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玄论卷第五
胡吉藏撰
开方便门示真实相。
问。云何开方便门示真实相耶。
答。开二种方便示二种真实。二种方便者一教方便二身方便。二种真实者一教真实二身真实。
问。何故唯开此二相耶。
答。三世诸佛唯有形之与教。于此二中有权有实。故须开示。开示此二则十二部经八万法藏焕然可了。所言开方便门示真实者。有人言昔在鹿苑人机犹杂。盛说三乘未明一理。尔时以权隐于真实。故一乘之理为权教所闭。今王城赴感乃应大机显于真实。真实既显则废除昔教。昔教被废故方便门开。一理既彰则真实相显。故云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此光宅解也。
评曰。以三覆一显一除三非无此义。但经云开方便门不云除方便门。此非解也。如世人开门非是除门。详经文旨正是开覆非关废立。
有人言直詺三为方便即是开方便门。所以然者昔不言三是方便故方便门闭。今詺三为方便故方便门开也。示真实相者既詺三为方便。即示一为真实。此河西道朗释也。
评曰。得经旨也。所以然者。昔说三乘是真实即以真实闭于方便。故方便门不开。今明三乘是方便故方便门开。此乃是废于三实开三方便。故云开方便门。
问。此亦是废立云何言非。
答。此乃废三实立三是方便耳。前明废除三方便是故异也。又开义在前废义在后。要先开三是方便然后始得废之。不尔无因缘故不得废也。
问。方便当体是门为是通实相故为门耶。
答。具有二义。一者法门秤门则方便当体是门。如华严中诸善知识种种法门。或弄砂或相戏等皆法门也。今亦尔。如来有二种门。一方便门二者真实门。但此二门各有开闭。昔不言三是方便故方便扉掩。今说三是方便故方便门开。昔不说一是真实故真实门闭。今说一是真实故真实门开也。二者此方便法门复通实相。故三乘方便为一乘门。实相亦有二义故名门。一者当体虚通故名为门。如净名不二法门华严法界法门等。二者能通方便故为方便作门。
有人言通相之功乃由乎一极。故一为方便之门。级引之功显彰于三故三为真实之相。言非三则方便之门得开。悟唯一则真实之相可示。此注解也。
评曰。文似不然但意不失旨。所以然者。既由一通三岂非一为三门。说三为通一则三为一门。但一为三门此从实赴权谓出门也。说三通一从权入实谓入门也。门既有二相亦应宜然。说三表一故三为一相。说实令识权故一为三相。以理详之具此意也。但注经偏用一为三门三为一相。意犹未圆。若如前用义无失也。但上来三种皆一往方言。未究环中之极。若具论者可有三义。一者以三为方便。一为真实。二者三一皆方便。非三一为真实。三者明三一为二。非三一为不二。二不二皆为权。非二非不二为实。此之三种互得为门。如以三为一门。此以权通实。若以一为三门以实赴权。乃至二不二亦尔。既互得为门。亦互得为相。但不得互为权实耳。
问。方便实相既互得为门。亦得实相为实相门乃至方便为方便门不。
答。具有四句。一者方便为实相门。二实相为方便门。此二如前。三实相为实相门。四方便为方便门。如名为义门义为名门。由方便名显方便义故名为义门。由方便义显方便名故义为名门。实相亦尔。中论序云实不名不悟。故寄中以宣之。即其事也。
问。今得以三显三以一显一以不。
答。亦有四句。一者以三显一。二以一显三。三者以三显三。四以一显一。初两句如前。以三显三以一显一者言。昔三异今一此三在一外。今一异昔三此一在三外。故一非三一三非一三。如此一三皆是执见。今破此病故云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故三是一三。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故一是三一。以三是一三。三岂异一。一是三一。一岂异三。故名三一因缘之义。以今因缘三一显自性三一。亦以自性三一显因缘三一。故云以三显三以一显一。
问。云何名方便复有几门耶。
