1. 作意:就是注意。比如,每个人都有这个经验,注意力不在吃食物上时,就会食而不知其味。注意力不在听某人讲话时,就会听而不闻其声。诸位老师上课时,孩子们有时候会走神,就是注意力转移了,他的念头可能跑到了好玩的事情上,或者肚子饿了,等等。

2. 触:包括身心境界的各类接触。比如诸位看到我时,眼睛接触到这个形象的一刹那,就是“触”。声音接触到听觉器官时,也是触。内心的感触,身体的触觉,都是触,包括了心理的、生理的。有了接触,才有进一步的觉察和反应。

3.受:就是感受。例如冷暖、饥饱和情绪等等,身心两方面的感受。

4.想:“心”上有个“相”,相是现象、形象,比如你想某人时,心头会出现他的形象。想事情也一样,心里有影像的,电视剧一样,不过我们白天不大注意到心里这些画面,因为注意力在外界现象上。夜里做梦时,呈现很多的画面,就是想的作用。

5.思:分析判断。“思”是“心”上有“田”,田是种植农作物的地方,萝卜种这里,青菜种那里,有分类,有规划,有安排的。这是思考的作用,有分析判断、归类安排的。

以上这五类作用,念头在一瞬间就达成了。

 

二、五种特别境界

包括:欲,胜解,念,定,慧。

1.欲:不是狭义的欲望,而是想做什么或不想做什么的愿望、意志。

2.胜解:有了确定的认知,不再怀疑。

3.念:记忆。念是“今、心”的组合,表示当今、当下这个心的作用。念念都记着一件事,念念在兹,就是记忆。念力强就是记忆力强。记忆力是最重要的学习能力之一。记忆力是可以训练的。

人从出生到13岁之间的记忆力是黄金期(13岁以后当然也可以训练),像一颗种子,自动吸收周围信息,几乎给什么吸收什么,影响一辈子。此时家长、老师给他知识、让他朗诵背诵经典,都是很好的机会,否则他也去背广告了。南老师在海内外推广二三十年的儿童经典诵读,包括中英文的经典诵读、珠算、心算等,影响了千万以上的孩子,很多孩子现在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了。利用的就是孩子的记忆黄金期,每天15-20分钟即可,不需太长,轻松愉快中,在记忆银行里存了很多宝贝,一辈子生利息的。中文经典是选择宋代之前的,异化得少些。父母或老师带领孩子们,在摇头晃脑的朗读中,享受着经典的文学美音韵美,渐渐再背诵下来。或者放录音,孩子在玩时,会自动记忆的。教育首先是父母的事,父母是最重要的老师,是小孩最重要的榜样。当然孩子自己的禀赋个性力量也非常大。教师起的作用有限。现在很多父母把教育的责任全推给学校,这是不负责任。

这种教育的好处,第一,培养了孩子对文学的美感,不用担心写作了。而且有些道理随着他的成长,自然会明白,一辈子受用。第二,培养了专注力、念力(记忆力)、定力。记忆力是越训练越强。南老师博闻强记,他老人家说是自己主动练出来的。第三,中英文经典加上计算能力(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为他适应全球文化交汇的这个时代,奠定了文化基础。

像李政道这一代科学家,小时候也是背诵传统文化经典的。莱布尼茨发明二进制,波尔开创量子力学,他们自己说是受了中国文化启发的。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多是归纳集约性的,应用起来可以演绎无穷,触类旁通。只是过去有意侧重用到人文方面了,没有侧重于发展科技。原因有很多,包括基于对人性弱点的洞察而做的主动选择,也有政治导向等等。然而,中国仍旧长期领先世界,只是近代以来有些方面落后了。而且即便在领先很久的时代里,也没有搞侵略殖民主义,这就是中国文化特色的国际政治文明,世界上绝无仅有。否则世界历史不是今天这个样子。当代中国侧重了科技与组织合作,以中国人的智慧和勤奋,会迅速迎头赶上的。丢了的传统文化和人文修养,也要找回来。百年前是因挨打而检讨文化,矫枉过正,代价很大。现在要找回来,理清几千年文化的精华与糟粕、精神与异化,也非短期可以做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文化变乱了百年,重新上正轨恐怕也要百年。现在的“国学热”,大多是泡沫,精华少见,糟粕泛滥,“大师”纷飞,人才寥落。

中国历史文化与西方不同,不能用西方史学社会学观念来张冠李戴于中国。西方是由长期的神权专制加政权专制,从文艺复兴阶段开始,反弹为对人权、自我、个性、独立、人欲、自由、民主权利的追求(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这种反弹的延续与不同侧面),由原来侧重神学转入侧重哲学、科学以及实用技术,科目、分工越来越细,组织化、军事化、功利化程度迅速提高,演变出工业化及社会化大生产、大协作、大博弈,与侵略殖民主义、功利主义相互为用,主导了世界近现代史。其文化也因国家强势而风靡世界,大家跟着亦步亦趋,好的坏的都追捧迷信。但其学科之间沟通归纳不够,对人性自身了解也很有限,处处从“自我”出发,从世俗功利主义出发,从工具理性出发,价值理性也常沦为工具理性的工具,配合其他因素,使得个人心理危机愈演愈烈,国际政治弱肉强食危机此起彼伏,也是势所必致。

4.定:经由专一所达到的宁静境界。有深浅不同的定境,深的禅定我们不谈,我们谈大家一般做得到的。譬如诸葛亮讲“宁静致远”,“宁静”就是定的一种。心乱的时候,看问题、下决断都容易犯错。冷静下来后,会清醒些。一杯浑水,越摇越浑,放着不动,它自己会沉淀清楚。这就是定、静的道理。静到很深的程度就是定了。专注一个境界,坚持下去,心就会定下来。

定的目的是为了“慧”。也可以说,宁静为了致远,为了看清楚。定也可以帮我们从困扰烦恼中解脱出来。刚才讲到本性,如能经常练习,照看着念头,但不跟着念头跑,让念头自生自灭,就会渐渐安静下来,本性自然呈现。

现在是信息时代,各种信息干扰,各种生活或工作的变动,人心也越来越躁动亢奋。除非大家有宁静超脱的修养,否则心理必定越来越乱,心理疾病会成为大众常见病,且难以治疗。

做事时,注意力专一,全心全意,全力以赴,是一种普通做事的定力,也非常重要。能如此,则做事效率、质量乃至创造力都是最好的,而且最节约精力时间。否则,既散乱浪费精神时间,做事效率质量也低,还容易疲劳烦恼。

5.慧:智慧和聪明是两回事。聪明严格讲是耳聪目明,听力、视力敏锐。普通泛泛讲,“聪明”是头脑灵光。理性思维,善于分析判断,逻辑严谨,是起心动念后的智慧,但还不是根本智慧。根本智慧从先天觉性来。若能常回到觉性上,定力和智慧自然增长。

逻辑很重要,但只是起心动念后的思维方法,可作思辨工具,但不等于真理。很多大哲学家、大科学家,逻辑思维很强,但没办法从烦恼或逻辑思辨中超脱出来,没办法从知识依赖中超脱出来,变成了困惑烦恼,有些人甚至疯掉。

 

三.善的心理形态

人性中潜在一些好的心理意识形态,通过鼓励、培养、强化,有助于自觉、自利、利他。

顺便提到,所谓“意识形态”一词来源于佛学,包括“自在”、“开心”、“书记”、“总统”、“律师”、“意识”、“单位”等等,我们常用的很多词语都源于佛学。撇开宗教观念和形式,佛学对生命学问的研究很值得了解。

1.信:信错误的东西当然不好。什么情况下,信是善的呢?最上等的信,是智信,是自觉本性,明白自他不二,宇宙万有与大道不二,确信不疑,坚持下去,就可以不断生出智慧与功德。其次,是信正确的道理。

人生在世,随时都在信或疑中做选择的。如同盲人走路,下一步能否走,需要用探杆来探一下,安全才走。我们从出生开始,对这个世界是茫然陌生的,每一步都需要去探索,去尝试,认为安全后才走下一步。人不能总在犹疑中度日,那会陷入焦虑,总要选择相信才可以走下去。所谓习惯,就是对既往经验的信赖。

“信”是一切关系能否达成的桥梁。相信、信用、信任、信誉是信的不同形式。没有信用,契约、贸易、货币、金融、政治、经济、法律都会失去基础。亲属、朋友、同事之间,乃至动物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一切关系,都靠信任来维系。“信”破坏了,关系也就破坏了。一切合作,无信不立。人类比动物强大的就是组织合作能力,组织合作能力损坏了,人类在大自然中也就没落了。现在流行谈“契约精神”,还有说中国古代没有契约精神的,这是用目前社会转型期的暂时现象来臆测古代。契约精神的实质就是信用,遵守约定当然是信用。任何一个社会,守约守信都是必须的。中国古代尤其讲究礼义廉耻诚信重诺。

当下,食物、环境乃至各行各业的诚信,处于一个让国人不安的阶段,需要多角度长期治理。全世界的政治、金融信用也大有问题。技术更新也越来越快,配合金融、政治、经济,带动世界的变数越来越多,人们的信心不断受到挑战,焦虑不安同欲望都在上升,推动心理危机频发。

