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南怀瑾老师 > 南师开示

南师2008年春节--谈“定”境

时间:2016-06-06  来源:  作者:

(学生胡松年译撰)

(依末学的观点,这段开示,是 南公对定境的解说,最为深入浅出的一次,引用的都是极为浅近而贴切的比喻。末学再三聆听多次,获益良多,感恩顶礼!因此,决心要将此段开示内容,译成文字,公诸同修。---学生胡松年注)

 

南公怀瑾老师开示:

……,本来也可以晚上大概交代了《楞严经》,很简单,一点点的要点,楞严有很多的秘密,真的有秘密,没有告诉你们,你们也看不懂,自己自行去做研究,楞伽、楞严,都有最高的秘密,就是生命的奥秘。

刚才我听到,虽然我在「定」,当然你们这些动作、声音我都知道,不过心里不用心以对,学员甲问到「什麽是定境?」这就是定境,虽然我在休息,实在很累,这几天都很累,累!但是像我在休息时候,在定,自己在修养宁定境界,就是一种定境,一种定境,学员甲你不是在问「定境」?一切音声,一切动作,你旁边人走过,一张纸掉下来,都知道,知道,但有没有影响?毫无影响,等于一池清净无波的水在那裡,一颗灰尘掉下来,都清楚,它没有起波浪,都没有关系。而且学员甲今天自己也讲到,等一下你讲一下。等于清净无波的池水,色、声、香、味、触、法,见闻觉知,看得见,听得到,感觉知,统统知道,但同自己不相干,不相干,不是你平常注意到一个环境,看到人家,我不想看,你看了也白看,那种不相干,同这个不相干,不一样,所以,很难讲清楚。

 

等于学员甲刚才讲的,就《楞严经》一句话,「随拔一根」,你做功夫,从六根门头,随便用哪种方法,进入定境,六根清净了,所有杂念妄想,皆是「应时销落」,答应的应,时间的时,当时销落了,这个销是金字旁的「销」,没有事了,等于是不起分别,但是有没有分别呢?很难讲了,佛经从来也没有讲,祖师语录也讲定不同,「应时销落」就销蚀了,等于天冷下雪,那个雪花飘进来,不积雪了,也不是水,当时就销化了,做个比较的。

譬如,这几天,我们碰到下雪境遇,很累,很多房间感冒伤风病,我有没有影响呢?有大受影响!因为有那麽多病人在旁边转来转去,而接触我旁边的,都是病人,也有影响,很大的影响,不过把它开了,「应时销落」。

你们现在,看到我一样的在跟你们讲话,一样走路,一样可以做事。有一天,唉!刘雨虹老师在这吗?(众答:「在」)她在办公室问我,她说,古代禅师讲的,这个是南泉禅宗禅师,「时人看眼前一株花」,他说我啊,眼睛看眼前面的花,如梦中相似,如做梦看到花一样,并不同一般人看到花;还有刘雨虹老师问了我,人如灯影中行,人活到,好像天黑一盏蜡烛灯,灯光影子,这个人就如同一个影子在走路、做事的。我说对了,你问对了!这是真实的境界,这个叫做「定」。

学员甲今天下课后,再三问,他最近很用功,「什麽叫定?」大家都搞不清楚,以为打起坐来,什麽都不知道的。我说我讲了很多次、很多遍,告诉大家,不要搞错了,譬如我们研究《达摩禅经》时提到,慧持法师一坐七百年,那个不是定唉!甚至我在虚云老和尚年谱写了,讲真话,都否定他们,包括憨山大师,在终南山一定二十几天,出来以后,自己也不晓得时间,乃至我们师父虚老,连绵定下来,腿还痛半天才恢复,这个不是定噢!讲真话,这都是昏沉,充其量,算是「无想定」的一种,还够不上「无想定」,为什麽呢?「无想定」有意自己造境无想,那个叫「无想定」,他们是碰上的,我不好讲的,这是前辈祖师,尤其虚老也是我皈依师父啊!所以我写虚老年谱序言,那篇文章你看过吗?(学员乙答:「看过。」)你注意了吗?一定没注意!我提出七个问题,不过你现在讲了,也不要说啊!没有人看过!都是问题。

「定」,普通讲,「不散乱,不昏沉」,是觉性嘛!清清楚楚,「佛者,觉也」,完全不知道,叫「定」吗?除非是「无想定」,其实,四禅定之后的「空无边处定」,就有空无边处的境界,很大喔!「识无边处定」,就有识无边的境界喔!无所不知喔!「无所有处定」,一切都没有了,身心都忘掉了,可是清楚的喔!没有妄想,等等。不散乱、昏沉,得定,佛者,觉也,这搞清楚。