答。方便品初具详方便得失事现彼文。今当说门义。此经始终略有十五门。方便品有二门。譬喻品有六门。信解品有三门。化城品有二门。法师品有一门。普门品有一门。合十五门也。方便品二门者。第一云其智慧门难解难入。故权智为实智门也。生法师云言教为门。言教为门者说实智。言教即是实智门也。法华论如生公释。次云以种种法门宣示于佛道。此用大乘教为门也。譬喻品六门者。一云其家广大唯有一门。还以大乘教为门也。二云于此所烧之门安稳得出者。此约三界限域为门。如詺家为门也。三者云唯有一门而复狭小。还以大乘教为门也。四者如是三车今在门外。还以三界为门也。五云以佛教门出三界苦。此用小乘教为门。六云尔时长者在门外立。依大乘义此即是用二死之限域为门。小乘义明佛出一切烦恼外。故三界正使及习气无知三藏佛皆断已尽。故在门外立也。又信解品三门者一云遇到父舍住立门侧。此以大乘理教为门。二云犹在门外止宿草庵。亦通大乘理教为门。三云尔时长者于其门内。亦通以大乘理教为门也。化城品二门者。一梵王请佛愿开甘露门。通大小教为门也。二云重门高楼阁用小乘三空之解为门也。法师品一门者即是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文中已辨。普门品为一门者以大乘为门也。此门有二种。一神通普二说法普。此之二轮皆是菩萨虚通无碍故名为门。又此二普令众生悟入故名为门。
问。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云何。是能开所开能示所示能闭所闭耶。
答。昔权说三乘教不言三是方便。即三方便闭。佛权智为能闭。三方便门为所闭。今实智说三是方便则三方便门开。佛实智为能开。方便门为所开也。能示所示者。虽开三是方便门。则示一乘为真实。实智即是能示。一乘即是所示。故实智有二能。一能开二能示也。如人手能开门又示门内之物。是门内之物即是所示手是能示也。
问。云何今昔门非门也。
答。望昔三佛有二义。一就教为言。直道三乘不言三是方便复为实相作门。此是佛自闭义。二者就佛本为通一说三教。三于佛即是一乘门。就缘为论亦有二义。因三悟一故三于缘是门。不悟一者三于缘非门也。
问。为是智示为教示耶。
答。智说教示也开亦尔也。
问。云何是当体门从他门耶。
答。如权智能通实智实智为所通。从所通为名故言其智慧门。智慧即是实智。门即是权智。詺此权智为实智家门。例如三解脱门从所通为名。解脱是所通涅槃之果。三空能通行人得涅槃故名解脱门也。又世人言佛门人门等皆从所通为门也。当体得名者方便当体虚通故名为门。实相亦尔。如言竹门板门也。当门体是竹板故以当体得名也。
问。此经有十五门凡有几城。
答。五城也。信解品四城化城品一城。信解品四城者初即中止一城。即譬于一方垂应作佛。作佛为城也。二者于某城中舍吾逃走。譬背大乘之化。以大化为城也。三者昔在本城怀忧推觅。譬佛于法身地觅众生大机不得。即佛法身为城也。四者时贫穷子到父住城。即大机已动詺大乘理教为城也。五者化城品云化作一城。即二乘在三界外可以止息。喻之如城也。
问。既有五城凡有几宅。
答。凡有八宅。就火宅中凡有六宅。约义明之。初云有一大宅。二云其宅朽故。三是时宅主。四云是朽故宅属于一人。五云长者诸子在此宅中。六云焚烧舍宅。七化城品云庄严舍宅。八安乐行品云赐以田宅。初两序三界相貌。次两明属佛。后二明众生在中更起烦恼受于八苦。后二譬小乘人诸子功德。下当说之。
次论三说义。论曰广开三显一断疑生信为三根人三周说。初法说次譬说后宿世因缘说。故三周说也。
问。云何为三根人三周说耶。
答。旧经师云初周为上根人说。次周为中根人说。后周为下根人说。
评曰。直作此名于文未善。若三说各为三根三根各闻一说。则皆是上根何名三品。设云上根闻一说中根闻二说下根闻三说者。则不应言法说为上根譬说为中根宿世为下根。今所明者初周说通为三根。而上根一闻即解。次周说通为中下。而中根再闻方悟。宿世因缘说但为下根。下根三闻始了故。释论明身子一闻即证初果。目连再说方证见谛。下根理应三也。
问。何以知然。
答。初三请中三根皆疑。故知初说为三根人。次譬喻品身子具腾中下根人疑悔请佛释之。故知譬说通中下根人也。又具三周说于义乃备。若但法无譬义势未尽。若但譬无法意亦不圆。故须初周法说次周譬喻。法譬虽圆但明现在未辨宿世修因。次有第三说也。又一乘之道入有多门。自有乐闻法说从法说门入。自有乐闻譬喻从譬喻门入。即前二周也。自有俱乐法譬则双说两门。即第三周。故化城已前谓法说门。化城之后即譬喻门。自有于此三门皆不得悟。皆不为说。如五千之徒也。
问。此与三根有何异耶。
答。此不明为三根故有三说。但所乐各异故教门不同。又三周说者欲示中道相。故若一说二说则太少。若过三说则太多。今欲示中道相不多不少故但三说。又释论云诸佛语法事不过三。今依佛规矩故但三说也。又三执难改一乘难信故须三说。又示上尊大法下愍众生殷勤至三。
问。若尔一切诸经并应三说。
答。下文云。诸佛已说今说当说。此法华经最为难信难解故须三说。又初说令下种次说令生长后说得成熟。又初说生闻慧次说生思慧后说生修慧。
问。文无此意何故强生穿凿耶。
