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的处理和修行-----古国治老师结束后随笔一
作者按:作为古老师亲子教育课程上海的组织者,本人也课程最早的受益者,以此文与大家分享,此文并不代表古国治老师的观点。
孔子讲颜回“不迁怒,不二过”,孔子是圣人,颜回有“亚圣”之称,学儒学佛学道,都是要自己成圣贤,成圣成贤乃至做一个普通人,都要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在情绪问题上,儒家《中庸》里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能中节谓之和”,《论语》里孔子提倡“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儒家为何不提倡“以德报怨”,为何不提倡“忍辱”?道理何在?
“不迁怒”,不是不发怒,而是要搞对发怒的对象,“发而皆能中节”,指不要滥发,要发得有效果,要解决问题。“以直报怨”是个原则,要选对情绪发泄的对象,发了要解决问题(发泄的时机,发泄的方式,要发泄得恰到好处,所以儒家讲礼),久之,你就会超越以直报怨,你就会以德报怨,甚至“不逆诈”也有可能。我认为,一个人能否以直报怨,和他的心理健康以及道德担当关系很大,如果一个人没有以直报怨的胆量,他就没有以德报怨的胸怀,否则就是压抑,一个自我压抑和扭曲的人,不可能不迁怒,不可能不乱发脾气,最后落下心理和人格的毛病,罔谈修道了。
初步接触佛教的时候,都觉得佛法要“忍辱”,要“以德报怨”,似乎觉得佛家定位更高些,但是实行起来,很难,很多人在忍辱和以德报怨的过程中形成退缩性的人格,自己合理的人性被五戒十善的规条所禁伏,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同时也失去对他人的宽容。工作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急剧下降,再加上住于修行中出现的非量境界而不能自拔,最后导致精神失常者,不在少数。是佛法出了问题还是我们出了问题?我觉得,是我们对佛法的理解出了问题。
我认为,五戒中的“不妄语”,就是要服从自己的内心世界,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凭这条戒律,我们就可以回到儒家“以直报怨”的情绪表达立场。常见有些不明佛理的人,以五戒十善刻薄自己,同时又刻薄他人,用自己的“戒律道德感”强化自己变态的贪嗔痴,最后落入非人的境界,真是可怜。佛家的戒律,最后都必须服从于佛法的灵魂——般若智慧,所以奉劝那些因为死守戒律而迂腐的人,读读《华严经——梵行品》,参究里面的道理,破除我们的执着。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不管你什么家,总得合情合理,此即中庸之道,此即悲智双运。
志不达则智不达。情绪没有处理好,影响智慧,情商和智商,必须同等重视,不管我们学什么道,修什么法。
古国治老师的课程中,也不谈儒也不谈佛,没有了教条,只叫我们凭心而论。两天的学习,明晰了我们平时耳熟能详的做人的基本准则,这些平淡的准则从他口里出来,尽然是如此的睿智。在课堂上,我们学会了如何做一个有血有肉有情的人,包括表达自己的各种情绪,乃至表达愤怒也可以不伤害他人,同时得到对方认可,那就是讲事实,讲感受,不要在道理上纠缠,当然,两天的学习,是个庞大的体系,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讲得通的。
其实古国治老师的学问境界不仅仅如此。一次他会见一个心理学专家,我也在场。古老师对心理学专家说:“西方心理学流派分为两派,乐观和悲观,而中国文化,不讲乐观,也不讲悲观,而是提倡达观,达观,就是悟透人生。”要如何悟透人生,那就不是本文所能涵盖的了。
据报道,中国的乙肝患者比例非常高,这跟我们长期以来提倡“忍”的风俗关系很大,根本的原因是缺乏表达情绪的有效途径,古国治老师的这种把人文的精神落实到亲子教育落实到家庭建设,其社会意义大矣哉!