如果一打坐,什麽都不知道,还要靠引罄来敲醒,可以叫做「大昏沉」,毫无疑问的大昏沉,真有定的时候,要入多久定,完全自己作主,这叫定。比方,我经常引用,洞山禅师的,要死了再来,再来讲好了,又走了,他完全作主,这是定慧,真「见道」。你们光听一个故事,不参究内容。

刚才学员甲你接讲到,其实也简单几句话,我再告诉你。

(学员甲说:「我提出的,就是下下人、下下智的大议题,现在我们讲了半天,什麽定、什麽定的,我们也搞了三十年了,都在讲一个「定」,像学员丙师动不动就要爬到山裡地方去入定,我问学员丙,学员丙!你要去入什麽定?你是不是要像慧持法师一样,一定八百年之定?那不行!那是活化石,那学员丙他的问题跟我一样,我不算是下下人,不然每个人都是下下人,那这个定,现在四禅八定,都讲了这麽多,陈义过高,变成高推圣境,基本上,坐下来入定,进入什麽定?对生活有什麽帮助?对你的入世有没有帮助?你看,我追随老师,也瞎混了几十年,到去年的时候,我每一秒钟都活不下去,我请教过老师,老师说,这个不算是厌离之心,那是心理毛病啊!就是有障碍,但我每秒钟都想自杀,活不下去,有段时间有三、四个月,时间很长喔!若依西医来讲的话,就要吃抗忧郁症之药,那是一种忧郁症,到后来,也就是靠这个安那般那,进入大概也算是昏沉定吧!鬼混鬼混的,现在在我行住坐卧处裡事务上,感觉又没那麽样的沾染了,这是我心裡一个…」)

不,刚刚还有一个,你说你不但不沾,还刚才还有几句话?

(学员甲接口说:「不太沾了,觉得烦恼的东西,好像碰到了,就掉下去,碰到了,就掉下去。这样一个感受。最大的收获,就是最近也没有想死。」)

他讲的是真话,你看到他,勇气百倍啊!哇啦哇啦,气派很大,对!去年间,有一个阶段,很烦,他不想活了,烦死了,他跟我讲,厌离心生起,我说,你搞清楚,你这个不叫做厌离心,就是真想死,真就白死了,厌离心不是这样,所以这些中间修行,差别很大,刚才学员甲报告的,你们都听清楚了吗?

(众答:「听清楚了。」)

他报告的很实在,所以他认为,大家把定修行「高推圣境」,犯了四个字的错误,他口音讲得快,把定啊、佛法修持,推得太高了,此其一。而到山林入定去,是逃避现实,他讲的这两点。尤其提到禅位之法师,我早就告诉你们,不是定,可是你们看看我那篇文章,提出六、七个问题,对虚老、对憨山大师年谱。因为现在我们这位师父,不是不对喔!他的修持很了不起的,可是他年谱记录,也是…,譬如憨山大师在终南山入定,你们都看到的,年谱上都有,都没有注意,什麽是定?刚才学员甲讲的,我说,最近你很有进步了,他的言语表达,他最近才做到,一方面有一点点像,这些妄念、思想来,过程也很多,讲话、做人,过程很多变化,我说你定的多了,这个就是定。

昨天我还形容讲,大学之道、中庸之道,都没有讲什麽定。四禅八定,真正定境,我现在讲明的告诉你,什麽是定?佛学讲的四禅,很简单,你把握四禅,初禅,离生喜乐,心一境性,离生喜乐,对不对?(众答:「是!」)它明明告诉你,心,此心,杂念妄想没有了,很平淡,专一了,不管你用什麽法门,念佛也好,念咒子也好,心裡痛苦也好,没有痛苦也好,身体没有讲喔!心境啊!心,专一了,境,一个境界,境界就是三昧,每个三昧不同,心很清净了,你身体譬如说,还有痛苦,腿还难过,或者牙齿痛,或者头痛,还有喔!可是心境,你很专一这个境,心一境性,这个性,不是明心见性的性,就是昨天讲到,《楞伽经》「三自性」一样,这个性质,这个清楚了吧,这四个字?,(众答:「清楚了。」)都清楚了!都听清楚了?(众答:「是!」)