答。佛意深远非为一事。如释论解一句文凡数十复次也。
次明次第。
问。三说有何次第耶。
答。法说为譬说之本。故在第一。譬还借事以喻前法故在第二。宿世因缘明法譬始终故在第三。
次明通别。一一周皆有三说。如法说中云如优昙华即是譬说。我昔二万亿佛所教化即是宿世因缘说也。譬喻中三说者譬说之前云我先不言皆是化菩萨耶。即是法说也。又明三十子及长者为父。岂非宿世已结缘耶。宿世因缘说亦具三。化城之前是法说。化城后是譬说。故知一一说中皆是具三。但今大判云尔。又从多为论故开三说也。
次明开合。束三周为二意。初周名引证例同说。后二周名直说。初引证例同说者。广引四佛为证明释迦例同。后二周不复引证例同。直说譬喻及宿世因缘也。以破三明一此事反情。一往难信。故先须广引诸佛为证。然后明释迦例同。引证例同既竟。后二周但须直说。又初周谓人广法略。人广者明五佛也。法略者但一周说也。次后二周法广人略。法广者二周说也。人略者但明释迦一佛也。下释迦教门为作譬本。故知譬说但明释迦教门也。宿世因缘亦但明释迦结缘不明余佛。师与弟子故是释迦教门也。又初周名别说谓别明五佛教门。后二周名通说。谓譬喻得通贯五佛。化城亦然。又初二周名说现在。次一周名说过去法也。又初二周明说果后一周辨说因。
次明多少。
问。唯有三说更有余说耶。
答。大判三说耳曲论说义即多。初三周佛自说。次三根人领解复有三说。合六说也。佛三周说三长行三偈颂为六说。领解亦尔。略而言之有十二说也。就佛初周说中长行明五佛教。后偈又颂五佛合成十说也。第二周长行譬说及合譬二说偈亦然。复成四说。第三周有长行与偈为二说。各有法譬为四说。合前为十八说也。若足前略开三显一各有长行与偈成二十说也。上根人领解长行与偈为二说。中根人长行与偈。复二说各有法譬为四说。足前为六说。下根领解长行与偈。复二说各有法譬为四说。合十说。师与弟子合明开三显一之义。略明三十说也。其中说义不止于此也。
次明惑障。
问。以何惑障三根人不解一乘耶。
答。通而为言二乘断常障一乘中道。就别明之有二种惑。一者断见二者无明。断见者二乘证空谓为妙极。无明者不识如来三一权实。然断见与无明犹是一体。但约义分之耳。保执空义名为断见。不识权实名为无明亦由无明。是故保执也。此惑非九十八使。所以然者罗汉已断九十八使。而犹不识权实。故知属无明烦恼也。晚见法华论云。无烦恼人有于染慢故。不知一乘及法身常住。此染慢即是无明也。但约此惑三品不同。下根则重中根为次上根则轻。故开三品也。
问。发轸即学二乘如婆沙论释论等。云缘觉极迟则为百劫。极速则为四世。声闻极迟六十劫。极速三世。小乘既障大者。习小时久应是钝根。习小时近应为利根。二者之间应是中根。
答。是义须进退论之。若二乘心是惑而能障大乘者。应如所问。则久劫行二乘行则起惑长。此执难破。应是下根习二乘行近者起惑时小。此执易倾。应是上根。二者之间应中根。但身子行小行既久。其根则利故名上根。习小时近名为下根。二者之间秤为中根也。又身子穷小之原于大易悟。余人不尔。故身子名为利根也。又二乘有被会为菩萨道。则二乘行久者于菩萨则行深也。有人言有四句一惑轻而利根也。二惑重而利根。三惑轻根钝。四惑重根钝。若惑轻利根初闻即悟。若中下两人再闻即悟。第四人者三闻方悟。此义至下五浊中当广释也。
次明转根。
问。上中下三根有增进义不。
答。有人言。初周法说上根闻即悟。中根转为上根下根进为中根。第二周说中根同上根得悟。下根转为上根。第三周说下根同上根得悟也。有人言约三乘判上中下根。菩萨为上根缘觉为中根声闻为下根。就声闻中自有上中下根。约此三根。故有三周之说。虽复得悟犹有利钝之殊。如刀斫物一斫断者为上。二斫断者为中。三斫断者为下。虽复俱断而有利钝之别。虽前后得悟亦有利钝之殊也。
评曰。后说者得经旨。何以知然。上根人得悟时中下未悟。云何已转根耶。
问。今有转根义不。
答。毗昙是小乘尚有转根。大乘义无有定性。云何不转耶。值恶缘故转利为钝。值善缘故转钝为利也。
次明大小。
问。三周说法菩萨于何时得悟。
答。一往判菩萨为上根。缘觉为中根。声闻为下根。若尔菩萨及缘觉皆胜声闻。故闻初周并悟也。次更论者利根缘觉胜声闻可得名上根。释论云钝根缘觉不及身子。若尔可得同下根三周说乃悟耳。菩萨不定初心久行并是菩萨。今通论菩萨根有等声闻三品者。应三周并悟。利根菩萨与身子同品者。闻初周即悟。中下二品亦尔也。但菩萨执异迷轻又无自保究竟之惑。故利钝菩萨闻初周皆悟。何以知之。下身子得记中人天八部知皆受记。故凡夫人虽复根钝而惑轻。身子虽复根利而惑重。故同是初周得悟也。
问。菩萨何故无领解耶。
