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公上师“准提法”开示中的精华
---准提法资料

注:本文由胡松年先生编辑整理

 整理于2014年9月

 

又逢中秋月圆时,挥笔忆念恩师情

佛法的修证方法,可分显、密两大类,殊途同归,其最终的目标是同一个,但走的路子却迥然不同。尤其密法的修持,首重师承,就以密法的皈依来看,是四皈依,即金刚上师、佛、法、僧四者,而金刚上师还列在首位,甚至在佛、法、僧三宝之前,盖因为佛、法、僧三宝,还须经由金刚上师才能透彻。换句话说,金刚上师应被本门视为现代佛,是佛、法、僧的代表。因此,密教之金刚始祖的传法开示,对该密法来说,当然就是无上经典,行者是要绝对的依从,否则,若对金刚始祖的开示一无所知,或轻忽待之,就不必来修此法,即使修,也是难以在本法上有所相应而修有大成就的,这是修密必须要“一脉相传”的一贯要诀。

 

“准提法”虽是古法,亘古延传至今,但 南公怀瑾上师一脉,传承特殊(下文还会详细说明),其法脉直接来自文殊师利菩萨, 南公上师再根据其亲自的现证与所集,划时代地开创了具有生、圆二次的圆满修持仪轨,补足了古法之不足。故以此世间的角度来看,本传承“准提法”在世间的始祖,就是 南公上师,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而本法传承之祖师,所开示的修法要义,对本法行者而言,就是经典,就是修持本法的无上依据。就如同莲花生大士所传下来的诸多密法,莲花生大士当时的开示,就成了公认的各个密法的经典,不论该法传了多少代,往后的任何传法者,都还必须以莲花生大士的经典为传法基础,完全尊崇。师承在密法之修证上就是如此的重要!

 

因此,修持本传承的“准提法”行者,若有意或无意间,忽略了 南公祖师有若经典的诸多开示,甚或避而不看,供之高阁,是否有舍本逐末之嫌?有智慧的行者,不妨仔细慎思一下!

 

南公上师对本法的开示记录,至今流传出来的,在数量上已颇有了一些。由于当时的时、地与对象不同,所说的内容,有时较多,有时较少,有时重复,若仅就各个单一的开示而论,并不绝对的完整周详,因此,诸多散乱的珍贵上师开示,需要有系统地整理出一个精华的汇编,方能容易窥其全貌,亦可方便于往后之修持行者。遗憾的是, 南公仙去已两年了,到目前为止,尚未见任何本法的前辈与大德们,在这个议题上,有所动静。 南公始创之法,往后传法者,若均不以金刚祖师有若经典之开示为依据,或将其视为次等的参考资料,甚或避而不谈,就不是“一脉相传”了,亦违背了修密的无上原则,长此以往,该传承之正传,迟早将被埋没。

 

末学不才,却深虑在心,为了维护 南公的传承,只好以自己浅薄之力,根据一己修持上的经验与认知,有如临渊履薄,尝试对 南公“准提法”的开示作一初步整理工作。除了他老人家的开示及其核定流通之文章外,并将部份 南公亲自口授而未外传的一些资料,也一并纳入,以期对本法同修们,有一个较有系统的参考,若能有助于同修们与往后行者的修持,则余之所愿也。

 

这只是一篇概论性的文字,提供行者一个方便与参考而已。至于 南公之原始开示,必须还要抽暇仔细研读。本文中,凡引用 南公开示或其核定流通文章之处,都注明了其原始出处,以便行者查阅印证,若该文亦收集在我们新印“准提法本”之内,也一并注明其页数。至于其他来自于 南公亲传但未发表的开示,亦会加以说明。特此敬告诸位行者。

 

实际上, 南公透露的修法玄机,已经很多了,相信行者若能将 南公的开示慎读而深思之,必然能够在见地上建立正确的基础,在修持上亦不会彷徨无依而无所适从的了。

 

虽自古法来,传承却独特

 

“准提法”是一门古法,远远在释迦牟尼佛还未成佛前,就早已存在世间的了,无始劫来,无量、无边的佛菩萨们,都是修持了此法而有所成就的。也可以说,“准提法”是无量、无边、无数诸佛之母法,母法就是基本法。它属于密部的别传,一个特别的法脉,是密中之密,殊胜无比。

 

南公曾开示:‘准提法是一门古法、亘古相传,一切佛菩萨都修过此种法门。准提法是密宗里的大秘密,所以在东密和藏密里还找不到,他是属于密法里的“别部”(别传)。我们看准提佛母画像上所写的‘七俱胝’,所谓“俱胝”,是印度当年数字的名称,代表无量、无数、无边,所以我们可以说‘无量、无数、无边的佛的母法,叫做准提法。’(《殊胜的准提佛母修法》)(法本第68页)

 

“准提法”虽是古法,然 南公上师的本法传承,自其传法多年以来,从来没有透露过,一直到2007年9月间,由末学带领北美地区“准提法”共修学员,赴庙港太湖大学堂,拜师受法时,他老人家慈悲,给大家传法并灌顶,当时在开示时,才首次透露其正式传承的因缘。即当年自峨嵋山闭关下山后,又掩室于四川乐山五通桥之多宝如来寺,一日礼佛之时,特受文殊师利菩萨之感应,得其亲授本法,而现下之修法仪轨,也就是当时 南公拟写下来的,同时也种下了往后传授本法之因缘。

 

2008年11月23日,于 南公上师正式对内签发的宣示中,亦正式叙述了这段传承的缘起,其曰:“南师怀瑾所传之准提法仪轨,乃师昔年于四川峨眉山闭关下山后,再掩室于嘉定(乐山)五通桥多宝如来寺期中,蒙文殊师利菩萨显现亲授。

 

为什么 南公上师于本法传法二十多年后,方始告之其真正的正式传承?依末学愚见,他老人家亦有不愿及早透露的苦衷,因为此等特殊的传承因缘,有如神话一般,并非一般人所能理解,若讲出来,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信者将奉之若神,而不信者则将斥之为魔,这两种状况,均非 南公之所愿见, 南公一向以“平凡”示现,他的伟大即在平凡中。故这段公案,一直到2007年9月,因缘成熟时,方始宣示出来,可见其用心之良苦啊!

 

此传承“准提法”之殊特,在其修法仪轨中,就开宗明义地指出:“此特别传承仪轨,依诸佛心要及佛说准提经等融于现证所集,非通行各种仪轨可比。”非常明显的,此乃是 南公的“现证”,也是他之“所集”,此仪轨与一般以古法为本所通行的仪轨,是不一样的,故不宜相互混修,这一点不可轻忽。

 

密法无秘,信唯能入

 

南公上师在其仪轨中,即曰:“而准提佛母之修法,则为秘中之秘,简中之简,十地菩萨犹未能尽知之,何况余者。

 

在其开示中,亦说道:‘…而在八万四千法门当中,准提佛母的修法是密法里头的密法,密宗里头的密宗。密宗里头的其他许多修法都非常麻烦,只有准提法是简中之简,越简越密,所以到十地菩萨的境界,还没有完全了解其中的奥秘,何况八地、五地、初地,乃至凡夫,更无法了解了。’(《准提法修持要领开示》)(法本第90页)

 

师传“准提法”之仪轨看来很简单,但却是如其所说,愈简愈密,连十地菩萨都还未能尽知其中奥秘,更何况一般凡夫俗子呢!既然其理之奥秘,我们无法完全了知,那我们应如何来修呢?仪轨指出来很重要的一点:“妙觉果海,信为能入”,修习本法,唯有毫不怀疑的“信入”,才能有所成就。

 

应该如何的“信入”?南公又云:‘学密法同其他法门不同,要以全心全意的心情去修,没有一点怀疑,信佛、信佛法、信上师、信自己。’(《准提法修持要领开示》)(法本第90页)

 

禅宗的老师若标榜“非空非有”,而弟子宏法用“即空即有”,两者并不抵触,可以各说各话,弟子可以讲他自己的那一套。但密法的修持,比禅宗更重师承,在法上,是没有出入的余地,原始金刚上师的开示就是绝对的,就是经典,而且要百分之百的遵从,如果他说你修得不对,你就一定不对,没有辩驳的余地,世世代代的传法,只有一个说法,没有二说之余地。修持的心态,就要像密勒日巴大师对其师父的那般尊敬,也许有人认为这是愚忠愚孝的表现,殊不知,修密就是要如此才行,这也是绝对“信入”的表现,若对金刚上师有一丝存疑,而自以为是,凡有违背了师训,就不是“依教奉行”,也不是“一脉相传”,这个密法就难以修有成就的了,此乃修密不变的道理,也是绝对的因果关系。修密之秘,就在这种地方。

 

百无禁忌,人可修之

 

大多密法的修持,都有些设限的前提,有的非出家不能修,有的须在家才能修,有的须吃素,有的须净身,多数的咒子,吃了大蒜或身体不净,就不灵了,唯有“准提法”,不拘在家出家、男女饮食、或净或垢等等,皆可修之。这就是“准提法”另一个殊胜之处。以下 南公的两段开示,即已明示。

 

准提法究竟有什么好呢?不论在家、出家一样的有效果,不管何时何地是净是垢,最脏之时、地也都可以修。密宗其他咒子,其他法门就不一定行,有些咒子,如吃了一口大蒜、犯了什么忌讳,这些咒子就不灵了。只有准提法,一切不避讳。’(《准提法修持要领开示》)(法本第81页)

 

所谓密法别部的密法,特别又特别。准提佛母的修法,不问在家、出家、净垢,譬如别部的修法、一般密咒的修法,绝对要净素;甚至说吃了荤、吃了五荤,所谓荤,大蒜、葱等等,有臭气味的蔬菜,这个是荤的。同时也不要杀生,也不吃鸡鸭鱼肉,不然吃了咒语就不灵了,修不好了,永远修不好的。只有密咒,只有准提法的咒语不问这些,乃至女性不问你身体干净不干净的。甚至上至天堂、下至地狱,乃至在厕所不净的地方,照修不误。此所谓准提佛母的修法,是密法里头别部,特别的修法。’(《南师1985年亲领“准提法”十三周共修之开示[上]》)(法本第108页)

 

显密修持有别,却是殊途同归

 

简单而言,一般显教修持的理论,都是先要去恶向善,令贪、嗔、痴、慢、疑逐渐淡化,更进一步完全舍去,若众生执有,它就施以“舍有取空”,如《心经》所说的“色不异空”;若众生执空,它就施以“舍空取有”,如《心经》所谓的“空不异色”。这些方法都是方便,还非究竟。然以密教来说,其最高的理论,如同华严宗,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本来无分,亦不可分,无须取舍,不增不减,本自圆成,就如心经再进一步地说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究竟道理,能够彻底证悟到这一层次,当下直悟了当,直接走上妙有真空的路子,去恶向善的这一步,似乎都会显得多余了。请看 南公的解说:

 

