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典读诵 > 中国教育

徐健顺:传统教育是一对一私密教学

时间:2016-05-31 10:27:52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徐健顺
孔子授学图
《孔子授学图》

 

作者:徐健顺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国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原标题为《国学教育路径探析》

 

2016年可能是中国教育大反转标志性的一年。

教育部把教育的目标正式调整为“立德树人”,——注意里面的表述不再直接包含知识和能力。

中高考政策调整为“一点四面”,重点考察四项内容。第一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二项就是“传统文化”,第三项“法治”,那是底线,而道德是高位,守法教育还得做德育。第四项“创新”。

在应试教育为主的中国,中高考被称为“指挥棒”,如今教育部门的态度很坦率:我们就是要搞“考试倒逼”。

传统文化教育很可能即将迎来爆发。我看到各地教育部门纷纷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大中小学都在忙着编写传统文化教材,国学教育机构纷纷开张上马,“学而思”等著名课外培训品牌纷纷开设国学馆。

但是,一窝蜂式的传统文化教育,培养的也可能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君子淑女,而是伪君子。这在历史上早已不是新鲜事儿。所以在这喷泉即将涌起的时刻,我想和所有做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其核心——国学教育的朋友们一起,告诫自己:

别作孽。

 

国学教育别又搞成应试

国学教育怎么会作孽?

换汤不换药就会作孽。

现在很多做国学教育的学校,所做的事情不外乎更换了学习内容,也就是把课本换成了中国古代的经典、蒙学、诗词,把活动换成了中国古代的民俗、技艺、非遗,但教育方式、教学组织、教育理念都没变。仍然是原来的班级,原来的课堂,原来的老师以原来的方式上着原来的课,最后以原来的考试排出原来的名次。

这怎么能算是国学教育呢?这只是新一轮的疯狂英语、疯狂国学,换汤不换药的应试教育而已。

国学教育,不是这样教的。国学教育,是精神教育,不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今天之所以要做国学教育,是为了弥补精神教育,不是仅仅为了传承中华传统知识和技艺。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既要传道又要授业解惑,是通过知识和技能去达到精神教育的,这点和西方不同。今天我们的老师不传道,只授业解惑,从传统意义上来说,不能叫做“老师”,只能叫做“teacher”。大家都希望社会“尊师重道”,可是你都不传道,凭什么要求社会尊重你?

要补上中国教育瘸了的这条腿,怎么办?只能是回归传统——像古代教育那样,把精神教育和知识教育结合在一起进行,也就是放在学校里,由老师进行。现在教育部所做的种种改革尝试,都是指向这个方向。无疑这是对的。

但是,学校已经习惯了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很容易把国学又做成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不仅如此,还做出一套新的国学应试教育。

我相信这不是任何人的初衷。怎样才能做好国学教育?首先就是要牢记国学教育的地位——精神教育、人生态度教育、品性教育,其次,就是要明白一个道理:

体系决定性质。

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里,中国文化的主体(经史子文等)被摒弃于外,只有少量边缘材料,以碎片化的方式存在于其中。

举例来说。语文,这门课的名字前面其实省略了一个“汉”字,教的应该是“汉语文”,然而用的是西方语言学理论和西方文学理论,无视中国几千年的声训学术传统,否认汉字的音形义一体关系,无视汉诗文都是吟诵的事实,否认声音的涵义,把诗歌讲成poety,小说讲成novel,枯燥乏味,无情无理!

再举例说,历史,这门课实际上是中国history,讲的都是一个朝代是怎么开始怎么灭亡的,取得了什么成就,发展了什么经济和文化。可是,我们的二十四史,是传记体的,讲的是人的故事,人性的历史。这才叫“历史”。历史课是鼓吹落后就会挨打吗?凭什么?我们的历史观,从来都是同生共荣,落后,只意味着你应该得到帮助,这才是人性。历史课,到底要教什么样的价值观?

什么决定体系?理念、结构和方法。材料反而是次要的。

我们的工作目标,应该是在中国教育体制中,重建当代的中华文化教育体系,使学生既学到正宗的西方文化,又学到正宗的中华文化,并能出入比较,悠游其中,这样,才能培养出面对世界的创新型人才。

重建中华文化教育体系!