答。有人言菩萨亦有领解但法华经多不尽度耳。故方便品云。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即其证也。有人言声闻有执异之病又有自保之惑故正破之。所以有领解耳。菩萨无自保之病。设有谓大异小谓小异大。明菩萨自作佛二乘不作佛。一闻法华即得领悟。但破三归一正为二乘。傍为菩萨故不述菩萨领解也。
问。声闻闻经既得记。菩萨闻经何故不得受记。
答。以解领之言例记可知也。但提婆达多品授龙女记。随喜品云闻法华经一句一偈皆与受记。下寿量品中自有菩萨得记也。
次会二经。
问。胜鬘经云三乘初业不愚于法。自知当得觉。云何此经明三根罗汉初则生疑后便得悟。
答。旧经师云有事有理。言其理者三乘初业已知作佛。实无始疑之与终悟。但符同凡夫引初业之前外凡夫人。令其信于一乘。必当作佛。故示始疑终悟耳。教中为论明二乘得果已后在游观心中。推理既一教不应三教。若定三理宁得一。故终日迥遑安心莫寄。故瑶法师云。踟蹰理教之间疑为失为不失。若以理惑教此有得义。若以教惑理此有失义。是故踟蹰生得失之疑。然根有三种。若上根利根智以理惑教情多以教惑理情少。故初闻法说符顺其心则便领悟。如身子之流。以理惑教情少以教惑理情多。虽闻法譬二说乖其本心。故三闻方悟如满愿之流矣。若中根人处利钝之间。理教相惑其心正等。闻法说未悟闻譬说便解如善吉之流。
评曰。若理中已知同归。教中犹有迷悟者。则胜鬘是实说法华为权教也。若尔法华明一亦未了。不应取胜鬘意解五百由旬也。又大经云罗汉二万劫至发心处。亦是不了之说。所以然者。初业已知同归何因缘故经二万劫始发心耶。若尔涅槃应是未了。若大经是了胜鬘便应未了。又初业已知同归岂应复证罗汉。夫论证者谓为究竟故证耳。既知非极岂应证耶。又依法华论明证性法身与胜鬘不异。不应作了不了及理教释之。有人言三乘初业者。此是三乘人初信大乘故名为初业。此解于胜鬘法华两经无妨。胜鬘据初信大乘故自知作佛。法华约三乘未信一乘故所以生疑。有人言胜鬘云三乘初业不愚于法。自知者此据利根悬悟之人闻三即领一。禀小即悟大也。法华云罗汉犹疑者。此据钝根人闻三守三禀小住小。故二经不违也。
问。利根莫过身子。复有何利根人而悬悟耶。
答。法华中明身子等三根。此多是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引小行耳。
问。何以知闻小悬悟大耶。
答。义有四句。一者闻三悟三。二者闻一悟一。此二易明。三者闻一悟三。如闻大涅槃教。而成罗汉。四者闻三悟一即初业是也。
问。法华经文有闻一悟三不。
答。妙庄严王本事品云。八万四千人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此义乃应通大小。而诸经中多以为小乘也。有人言胜鬘为方便之人。故自知作佛。法华据实行之人故不自知也。二经亦不相违。有人言此事不可思量解释。如大智论释毕定品云。五不思议中佛最不可思议。声闻作佛不作佛唯佛能解。论者正可论其余事。得佛时乃了。龙树既秤得佛明乃了。凡夫岂可欲专决耶。后当更论此义也。
次明缘觉无领解义。
问。法华座何故无缘觉领解耶。又法华正会三乘何故无缘觉众耶。
答。经师种种异说皆不分明。今略解释之使易了也。佛为三根人开三乘。中根人鄙声闻从师复惮佛道长远。是以其人出无佛世成辟支佛。故法华座中无缘觉也。
问。若尔何故余经复明有缘觉耶。
答。总论缘觉凡有四种。一者本乘缘觉。谓本发缘觉心后得缘觉果。但此人有多经劫。而释论及余论略举有二。一极迟百劫。百劫者此是大辟支。俱舍论秤犀角喻百劫也。二极速四世。中间则多小不定。此二种人成缘觉果决定不值佛。故华严云菩萨从兜率天下放光照之。若觉知者则舍寿入无余。不觉者徙量他方无佛世界。大经譬之彗星义亦如是。中论云若佛不出世佛法已灭尽。诸辟支佛智从于远离生。若尔者法华之座何由有缘觉耶。
问。大小缘觉未得果时见佛以不。如四世得果自三世已来得值佛不。乃至百劫未满所作是问。
答。或值佛或不值佛此无定也。二者非本乘缘觉。其人本是声闻于佛法中证得初果。初果人但十四生满值佛则成罗汉。不值佛成辟支。如此之人或有值佛义。以其成辟支竟。而佛便出世故有值佛义也。
问。华严云放光照之令灭及移他方。云何得值佛耶。
答。此人本愿见佛与前人异。故不例也。
问。但初果不值佛成缘觉。二果三果不值佛亦成缘觉耶。
答。俱舍论云。二果不值佛法亦成缘觉。而不出三果文。但得那含竟值佛成罗汉脱。不值佛亦有成缘觉义。但此义既少故经论不出之耳。
