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师学生动态

胡松年:《南师谈"定"境》之启示

时间:2016-06-09 07:40:12  来源:  作者:胡松年

作者:胡松年老师

南公恩师历年来,对于「定」的开示,不知有多少!论儒家时,讲「定」,谈道家时,也讲「定」,至于佛家,更不用说,「定」是离不开的主题。许多开示,都是围绕着修定的方法或修定的过程,于阐述古圣先贤经论之同时,加上一己证量之心得,向来是苦口婆心,深怕众生听不懂。

这一段开示,是2008年初春节期间,南师集众禅修的最后一个晚上,所作的开示。由于跟随其多年之学生,对于什么是「定」?都没有完全弄清楚,大家平日随时都会谈到「定」,但对「定」的真实认识,却有些茫然,有鉴于此,南师为了让大家清楚了解「定」的意涵,用了最浅近而贴切的比喻,反复说明「定」的境界,简单的说,重点是,要在什么样的身心状况下,才算是「定」!

依末学的观点,这段开示,是南公对定境的解说,最为深入浅出的一次,引用的都是极为浅近而贴切的比喻。末学再三聆听多次,获益良多,感恩顶礼!因此,决心要将此段开示内容,译成文字,公诸同修,同时并将一己之领会与看法,归纳提纲,撰入此文,分享有缘。以下即为末学之重点阐述。

 

什么都不知,绝非「定」也

明朝憨山大师,于终南山溪水旁打坐,一坐二十多天,又近代虚云老和尚、广钦老和尚,都有一坐一、二十天之记录,,这些都是佛教界古今知名之大师,这些事迹,也常传为佳话。

在现下各处流行的「打七」场所里,也偶有行者进入类似之境界中,一坐数小时甚或数日,自己醒不过来,还须靠敲引罄才能醒来,也都被一般行者认为了不起。

南公恩师过去也曾一再表示,这种定,不可取,但由于其牵连到古今的大德,况且,虚老还是皈依师父,故其不便过于明作批评。由于大众之看法,误解甚偏,南师此时已九十出头,他必须要把话说清楚,为了后世之众生,也不得不作一明确之交代。

这种什么都不知道的定,严格来说,连定都算不上,充其量也只能算是「无想定」之边缘,因为「无想定」还是以自己的意志进入的,是自己作主的,而此种一无所知的境界,进入是碰上的,出来也不能作主。佛者,觉也,是清清楚楚的,而什么都不知道了,既不能作主入,又不能作主出,何以能为觉者?

南师这次毫不客气的直接指明,此种一无所知的境界,就是「昏沉」,绝非定也!身为禅师,若自己入了此等定境,应加以说明,否则将误了后人,这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了。

其实,对于此等境界,南公过去也曾有过正式之批判。这次开示中,他也提到,净慧长老曾请南公撰写《序说虚老年谱》,于该文中, 南公列有七问,于其第三问中,就已明示,南公书及:『即以虚老或明末憨山大师年谱所载,皆曾先后于五台或终南山入定,但其本身亦未明言是何种定境。又如数十年前,由福建到台湾之广钦法师,亦曾于闽山等处,绝粒入定。我曾当面问其定境如何?彼亦自不知所云。但一般学人,则认为无妄想即可得定,殊不尽合佛法玄旨。况且,无妄想与无想定之界限,又作何说?无想定犹为色界外道之顶高境界,而一般所说之无妄想,究竟意何所指?妄想本身即是虚妄,故称妄想。如无妄想而曰入定,则凡人熟睡而大睡时,亦当应是定境乎?可惜世人都不注意实修禅门入手之正定之学,如南北朝初期之僧稠禅师,专修禅定之法,及竺法护所译禅经,与佛陀跋陀罗尊者所传之达摩禅经,并且忽略达摩祖师所授之「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初基。宋徽宗曾颂入定七百年之慧持禅师诗曰:「七百年前老古锥,定中消息许谁知。争如只履西归去,生死徒劳木作皮。」「有情身不是无情,彼此人人定里身。会得菩提本无树,何须辛苦问卢能。」真可借此一参也。』

故我们只能将此一境界,归之于修定之过程,在修定之过程中,有行者也许会进入此种境界,应避免之,切勿将此视为圣境,否则那就自误了,如果还去误人,则罪过大焉!不仅如此,尤严重者,其来世果报可能是畜生道,行者不得不慎!

 

心一境性,禅定之基

我们讲到禅定,就离不开「四禅八定」,四禅是哪四个禅呢?初禅,离生喜乐;二禅,定生喜乐;三禅,离喜妙乐;四禅,舍念清净。四个禅有四个不同的境界,但这四个禅,都有同一样的先决条件,就是「心一境性」。

「心一境性」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心念专一了,专一在一个境界上,没有其他的妄念与杂想。不论修任何法门,都能做到心一境性,修安那般那者,专注在息上;念佛者,专注在一句佛号上;持咒者,则专注在其咒语上,…等等。

没有做到心一境性之前,就勿妄谈禅定。

 