离生喜乐,自己觉得这裡很宁静,对一切的声音,见闻觉知,听见的、知道的,有分离之感,同我没有关系,注意这个离字,有分离之感,出离之感,这样听懂了吧!这个离字,分离、出离,不相干,这叫离,生出来喜乐,习惯性久了,内心上高兴,不是哈哈大笑喔!喜,喜悦,对了,最初有这个境界,心裡有所喜悦,是的,高兴了,自己也觉得对了,这样定久了,慢慢身上,呼息气脉,一切变化了,一切痛苦,生理上四大变化,生出舒服。

虽然初步不容易到,刚才前面我跟你们讲,还有头痛、腿痛的人,哪裡不舒服,你不理它嘛!照安那般那的办法,如果你做安那般那,先把这些障碍去掉!不做安那般那,也可以走这个路啊!我不理它,它慢慢澄清,这个就是昨天提到的,讲学员乙在少林寺吃苦头,我很讚叹他,差不多八、九十天,这个断腿禅师,能够定下来,这个忍,不容易呀!我也跟你们提过,佛经上,这叫忍啊!十六忍,是真的境界啊!他坚忍过来,坚忍过来,现在学员乙坐几个钟头,腿不痛了。

(学员乙:「坐久了,还会痛!」)

坐久了,还会来嘛!几个钟头,不像以前,坐起就痛吧?你大声一点!人家也要听到你讲嘛!(学员乙:「时间久了,同样会痛!」)

在时间没有到以前呢?(学员乙:「好一些!不痛!」)对啦!不然好像我在说假话了,嘿!你自己讲嘛!就是这样,他也忍过来了,当然还没有得乐,如果他四大转化了,包括断了腿的那个上面,整个人都会得乐了,这是定境,知道,不散乱,所有妄想,没有杂乱的思想,心裡清静了,学员甲你到了,大家都有,就是不认识。

再讲这个情况是什麽呢?你们都做过小孩吧!我们年轻的时候,大家尤其天气暖和,你们回复到八、九岁,十一、二岁,春天那个睡觉醒来,天亮了,要去上学,醒过来,起不来暖洋洋的,好像睡回笼觉,在被子裡,那个觉身体舒服不舒服啊?(众答:「舒服」)都有经验吧?(众答:「有」)那个时候,有没有身体呢?有感觉啊!整个身体舒服,那个叫得乐!现在都告诉你了,真得定境,一定如此。那麽会发生痛苦,没有那麽舒服,年纪大了,都是四大变化,所以佛教你修安那般那,先用风大翻转过来。所以说,受喜受乐就这样,大家都有经验吧?(众答:「有」)这个时候,年轻人睡过来,起不来,很不想起来,心裡想要起来,可是真贪图那个回笼觉的舒服,是不是啊?(众答:「是」)那个时候,有没有思想啊?(众答:「有」)那个思想,于你妨碍不妨碍?(众答:「不妨碍」)哎!不妨碍,你就体会进来了,你能够修持用法门,坐起来都到那时候,没有不成就的,这样懂了吧!不是不知道,所以叫「离生喜乐」,初禅了。

(学员丙:「初禅有五个支,也就是五个特征,而心一境性,初禅到四禅,同一的性质,就是心一境性。初禅还加四个“支”,就是有寻、有伺、有喜、有乐。」)

对了!什麽叫寻伺喜乐,比方你们小时候,睡春天的觉,被窝裡起不来,我刚才问,有没有思想啊?(答:有。)那个思想,有没有力量?没有关系吗?(答:是。)那个就是寻伺,那是睡觉喔!凡夫喔!你现在修行,身体是这样乐的境界,在找心一境性,噢!好像被妄想拉走了,已经知道了,刚才学员甲也讲过,妄想不管它,销落了,不去追寻了。寻,是追寻,伺,就是等待一个境界,也不等待了,无寻无伺,自然,这样懂了吗?(学员丙:「到二禅这个地方有。」)不要管二禅不二禅,我讲这个实际境界,(学员丙:「明白。」)是不是?(学员丙:「是。」)那个叫定,这样一路下去,成就很快。