问。大辟支根既利。何故说法不能令人得燸法乃至圣果耶。
答。辟支出无佛世时。此是正法已尽乃至亦无末法。此时众生根钝故无得燸法义耳。非辟支不能令其得道。辟支能化必利而所化必钝。声闻能化所化即通也。三者俱舍论复有部行缘觉。其人自有徒众部傥。如佛有弟子眷属故名部行。此人行行不必具满百劫。亦可六十劫。如身子时节故也。
问。此人值佛不。
答。亦不值佛也。四者变化缘觉以众生应见此人在佛世而悟故佛世有之也。
问。迦叶是何等根性耶。
答。此是本乘缘觉人。非七生须陀洹人也。
问。本乘缘觉有无量人。始自四世终讫百劫是何人耶。
答。迦叶智劣身子。即应是六十劫已下人也。
问。小乘义忍法已前犹有退。三乘根性未定有三乘相作义。忍法已去即三根已定无相作义。迦叶今住何位而值佛耶。
答。今须进退论之。若大辟支与佛齐。佛入道有二说。一云从燸法已入观。至尽无生方出。辟支亦尔。二释云佛从不净观已去至尽无生方出。大辟支亦然。迦叶是大辟支应胜身子。而不及身子。故知非大辟支。既非大辟支不得用前二说也。迦叶劣身子复胜七生满人。即是中根辟文。可得住燸顶二善根。不值佛而成缘觉也。
问。缘觉住二善成声闻。为退根性为不退根性耶。
答。燸顶既退堕恶道何不得退根性耶。俱舍论云缘觉住二善根时但闻佛教。依教得道转名声闻耳。实非退中根作下根也。今谓可具二人。一者退中根作下根。故缘觉成声闻。二者迦叶之流不值佛即成缘觉。值佛即事佛为师也。为弟子故名声闻耳。根性如故。此是不转中根为下根也。复有不转根义如七生人。不值佛成缘觉。实非退根义。迦叶缘觉成声闻。岂有退根义耶。
问。法华明会三乘者会何缘觉人耶。
答。正会无佛世缘觉以初开此三乘故后会之。
问。无佛世缘觉何处有会耶。
答。其人入涅槃生余净土中。为说法华方得会耳。
问。若尔法华但会二乘人耳。应不会三。
答。众中有求缘觉人。为此人故亦须会三。又为二人皆得会三。不必为三人会三也。
问。何故唯有声闻领解无缘觉领解耶。
答。本乘缘觉不在座故不得领解。因人行浅故未得同三根声闻领解受记。是故不说也。变化缘觉不须明其领解也。又法华会所无也。
问。大辟支百劫行行闻法华一说即悟如身子耶。
答曰。此义不定应当分别。若取三乘利钝而判。身子不及大缘觉一闻既悟。缘觉胜身子即闻略说便解也。而不例者。此中三根声闻久劫习大乘。故今始得缘觉。虽利不习大乘者则未得悟也。又三根人皆是方便人故闻经得悟。实行百劫缘觉义即不尔。
问。法华三根人悟为皆是权行亦是实行。
答。皆是权行。
问。不发余人迹云何皆是权行。
答。摄大乘论云。身子等得受记者。是化人为欲引未定声闻。直趣佛道。已定之者令其练根。
问。云何名定未定声闻。
答。小乘义忍法之前三乘未定。忍法则定也。又余经云须菩提本是青龙陀佛。又经云是阿维颜。阿维颜者十地顶人也。又大经明迦栴延及薄拘罗皆云显发如来。方便密教来至佛所故知皆权行也。晚见法华论明十种人与旧判不同。今通会之论。譬喻品从火宅文已去竟寿量品良医辟。总明十人。
论曰。自此已下为七种具足烦恼性众生。说七种譬喻对治七种增上慢。应知也。又为三种无烦恼人三昧解脱等染慢。应知何等七种具足烦恼性人。一者求势力人。二求声闻解脱人。三求大乘人。四有定人。五无定人。六集功德人。七无功德人。七种增上慢者。一者颠倒求功德增上慢。以世间诸烦恼炽燃而以天人为妙境界果报为对治此。故说火宅譬喻。第二声闻人一向增上慢。谓我乘与如来乘无差别。如是颠倒妄取为对治此。故说穷子譬喻。三者大乘人一向增上慢。谓无别声闻辟支佛乘。颠倒妄执为对治此。故说云雨譬。四者实无而有增上慢人。以有世间三昧三摩跋提实无涅槃。而生涅槃想。为对治此故说化城譬。五者散乱实无有定。过去有大乘善根而不觉知。彼不求大乘于狡劣心中虚妄解以为第一乘。对治此故说系宝珠譬。六者集功德人说大乘法。而取非大乘。对治此故说王髻中明珠譬。七者无功德人于第一乘不集诸善根。说第一义不取为第一。为对治此故说医师譬。论又释云。第一人以世间种种善根三昧功德方便令入涅槃故。第二人以三为一令入大乘故。第三人者令知种种乘诸佛如来平等说法。随众生善根种子生牙故。第四人者方便令入涅槃城故。涅槃城者诸禅三昧城。过此城已入大涅槃城故。第五人者示现过去善根令忆念教令入三昧故。第六人者说大乘法。此法门同十地行满。诸佛如来密与授记故。第七人者根未熟为令熟。故示现涅槃果。为此等义如来说七种譬喻。次为三种无烦恼人染慢颠倒信故。一者信种种乘。二者信世间涅槃异。三者信彼此身异。为对治此三种染说三种平等法。一者乘平等与声闻授记。唯有大乘无二乘故。二者世间涅槃平等。以多宝如来已入涅槃示现世间涅槃平等故。三者身平等。多宝如来已入涅槃复示现身。自身他身法身平等无差别故。是无烦恼人染慢见彼此身所作差别。以不知彼此佛性法身平等故。论文显易见。若未解者今更叙释之。论意从譬喻文已去竟寿量中医譬凡有七譬但撮此七譬为七种有烦恼人说。