初禅定,是个关卡

初禅,离生喜乐,南师开示:「自己觉得这里很宁静,对一切的声音,见闻觉知,听见的、知道的,有分离之感,同我没有关系,注意这个离字,有分离之感,出离之感,这样听懂了吧!这个离字,分离、出离,不相干,这叫离,生出来喜乐,习惯性久了,内心上高兴,不是哈哈大笑喔!喜,喜悦,对了,最初有这个境界,心里有所喜悦,是的,高兴了,自己也觉得对了,这样定久了,慢慢身上,呼息气脉,一切变化了,一切痛苦,生理上四大变化,生出舒服。」

初禅是修禅定的一个关卡,这一关不能跨过,就没有资格谈其他的四禅八定,初步达到了心一境性、离生喜乐时,还是会有头痛、腿痛,这里、那里不舒服之情况,如何对治呢?「你不理它嘛!」平时做功夫扎实的人,这时障碍就少些,功夫差些的人,障碍就会多些,这时要坚持一下,忍一忍,一旦跨了过去,后面的路就好走多了。但前提是你先要做到心一境性。若以散乱之心来熬腿,可能反而有害。

 

初步得定,必然发乐

初禅的离生喜乐,二禅的定生喜乐,;三禅的离喜妙乐,都跟喜、乐有密切之关系,喜是心理之状态,而乐是身体的感受。故初步得定者,身体必然有发乐之快感,如果身体从来没有乐感发起,那就表示,多半还没有得定过。

然身体上什么样的乐感,才属于定境呢?这是多数修定行者急欲知晓的大事,但非常不易说清楚,感恩南师,在这段开示中,以极为贴切的比喻来解说,让我们能真正体会到定境是怎么回事。

他比喻,少年人睡了一个好觉醒来,「春眠不觉晓」,身体舒服得毫无障碍,「处处闻啼鸟」,外面的一切,也都清清楚楚,该起床了,但心里还是贪恋那个回笼觉的舒服,真不想动!这个时候,也还有思想,但也毫无妨碍,有如雪花飘了下来,还没着地,当场即化掉了,「应时销落」了。这就类似初定之乐境了。南公为了让大家能彻底了解定的境界,用了这个大家都曾有过的粗浅经验,作为比喻来解释。实际上,定境产生的乐感,还要远胜于此一比喻。

根据一己浅薄的经验,心念专一到达心一境性之地步,逐渐中,鼻子的外呼吸,慢慢减缓、缩短,已经若有若无,似乎也没什么感觉了,即使有,也很微量,但身体内部,反而会有如外呼吸之延续一般,一收一放地感应,有如外呼吸之延长,有人称之为内呼吸,这时,即使外呼吸几乎停止了,但身体内部似乎成了一个大气囊般,整个气囊都在一收一放中,体内之气机或能量,层层扩散,遍及每个细胞,全身之骨骼都软化了,原来有的些微不适或痛处,也都烟消云散,全身完全浸淫在暖融融的舒服状态,每个细胞都透发着无比的活力与生机,绝非死寂不动的。这应该类似南师所指的身体发乐境界。然后气机逐渐到达饱和状态,所谓的内呼吸,也相对地减微,甚而到止,身体乐感转成了觉受消失,有如没有了身体。

这仅仅是发生在末学个人所经历之过程境界,提出来做个例子,仅作参考而已,每个人的根器与修持的境遇,多有差异,所产生之境界自然不同,发展的模式亦必各自有异,行者不可完全以他人境界而学步,特此提醒同修。

乐发起来了,不要贪执它而被它牵着走,此时,应完全乘此机会放空它,放下身体之觉受,因为乐感还只是定的初步,喜乐也都要放下,身执的障碍就更能慢慢地消去,然后可再进一步,进入更深之空定境界中。

要到达此等初步定之乐境,依愚之见,身体气脉必须要有相当程度之通畅不可,不仅气须进入中脉,还有自腰以下至尾椎这一段气脉,也要打通,气机自腰降至臀部,再下沉到双膝,然后双足。不经此关,乐感难发。但须奉劝诸位,千万不要执着气脉,以意导气,这样就会适得其反,若用任何方式去控制呼吸,皆不足取。实际上,当你完全放空自己之身体,在觉受皆无之情况下,气脉反而是最为通畅的了。气脉变化是顺其自然而形成的。气脉之道理要懂,但千万不可执着它,一执着,即落下乘,这一点很重要,行者切勿忽略!

 

四禅八定,定境类归

定是修持中最重要的课题,定有百千三昧,故四禅八定只是古来圣贤,依其经验与证量,在学理上,作一大纲式的层次分类。

初禅是修定者,必须遇到的第一关,过了初禅后,并不一定是依四禅八定之次序,一层一层上去的,这些境界是交错发生的,在禅定中的境界,是千变万化的,而且因人而异,不可能规划出统一的模式,四禅八定也只是个大约的分类而已。

行者切勿被这些名相所吓倒了,推高圣境,反而变得遥不可及了。

 

定境持续中,偶会忘时空

在四禅八定之定境中人,在时间上,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时光快速流失,譬如说,感觉才几分钟时间,却不知已过了数个小时。同样地,坐在那里,觉受全无,有时也偶会忘记自己身在何方之感觉。但绝对不是不清楚喔!这一点,行者须要分清楚。