慢慢它告诉你,到了二禅,二禅怎麽讲?(学员丙:「二禅有四个支,定生喜乐。」)还是心一境性,这不叫离了,第一个,有分离之感,看到思想同身体的快感,不相干,最后完全是在定的境界了,很宁静,杂念妄想,根本不起,那外面一切事情,见闻觉知来,都知道,都知道,就等于「应时销落」四个字,就掉下去了,像下雪一样,雪不会积雪,会融化了,进到你这个境界,都融化了,除非,你意念动了,假如学员甲到那个境界,有人叫他:「学员甲,有个要紧的事,要处理一下。」他在那个定的境界,知到了什麽事,充其量,那个钱没有了,我也懒得管了,根本空的,他就不出定,除非故意出来,这叫出定、入定,没有什麽出入,可是你心一境性,到了定生喜乐,自然这些不想了,都没有了,即使说,晓得这个时候有人,一枪,后面给我一颗子弹,或前面给我一颗子弹,或者一刀砍过来,算了吧!这个肉体,让他砍了就砍了吧!自己那个心都没动过,这叫定。这样比方,听懂了吧?我这不是比方喔,都讲实际的情形,暖融融的,那麽告诉你,真到了那个定,就安那般那如果气脉真打通了,那个乐,比我们六、七岁,十一、二岁睡懒觉在被窝的舒服,还要舒服多了!那乐,这叫喜乐得定境界,就是这样。

如果定起来,自己都不知道。那这个时间,会不会忘了时间、空间呢?会!譬如,你们这几天,看到我,你们好意,也晓得,原来你们病,我也得病,你们病都影响我啊,告诉你们,我不过不像你们叫啊,你们的病都在影响我在难受啊!可是你看,我还在讲话,譬如,我坐在这裡,你们讲什麽,都同我没有关系,我呢!好像坐在灯影中,这个身体有没有,假定现在死了,就是死了,并没有想拉回来。你们到那个境界,比这个还要大,还要舒服,这样听懂了吗?都很实际,这不是理论,这样听懂了吗?(众答:「懂了!」)不懂再问啊!害!再听不懂,不晓得怎麽办?

(学员丙:「学员丁举手。」)

(学员丁:「假如这个时候,在这安静的境界,出现身理上,心脏感觉,脉搏跳动很快,然后生起恐惧,如何对治,因为有两个同学,提出这个问题。」)

这个时候,它不是定嘛!

(学员丁:「初步的心念没有专一,所以它就产生这个现象!」)

对!那是用心太紧了,念头抓得太紧,还谈不到定不定,那叫做五趣杂居凡夫的安静境界,会出现这个心理,第一、身心放松,第二、找药物来帮助,第三、就瑜珈的姿态来调整。这同定,毫不相干,也叫做定,叫凡夫的安静定,可以,这样听到了?

(学员丁:「听到了。」)

那麽,回转来,这个最后的定,四禅八定的这个定,会忘记了时间,会忘记了空间,刚才我跟你讲,譬如,这几天,有时候你们让我晚上坐在这裡休息,我看你们的好意很好,我坐在这裡休息,我等于到自己那个固定打坐的地方或禅堂一样,因为你要注意,要死的时候,不给你选择地方吧!该死的时候,还选择地方吗?(众答:「不行的。」)所以我等到我差不多了,该给你们讲话了,一念来,答应了的,此心转,我眼睛一看,我在哪裡啊?喔!还在这啊!已经忘记了这个地方,已经忘记了这一切,这个忘,不是不知道喔!这样懂了没有?(众答:「懂了!」)所以讲时间、空间的。

这个叫做专修定的,那麽这样专修下去,问题大了,如果定中坐下去,还看什麽境界、变化,那是还没有进入这个定境,那是另外一种定境了,那还在散乱,那是脑部的气脉没有通。刚才朱校长给你们做的,堆在桌上,感应这个脑电波。那是脑电波没有宁静,虽然没有思想,但脑电波还没有宁静,脑电波宁静了,这些境界没有了。所以刚才下午,跟你们讲,《楞严经》的五阴解脱,每个阴裡,十种阴魔,完全是科学的,生理的变化,是这个道理,这样听懂了吧?今天晚上,简单答覆在这裡。

学员戊下午的问题解决了吗?

(学员戊:「老师您是指现在还是指下午?」)

我刚才问你,是下午的问题呀,你现在又有现在的问题了!

(学员戊:「你现在讲的,是今天下午的那个问题?」)

对!

(学员戊:「我问的就是,《楞严经》二十五圆通的那些。」)

对,你听懂了没有?

(学员戊:「我觉得还是不大明白。」)

就是安那般那分三个,一个就是用鼻子呼吸修嘛!一个用鼻识来修,一个是风大修嘛!呼吸是不是风大?

(学员戊:「是!」)

一个问题,不过它分开来讲嘛,鼻子知道呼吸往来,是不是鼻识啊?

