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达摩书院网站 http://www.dharma-academy.org/
缘起:
我看到书院的通知,知道此次禅七重点是:大学、金刚经、老子,儒释道三家。
“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金刚经》开篇即提到“善”字,修行者需无“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超越四相,从而三际托空。“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无所从来,亦无所去,道通为一。
将三者融合即是:超越自我,心胸广阔;超然于世,胸怀天下;慈悲喜舍,润物无声。
学佛的因缘:
所有宗教都是引人入“善”的,可修行却要从体悟到“人性之恶”开始。
我学佛的缘起是在四年前,跟男朋友分手后问自己,如果我是爱一个人的,是爱我的父母和家人的,是想善待周围所有人的,为什么我不做到呢?由此我想了解自己,我究竟是什么,是怎样的一个存在体。在我心底的美好愿望与现实生活的行为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原因让我不可以平静、安宁地生活。
在二零一二年的五月,我第一次参加了张老师主持的禅七,因缘很好,那一次禅七的主旨是悟道的《楞严经》。老师在禅七上多次提到“人很坏,人不是个东西”,当时的我很不能理解,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个善良的人,虽然脾气不太好,容易动怒,但总得来说还是一心向善的,经常做点好人好事,我怎么就不是个好人了呢?
因为老师的慈悲指引,那次禅七结束后我开始修呼吸法门,很快能够静下来,在静坐中看念头了,再慢慢地将定的功夫融入日常生活,随时随地察觉自己的起心动念。慢慢发现,原来我真不是个东西啊,意识里90%的念头都是不好的,好不容易做了件好事,本来没动念的,好事做完没两秒,自满自大觉得自己做了功德的念头就来了。在认识到自己生命的丑陋,而这个存在本身却又是那样的无可奈何,那个夜里,我大哭一场。
修行是一件自我的事,是一个不断修正自己身心内外的过程,与旁人无关。在这个过程里逐渐了解人的生理是什么;心里是什么;生理和心里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人的个体存在与外界事物是如何相互关联的。
一个人真正坦诚地面对真实的自己,是件很难的事情。面对过往的总总,把自己放在解剖台上,近乎严苛地剖析自己,一层层剥去因岁月积累沉积覆盖在心灵上的层层外衣,这个过程是痛苦的,充满了血与泪,却是必经之路。“学佛是大丈夫事,非帝王将相所能为”,只有拿得起,才能放得下,只有真正面对、接受,才有可能坦然并超越之。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终有一日,跳出自我的枷锁,能够从各种世俗观念中抽离出来,可以站在个体存在的角度看问题时,会发现人人皆被“情钩、意锁、欲链”捆绑,然不自知,原来都是可怜人!学会了体谅、宽容、关爱,懂得了慈悲。
可是到此阶段,也仅是情绪上的,还是陷在心意识里,并不究竟,没有力量,会退转的。只有在此基础上,在现实生活中磨练自己,慢慢超越生理、心理,得无生法忍,悟“空、无相、无愿”,入解脱门。更进一步,以无门为门,将超越亦超越之,入不二法门,从而青天白日,白日青天,回归到心如赤子的真、善、美。
学佛的次第:
学佛是有次第的,对佛法的认识也是阶梯式层层深入的。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一提到学佛便是要明心见性,一提到静坐便是要空境现前。什么是“明上座本来面部”,初步证到空性需要什么条件,可藉助何种方法,空境现前时是何种景象,体悟到后又该如何。