问。说火宅旧云为中根声闻人说。云何言为凡夫著五欲妙境界者说耶。
答。论意与从来亦不相违。火宅譬可含二义。一者广明火宅众苦炽燃。以此引出诸子者。此为凡夫说也。若出宅以后索车赐车赐车不虚等。此为声闻未解者说之。合而言之说火宅令出凡夫地。唐捐三车后等赐大车。令出二乘地。亦得一人始终具此二义。亦得为二人说此二譬。论但举其一故为凡。从来旧亦但为明其一。故为圣早日著文疏已两兼之。可得双用也。
问。第二穷子譬乃是中根人领解。云何言此譬为对治谓二乘与佛乘平等说之耶。
答。亦二兼也。若望中根领解则如旧判。若取中根是权行人。助佛开秘密藏者。则如论判譬喻品初已具明此二义也。论但举为凡由来。但明为圣。今可两而用之。
问。说穷子譬云何明大小乘异耶。
答。大乘豪贵譬如长者。小乘鄙劣如贫穷除粪之人。著文疏已明此义也。
问。第三人云何言无小乘。
答。此是弹执无声闻义。执无声闻者言。一向都无声闻。论破此故说云雨譬。明随根不同三草二木。何故无声闻人耶。
问。第四化城譬为下根声闻说之。云何乃言为增上慢人得世俗禅定。谓得涅槃破此人。故说化城譬耶。
答。两兼如前释。
问。说化城云何破此执耶。
答。此人得世俗禅定。如释论云此人得四禅时谓得四果。今破此病故言二乘真证涅槃尚是化作。非是实有汝所得者岂是实耶。又前说小乘真涅槃。以破其无而谓有。次作化城譬令进至实所。余三人论文显不须简之。次明三种无烦恼人。即是罗汉有三种执。一执乘异不知同一乘。为破此病故说一乘。次执世间涅槃异执。世间涅槃异者。谓生身是。世间非是涅槃灭身是涅槃。为破此病明多宝入涅槃即此身是涅槃非灭身也。三执彼此身异。彼此身异者不知十方佛同一法身。为破此病故说多宝佛入涅槃复现自身他身。同一佛性法身无有差别。即是显十方佛同一法身义也。
问。前作三周判经今论为十人者将不相违。
答。论但通明为十人。七人是有烦恼人三人是无烦恼人。而不失三周意。三周亦不失为十人意。即可得两而用之。
问。依论七譬破七病者方便品复破何病耶。
答。依论三种无烦恼人中。第一谓乘异病。方便品正破此义。故论下文云。方便品有五分正为破二明一也。次论大事因缘义有六重。初解开示悟入。有人言开者略开三显一。示者广开三显一。悟者略开近显远。入者广开近显远。以经四章故有四义。
评曰。不然。佛于初段即开示悟入。不应二章方乃具四。有人言初句据理余三约解。凡论众生所以不知作佛者。良由五浊八苦障。其心用五浊用若强能障当果之理。理不得显即是闭义。如来出世说此经教而众生开除五浊障累。佛果知见即显。故名为开言清净者五浊在心当果之理不显。即有秽累之义。今五浊既不能为障即当果之理既显然。故名清净也。后三约解者。以其虽有当果知见不能自知。今欲令其得知生闻惠之解。故名示佛知见。复令得思惠解名悟佛知见。后令进得修惠解名入佛知见。
评曰。开示悟入次第相生何故。初明其理后三明解若。以三惠故分三者地前及登地有四十位。何不为四耶。又设明理及三惠义亦不然。理既未明佛性及法身。三惠亦不得佛性法身之解。终未是佛知见也。有人言初说三乘别教为开。次说三乘通教为示。第三说抑扬教为悟。第四说法华教为。入有人言三乘通教始说大乘为开。抑扬教为示。说无量义为悟。说法华为入。
评曰。教义前具评之。不应作此二释也。又法华经中自有开示悟入。云何乃引前诸教耶。例如华严中自有五十二位。及此经自有三根领解。不应引经外之文也。有人言开示悟入者。现瑞中四华正表今四事。从信方等破诸旧恶得到十住。十住始开佛知见如雨白华。次到十行分别诸法相貌即是示佛知见。如大白华。次入十回向事理不二即是悟佛知见。如小赤华。次知十地自然能通到般若海。谓入佛知见如大赤华也。故下明乘是宝车游于四方。即是游心四位中也。有人言三十心是开。初地至六地为示。七地至九地为悟。十地为入也。
评曰。寻华严缨络仁王摄大乘论十七地论五凡夫论等。皆有五十二位。则地前有四十心。初即是十信。十信僧祇行行始乃得之。此二释何故不明十信但取三十心十地耶。又大集分明辨四十心。三十如前。次有四等六度。复为十心不应不取也。又此经正明三根人皆得信解。信解即十信。何故不取耶。有人言道惠初得见理。则是开佛知见。二者道种惠能分别诸法。谓示佛知见。三者一切智谓悟佛知见。四者一切种智谓入佛知见。以智唯有四故亦明四位也。
