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公怀瑾老师开示:
“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这两句话,包括了一切人生的大道理。政治的大道理、做人做事的精义都在这里边。刚就是硬的,柔就是软的,刚就是阳,柔就是阴。一个人有刚的一面,也有柔的一面。所以带兵的人要能恩威并济,恩是柔的,威是刚的。但是这句话也要注意,太公《阴符经》说“恩以生害”。你对他太好了,好到极点了,也会害了他。你看历史上反叛你的人,都是你对他最好的,都是你自己培养出来的,决不是敌人。敌人推翻不了你,每一个人事业垮掉,都是由于自己最亲近的人、最心爱的人发生了问题。皇帝都是死在最亲近人的手中,一个人的事业,也往往败在自己最亲近人的手里。
所以恩里就生害,害里就生恩。譬如父母教育孩子、骂孩子很痛苦,但是等他长大了,才知道你这打、你这骂对他多有用处。用痛苦磨炼人的教育,虽然当时他恨得要命,过后他会越想越对,就是害里生恩。现在你们教育孩子用西洋化的教育方法,我绝对不赞成,处处将就孩子,统统把青年人害了。所以现在青年人没有几个有用处的,都是在温室里养的,“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女子之手”,终究很难有大用处。
二十年前我就讲过,现在我们的教育,第一流的家庭是末等的教育。夫妇都是知识分子,都去工作了,孩子托给佣人照顾,再不然请个保姆,那个保姆的知识程度,未必超过孩子的妈妈,保姆是没有办法才来做保姆嘛!结果呢?你第一等的家庭实施了末等的教育,造成了今天教育的问题、社会的问题。所以今天的教育没有什么可谈的,要谈教育,所有的妈妈都要先回到幼稚园去再教育才行。这不是在说笑话,我们的教育的确很有问题。
所谓刚柔的问题就是这样,恩里生害,害了孩子的一生;害里生恩,所以要置于死地而后生。但是有时候太刚也不行,太柔也不行。要刚柔相济,恩威并用,才是“立本者也”。不过虽然知道刚柔相济,恩威并用,还要懂得“变通”。“趣时”是懂得把握时代。
世界上的交情不是“莫益之”,就是“或击之”。无益于自己的,便打击。由这一方面看这个社会人生,也是很痛苦的。我们过去说过用人的故事,最初是感激你,后来变成你应该,最后变成了仇人,就恨你了。所以道家的《阴符经》就说,“恩里生害”,恩太多,对他太爱了,就会成冤家。教育孩子,教育人,都是一样。现在实施所谓爱的教育,只有“恩里生害”,因为这个社会已经不对了。社会上恩爱、利害、善恶、是非本来都是相对的,但今天的人只想抓住恩爱、利益,忽略了利害相对、相生的道理。
整理自《易经系传别讲》
-------------
我们世界上的事物,都有正反两个力量:有生,有克。生克是阴阳方面的说法,在学术思想上,则为祸福相倚,正与反,是与非,成与败,利与害,善与恶,一切都是相对的,互相生克。
如姜太公流传下来的道家经典《阴符经》里面说“恩生于害”这句话,举例来说,像父亲打儿子,儿子挨打很痛,这是“害”,但目的在把孩子教育成人,这就是“恩生于害”。领导人对部下亦是如此。这句话的意义很深。中国乡下人有句老话,送人一斗米是恩人,送人一担米是仇人。帮朋友的忙,正在他困难中救济一下,他永远感激,但帮助太多了,他永不满足。往往对好朋友,自己付出了很大的恩惠,而结果反对自己的,正是那些得过你的恩惠的人,所以做领导的人,对这点特别要注意。一个人的失败,往往失败在最信任、最亲近的人身上。
历史上这种例子很多。这种人并不一定是存心害对他有恩的人,像拿破仑在两个人的心目中,被认为他不配当英雄,一是他自己的太太,一个是他的一个老朋友,因为太亲近,相处太久了,就有不同的观念,在不知不觉中,会做出一些有害的事来。这都是恩与害,往往互为因果的关系,所以“恩生于害”这句话很重要。而它的原理,亦即来自生克的法则,生人者也克人,恩与害,两个对立相存,没有绝对的一方。现在青年人谈恋爱也知道,爱得愈深,恨得也愈深,这也就是“恩生于害”的原理,也是生克的法则。