简单扼要地说,显教法修般若,放掉一切有、放下一切有,求一切性空。悟到了、证到了空,起妙有作用,菩萨境界、佛境界。密法的修持,不管凡夫、圣人,不管凡夫与菩萨,直接由阿赖耶识起修妙有,即空即有,快速地成就,转识成智。密法修法是有法可修,不像显教、禅,“无门为法门”,无法可修。所以密法修法有程序、有效果,要身、口、意三业,身,身体,身体譬如跏趺坐、结手印,这个身根不动,没有去造一切恶业;口业,持诸佛菩萨经咒,不造四业了、不造恶业的口业了;意业修观想,不起心动念造恶业了。所以身口意三业一起转把它转过来了。修行就是为了转身、口、意三业而成佛道。那么密法是转身口意三业,即身成就。’(《南师1985年亲领“准提法”十三周共修之开示[上]》)(法本第108页)

 

南公又说:‘显教某些法门是抓住一面,舍恶而取善,舍有而取空,或舍空而取有,都是救偏。密法同华严宗一样,是合一的,圆满的,不取不舍,不增不减,众生本来是佛,要你自己信得过。显教之理去贪嗔痴慢疑,密教之理,非增非舍,自他不二,贪嗔痴慢疑就是五方佛,转都不要转。转识成智,是由凡夫转成圣人。密宗转都不要转。凡夫即是圣人。知道五毒本身就是佛性,所以嗔心立刻成就,为东方不动如来,知道贪心本身就是佛性,立刻变成西方阿弥陀佛无量光如来;疑(妒)心转成北方不空如来;南方宝生如来是慢心转成;痴心本身就是佛性,可转成中央毗卢遮那佛。’(《融通白骨禅观与准提法的修持》)(法本第236页)

 

密教的理论的确高超,但若空谈理论,没有修到、证到,而以少为足,近乎空谈,就有相当的流弊,修密者若不能有正确的见地,此时就易入魔了,弄不好还会堕落而下地狱,其后果不堪设想。故 南公又警告大家说:‘所以佛法中有这门密宗,密就在这种地方,转不过来,理证不到,修持不到,信不过,那就很糟糕。懂了一点密法,这些空洞理论,没有去修证到,以为贪嗔痴慢疑就是五方佛,便去乱用贪嗔痴慢疑,自己反而落因果下地狱不能自救了,很严重。’(《融通白骨禅观与准提法的修持》)(法本第236页)

 

“禅宗”最高的禅法,也如同这个修密的理论,有人云:“禅宗是大密宗”,其意即此。故 南公又说:‘因此密法真的说便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一切凡夫人心的根本就是佛性,证得到、见得透、信得切,当下就转。所以密宗人说禅宗是大密宗,其理由在此。这个法门秘密的重点就在这个地方,并不是说方法上有秘密,方法上有秘密,那是花样,只能算是方便而已。’(《融通白骨禅观与准提法的修持》)(法本第236页)

 

而本传承的“准提法”,本身就具足了显密的精要,是般若、华严与唯识的融合,方法上亦涵育了大、小乘的“止观”的精神,凡夫到成佛,均能修之,三根普被。 南公下面的一段话,即可佐证。

 

这本法本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包括了禅宗的境界,包括了唯心净土境界与极乐净土相同的诸佛净土的境界,融会了显教与密教的各种修法。换句话,这个法门包括了未悟的人如何修行悟道,已悟的人如何悟后起修,转成意生身,到成就之路,都有了,要仔细去参详体会,不是简单的。’(《融通白骨禅观与准提法的修持》)(法本第250页)

 

生圆二次,真空妙有

 

南公上师有鉴于“准提法”古法仪轨,缺乏“圆满次第”之部份,所以不够完美,经过其精心的实证与研究后,他认为藏密的修持方法,有“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真空、妙有都兼修了,比较圆满,因此,在其现行传承的仪轨中,正式编入了生、圆二次。“生起次第”,真空生起妙有,有如平地起高楼,生起福德资粮与智慧资粮;而“圆满次第”再由妙有返归真空,修真空,也修妙有,即空即有。这是划时代的一大创举,没有相当证量的上师,是没资格来如此做的。以下二段开示,正说明了此点。

 

我给你们的准提法本是经过我独家整理,只此一家而已,其中掺合拢来了藏密和东密的修法。东密的修法,以藏密的立场看,只修生起次第,没修圆满次第。生起次第由真空生妙有,圆满次第由妙有返回真空,过去东密的准提修法没有这个,现在我把它加上了,所以生起、圆满二次第都俱足。’(《准提法修持要领开示》)(法本第82页)

 

写出这法本是划时代事,谁都不敢做。当年我在西藏跟活佛们谈过,将来时代不同了,我要把密法统统公开。他们说:“你是可以的,不过要得本尊现身答应才可以。”我说:“本尊早答应过了,到我要公开时就可以。”活佛言:“有人预言过,以前有东密、有藏密,将来会出个中密。”“我来造!”虽然是说笑,但也是真的。这个传承融会了这些东密、藏密两方面,是这样开始的。’(《准提法修持要领开示》)(法本第83页)

 

以整个修行的次第过程来看,原则上,“生起次第”属于资粮位、加行位;而见道位及其之后,乃至修道位、证道位与究竟位,则属“圆满次第”。 南公说过:‘我不是跟你们讲过,学佛五个程序吗!第一位、资粮位,第二位、加行位,“生起次第”修的是资粮位,也进入了加行位,这样理解了吗?准提法到了“圆满次第”,就进到了第三位,见道位,见道以后,再修道,到究竟位,再成佛。就是这五个程序。’(《南公上师1997年再传准提法于香港》)(法本第57页)

 

南公2008年11月23日正式宣布讯息之意涵

 

南公上师于2008年11月23日,正式对所及的学生们发了一则重要讯息,其原文如下:

 

 

这份通告,头几句话正式说明了其传承之因缘,即:‘南师怀瑾所传之准提法仪轨,乃师昔年于四川峨眉山闭关下山后,再掩室于嘉定(乐山)五通桥多宝如来寺期中,蒙文殊师利菩萨显现亲授。’当时 南公就写下了现行的传法法本,并种下了往后传授此法之因缘。这一部份之讯息,已非首次透露了,实于2007年9月期间,北美地区学员赴太湖大学堂受法灌顶时, 南公曾当众首次正式宣布过,已非新闻。只是于此宣示文件中,再次正式确证此一大事。故本宣示之重点应不完全于此。

 

该宣示中下面的几句话,以前从未曾透露过,应视为此讯息的主要重点,即“师誓愿如世缘过百龄,得机而宣说其中全部内密,再正式传授传法上师之正式灌顶。不然,没身而已。平常不易轻传仪轨灌顶,只恐慈悲生祸害,方便出下流之故。”这里清楚地表明列出了往后的两个可能,一是 南公世缘能过百岁,他将会把准提法的全部内密,得机宣说出来,然后再正式传授传法上师之正式灌顶(接棒金刚上师之灌顶);另一可能,就是 南公今生世缘不足,过不了百岁,结果就仅仅没身而已,就这么走了,而过百龄的种种预期的可能,亦随之幻灭,就不会发生了。

 

如今佛法虽无边,众生之业力亦无边, 南公世龄未能如愿过百,故原先预期的事项,将无以实现,即准提法之全部奥秘无以宣示,同时,本法传承也就没有接棒的金刚上师了,“再正式传授传法上师之正式灌顶。”这短短的一句话,就先后用了两次“正式”这个字眼,可见这是他所要特别强调的。

 

这篇宣示,在 南公于95之龄涅槃后,亦可视为对其“准提法”传承的一篇神圣的遗嘱。这是本门学子都应了知的。

 

没有接棒的金刚上师,传承仍然会延续下去

 

虽然 南公上师未能将其金刚上师的的棒子传下来,但他老人家早已为我们立下了方便。我们在2007年9月拜师时,亦曾就传法之问题,请教过 南公,他老人家当众答覆,即在我们修持略有心得时,只要在佛前虔诚地顶礼,祈求佛光加被后,亦可将此法授予其他真诚的求法者。

 

因此,本法之传承会继续延续下去,只是我们都不是金刚上师而已。如此看来,其实,他老人家对其传承的未来,早已见其弊端而有了规划。

 

修密一绝,须善用识

 

南公上师一再强调,修密若不懂“唯识”,就失去其主要的理论基础,可见“唯识”对密法修持的重要性,这也是 南公诸多开示中,谈及许多“唯识”之原因。“唯识”的理论,非常深奥,但其最基础的原理,我们还是要懂,才不至于在往后的修持中,被境界所骗,进而入了魔。

 

南公说:‘学密宗不通唯识不能学的。说它是独影,它又是明了意识,说它是明了意识,它又在一面说话、行事,与独影差不多现象,但又不是非量境界,非量就是神经病。为何不是非量境界?因为由我作主观想起来的。非量境界你作不了主。’(《准提法修持要领开示》)(法本第91页)

 

开始修持时,不论修的是任何法门,非得从“作意”开始,“作意”就是第六意识之运用,当然也是妄想,思维意识并不一定是碍道的,这要看你怎么去运用它了,要知道,我们修行本来就是“以妄治妄,以幻修幻”,妄想不一定都是坏的,妄想用对了,善用意识,就能成就。下面是 南公的话:

 

大家平常打坐不容易空,是因为不用正思惟,可以用思想练习把自己的身丢掉。这个思想是意识的,但是整个宇宙也就是意识妄想所形成,所以善于用意识的人就成就了──妙有的成就。妙有一成就,要转空也很容易,而真空达成了,起妙有也很容易,但是凡夫众生没有证道、悟道以前,真空也不同,妙有也不同。没有现量境界则是妄想,但凡夫先练习妄想也可以。’(《准提法修持要领开示》)(法本第94页)

 

密法的修持,讲求的身、口、意三业的专一修持,也即是用方法将身、口、意三业串绑在一起,以妄止妄,由第八识带动前七识,一起净化,故会成就得快,是有其道理的。 南公曾言:‘所以我们修密法,以整个的八个识一起来,身口意三业,意业在观想,带到九十八结使没有时间给它动了,就给它绞起来、一起把它净化起来。’(《南师1985年亲领“准提法”十三周共修之开示[上]》)(法本第171页)

 

身口意三业,都是阿赖耶识(第八识)的变现,三业专一后,阿赖耶识的种子,无论善恶,都随之一起净化。而三业之中,又以意业为重,意业的观想,也是以幻止幻,以幻修幻,亦幻亦真,本来如此,了悟到了,真幻无住,幻魔无妨,即幻即真。这也是大乘佛法最高的“即空即有,即有即空”的道理。显教多走“空”法,而密教则走“有”法,路子截然不同,但终点却完全一致,下面的一段话,是 南公的现证,否则是讲不出来这样的理论。

 

心念,阿赖耶识又念、又观想,意念观想;又在念诵,连带阿赖耶识所有的种子、善恶种子一起净化。识,在观想中。观想有时候所见的境界都是幻的,幻也即是真的啊! 《圆觉经》上说“离幻即真”,那还是不究竟的话,要究竟一句怎么样说呢? “即幻即真”,即真也即幻。只是不着而已。不着,幻也没有错啊!魔境也没有错啊!不着也不成其为魔了。不着就是佛了,不住就是佛了。’(《南师1985年亲领“准提法”十三周共修之开示[上]》)(法本第172页)

 

专一修持49天,必有感应与成就

 

