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十年来,南老师在海外推广儿童经典诵读工程,包括中文的经典,还有英文的经典,所谓英文经典,就是代表西方的这一些传统的经典。还有就是珠算,小孩先学珠算,然后熟练了之后他把算盘啊观想在心里面,就变成很厉害的一个心算。
那珠心算它是打一个什么基础呢,就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基础,这个中英文经典的诵读呢,是打一个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一个基础。
从胎教开始,他很早就鼓励胎教了,中国的周礼已经正式地谈胎教的问题了,西方不过最近一些年,才谈到这个胎儿教育。头几年英国才发现,胎儿四个月以后是知道外面事情的,那么南老师提倡这个是讲,从胎教开始一直到十三岁,当然十三岁以后也可以,十三岁以前到怀孕几个月中间这一段,一个人的记忆力是最强的,它等于一个种子,一个种子埋在了在土壤里。最初的阶段它是非常强的,一个吸收周围营养的能力,你给它什么,它吸收什么,它种子本身是苹果、还是西瓜、还是毒草,那是一回事儿,但是周围的环境有什么,它都会吸收。所以他是利用这一段的记忆的这个天赋,去提倡儿童经典诵读。
这个诵读呢不是每一天全天候的这样,那个要伤人的,大概一天就二十分钟。最好是父母啊或者老师啊,或者同学们之间,一起带领小孩来朗诵选的这些经典。在文学上它有音韵的美,有文学的这种美感。朗诵的时候,它自然会产生一种韵律美,他大脑会兴奋起来,他自然地容易开心。然后把这个专注力、定力,也能够练习出来,还有宁静的力量也能练习出来,然后孩子们自然会背下来。
他是在海外推广,然后到内地推广,北京这边徐永光、陈越光先生,他们也跟着配合,做了一个中华青少年继往工程,到内地、中西部地区,送书啊等等,然后告诉他们怎么做这些。发达地区也有,大概有是有八百多万儿童读这个,这些孩子们现在应该有不少已经大学毕业了,所以这些人是未来的希望。
为什么是未来的希望?因为他从小打了这个底子,他记忆银行里面存了东西方文化经典的基本的一个数据在里面,而且自然科学最基础的数学,他又有了,你哪怕不读大学,他就去普通地谋生,做生意、做任何的技术工作等等,他都用得上,做人也用得上。
后来发现什么问题呢,发现很多孩子尤其是城里的这些孩子,见识多的,然后读了这些经典之后,懂得多,比同学多,甚至比学校的老师多,就开始骄傲了,又不懂生活,生活能力又弱。然后还有的说这种经典诵读要一天很多时间,很多小时这样。后来南老师说,这样走偏了,会把孩子们搞坏了。后来还有其它一些因素,那么综合起来考虑,那干脆办一个小学,我们自己来先做个实验,就是要全面地来培养这个小孩的综合能力。
所以小学的办学的方针,它是古今合一、中外合一、文武合一、生活和学习合一。打扫卫生、做饭哪、洗衣服啊、然后宿舍之间同学之间相处啊,还有大自然里面这个农业的也让他接触一点,不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医药也让他接触,也有中医课、中药课,所以院子里面的很多的药材,也让他接触,知道怎么使用。在野外怎么样求生,在野外遇到受伤了怎么样去处理等等这些基本的生存生活能力。然后跟人相处的能力,做人做事处理事的能力,以及东西方的经典文化教育还有思维方式等等这一些。
彼得·圣吉他们也给这些孩子们来讲过课,所以来老师这儿的很多的客人,各界的一些精英,常常地就被拉着去分享一堂他们的经验,所以小孩们受的很多的这样的一个熏陶,这个都是拜南老师所赐了。
那么办这个学校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办学而办学,它也是为了说给外面一个探索一个经验一个借鉴,因为它是综合了生活、生存和求学问做人做事的一个能力,甚至是谋生的能力。老师鼓励学生们学谋生的技能,家有良田千顷,不如一技在手。你光读书,拿了文凭出来不会做人 、不会做事,有什么用呢?所以他的这些思想,外面都可以借鉴。
现代化的要接触,不能都停留在经典上,古代的东西,西方的也要接触。中国古代的好东西要给他知道,然后包括礼仪的问题,东西方的这些礼仪的问题,民俗的问题,都让他接触,还包括艺术的教育等等。所以它的很多课程,它是穿插的,都是在试验阶段。他也希望将来外面能够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都贯穿这些思想,文武合一,生活和学习合一,生活技能、生存技能、谋生技能等等都要学习,然后医药的问题,包括保健健身的问题等等,为什么要教武功武艺这些东西,因为他有一个精气神的一个培养,也有静定的练习。我们现在的教育教出的孩子太文弱了,需要武的东西。也有宁静的、静定的修养,也有瑜伽啊音乐啊等等。所以这些综合的办学思想,基本上是这些方面,外面都可以学,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来去变通、去实验。
而且南老师讲很多家长把教育孩子的责任,都推到学校身上,这个是错误的。家长是头一个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家长的身教是最重要的,一辈子小孩儿的习惯基本上是小的时候养成的。生活习惯、思维习惯,还有处理情绪,怎么样跟自己相处,跟别人相处,这种种的习惯,全都是在家里养成的。你不能完全寄托给学校,学校其实是第二位的。再其次,社会也很重要。所以教育是至少是三方的事情。家庭家长、学校、社会要加上学生就是四方面的事情,还有国家就是五方面的问题,所以这个应该是一个合力。
而且不是说在学校读个文凭就算教育了,真正的教育应该还是实实在在地会做人、会做事,你不会做人的话,你在哪一个地方工作也好,还是跟人相处,你没有办法跟人正常地相处。不会做事的话你最后会惹了很多问题出来。所以总归起来回归到做人做事,文凭其次,他也希望教育能够回归本质的问题。
办学也好、家教也好,最重要的是身教。所以他讲教育其实就是熏陶,就是影响,不是说我想把你变成什么样,谁也改变不了谁。父母能改变得了孩子吗?对吧,夫妻能相互改变吗,老师能改变学生吗?都不能,要靠相互合力,这个自己不努力不行的,所以这个做教师的、做家长的,他最好的首先是身教,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然后其次才是言传,至于教知识教技术,已经是教育的外层了,那个好办,最难的是核心的这个,影响一个人的做人做事这些东西。
南老师走了,但是我觉得这些教育理念都是可以借鉴的。不管是官方办的还是民办的学校,或者是家庭,乃至于每个人自己,其实都值得借鉴。(文字根据《千江有水千江月》马宏达先生访谈视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