《易经杂说》
----------
我认为现在不单是孩子教育的问题,家长更要重新受教育。我讲话很直,请大家深刻的了解,不要只是望子成龙,不要只是望女成凤。你们每个人心里都觉得自己的孩子了不起,要好好培养。我不是讲过吗?做父母有个错误的观念,把自己的缺憾,一生做不到的事,都寄望在下一代身上,这是一个罪过,不可以的。
我的经验告诉你,对孩子们不要这样溺爱,举一个小的例子给你听。中国商业发展到今天,在历史上有名的大商人,一个是晋商,山西的票号很有名,第二个是安徽的徽商,扬州是安徽徽商的天下。从古代到现在,徽商对文化、工商业发展的贡献,可说是第一位。你们没有研究,也没有看过这类书籍,中国有十大商帮。讲到做生意,徽商是第一,晋商第二,宁波是近代的,江南有龙游商帮,广东有广东商帮等,这十大商帮大大影响中国的经济。安徽的人不止对经济财经的发展有贡献,对中国文化也有贡献,尤其是安徽的妇女。我常讲中国文化能够维系五千年,是靠家里有一个好太太、有个贤妻良母,不是靠我们男人。现在我简单跟你讲一个例子,就是安徽妇女的贞节牌坊。贞节牌坊以前在中国是了不起的,现在留下来的在安徽最多,家庭中的妇女为中国文化挑起了担子。
说到安徽人,我们经常说笑话,我的朋友很多,各地都有,看到湖北人,哦!你是九头鸟啊!开玩笑的,九头鸟不是骂人,是讲湖北人了不起(因为明代有个时期出了八九个耿直的大臣)。我说十个九头鸟抵不过一个江西老表,十个江西老表抵不过一个九江老,十个九江老抵不住一个安徽老母鸡,这是讲笑话,民间的笑话是真话。
他们安徽朋友告诉我,安徽人很辛苦啊,对自己出身很威慨。你注意听,重点在这里:“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古代的孩子是这样,父母对孩子用心培养,忍心把十二、三岁的孩子送出来当学徒,绝没有像我们现在父母对孩子这样溺爱。我们当年也是这样。像我十九岁离开家,十年后抗战胜利才短期回家,以后至今再没有回去过啊!也没有靠兄弟父母朋友的帮忙,都是自己站起来的。一个孩子要自立,只要希望他有一口饭吃,不要做坏事,出来做什么事业是他的本事与命运。
你看安徽的朋友,十二三岁就去做学徒了,跟着学商,到外地发展;长到十七八岁或二十岁回来,家里给他订婚了,旧时订婚男女不必见面的。讨了老婆,过个一两年又出来了,出来七八年,甚至十来年才回去一趟。所以安徽的男人对这些好太太都非常感激,老了为她修个贞节牌坊。
我也是十八九岁自己混出来的,我不是伟人,你看那些伟人们都是自己站起来的,没有什么教育,都是自学出来的。我再一次跟你们讲,不要只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现在讲爱的教育,中国古文有一句话,“恩里生害”,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恩情,可是“恩里生害”,爱孩子爱得太多了,反过来是害他不能自立了,站不起来了。
现在没有时间,简单明了四个字,“语重心长”。你们不是要读古书吗?教孩子们读经,你们自己先要会。我以前讲话,只要说我这一番话是“语重心长”四个字就完了,不要说那么多。话讲得很重,很难听,我的心都是对你们好,希望你们要反思。并不是叫你们不要爱孩子,哪一个人不爱自己的儿女啊?我也子孙一大堆啊!我让他们自己站起来。
我也是独生子,原来家里环境很不错,但是我十二岁起就晓得什么是困难。当时家里被海贼抢光,从此以后没有钱读书,我就立定志愿,不靠家里出钱。当时在战乱中,可我还是要读书,还要起来救这个国家。我的父母没有像诸位作父母的那么关爱子女,难道是他们不关心我吗?他们当然很关心我,但是教育方法不一样,由我自由发展。我十九岁出来做事带兵打仗,因为太年轻了,就留个鬍子冒充四十几岁。后来我的家乡也被日本人占领,音讯隔绝,家里人生死如何都不知道,有国破家亡之痛,我就靠自己站起来。这些人生的经历,统统与教育密切相关。