(学员戊:「也是!」)

那就三个问题,只一个问题嘛!它是分开来讲这样说,听懂了吗?

(学员戊:「听懂了!」)

你懂了吗?

(学员戊:「我懂了!道理是一样的!」)

不一样!表达的方法不一样,原则是一个,这样懂了吗?

(学员戊:「是!」)

好吧!那真懂了!

(学员戊:「是!」)

不要等一下,说下午懂了,现在又不懂了,是不是?

(是!)

(学员己:「老师有问题。老师那个,在《指月录》裡面,佛陀在河边打坐,到了入定时候,旁边有马车都过去,醒了之后,别人问他,他都不知道,那个时候,他是不是入了无想定?」)

休息定,同无想定有差别,完全放下休息。

(学员己:「他那时知不知呢?」)

你刚才问我,是休息定还是无想定,是一个还不是一个,释迦牟尼佛那是休息定,休息定就是休息了,同无想定有差别,当场不知道,就比方你睡觉的时候,旁边马车过来,家裡都弄湿了,你知不知道?

(学员己:「不知道。」)

那一样嘛!都是跟这个比方一样,叫做休息定。

(学员己:「那是无心地的一种?」)

当然!无想定也是无心地啊!无心,什麽叫无心呢?

(学员丁:「第六意识不起作用。」)

你要他自己来答嘛!你替他答了,有屁用啊!他自己不懂!

(学员己:「是!」)

无心地有几种无心啊?

(学员己:「有五种无心,)

报来看!

(学员己:「有睡眠、闷绝、无想定、灭尽定,中间一个忘记了。」)

(学员丁:「无想天。」)

(学员己:「中间一个无想天,忘记了,后面一个是灭尽定。」)

所以我说,学员丁不要嘴快。什麽叫无心呢?第六意识不起现行了,叫无心位,睡眠也是一种,闷绝也是一种。

那麽,我讲这些修行人,自己入了哪种定,好像记录自己出来,只说自己入了定了,哪种定不说清楚,耽误了后世,而且自己忘了,不知道自己这个是什麽定,那不是开玩笑嘛!误人太大了。所以学员甲再三提,大家都讲,入定入定,什麽叫定,搞不清楚,把昏沉当成定境,最严重了,昏沉是昏沉喔!

(学员己:「是!老师,我接著学员甲大哥的问题来…」)

昏沉是昏沉,你说「是」,什麽是昏沉?你都听过的,你是,应该清楚了嘛!什麽是昏沉?大昏沉是睡眠,等于无心定,细昏沉,坐在那裡,好像打坐,头脑什麽都不知道,可是你们讲话什麽,我好像也听到,「唉!你睡著了?」「我没有睡啊!」刚才好像昏了一下,那个是细昏沉,就将睡未睡中间,有一点点好像知道,可是不清楚,换句话说,会失忆,失去记忆,不昏沉,有意入无想定,有意识,自己造成的,或者是入某种定,他清醒来,他没有失忆,这样的差别,懂了没有?

(学员己:「懂了!」)

昏沉懂了没有?

(学员己:「懂了!」)

然后你说什麽?你跟学员甲大哥怎麽啦?

(学员己:「我接他的问题,这样睡觉的时候,就是有两种状态,一种状态是,假定那天,自己打坐状态很好,睡下去到醒的时候,好像只一刹那之间,我是不知道这个时候,是所谓定呢或是什麽?就不清楚。」)

你讲什麽?我也没有听懂你的话,再讲一遍!睡觉的时候,…

(学员己:「睡觉的时候,睡下去的那一刹那,觉得只有一刹那,结果就醒了,醒了才发现已是早上七、八点了,」)

对!醒来了,

(学员己:「醒来了,但这一段时间的定,…」)

你讲啊!不要怕我咳嗽啊!你讲话同我咳嗽,没有关系。

(学员己:「是是是!那这段时间,是不是就是所谓的睡眠就会省掉了?」)

当然是睡眠了,睡眠醒了,你问的是,睡了一觉,对不对!醒来的时候,怎麽好像睡了好几个钟头,对不对?蛮清醒的,那个前面就是在睡觉嘛!这个刚清醒,醒过来了,没有杂念妄想的时候嘛,这个是第六意识现量的清明境界,很好的!第六意识,没有起分别,意识很清明,这是对的,问题在哪裡?

