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典读诵 > 中国教育

当代家庭该如何爱孩子教孩子?

时间:2016-09-17  来源:吴江日报  作者:章政英 孙跃勤
当代家庭该如何爱孩子教孩子?
台湾知名文化人古国治谈家庭教育

 

吴江日报记者:章政英 孙跃勤

2016年8月25日,七都庙港,在“江村市隐”的一座小楼里,台湾知名文化人古国治先生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中式对襟衫、布鞋、茶道,这些元素,让人很快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古国治大学二年级起,即在南怀瑾先生指导下研读中国文化经典。其后入世历练投身金融保险行业,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西管理学均有建树。将国学与心理学、管理学贯通,同时身为太湖群学书院常务副院长的他,近年来致力于破解家庭教育与儿童身心健康的关系,为夫妻感情困惑、儿童身心健康、家庭和谐幸福开解迷津。

 

爱孩子,没那么容易

 

奶奶喂一口,孩子吃一口,家里其他大人还要在边上拍手,一起说:“宝宝好棒!”这样的场景,经常在很多家庭上演。

 

“可是,我告诉你哦!这样的孩子,往往胃口不会太好。”古国治说,“你仔细观察,刚学会吃饭的孩子对食物是很感兴趣的,享受吃的过程。但是一旦喂饭,他就觉得是个任务,慢条斯理地吃,只想把一口饭的时间吃得长一点,因为孩子把这口饭咽下去,大人马上又会喂一口饭进来。我曾接触过一个极端的孩子,一口饭含在嘴里一晚上,到第二天早上还没咽下去。”

 

他分析说,现在很多家庭抚育孩子是“四二一”工程,面临的问题很多。吃饭问题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一种。表面上看起来,是大人对孩子好,是爱孩子。可是爱没有那么容易。不知不觉中,反而让孩子把吃饭当成一种压力,是家长剥夺了孩子享受食物的快乐。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长要适应放手,要给孩子犯错的机会,允许孩子犯错,你越允许他犯错,他会矫正得越快。

 

教育的目的不是成功,是幸福

 

古国治与七都渊源深厚,他追随南怀瑾先生多年,直至近年来担任太湖群学书院常务副院长,致力于为七都培育文脉流长。2013年9月27日到28日,首届太湖国学讲坛暨南怀瑾先生逝世周年纪念活动在七都镇举行,郦波、吴琼恩、古国治等在传统文化上深有造诣的知名学者,在太湖之畔开讲“如何大度看世界、从容过生活。”

 

那年,古国治主讲的题目就是“如何爱我们的孩子”。他说:“父母亲都是爱孩子的,但是爱的方法出了点问题。方法不对,结果彼此越爱越痛苦。教育的目的不是成功,是幸福。”

 

有感于现在很多家长,不懂孩子、不了解孩子、不尊重孩子,他一贯倡导要把孩子当“人”看。他说传统文化中的“父慈子孝”流传至今,人们的理解上已经出现了偏差,认为孝是子女对长辈单方面的事。其实孝也需要父辈以身作则。父慈才能子孝,才能很好地影响下一代。

 

至于“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样的做法,古国治认为是不符合中国传统的人伦规范的。而且父母太过严厉,一味给孩子找错,会导致孩子的自卑感,让孩子失去自信心。与之相反,现在有的学校提倡激励教育,问题来了——这也要掌握一个度,不能乱表扬、过度表扬,过度表扬会让孩子自我膨胀。

 

教孩子,最重要的是教做人

 

此次接受本报专访,古国治从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谈起,谈修养,谈文化断层,谈当代文人的使命与责任。而谈得最深入的,还是家庭教育,怎样教孩子做人。

 

“现在小学、初中、高中,包括大学的教育,所有的重点在于取得知识。南老师说,这是西方文化的东西,中国文化,过去的教育不是这样的,重点不是教知识,教的是做人。”“南老师也常说‘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因为这是我们教育的目标。孩子要有一技之长,有谋生的能力,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

 

秉承着南怀瑾先生安身立命的理念,古国治认为,教孩子怎么做人才是重点。“不管什么职业,你始终离不开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所以学到的那些知识不一定有用,有用的是怎么做人,怎么做事。这是中国几千年的教育过程中最重视的方面。现在有的学校也好,有的家长也好,把中国文化最根本的东西丢掉了,身为中国人,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以上专访刊载于《吴江日报》


  上一篇: 陈大惠之流竟利用《弟子规》奴役幼儿!

  下一篇: 南怀瑾:现在社会上的儿童读经是乱读!

...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