我认为古今中外的教育,大部分都犯一个错误,父母往往把自己一生做不到的愿望,下意识的寄託在孩子身上,可是却忘记了自己子女的性向与本质。做父母的应当思考,如何正确的培养与辅导孩子,让他们成人立业。如果只是一味的要求读书、考试、上进,希望出人头地,是极大的错误观念。这样爱孩子,其实只会害了他们。
我简单明了告诉大家,《大学》上说“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父母对儿女有偏爱,所以只看到他的优点,而不晓得他的缺点。我们做父母的,要注意这两句古圣先贤的告诫。但是古人有另一面的说法,叫做“知子莫若父”,指出很重要的教育重点,是父母须要懂得自己子女的禀赋性向,因为老师和别人不见得真正全盘了解每一个学生。现在父母对孩子们的教育,只是过份宠爱关心,反而对子女的禀赋性向都没有深切关注。
我个人的经验,看了古今中外,全人类几乎都一样,都会犯这个错误,不过外国人好一点,中国现在这一代太过分了。“知子莫若父”,实际上,对儿女的禀赋性向,做父母的不一定看得清楚,因为有偏见,有偏爱。
刚才讲过,我是独生子,没有兄弟姊妹,一辈子靠自己站起来。我也有儿女啊,我的儿子讨了媳妇,姓什么,叫什么名字,我都没有印象。孙子来看我,我说:“你是谁啊?”“爷爷,我是你的孙子。”我的学生看了都笑我。而今孙子也有孩子,已经四代了,我一概不管。为什么不管?天下儿女都是我们的儿女,为什么我家里的孩子一定要好?那别人家里怎么过啊?所以我对天下人的子女,都是平等看待。我只吩咐孩子们,不要一定想升官发财,一定想做什么大事业,一定想读什么名大学,只要好好学个谋生技术,可以生活糊口,一辈子规规矩矩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就好了。发财做官,都是过眼云烟的事。我对孩子的教育是这样,一切要他们自立发展,这就是古人所说“人贵自立”的道理。
所以对孩子们不是叫你们不关心,而是不要爱得过份,放一步,让他自由发展,但是现代人都关心得过头了。教育的目的,不是教他知识,是把孩子天生遗传不好的个性转化,所以真正的教育不是只靠学校,而是家庭教育,父母最重要的是不可偏爱。孩子们有许多的个性,遗传自父母的优点很少,缺点特别多,大家仔细研究一下,拿孩子做镜子反照一下自己。有些孩子脾气特别大,有些孩子很忧郁,都是爸爸妈妈内在的遗传,孩子各种各样的心态跟父母都有关系。
父母的行为,会影响到孩子。西方教育方法讲爱,但教孩子不能完全单纯靠爱心哦!我们的古书里有一句话要记得,四个字,“恩里生害”,父母的恩情就是爱,过分的恩情、过分的爱孩子,反而会害了孩子。该严厉的时候严厉,不严厉的时候用爱,这是讲齐家的道理。有诚意、有正心。我想告诉诸位,不管是做家长还是做老师的,都不要过度偏向于爱的教育,也不要偏向严厉,而是要先检点自己,反省自己。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我们爱人家,结果人家反而骂你怨你,所谓爱人就是爱护人家,对人家好;如果人家反感,你就要反省自己,可能是仁的行为你没有做对,总有一个原因。这是讲普通做人,长官带部下,领袖带下属,父母对儿女,结果有不好的反应时,仔细研究下来,可能是自己出了问题,也许是爱的方法不对。仁是要有方法的,我们看到医生的招牌“仁心仁术”,术就是方法。佛家讲慈悲,慈悲要配合方便,我们经常听到佛家两句话,“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悲要有方法,你不懂得方法,那个仁是没有用的。
《二十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孟子与离娄》
---迦陵仙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