南公一再要求大家仔细参研《显密圆通成佛心要》,他曾指出:‘《显密圆通成佛心要》告诉了你:专心修四十九天,你就有感应。那你说你也修过四十九天,哎呀!你哪有专心过?专心,昼夜都在这个境界里,那当然有所成就了,否则,佛说的法就是骗人的了,佛不妄语、不骗你,专心修准提法四十九天,必有成就,要求开悟就开悟啊!求菩提就得菩提!《显密圆通成佛心要》你去看吧,要好好研究,求什么就得什么。’(《南公上师准提法开示又一章》)

 

“准提法”只要专心修持四十九天,必有所成与感应。听起来,专一修上四十九天法,好像不难,但难就是难在“专一”二字,这里的“专一”,要求我们无时无刻都在这个境界里,念念都在咒语上,没有妄念、杂念,忘去自我,行、住、坐、卧都不例外,二六时中,都在绵密不断地修持中。这样修持四十九天,必有成就,要开悟就得开悟,要求证菩提,亦能遂其所愿,功效成果就有这么大,绝非妄语。然我们一般凡夫,既信不过,更做不到,往往自欺一番,故永远无法成就。

 

真能如上所说的“专一”了,修持必然会更上一层楼的。大家都要信得过,更要确切地实践它。

 

准提法为基础,可接任何显密修法

 

南公开示说:‘这个法修完了,你要再念“大悲咒”或者其他,都可以加上去,你尽管加上去,一路由准提佛母带领。就是说,先修准提法作为基础,再修什么法就成就什么法,一路任何法都可加上去,注意哦!它是七俱胝一切佛的母法,所以叫七俱胝佛母。我现在告诉诸位,我之所以学佛,还有一点心得成就,是准提佛法来的,一修准提佛法,马上就懂了,道理就打开了。’(《南公上师准提法开示又一章》)

 

“准提法”是七俱胝一切佛的母法,母法也可说是基本法。有人修禅宗法门或净土法门,或认为就不宜修持准提法,这是不完全正确的观念,“准提法”与这些法门,并不相悖。当年 南公修准提法有了心得后,禅宗的心要则一触即通,同时也获得了袁太老师的肯定。因此,一旦准提法修有基础了,再接修任何其他显密诸法,都能立即登堂入室而有成就,亦即所谓的“一法通,万法彻”的道理。

 

其实,“准提法”本身即是一套完整的修持方法,一门深入,亦无须他法来辅助的,从未悟的凡夫到已开悟证果的贤圣,乃至成佛者,都能依法行之。若要再兼修任何他法,一切也都在方便中。这就是其殊胜特异之处。

 

精修准提法,可自主往生

 

许多人问到,修了“准提法”,是否能于寿终时,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其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不但可以,还能更有助力。不仅能够往生极乐净土,修习本法有心得者,有了准提佛母的加持力,亦可自主随愿往生任何十方净土,若要回返人间继续修持者,亦能如愿以偿,虽然还不一定能够了生死,但已可生死作主了。以下 南公于下面的开示中,即有细述:

 

今后你们以准提法为主,可以修一切法。要回向西方的念诵准提咒,《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都不好好研究啊!回向十方佛土都可以。并没有说我是修净土,现在修密法、准提法,好像门路走错了一样——并没有说找错了街道、找错了户口,一样的!而且有准提菩萨的法力加上去,你回向净土、回向药师佛国土,更有力量、更快!’(《南师1985年亲领“准提法”十三周共修之开示[上]》)(法本第144页)

 

南公更进一步告诉我们,于临终时,生死能否作主,就在我们无分别的清净一念,就凭这清净一念,欲去阿弥陀佛之西方净土,立即就去了,同样的,欲去其他任何十方净土,一样随愿而往,至于要回返世间继续修持者,当然能够人中再来,乘愿而返。虽然还不能够“了生死”,但生死已可自主了。这是 南公的原话:

 

就是在临终之时,色身坏了,一念专“止”,一切念诵的止观配合,到那个时候,色身虽然坏了,而这个观念,观想“止”的境界还在,所有的准提修法、念咒,都囊括其内,一念万念,一含一切,一个法门包含了百千万亿的法门,百千万亿的法门归在一法,如果要发愿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就在这个境界上,不用分别心的一动念,就去了,或是要往生诸佛的十方净土,乃至人中再来,再继续修持,就在这一念,绝对可以作主了。生死可以作主,还不能算是“了生死”,彻底“了生死”就是成佛。’(《南师1985年亲领“准提法”十三周共修之开示[下]》)(法本第216页)

 

这些话,许多人看了,可能都会将其当作闲话几句,并不会深思在意。殊不知,这是个千古的大秘密,没有他人会如此明白地告诉我们, 南公实在又传了我们大法。临终时的刹那,对一个修行人来说,是何等的重要!修了一辈子佛法,修的就是要“了生死”,就算不能“了生死”,也想能够生死作主吧!养兵千日,能否用得上?就看临终的一刻了,临终时能够一念清净,无加分别,了了清楚,就可作主往生,信得过吗?信则得救!我们若将其当作等闲视之,则将是自己莫大的损失啊!阅读 南公的开示或著述,千万不要错失这一类的珍宝呀!

 

南公在太湖大学堂时,也作过类同的开示,把临终时的清净一念,说得更明白一些,可为参考:‘这个时候没有佛号,这句“阿弥陀佛”的名号,一个字都没有了,心念干干净净。知道心念干干净净的这个,就是净念,也叫做净土。经说“心净则佛土净”,信得过,“净念相继”,就在这个境界上,都清净了。

 

这样练习下去。将来要死的时候,身上痛苦感觉都知道,这个清净念也没有丢掉,都在旁边,不要被一切痛苦拉着走,反正知道要死的,痛就让你痛吧!这一念清净,“净念相”……身体四大拆开了!痛苦……身体也舍掉了!都知道,也都不理,依旧净念相继,当下就在净土。然后,天上人间,十方世界,任意寄居,自由出入往来。所以就是这一念,“净念相继”,就叫净土。’(《怀师开示净念相继与如何往生净土》2012年2月29日晚饭后之开示)

 

降魔真言,南公本咒

 

本传承之仪轨有云:‘当本尊现出时,可念上师降魔咒“嗡哈哩底噶”三至七遍以察其真伪,真则现更清楚,伪则随即隐没。

 

任何其他传承“准提法”之仪轨,都没有这一段的规定,这是 南公传承所独有的。

 

南公开示说:‘…不过有时候,念咒念到某一个境界时,准提菩萨的像会显现,我们这里有几位同学就有如此经验,真有准提菩萨现在你前面。不过,有些是假的喔!是魔境变化的,来测验你的,当然也有真的准提菩萨现身。这个时候,可用我另外传给你们的秘密咒子:“嗡哈哩底噶”,当见到准提菩萨现身,得以测验它是魔境界变化故意来试探我,还是真的准提菩萨的感应,念“嗡哈哩底噶”二十一遍,是假的就会退掉了,真的就更明显。其实,只要念三遍以上就可以了,当然念七遍就更好,不过你一起这一念,如果是魔境界,它就会退了。’(《南公上师1997年再传准提法于香港》)(法本第54页)

 

又说:‘有时候一观想,本尊真的来了,怎么办呢?辨其真伪。法本有我给你们的本咒,只有我有,诸佛菩萨也没有,你们自己成就了,你们也会晓得自己的本咒。’(《准提法修持要领开示》)(法本第96页)

 

嗡哈哩底噶”是 南公专有的咒子,在其他传承“准提法”的仪轨中,是见不到的,其念音应为“Om-Ha- Li-Di-Ga”,此乃 南公金刚上师本身的心咒,修有证量的诸佛菩萨都有其心咒,而这个证量至少要在八地以上,因为唯有八地以上的佛菩萨,才能了知自己的心咒, 南公的证量,他从来都不肯透露,非我等可以思议到的,然我们可以断定的是,他绝非一般的密教上师可比,是乘愿再来世间的佛菩萨,我们能有缘修习其法,应深自庆幸与感恩,同时,更应该以其对本法的诸多开示为至高依据,精进修持,方可算是依教奉行。

 

有人曾经请教过 南公上师:“既然是上师的本咒,我们是否可恒常持诵之?”他老人家答说:“平时不要念!”盖因此咒有降魔之效,多持易有杀生之虞。

 

即空即有,直下五八果上圆

 

禅宗标榜的是“即生成就”,是指这一生就能够彻悟解脱,证到了“法身”成就,至于能否达到“报身”的成就,就不一定了。密宗则标榜“即身成就”,其比“即生成就”还难一层,“即身成就”不仅有了“法身”成就,而我们这个业报之身也能完全净化,成就了“报身”,有了圆满“报身”成就后,“化身”成就亦不难达到了。这不是空口大话,说说而已,密法修持是有其深奥的理论基础的。而其道理就在“唯识”。

 

南公说:‘禅宗佛法是“即生成就”,密法则标榜“即身成就”。比“即生”还严重,连带这个肉身也成就,它是依第八阿赖耶识起修,显教其他法门可说是依第六意识从意识方面起修。六祖云:“六七因上转,五八果上圆。”密法直接修五八果上圆,直接走这个路线,因为直接把阿赖耶识种子当现行中把它转了,所以前五识也跟着转,故号称“即身成就”有其理由。它不走空的路,走有的路,这个“有”也“即有即空”。’(《准提法修持要领开示》)(法本第77页)

 

显教修持方法,多是走“六七因上转”的路子,先从清净第六意识开始,第六意识清净了,自然会带动第六意识的根(第七识),也使得清净,但前五识代表我们现下的业报之身,这个实质的业报之身,业障重重,不是说转就能转得了的,一般来说,非得经过一番寒彻骨的长期修持,才能有可能转化,前五识都转不了,就更谈不上第八识了。

 

而密法的修持,走的是“有”法,不走“空”法的路子,反过来直接从第八识下手,第八识是其他七识的根,故第八识转了,不仅第六、七识跟着转,同时也带动前五识的转化,前五识就代表了我们的业报色身,也一并转化了,这也是为什么 南公上师诸多谈及气脉之理,并不代表气脉就是“道”,只因为此乃必经之过程,需要解释清楚。这些都是 南公上师亲自实证了悟到的道理,然后细心地倾述给我们听。这些道理,古今一般传密的上师,还没见过在见地上,肯有如此仔细地完全摊开来解说,有的是不愿说,有的也不一定能讲得出来。修密,理不懂,境界来时,疑神疑鬼,妄加猜测,就易入魔了,这也是现下修密可能的弊端。

 

他老人家又道:‘其次,修密法是释迦牟尼佛过后,真正学佛的榜样。修行是很严肃的。戒、定、慧、大乘、小乘、内、外,一切行为,随时随地都要在有形相的规矩中,在有形相的规矩中也要达到在自己没有形相的心行中,转变了过去、现在、未来一切的种子,转变一切种性为成佛种性,所以它比较难。这一点搞不清楚,在种种境界发生时,就容易走入外道、魔道了。所以后世西藏黄教密法是对的,硬是先要学教理!教理学通了,再给你传法。’(《准提法修持要领开示》)(法本第78页)

 

三业专一,即止即观

 

身、口、意三业专一了,就是“定”,何须拼命另求一个“定”, 南公一再强调,“定”不是什么都不知道喔!心中清楚明白,了无分别,就是慧观,即止即观,即观即止。下面的几段 南公开示,细说了“准提法”的修持,吻合了“大止观”至高境界。