(学员丁:「他的问题,是从他入睡,到醒过来这个中间,是在哪一个位置?是不是属于无心位裡面,睡眠的位置?」)

是不是问这个?那当然在睡眠位上。

(学员丁:「有没有可能,也是一个定境?他这种状态,他比较用功,就是说,打坐的时间多一点,比较用功,有没有可能,我是想要睡觉,但是他是进入一个定境,然后醒过来,还是很清醒的在一个定境裡面?有没有可能是这样?」)

不可能,那前面就是睡觉无心位,就是昏沉。

(学员庚:「这是因为你打坐气脉好,睡觉睡得舒服。」)

对!生理上四大。

(学员辛:「还有一种睡眠吗?睡了当然不知道,有知道的睡吗?」)

有!有知道的睡。

(学员辛:「那不是真的睡,是迷糊当中。」)

不是!有气脉调整好了,业就清净,身体同普通完全昏迷的睡觉一样的恢复,甚至更好,有这种境界,那个不属于无心定,无心位了,是定境,就是跟刚才讲婴儿状、年轻状态,差不多了,是这样。

(学员己:「那释迦牟尼佛睡觉是不是这样的状态?」)

那,你去请问他一下!他不在这裡,我想他睡觉的状态,每次不同。释迦牟尼也有真睡的状态。

(学员辛:「释迦牟尼佛睡觉时候,是不是在无明与行当中,还没有起的时候那个状态,保持在那个状态中?」)

应该是如此,修行人,不只释迦牟尼,都如此。

好!你们讲到这裡,差不多捱到边上一个重要问题来了,对呀!你搞完啦!(众大笑!)好!这个黄色的笑话很好!

重要修行,譬如讲打坐做功夫,最重要的是起心动念,不管你修什麽修行,平常有点像样,在梦中做梦,你的贪嗔痴慢,跟平常的生活完全一样,一点都没有改变,对不对?(众答:是!)所以自己就晓得,根本没有修行,自己梦中还知道,自己作主,这就是修行了,而且绝对在梦境晓得,喔!这个梦等于我白天那个打坐昏迷状况起心动念这个境界,你可以转变它,使它没有梦,就没有梦,这样修行才上路。假使睡眠昏迷,见到的各种境界,好坏的境界,看见,作不了主,跟这些境界走,完全是凡夫境界,白修行了,这就是独影境界牵著你走,到临命终之死的时候,独影境界比这个还厉害,一点都没有用,白修行一辈子,就是三辈子也没有用,这就是很严重的问题了,就是唯心严重问题。

所以我们平常,白天在修行也好,不修行也好,有些事情还作得了主,对不对?(众答:是!)譬如,人家打你骂你,自己还算了,笑一笑走开,对不对?(众答:是!)是笑走开吗?不是,心裡在骂著,去他妈的!混蛋,我还理你干什麽!好像很洒脱,对不对?(众答:是!)心上还是起心动念了,一定的嘛!看起来这个人肚量很大,其实心裡一肚子气,他妈的…,虽然坏,还可以作主,你梦中能够作主吗?在梦中,他妈的!这是梦,格老子不理你!问题在这裡,所以做到了,梦中完全清醒,甚至梦中来,碰到什麽境界,你好像梦中,哎哟!我管它的,这是幻境,我打坐吧!那个境界没有了,那你差不多了。这是一严重问题,所以叫你明白唯识的五十几种心所,起心动念、根本烦恼、随烦恼,一个一个要弄清楚。念佛、信佛,修行再好,梦中还在唸佛吗?(众答:会!)梦中会念佛,那要恭喜你,随时会?(学员丙:「那倒没有,偶尔会!」)哈!偶尔已经不错了,就怕偶尔都没有,这是真修行。

所以学员甲今天特别提出这个定境,定境跟你们大概讲过了,所以你看,这几天我首先给你提到,四禅八定一切定,离不开修安那般那,都同身体有关连,身体关连就是永远恢复到婴儿状态,那个春眠不觉晓啊!处处闻啼鸟,那个将醒未醒之之际,嗯!那个舒服啊!那个身体醒了,暖洋洋地,身上没有一点痛苦,可是不想动,都很清楚,这是初禅得乐的境界,禅定之乐,所以你看,这个乐与喜的境界,不管初禅、二禅、三禅都有,到四禅,根本不需要它了,捨念清净,已经不需要这个身体,四大都转了,转成了空境界,没有这个东西了,空无边处,所以后面四个定境,不是后面,四个定境裡面,没有跟你讲喜乐两个字,这要搞清楚,这是科学啊!这样搞清楚了没有?所以我要告诉你们,定,不一定是盘腿,对不对?(众答:是!)因为四空境,不是盘腿,但是讲四禅定,也不是盘腿,必须有这个境界,四空有四空的境界,所谓百千三昧,境界就是三昧,不同,这样搞清楚了没有?

