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南怀瑾老师著作)
圆觉自性就是我们心性的本体,也就是《华严经》所讲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就是佛,佛就是众生,三者一体。若真想见佛,不是要见到佛的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基督教说不崇拜偶像,佛教也是一样不崇拜偶像,《金刚经》上说:“若人以色见我,以声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
但是,基督教讲究不崇拜偶像,却拜起了十字架。佛教反对崇拜偶像,为什么又拼命拜佛像呢?其实不是拜佛像,而是拜自心。当你一念诚恳恭敬拜下去的时候,心无杂念,心即是佛。而且你把佛像当成真的佛拜,立假即真,万法唯心,因为你的诚心,感应道交,自助天助,只要你的心造得出来,它就是真的,自然就有功效。
讲到拜佛,很多人见到我,就跪下来磕头。我一辈子最怕这一套了,无论男女老幼或是在家、出家向我磕头,我一定马上先跪下来。假如人家向你磕头,自认为是善知识予以接受,完了!有这一点傲慢心就完了!所以,我叫你们赶快回拜人家,并且要非常真心诚敬。拜佛也是一样,一合掌,对佛万分恭敬,此时你的心谦恭安祥,得利的是你自己。
所以,要多拜佛,多求忏悔,学佛不拜佛,这算什么学佛?有些青年知识分子拜佛觉得不好意思,好像很丢脸,一点气派、一点胆量都没有!要拜佛就拜佛,目中无人,恭恭敬敬拜下去,这才是大丈夫,连这一点心量都没有,还学什么佛?
*****
“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众生。”实相就是见道的真正境界,相就是现象、境界。“相”在中国文化里用得很多,《金刚经》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心经》讲:“是诸法空相”,这些都是相。我们学佛经常听到说不要着相,凡是看得到人、事、物都是相,看不到的思想、观念也是相,拜佛像也是相。
那么,拜佛像不是也着相了吗?这是什么道理?因为拜佛像而对三世诸佛起恭敬心,由此领悟自性,真正受益得利的是自己,礼拜的是自己。
不只是拜佛像,很多出家人或在家人喜欢拜经,一句一拜,或一字一拜。以前有位大和尚拜《法华经》,一字一拜,拜了八、九年,有一天时节因缘到了,拜到了一个字--屎,突然发现不对,我拜佛可以,为什么要拜大便?这一下大彻大悟了。这是拜佛经的功德。
还有一位和尚拜《心经》,也拜了好几年,有一天拜到“无眼耳鼻舍身意”,不对呀!摸摸自己的脸,脸上明明有眼睛、耳朵、鼻子。为什么《心经》说没有?这一下悟道了。
所以,不拜偶像,拜的是佛法。但是,你真把它当相来拜也对,真把它当佛来拜也对,等于我们游子想到父母的样子就难过,一样的道理。
*****
“若佛灭后,施设形像,心存日想,生正忆念,还同如来常住之日,悬诸幡花,经三七日,稽首十方诸佛名字,求哀忏悔,遇善境界,得心轻安,过三七日,一向摄念。。”
若佛逝世以后,就要设置佛像,这并不是崇拜偶像,而是因他立我,利用佛像使自己起恭敬心、谦卑心、慈悲心。
“心存日想”,心中作日轮观,在心窝与肚脐之间观想一个太阳,在日轮中加上一尊坐姿或立姿之佛也可以。
“生正忆念”,就是时时刻刻心中有佛,心中想着一个佛,这就是真正念佛,不是嘴巴念。
“还同如来常住之日”,这一切的修行就如同佛还在世间一般,如同中国儒家所谓的“敬神如神在”,拜佛的时候,就如同佛活生生地在前面一样,一念至诚,自他相应。
以前有个外国朋友过世,我叫一个同学给他买一部纸棚的汽车,还有冰箱,洋房也要。另外一个朋友问我,你也相信这一套?我说你不信啊?我信得很,烧完就不信了,烧的时候,绝对相信,一念至诚,自他相应,过后即空。你说这是纸做的,真有用?就有用,诚则灵。假如你拜佛的时候,心不恭敬不诚恳,当作是运动,即使拜一万次也没有用,千万注意!道理就在一个“诚”一个“敬”。