乡村社会群体小,属于熟人社会,失信于人的代价高,因为容易被大家周知,导致被孤立。非熟人社会的大商业化社会,就容易出现失信的问题,所以需要建立信用及时反馈并周知的负责机制。信息时代,有信才有息,失信就失息了。息是生长、增长、生机活力。但现在失信的信息是大比例存在的,甚至被用来作为心战的武器。

孩子们与教师之间需要建立信赖关系。如果信赖关系被破坏,重建是要费一番功夫的。教师或家长都想在孩子心目中建立威信,靠什么呢?只有威,而没有信,不是威信。建立信赖,是从言行可被信赖开始的。还有,家长和教师,往往潜意识上希望自己变成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甚至不会犯错的完人。可孩子们问的问题往往很具挑战性,很多是我们不了解的。省力的办法是不鼓励提问,而是鼓励听话,灌输知识,然而这会形成消极被动的关系,降低孩子们的信赖,也减弱他的好奇心、求知欲,教与学反而会更辛苦。务实的做法,是把“全能、完美”的包袱放下,承认每个人都不完美,这本身就是给孩子做榜样。告诉他“这个问题我还不了解,我们一起来探索。”或者告诉他,你也想知道答案,但现在没时间去查资料,教他如何查资料自学,并与你分享。等他分享了,要记得谢谢他,鼓励他。查资料也解决不了的,鼓励他长大以后继续探索。这样我们就是孩子的朋友了,变成探索未知领域的伙伴儿。孩子也因此掌握了自学方法,培养了好奇心求知欲,就有了自学的兴趣和动力。

我们做错事说错话时,也要给孩子做自我反省和纠错的榜样。这样他反而会更加信赖你、尊敬你、亲近你、谅解你。培养自我反省和纠错的好习惯,培养自我教育的好习惯,对教育而言,尤为关键。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很有道理。孩子们学会了自我教育,就可以不教而学了。

这些都是由“信”演绎出来的话。

2.精进:勤奋努力。

3.惭:心字边加一个“斩”,起心动念想做坏事时,把这个念头切断。

4.愧:心字边加一个“鬼”,已经做了错事而心里有鬼,感到对不起人家。

知道惭愧就有羞耻心,还有救。没人不犯错,每天我们说话做事,对的少,错的多。能惭愧而纠错,就会不断成长。做人做事的学问,就是在不断反省纠错中提炼积累的。要允许人犯错、试错。同时,要鼓励有惭愧心,培养反省纠错的好习惯。只会学知识,只会考试拿学位,不懂得做人做事,不能随时反省纠错的,只是知识教育、应试教育,不是人格素质教育。家长、教师须以身作则,为孩子们做榜样。

5.无贪:对于我们日常生活来讲,就是有节制,适可而止,管得住欲望。放任欲望是自寻烦恼,也浪费了资源。节俭也是一种广义的无贪,包括减少欲望,减少烦恼,减少浪费,等等。儒释道文化,都主张节俭的。节俭不是吝啬,而是把资源用在刀刃上,不浪费。资源包括了财富、时间、精力、物质、权力、权利、人脉等等。而工商业时代是以刺激消费为特点的,用刺激欲望,消耗商品,来增加利润,增加就业。人类近百年对地球资源的消耗,超过了以往数万年。这个文化是不可持续的。现在有种“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就是一种文化的反省与反弹,也是一种节俭无贪的生活方式。

现在生活工作中的事越来越多,需要理性反省,放下不必要的目标,化繁为简,简明扼要处理,否则精神和身体都承受不住的。化繁为简,也是一种无贪。还有大量无质量的信息,误导了人,也浪费了时间精力,乃至破坏了健康。都需要以无贪的修养来应对。

再比如,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很多的肯定、赞扬、支持,这也是一种贪,陷入了被别人的评价牵着鼻子走的心理陷阱。跳出这个陷阱,也是一种无贪。

6.无瞋:瞋包括很多,不喜欢、不高兴、不如意、不满、讨厌、厌恶、厌烦、埋怨、恼怒、生气、憎恨等等,都是瞋的范围。“无瞋”就是没有这些情绪。瞋心可用慈悲化解,也可以练习直接放下,或转移注意力。《论语》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也是无瞋的修养。别人不了解或误解我们很正常,人连自知都没有几分,何况知人呢!贪而不得则瞋,违背了希求,所以不如意、不开心甚至恼恨。希求多、欲望多,不如意必然多。少私寡欲,不如意自然少。过于看重结果,也是贪。结果不如意时,必定会瞋。人生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是常态。凡事义所当为则为,尽心尽力,便可无悔,结果随缘就好。

7.无痴:痴是不明白,没有智慧,头脑糊涂。不明本性是最大的痴。每人每天清醒明白的时候并不多,大部分时间是糊涂的,念头纷飞,无厘头的,理性的时候并不多。对自己,对别人,对社会,对事情的认知,大多是片面表面的。绝大部分人思考、说话、写文章、做事,是欠缺逻辑的,经不起推敲。逻辑虽只是思辨方法,不是根本智慧,但也很重要。另外,没有知识,也可以说是种广义的痴。“无痴”是没有这些状态。

8.轻安:本义是指修禅定时身心通畅轻灵舒适的状态。我们借用这个词,用在平常生活,指身心保持轻灵健康、少烦少恼的状态。

9.不放逸:就是没有放纵、放任自己。人人都想管别人,不想被人管,自己也不想管理自己,都喜欢放任、放纵自己。管不了自己,就没有真正的自信,潜能发掘就很有限,更不要谈自主人生了。尤其带队伍的人,首先要管住自己,只管别人不管自己就没有真正的威信。

孩子们如果每天在管理自己上,有一点点进步,家长、老师都要及时鼓励,培养他自我管理的习惯。管得住自己,才可担当人生自主责任。

10.行舍:本义是修禅定的用心方法。“行”是行动,代表一切起心动念。“舍”是舍弃、放下。“行舍”是倒装结构,实际是“舍行”,就是放下起心动念。一切起心动念,任其自生自灭,不追逐,不配合,渐渐地,念头就会越来越少,以至于一念不起,只有本来觉性朗然寂照。

引申到平常生活工作,就是练习放下烦恼困扰,不去理睬它。烦恼不仅于事无补,还会造成自己和他人的困扰,扰乱智慧,损害健康。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实际很难,因为烦恼的习惯根深蒂固,习惯成自然了。尽管如此,却不能不练习去做。有个实验,很大很重一个球体,一下子是推不动的。可是用手指的力量,一次又一次地触动球体,坚持下去,球体终究被推动了。心理习惯的改变也是这样,不能因为暂时很难改变,就放弃了努力。每天只要有一点点改善,就是胜利!而且,只要有真愿望,下决心,有恒心,方法并不是问题,方法也可以自己创造的。若是到处学方法,而欠缺真愿望、真决心、真恒心,是不会有真效果真进步的。万事都是如此。

烦恼很多源自心理,有时则源自生理,身心互动的。现代西医学发现了这一点。而《黄帝内经》早就讲了情绪与健康的相互影响。比如,悲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怒伤肝,情志郁结也伤肝……譬如现在是秋季,对应肺,所以秋季时容易忧伤。

反过来,生理也影响情绪。小孩或大人,常常出现某种情绪时,要注意他生理上是不是有状况。比如思虑过重或做脑力劳动的人,脾胃就容易虚弱。反之,脾胃虚了以后,思虑也会多。恐伤肾,肾气弱也容易惊恐。怒伤肝,肝不健康容易发怒。爱发怒的人,肝一般也不健康。但是怒气发起来了,也不要硬压抑,否则也会伤肝,要想办法纾解化导,卸掉那个力道,不要伤人伤己。

11.无害:与“害”相反的。害就是伤害的心理,表现为害人、害己、害物、害环境、破坏事情。每天有无数人在制造各种损害、伤害,每天也有无数人在修补伤害。“无害”就是把伤害的心理和行为拿掉,也包括救助、修补被损害的。

以上这些,是大概列举人性中潜在的、应着力培养壮大的好习性,后面会讲制造烦恼的习性。这个世界,人们永远是向往真善美,但同时也天天在烦恼自己和别人,一会儿做好事,一会儿做坏事。

教育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把人性中善的习性与智慧启发出来,加以鼓励和强化,培养自觉、自我教育的好习惯。有一点善的、智慧的言行,就要及时鼓励。人被鼓励后,就愿意重复该行为,于是渐渐变成习惯。该批评惩罚的,也要及时。赏罚也都不可过度,否则适得其反。赏善罚恶,是教育、法律、政治共通的办法。

 

