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师学生动态

给「准提法」年轻新学的一些小建议---胡松年先生

时间:2018-03-08  来源:  作者:胡松年

作者:胡松年先生

 

不要把功夫抓得太紧

末学看到许多非常用功之年轻新学,把功夫抓得太紧,譬如说,要求自己必须双盘打坐;一上座,就要求多长时间不下坐;持咒每日必须达到某一数量,等等。

佛法最终乃智慧之成就,而非功夫之成就,功夫练好了,就能开悟证果?其间大有问题!并不是指功夫完全不重要,而是不要将其抓得太紧,功夫是日积月累的,要细水长流才好。若以欢喜心来修,逐步加强功夫,就不易退失。反之,若每天都在煎熬中来修,一上座,就如同受刑一般,一旦有机会松懈了,就不想修下去了。

做功夫有如拉橡皮筋,一直拉到极致,而不知放松,终会失去弹性,反而对身体有害。必须要知时知量,松紧调和,欢欢喜喜,方能长久。

 

「定」不是什么都不知道

一般学佛者,都可能有一错误之观念,即打坐时,自己如果还有知觉,还有思想,就不是「定」,因此,修定拼命追求没感觉、没思想,什么都不知道之境界。

依憨山大师年谱记载,一日,大师于溪边打坐入定,出定后始知已过了二十一天;同样的,近代的大师虚云老和尚,亦曾在山上打坐入定,一定也是二十多日。这些都是今、古之大德,故而令现下许多修习者,以此为胜境,羡慕而欲效法之,倒也难怪。

然如许之境界,只应视为修定之过程,并非真正之胜境,由于这几位皆为古代或近代之知名大德,南公不愿直接批评,但却一再苦口婆心地,以委婉或暗示之方式,表示此种什么都不知道之境界,勉强可算唯识所讲的,接近「无心位」之「无想定」,然「无想定」还是自己自主进入的。故严格说起来,此种什么都不知道之境界,出入自己都作不了主,是昏沉,非定也。

南公自己也曾经一度尝试此种境界,发觉人会变得迟钝,记忆也会衰退,赶紧立即中止。故而一再告诫,若贪执此种境界者,果报可能就是畜生道,修了一辈子佛法,最后去了畜生道,岂不冤枉哉!

最近听南公于2008年初之开示录音,发现跟随南公几十年之学生,对「定」之认知,都还有问题,就遑论其他行者了。

南公指出,经论里说得很清楚,初禅是「离生喜乐」,脱离了欲界之浊重感,心中发喜,身体发乐。二禅是「定生喜乐」,由定而产生身心更进一步之喜乐,喜是心中之现象,而乐是身体之感受。三禅是「离喜妙乐」,心里上已舍去喜的感受,达到了极为妙乐境地。到四禅则是「舍念清净」,念头也舍去了,苦乐皆灭,一片清净。而「心一境性」是此四种禅境之基本要件。这四种禅定,除了四禅外,其余都还在喜乐中,故行者初步得定,必定会经过身体乐感这一步,如果修定从来没有乐感发起,可说还未得定。而修习得定后,这四种禅定,并非必然依此次第而发生的。

大家也都知道,「不昏沈、不散乱、心中清楚明白」谓之「定」,而心中清清楚楚,更为重要,因为清楚明白,就是自己的「觉性」,失去「觉性」,焉能为「定」!南公做了一个粗浅之比方,真正得定,有如睡了一个好觉醒来,春眠不觉晓,身体舒服得毫无障碍,不想动,外界一切事务,都了了分明,清清楚楚,所发生之事务,心中清楚,但好像与自己无关,多大的吵闹,也无罣碍。在定中之行者,有如「灯影中行」,也如「梦中看花」,一切清清楚楚,但又如梦似幻,与自己没什关系。定中之人,可能有时光流失而不惊觉之状况,但绝非什么都不知道。

还有一种,许多老修行人都犯之毛病,即懒洋洋地坐在那里,进入一种将睡未睡之状态,身边发生之事,似乎也都知道一点,但不是那么清朗无碍,那是细昏沉现象,自己还以为在定中,那就自误了。有人把功夫做到打坐睡眠,其果报就不堪设想了。

末学也只能在此,作一简单之提醒,详情请参阅南公之诸多开示。

 

金刚上师与传承之他力,不可思议

由历来之准提法会与现下之准提共修会观之,末学发现,许多参与之学员,都抱持一般禅修之心态来参加,而一般禅修之重心,在于修止修观。

抱持修止观来修「准提法」,也没有错,只是大法小用了。师传「准提法」的确包含了大、小止观之修持精神,禅宗、净土之心要也都融入其中,南公显密圆融,于其传法时,也尽量阐述修法之原理,在止观上也着墨很多。但究竟「准提法」还是道地道地之密法,若仅以一般禅修之方式,将咒语当成系心一缘之工具,当然也能修止修定,然密法修持之殊胜处,则完全没有融入,岂不可惜!