修行的第一步,需要藉助定的功夫,将觉照的自性与生理的存在和心意识的作用相分离,在禅定的境界中体悟生命是如何发挥功能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生命体外在、内在,一切的一切皆为“我们的本来面目”的功能发挥作用后的一个呈现。这个功能叫做“识”,而识发挥作用是靠它抓的功能(遍计所执),对上(依他起)外境、内境一切的相。在一个又一个的层面上,你抓我,我再抓你,如此循环反复,从而在自性本空中构建出一切幻化的有,而通过修行是可以渐渐看清自己的思维意识是如何在个个层面上相互依附的。
以静坐时最常出现的生理反应腿痛为例,先是有腿痛这个肉体症状的存在,然后我们知道腿痛了。再往深里看,会发现有一个知道是“知道腿痛”的,而这个知道本身并不痛。在此层面上将上述三者皆超越,将腿痛这个生理现象还给双腿,将知道这个、知道那个的知道还给心意识本身。诸可还者,自然非汝。超越生理,超越心理后,不汝还者,非汝而谁。
终有一日,退到退无可退处,自性的空性初步现前。在此中无念、无思维,然能知能觉,含涉十方。便是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此为第一步,初步见到空性。便是六祖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初步认识到存在的本身是什么,真空性火,性火真空,外界一切依众生心显现。
见到空性后还需超越空性。“若空是见,既已成见,何者是空。若物是见,既已是见,何者为物。若空即见,复云何空”。在此中慢慢体会,从而超越是非存在的判断。
例如老师曾经探讨过的新儒家这个说法,世间至高至真的道理只有一个,哪里有新旧之说。若有新旧之说,真理便不在是真正的真理。同理,文殊菩萨即是文殊菩萨,哪里有一个是文殊,一个不是文殊,如说自己是文殊,便是文殊本身见到了一个所谓的文殊存在体,那这个被见到的文殊又怎会是文殊本身。我便是我,没有一个是我,一个不是我,若有一个是我或不是我存在,我便不再是我。此番表述,绝非文字游戏,亦非逻辑辨证,而需修行者真实地在禅定中体会出来。
与此中慢慢深入,时刻保持觉明知性,将自己从肉体、情绪、是非观念等等中抽离、跳脱出来。渐渐放下身体五蕴的捆绑,觉照十方,便会知何为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心量、胸怀、人性的高贵便出来了。
在此中再渐深入,入不二法门,超越无善无恶,无覆无记,将超越亦超越之,自性光会慢慢显现,与此中不偏不着,不迎不拒,在光中转色身,待气脉自行运转,终至气住脉停,常光现前,入弥勒内阁,现华严圣境。
如此才算摸到了入佛之门,知道佛法究竟是什么,里么有多少趣味,俗世间的人事物与此相较,真的算不上什么。感受到并相信微尘中有亿万佛,真的相信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自会诚心皈依,将自己完全交给诸佛菩萨,依靠诸佛菩萨的力量,慈悲喜舍一路走下去。
修行的法门:
八万四千法门,殊途同归,都是帮助我们逐步证到空性的。到了某个阶段,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的时候,便会体会到“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至此万法归一。
禅宗讲究“当下即是”,这是修行入手的方法,也是体悟后的境界呈现。但是最开始,我们是很难直接体会到“自性本空”的,那便需要从一切存在的其现象特征入手,藉助某个法门,从而理解并认识到“成住坏空”的过程是怎样的。每个法门均有其特征,我自己的体会是,在不同的阶段应使用不同的法门,或者说是随着修行的深入不断融入其他法门。
1、止、观+呼吸法门。刚开始学习静坐的时候念头纷扰,用呼吸法门最容易得定。在真正的呼吸停止,即气住脉停前,念头是不会停止的,这跟第六识、第七识和第八识相关。“数、随、止、观、还、净”,先学会将注意力定在呼吸上,再慢慢学会看着呼吸来去,然后将觉照的自己与呼吸的肉身相分离,渐渐便能从身体和思维意识的束缚里抽离出来,功夫深了随时随地呼吸都能停止,轻轻一提便能忘记身体还归觉照。