四.根本烦恼

我们注意,唯识学没有用“恶”这个标签来概括这些烦恼心理哦,而是用“烦恼”。“善恶”偏于伦理道德评判,“烦恼”则是写实的,是真实感受。

烦恼的“烦(煩)”,左边为火;右边是“页”,小篆字形“页”表示人顶着个脑袋。“火、页”合起来,表示人的心里、头脑上火。

“恼(惱)”,左边是竖心旁,表示心理。右边表示囟门(头顶)上面头发立起来了,怒发冲冠的样子。恼是生气、烦闷、发怒。

烦恼是心身感受,心理烦恼为主,生理状态也影响心理。心力很强,能超脱心理生理影响的,那要靠很强的意志力或很高的智慧与禅定功夫了。

烦恼的类型很多,每个类型各有深浅轻重程度。我们下面大致列举一些,详细分析就太多了。

(一)六种根本烦恼

1.贪。严格说,心粘着任何境界或对象不放,都是贪。贪为什么是烦恼呢?因为所粘着的境界或对象,没有不变化的。粘着变化无常的对象或境界,结果是什么呢?是落空、失望、痛苦,当然会烦恼,会“不如意事常八九”。这种烦恼,从微细的,到明显的,每个人几乎每时每刻都有。因为每时每刻,我们面对当下的境界或对象,都习惯于产生喜欢、不喜欢或中性的心理,喜欢就是贪的一种,不喜欢是瞋。这是严格细致的讲。普通粗略地讲,就是贪名利财色等等。

不过,站在刺激经济、技术、金融的角度,你也可以说贪心是最大的生产力,促进生产、发明,促进工商业。各种财富效应,各种广告,都在刺激贪欲,刺激消费,刺激生产。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另一方面,它也给人们带来很多烦恼。这个时代的世界,经济挂帅,钱财为王,满足贪心的速度追不上贪欲的增长,自然形成欲壑难填的烦恼,吞噬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也吞噬着世界的资源。

“贪”与“贫”两个字,只有一笔之差,把“贪”上面一点放下来就变成“贫”了。很多很富有的人还要贪更多,他的内心是真的感到不满足,感到饥渴,这是精神上真的贫,不是假的。

那么,贪的根本来源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更深了。前面我们讲了觉性,讲了起心动念思维与一切观念(包括“自我”观念)皆依觉性而起。如果说觉性像大海,起心动念就是海上的浪花。也讲了觉性及一切心理作用,和一切物理生理作用,都是大道本来具备的功能。每个生命乃至宇宙万有,没有真正独立于大道之外,与大道本来一体,不是先分开又后来合一的。但人们迷惑于“自我”观念,主观地将自己“独立”孤立于大道。这种主观的独立孤立,造成了内心的孤独、恐惧、茫然、脆弱、无归属感。进而,继续从“自我”出发,就有着持续的冲动,想以占有对象或粘着境界的方式,或建立任何一种“关系”的连接方式,来打破孤立感,与大道重新联接,于是演变出贪、瞋、痴、慢等等一系列烦恼与行为。因为出发点和方向已错,所以只是南辕北辙、饮鸩止渴而已。解脱一切烦恼的根本,还是要靠自觉本性,从起心动念后的各种迷惑中跳出来,也包括从“自我”观念中解脱出来。其余的方法,都是暂时的,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包括仁、义、礼、智、信、爱、关怀、慈悲等等,正面建立和维护“关系”的努力,都可以对冲“自我”的孤独感及相关烦恼,以及其他负面关系,是人生和社会日常需要的“食物”。虽然严格说,只要出发点还是“自我”,还不能根本解脱烦恼。但在根本解决问题之前,这些正面“价值”,作为维系人生和社会的“食粮”,不可或缺。解决根本烦恼之后,行为会自然合于正面“价值”,那是自然流露。但是,根本解决烦恼,永远是靠个体自觉,不可能群体大规模发生。

顺便说到,“价值”这个词这些年很流行,有时候明明讲的是“意义”,却用了“价值”,这个用词是要斟酌的。“价值”这个词,偏重于从功利或利益关系角度衡量事物。过去我们常用“意义”一词,来考量一件事物“应该”如何,有“义”在里面,而不是困在眼前的功利或利益关系。“价值”与“意义”,各有用途,也有“义利之辨”的味道。“义者宜也”,是从适宜如何、应该如何的角度,考虑问题处理问题。“利”则是从功利或利益关系的角度,考量问题处理问题。“义利之辨”,中国早在战国时期已经完成。现在流行世俗功利主义文化,“意义”的考量很薄弱。

2.瞋:贪而不得就变为瞋,包括不喜欢、不开心、不满、埋怨、怨恨、恼怒、愤怒等等变相。我们每天或多或少都有瞋心的。

怎么解脱瞋心呢?用慈悲仁爱心,或仁义礼智信,也可对冲瞋心。

或者反观自照本性,就可以解脱。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烦恼就是“苦海”,觉性就是岸。

自绝于大道就是“苦海”,当下复归不二大道就是“岸”。

或者观察任何事物本来无常的,好也无常,坏也无常,跟无常较劲不是浪费表情吗?自然会渐渐放松了执迷。

也可以观察,任何事物都是由多种因缘条件构成的,每种因缘条件又是变化无常的,并没有固定不变的事物。观察熟练了,自然放松执迷烦恼,可以渐次解脱贪瞋痴慢。

3.痴:不明白,糊涂的,没有智慧,无知,对正确的、真实的不能明白,不能了解,也包括对自己的本性和习性不了解。前面也讲过一些,这里不再重复。如何解脱痴?刚讲的解脱瞋心的办法也适用于此。

4.慢:自以为了不起,傲慢、骄傲。它的背面就是自卑。譬如现在人们喜欢讲“骄傲”,这个用词有问题的,用“自豪”更恰当。骄傲与自卑,是手心手背,人皆有之。不管你多么成功,都会有自卑感。为什么呢?前面讲,“自我”是依托觉性起来的思维观念,不是天生的,是误会的,假设的,习以为常而已。我在《思维的陷阱》一文中,对此有进一步的分析,在此不啰嗦了(该文见恒南书院网站http://www.hengnanshuyuan.com/ProductView1.Asp?ID=42)。正因为“自我”观念是假设的,所以总是需要证明它的存在,证明它的“价值”,这是自卑、骄傲或自尊心的根源。人人都想证明自我有价值,证明自我了不起,别人说我们了不起就开心,说我们不好就不开心。我们被“自我”观念催眠太深、绑架太久了。自恋、自大、自负、自满、自卑、虚荣心、自轻自贱,甚至自尊,都是基于“自我”的慢心的表现形式。

5. 疑:怀疑。这里指对正确的真实的情况或道理,不能明白,不能相信,变成了困扰烦恼。疑与信,就像双腿一样,交替迈步使人前行。正常的疑,可以帮助人谨慎求证,不轻率相信。大胆怀疑和假设,小心求证,对于求学问和做事都是必要的。但是,疑若用得不好,就会变成烦恼困扰。例如对于人或事过分地怀疑,疑神疑鬼,或者疑心病等等。

以上讲的“贪、瞋、痴、慢、疑”,都是有对象的,因为思维分别,而产生了自我与种种境界、对象的相对状态,既而就派生了这些烦恼。

6.不正见:就是不正确的见解、知识、思想、观念等。简单概括讲,包括以下五类:

第一,身见。认为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身体,认为身体就是生命本身。其实从受精卵,到支持受精卵裂变长大的一切物质营养,包括出生后的空气阳光饮食等等,哪一样不是借来的?哪一样属于我们?而且细胞不断新陈代谢,前一刹那的身体和当下的身体并不相同。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随时在生灭变化中。可是人人以为身体就是生命,就是自己,恐惧死亡。身体的死亡,不过是借用了几十年后还给大自然而已,本来就不属于自己。借用的,当然不是生命的根本。生命的根本是大道,从本性到借用的一切,无不源于大道。生命从未脱离大道而独存。

第二,边见。见解困在一边的。比如认为人死如灯灭,身体死了生命就结束了。或者认为有个不变的灵魂生生世世在延续。或者认为世界是永恒的人格化的神创造并主宰的。或者认为世界是唯物的或唯心的。或者所谓“历史的终结”。或者认为宇宙由一点爆炸而来,那一点又来自何方呢?等等。这些见解都落在一边,把想象当真了。所谓“灵魂”,也并非生命的本质,不过是本性上起来的精神作用而已,包括个性习气的蕴结,其作用终究是变化无常的。

其他诸如各类的“左派”“右派”思想,以及各种偏见,如果失去了中道衡平的实践意义,也是广义的边见,会导致实践的失衡。

第三,邪见。比如认为不存在因果关系,等等。

因果是一个解释世界的理论,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并非佛教独有,也是科学观念,世界就在因果关系中。大家对佛教的因果观念,往往理解得过于偏狭了,以为只有三世因果、六道轮回才是因果,其实因果关系是普遍存在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遍满时空。“三世六道”也代表时间空间。

比如我们缺水会渴,喝了水就不渴了。比如冷气开大了会着凉,不开会出汗,这都是因果关系。比如这张桌子,是多少的因缘条件构成了它呢?从树种生长开始,需要很多条件配合,阳光空气水,一样不能少。成材后要有人去伐木,把它制成可用的材料。还要有人设计、加工等等,最后制成这张桌子。还要有人去买来放在这里,给大家使用。这是简单分析,如果细分就太多了。顺着每一个因素条件本身,又可以顺藤摸瓜,分析出无穷无尽的关联条件。世界上任何一件事物,乃至一粒米都可以分析出无限的关联因素,以及相互产生的作用等等,这就是因果关系。说简单很简单,随手可举例。说复杂很复杂,复杂到无法穷尽,计算机也算不清楚。现实的政治、经济、金融、军事、法律、医学、科学、建筑、饮食、环保……一切无不在因果关系中。世界就是无数因果互动的一堆现象。每种现象不是孤立独存的,与外界都有因果关系。