 

身在定不是不知道哦!越来越清楚,越来越一切清楚。身心若有若无之间,如梦如幻之间。专一就谓之定。意专一在明点观想,或者字轮、月轮;口业专一在念诵,专一就是止啊!然后你还有专心,身口意三业合起来就是这个心,明心见性这个心,整个心之体清楚得很,自然就在那里观了。即止即观,即观即止,止观同时在这里。这个是大止观的修炼。’(《南师1985年亲领“准提法”十三周共修之开示[上] 》)(法本第165页)

 

所谓修密法、准提法,身口意三业真正专修,那就是最大的止观方法。一切佛法不离于止观。当我们性空缘起,观起了月轮、字轮、佛像,意业很密集地在观,任何一个妄念、分别插不进来了,性空观起了妙有。一切唯心哦!观起了,离假即真。’(《南师1985年亲领“准提法”十三周共修之开示[上] 》)(法本第177页)

 

那么,口业在咒语上,意业、心念在观想上,身口意三业就是全心、一心能观所观,始终在这个境界上观想,就真正是观照大自在了。所以即止即观,即观即止。’(《南师1985年亲领“准提法”十三周共修之开示[上] 》)(法本第178页)

 

准提密法的修持,再提醒大家注意,修准提密法,要身、口、意三业专一,身业,跏趺坐、结手印,六根不外用;口业,在念诵佛母真言、咒语;大家在这里修持,快六周了,四十九天还剩一周了,都是在念咒而已,就是意业的观想,没有做到,对不对?没有冤枉吧!意业用中国的道理,简单跟你们讲,意业观想佛母,或者字轮、月轮,或者是明点,意业的观想,是练“神”,念诵真言是练“气”,身心修行是练“精”,精、气、神三样合一了,自然有所成就,达到真的“大止观”专一,“即空即有,即有即空”。你们特别要注意,观想没做到,所以不得力,意业的观想比念诵真言还要重要。’(《南师1985年亲领“准提法”十三周共修之开示[下] 》)(法本第208页)

 

所以教你们身、口、意三业专一修准提法,先管好念诵,念诵好了,并不听声音了,念到后来,不论有念无念,这个心念就这在一念上,乃至没有念咒时,这个咒子仍在这里,自然在念,不再管这个咒语,观想咒语,心气合一专一了,就能得“止”、得“观”,真空妙有。念咒子是有生灭心,但是我让它不生灭,止在这一点,一刀砍下来,使它轮回断了,抓不住了,你做到了吗?依这样修法,佛法有望了。然后“正观”来了,般若正观,你得止的时候,自己晓得,这一点亮点也好,莲花也好,是我自己观出来的,我要它定住,然而,那个知道我定住的那个“能”还在,那个是“正观”,不是由分别心来的,这就是“大止观”了。’(《南师1985年亲领“准提法”十三周共修之开示[下] 》)(法本第213页)

 

持咒三昧,在于三合

 

身、口、意三业的专一相合,在密法的修持上,是极为重要的,下面 南公的开示,就说得非常清楚,无须多作解释。

 

念诵与密法的身、口、意三业合一,不要轻视了咒语的反覆念诵,反覆念诵如果做到其中没有一个妄念,没有一个妄念并不是“不知”,在智慧上更清楚,这个就不是妄念了,妄念是有生灭的,“智慧”则是寂然不动,这个要体会。念咒子,身、口、意三业合一,没有不成就的,身、口、意三业合一,没有妄念,智慧明照清楚,就叫“三合”,也可以说“六合”。念咒子“南无飒哆喃…”,念诵,当然是心在念,“心”跟“气”合一,“心”“气”合一,杂念就没有了,不要故意去除它,可是清清楚楚的喔,清楚就不叫妄念了,所以要“心”“气”合一,这是第一个要点。

 

第二,要“声”──声音的“声”,耳根听见,“声”跟“气”合一。第三,念诵的时候,要“身”、“心”合一,最后念到忘了身体。所以教你们要投进去,投进音声海去,然后,觉得自己无所谓在念咒,融入一片音声海中,虽然还在念,已没有初念境界那样吃力,无勉强、很自然。若能做到“心气”、“声气”、“身心”等三合,到了这样“生起次第”的成就,当然诸佛菩萨、本尊佛母的感应,自在其中矣!’(《南师1985年亲领“准提法”十三周共修之开示[下] 》)(法本第192页)

 

持咒能够做到三合,色身亦必然转化,这也是“报身”成就必经之路。 南公有如下的话:‘念诵方法方面,这里再次强调要点有三──心气合一、声气合一、身心合一。这三项如果做到,音声自然不同,尤其身体内部的气脉、海底轮、脐轮、喉轮、心轮、顶轮等等都会开。’(《南师1985年亲领“准提法”十三周共修之开示[下] 》)(法本第206页)

 

切莫忽视佛母与上师之“他力”

 

一般显宗的禅法,修持多半是自行其力,虽亦有他力的助缘,但多半的修持,还是以自力为主。然密法的修持,除自力的精进外,是极为仰赖他力的,他力由何而来?来自整个传承的佛菩萨们、本法祖师、金刚上师、护法神明等等,只要能专一修持,自力结合他力,其效果将事半功倍,往往不可思议。修密若仅如一般显教的禅法来修,仅修“止观”而已,而忽略了他力的重要性,依修“止观”的立场,也许不错,但在因地上,缺乏了他力的助道,将来在果地上,就会有相当的差异。比方来说,你若把密咒的修持,作为系心一缘的工具,求止修观,你或许也能开悟证果,可以证到初地或二地之果位,但加上佛菩萨、金刚上师等他力的加被,你可能直接跳到八地的果位,当然这只是个粗浅的比方。

 

如何能获得传承上他力的加被?很简单,只要在专一修持的当下,时时带着一颗虔诚祈求之心,祈求佛母、祖师、金刚上师加被于我,愿能早登菩提。下面就是 南公的原话:

 

修准提法门等于修净土一样的理由,要在意识的根上,要在心愿的心力上,带到祈求、祈祷本尊佛母与诸佛加持的心愿,要有这么一个愿望。不是说自己念得很好,就觉得这就是参禅,就是止观,此与密法持咒有所出入了,这也是修密法与参禅,同中有异的地方,如果没有祈求他力加持的心愿,就会变得在修“止观”了,也不是说它不对,只是与本修法门就有了差别,如何差别?在因地上有了差别,由于见地与认知不清楚,则果地上也有差别,所得到的层级也不同。

 

所以,千万不要只借用咒语,作为系心一缘的作用,那是修禅定,如果能系心一缘而能得止,那是修止观,这种修法,念佛也可以,念咒或其他都可以,但在修密法的本位来讲,你如果功德大、智慧大,带着修止观、禅定也行,然而,还是要带到心愿的力量祈求他力,求本尊、佛母、诸佛菩萨加持,所谓有求必应,感应道交。要求感应道交,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须注意戒、定、慧的配合,一定会得到他力(佛力)的交感,则效果亦将不可同日而语的了!’(《南师1985年亲领“准提法”十三周共修之开示[下] 》)(法本第233页)

 

因地毫厘异,果地千里别!行者慎之!

 

修持最终归于“圆满次第”

 

本法仪轨最后一部份,规范了“圆满次第”之内容:‘每次念毕后,(遍数自定,愈多愈好)准提印散于顶上,改结定印,而入圆满次第,即想字轮收摄入于中间 字, 字收摄入于月轮,月轮收摄入于光明点(明点如黄豆大)明点直冲上顶,刹那顷,散于虚空,虚空之外,更无身心。我即虚空,虚空即我,亦无虚空之量可得,如来如来,如是如是。当知上述诸法之出没隐现,皆同水月空花,如梦如幻,涅槃本性,法尔常住,了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于乐明无念定中愈久住愈好。

 

师传“准提法”的修持,实际上,我们都只能在“生起次第”的阶段打转,每次正式修法,虽也依仪轨终结于“圆满次第”,但我们一般行者,至多能做到的,仅限于前面的几句话:“每次念毕后,(遍数自定,愈多愈好)准提印散于顶上,改结定印,而入圆满次第,即想字轮收摄入于中间 字, 字收摄入于月轮,月轮收摄入于光明点(明点如黄豆大)明点直冲上顶,刹那顷,散于虚空,虚空之外,更无身心。”这是我们每次正式修法时,须要练习去做的。

 

而真正的“圆满次第”是后面的一部份:“我即虚空,虚空即我,亦无虚空之量可得,如来如来,如是如是。当知上述诸法之出没隐现,皆同水月空花,如梦如幻,涅槃本性,法尔常住,了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这才是大乘佛法的至高精华,也是我们修持的终极目标。开悟证果了,最后到达成佛的究竟位。

 

“圆满次第”是由“妙有”回归“真空”,这并不指“空”才是圆满,它是“即空即有、即有即空”的,如此才是究竟。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务请大家注意! 南公特别指出:‘所谓生起次第是讲性空缘起,圆满次第是讲缘起性空。但是注意,并不是说“空”才是圆满。空跟有,即空即有、即有即空,才是圆满。’(《南师1985年亲领“准提法”十三周共修之开示[上] 》)(法本第179页)

 

禅宗的最高心法加上密教至高的“大手印”,就是其传承真正的“圆满次第”,因为不论显密,佛法至上的究竟处,只有一个。故他老人家又说:‘一般东密只修到生起次第,没有圆满次第,还是藏密修法好,包括了生、圆二次第。也就是说把禅、大手印综合加起来就等于是圆满次第。’(《准提法修持要领开示》)(法本第97页)

 

真正彻悟了,就会体会了知我们的究竟处,不是空,当然也不是有,“非空非有”;它是空,同时也是有,“即空即有”。万有的幻化世界,与本体之空性,原来是一体的,无可划分,也无须划分,幻即是真,真亦是幻,本来如此,“即幻即真”。即使成佛,此身依然存在于幻化之中,仍然不离三界,但三界亦无所碍。只要心无所住、无所执,幻化无妨,了无挂碍,自在解脱,周游三界,普度众生,虚空有尽,我愿无穷。这就是真正的“圆满次第”。试看 南公的话:

 

但是,佛法的道理,一切如梦如幻,梦幻不是虚妄喔!是真实,这个世界就是梦幻,梦幻的存在,梦幻一样地消散,不要认为消散──空了,就不是真的,也不要认为梦幻存在,就是真的,无真也无假,非真也非假,即使成佛也是梦幻,即使六通成就也是梦幻,不成就也是梦幻。修梦幻三昧,如此念去,身、口、意三业专一,立地成就了,还要那里去找个成就啊?’(《南师1985年亲领“准提法”十三周共修之开示[下] 》)(法本第191页)

 

