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公怀瑾老师语录
事实上人人都是圣人,我说圣人的境界本来亦很平凡,可是大家都被文字困住了,把圣人推得太高了,犯了“高推圣境”的毛病,把圣人的境界,故意塑造得太高太呆板了,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就是那么平凡。
得了道的人跟普通人一样,并没有一个得道的境界,真正到了最高位的人,忘了自己的位置;那才真正了不起。……圣人,得了道的人说我悟了,我是大师,我比你们高,那是混蛋,是狗屎。
天地固然生坏人,但也生好人,平等平等……,圣人则不同,得了道的人,忧时、忧世、悲天、悯人,这是圣人们人为的作用。
你们学佛、修道的要注意!还要修到能够“洗心,退藏于密”,反转来一点一点的减,减到了最后,什么都没有了,达到“寂然不动”的境界。可知修到有了神通还不算数,要再进步到无神通那就是道了。
天地间真正的圣人都很平凡,不平凡那就不是圣人;以不平凡来显示他是圣人的,他不是圣人,而是妖怪。
人要到至中至正,先要养成胸襟的伟大,……平凡的话都要讲信,平凡的作为都要小心,要防止自己产生歪曲的思想和不正确的观念,随时存心诚恳,对于世界有了贡献,乃至挽救了时代社会,自己并不骄傲,并不表功,不认为自己了不起,而他很厚的道德,则能普遍感化别人。
古今中外,任何一方面真有成就的人、站在巅峰的人,总觉得自己很平凡。这是必然的现象,并不是有意装成的。硬是真到了巅峰的时候,自然就觉得很平凡。而且还特别小心,觉得自己懂得太有限,不敢以此为足。
学问是什么?要博学多闻,孔子早就提出了几个步骤:“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内容很多,要懂得一切宗教、哲学与科学等知识,叫穷理,穷理是知识面的,而尽性是真正内证的修养,把性情两个东西搞清楚了,自己做一些功夫,这个叫学问。穷理尽性之后“以至于命”,最后学问就到家了,就晓得个人及物理世界的生命是怎样的一个道理。
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作人做事上去体会的。这个修养不只是在书本上念,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教育。
孔子说:观过而知仁。我们看见人家犯了这个错误,自己便反省,我不要犯这个错误,这就是学问,学问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他这个研究方法,随时随地都要能够反省,这就是学问。
讲到学问,就须两件事,一是要学;一是要问。多向人家请教,多向人家学习,接受前人的经验,加以自己从经验中得来的,便是学问。
我个人一辈子不在乎这个,有人说我办公室位置不对,不能坐,我偏要坐;因我不需要鬼神来帮助我。一生行事无愧无怍,了无遗憾,所以什么都不怕。但是各位千万不要学我,因为我是个什么都不在乎的人。大家不要迷信,但也不要不信。
说到迷信,使我想到现代人动不动就讲人家迷信,有些问题我常问他们懂不懂?他说不懂,我说你才迷信!自己不懂只听别人说,便跟人家乱下断语,那才是真正迷信。当然不但科学不能迷信,哲学、宗教也同样的不能迷信。
——摘自《百年南师》饶清政纪念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