法院必须理清因果关系,才能判案。医生必须知道病因,才能对症下药。这都是因果关系。教育也是无数因果关系编织的,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时间、空间……远的近的,主观的客观的,主要的次要的,细分起来,因果关系实在复杂。当然,主观能动性是最重要的因素。

再比如,有人制造污染,破坏环境,大家都倒霉,因为大家生活在共同的空间,都受影响,这也是因果关系。有人说,只要相信因果,不必管他,他一定会遭报应的。这样理解因果就是“痴”了。放任作恶等同于纵容,是不负责任。至于怎么做,是技术问题。公共环境、公共道德、公共秩序、公共利益,人人有责。负面因果关系要用正面因果关系来对冲,绝不应鼓励放任式纵容。小到个人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修身养性、生活经营,大到医药、法律、政治、军事,都需要管控和对冲负面因果关系,建立正面因果关系。

第四,戒禁取见。就是认为一定不可以这样。其实,很多“一定不可以”都是有时候如此,有时候未必。比如说认为不吃维生素就不能健康,不吃素就不能得道,不吃肉就不健康,等等。

第五,见取见。一个见解、观念、知识、思想,认为绝对正确。不论书本上的,还是民间流传的,或者手机上、互联网上的信息,也不论政治、经济、金融、社会、教育、宗教、医药、保健、饮食等等各领域,似是而非的东西都非常多,真信了也就被误导了。

   每个人都有认知的盲区,有认知能力深浅,有思辨能力强弱,还有信息的欠缺,阅历、经验、学识、思想、智慧各有不同。情绪也会影响判断。自我观念和贪瞋痴慢疑等等大小烦恼,都会蒙蔽智慧。而且有时是旁观者清,有时旁观者未必清,因为不在其位,不了解全面情况。而且每个人都习惯用先入为主的经验和成见来看问题,这是刻舟求剑的思维方式。所以正确的认知与见解,其实并不多见。

以上五大类不正知,几乎囊括了人类所有的知识、见解。当然,任何见解、思想、观点、知识,都可以参考,但不可迷信。应对事情当然需要起心动念思考判断,需要借助知识,这也是觉性与大道的本有功能,但要善于运用这些功能,而不是被其所用所迷。

 

五、随烦恼

就是跟随在根本烦恼周围的一些烦恼,像随从跟着主人一样,从属于、伴随着上述根本烦恼。

1.忿:由瞋而来,生气,心乱,还没到怒的阶段。

2.恨:由瞋而来,包括憎恨,忌恨,记恨,嫉恨,仇恨,等等。

3.恼:由瞋而来,恼怒,发火了。

4.覆:由贪而来,心思或行为不想被人知道,覆盖、隐藏、掩盖。

5.谄:由贪而来,用谄媚想达到某种目的。

6.诳:由贪而来,用欺骗、欺诈想达到某种目的。

7.骄:由慢而来,骄傲自满。希望自我比别人强,认为自我比别人优秀。

8.害:由瞋而来,伤害、损害别人或自己,伤害动物,损害、破坏事物。

9.嫉:由慢而来,嫉妒,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比自己强,焦虑自己不够优秀,焦虑自我价值贬值。

10.悭:由贪而来,吝啬,不仅指钱财方面,包括不肯帮别人的忙,举手之劳都不愿做。乃至一个笑脸、一个包容、一个恭敬都不肯给别人,都是悭吝。当然了,帮忙也要分情况,要有智慧,否则可能变成“慈悲生祸害,方便出下流”。普通的慈悲仁爱是情感上的。真正的大慈悲就是大智慧,不是情感上的。

11.无惭:由慢而来,与惭相反,有了不好的念头,不以为羞耻,不肯纠正。

12.无愧:由慢而来,与愧相反,做了错事坏事,不以为羞耻,不肯纠错。

13.不信:由痴而来,对正确的、真实的不能相信,也是一种烦恼。

14.懈怠:与贪瞋痴慢都有关联,松懈,不努力。

15.放逸:与贪瞋痴慢都有关联,放纵、放任自己。

16.昏沉:不清醒,迷糊了,困顿了。除了疲惫需要休息以外,人对不感兴趣的东西,要么发困,要么注意力转移。所以课堂上,需要善于调动学生兴趣。

17.掉举:是心不宁定,宁静不下来,念头跳动的。

18.散乱:心猿意马的,一个念头十万八千里,不知跑哪里去了。

19.失念:记忆连接不上,忘了,记不住。

20.不正知:认知能力不正,使不能正确认知。

前面讲过,主客体二元相对的认知方式,是人类的习性,也是根本烦恼和随烦恼的基础。再借用《道德经》的观念来讲,一起心动念,就是“道生一”。进入主客体二元对待的认知境界,就是“一生二”。进而分析判断,有了结论,就是“二生三”。不断重复叠加这个认知过程,就是“三生万物”,各种各样的见解、知识、心理、语言、行为、现象,就出现了,世界历史就是这样被创造着。

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起心动念应对事情时,就要随时提醒自己,自他不二,大道不二,自我观念和任何现象不过是大道中的“幻象”。这样长期持续地练习,熟练以后,可以逐渐解脱根本烦恼和随烦恼。

如果做不到,那就从民胞物与、仁慈、博爱出发,从仁义礼智信、礼义廉耻做起,从尊重个人权益与尊重集体权益相协调做起,从尊重私德与尊重公德相协调做起,也是很好的起步。

 

六、其他境界

以下一些境界,同以上习性一样,不论种族、文化、男女、老少,人人具有。

1.悔:后悔,疑悔。我们每天都会出现悔的心理。话说得不妥,事做得不满意,都会后悔。或者不确定自己的选择或行为,会造成怎样的结果,担心、犹疑,夹杂着后悔。

2.眠:睡眠。身体或意识疲劳了,需要休息,就会睡眠。睡眠中,意识不动的时间很短,那是很深的睡眠。大部分时间,意识是有活动的,表现为梦境。闹钟一响,或者被人推动,就醒来了。能感知闹钟,感知被推动的,同感知梦境的,都是觉性的作用。

3.寻:主动寻找对象来思考。

4.伺:守株待兔一样,静静观照。

5.七情六欲: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或者喜、怒、哀、惧、爱、恶、欲,或者喜、怒、哀、乐、爱、恶、欲。六欲是眼、耳、鼻、舌、身、意分别取向色、声、香、味、触、法等境界。从通常生活来讲,七情六欲不要过分,过分了就是大烦恼。

6、其他一些正向的习惯

反省,自觉,理性,正念,正见,正信,正精进,守戒(包括守法,守道德),信用,等等。

反省、自觉、理性,可使人步入自我教育和不断成长的轨道。理性不是逻辑,逻辑是为理性服务的工具之一。人的习性里面,非理性成分很多,理性成分不多。有必要培养反省、自觉和理性的思维方法。中国、印度和西方各自的“逻辑”学(中国有名学、因明等等。印度有因明)各有所长。现在世界流行的是西方逻辑学,因为近现代以来,西方强势。现在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也在关注中国文化。但中国文化是什么,中国人自己也不了解了,更何况外国人。

正念,是相对于不正的念头而言的。在觉性层面讲,正念就是一念不生时,正念无念,没有念头,只有天然觉性清清净净观照着。起心动念后的正念,则是保持思想念头理性中正。

正见就是正确的见解。在觉性层面上,正见无见,没有被任何见解观念污染。起心动念后的正见,则是思维见解理性缜密周全,相对正确。

正信,一般而言是认知正确后而确信。觉性层面的正信,来自自觉本性。不明本性以前,都是莫名其妙地,被杂七杂八的思绪和欲望牵着鼻子走而已。严格说,对一切相对知识的信,只是暂时应用性的信。同盲人走路一样,没有对下一步的相信,就走不下去了。人们对知识的依赖,与此同理。至于终极真理,目前科学没有答案,大部分人只好信仰宗教。各种宗教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虽大多经不起推敲,却给人安慰。世上各种宗教信仰太多了,大大小小,五花八门,除了安慰精神以外,其中劝善的教义和行为规范也有社会教化作用。但有问题的教义,比如歧视性、威胁性甚至暴力性的教义,则需要检讨修订——当然这似乎做不到。这些教义来自“自我”、“慢”、“瞋”的心理投射,会导致社会矛盾乃至战争。

且不谈有无鬼神,单从心理检讨而言,对强大宗教神偶的想象与崇拜背后,则是因“自我”执迷而主观隔离了大道之后,孤立无助恐惧脆弱,无归属感,无安全感,希望想象与期望中的强大神偶来庇佑自己,是这样的心理需求投射与自我安慰。孩子心理上依赖于父母的关爱和庇佑,也是类似心理。不只宗教领域,乃至政治经济文化等等世俗领域都有偶像崇拜现象。人们将理想化的想象投射到偶像身上,皆与此心理有关。同时也是用偶像化想象,给自己带来理想化的希望、激励与榜样。正像有人说的那样,人们需要神话的鼓励,需要希望。