修持“准提法”的目标,是“圆满次第”,修持不仅限于念咒念了多少万遍而已,不要以为念了几千万遍就是道喔!当然念咒也有念咒的功德,但求证菩提才是我们应该一心在意的啊!否则,就是舍本逐末了。再看看 南公的一再苦口婆心的告戒:‘我也常常讲,你们修准提法光晓得念咒子,那是加行,那是修福德的基础。准提法两个次第,是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准提法最后要进入圆满次第,圆满次第不是禅净双修一样的吗?可是你们从来没有听话,圆满次第不管,只晓得我一天念多少遍啊、多少遍啊。不错,是在修行,没有不对啊,也只好对你们笑。我话交待了,你们圆满次第就不注意了,圆满次第就是禅净双修到最后,佛也没有,咒也没有,一切皆空,空而不空。’(《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第396页)

 

不修生起次第,不够究竟

 

禅宗的许多公案,都是在描述行者未悟前的种种,及至其悟到了这个本体根源的刹那后,多不再有其后的叙述,因此,就往往容易给了人们一个错觉,即“开悟”的人,即一了百了,似乎到此为止,不必再修了。其实,“开悟”只是真正入门修持的开始,后面还有漫长的修持之路要走,可惜后期的禅宗,多着重于“顿悟”,而轻忽了“渐修”,求“真空”般若,不再生起“妙有”。故一位禅宗的大德来修“准提法”,他已悟得空性,似乎可直接进入“圆满次第”,无须精修“生起次第”, 南公上师亦是当代禅宗泰斗,他认为即使破初关的禅宗大德来修“准提法”,也要精修“生起次第”,修“真空”还得修“妙有”,方能圆满。整个师传“准提法”的修持仪轨,为我们已经铺好了一条铁轨,照此前行,自然会到达圆满之境地。

 

他说:‘那么你要学禅的走这个路线,不修准提法的生起次第可以吗?不可以。落偏空,则不能生起妙有,生起次第不起来,你想六通俱足,三明六通做不到。只晓得一点空相,不知到妙有。“由破妄想而证得空性”是初关;“由破空而生起妙有,再由妙有证得真空”才是重关,还没有到末后牢关呢!这个修法,包括了藏密、东密、净土、禅宗的精要。’(《准提法修持要领开示》)(法本第101页)

 

又说:‘当然再配合禅宗参透了,再转回来修这个有为法。所谓:“明知其空,转而修有。”此人非成就不可。但当今之世没有此人。所以我特别勉励你们青年人,在未来时代,在新世纪中能有所成就,也就是我此次传法最大的开心和安慰。’(《准提法修持要领开示》)(法本第82页)

 

“顿悟”之人,悟得了“空性”,不要得少为足,还要在“妙有”上精练,“即空即有”,方能在这万有二性的世界中,了脱生死,悠然自在。注意 南公的这句话:“明知其空,转而修有。此人非成就不可。”这也是 南公上师对我们的一番期望,我们应该深思其言,不要辜负了他老人家的苦心啊!

 

本法修持之重心,在于“心月轮”观

 

由末学撰文再经 南公审核并修正的一篇文字《“即空即有”的“准提心月轮 ”观》一文,于2010年4月27日定稿发表流通,其中有下列几段相关的叙述:

为什么“心月轮”观是本法的重心,文中指出:‘本法的观想的诸多层次,除“心月轮”观外,其他观想的部份,都是暂时的,无可永恒地观持下去,不可能长期停滞一处观着不动的,多半也只能在依仪轨修法时,观一下而已,没有一点是行、住、坐、卧任何时间都能用的上的。譬如说,头顶上字的观想,是不宜一直观下去的,否则,会导致血压上升而出问题了。

 

乃至“圆满次第”的“空”相,虽是我们修法的目的,莫说一般人做不到,即使做到了,达到“虚空与我无二无别,亦无虚空之量…”之空相之时,也仅能观于修法的当儿,去深深地体会,下座后,在日理万机的境地里,就难以实用了,因为在万“有”的世界的日常生活里,也无法永远守得住这个“空”的。

 

而唯有“心月轮”观,可以一直持续下去,只要观的得法,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四威仪中,于任何时间都能用的上。乃至于了生死、三身成就的关键,也都在于这个“心月轮”观上,它就有如此的神奇与殊胜。故以修持的立场来看,“心月轮”观是本法的重心,实不为过。’(《“即空即有”的“准提心月轮 ”观》)(法本第300页)

 

再次,文中又说明了,本法之“心月轮”观与显教殊胜的“观心法门”,有异曲同工之效,且更不易修出毛病。其云:‘一般老修行者也都知道,“观心法门”是一个行、住、坐、卧时时可用的修行法门,“观心法门”简单的说,就是要行者一念清净,了了分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很清清楚楚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有如一个冷眼的旁观者一样,不加也不减地静静地绵密观照着身心内外的一切。清清楚楚就是观、就是照,无须另去找一个观或照。这个殊胜的法门,自凡夫到圣人,都一样的可用。

 

而“准提法”的“心月轮”观,不但与“观心法门”具有异曲同工,且更有加强之效,其观想的要领与“观心法门”相似,一切清清楚楚,只是在有意无意间,于心头上再加带观一个光点或明月,这不是硬想出来的,是要利用第八意识中的任何一个发光种子影像为助(譬如说,一盏灯的影像),轻松地带出来,毫不吃力,就如同我们忆及自己的母亲,母亲之影像立即自然显现,不思而得,不勉而中,因为母亲之影像早已深植于自己的八识田中,轻轻一带就出来了,就是这么简单。然后,无论做什么事,都带着这个明点,随时始终都在那,没有散离,变成为生活的一部份,就成了。

 

不要小看多加这一光点,只要你带着这发光明点,绝不会有其他妄想产生,其效果是立竿见影的。这是“准提法心月轮”观的方便,却是“准提法”之重心所在,也可说是“观心法门”的加行变通,“观心法门”原则上是“空”法,加上了这一点“有”(光点),观心就不会逐渐落于昏沈或无记而不自知,有如“片云点太清”之妙用,就因有了这一片云,更能衬托出万里的晴空。如能做到随时随地这一明点都在那里,不用硬想,时时不散,修持自然可得“准提三昧”而登堂入室的了。’(《“即空即有”的“准提心月轮 ”观》)(法本第301页)

 

南公于2007年9月间我们拜师时,传了准提法“昼夜长明”的修持方法,也就是以“心月轮”观为基础的,其云:‘上师告诉我们,睡时亦可观想“准提字轮”,位置还是观在心窝以下胃以上的部位。观想字轮,忘了身体,一圈圈旋转地观,每观一圈如同念咒一遍,如果整晚都能做到了,就是“昼夜长明”,自然不需睡眠了。如能做到这一步,我们二六时中,都可融入法中,我不离法,法不离我,永远清醒,远离昏沈,如此修去,焉有不成就的道理?’(《“即空即有”的“准提心月轮 ”观》)(法本第302页)

 

由此观之,“心月轮”观在正式修法中,或平时行、住、坐、卧四威仪中,都能行之;从凡夫到圣人,随时都可用到。故曰:“心月轮”观就是师传“准提法”之重心,自有其理。

 

修持重点提示

 

·     有关手印之重要提示

 

修密讲求的是“身、口、意”三业专一清净,而手印是身业最重要的一环。

 

南公开示:‘所以念咒一定要有手印,为什么要结手印呢?手印代表身业,身业清净,因为十指连心,所以手印多得很,我们老古那有一本书,收录到的一切手印,我将还要出第二本、第三本,手印有五百多种手印。十指连心,都在这十个指上,手印是什么?换句话说,手印是给十方诸佛菩萨的手语,如哑巴的手语,通无线电,所以各个手印都不同。手印一结,身业就清净了,口中念咒,口业清净,观想意业清净,如此身、口、意三业清净。所谓密宗,要身、口、意三业清净,一念之间就要身、口、意三业清净,才够得上修密宗的人。’(《南师准提法开示又一章》)

 

修密的任何手印,散开时必须要自头顶上散开,否则,就不够尊敬,更甚而有犯戒之嫌,不可马虎,漫不经心,这是对法的起码严谨与恭敬。 南公曾说过:‘每一个手印,一定要在顶上放掉的,不可以随便撒这样下去,不行的,那是犯戒的,手印结起来,可以随便结,散掉的时候,一定到顶上放开。’(《南师准提法开示又一章》)

 

仪轨中,于念净法界咒与护身咒时,身密部份是手持金刚拳印,金刚拳印在修法时置放的位置,也是有讲究的,‘手持金刚拳印时,不是仰放于膝上,应俯放或侧放。’(《准提法修持要领开示》)(法本第92页)

 

·     ”字观想之位置

 

这个“”字观想的位置,在 南公的开示中,有两种些微差异的说法。

 

其一:‘这个字是观想在顶上,梵文的,放光,照遍全身,如果你实在显不出梵文,你用中文,也可以,但是要放金白的光,像日光灯、霓虹灯一样,照遍法界,一路照下来,整个干净了。在头顶上,注意啊!什么地方是头顶?每一个人由前面发际开始量起,加四指并拢来的距离,就是头顶,每个人不同,有的人头发在这里,你就从这里开始量,要搞清楚。’(《南公上师准提法开示又一章》)

 

其二:‘我们头顶中间有个穴道,你们知道吗?(有学员答:“百会”。)对!“百会穴”,可是“百会穴”还不算数,而是在“百会穴”后面一点,这个地方,就是你的灵魂与宇宙通的一条路线,你们不要出去乱说啊!’(《南公上师1997年再传准提法于香港》)(法本第39页)

 

南公早期的准提法开示中,讲的多是如前所述的第一种说法,即以各人自己的前额发际中央点量起,四指并拢之距离处,就是各人应观想字的头顶部位。意业观想本来就无须如扎针灸一般地准确不可,位置差不多就行了,无须过于拘泥。

 

但于1997年2月 南公于香港再传“准提法”时,有了更为明确的说明,位置应在“百会穴”略为后方一点的位置,这也是自古以来,没有大德愿意告知的大秘密,即“这个地方,就是你的灵魂与宇宙通的一条路线”。 南公随时都会透露些千圣不传的玄机,我们自己研读其开示时,应该具有洞察之智慧才好。

 

·     顶上如何放光来迎请毗卢遮那佛与金刚上师?