众答:明白了!)好!

(学员己:「老师,有问题,初禅与四禅,会不会同时到?)

不是同时到,是随时可以转换。

(学员己:「是!那四禅八定同时也是彼此交错的。」)

交错的,对!

(学员丙:「那就是,不是一定是这样的一个次序。」)

对!完全对了!所以《楞伽经》,佛讲十地菩萨,你翻开《楞伽经》看,十地喔!学员丁会背,不准她说话,学员丙不一定背得完,学员乙或者二、三地会背,是不是啊?初地,

(众答:欢喜地);二地,

(众答:离垢地);背下去,

(众答:三地,发光地;四地,焰慧地;五地,难胜地;六地,现前地;七地,远行地;八地,不动地;九地,善慧地;十地,法云地。)

十个次序,每一地有它的境界,说完了后,佛说,初地等于十地,十地等于二地,二地等于八地,穿叉一下,一地都不地,(众笑!)他可以自由出入各地境界,功夫到了,这样懂了吧?(众答:懂了!)四禅八定也是一样。

刚才你两位出家的,今天又给你另外发个愿了,还是继续去年的,学员庚再回来,学员甲听到了,每次只要十几个,不到二十个,少没有关系,十个以下,这是出家的,专门学佛的,那完全由他们两个护法供养,吃素的,六、七天到十天,路费自备,(学员甲:路费付了、付了,)噢!学员甲说付了,(学员甲:付费买单,全包了!)嗯!供养出家人,(学员丙:那这太有福报了!)学员丙说,出家人太有福报了,有这位大护法,那麽时间,跟宏达连络看,再作安排,这不是在家事,在家人听,另外要缴学费,要拿供养了,不要凑闹热来听。

刚才讨论的,都是很实际的,修行方面,注意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梦中能够清净作主,差不多,甚至到了真得道、悟道的,记住庄子的话,圣人无梦,愚人也无梦,最笨的人,也没有梦,两个一样的,我在《禅海蠡测》上提出来,在醒与梦之间,圣人怎麽无梦,释迦牟尼佛临死以前,也作梦,他晓得要走了,孔子临死以前,梦,也晓得要走了,老子没有讲梦,因为老子他不死,(学员丙:不知所踪了。)这要梦中作主,比什麽都重要,修行不修行,就在这个地方。

所谓七证六入了,在今天还留到重点的讲,你们先不要说,我本来这次叫学员丁印好的,大学、中庸,先把这两段弄清楚,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七步功夫,严格做好,平常我告诉你,是孟子的讲,安那般那修养的功夫,包括起心动念、作意,孟子讲几步?你们还记得吗?哪个人会背?

(学员丁与众答:「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几步功夫啊?七步功夫,「可欲之谓善」,你每天做安那般那养气的功夫,可欲,什麽叫可欲呢?似抽鸦片一样,抽烟一样,喝酒一样,吃饭一样,这个欲望,非吃不可,第一步,你功夫上路了,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功夫上了身体了,身体起变化,气住脉停,像学员甲最近,我说他变了,话也少了,也宁静了一些,意识到身上,有一点影响了,身体起变化,有诸己,到了身上来了,之谓信,有消息了,气脉转变了,这个时候,摄诸心性,知息长、知息短,都有了,然后第三句,「充实之谓美」,充实之谓美,就是受,安那般那的知息遍身,…,这叫做美啦!喜乐都来了,然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修《达摩禅经》中间,我讲到这裡,时钟停了,你两个还记得吗?「流光参然下」,好像宁定下来,觉得诸佛菩萨给你灌顶,一片光明,到身体内外一片光明,不是假的,《达摩禅经》上这一句,到那时,「流光参然下」,大乘经典的,诸佛菩萨给你灌顶来了,高明!孟子讲,「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人境界,后面,圣到了不可知、不可思议变的神话,都不是随便讲的,这样懂了吧!所以叫你大学中庸,不要说那是儒家的,这是佛家的,这是道家的,还有你妈家的,(众笑!)哪一家都一样,功夫到了,圣人境界都相同的。

 

好!那今天晚上,是很圆满地讨论了,本来你俩也要走了,要想赶快开溜,就是应付一下。断腿和尚(指学员乙)、断际和尚,(学员丙:我去送他)(有人说:应该的)(学员丙:送他去机场喔!)(众笑!)