正精进,是正确的努力奋进。比如有的孩子用功过度了,就需要制止他,让他去玩,不能把身体搞坏了。成年人也一样,不应以“蜡炬成灰泪始干”“小车不倒只管推”为榜样。教师一边教学,一边也要自爱,爱护自己,保持健康。“教者效也”,家长、教师都是孩子们效法的对象,能把生活、工作、学习、心境、健康协调好,做人做事做好,就是孩子们的最好榜样。这比只教知识更为重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本来也是服务于这些的。

守戒,包括了守法、守约、守道德、守规矩规则。班级有班级的规矩,做人做事有做人做事的规矩。戒律和规则、法律、礼的原理是相通的,意味着尊重、秩序、理性;意味着自制与制约;意味着止恶向善,保护善良正义公平;意味着做人做事的本分与底线;意味着安全、可持续;意味着正面导向;也意味着限制,限制是个方法,比如交通规则,是为了保护正常秩序。也可以说,若违背了这些原则,就不是良性规则。比如现在流行于世的现代法律文化,主张唯法是从,而不兼顾考量伦理道德,客观上保护了虽不违法但违背伦理道德的行为,鼓励了人利用法律保护自己作恶,这就有检讨的必要了。再比如国际各领域的规则,有的是国际政治经济金融争斗的工具,维护的主要是规则制订者的利益,这属于利益博弈的丛林法则了。

信用,前面已经讲过了,一切“关系”之间考验的都是信用。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事物与事物之间的一切关系,包括政治、经济、金融、军事等等,信用都是基础,无信不立。信用信用,有信才可用,无信不可用。所谓契约精神,就是诚信守约精神,只要有交易就需要,否则交易没法持续,古今中外并无二致。中国不叫契约精神,叫诚信、守信、守约、信用、信誉、一诺千金。

 

7.其他一些烦恼

愁,怨,郁闷,抑郁,狂躁,焦虑,不如意感,不自由感,失败感,自卑感,等等。

中国古话说,“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这是引导人解脱烦恼的话。

焦虑、抑郁、躁狂现在非常普遍。原因很多,包括技术更新带来的变数,越来越多,越来越快,超过以往任何时代,带来一个接一个“颠覆”。工商业频繁持续地刺激着人们的欲望与消费。信息工具与信息传播的革命式进展,带来信息量爆炸。功利主义、自我至上的价值观流行于世。所有这些,混合在一起,给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家庭、境遇,带来空前的变动与碰撞、刺激与挑战、压力与不安,茫然、焦虑、抑郁、躁狂的增多,是必然的因果。这是全世界的时代病,还会愈演愈烈。

不如意、不自由感,是每个人日常都有的,所谓“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而且愿望越多,不如意越多。欲望越多,挫折越多。自由是每个人都追求的,因为不自由感贯穿了每个人的人生,因为每个人都被身体困住,被“自我”观念困住,被思想、情绪、欲望困住,被环境困住。而人们习惯于将内心的不自由,诉诸于向外寻找自由,实际是饮鸩止渴。严格说,在尚未自觉本性之前,不论外在境遇如何,内心都没有真正自由,因为随时被困惑嘛。不论外在境遇多么好,在自觉本性之前,人都会有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乡愁”,都会不断寻找“心灵的家园”。

至于外在行为的自由(也包括言论自由),从社会现实角度讲,自由、权利与责任是对等的,而且与规则共生,不是任性为所欲为。任性为所欲为,往往会侵犯他人。如同开车一样,不守交通规则,会害了自己和他人。

至于失败感、自卑感,前面讲过,自卑是骄傲的背面。基于“自我”被认可的需要,每个人都希望“成功”,希望被认可。至于什么是成功?什么是成功人士?世俗有习惯定义:发财,出名,做官,成王败寇,成为“名人”、“英雄”……总之,成为被认可、被尊重、被恭敬、被“羡慕嫉妒恨”,乃至被敬畏,甚至被畏惧的角色,“自我”就有了存在感、价值感、优越感,有了“成功”的感觉。成功的定义、标准,是人为规定的,可以蒙昧地约定俗成,也可以自己定义。

人首先要做到生活成功。快乐、健康、积极地生活,乐观地工作,面对一切境遇,有好的心态和得体的应对,与自己、与他人相处得体,处理思想情绪、处理事情得当,做人做事对,这本身就是人生基本面的成功。至于其他事功,根据因缘条件,随意愿、兴趣、志向而为便可,成与败,尽人事听天命罢了。能够利益社会,当然是利益社会意义上的成功。有了人生基本面的成功,对世俗评价的依赖度也会降低很多。

绝大部分人,是依赖他人的评价过活的,因为“自我”需要被证明存在并有价值。证明的方式就是各种评价。其实没人真的全面了解你,否则就不会有“人生难得一知己”的感慨了。每个人了解自己也都非常不够,知人与自知,都很不容易。“评价”自然多是片面的,甚至很离谱。最好有自知之明,不要被外界评价牵着鼻子走。

孩子小时候,需要家长、老师善于运用评价工具,来引导他成长,鼓励好的,批评不好的,赏罚都要注意分寸适度且及时,还要注意场合,“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保护他的自尊心。同时,要培养孩子们自我反省、自我纠错、自我评价、自我教育的习惯,随着他逐渐长大,过渡到以自我评价、自我教育为本,减少对外界评价的依赖。这样他可以创造性地挖掘潜能,开创自己的人生道路,而不是作为世俗评价的傀儡而活着。当然也不是故意与世俗评价反着来,那样还是被其所操纵。

人人都需要建立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自我教育的心理机制。如果能够经一事长一智,将任何遭遇,都变为成长的肥料,那么所有的人生际遇,就没有所谓的好坏之分,都被你转变为成长的养料了。这也是一种人生应用层面的“转识成智”。若能进一步,自觉本性,入不二法门,就可享受心灵最大的自由与安详,不再无“家”可归,更无须受世俗成功标准的影响了。

再说“自我”,虽是起心动念后的假设观念,但习以为常,根深蒂固,既不能以其为真理,过分强化张扬之,也不能阉割压抑之。否则,都会激发种种烦恼的直接泛滥或异化的泛滥。上策当然是自觉本性而自然解脱之。其次,是中道处之,尊重自我,但不过分强调自我。所谓尊重自我,不仅是尊重自己,也要尊重他人;不仅尊重个人利益,也尊重集体大我,尊重社会与国家利益,彼此要兼顾,不能顾此失彼。从教育的角度讲,“性向教育”也是一种尊重人的自我,根据他的性格方向,禀赋、志趣、能力的不同,扬长避短,往适合他的方向培养。

 

“社”与“会”

汉字的“社”,左边是“示”补,中间一横表示一划分天地,在上面点一点代表上天,下面的“小”代表上天放射下来的三道光芒。所以“示”与祭祀有关,与宗教有关,表示上天或神灵的垂示、指示。中国字里,凡是有“示”旁的,多与宗教活动有关,比如“(祭)祀”、神、祗、祈、祷、祝、祖、崇……

“社”字右边的“土”,代表土地。“示、土”组合为“社”,就表示土地神。广义说,社可以代表土地。

繁体的“会”字是“會”,上面是“亼”,读音和意义与“集”相同,代表从几方面向中央汇集、汇总。下面,是“增”省略了“土”字边和上面两点,表示增长。“亼、增”合起来,就是“會”。意思是集中并增长,代表把许多东西汇集在一起,这个地方原来没有这么多事物,汇集起来就增加了很多东西。

所以,“社会”组合为一个词,就表示在一块土地上,一群人及相关事物聚合在一起。比如我们今天的会场,在这块土地上,这个空间里,汇集了诸位,就是个小社会了。家庭的房屋里,汇集了家庭成员,也是一个小社会单位。今天网络和手机上“虚拟空间”的社群,也是一类社会形态,空间虽是虚拟的,但也属于空间现象,而且其中人与人的信息交流关系是真实的。小到二人之间相处,就是最小的社会单位。工作单位也是个小社会。国家、世界,是由无数各种各样的小社会组成的大社会。一群人在一起,就会彼此发生社会关系。亲属、朋友、同事、同学、师生、贸易双方、医患双方、服务与被服务双方、陌生人之间……人与人发生的关系,都是社会关系。

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脱离社会合作,就如鲁宾逊一般,生存十分艰难。因此要注意协和社会关系,“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不能只从个人主义自我主义出发,要兼顾社会利益。因为个人依存于社会,用个人利益牺牲社会利益,等于同时牺牲了个人利益。破坏社会正当利益,就是广义的反社会行为。

同理,社会由个人组成,也不能用社会利益牺牲个体正当利益,否则等于同时牺牲了社会利益,也是广义的反社会行为。

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须兼顾协调。小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大到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设计与动态调节衡平,都需要面对这些问题。但在实践中,并没有理想化的一劳永逸的途径,只有在实践中尽量兼顾协调,在博弈中衡平妥协。

大社会、小社会的道理是相通的。所谓“仁义礼智信”,是协和社会关系的,但同时也兼顾个人利益的,个人利益就在其中,不过古人不大注意诠释这个内涵。譬如孔子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曾子讲的“忠恕”之道,都是推己及人,由个人利益到他人利益的尊重与兼顾,也是“仁义礼智信”的题中应有之义。所谓“义者宜也”,是指应当的、适合的、适度的、恰当的、符合道义的。“讲义气”本来也是这个意思,出于维护道义的气节气概,后来异化成“为兄弟两肋插刀”了。再比如现在流行讲“民主、自由、人权”,这是维护个人合法权利,但不应是唯我独尊自我中心,否则就意味着反社会了。这就是“义者宜也”的分寸适度问题。民主、自由、人权,需要与仁义礼智信结合起来考量,否则很难不走偏异化。