 

仪轨中有两段文字:‘莲蓬座中,生起我身,顶上放光,迎请 本师毗卢遮那佛,…’与‘又观想传法上师现前,如法供养之。上师又由我顶上光明浑入我身,三身合一,了无分别之相。’迎请本师毗卢遮那佛或金刚上师,都须于顶上放光,由此光中迎请毗卢遮那佛或金刚上师,浑入我身,这一部份的观想,应该如何来观? 南公上师也有明确的解答。

 

即:‘“顶上放光”,所谓“顶上”,并不是只从顶上,而是从“海底”,也就是男、女性的下面,一直上来延伸到顶,就像地下冒上一个白光一样。这个光“迎请本师毗卢遮那佛”,《华严经》的境界,以毗卢遮那的华严境界来讲,一切诸佛都是毗卢遮那佛的化身,毗卢遮那是法身净海。迎请是以“光”去迎请,阿弥陀佛接引众生,也是以“光”来接引的,一切诸佛与一切众生,都是光光相接,地狱里头,黑光。

 

换言之,这里的“顶上放光”,不是单单由头顶放光而已,而是由自身的“海底”部位放光,延着中脉一路上来,至顶上发放出来,作为迎请之光,整个中脉都有如一条光柱一般。(《南师准提法开示又一章》)

 

·     “心月轮”观想之位置

 

仪轨云:‘即时观想自身如透明琉璃体,毫无杂垢,内空心中,生起八叶莲花,红色无根。莲花上现一满月轮,轮上现字轮。’只提到“内空心中”的位置,并不是很明确,依我们一般在逻辑上的理解,似乎应在心窝或膻中穴的部位。于是在末学所撰的《即空即有的准提心月轮观》之初稿中,曾叙述心月轮观应观在心窝或膻中穴的部位,呈报 南公后,他立即批回,将此一观想的部位,改为“己身的心窝以下胃部以上的位置,亦即膻中穴以下的部位。”由此,令我们了知更为确切的观想位置。

 

在《即空即有的准提心月轮观》文中又提到:‘“心月轮”观在此处,会有助于中脉与心轮的打开。但亦不可过于拘泥,譬如说,自己已达忘身的境界,觉得身体都没有了,何必还要硬把身体找回来,然后再观住在一个膻中穴以下,这样反而走了回头路,显得没有智慧。

 

南公在其他开示中,也有相同内容的述说:‘再不然,你就观一个明点,这个亮光,把这个油灯的影像留住在心中,就可以了,能把这个影像观成一个字轮或一个梵文的“”字,就更好了,如观不出来,就观一个亮光在心中,不过要注意啊!这个“心”,不一定在自己的心窝啊,如果身体都忘掉了,与心窝部位平行的,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一心嘛!’(《南师1985年亲领“准提法”十三周共修之开示[下] 》)(法本第214页)

 

位置是一个原则性的规定,但也无须过于拘泥。自己要有知时知量的智慧!

 

·     持咒计数之重要性

 

1985年, 南公到美国来时,我赶去其维州之居所首次拜师,并受传了“准提法”,我当时即问到,持咒需要计数吗?他答说:“不必!”。因为我们在家人,为生活已经够忙碌了,故可以不必数。多年后,于2007年于庙港率众拜师时,他却开示,要持咒计数。令我了解到,早先要我不必数,那是可怜我们在家人诸事忙碌的一个方便,而精进修持之下,就应计数。

 

“准提法”是修“有”法,修“有”法就一切皆“有”,一切皆“有”,有“相”就有“数”,持咒就要计数。真正的修行,不仅仅于盘腿打坐,而是在于“事上修”,即起心动念都在修,而持咒计数可以帮助我们,把持咒和日常生活打成一片,同时,也具有一个相当的鞭策的作用。通常,我们一闲下来,往往就让自己精神放逸或胡思乱想,不仅浪费了许多大好时光,而且造了许多“无记业”或“恶业”,亦即所谓的“小人闲居为不善”了。持咒计数,无形中就有一股鞭策作用,让我们随时闲下来,就会想到持咒计数,既不再多造恶业,同时还可修持,一举数得。

 

在 南公的诸多开示中,一再强调持咒要计数。记得 南公在一个传法的场合,有学员提到说:“袁了凡认为念持准提咒,无须计数。” 南公却妙答说:“那你顶多修成袁了凡。”其意显见。

 

但反过来说,只知拼命加速念咒,以快为尚,在数字上百般计较,而忽略了三合与止定的要领,念的遍数再多,虽有持咒的功德,但其成就必然有限。

 

·     观想之要领

 

就以意业的观想而论,是完全用到“唯识”的原理,不可用第六意识去硬想,那样会想出问题来的,他说:‘有些人初学时观不起来,不要乱想,意识上知道即可,如乱想会神经错乱。其实观想很简单,比如说我提到你住的家,你一想家,家中的样子就会起来,一提起就有,观想原就是这么简单。如果你硬去想,那是妄想,不是观想。一点不用着力就现前了。妄想是第六意识硬想,观想则等于是第七识末那识同第八阿赖耶识的功能发起来,是独影境又不是独影境,它又是明了意识。’(《准提法修持要领开示》)(法本第91页)

 

观想也非如画图一笔一笔的观出来,是要刹那间,全体呈现, 南公说:‘观想的道理,不是如画图一样,一笔一笔地来,而是如电影一样,一下子就要全部出现的。’(《南公上师1997年再传准提法于香港》)(法本第49页)

 

南公又以最重要的心月轮观为例,来说明应如何观想:‘修准提法基本上告诉你,三业专修,基本上怎么样修呀?(众答:身、口、意三业)当然是身、口、意三业,身业在做什么?(众答:结手印)口业呢?(众答:念咒)而意业呢?(众答:观想)大家都要照这样修,昼夜、二六时中。意业观想字轮、月轮,至少观想一个明点,现在有供佛的灯都在这里,灯亮在这里,灯光这一点明点,都看到吗?心中有一个如此的明点,你们看一下灯,这个影像就有了,不要你去用妄想去观想,用妄想、肉眼去观想,就不对了。就是这第六意识的影像,影像、境像都有了,带了这个质,也就是“带质境”了,灯光是物质的,把“带质”与“独影”两个连起来,将没有意识与分别心的影像留住,这样都听懂了吧?轻松不轻松?这样不吃力的嘛!这就是“净观想”。如果用分别心妄想去观想,那就糟了!所以一般学法、修密、修止观,第一个窍门、关键都不懂,一辈子也修不成。’(《南师1985年亲领“准提法”十三周共修之开示[下] 》)(法本第194页)

 

“观”与“想”严格来说,是相关的两回事,想比较粗,而观比较细,想成功了可得止,先止而后能观。 南公如下的开示,把观想的要领,讲得很简单清楚:‘甚至整个准提像想不起来时,只想一只手,或者一只眼睛,或者准提菩萨身上、额上带的一点宝光、亮光,定在那里就对了,这就“止”了嘛!但是如果我这样想起来很用力、头痛,那就不对,你不是观想,你错了,不要用力的。我提一个圆山饭店你就有影像,这个时候不是用力的,要在这个同样的情况之下,把这个佛像的影像止住,想成功了,这是密法的修持重点。

 

这个想成功了,其他的妄想还有,没有关系。等于很多的灰尘残渣中,你止在其中一颗灰尘上,以这个为坐标,慢慢的,其他的妄想如灰尘一样澄清下去。澄清下去了以后,这个想的佛像慢慢慢慢定久了,不知经过多少时间,气脉自然起变化了,感受作用自然来了。生理上有各种境界、各种变化起来,你一概不理,专定这一点,这是想的成功。那什么是“观”呢?由想的程度变深了,你这个佛像变得很明历,忘了他是真的,还是假想的,永远在这里,乃至你与人讲话、做事、走路,这个所观的佛像在意境上不动了,永远不动,讲话、做事都一样,乃至打坐时也一样,这个意境永远不动,这才叫做“观”。’(《融通白骨禅观与准提法的修持》)(法本第243页)

 

观想是要利用深植第八识的影像,轻轻一带就完全呈现的,接近妙观察智自然呈现的道理。他开示说:‘观不是用眼观,是拿心念来观,以唯识道理来讲是妙观察智呈现的道理来观。为什么说呈现?若妙观察智完全达到了就是佛境界了。’(《融通白骨禅观与准提法的修持》)(法本第241页)

 

·     念六字大明咒时,应如何观想四臂观音

 

在修法的仪轨中,对四臂观音的观想方法,没有明说。但在 南公的开示中,却有相当的解说:‘… (师领众念了两遍六字大明咒),专注一心的念,你就本身进入四臂观音的境界,当然,你的第六意识与独影识配合,本身就变成四臂观音一样,不可能去观想顶上或外面了。当念这个咒子,就进入这个情况,这才是修行。不光是嘴念,修这个法门,要身(身体坐在这里)、口(嘴巴在念)、意(意识观想)三业合一,你们现在就可试验一下嘛!这个时候,观想四臂观音自顶上进入我身,发光照亮,但自己的意识要非常的清楚,知道自己在修法,是我在观想它。’(《南公上师1997年再传准提法于香港》)(法本第41页)

 

这段开示说明了,观想四臂观音也是自顶上进入我身后,你的第六意识与独影识配合,本身就变成四臂观音一样,没有分别,你即四臂观音,四臂观音即你,故不可能去观想顶上或外面了。观出来的是四臂观音菩萨在念其本咒,而非你自己在念六字大明咒, 南公的开示不是很清楚了吗?

 

·     观想上师之秘密

 

南公上师一再提到:‘观想上师时,就观想我当时传这法给你当时的形相、衣服等效果最大。学密法时,要发誓修成功,在传法上师传法时那一刹那是最重要,效果也最大。’(《准提法修持要领开示》)(法本第95页)

 

南公曾对末学说过:“显教之所以为显,是其能把道理说清楚了,而密之所以为密,即使把道理讲了,也无法理解。”密法的修持,有许多奥秘之处,没什么道理可讲,也无可说,亦无从追究。修法时,能观想出 金刚上师传法的刹那形相,效果就特别大,应为此类奥秘之显例。

 

为什么密法之修持,如此着重于上师?因为上师代表了整个传承,整个传承的加持力量,都须透过上师而来,密法中“上师相应法”还是一个单独的法门,可供行者修持与传承相应。 南公慈悲,早已把“上师相应法”融入在我们现下的“准提法”仪轨中了,他曾指出:‘修密法第一要观想上师。这个法本中,我已把上师相应法包括进去了。’(《准提法修持要领开示》)(法本第83页)

 

根据2008年11月23日 南公的正式宣示, 南公世缘未能如愿过百,便没有正式接棒的金刚上师。因此,有人或问,往后的受法行者,或过去没有直接受法于 南公金刚上师的行者,无缘亲见过 南公,如何观想上师?这个问题,我们于2007年拜师后,也曾去函特地请教, 南公上师特别指示,我们观想上师,就应观想其指定的法相,即 南公身着蓝色长衫,双目微张正在打坐的那一张法相。既然 南公始祖对此已有了明确的指示,我们自当“依教奉行”。

 

修任何密法观想上师,当然须要观想最接近的而有成就的金刚上师,才有真正加持的实效,这也是修密之必要。本法仪轨中“上师降魔咒”所指的上师为谁?仪轨中所融入的“上师相应法”的上师又是指谁?而且以目前的发展看来, 南公他老人家是唯一的金刚上师,有智慧的行者,你认为观想上师应观想谁呢?

 

·     修气修脉,在于忘身

 

修持最大的障碍,就是“身执”与“我见”,有身体有觉受,就有“身执”,如何放下“身执”?唯有忘了身体,如何忘去身体,则非修气脉不可,全身气脉通了,才有可能忘身,这个道理很清楚,故修气、修脉本身不是道,只是一个修持必经的过程而已,讲求气脉,只是为了忘身,若将气脉的修持当做主要的目标,就是舍本而逐末了。

 

他说:‘慢慢功夫好了,上身也没感觉了。为什么会忘记腿、忘记身子,感到轻松舒服?这个地方气通了嘛!不通时绝对忘不掉。修气修脉就是叫你通,通它什么?忘身用的!这是千古秘密。一般学密宗的人在那里搞了半辈子还不晓得为了什么呢!是为了忘身。’(《准提法修持要领开示》)(法本第99页)

 

南公上师在其著述与开示中,谈了很多气脉之理论,这并不代表气脉就是“道”,他一再强调,气脉非道,但其理要明,因为色身的变化,是修持中必然的现象,明白了其道理,当变化突来之时,自己不会惊慌失措,其目的仅在于此,气脉之理只是用以“忘身”之用,若执着气脉,以此为道,是舍本逐末,还会入魔,行者不得不慎!