密法修持与显教修持之最大差别处,就是修密者,极重上师与整个传承之加持力,能否获得传承之感应道交,就要看自己是否绝对之「信入」,在仪轨中,一开始就明确指出,「妙觉果海,信为能入」,对上师或传承有一丝怀疑,这个法就难修成了,上师说你错了,你就是错了,没有什么好辩驳的,你或许认为蜜勒日巴对其上师之恭敬,属于愚忠愚孝,非智慧之举,但密法修持,还非得如此,方能感应道交,得大成就。不能懂得此中三昧,即非修密。

你若将咒语当做系心一缘之媒介,在修止观之立场来看,亦无可厚非,但最终之结果,却会大有差异。南公上师亦曾指出,因地上有了如此些微差异,而在果地的层级上,就会有相当之距离。为什么?因为你修的是一般「止观」,却与本法无关。

就以我们平日所做的准提施食而言,若没有上师、佛母等传承之加持力,仅凭我等一己之力,那有能力将七粒米变成无量法食呢!修密而忽略根本上师与传承,失了传承之他力,差距何止千里。

大法小用,修持者不得不慎。

 

要以忏悔、祈愿之心,完全融入修持

依末学之见,无论修持什么法门,都须身心完全投入,方有成效,身心投入也就是将身心完全放下,而真正能够诚心忏悔,身心必然放下。忏悔之力量,不可思议,忏悔也是消业最佳途径。我们无始劫来,也不知干过多少伤天害理之事?多少众生为我受苦?没有任何凡夫无须忏悔!

忏悔了,还要发大愿,心胸更能开阔,愿大将来成就也愈大,愿小就可能无法成就。

故忏悔与祈愿,是每一修行人必备之心态。其实南公在多年前,就为我们拟妥了忏悔文与祈愿文: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未生善法当令生

未尽恶业今始尽

十方三世佛加护

迅速发起菩提心

每天正式修法前,先念忏悔文,再念发愿文,要真心诚意、身心完全投入地念,若只是例行公事般的有口无心,唱山歌一般,是没用的!

如果你从来都没如此尝试过,不妨诚心诚意完全投入修一堂法,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

 

千万别忽略了「圆满次第」

在准提法会或共修场所,观察到每炷香完毕后,许多学员立即匆忙下坐,松腿解脱一下,喝水、上洗手间、交谈、休息,短暂之十几分钟,似乎还不够用。其实这本来就是一般禅修打七之情景,不足为奇。

然而,此类修法方式,对本法而言,仅只修了「生起次第」,而「圆满次第」就在不知不觉中,被忽略了。「圆满次第」乃是南公上师有鉴于古法之不足,而特别补加进去的。

简而言之,「生起次第」,先放空一切,在空中生起妙有之四大,再由意生之身,聚集法、报、化三身,然后与佛母合一,持咒与心月轮观,成为修持主轴。过程中,包含了大小止观之心要、禅宗净土之精神,以及密教上师相应法之传承加持,最后,于妙有之修持中,回返到「即空即有」之「圆满次第」。如此方为一套完整的修持方法。

没有「圆满次第」之修法,就辜负了南公创法之一片苦心。而「圆满次第」之修持过程,还包含了密教「破哇法」之精神,也一并被忽略了。殊胜大法只修了一半,岂不可惜!

也许有人会认为,真正的「圆满次第」,是开悟证果,吾等平日修持,哪能做得到!故而略过无妨。如此论调,亦不足取。是的,你可能修了一辈子,都不能进入真正的「圆满次第」,但「圆满次第」的到来是无可预知的,有如自己拿了个插头,在墙上找插座,到处试着插,你可能一辈子都找不到那个插座,但一旦时机成熟,一下子插对了,「圆满次第」说来就来,瞬间开悟证果了。也许你不断地试着插,可能还是无缘插到,但反过来说,你从来不尝试去插,永远也没机会,你说是吗?

况且,你虽然可能一辈子都无以进入真正的「圆满次第」,但你练熟的「顶门一冲」也可能帮助自己在临终时,往生善道。

 

持咒,愈快愈高明?

观察到部份新学,认为持咒是,愈快愈上路,快才显示功力,不快不足以成为资深老参。这种以快为尚之念咒法,是大有问题的。如果念咒,只能念快,念慢就不行了,算是什么功夫?