再比如组织协作的问题,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不论小社会还是大社会,不论家庭还是供职单位,乃至国家国际,都少不了组织协作。组织协作需要分工,需要各自按规则协作,需要合理让渡一部分个人权利和自由给组织。但由于人性的烦恼习气根深蒂固,在组织中也会表现出争权夺利,拉帮结派,嫉贤妒能,利用组织压迫个人……除了必须用制度规则来尽量对冲这些问题,还需要每个人以持续的内在修养来节制烦恼习气。

国家社会中的大道理、小道理有很多层面、很多角度,各层面各领域有各自的逻辑与轨道,错综复杂,兼顾协调与沟通理解都不容易,博弈和妥协是常态。现实中,人们往往只讲局部、个别层面和角度的道理与利益,而无视其他。譬如现在实行高福利的一些国家,国家快破产了,民众也不肯削减福利,这就是自我利益中心化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对教育的再思考

1.教育的目标

教育问题,是全世界都在检讨的,不只中国,几乎每个国家的人都不满意自己的教育。2008年初,我们召开过国际教育研讨会,来自欧美亚洲的教育家们济济一堂,一起探讨,各自的教育都出了问题,各有各的问题,也有共性问题。其中很多问题,来自适应工业化的需要,从教育目的到方法,都有工业化的烙印。当然,现代教育为工业化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世俗功利化竞争突出,人性化不足;普遍性突出,个性化不足;健康人格的培养,做人做事的培养,生活能力的培养,弱于知识技术培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问题都不少,心理问题愈演愈烈。全世界以钱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在转。

检讨现代的教育目标,我们不妨对比孔子提出的教育目标(包含教育途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今天世界上的教育,可以说大多还处于“游于艺”的范围内,“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很薄弱,“游于艺”还只是游于一部分的艺,并不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个大范围。

我们读书不能困在字面上,不能举一反十,也要争取举一反三。

拿到现代来说,“六艺”的“礼”,广义讲,包括很多内容。礼者履也,表示走路、践行,包括了涉及行为规范的方方面面:政治、法律、道德、礼仪、典章、做人做事的规矩、道理、事理。礼的精神是诚敬,包括恭己敬人、敬业精神、尊敬一切事物等等。乃至宪法的精神,都包含在内。最近流行一个词“匠人精神”,实际就是敬业精神的一种。

“乐”,广义讲,包含了所有的艺术、康乐、保健卫生乃至医药。

说到“礼乐”的教化力量,抽象讲不容易理解,举个例子,比如前不久9月3日抗战胜利日的大阅兵典礼,就是礼乐活动的一种,对人们的影响很大。

“射”,广义讲,包括了个人的武功、体育修养,乃至国家的军事、国防。古人很多是文武全才的修养,那个精气神和气概魄力格局就大不同。不像现在的孩子们,大多脆弱的,经不起风雨,担不起重任。军事修养也很重要。孔子答复子贡治理国家的三个要点,第二条就是“足兵”,就是军事国防要强大,足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使别人不敢侵略自己。第一条是“足食”,就是民生建设要好,安居乐业,经济发达。第三条是“民信之”,就是政权获得民众的信任。第三条最重要,然后是民生、军事。放眼今日世界,这三条都做好的国家还没有一个。

“御”,广义讲,包括了各种驾驶、操作技术工具等等。

“书”,广义讲,包括了语言、文字、书法、文学、文章、历史文化典籍等等。

“数”,广义讲,包括了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技术。

这是广义的“六艺”。那么,什么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呢?

“志于道”,心志在大道上,包括追究形而上宇宙生命的终极真理,以及形而下的各行各业之道。自觉本性,觉悟不二大道,当然是最好的“志于道”。其次,就是“立志”、“理想”等,建立一个高远的理想。可能实现不了它,但至少它不会让我们的人生太低俗。今天大家的理想是什么?钱钱钱。理想是如此高度,其余不问可知。

再次,是探究并实践做人做事之道。各行各业也各有其道,在任何一行,都可以探求其道,追求最高境界。

有人说今天很多问题都源自信仰空虚,有道理,但恐怕没那么简单。当全世界以钱为中心在旋转时,谁能回避这个大势的漩涡?但是,“为人民币服务”不能牺牲“为人民服务”,赚钱谋生不能替代“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否则从个人人生,到国家社会,乃至世界,就会本末倒置,失去底线。

说到信仰,不是只有宗教信仰才是信仰,还有人生信仰、生活信仰、政治信仰、感情信仰、做人做事的信仰、道德信仰……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是广义的信仰。所谓宗教,也不是只有西方宗教才算宗教,宗教信仰有太多种了,西方几大宗教也源自东方(中东)。更不是有了宗教信仰就万事大吉的,世界历史上和现实中,无数矛盾和战争恰恰是宗教信仰引发的。现在有的人跟着西方学者说中国古代没有宗教信仰,那是盲目的人云亦云。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不是没有,而是很多。

再说“据于德”。“德”,小篆字形,左边的“彳”,表示走路、行动。右边的,是“德”的古字,最上面是“十”;接下来是“目”,表示眼睛;下面有个“乚”,读音和意义同“隐”,一竖表示围墙,一横表示地面,组合起来表示地上有一堵围墙(掩体),人躲在墙后面就可以隐藏了。整个字合起来,是这样一幅画面:一个人躲在围墙后面,上面有十只眼睛看着他,所谓“十目所视”,使他隐藏不了。最下面是个“心”字,表示内心不要跟自己躲猫猫,不要欺骗自己,也不要欺骗别人。

曾子在《大学》里讲“诚意正心”,“诚意”就是不要欺骗自己。“诚”是“言、成”的组合。“言”表示言语、表达。“成”的古文写法,是“戊、午”的组合。十天干的第五位是戊,第六位是己,在空间方位上,戊己对应中宫(中央区域)。午是十二地支的第七位,在时间上表示中午(11-13点),正午就是12点正,太阳在天空的正中央。戊、午组合在一起,从空间、时间上强调了中央、中心、正中的位置。“成”加“言”,表示发自内心最中心最真实的意思。“诚其意”就是不自欺,了解真实的内心想法,乃至不被任何思想情绪欲望骗了。这样才能“正心”,否则心都不得其正。还有“慎独”,也是不自欺,而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时候管理好自己。“慎”是“真心”,“独”是独自面对自己。人都怕孤独,不敢面对自己,所以无法自知自觉。

是“直、心”的组合。禅宗有句话叫“直心是道场”,很多人解释为心里咋想就咋说,那恐怕与莽撞分不开了。直心是道场,我的解释由“德”字而来,就是诚意正心不自欺,对自己无所隐藏,这样才能自知自觉,才能觉悟本性、悟道。

后来加上“彳”,变成“德”,“彳”代表行动,表示随时修正身、口、意的行为,也表示做好事靠实行。德者得也,行动之后,才有“得”。功德,德业,得道,积德行善,都靠实行。

“道”和“德”俩个字常连着用,说明想悟道得道,要从德——诚意正心不自欺开始,从积累功德善行开始。换言之,悟道、得道之后,言行会自然合于德,会“从心所欲不逾矩”。一般把“道德”作为伦理道德行为规范解释,已是引申用法了。

“依于仁”,是说做人做事,不能离开仁人爱物、民胞物与的原则,包括了仁慈、慈悲、博爱,包括了推己及人,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施于人等内容。“仁”是二人之间的关系,不能自我中心化,不能损人利己。慈悲、博爱要从推己及人、忠恕之道、恭己敬人、仁人爱物做起,要有同理心、同情心。现在世界上以钱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损人利己、反社会的行为层出不穷,缺道,缺德,缺仁,缺义,其因果,自然是把世界搞得乱七八糟。

同时,“仁”也有内心、内核之义,譬如“果仁”就是果实的核心。所以,仁也有精神中心的含义。能够体会真正的“道”与“德”,自然会具备精神中心,也自然具备仁慈心、忠恕心。

道、德、仁、义、礼、智、信,不是空泛的说教,而是事关每个人乃至整个社会、国家、民族、人类的福祉。不论东西方,都需要这些修养,这是真正的“普世价值”了。这里面没有突出讲“自我”,但是自我的利益已包含在其中。譬如恭己敬人是礼的内容,就包含了对每个人利益的尊重。

   这样对比,现代的教育,比照孔子这些教育目标还差得远哩!不是说孔子的话就绝对正确,我们结合现实对比看,有没有道理呢?