并不是教中国传统的知识和技艺就叫国学教育,而是用中华文化精神做教育才叫国学教育。变换了课本内容,并不意味着你就是在做中华文化教育了。关键是看用什么样的理念做教育,用什么样的方法做教育。

就像用拳击的方法学习太极拳,最后到底学的是太极拳还是拳击?

所以,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中华文化精神,然后

要明确中华文化精神应该配合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结构和方法。

 

菅茶山授学图
《菅茶山授学图》

 

传统教育真相:一对一与私密教学

让我们拨开一百年的迷雾,寻找中国传统教育的真相。

先看一幅画,宋朝的《圣迹二十四图》,这是描绘了孔子一生的二十四幅图,其中的一幅叫做《孔子授学图》,画的是孔子周游列国后回到鲁国,开门授徒,讲课的场景(见图一)。

可以看到,在孔子的课堂上,至少是在宋人想象的孔子的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认真听讲,而是各忙各的。孔子的身边倒是有两排人,可是没有一个人的眼睛是看着孔子的。——孔子只给一个学生上课。两边的学生是排队的。

了解中国古代教育真相,让我们从这个惊人的真相开始:

一对一教学。

从《论语》到民国文献,到我们亲自采录的上千位读过私塾的老先生,所有证据都指向——个别教育。中国古代的老师,授课的时候都是一对一的。当然有概论课,有讨论课,有活动课,这些是大家在一起上的,但是,真正的传道、授业时,是一对一的。

决不可以同时面对两个以上的学生授课。

一对一的教学效率如何,我想这个不必说。看看一些课外培训机构是怎么宣传的就知道了。——所以古代中国的教学效率天下第一。

现在当我说到一对一教学的时候,很多老师都跟我说:做不到。现在每个班有几十个学生,一起上课还讲不完呢,怎么可能一对一?

可是古人是怎么做到的?而且是所有的老师都能做到?

您知道吗,当初民国搞教育改革,全盘西化,老师从坐着讲改为站着讲,从一对一改为一对众,出现了统一教材和统一考试,当时有很多老师辞职。为什么?因为教不了。很多传统教育的老师,面对一群学生,不会教。今天很多老师一对一不会教。历史经常就是这么开我们的玩笑。

有的老师会奇怪,面对一群学生上课有什么不会教的呢?让我们回想一下上课的场景:

老师开门进教室——上课!

学生站起来——老师好!

老师——同学们好!请坐!今天,我们讲第五课……

打住!就在这里,请老师们扪心自问——你为什么要上第五课?什么原因?什么理由?

唯一的理由就是:昨天上完了第四课!

可是,有的学生第三课都没学会,有的学生可能第九课都掌握了,你却在这里上第五课,你能说说到底是给谁上的吗?给具体哪位学生?到底是哪位学生需要上第五课?

老师如何决定进度?是按照学习好的学生,还是中等学生,还是差学生?无论怎样决定,都是大多数学生被抛弃。这里不可能有教育公平。

我们的学生,注定逃脱不了被抛弃的命运。不是在幼儿园被抛弃,就是在小学被抛弃,要么在中学被抛弃,要么在大学被抛弃。不是这门课被抛弃,就是那门课被抛弃。

古代的教育可不是这样。我们的文化认为,世界没有永恒不变四海皆准的固定规律,只有“道”。“道”只是大致的方向,它是变化的,变的方式是“一阴一阳”。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所以我们是一对一教学,每个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都不一样。这个班有多少学生就有多少课程表。每个人都不一样。

这不仅仅是教学效率问题,而是更深层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问题。

以统一教学来教学生,尽管教的内容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但你的态度本身就不是中国的——有这必要吗?

在《论语》里,大家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给每个人的回答都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因为他是针对提问者的情况回答的。他知道对什么人、什么事应该怎样不同地做,所以他才是明白整个“仁”的人,是得道之人。你想问个“仁”的统一定义,孔子只会针对你的情况回答你该做的。你知道了整个的定义,有什么用?

所以一对一教学不仅仅是教学效率问题,更重要的是教学目标问题。

我们看一幅日本的画吧,《菅茶山授学图》(见图二)。

菅茶山是日本明治维新之前的一位著名诗人和思想家。他的学生们参与发动了“明治维新”,所以他也是日本近代史上非常重要的教育家,被列入“明治维新百杰”。

菅茶山上课,是在他家的院子里。他坐在宽大的屋檐下,学生们则团团围坐在院子里。他是一对一授课,还是统一教学呢?