人际沟通的重大突破-----古老师课程随笔二
关于如何做一个人格健康的人,我以前在这个问题上以前困惑也很大的,更糟糕的是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学佛呢,要无我,而与人相处,则应处处要尊重到别人的“我”,弄不好就迷失了自己,冒犯了别人。后来上了古老师的课程以后收获很大。古老师的课程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人性喜欢什么?喜欢:被尊重、赞美、接纳、宽容、欣赏、、、、不喜欢:被歧视、猜测、比较、批评、忽视、误解、、、、、等等这些,不一而足。你可以平心而论,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在给予他人人性所需要的东西时,具体该注意哪些。
最好要到现场学习,因为到现场学习,古老师可以因人而异地进行引导和答疑。涉及到心理问题,古老师不接受书面或者电话咨询,他需要面对面得到第一手材料,这样效果才好。
3、这儿有些原则大家也要掌握的(以下都是我对古老师课程的理解)
1)赞美一个人时,讲具体的事实,讲出你的真实的感受,这样就不虚伪。赞美不是恭维,如果你恭维他人,别人不一定喜欢的,即使喜欢或者不反对,别人不一定尊重你的。
走出不会赞美人的误区:对自己和别人都要求太高;赞美人并不会使他人停滞不前或者变得骄傲、、、、、、
2)批评一个人是,要讲具体的事实,讲出你的感受,别人自然就会认识得到自己的错误,这时候不要再去指责了。比如,丈夫回家晚了,妻子正确的表达的方式是“你今天十二点钟才回家,让我很气愤!我很生气(可以情绪激烈地表达),你很晚才会回来,让我很担心,让我睡不着觉!”而不是说:“你死到哪里去了!你总是半夜三更才回来!你以后不要回来了,你心里还有没有这个家呀!”
3)给人提要求时,不要说“你应该”而应该说“我希望”。
比如下属把东西放错了位置,不说“你应该把东西放在这儿。”而是说“我希望你把东西放在这儿”。
4)倾听,要有耐心和爱心,要有兴趣,要有探索别人陈述事件各个细节的兴趣,读懂倾诉者内在的感受,要把面前这个人,当成此时此刻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不要给倾诉者提意见,待倾诉者情绪平缓以后,他自己知道怎么办的,否者会费力不讨好(热情而唐突地给别人提意见,潜在的观念,就是我比你高明,我比你聪明,你很笨,没有尊重到人)
5)孩子并不比我们大人笨,更多时候比我们大人聪明,亲子关系比学习成绩重要,如果过分地对孩子提要求而伤害了亲子关系,是得不偿失的。对孩子要育,少教或不教,育,就是给孩子生长所需要的环境,阳光空气和水(父母对子女的爱),孩子更多的时候可以自己成长,孩子的道德感是先天就有的,不需要教的、、、、、、植物长不好,我们知道去整土壤环境,而不是整植物,孩子长不好,我们却不给孩子改善环境,而是去整孩子、、、、、、好的环境,就是父母给孩子的无条件的爱。
学佛的师兄们一班都乐于助人,精神可嘉,但是好心未必有好报,这是智慧不够的原因。
想帮助人,是我们的真诚,但是仅仅有真诚是不够的,要把尊敬他人放在首位,尊敬他人是智慧,在尊敬他人的这个框架里,我们的热情才有作用。象我以前,把手伸得太长了,老板的事情我也管,同事的事情我也管,真是“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其实同事和老板未必领我的情,我的热情让大家害怕着,自己还洋洋得意,哈哈。
学佛是福德和智慧资粮俱足的结果,如果我们做人有缺陷,怎么积累福德资粮啊!如果与我们周围和现在的人际关系都不和谐,和妻子父兄都搞不好关系,你去向前世的冤亲债主忏悔,又有多大的现实意义呢?
自从接触到古老师的学问以后,我经常感叹自己以及与自己类似的人,学佛学得贫困交加,人财两空,究其根本原因,是我们执着于佛教的名相,再加上我们过去所成长环境的局限,让我们丧失了人际关系能力。而学佛,也是要资粮的,也是要兼顾他人的啊。古老师这堂课,可以反省我们做人的错误,可以迅速提高我们的工作能力,更可以积累我们的福德资料。你真做到了,就可以体会到“随缘消旧业,不更造新殃”人生新境界。
当然,古老师的课程,不仅是学习,简直就是心理治疗,是自我的心理治疗。治疗之后,我们会放下思想上的包袱,会更了解了自己,因而了解人,因此,你可以做一个好父母,也可以做一个好孩子。更重要的是,通过这堂课,我们可以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坦坦荡荡的人。
一堂做人的课,暗涉修行和行愿,但是调子很低,落实到家庭,落实到亲子关系,大题小作;取名为亲子教育,暗地里牵涉到修行和行愿,牵涉到做人,小题又大作。
大小,在于我们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