评曰。释论一切智一切种智虽有总别为异一时得之。道惠种惠异说不同。然例佛智者。犹是实惠方便惠亦有一时得义。开示悟入似有深浅不同故不应同四智也。又四智位高开示悟入通于深浅。义非例。有人言约因缘义判之。谓因缘所生法知法是因缘而成名开佛知见。我说即是空。谓知因缘法是空名示佛知见也。亦为是假名谓识空不空皆是假名秤为悟也。亦是中道义即是入义也。
评曰。四义横论耳。又四义之中初二后一正明诸法假名说。是教门亦非今意也。有人言约理四句论之非空非有为中道即是开。非空非有而能生空有即是示。知空有不二即是悟。了空有不二而二即入也。有人言初观三谛之理为开。三谛者有谛无谛中道第一义谛。渐渐分明为示。不见三谛一异为悟。见中道任运顺为入。
评曰。此三义同前也。有人言正观中道一切种智没前三智之名。正观此理初观为开如十住。次观为示如十行。次观为悟如十回向。后观为入如十地也。故约一中道观有四品。故有四位不同也。
评曰。此义不明。十信如前评也。今依法华论释四句有四义。一者无上义除一切智更无余事。如经欲开佛知见令众生始得清净故出现于世。二者同义。声闻辟支佛法身平等故。如经欲示众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法身平等者。佛性身更无差别故。三者不知义。谓二乘人不知究竟唯一佛乘故。如经欲悟佛知见出现于世。四者为令证不退转地示现。与无量智业故。如经欲令入佛知见故出现于世。详论意四门即次第。初开佛智为无上。次示三乘同有佛性法身。上虽明佛智无上但恐独佛有故。第二明三乘同有。虽三乘同有而二乘不知。示其令知。虽知而未得不退故。第四明令得不退为入也。又二番释云。开如上说。示者诸菩萨有疑者令知如实修行故。悟者未发菩提心令发心故。入者已发菩提心令入法故。第三番释云。悟者令外道众生生觉悟故。入者令二乘人天入大菩提故也。
第二释知见。
问。云何名佛知见。
答。此是波若佛性之异名。正法涅槃之别目。未曾因果亦非实权。百是不能是百非不能非。不知何以目之。强名佛知见也。所以叹美为佛知见者。为对二乘不知见故也。所以明无二乘知见唯佛见者。唯佛知见是实道。自非佛知见者皆非实也。欲显实道故明实知见也。以无照而无不照故名为知。知之分明犹如眼见故秤为见。又知谓一切智即如来总相智也。见谓一切种智谓别相智。此之二智摄佛智尽故略明知见。又知即是尽智。二种生死五住烦恼皆悉清净故名为尽智。见者即是无生智。因果患累毕竟不生故名见也。二乘之人亦无此二智今始得开也。
次第三辨因果。
问。为辨众生有佛知见。为办佛果地知见耶。
答。具二义。一者明佛果知见。如前叹佛一智令二乘之人改其小心求佛大道。二者明众生有佛知见。但昔未说故名为开。今始得说所以名为开也。晚见论释开示悟入具有二义。初义云佛知见者。如来能证如实知彼义故。第二义云示三乘人同一佛性故。前明佛证即果地佛法身。后明三乘同佛性即众生有佛性义。
第四辨二因。
问。开众生佛知见为辨缘因成佛。为正因成佛耶。
答。由来云但明万善缘因成佛耳。前已评竟。今更责之。既但明缘因未辨佛性。云何成佛。如乳无酪性不成酪。若乳无酪性而成酪者。水无酪性何不成耶。今明佛知见即是佛性。以有佛性复修行万善。因缘具足乃得成佛也。论明四义中第二义明佛性即是正因。第三令二乘知第四令不退行皆是因缘也。又初一是果佛性。后三是因。因中有缘正五性具足也。又初番四义就果性及性门释开示悟入。后二番皆就了因门释示悟与入也。
第五明开覆。凡有四句一者但覆不开。众生烦恼覆一乘佛性也。二但开不覆。谓法华教正开一乘佛性也。三亦开亦覆。即昔五乘是也。为欲开一故说五乘名开。昔说五乘未得彰言辨一故五乘覆一也。四非开非覆即是正道寂灭相也。
第六辨因缘。
问。何故名为大事因缘。因缘有何义。
答。具有二义。一者众生本有佛知见名之为因。外假佛说一乘教显众生本有知见之义故名缘。因缘具足故名为开。若众生无佛知见虽有教门何所开耶。虽有知见无佛教者何由得开。故佛教为能开。佛知见为所开也。二者因缘即是所以。三世诸佛何所以故出现于世。正为大事因缘开示悟入诸佛知见。故出现于世也。
次明五浊义初序大意。所言明五浊者为释前三后一之义也。若言三世诸佛皆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者。何故不发轸即说一乘。而前说三乘后明一乘耶。为释此疑故云众生五浊障不堪闻一。是以先三后一过在众生。非佛咎也。为此义故又明五浊也。晚见论云为释疑故来。有人疑佛何时说此种种方便法耶。是故释云。为五浊恶世故说三乘。此意正以劫浊为端故偏言时耳。以恶世中即有恶众生。乃至烦恼见等也。