2014年我去日本采录吟诵时,顺便去了菅茶山的学校遗址,拍下了一组照片。

现场还真如画中所呈现,有宽大的木台和院子。可是,有一个奇怪的东西吸引了我的注意。走近一看,原来是两个石头盆子,一个高一个矮,一个圆一个方,里面蓄满了水(见图三)。

我当时问遗址的导游:这是什么?他回答说:这是菅茶山先生的洗手盆。他每次上课前必洗手。

我开始想,日本人就是讲究卫生!上课前还要洗手。但转念一想,不对呀,有谁洗手需要两个洗手盆的?于是我又问导游:为什么有两个洗手盆?导游回答:哦,是这样,菅茶山先生认为,大道如水,在不同的容器里会是不同的样子。所以菅茶山先生准备了两个洗手盆,他每次上课前都要洗手,提醒自己,大道在每个学生的身上都是不一样的,不可以统一地教他们!这是他的座右铭。

我站在那里,如遭棒喝,泪水涌上来。中国的教育方法,在日本就是这样被当作宝贝一样珍爱传承的!而在我们这里,早已被遗忘。

让我们看看我们自己的古代教育吧(见图四)。

这是清末学馆的照片。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老师是一对一教学的。旁边站着排队的学生。其他的学生各忙各的。一切都跟《孔子授学图》是一样的。

不过,这张照片里有一个奇怪的地方,您看出来了吗?

就是老师坐的位置。老师是坐在学生们的后方,在教室的角落里。在《孔子授学图》里,孔子也是坐在教室的角落里。

今天我们的老师也会坐在教室后面的角落里,但那是班主任监视学生。上课时,老师是要站在讲台前的。

可古代的老师授课,是在教室后面的角落里。甚至是在另外一间屋子里。回想一下孙悟空是怎么学的七十二变?慧能是怎么传的木棉袈裟?这是为什么?

一对一授课,也可以在教室的前面啊。在教室的前面和后面,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亲身去感受一下就会明白了:区别在于私密性!

在教室的前面授课,即使是一对一的,也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在后面,或者另外的地方,就是私密的。

中国古代的个别教育,包含两个条件:一对一和私密性。

古代的老师授课,都是私密的,或者半私密的,即随时可以转为私密的。授课的内容是其他学生很难听到的。

为什么要私密?我们今天都提倡公开课。上课要公开提问,公开讨论,公开回答,公开评价。学校把学生的名次公布在墙上,让所有人看到。

可是我们中国的教育是讲求私密的。为什么?

 

洗手盆

菅茶山先生准备了两个洗手盆,他每次上课前都要洗手,提醒自己,大道在每个学生的身上都是不一样的,不可以统一地教他们!这是他的座右铭。

 

让我们看看文献吧。

中国古代的儒家教育大体分为两支。一支是程朱,一支是陆王。程朱这支的教学大纲首推朱熹的《小学》。我们去韩国采录,发现韩国的儒学馆到今天还是要求学生全文通背《小学》,包括注释。这是古代儒家教育的课标。现在风行的《弟子规》,也是从《小学》的一些话里化出来的。陆王这一支的教学大纲,首推王守仁的《社学教条》。《社学教条》和《小学》不同,它不是一般的学术著作,而是阳明先生做南赣巡抚时颁布的政令。内容包括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和课程表。我们看看明朝的公立学校,每天的第一节课是什么内容:

每日清晨,诸生参揖毕,教读以次偏询诸生:在家所以爱亲敬长之心,得无懈忽未能真切否?温凊定省之仪,得无亏缺未能实践否?往来街衢步趋礼节,得无放荡未能谨饬否?一应言行心术,得无欺妄非僻未能忠信笃敬否?诸童子务要各以实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教读复随时就事,曲加诲谕开发,然后各退就席肄业。

第一节课,是老师跟学生一对一地谈话,谈话的内容是:从昨天离开学校开始,到今天回到学校为止,发生了什么事?有什么喜怒哀乐、忧愁烦恼,都告诉老师。

这才叫做“立德树人”的教育!知识和技艺不是目的,人生态度才是归宿。《社学教条》开篇即说:

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辞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惟当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