 

佛教界对 南公经常谈及气脉的原理,或有斥其为“外道”,实因他们不了解 南公的整体理论基础,乃致有以偏盖全的误解。

 

·     持咒有别于软修法门

 

汉传佛教注重的唱念方法,是软修法门,是另一种修持方法,与念咒有别,功能亦不一样。软修法门的唱念,是要把气唱上来,是扬声而发放的,而金刚持咒,音气是内酝的,不是发放的,气到嘴为止,不发放出来,元气在内轮转滚动,有助气脉的节节打通,也易得定,发声不会大,但其内酝的力量,非同小可。这一点很重要,但很少人注意到,请看下一段 南公的开示:

 

‘“微声念诵”,都是瑜伽修法啊!嘴唇、牙齿不动,嘴巴可以微微张开,不是不可张开,微张可以,嘴唇、牙齿也不是完全不动,是很轻微的动,主要是舌头在动,一口气一口气地念,不是唱念,唱念是“南~阿~”(师示范唱念),一定要这样唱出来,气唱上来,而这个“微声念诵”,也就是“金刚念诵”,气不能上来,只到嘴里为止,元气在里头轮转,待身上气脉打通了,百病皆除,“南~无~”,(师示范金刚念诵,音平平地念),唇齿不动,一口气一口气地念,…’(《南公上师准提法开示又一章》)

 

2009年11月21日, 南公批核流通了一篇由末学汇编的文稿,即《显密圆通大准提》,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持咒与其他软修法门的唱诵,略有不同,其不讲求韵律,低沉单调,周而复始,绵绵密密,生生不已。单调之中,透发庄严,了了分明,感人无形。持咒若仅仅崇尚快速或韵律,而忽略了清晰庄严,在修“止观”的基础上,也许不错,但它却与本法(准提法)的精要,有了距离,就不能完全如法了。

 

再仔细遍听诸多 南公带领准提共修的持咒录音, 南公的念法向来一致,从头到尾,一个速度,低沉平淡,没有悦耳起伏的腔调,也无愈念愈快的趋势,但却有无比的震撼力。有大成就的金刚上师之念诵,绝然非同凡响, 南公是本传承的始祖,他的念诵法既然有留传下来,应视为珍宝,自然应为行者效法的依据,何庸置疑!比方说,莲花生大士所传下来的密咒,如果当年有录音留传下来的话,现下的修持者,不愿依其为学习之范本,岂不显得毫无智慧,至为可笑!

 

再试听历来藏密各大德的持咒方法,也都是如此念法,不讲韵律,更无花腔,可见这也是持咒修持的一贯方法,与汉传佛教的一般的软修唱诵,是不一样的。或有人可能会质问说,一切音声都是陀罗尼,不应有分别心。听起来似乎冠冕堂皇,当然,有大成就的圣者,三字经一样可当咒语来用,然我们不一样,没有修到、证到,自己放个屁还只是屁声,绝不会有咒语的功效,千万不要妄语啊!

 

根据一己之经验,念咒念到三合(声气、心气、身心)时,如醉如痴,身心已然淡忘,已有了相当的定境,念咒就必然是平平而内酝的,绝对不是奔放飞快的,自然而然不快不慢,没有起伏,亦无韵律可言,这是稍能沾到持咒三昧一点甜头的行者,都应能体会得到。这一点,可让行者自己去深切体会了。

 

·     念咒须一口气、一口气地念

 

念咒一口气念到尽了,闭口自然吸气,待气吸满之后,再接着念,如此一口气、一口气地念诵,比练气功还有效,对色身的转化,有极大的助益,虽然气脉不是道,但它却是修持过程中,避免不了的,它对色身的转化,有莫大之功能。开口念与金刚念,都是同一个道理,且看 南公如下的开示,就可了知。

 

念诵要好好念,是开口念,一口气一口气的念,念到气用完了,嘴巴闭着,用鼻子吸气,鼻子还不是鼻孔这里吸,而是以挨近眼睛那里的鼻子根根吸气,慢慢吸,待气充满了再来念,因为这是团体共修,你在吸气的时候,别人还在念,气充实了,再与众接着念。如此念诵,没有妄念,气散乱了,才会有妄念,才会有烦恼。一气接一气,一念接一念,没有杂乱,没有烦恼,没有妄想,因为气充实了,也不会昏沈了。生命就是一个“气”,人身四大以“气”为最重要,所以要晓得调气,如此吸气念诵,也不须要练气功,不须要练什么道家、密宗的功夫,自然气脉就成就了,自然身体健康无病了。这个“气”没有练好,想求无病,怎么可能呢?理论懂了讲得再好,也没有用。一口气一口气的去念,气念尽了,用鼻子吸气,也不要放在丹田什么的,就是这么简单。’(《南师1985年亲领“准提法”十三周共修之开示[下] 》)(法本第191页)

 

到现在所谓一口气一口气的念诵,你们始终没有真正的体会到。如果真正体会到,一开口念诵,已经没有杂想,绝对没有妄念了,自然心气合一,而且感到身心皆空,与法界同体。一开口就做到了嘛!“南……无……”(师作示范),身体没有了,也没有所谓音声什么的。“南…无…萨…哆…喃…”身心自然空了。那么为什么注重一口气一口气的念?为的是要使你们内心的气脉打开。所以前一阶段特别要大家开口念,不要金刚念,因为你们还没有资格做金刚念诵。老实讲,金刚念诵也就是一口气一口气唇齿不动的念,一身百千万个细胞都在动,都在念,身心全投进去了。开口念也是这个道理。’(《南师1985年亲领“准提法”十三周共修之开示[下] 》)(法本第223页)

 

这样一口气一口气念,同你练九节佛风一样。念到后来连肚皮都瘪进去了,没有了,还在念;最后放松,自然吸气,充满了再开始念,比你练九节佛风,什么气功都有效。身体、精神越来越健旺,乃至两腿原来坐不住,气脉念好了,一直念到下面气通了,自然经过屁股那里,一路一路都会自己开了,到了大腿、膝盖、足底心,连十个足趾头都在发乐,就不会坐不住了。’(《南师1985年亲领“准提法”十三周共修之开示[下] 》)(法本第228页)

 

·     金刚念诵之要领

 

念咒无论是开口念或金刚念,其基本要领是一样的,都须要一口气、一口气地去念,试看 南公对金刚念诵的说明:‘嘴唇、牙齿不动,嘴巴可以微微张开,不是不可张开,微张可以,嘴唇、牙齿也不是完全不动,是很轻微的动,主要是舌头在动,一口气一口气地念,不是唱念,唱念是“南~阿~”(师示范唱念),一定要这样唱出来,气唱上来。而这个“微声念诵”,也就是“金刚念诵”,气不能上来,只到嘴里为止,元气在里头轮转,待身上气脉打通了,百病皆除,“南~无~”,(师示范金刚念诵,音平平地念),唇齿不动,一口气一口气地念,譬如说,念“阿弥陀佛”,念到“南~无~”就没有气了,就停掉,将嘴巴闭拢,它自然就呼吸了,这个时候,一点杂念都没有,因为你把气念光了,有气就有杂念,气一停住了,杂念就没有了,我们之所以不能得定,因为你有呼吸往来之气。’(《南师准提法开示又一章》)

 

金刚念诵的唇齿不动,只是一个表相而已,开口念诵念到气机内酝,如醉如痴,绵密不绝,忘却自身,当声气、心气、身心三合时,自然会达成唇齿不动,仅用舌的弹动来发音,因为到达此时,嘴唇大一点动作的念诵,都会破坏了当下的定境,这就自然形成了唇齿不动的金刚念诵。故可谓金刚念诵是开口念诵的极致,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自然现象,不是靠练口技般地做作出来的。这一点,行者应该了解,并应深切去亲身体会。

 

金刚念诵炉火纯青了,气机内转,身上气脉都会节节震开了,色身必然转化。除此之外,也会感应到其他周边的众生,令其得益,其功效就有如此之大。 南公说:‘你舌头在里面,这口气不超出外面,在里头轮转,气脉不要修,打通了,得定了,这个时候,起不了杂念,一口气一口气,一字一字,逼到来,憋到气没有了,停下来,这个时候,没有杂念,呼吸自然充满了,舌头在里头,“嗡~吗~呢~叭~咪~吽~”,都要清清楚楚,嘴唇、牙齿不动,慢慢练,有点动没关系,“嗡吗呢叭咪吽~嗡吗呢叭咪吽~…”,全体这样一念,外面的人,一听到他的杂念妄想都没有了,他的业障也可消除了。’(《南师准提法开示又一章》)

 

·     持咒的换气法

 

南公一再强调,开口念诵咒语,就要一口气、一口气地念,这有如修练最上乘的气功,对色身的转化,会有莫大的助力。

 

他开示说:‘念诵好好念!这一次是开口念,念完了用鼻子吸气,嘴里不要吸气、嘴闭着。鼻子还不是鼻孔这里吸气,就是挨着眼睛旁边这个鼻子根根吸气。慢慢吸,充满了再来念,因为团体念,你在吸气时候别人还在念呢,充实了再接上来念。这样念诵没有妄念了。妄念是气散乱了,所谓散乱,气散乱了就有烦恼妄想。一气接一气、一念接一念,没有杂乱、没有烦恼、没有妄想了,也不会昏沉了,气充实嘛。生命就是一个气,四大里头气最重要。要晓得调气。’(《南师1985年亲领“准提法”十三周共修之开示[上] 》)(法本第159页)

 

挨着眼睛旁边这个鼻子根根吸气”,根据末学一己之了解,并不是要你放弃鼻孔,而真用鼻根处进气,该处也没有孔,怎么吸?其意应指当吸气时,在意念上,想像是自此处进气即可,这当然有其道理存在。

 

2007年9月末学带领北美地区同修赴太湖大学堂拜师参学时,恩蒙 南公上师传法灌顶,并附带传授了几种不同的持咒换气法,兹列如下:

 

1.     平常念诵时:一口气一口气地念,气用尽时,闭口自然让气调顺后,再接着念下去。持咒的要领,必须心、声、气合一,气定神凝。(如前所述)

2.     精神较差时:快速吸满一口气,咽下口水(不论口中有无口水),再念诵。

3.     有点生病时:快速吸满一口气,要高声朗诵的念。

4.     感冒鼻子不通时:手指按住通的鼻孔,再念诵。(不必一直按着鼻孔)

 

上述之吸气都是以鼻吸气。除第一项所述外,第2,3,4项所述,乃非正常换气法,行者练习时,需知时知量,不可太过,亦不可恒常用之,慎之!