《楞严经》告诉你修行,我们修安那般那,是走哪个路线来的?(众答:风大之路线!)风大的路线,先由哪一根来的?(众答:鼻根。)鼻根到全身,身根,《楞严经》告诉你,所有做功夫,「随拔一根」,随便你走哪一根,到了那个境界,其馀诸根,应时销落,都跟著到了,一到了之后,四个字,形容太清楚了,「脱黏内伏」,就是解脱了,我们身体同习气,外面物理环境,被它黏住了,生死就黏住了,脱开了这个黏力,强力胶拉开了,

「脱黏内伏」,心念清净了,伏不是佩服的服喔!人字旁,伏下去,沉下去,「伏归元真」,你看,原文我都背给你听,你读经也要用心,再用功,伏还要定,定久了,伏归,就是学员甲刚才问,这个定不同了,慢慢埋伏,愈来愈深厚,伏归元真,归到本来,生命的本来,真如清净,「发本明耀,耀性发明」,一切光辉,诸佛菩萨都来给你灌顶,你给诸佛菩萨也在灌顶,光明合一了,耀,发开来了,一切自己本性的光明,清净起来,身心解脱了。

那麽清(楚)的告诉你,《楞严经》上,所以叫你六根门头、十八界,其馀的法门,诚心专一地去修它,随拔一根,其馀五根,应时就销落,脱黏内伏,伏归元真。那!我在《楞严大义串珠》,我的心血写的,都叫你们背呀!五阴解脱,都写了,这些都有啊!好像有人还拿到我这个唸到做功课,唸了半天,自己也不去研究,那!伏归元真。

刚才跟你们讲,你们功夫到了,有时感觉到身体,会害怕的喔!所以,还是刘老师提出的问题,如灯影中行,自己觉得人的身体是个影子了,又好似游魂,会变成这样了,那就恭喜你了,不要害怕。

(学员丁:「请问个问题,有人提出来,就是有一位出家人问,有一位老太太,她念佛,八十岁了,她念佛念到,随时是句句佛号一直都在念,睡觉也不能睡,就是这一句佛号,始终的在念,她想睡,但是佛号一直在念,她觉得干扰,像修行到这一步,怎麽可以帮助她?)

帮助她叫她去掉睡眠的习气,这一念习气妨碍了她,睡眠本来是个习气来的。

(学员丁:「就叫她,不要管睡不睡!」)

对了!很好了!

(学员丙:「恭喜!」)对啦!

(学员丁:「但是她还想睡觉。」)

所以她是凡夫的凡夫,不用修行了,(众笑!)

(学员壬:「老师,我也替一人问一下!有一个人也是念佛,念到他说,经常他一念佛,就有一个不知哪一个朝代的,好像是明朝的一个人出现,说这个念佛的人自己是做官的,大概当时做官的政策不对,害死很多飢饿的人,还是怎麽样,没发粮还是怎麽样,这个人就出来指责他,他只要一念佛,这个影像就出来指责他。」)

求忏悔嘛!对呀!求忏悔呀!

(学员壬:「求忏悔啊!那念梁皇宝忏吗?还是…?」)

念佛就忏悔啦!假使真的来指责他,他慌了,不念佛了,是吗?

(对!他就害怕!)

那他就是笨蛋嘛!

(笑!一直好像都有指责他。)

那他不去念佛,感应就来嘛!那就念佛下去,忏悔!迴向一切,就好了!

(谢谢老师!)

这是很简单的心理问题了。

(学员癸:「老师!我也有一个朋友,这个比较奇怪一点,他也从来没有修行过,但是他如果想在梦境中,梦到太阳,只要他安静几天,会在梦境中见到太阳,而且可以有意识的转变这个境界,比如说,他可以看到好的风景,还可以随意变更梦中的境界,还有呢,我有时候教他,说那你就在梦中打坐试一下,他说他试过一回,他在梦裡打坐的时候,一坐就醒过来了。像这样的人,…」)

对了!他前生修行过,没有修好,那个习气还在,一打坐就醒过来,本来的觉性嘛!觉性清醒了嘛!多好呢!醒来再用功。好吧!

(学员癸:好好!谢谢老师!)

(学员丙:『严重提议:「不准再提问了。」』)(众笑!)(学员丙:「老师休息了。」)

**********圆满结束***********

 

转自胡松年先生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4afa0e0102wq5e.html


  上一篇: 南师开示:文天祥《正气歌》的伟大之处!

  下一篇: 南怀瑾老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