2.竞争与合作

我们前面讲了人性的习气习性,根深蒂固,习以为常。觉悟本性是个体的自觉,靠个人反省、诚意正心的修养,靠心理行为的修正,靠善行功德,才可以逐渐减少烦恼,开启智慧。绝不是靠教育、宗教、政治、法律、经济或其他任何途径“大批量生产”出来的。绝大部分人在习性中生活着,是这个世界的常态。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以历史上发生的事,都可能重演。所谓重演,不是一模一样,表现形式可能差异很大,但实质原理差不多。历史“轮回”的根本原因,就是人跳不出自己的习性,江山易改禀性难移。简言之,历史就在人性中轮回。

不论技术发达到什么程度,只要人类还是以“自我”为思维的原点来生活工作,自己和他人之间,必定形成竞争或合作关系。即便双胞胎之间也是一样,何况他人。人类历史,就是由个体或群体的竞争与合作错综复杂而成。

人类强大于动物界,不是因为个体能力,而是因为合作和组织化。但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因个体或集体的“自我”执迷,必定导致彼此排斥与竞争。但若无种种合作来支撑“自我”,支撑竞争,“自我”也会陷入孤独恐惧、无助脆弱、无归属感、无定位感,竞争也会落于下风。合作包括分工协作、组织协作,依规则、契约、宪章、律法、规约、条约、协定合作。乃至所有的感情亲近,都属于广义合作。仁、义、礼、智、信、慈悲、亲情、爱情、友情、互助、亲善、和睦、友好,人与动物、与大自然的亲近相处,都是广义合作。“人”字两笔,既是支撑合作,也是矛盾竞争。竞争会激发个体和集体的潜力,创造出很多文明成果。同时,也必定刺激种种烦恼,导致个人负面习气的爆发,导致个人或群体间的矛盾、丑陋行为的爆发,导致集体内耗与外斗,乃至种族、宗教、国际政治冲突,甚至世界大战。

如果只有良性合作,人类满足一切生活需求并不困难,全世界大家协作劳动,很快就可以共同富裕,天下太平,“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早就实现诸如“大同世界”、“理想国”、“共产主义社会”乃至“人间天堂”、“人间净土”理想了,早就实现“历史的终结”了,还要等到今日吗?事实上,绝大多数人都跳不出习性的轮回,改变自己比登天还难,所以历史也跳不出人性的窠臼。古今中外,烦恼并未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减少,如今心理问题反而愈演愈烈。人类有史以来,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法律、教育、文化,一次次山重水复疑无路,一次次柳暗花明又一村,循环往复,从未跳出人性的圈外。

传说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地下有块无名石碑,碑文是这样的:“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这段话是很好的反省,但他不知道,改变自己是天下最难的事。人人都想改变别人,改变家庭,改变世界,但人人却改变不了自己。因为种种习气根深蒂固,习以为常。

不仅如此,而且从个人到国家,往往被竞争纠缠着拖下水,难以独善其身。各种人际关系、团体际关系、国际关系,往往是被自私自利或无智慧的一方拖下水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常常是你想退让了事都不行。也是由于国际竞争威胁,国家在某些领域会采取一些保守做法。如果不从国际竞争威胁来分析,民众很难理解这些看上去“愚蠢”的保守做法。当然了,保守做法也可以有技术改进空间。

中国文化早熟,很早就对人性有了深刻洞察,因而才侧重以内在修养和求道为本,外在事功为辅。但承平日久之后,往往也疏忽了组织化的国际竞争准备,疏忽了发展科技与军事的竞争优势,终至挨打。这些疏忽,近几十年得以纠偏,因而国力也迅速强大起来。但百年来,矫枉过正,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和垃圾,一股脑都丢垃圾箱了,代价非常大。现在要一点点找回来,去粗取精,弥补现代文化之不足,不止为自己,也为人类继往开来。

3.谋生

讲到谋生赚钱。刚才提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培养一个孩子具备服务社会的本领,他就有了谋生的本钱了。职业技术、谋生能力的培养很重要,不一定非得考大学。市场的产品和服务多样化,就来自于每个人的劳动。就像每个人做个菜,大家互通有无,贸易互惠,就可以有很多菜可以品尝了,市场就是这个道理。每个人做力所能及的劳动服务,大家互补,就有了生存的协作和来源。这是生存能力。有了生存能力,就可以支持独立的人格,支持人生的自主选择。如果眼高手低,生存还依赖他人,志向再高也是空话。

至于做人做事,是一辈子的真学问。成功的人生,不是赚钱多、做官大、名气大,而是会谋生,会生活,做人做事对,处理事情得体,内心修养好,有品格,这才有人生质量,做人才有味道。换言之,如果做人做事对,一定也可以谋生。因为人缘好,机会自然多,大家愿意给你机会,支持你。

谋生一定会遇到竞争。竞争就会比谁更勤奋努力,比谁本事大,比谁资源多,乃至比谁的鬼把戏花样多。做人做事对的,可能有时比不过玩心眼的。但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没有不透风的墙,人心自有公道,人心即天心。做人做事对的,不仅心安理得,也会笑到最后。

4.俭的修养

现在这个时代变化太快,加之信息海量,各种头绪太多,会让人耗费很多精神时间,焦头烂额,穷于应对。南师告诉我们,要“俭”化。

老子《道德经》的“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是仁慈、慈悲、博爱,也包括了推己及人,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施于人。“不敢为天下先”,是“谦”德,谦到极点就是无我无为,心无挂碍,也使内心获得最大的自由自在,可以开启本具的大智慧,可以无为而无不为,达成内圣外王的修养。

“俭”不仅仅是勤俭节约。勤俭节约,从理财上讲,不仅是个人生活原则,也是最平凡最高明的经济原理。勤奋努力,是促进生产财富,是开源。节俭,是节流,不奢侈浪费。结合起来,就是开源节流,自然会积累财富,节约开支,节省资源,可持续发展,不会寅吃卯粮,透支未来。这与现在流行世界的经济思想似乎格格不入,但究竟哪个路线能够可持续走下去,值得三思。

“俭”还是精神上少私寡欲,解脱烦恼和欲望负担,轻装前进。也是化繁为简、把握关键的处事方法。比如我们同学汇报事情时,南师会说:简明扼要,先告诉我结论,有时间再问你过程。

曾子在《大学》里也讲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一件事不管大小,先要看它的根本是什么,关键是什么,看清动机和目标,把握先后顺序和关键条件,化繁为简,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处理,尽量节约精力时间。

如果孩子们从小培养“俭”的习惯,对他一辈子都很有益。尤其这个时代,特别需要这个修养,否则会不胜其烦(繁)。

5.一个认识论与方法论

有一个认识事物处理事务的方法,很好用,诸位可以慢慢体会,并教给孩子们。佛学讲因缘、无常,每一种事物都是由各种因缘条件构成的。其中每一个因缘条件,又是变化无常的。观察事物时,就要注意构成事物和影响事物的内外部因素条件,看它的因果关系,观察每种因素条件的变化,就可以把握主次、关键、顺序与动态变化趋势,提纲挈领。这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可以避免孤立、片面、静止地看问题,非常好用。运用熟练以后,还可以从种种烦恼中解脱出来,开启进一步的生命自觉。

6.培养好习惯

培养好习惯,是教育的重点之一。地位、荣誉、金钱、名誉,都不如这个重要。为什么?从小培养好的或坏的习惯,会影响人一辈子。习惯包括很多,全方位的。包括思维习惯,情绪反应和处理习惯,心理健康习惯,饮食起居习惯,保健卫生习惯,说话习惯,为人处世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工作习惯 ……人生就是无数习惯的养成和延续过程。好习惯会使人受益一生。坏习惯则随时给自己和他人挖坑埋雷,带来麻烦。好习惯的培养,需要家长、教师的帮助,也需要教会孩子们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从而自觉培养其他好习惯。

比如培养孩子们从小做劳动的习惯,就很必要。从小跟着家长学做家务,对孩子而言是好玩的事,做不好也要鼓励他继续做,慢慢就熟练了。会做家务劳动,乃至会做其他劳动的孩子,就比不会做劳动的孩子,自立能力、生活能力、自信心、抗挫折打击能力,都要强很多。现在很多家长不要孩子做劳动,这是剥夺了他们自立能力的培养,害了他们。

南师讲过,打破旧习惯不容易,但可以用培养好的、新的习惯来逐渐替代旧习惯。这是个人修养乃至教育、文化、政治、军事、经济、社会通用的好方法。

一个人养成一个新习惯,一般需要持续三周时间,然后还要继续巩固。孩子们只要有一点点进步,就要及时鼓励一下,可以培养他建立好习惯。鼓励也要得当,不要过分,过犹不及。

人要对自己负责,要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如果辅导孩子从小学会对自己的选择和行为承担责任,他就不会乱来,因为他知道要承担后果。如果从小是别人替他选择和承担后果,他不负责任的坏习惯就养成了,也不懂怎么做选择了。

我一个河南的老朋友,他几乎没有打骂过孩子。每次发现孩子做错了,会叫孩子到书房,让他反省,反省不出来就面壁站着,直到反省出来跟爸爸讲了,然后鼓励他,让他自己去纠错,该道歉就道歉。然后表扬他自我反省自我纠错的行为。他两个孩子,就这样养成了自我教育的好习惯,步入自觉成长的正轨,越来越不用操心了。

再比如,培养乐观和悲观的习惯,效果截然不同。同样可以正确了解情况,正确认知,谨慎选择,充分努力,也可以接受失败,但乐观和悲观的态度,使得心境和生活质量就很不同了。