“悬诸幡花”,香、花、灯、水、果、茶、食、宝、珠、衣十种供养,样样俱全。衣服、卧具、饮食、汤药都可以拿来供养。注意!供佛也要像刚才所讲的诚恳恭敬,如同泡一杯茶给我最敬爱的爸爸妈妈,不可以随随便便。否则,不要供,没有用,不但没有用,还有罪过。
“经三七日”,经过二十一天,“稽首十方诸佛名字”,顶礼膜拜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诚诚恳恳,恭恭敬敬。“求哀忏悔”,诚诚恳恳地忏悔以前的一切罪过,洗净自己以前所造的污垢,净化自己的心灵,如此日日夜夜诚敬礼拜忏悔,持续二十一天。注意!要专心,昼夜都在干唷!对不起!这句话不恭敬,应该说昼夜都在拜!(众笑),我随便惯了,先向诸位求忏悔。
“遇善境界,得心轻安”,如此诚敬礼拜忏悔,身心自然起反应,并与诸佛菩萨感应,头顶发生清凉,百病消除,而且觉得有光自顶上灌过来。佛在别的经典告诉我们,假如佛过世以后,找不到一个善知识的话,你就皈依佛,佛亲自给你灌顶,给你清凉灌顶,给你光明灌顶。“过三七日,一向摄念”,再过二十一天,收摄身心,修行止观法门。
《圆觉经略说》
--------------------
佛经上所说的香有多种,有烧香、涂香、末香、熏香等等。我们这个禅堂,平常很少烧香,用一种喷的檀香代替。烧香会染污空气,烧得太多邻居还会出面去告你,其实真正供养佛菩萨,用心香最好。
得定的人,戒律自然清净,这就已经供了香了,这就是心香。所谓心香一瓣,你在佛前一站,两手合掌礼拜,心中一念清净,就是礼拜,是真正的香供养。
若你礼拜下去,心中还有一点烦恼,就是不干净的礼拜。真正礼拜,心中无所求,无所念,无我相,也无礼拜之相,就是心香供养。所以为什么上香供佛要上三枝呢?三枝就代表了戒香、定香、慧香。
*****
“供养于十方,无量亿如来,诸佛及己身,无有分别想。”这是真讲功夫了。
我讲一下自己的经验给你们年轻同学参考。我在杭州的中学读书时,交了一位和尚朋友,他拿本《金刚经》给我,一定要我念。我这个人在这方面可能与你们不同,既然朋友一定要我念,我就念吧,而且是用最笨的方法,老老实实去念。
我那时住学校宿舍,早上一定四点起床去操场练功夫,练完了有时再钻回床上,和大家一起睡到吹起床号再起床,就是有这么一股傻劲。现在早上又要多个活动念《金刚经》,我就一人躲到会客室去念,当然也不希望别人撞见,认为我老土落伍,居然读起佛经来了。
老实说,刚拿到《金刚经》时,我根本不明白内容,不过心里就生欢喜,管他是般若还是菠萝,也不去找佛学字典,就这么规规矩矩,恭恭敬敬念了下去。这样念到第四天,念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我就没有了,经典也没有了,都空了。我觉得奇怪,就不念了,跑去找那位和尚,告诉他我把《金刚经》念跑了。他是学禅的,见了我就向我道恭喜。我说我不再念了,他也说不必念了。
后来我又找到一位师父,问他要怎样去学佛?他说学佛一定要发愿,然后早晚作功课。我表示敲木鱼诵经我做不到,他给我一本《普贤行愿品》,要我早晚念,培养心愿。
你们学密学显的,有没有磕满十万个大头,拜十万次佛?每天香花水果佛前供养个三五年不断?没有的话,不要求通什么气脉。还有没有起码读一万遍《普贤行愿品》?我相信你们在家出家的都没有做到!我当年学佛可是十多年如一日,再忙也要做。即使我到现在,还是有个自己的佛堂,虽然有同学偶尔会帮我供佛,但是每次清理佛堂,我一定自己动手。
你们拜佛时还做不到无念的拜,所以一拜下去,心中要观想到十方三世亿万不计其数一切佛前,都有个我在礼拜供养,这都要能观想得出来。所以说“供养于十方,无量亿如来”。尤其是学密宗的,如果观不成功,也就不要吹牛学密了,不如买瓶蜂蜜喝喝多好!