呼吸法门的优点是,大部分情况里我们都在一呼一吸间,念头伴随着呼吸起起伏伏,因此随时随地都可以修,且不需要任何附加的辅助工具。其次,呼吸法门容易调匀气息,更容易让人的生理和心理都安静下来,更容易看清念头的来去,生理心理的相互作用。再次,呼吸法门是从色身入手,能了此身,修行便成功了一半。把呼吸法门的重点把握住,其他法门都易入手。
修行呼吸法门需要注意的地方:a、不要变成了修气脉,玩弄身体。不要跟着呼吸一来一往的现象走,不要与脑海里的思维意识相纠缠,不要试图用一个念头去压另一念头,而需多体会念头和呼吸这个现象本身的“空性”。呼吸来了又走,存在了又消失,在前一个消失与后一个存在之间的是什么呢?前念已去,后念未来,中间的一段是什么呢?在此中慢慢体会何为“当下即是”。b、六妙门是六位一体的,要将观还净融入数息、随息、止息的每一步,时时刻刻保持灵明觉照。c、不要在空气不好的地方修。
2、观音法门+无相念咒。待一上座便能忘记身体,气息平和,呼吸基本停止时,便可试着开始念咒并融入观音法门。在最基本的身心不能安住的时候,念咒是毫无作用的,只是自己强加的一个思维意识。无论是默念还是出声念诵,气息的起伏都要比修呼吸法门的时候剧烈,若是没有一定的功夫,越念念头越多,效果反而不好。就算功夫到了,在持咒前也最好先调匀呼吸。
如是刚刚接触观音法门,选择一个固定的声音比较好,如雨声,流水声,钟声。修行的时候以“当下即是”为本位,体悟咒音的相,它是在有、空、有、空中变化,即为动、静二相的交替,知声音之相实为生灭相,实无可着之物。于此中渐渐深入,可同时听到外境诸声,内境呼吸声、心跳声,进而与呼吸法门相衔接,会发现呼吸和声音一样,皆为色相,时动时静,时有时空。由此将觉照的自己与身心内外的境相分离。
但是当外界没有一个比较固定的声音时,观音法门想契入也不太容易,很容易跟着声音跑去分别了。将无相念咒融入观音法门中,则较容易修持,功夫深了,达到念而无念的境界时,观音法门就可从念咒中脱离出来,就算走在喧闹的街头巷尾都能体会到“大音希声”。
如是刚开始持咒,需要把握的是,此时的念咒是我们强加的一个念头,除此之外还有许许多多杂乱的思绪。因此在持咒时,会看到妄念伴随着咒音或穿插在其中,有咒音时无妄念,有妄念时无咒音,咒音在升起和陨落中完成存在与幻灭,妄念同理,在来、去二相中流转。
如此将观音法门与无相念咒相结合,以咒音为根本,一门深入,身心内外能被感知到的一切的一切,皆是生灭法,无一能着,可着之物、之境、之相、之体。而此无所著之境,即为“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之境,此为《金刚经》“以无所住而生其心”。以此法超越身心,空性现前时,便能体会到“念的是阿弥陀佛,空的是自性弥陀”。
无相念咒与观音法门的融合是帮助超越的,三际托空,入不二法门。
3、观想。得定与身体气脉密切相关,因此转色身是修行的必经之路。而在无相念咒中加入观想恰恰可以加快色身转化的过程,且比单纯的念咒更容易超越身体觉受的干扰。但是真正的观想是在初步见到空性,超越身心,初步体会到“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之后。此时的身心世界便是“我心如明月,寒潭清皎洁。无物堪比拟,叫我如何说”,自会回归到自然主义,体会到宇宙万物的孤独和寂寞,并在感受其中到平静与祥和。
到此阶段,上座一段时间便会有轻微的光至顶部发出,将一轮明月置于心窝处,然后无相念咒,身心内外置于光中。从而达到听而无听,无听而听,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一念万年,万年一念,本无一物,然明明了了,在清净圆明中,与身心内外打成一片,上与诸佛菩萨同一慈力,下与六道众生同一悲仰。