7.回归学习本身

现在大家都在批评应试教育。考试是一回事,应试教育是另一回事,如何面对考试又是一回事。考试制度是中国古代创立的,但与现在的考试很不同。现在是工业化时代的教育,学习量大,考试也多。考试作为工具,是评价和选拔标准,也是用来督促和检验学习的工具,也是学习的导向。考什么,怎么考,数量和度怎么把握?目前还没有“最优”的结论。应试教育,当然与考试的设计有关,同时也可以说是面对考试采取的一种态度,包括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公众,各自的态度。但面对考试,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态度。

我想谈谈自己做初中学生时的一个经验,仅供参考。我们小时候上学时,如果从选拔比例上比较,那个竞争的压力,比现在大数倍。

我们那时候也是应试教育,大家都以考试为指挥棒为目标,一切以应对考试为中心。做学生的,哪有不讨厌考试的,我也讨厌和害怕考试。但在初三开始,当我明白,我必须要面对考试,与其烦恼,不如想想如何考好。思考之后,结论是只有功夫下在平时,每天单位时间内学习效率高,质量好,才能考得好。这是很平实的因果关系。过去我是平时稀里糊涂,考试时靠侥幸碰运气。于是我开始把功夫下在平时,提高单位时间学习效率。每天尝试改进方法,提高效率。不仅是学习,还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都开始尝试每天创新改进,天天向上。每天一睁眼就告诉自己今天是崭新的,每一个当下都是崭新的,恭敬、珍惜每一个当下,利用好每一刻。结果这种自我管理、不断尝试创新改进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乐趣。你发现有很多潜力被挖掘出来。逐渐的,由为了考试而学,回归到为学而学,心中把学习和考试恢复了其本来面目。学习就是学习,为了求知而学,为了自己的好奇心而学,考试只是检验学习的工具而已。关系摆正了,回归本位了,事情反而简单了,没了那么多烦恼困扰。只管照顾“因”,不用担心“果”了。

为了在单位时间高效地听讲、消化,就需要高度宁静,因而开始训练自己宁静的能力,告诉自己绝不让心境受内外任何因素干扰,随时让心回到初始的纯净。进而又管理自己不乱用心节约精神能量。课间也全心全意放松玩耍,得以高效休息。不论老师水平怎样,或是否喜欢我,我都诚敬地学习其长处,乃至诚敬对待任何人,对知识对学习也保持诚敬尊重心。我让自己尽量尝试多角度解题,这本身就富于创造性的乐趣。

这种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培养,以及宁静、诚敬的修养,使内心发生很大的变化,不仅头脑更清醒灵光,学习效率很高,而且更重要的是,人生态度变了。面对任何事,我会独立思考,不会人云亦云被舆论左右。处理事,会习惯于把握本末因果,从事物的本来面目看问题,创造性地多角度考虑处理方案。由此发现,人的潜力惊人,这个管理自己把握自己,不断发掘潜力尝试创新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乐趣和满足,已经超过了世俗成功对生命的意义。在此过程中,对自己也越来越了解,外在的评价已经不重要了。我已经明确知道,人生完全可以有不同的活法,不论外在世俗成就如何,都可以获得生命的内在满足。

后来我曾经病了一个多月,那期间没法看书。中考前,拔了针头直接去考试,心里却很平静。因为那一年,我诚恳尽力且充满创造性乐趣地过好了每一天,对得起家长和老师,也对得起自己,这已足够了,没有遗憾,考试对我而言已经不重要了,把尚且记得的答出来即可。结果成绩出乎意料的好。

总之,那一年的经验给了我很多宝贵启示,包括因果原理的实践自觉。

这是我第一次详细讲这个经验,不好意思,就当是吹牛说故事吧。因为是面对诸位老师,谈到应试教育,想提供一个小白鼠的案例,为了说明,如何面对学习和考试,可以有不同的选择,而且可为的空间很大,完全可以带给自己一个全新的充满创造力乐趣的世界。

至于教育改革怎么改,我是不懂的。

其实不只是学习和考试,很多事道理相通的。当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件事,与其烦恼,不如独立思考,冷静选择态度和处理方式,结局也许不如意,但只要尽力了就不用遗憾后悔。更可因此经验而得到成长。如果我们把经历的每件事,都变成成长的营养,那坏事也变好事。

再者,工业化标准化的考试,会带来一个思维习惯,就是看书看问题时,会寻找标准答案。当然了,工业生产和数字化管理需要标准化思维。但创造性,则需要超越标准化思维,要发散式自由思维的。读书思考,或看问题处理事,都需要创造性思维,发散式思维,多角度思考,不能困在标准化答案上。尤其人生的学问,处处是活的,触类旁通的,如果困在经典的字面上,困在前人的注释上,学问就僵化狭窄了,变成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了。

你看南师讲课,很灵活的,举一反十,借题发挥,触类旁通,发散演绎的很多。整理成书出版的,只是当时的讲法。换了对象和因缘,他讲的又不同了。

8.启发自学兴趣

孔子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引申讲,知之者,可以说是回归学习本身,只要调动他的求知欲、好奇心,他自然产生学习动力,不要你催,他也要学的。进一步,好之者,乐之者,“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产生兴趣乃至乐趣了,求知的乐趣,挖掘潜力的乐趣,创新的乐趣,管理自己的乐趣,会推动他自觉向前走。从好奇心、求知欲,到兴趣、乐趣,形成了良性循环,会乐此不疲了,不要老师家长操心了。学者觉也,这样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不断启发悟性,从知识的掌握,深化到潜能的挖掘与创新的乐趣,启动自我教育的自觉。

所以,最省力的教育,大概就是启发诱导学生产生好奇心,求知欲,使他欲罢不能,自己要学。然后告诉他学习方法。教师不懂的,可以和他一起学,或者鼓励他自学分享给大家。同时,引导他认清学习和考试的因果关系,使他回归学习本身。他只要上了自学自觉的轨道,就好办了。

如果学生确实觉得学习负担很重,那也不要勉强他,不可牺牲了健康。不同的花,开花时间不同。人也各有禀赋,各有因缘。人生道路无数,只要学会职业技术,会谋生,做人做事对,懂得生活,就很好。不要以考大学为标准。大学毕业不会谋生,不会做人做事,不会生活的,大有人在。

中国古代还有个隐士文化,隐士也叫“高士”、“处士”,他们可能会从事很不起眼的职业,但内在修养很好,自得其乐。

不论隐士高士,还是普通人,各种职业都是平等的,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只要付出劳动,服务社会,就值得同等尊重。如果认为发财做官学位高出大名才值得尊重,其他的都卑贱,这个观念是错误的,严格说是反社会的。

9.读书与读人

讲到读书或看人,很多人是看到一本书有自己不同意的地方,就否定了整本书,或者看到一个人一点缺点就否定了整个人。这都是傲慢心理在作怪,也是自卑心理作怪,也是缺乏理性思维,以点代面,以偏概全。通过轻率否定别人,潜意识感到自己比人家高明,仿佛将别人踩在脚下一般。

这里有个真实的故事给诸位参考,可以讲给学生听,很有教育意义。抗战期间,徐复观少将钦慕熊十力先生的学问,想拜师。熊先生让他读王夫之的《读通鉴论》,他说早已读过,熊先生说你没读懂,回去再读过。徐复观读过再来报告,说这本书这里不对,那里不对,批评王夫之。熊先生没等他把话说完,就大骂他:“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任何书的内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先看出他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受到书的什么益处?读书是要先看出他的好处,再批评他的坏处,这才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譬如《读通鉴论》,某一段该是多么有意义,又如某一段理解是如何深刻,你记得吗?你懂得吗?你这样读书,真太没有出息!”

多年后,徐复观回忆到:“这对于我是起死回生的一骂。恐怕对于一切聪明自负、但并没有走进学问之门的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都是起死回生的一骂!近年来,我每遇见觉得没有什么书值得去读的人,便知道一定是以小聪明耽误一生的人。”

徐复观先生,后来成为大学问家,也是台、港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政论家之一。熊先生的这顿骂,是徐先生学问得以不断进步的关键一骂。

读书如此,看人也一样。多看人家的长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就是善于跟任何人学习,才海纳百川成其大的。南老师一辈子都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人,不是学者,也不是老师。他随时在学习的,这也是他的乐趣,不仅每天读书思考,涉猎古今中外,还听朋友们谈阅历经验。他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一万个朋友”,也是他的经验之谈。他日理万机,但也常在本来觉性中安住自在,有这个修养,使他游刃有余。

不要把这些前辈们,当做高高在上的偶像,他们也是从平凡中自立自强自觉成长起来的,都是我们效法的榜样。

以上围绕着人性与教育问题,拉拉杂杂谈了很多。除了参照一小部分佛家唯识学相关内容之外,也融合了一点点儒家道家的关联内容,做了发挥演绎,仅仅是个人截至目前的粗浅思考与认知。诸位有兴趣的,可以自行研究相关经典,例如《百法明门论》、《瑜伽师地论》、四书五经、老庄列子等等。我不揣愚陋,纸上谈兵,贻笑大方了。仅仅是一个学习汇报,请诸位老师批评指正。

总算是交了樊英老师给我布置的作业。谢谢各位老师!

转自网络


  上一篇: 天津日报集团对南一鹏先生的专访

  下一篇: 朱清时:禅定与真气

...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