如此拜佛,拜到后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拜十方三世一切如来,一切如来也在合掌拜我这因地上的佛。我们现在虽然还不是佛,可是都有成佛的因,谁说我们不能成佛!如果连这样的气魄都没有,那也不用学佛了。因此说“诸佛及己身,无有分别想”。
根据《普贤行愿品》,我们供养十方诸佛,也就是供养我们自己。道理就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故。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诵咒观想修准提法,一开始念时,意一观想,心中不论观想明点或是月轮,乃至准提佛母,口中念着咒子,虽然不必再念普贤菩萨这四句偈,但意念上要作到“所有十方世界,三世诸佛”尽在心中遍礼无余。不只是准提佛母,三世--过去、现在、未来的佛,人师子--人中之大导师、天人师,也就是佛,都要包括在观想里面。
你说我观想不起来,不是要你幻想,而是你念头这样一带就晓得了,比如现在我在念咒子,同时“我以清净身语意”这一念已经含摄在修法里面了。身业现在安坐坛场中修法,语业念着咒子,意业正修观想,观想十方三世一切佛,一一佛前都有一个我在顶礼,“一切遍礼尽无余”,所有三千大千世界国土都到了,一切都在这一念,这就是密宗的观想。
你说我还是观不起来,那就作个比方,从你开始学佛至今,一定到过不少寺庙,在这一念中,曾到过的寺庙大殿上都有一个我在那里拜佛,这样应观想得起来吧?观想就这么容易啊!只要念头上轻轻带一下,刹那间意念上就修到了嘛!每天要如此修,这并不难啊!要是一时做不到,也要恳恳切切地将这四句偈好好念一遍,如此而修,以后一半工程就晓得怎么用功了。一念到经文时,心中同时观想到,口到,意即到。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现在观想功夫又进一步了!功夫的训练就是修啊!就是修持自己心行,在一念中成就无量礼佛功德。刚才教你们观想,譬如现在修持准提法,正念时,所有十方世界一切准提佛母之前,一切如来之前,都有我在恭敬顶礼,你说这样作得到吗?应该要深信不疑,这是普贤如来的行愿力,哪一位是普贤如来呢?就是你--自性的普贤。
其实我们人一说到哪里,心就已经自然而然现到哪里。你们想想你们的家,现在讲你的家,门口或家中的东西,一想就起来,这就是普贤。念头一到就现出来了,这是同时的啊!怎么会说观不起来呢?而现在我们修行是想佛境界,不想世俗境界,观想十方三世一切佛,一一佛前有我虔诚礼敬,这就是普贤行愿的大威神力,也是你自性普贤如来的大威神力。
所以在观佛的时候,要你观十方三世一切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一如来前都有一个专诚礼敬的我。“普贤”即是“普现”,凭借普贤如来的威神力加被你,你一念真诚清净便到了。一一佛菩萨前面都有我,你坐在这里,眼闭着也可以,你另一念的身体出去礼拜,有无量百千万亿的化身,一念之间就出去了。
“一身复现刹尘身”,坐在这里,心一想,到处都是我在礼拜,这一想,作得到吗?如果作不到,就要忏悔。因这观想道理,没有真懂进去,所以作不到。这个并不是什么功夫,只要理到了,事就到。作不到是理不到,是智慧不够,就该夜里自己起来恳切拜佛忏悔。
诸位我们现在先修第一观想--礼敬诸佛。十方三世一切世界中,一切佛菩萨前都有我在顶礼膜拜,这作到了吗?岂止如此,你那出去的身体,那个身体也是你念头所变的,念头所观想的。这观想并不需那么用力,这个身体本有千百万亿的化身,而这个世界是重重无尽的。刹是刹土,像现在这一层楼就是一个佛刹,这个地球也是一个刹土。这刹土上有无数微尘,一尘代表一刹土,一刹土中又有无数微尘,所谓帝网交织,重重无尽,绵绵密密,尽虚空、遍法界,无处不是我,无处不是佛,一一佛前都有我,如此一一礼拜下去。像这样“一身复现刹尘身”这似乎就比较难些了。要是作到了,一切就很轻松。
故修密宗最基本先要拜满十万次佛,这四大所成之肉身,要真礼佛,而且还要观想千百万亿化身出去礼拜。现代一般的密宗,有什么喇嘛活佛来了,去灌个顶,念个咒子,就自以为是在修密,但是这个最基础的礼拜功德作到了吗?礼拜是基本学佛的第一步,像我们进小学开始上课时,还要先向老师行个礼呢!你跟佛学,可真真切切磕过头了吗?所以,你须依此所说,礼满十万以上。
“一一遍礼刹尘佛”,有无量无边的我,我的前面都是佛,虔诚恭敬地礼拜,一切都是我的--本师。像这样修,念念都是这样,岂有不成就的?所以我把《普贤行愿品》印成那么精致的经本,要你们以此修行,你们做到了么?告诉过你们,我学佛,开始就走这个路线,所以进展的快!