到此阶段才会感悟到南太老师所传准提法的殊胜,但大部分修行者是徘徊在初步见到空性这个阶段,这个时候强行加入观想和念咒只会让脑子里的妄念越来越多,严重的可能会出现神经症状。
4、不同法门相互结合。刚开始修行时往往把握不住各个法门的诀窍,那就需将每个法门都试一试,根据每日身心状态选择不同的法门。例如刚开始修呼吸法门的时候因方法不对,很容易着身见,对身体的触受越来越敏感,反不得解脱。此时可试着用观音法门听外界声音,将专注力从身体的触受中解脱出来。修行是智慧之学,修行者要将自己的身心视为试验田,不断地实验、摸索,时间久了便会找到适合自己的修行方法。
曾经遇到的难关:
上上根器者把握住一句“当下即是”便可直捣黄龙。但大部分修行者,学佛的道路是兜兜转转的,羊肠小道太多,我总结了自己曾遇到的困难,试述如下:
1、修行方法的选择。我最开始接触的是准提法,诵了一年多准提咒但完全不知道是在干什么。后经老师指导,从呼吸法门入手,才慢慢有所收获。
2、修正日常行为时被思维意识捆绑,不得解脱。修行是一个不断修正自己言行举止的过程,从认识到这一点起,我在日常生活中便时时反照自己,察看心意识的起伏。时间长了一动念自己就能知道,在此中体会到人性的肮脏实在不是简单的忏悔便可改善的。在自我修正的道路上,从念头的生起,察觉,忏悔,更正,再到放下。日日如此,最开始还有所收获,到后来心生疲惫。因为我虽然能较敏锐地察觉到念头的生起,但总会问自己一个为什么,一个又一个为什么问下去,到最后觉得自己没有任何进步,还在贪嗔痴里泡在,完全不知该如何解脱。
后来经老师点破,是因为一直在自己的心意识里打转,被自己的六根、六尘、六识捆绑住了,而没有学会三际托空,不明白何为“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心地法门是佛法的重点,懂得了超越身心,才算找到了修行的方向。
3、被色身捆绑。可能因为学医的关系,以及外科培训的结果,我对自己的身体看的并不重,对自己下手也比较狠,常拿来当临床试验品。我对自己的身体非常熟悉,知道哪些症状的出现跟静坐有关而哪些是真的生病。对于因静坐出现的任何症状都看得很淡,因此身体的转变对我的修行并未产生较大的影响。
但是对于身体不好,体质较弱的修行者,伴随静坐过程身体会出现非常多的问题,因生理影响心理,相互纠缠不得解脱,反觉得越修行越累,越修行越不顺。或者有的时候坐的非常舒服,轻飘飘的,人便陷在这份轻安里,不再求解脱。身体的健康与很多因素相关,如何调试、看淡并超越,需要相当的福报和智慧,而重点还是须知佛法是心地法门,此身终坏,我们修行是要找到那个不生不灭的自己。
4、修行方法不得力。所有修行法门都有一个共通的至关重要的着力点,即是把握住每一个“当下即是”的空,从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入手,体会一切存在的本来空,慢慢抽离,学会审视并不随相转,继而超越之。
修行常讲“不着内,不着外,不着也不着”,那么在静坐中我们究竟该把自己放在哪个位置呢。我刚开始修呼吸法门的时候,念头常跟着呼吸和身体的触受跑,因此发现观呼吸易着身见。修观音法门的时候,听到外界的声音便会想这是什么东西产生的,跟着外界的境相跑,因此观声音易着外境。后来我将这两种方法结合,并自称其为“双观法”,因为能知呼吸和能知声音者是一个东西,都是我们的自性觉照。静坐的时候,把觉照的自己放在最后面,并让其同时观照到内部的呼吸和外部的声音,这样一协调,就从呼吸和声音的相上抽离出来了,然后看明白了他们的存在是如何经历了“成住坏空”这个过程,明白了其本质的空性,慢慢不再着相。
5、习性难改。每个人都有一些经年累积的习气,就我自身而已最严重的就是惰性太强。这也是我现在面对的最大的问题,如果不努力克服,对佛法的认知可能止步于此。
检验功夫的标准:
静坐有没有进步,使用的修行方法是否得力,功夫境界到了哪个程度。根据我自己的体会,是有一些标准可以自行检测的,试述如下:
1、身体的暖相。坐的好不好,够不够静,暖相是第一步。如果坐着如一滩死水,生命的能量,身体的温度没有起来,色身不转,很难见性。阳气上升,至某个阶段体内如一把火在烧,会出现上火,难以入睡,坐立不安,守住此暖相,慢慢调和,不多度消耗,待气息归元,中脉渐通时会转为轻安。
2、止息的程度。念头与呼吸关系密切,呼吸由喘至微,念头由粗至细。呼吸越轻微,浮现的念头越深、细,很多是生命存在的来源,是阿陀那识的含藏。呼吸停止有很多个层次,伴随气机下沉,会最先出现胸腔区的止息,然后下行至腹部,至会阴,至双腿,至全身毛孔。但在气住脉停,常光现前之前,都不算真正的止息。
伴随此过程,会出现生理气脉的运行。气脉行至肩甲部会出现疼痛,至后脑会出现一上座即昏沉的现象,过此阶段至头顶会有压迫感。再下行回流至间脑会开始咳痰,这时头部长期沉积在七窍里的脏东西会从鼻腔与口腔交汇处下来。气机再下行开始咳食管上段的痰,伴随上段打嗝、下段放屁腹泻。从会阴分流至腿,再沿后背上升至头部。气脉运行不是单行线的简单圆圈,而是如蚕茧般层层包绕,随着功夫深入,会从外部的气脉运行,环环包绕终至身体内部的气脉变动。气脉大动时,全身跳动,呼吸停止,有如在深水里的压迫和窒息感,但若定力不够,很难把握。因心生恐惧而动念,呼吸回来,气脉停止;若能任其自行变化,保持自性不动,会自性调和归元,光明现前。
3、对佛经的理解。佛法是经验的,绝对的超语言、超文字。功夫越深,体悟越多,才会慢慢明白佛经讲的内容是何种功夫才能体会到的境界现量。而这个明白不是道理套道理,靠逻辑推理出来的,而是真正经验地感受到,从心底里流露出来的。
4、头脑清晰。功夫越深,心越静,看待人事物越通透,对俗世间的名利权情会渐渐看淡。心越静,杂念越少,思考问题越深入、全面,头脑清晰,做事有条理。
5、待人接物、忍辱的功夫。功夫越深,越能看清自己的生命功能发挥作用的过程,越能看清思维意识,起心动念的由来。一步步深入,一级级超越,会看淡、看穿、看破很多,渐以无相为宗,谦虚为本。
参加禅七的方法:
禅七是一个高密度、高强度拔升的机会,需好好把握。我总共参加过老师主持的四次禅七,每一次都有所收获,总结了些小窍门,试述如下:
1、坐姿:腰比腿重要。挺直腰比双盘、单盘更重要。腿部气脉不通不能舍身,头部气脉不通不能得大定。通常情况下,气脉走通双腿后,回流再沿着后背上升至头部,保持腰的直立有助于气机上行。
2、听课方式:听比记重要。老师授课时的很多内容都是反复提到的,大部分回家后都能收集全。参加禅七总是希望在老师的加持下见到点什么,尽量在静坐中,在禅定的境界里听老师的开示。老师知道每一个人的身心变化,知道我们体会到的是何种境界,会一步步带着我们深入的。
3、相信老师:有时运气好,气脉会大动。要诸缘放下,相信老师,相信诸佛菩萨。须有大死大活的准备;悬崖撒手,自肯承担的气魄。
4、感受自然:少语或止语,不要呼朋引伴,多独自在田间地头走走,回归到生命本来的庄严寂静,寂静庄严。这里的鸟非常了不起。多多体会。
5、规定一个一定要遵守的规则:我对自己的要求是,盘了腿就不松腿。
6、减少饮食:多进半流质食物。吃得太多,静坐都在消化食物了,不利于身体气脉的调和,也很难超越色身见到点什么。
7、写心得:试着记下每一日的心得体会,便于总结和自我监督。
如何回归生活:
悟道不易,保任更难。日常生活的修行是基石:
1、坚持每日静坐半小时至一小时。禅定功夫的增加靠日积月累地积攒。越是劳累的时候越是要静坐,这是恢复能量最快的方式。
2、牢记几个话头和公案,反复回味。我常参的话头是“半梦半醒时,主人公何在”;“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我是谁,生从何处来,死从何处去”;“念的是阿弥陀佛,空的是自性弥陀”。常参的公案是南太老师在四川悟道后,逢人便给一巴掌说“就是这个”。
3、饮食荤素的调整。需适当进食肉类,否则阳气和力量很难起来。
4、行走。帮助腿部气脉打通。
5、医理。了解基本的医理,在修行中身体出现任何问题才不会不知所措,病急乱投医。
6、看书。悟道的楞严,印心的楞伽,是基础的基础。不二法门是超越,华严圣境是圆满,不可思议境界是不可说、不可说。
7、日记。莫记家长里短的是是非非,莫当成情感专栏。