 

·     心月轮/字轮之观法

 

《“即空即有”的“准提心月轮 ”观》一文中,对心月轮的观法,有具体的说明:‘“准提法”的仪轨上,明确地叙述道:“…莲花上现一满月轮,轮上现字轮。观想由起,从前右旋,次第周布轮缘,终而复始,字字光明灿烂,不可混糊,字轮不可观想太大,愈小愈好。…”即月轮上现出字轮,而字轮就是“准提咒心”九个梵文字的排列(如附图),月轮中心部位是字,“准提咒心”的余字,由字上方开始,向右方顺位排列在月轮周缘。观想时也是同样的顺序,由中间的字观起,再顺序观字轮的咒心余字,周而复始,生生不已,每观一字,该字就灿烂光明。“准提咒心”是准提佛母的根本心咒,当然以观梵文较佳,当然观中文的也可以。

 

如此,有人会问,我们持准提咒持的是全咒,即使持咒心,也会加念文殊师利菩萨的“一字轮咒”,故想要念到何字就观何字,就无从配合了,应如何观才好?其实,我们的心力是可以一心同时数用的,观想与持咒可以分别进行而互不干扰,也就是说,持咒归持咒,观想归观想,我们可以念若干遍的咒语的同时,可能只观一个字,待观清楚了,再观下一个字,同时咒语可能又已念了若干遍了,如此下去,行者可以自行做一个适合自己的搭配,并不是那么死板的。这是一点小建议。

 

金刚上师曾指出,“心月轮/字轮”的观法有多种,仪轨上只叙述了一种。譬如说,我们如果有能力将带有“字轮”的“心月轮”一下子就整个观得出来,清清楚楚,完全了然,毫不含糊,于是,我们也可将“心月轮/字轮”观得有如一个轮盘一样地作顺时钟方向旋转,同时,整个“心月轮/字轮”都在旋转而发光,这又是另一种的观法。其实,这比仪轨所述的观法,更不容易做到。因此,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地依仪轨去做,待日久功深,自然能够观出心得来的。’(《“即空即有”的“准提心月轮 ”观》)(法本第294页)

 

请注意,师传仪轨中,只规定了一种心月轮/字轮的观法,即月轮上现布字轮,心月轮/字轮自己本身,并不旋转,而是行者的观想着重点,在依咒心的次序,逐字顺时钟转着观,每观一字,该字就灿烂发光, 南公比喻,就有如街上的霓虹灯一般,逐字发光发亮。我们老实地依仪轨来观,就不会出问题了。切忌自作聪明,乱改一通,因果自担。

 

心月轮的观法,依仪轨之述说,相当细腻,初学者不易观得出来,一时观不出来,也不要紧, 南公上师又授予我们变通的观法。即:‘难道观不出来,就省略不观了吗?不是的,这是本法的重心所在,省略不观,在效果上,将会失之千里了。 上师慈悲,给予我们许多变通与方便。我们修持的“准提法门”,并不是死板而没有弹性的,一时做不到,也可以略为变通,以适合诸多行者当下之所需。 上师曾告诉我们,整个字轮观不出来,可观一个月轮,中间带上一个字,如这样也困难,也可以仅观一个月轮,有如中秋赏月,一轮明月高挂天空,如此的经验,应该人人皆有,观想就容易多了。甚至于月轮也不观,仅只在心头带上一个发光的明点就可。这都是“心月轮”观的融通方便之处,感恩 上师慈悲。’(《“即空即有”的“准提心月轮 ”观》)(法本第296页)

 

有人或问,心月轮应观成平面的还是立体的?是应以何方位来观?仪轨云:‘内空心中,生起八叶莲花,红色无根。莲花上现一满月轮,轮上现字轮。’依身体当下修持的境地来看,此时自己身体已是透明的琉璃体,五脏六腑都是空的,而在原来的心窝以下的位置(前面段落已详述),生起一朵红色无根的八叶莲花,莲花上托现一个满月轮,月轮上布现字轮,莲花是朝上开的,应是向上而托住月轮的,故能观出整个八叶莲花及圆满的月/字轮,应是由上往下而观的,这一点,在逻辑上已是很清楚了。至于月轮要观平面或立体,应都可以,各人心力不同,能够观得出来都很好,观得出来还要定住它,月/字轮观得愈小愈好,并且,还要发光,发光的要求很重要,观得发光或无光,效果差别非常大,这些观字/月轮的要件,在《“即空即有”的“准提心月轮 ”观》一文中,另有说明,请参阅之(法本第297页)。

 

然而如果你已忘身,连身体都没了,能达此一境界时,心月观成什么方位都对,了无挂碍,也没有任何执着的必要了,但话要说回来,能达此一境界之行者,又有几人?

 

·     镜坛宜以观想为之

 

南公有云:‘我不主张一定用镜坛修,因为镜坛很容易放光照到自己,自己定力不够,一喜欢,理也不透,慢慢就会向着镜坛内走,有身心分开的缺点。因此,用观想镜坛也就可以。’(《融通白骨禅观与准提法的修持》)(法本第252页)

 

一切唯心,镜坛用观想出来,一样有效,比用物质实体的镜坛还安全,且不易修出毛病,反而更好。

 

·     如何持准提咒祈求

 

吾等于2007年9月赴庙港太湖大学堂拜师受法时, 南公他老人家有如此的开示,即我们可念准提咒向佛母祈求事情,方法是先持准提咒多遍后,再持咒心部份,先念“嗡折隶主隶准提”,然后念所求之事,之后再念“梭哈”,如此重复念三遍咒心即可。

 

但在 南公其他开示的中有略有出入的说法:

 

其一:‘祈求之事可加在“嗡折隶主隶准提梭哈”之后。如弟子某某祈求智慧,广度众生……等等,为了家人、亲友、国家、天下,都可祈求。无药可治的病,也可求准提菩萨给你治疗。最灵的是向准提菩萨求智慧。’(《准提法修持要领开示》)(法本第101页)

 

其二:‘譬如说,现在我们祈求,为了我们现在的蒋总统消灾延寿,你就念“南无飒哆喃,三藐三菩驮,俱胝喃,怛侄他,唵,折隶,主隶,准提”,停下来,“弟子某某人,现在为我们现总统蒋经国先生,祈求消灾延寿,增上福德,娑婆诃(音娑哈)”’(《南师准提法开示又一章》)

 

到底是应将所求之事念在“梭哈”之前,还是在“梭哈”之后?最后三遍祈求之持咒,是持全咒还是持咒心?就此事我们也再请教 南公上师,他的回答是,都可以,最主要的是我们至诚祈求的心。我们祈求什么事都行,但准提佛母最希望我们能祈求的,是求证菩提,因为世间法的祈求,都不够究竟。

 

·     修持准提法,须发利他愿

 

修习佛法,若想有所成就,最重要的是要发大愿,而这个大愿不是自私为己的,是要利他的,“利他”不是说说算了,而是要在起心动念中,长养自己的“利他”的慈悲心。在日常生活中,亦不难做到,试看 南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怎么做的:

 

我在街上,看到棺材来,赶快念咒子,你可怜!死了解脱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罢!看到人家结婚了,念个咒子,祝福他们将来多福多寿;随时看到叫花子、死老鼠等等,随时在念咒子,都在回向。这个咒语,不择净垢。你念咒子并不是只为自己,而是回向一切众生,一切功德都不是我的。所以你们上座打坐修行,上座腿一盘,就应回向一切众生,希望世界太平,一切众生皆得安乐,不是为我自己,你要发这样的菩提心,菩提心就是大悲心,一有为己私心的念头,已经不是学佛了,要注意啊!’(《南公上师1997年再传准提法于香港》)(法本第36页)

 

这不就是我们应学习的榜样吗!

 

·     绵密不断的修持要领(包括“昼夜长明”的修法)

 

真正的修持,除了正式打坐修法外,最好还能做到时时与法相应,与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打成一片,这样的修持才算真正的上路。如何做到这一点, 金刚上师早已为我们规划出了一个方便,请看下列 南公的开示:

 

譬如说,早晨起来,先念“净法界咒”这一堂“准提法”的咒子一路下来,如果正在修法或念咒的时候,重要的事情来了,但又不能中断,那么就观想一下,在舌头上一个“”字,同样可以讲话,可以做事,把事情处理完了,再上座继续修持,等于没有间断过。换言之,每天起来以后,由“净法界咒”开始,一直到晚上,自己整天就在一个静坐修法的系统里头,身心没有间断,尽管做事,也没间断,也就是以出世或真正出家人的心情,来做一切的事业,一切利人的功德,可是随时,昼夜十二时中,还都在“准提法”里。’(《南公上师1997年再传准提法于香港》)(法本第44页)

 

至于这个梵文的“”字,此时应一直观到下去,还是观到了就收?这个问题我们也曾当面请教过, 南公答道:“这个字一直观到下去,你能做到吗?做不到的,只要观到一下即可。”他老人家已设想周全了,感恩!

 

2007年9月间,我们北美地区的学员赴太湖大学堂拜师受法时期间, 南公又透露了“准提法”之“昼夜长明”的修法,即于晚间入睡时,观想心月轮/字轮,字轮每观一圈,等于念咒一遍,一圈接一圈地观下去,身体累了,让它自然休息去,而心可以不须睡眠,如此一直观下去,忘记了身体,日夜都不会昏沈,修持必然能够登堂入室了,有证量的菩萨们的保任修持,亦不外如此,千万不要小看了它。 南公实际上传了我们大法,亦是其衣中珠之大宝之一。这样的大法,一般人可能听一听就算了,不一定能够承受,但即使无能承受,也要万般的珍惜它。目前做不到,没关系,可以将其作为我们修持的前方目标。

 

结语

 

其实, 南公的诸多“准提法”之开示,无论在原理上或修持上,都把他自己的现证与所集,细嚼消化后,吐出完全的精华给我们,一心要想成就我们。过往诸多的密教上师,也从来没有人如此明讲过,世上现在恐怕再也找不到另一位密宗上师,愿意或能够如此深入仔细地而毫无保留的传法了。

 

南公自己也感叹地说:‘像我讲法的这些东西都是古今修持人珍惜的宝贝,可惜这几十年来没有记录它,这些宝贝满地散光了。从古到今能够像我这样拉开来讲的,绝无仅有。’(《准提法修持要领开示》)(法本第103页)

 

他老人家虽传的是“准提法”,但其开示的内涵,却是任何密法修持的原理。我们若不能好好珍惜,依教奉行,舍本逐末,今生错失了无上机缘,吃亏的终究是我们自己啊!

 

末学在此所整理出来的资料,并不十分周全,仅能作为修持者部份参考之用。而 南公上师的原始开示,多已纷纷在网路上流通,认真的行者们,还是要仔细研读而深思的了,若不轻忽,自然受益,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末学言尽于此,期望大家好自为之,及早成就菩提,自觉而后觉他,方不辜负 南公教诲的一片苦心。在此愿与大家共勉之。

 

为了维护 南公上师的正传永续,末学实在出于无奈,只得不自量力地集思挥笔,临深履薄,作此一整理工作。非为名利,无计毁誉,一切因果,当自承担,在所不惜。因为这也是一个微小的受恩学子,为了维护师承仅能做到的事了,至少能把 南公的珍贵开示呈现给诸位行者,俾使有识之行者,或遇世间不一之他说时,不致彷徨失措了。感激师恩浩大,祈求佛母与上师的加被,愿正法能源远流长,直到永远,无止无尽!能令更多的行者能够接触、了知、实修、得益,最后能解脱证果。

 

一己浅见,恭请赐教!

(全文完) 

 


准提法资料大全 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