 

定中若仍有不相干境界,脑部气脉未通畅

在定的专修中,还会有一些不相干的境界或变化出现,这就代表还没真正完全进入该有的定境,究其原因,应该是脑部气脉没有通畅的结果,由于脑部气脉没有通畅。

南师:「如果定中坐下去,还看什麽境界、变化,那是还没有进入这个定境,那是另外一种定境了,那还在散乱,那是脑部的气脉没有通。刚才朱校长给你们做的,堆在桌上,感应这个脑电波。那是脑电波没有宁静,虽然没有思想,但脑电波还没有宁静,脑电波宁静了,这些境界没有了。」

这样的解说,完全合乎生命科学。心物一元,心固然能够转物,同样的物也能影响心,这是不变的道理。

 

当心不自觉的「细昏沉」

大昏沉是「无心位」,如睡眠、闷绝等都是。有些老修行,一天到晚时时打坐修持,疲累了还坚持打坐,往往进入一种半睡眠之状态,疲累得似乎也没什么妄念杂想,身旁发生的事,也都知道一点,但是又不这么清楚,而且还会失忆。南师指出,这是细昏沉现象,不是定境,若以此为圣境,甚至于功夫修到可以打坐睡眠,那来世可能就是畜生道,修了一辈子,若走入如此下场,岂不冤枉!

 

定还要超越色身,方能真正解脱

初步之定,非得靠这个色身不可,色身气脉通畅者,容易得定,这也是事实,然得定之后,须更进一步,完全放下觉受,当内呼吸也达到了饱和,止了,身体的觉受,几乎没有了,如此正好,定住在一片空性境中,愈久愈好。

定力是靠这个色身起家的,但修定还须更进一步,超越这个色身之束缚,否则,临终之时,四大分散,色身败坏了,依靠色身气脉或健康而有的定力,相对的亦将消失,往生自主的把握就要大打折扣了。

定力要修到完全不靠色身了,生死才算有了把握。换而言之,定力要修到身心能够分开了,也就是心不再受身的牵累,可以自主自在了,要走就走,要来即来,了无罣碍。

当年唐代窥基大师,拜访道宣律师的那段公案,窥基大师晚上倒头大睡,打着呼噜,心里却完全清醒。修定要修到如此境界,昼夜长明,不再昏沉,才是我们修定之目标。惟能做到如此,在生死的道路上,才能有较大的把握。

 

醒睡如一,死生一如

有人比喻,睡眠的过程,就如同一个小生死,睡眠中,自己作不了主,死亡时,四大分散,痛苦万倍,当然更无以自主。

许多行者于醒时,都还有理智的觉性,还可压制着贪嗔痴慢疑等五毒之侵,但到了梦中,贪嗔痴慢疑依然泛滥,无以掌控。那就表示自己的修持还不够,因为梦中都不能作主,到死时就更无以自主,到时候也只有随波逐流,随业往生去了。

我们修行有没有上路?在梦中能否作主,就是自测的一个指标!

 

随时都在定中,究竟大乘佛法

南师在其开示中,以他自己为例,开课讲经说法时,就起念专注开示,休息时,仍坐在那,又持续在原有的定境中,身体在休息,心里清清楚楚,一张纸掉下来都知道,也就是念头随起随消,物来则应,过则不留,随时都在这个境界中,无所谓入,也无所谓出。所谓的「定而无定,无定而定」之楞严大定,亦即如此!

在日常生活中所显示的定境,他老人家用了两个比喻,即有如「梦中看花」与「灯影中行」,自己的行、住、坐、卧,虽然清清楚楚,但感觉如梦如幻,有如梦中看到花,或自己有如一个影子在行事,所发生与所做的一切,似乎又不这么与自己相干,说提起就能提起,说放下也就立即放下。这是过来人真实的修持境界。他也表示,当此等境界突然到来时,许多行者,可能还会心生恐惧呢!这就是见地不够踏实之问题了。

修定若只是在打坐专修时才有,有入也有出,仍居于过程阶段,若不能普及到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是难以究竟的,如何才能做到如上所述南公之境界,日理万机,却无时不在定中,这是个大问题。若仅在打坐专修才能定,或找一清静处才能闭关,这些都是等而次之的事。

大乘「即空即有」的佛法,不仅行愿是须完全入世的,即使在修持上,最后也还是要回归入世,在凡尘中修,在凡尘中定,无处不是道场,处处皆是关房,修行就在日常生活中,修行不到这一步,难以究竟。这也是为什么大乘「即空即有」的佛法,方为究竟佛法之道理,因为,除此之外,行者还会有更好的选择吗?

为什么禅宗二祖,到了晚年,反而要到凡人陋巷去调心?其原因应该很清楚了吧!

愿此文与诸有缘共勉之!

 

 ***********

末学一己之浅见,仅供有缘者修定之参考!

 

转载自:胡松年老师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4afa0e0102wqfy.html

  • 南师2008年春节--谈“定”境

  •   上一篇: 说阴阳五行-----刘雨虹老师

      下一篇: 刘雨虹老师:我说太湖大学堂

    ...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