因为教育关注的是心灵,所以要求老师和学生之间要互相了解、互相信任、互相喜欢。这样才能“传道”,即把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传给学生。如果学生和老师之间互相不了解、不信任,那么只能传知识和技艺,是传不了“道”的。现在我们的老师上完课就走人,很多学生直到大学毕业,也没有跟老师单独谈过话,除非是被叫到办公室挨批。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们都以为这是夸张,或者等级压迫。不知道这是古人对于老师的要求。老师往往要比父母更了解孩子。这样才能做教育。

每天第一节的谈话课,会涉及很多个人隐私。所以一定要私密进行。

想一想,世界上所有的心灵教育,都是私密进行的。今天的心理学教育,也是要一对一私密谈话的。

如果确认国学教育的目标不是知识和技艺,而是理想和信仰,是“立德树人”,那么一对一的私密谈话就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清末学馆
清末学馆

 

具体建议:设立个别教育课程

今天我们要做的传统文化教育,包括其核心的国学教育,都将在学校里主要以课程的方式呈现。这些课程在未来将构成庞大的系统。因为中国文化正如西方文化一样庞大。如果要建立中国文化的传承教育体系,几乎等于要把教育的内容翻一倍。这是比英语和奥数还要巨大的工程。这样做下去,减负是不可能的。如果还要考试,最终可能会造成新的应试教育,偏离教育部的本意,也给老师、学生和家长带来新的痛苦。

怎么解决?

老子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至于无为。

如果是学习知识和技艺,那是没有止境的,会越学越多。但如果学习的是“道”,是人生态度,是世界观,就没那么难。只要记得,学生背不背得过经典、会不会吟诵、书法好不好等等,不是最重要的,而是透过这些途径,培养他的人生态度、品德修养,就好办。这样的一个教育过程,不能期待学生自己完成。

现在有些学校诵读经典而不讲解,有些学校讲解而又统一答案,这些都等于是期待学生自己完成教育。

讲了那么多的古代文化,说了那么多的大道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多大关联呢?要知道学生生活在2016年的现代社会里。古圣先贤没有直接讲过在这样的社会里该如何生活。讲一句大道理,学生就知道如何处理身边发生的事吗?

如果学生做不到,教的知识、技艺和大道理,就成为空谈,成为应试的负担,而反过来对心灵教育没有益处。于是剩下的就只有为考试而学,为升学而学,为好工作而学,还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经史子集,培养的是伪君子。那不就是作孽吗?

自明末以来,国学教育第一次面临这么好的复兴局面,这是全民族长期探索的结果!但如果因为我们的失误,再次陷进假道学的泥潭,那就不仅仅是对学生作孽了,而是对中华文化作孽。那样的话,中华文化的前景堪忧。

如何解决?

答案就在看似不可能,但其实很简单的一个做法里:个别教育,私密谈话,关爱心灵,陪伴成长。

国学教育,除了在知识技艺教育上要按照中华文化体系和方法进行外,一定要设立个别教育的课程,把上面这个庞大的知识系统,化为学生每天的日常生活。学校应该有德育老师或国学老师,负责个别教育课程,利用自习课等时间,对所有的学生进行私密谈话,帮助他们解决每天的问题,把学到的大道理实际应用。如果问题解决不了,至少能陪伴他们,一起经历痛苦和烦恼,等待他们的成长。

只要他们相信这个世界是爱他们的,他们就会爱这个世界。万物一体,同生共荣。中华文化精神才能传承下去,并对这些孩子的人生和整个社会、全人类有价值、有意义。

这个课程很难实现吗?

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挑选忠厚好人,心理健康,喜欢孩子的老师,不管他的国学专业水平如何,重要的是他是个好人。他不会教的自然会想办法,会找别人。只要是好人,就会关爱孩子,陪伴成长。这就够了。

时间就利用自习课就行,也可以用其他零碎的时间。但这不是班主任工作,不是为了让学生守纪律、好好学习的临时管教,而是对人生态度的长期调养。这也不是心理学课,不是治病,而是每个孩子都要经历的成长。

要特别重视这门课程,最好设置为正式的课程。如果没有这门课,越庞大的国学教育,越是对个体生命的漠视和背离。如果有这门课,国学教育就算不系统、不深入,也可以取得最佳效果。

我们不要作孽,想做好事。这样简单的一件事,何乐而不为?

  • 我所理解的中国古代教育---徐健顺

  •   上一篇: 南怀瑾老师:教育要懂得“恩里生害”的道理

      下一篇: 陈大惠之流竟利用《弟子规》奴役幼儿!

    ...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