念咒有如与根本上师、佛母通话,只要你自问自己,你是否每一个字都清清楚楚地打心底念到,而非如唱山歌般有口无心地唱一个咒语的调子,你的答案若是肯定的,那你念快也无妨,若答案是不一定,你就应作适当之调整。

其实,这件事之答案,应该非常清楚,所幸我们生在这个科技发达之时代,南公传法之影音档案,几乎都保存了下来,一切以其亲传之方式为依据,还会有困难吗?

假如,佛在世时,世间已有先进之录音设备,佛陀亲自念诵之咒语,都录了下来,那不就是我们后世行者最牢靠之依据吗?佛陀念咒之原音,就是百分之百之标准,后世之传法者,若传出与佛陀相异之版本,其选择不应非常明显吗?修行人若仍不知如何选择,其智慧何在?岂不可笑!

你若还承认南公是本法之根本上师的话,根本上师之原始录音,以及其传法开示之记录,如今都保留世间,不就是修法之无上最高指南吗?念咒若要完全跟他学习,困难何在?还应该有疑惑吗?南公上师是如此教的吗?顺从他老人家所教的去修,还会有错吗?若对根本金刚上师的传授,都无百分之百之信心,就完全违背修密之原则,本法也就难以修得成了。事实上,就有这么严重,信不信由你。

末学只是对事不对人,认同我者,就姑且听之吧!或有不认同末学所说者,我也予以尊重。目的无他,只要能令行者获得最大之利益,就是末学最大之愿望。

 

心月轮观为本法修持之重心

末学开始学习准提法时,总觉得自己持咒都还没上路,不敢妄谈「心月轮观」,认为那还是遥远之事,也没有深入研究。及至后来接触了几位传法大德,对「心月轮观」之细节,也没有听他们详细地说明过。而且说法不一,令人混淆。

于是,只得向南公上师直接请示,南公回复,「心月轮观」有几种观法,但他只详细说明了仪轨上所规范的那一种方法,即月轮或字轮本身都是固定不动的,而是观想者依咒心字序,逐字观想,每观一字,该字就灿烂发光,实际上,仪轨之文字,并不难懂,仅字面上,已叙述得很清楚了,南师作了个很恰当之比喻,就有如我们平常看到的霓虹灯一般,背景是发光之月轮,分布之咒字是嵌在月轮上的霓虹灯,一字一字地轮流发光闪亮,周而复始。看到互联网上,有人将心月轮观做成了动画,与仪轨所述,有所不同,不知其根据从何而来?

为什么「心月轮观」是本法之重心,在南公生前核审批准流通之《「即空即有」的「准提心月轮 」观》一文中,有详细之解说,敬请参阅,在此不再重复,仅将其文重点略为提示。

本法的观想的诸多层次,除「心月轮观」外,其他观想的部份,都是暂时的,而唯有「心月轮观」,可以一直持续下去,只要观的得法,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四威仪中,于任何时间都能用的上。未悟者,修持用得上,已悟者,保任更能用。乃至于了生死、三身成就的关键,也都在于这个「心月轮观」上,它就有如此的神奇与殊胜。

「准提法」的「心月轮观」,不但与「观心法门」具有异曲同工,且更有加强之效。既不会观疲了而入了昏沈或顽空,也不会妄念纷飞而散乱,有立竿见影与「片云点太清」之功效。

「心月轮观」,若依仪轨完全观出来,并不容易,初学者几乎不可能,所幸南公金刚上师,为我们立了许多方便。无法全部咒字逐字观出来,也可只观一个「唵」字(梵文)于月轮中间;「唵」字(梵文)也观不出来,仅观一轮明月亦可;一轮明月也观不出来,就只观一个明点也可。感谢南公慈悲,设下了如许方便,让不同根器行者,都能修持上路。

不论你的「心月轮观」是哪一种,是复杂的逐字转着观,还是仅仅观一明点,最重要的是,必须发光,发光或不发光,其效果差别非常大,千万别忽略了这一点。你如果在修持的观中,这个发光的月轮或明点,突然大放光明,照遍一切,「光明即我,我即光明,亦无光明之量可得」,你就定在这光明定境之中,愈久愈好!这就是「心月孤悬,光吞万象」之境。到临终之时,类同之光明再现,就依样融入其中,自然解脱,那就要恭喜你了。

**********

以上皆为末学个人之见,你若认为还有一丝道理,就姑且听一听,试一试,觉得上当,回头亦不迟;若认为末学胡言妄语,大可一笑置之。

 

转自胡松年先生博客


  上一篇: 南师的总编辑---作者:查旭东

  下一篇: 刘雨虹:文化传承,使命大于生命

...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