修行绝不仅是参加禅七的这几日,也不仅是静坐时的一点半刻。禅定功夫只有融入了日常生活,承受住了岁月洗礼,才有可能在弥留之际发挥作用。
面对短暂的生命旅程,我们该如何渡过呢。多一点奉献,多一点关怀;多一点坦然,多一点洒脱。
烦恼即菩提,越是困苦的境遇,越是查看自己起心动念的好时机,一点点从色身和思维意识的包覆中解脱出来,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安宁。修行不是坐着不动,不是躲起来逃避社会,而是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不断降服自己的心性,获得平静,从而超越庸俗,回归生命本有的高贵。修行到了最后,内归华严圣境,外归普贤行愿。生生世世将自己交给众生,依靠诸佛菩萨的力量,慈悲喜舍一路走下去。
师道:
在报告的结尾,我想讲一个学佛非常重要的命题:师道。这本该在开篇讲起的,为了不破坏上文的连贯性,将其置于最后提出。
禅是很深的,是最高的智慧,绝非俗世间的道理。而大禅师们的行事风格,不达到他们的境界更是无法体会。
一个人很难真正地完全相信另一个人,很多时候我们连自己都不相信,这是人性决定的。然而“信”对于学佛者,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与老师结缘是通过书院网站,看到了一位长者怀揣着怎样的热忱,如何完全无保留地把自己奉献给这样一份事业,坚守着太老师建设文化铁路的理想,摇臂疾呼,希望人类能回归到真、善、美。在那个时候,我对老师完全没有认识,只知道四十八岁的时候老师什么都不要了,一生都在为这一件事努力,然而现实的残酷,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总总反差,其中酸楚实不足为外人道也。
那个时候,我对于老师佛法上的成就完全不了解,对于老师讲的很多话完全无法体会。我是在最近的半年里才慢慢体悟到,老师是真正的过来人,他的功夫很深、很深、很深。
拿近期书院发布的《瑜伽次第论》菩萨的止与观(七)----菩萨行的舍相一文做例子。老师对止与观的三种寻与伺,“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与菩萨果位关系的阐述,用意之深、之透。可与《金刚经》在各个层面上的肯定、否定,否定、肯定,否定之肯定,肯定之否定相较。寻与伺,止与观,功夫、境界、证量皆在其中。
提及此非为歌功颂德,而是想说禅门里的老师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传导、授业、解惑,禅门里的老师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学生对老师的敬重,以船子诚禅师和其师兄弟为例,同门师兄弟间相互关爱、扶持,以弘扬药山禅门文化为己任。
在修行的道路上有缘遇到一位过来人,是莫大的福报。想与佛法,与诸佛菩萨,与传法上师感应道交,需要在日常繁复的生活中,时时心归佛境。以古往今来古德圣贤们的行事风格为标杆,遇到困难时问问自己,如果是老师,如果是太老师,面对同一件事情他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而他们做出这样选择时的身心状态是怎样的?慢慢地会体悟出人性的高贵。
结语:
最后,送给大家一段祝福。这是我近期读到的非常感动的一首诗偈,老师六月在浙江弥勒佛学院演讲时提到的,懒残禅师《东道歌》的结尾一段。
世事悠悠,不如山丘。青松蔽日,碧涧长流。山云当幕,夜月为钩。卧藤萝下,块石枕头。
不朝天子,岂羡王侯。
生死无虑,更复何忧。水月无形,我常只宁。万法皆尔,本自无生。兀然无事坐,春来草自青。
祝福、谢谢大家。
张公尚德老师评语:
尚德读后:
一读再读。
二零一四年七月五日
达摩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