整理自《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
大家要学佛,去哪里见佛啊!“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离开了一切的相就是佛,这是真正的佛。那么你说我们在大殿上不需要拜佛了!要拜呀!即假即真。相是虚妄,因为礼拜这个虚妄相,你自己此心有真正的诚恳,发起了真实的诚敬,那就是“信心清净”,就可以“能生实相”。这个实相的境界就是离一切诸相,一切相皆不着。所以,有人不着相的礼佛,就是一念之间,也不必合掌,也不必跪拜,他一念之间,已经顶礼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有一个禅宗公案,说有一个小孩子要小便,跑到大殿上转来转去,后来对着佛的正面,他就小便了。有个法师出来看到说:你这个小孩太没有礼貌,怎么对着佛就小便?小孩说:十方三世都有佛,你叫我向哪一方小便呀?
反过来说,十方三世都有佛,方方都是佛,中央是毗卢遮那佛,中心一念诚敬,十方三世诸佛皆在目前。怎么样在目前?离一切相,即名诸佛,这个道理必须要搞清楚。
《金刚经说什么》
------------------------------
怎么样叫作诚恳的诚呢?中庸上四个字:“至诚无息”,不休息的息。怎么叫至诚无息?学者注解来注解去,正如一些佛经也是注过来注过去。你懂了?我断定你们不懂。问题在那里?
什么是至心?讲一件坏事,人到最伤心处,没有眼泪,哭不出来了,也没有妄想、杂念,傻了。那个时候,人等于无念,没有念头,空白了,那是伤心透顶的至心。
又如我们拜佛,有如真佛、活佛在这里,乃至我们合掌或不合掌,在佛像面前一站,这一站就如佛在目前,再也没有第二个心思,也没有杂念妄想,都空了,这叫至心。你怎么会懂呢?你都没有经验过,你伤心也没有到不掉泪的程度。高兴到了极点,七情六欲达到极点,人就无念了,懂了吧!这叫至心,也叫真诚。
你说我拿一支香拜下去,菩萨啊!佛啊!我求忏悔啊!痛哭流涕啊!痛哭流涕也是心,心在动念。这一念真忏悔下去,连我都没有了,都忘记了。
譬如我们做了一件犯罪的事,要拖出去枪毙,到了法场,连路都走不动了,两只脚是不是踩在地上也不知道,因为晓得下一秒钟,“碰”这么一下,就没了,就不在这个世间了。那个时候不是至心,是吓昏了。
反过来看正面,至心真诚,一念真诚忏悔,不管你信哪一种宗教,尤其在佛前面一站,什么杂念都没有,非常诚恳,诚恳到连自己有没有拜下去都不知道了,那已经是大拜了,这样叫至心。特别注意啊!大家天天礼佛、拜佛、念佛,有没有至心呢?至心就是尽心,就是诚恳到极点的诚,所以中庸叫“至诚无息”。
那么,中国文化常常有一句话:“心香一瓣”,这是真正心的香了。你说烧一炷香,那是烧香,还是物质的。这个时候是心香一瓣,我们甚至看到古人诚恳到极点,手边没有香,看到佛,地上抓一把泥巴、沙子,在菩萨面前一放、在祖宗面前一放,就代表了这个香,那是真的,那比你花一万块钱买来的香还要珍贵,因为他至心诚恳。而你却不一定是诚心,而且心里还在想,你看我,买这么贵的香来供佛!好像佛欠了你似的,还要加上利息,好像佛欠你一万二,非得好好保佑你不可,那已经糟糕透了。
所以说,一个人至心接受,并且“持”,什么叫持?修持修持,持就是保持这个心境,也就是中庸所讲“至诚无息”,不息就是持,行住坐卧永远保持清净的心境,这才是正信。
如果来拜佛,烧了一炷香,供养了两根香蕉,保佑太太好、先生好、全家都好,买彩券要中奖,买股票也要发财,样样都好,反正好的都是我的,那是功利心,两根香蕉最后还吃到肚子里去。这是不对的!至心是至诚无息,心香一瓣。