次论名五浊者。若通而为言凡是众生有此五皆名为浊。所以然者。有众生即众生浊。有时即劫浊。有生死涅槃凡圣等见皆名见浊。有所得生心动念劳役观心皆烦恼浊。未得法身慧命即是今浊。以有此五皆不得一乘净观障翳正道。岂非浊耶。要须洗之观心乃净。故波若云众生不生故波若生耳。若众生生者则波若不生。余四亦尔。欲得一乘实观生者须了五无生也。
问。若如此而论者则皆是五浊应无净秽土异耶。
答。如向所明皆是秽土无净土也。故仁王云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
问。若尔五浊既障一乘。凡有此五皆障一乘不。
答。唯佛居净土。唯佛所乘者为一乘耳。故凡有此五皆无一乘也。
问。经何故复云五浊名秽土无五浊为净土耶。
答。此就秽中开净秽浊中开净浊耳。所言五者烦恼与见此正是浊。此二所成众生名众生浊。即此众生连持之命名为命浊。此四种时谓劫浊也。若无前二后三不名为浊也。因果分者烦恼与见谓因浊。余三果浊。人法分者众生为人浊。余四为法浊。时法分者劫为时浊。余四法浊。三障分者众生命时为报障烦恼与见即烦恼障。而业含其中也。但五浊通轻重三障但是重。谓障圣道及圣道方便故立三障名也。
问。三障五浊见思辨何异耶。
答。见思正取惑性。品数相番五浊。及三障则通惑非惑。皆是障又不论品数相障也。
问。摄大乘论明三浊与今何异耶。
答。三浊即是烦恼业苦此义通三界内外及净秽二土。今明五浊但是界内唯据秽土也。三假摄五浊者众生为因成。命谓色心连待不断是相续假。相待可知也。又大乘三假者众生为受假。余四为法假。此二皆有名谓名假也。次二别论之。烦恼与见开为二者。烦恼名通诸见语别。又见谓五利烦恼谓五钝。又属爱名烦恼属见名为见。又烦恼据在家众生。见谓九十六种外道。又六十二见名为见。余皆属烦恼。众生者会众法而成为宰一之主故名众生也。即一世论也。处处受生故名众生三世论也。前通凡圣后但凡也。命与劫异者劫时长命时短。劫但时命以法带时。劫通内外命但据内。又三小劫但害众生不损外物。三大劫但损外物不害众生。三小劫但在人中。三大劫通二界。此皆短狭。若是命通三界通于五道。又劫名共浊命各各有谓不共浊故异也。然取小劫为劫浊。大劫时通也。
问。几时名小劫。
答。八万岁至十岁为一劫。如是八十返为大劫也。
问。但烦恼与见成余三种故二种名浊。当余三种亦名浊耶。
答。余三亦自是浊。如短命恶时恶人。此皆是苦果能令起烦恼及见故是浊也。然于是相带不无强弱也。
次论障义。
问。五浊障大乘以不。
答。障大乘也。
问。若尔何故凡夫具五浊而闻大乘。罗汉无五浊而不闻耶。
答。可具四句。一者障重机弱谓凡夫不闻大乘也。二障重机强谓凡夫闻大乘也。具五浊故障重。有大机故机强。机强故虽有五浊不能为障也。三障轻机弱谓罗汉不闻大乘。无五浊故障轻。无大机故不闻一乘也。四障轻机强谓罗汉得闻一乘也。
问。五浊但障大亦障小。
答。俱障大小也。
问。何以知五浊障三乘耶。
答。有时佛不出世说三乘。故知五浊障三乘也。
问。障小昔既得说小障大昔何不说大也。
答。昔小机熟故虽有五不能为障。大机未熟故障大也。
问。但由机熟则闻。不熟则不闻。则五浊不名为障也。
答。五浊必是障法。但机熟故不能为障耳。如地必是障法。但物欲生时地不能障耳。
问。障重则不应有机强。机强则不应障重。
答。实尔也。凡夫具五浊而遂闻一乘者。此是机强而五浊有时废不常现前故障弱也。前作此判者取其有五为重无五为轻也。
问。得言重品障小乘轻品障大乘不耶。
答。就罗汉一人始终亦有此义。而罗汉断钝利皆尽无有重品。而不识权实即是无明证于断空即是诸见。此二即是二浊。以此成众生谓众生浊。不离于时即是劫浊。色心连持名为命浊。若尔罗汉具五轻浊也。
问。何以知五浊为重不识权实为轻耶。
答。罗汉断五浊尽而犹不识权实。则知重品虽去轻品犹存也。
问。就凡夫可得作此判不。
答。不必尔。如凡夫具有五浊而复不识权实。则具轻重俱障一乘。但大机既强此二不能为障也。又约大小乘各有四句。小乘四句者。一根利障轻如身子等。二根利障重如鸯掘摩罗等。三根钝障。轻如蛇奴等。四根钝障重如凡夫不得圣道者也。大乘四句。一根利障轻多生他方佛土闻大乘。二根利障重三根钝障轻。此二多值佛初成道说华严得了悟也。四根钝障重者为此人初说三藏。乃至终闻法华也。此大略判耳。
问。五浊得论别障以不。
答。后偈云贫穷无福慧。而有五浊。见浊正是无明。障慧余皆障福德也。
法华玄论卷第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